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电解池
新人教版选修4-电解池教案

第三節電解池一、教學目標:1.理解電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電解反應產物的判斷方法2.瞭解氯堿工業,電鍍,冶金的原理3.掌握電解電極方程式的書寫。
二、教學重點:電解原理及應用三、教學過程:我們知道化學能可以轉變為熱能,即反應熱。
化學能也能轉變為電能,用原電池裝置。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電能如何轉化為化學能。
第三節電解池一、電解原理講:首先我們來比較金屬導電和電解質導電的區別。
過渡:電解質導電的實質是什麼呢?一起看實驗。
實驗:現象—一極有氣泡,檢驗為氯氣;另一極有紅色的物質析出,分析為銅。
講:要分析此現象我們得研究此裝置,首先看電極。
1.電極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隋性電極—只導電,不參與氧化還原反應(C/Pt/Au)活性電極—既導電又參與氧化還原反應(Cu/Ag)問:通電前和通電時分別發生了怎樣的過程?通電前:CuCl2=Cu2++2Cl- H2O H++OH-通電中:陽離子(Cu2+,H+)向陰極移動被還原;陰離子(Cl-,OH-)向陽極移動被氧化講:即在電極上分別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稱電極反應。
2.電極反應( 陽氧陰還 )陽極:2Cl- -2e-=Cl2 (氧化)陰極:Cu2++2e-=Cu(還原)總電極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放電:陰離子失去電子或陽離子得到電子的過程叫放電。
3.電解:電流(外加直流電)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被動的不是自發的)的過程叫電解。
講:所以電解質導電的實質便是——電解電解池:借助電流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裝置,即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叫電解池或電解槽。
問:構成電解池的條件是什麼?電源、電極、電解質構成閉和回路。
思考:電解CuCl2水溶液為何陽極是Cl-放電而不是OH-放電,陰極放電的是Cu2+而不是H+?4.離子的放電順序陰極:(陽離子在陰極上的放電順序(得e-))Ag+>Hg2+>Fe3+>Cu2+>H+(指酸電離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陽極(1)是惰性電極時:陰離子在陽極上的放電順序(失e-)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離子)>F-(SO32-/MnO4->OH-)(2) 是活性電極時:電極本身溶解放電問:放電能力弱於H+和OH–的物質在水溶液中放電嗎?否,但亞鐵離子濃度遠大於氫離子濃度時,亞鐵離子放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设计:4.3电解池

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鉴于 Flash 动画下的《电解池》教课方案《电解池》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电化学基础知识。
将本节教材设置在氧化—复原反响、电解质的看法、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 PH 值、原电池等基础知识以后,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很简单接受。
教科书将理论研究与实验商讨都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本节教材仍是理论联系实质的典型例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铜的精华、电镀等,好多内容与平时生活、工业生产有亲密的关系 , 所以可培育学生经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剖析学生已经有了原电池知识的基础,经过原电池这个熟习的内容引出电解池,领会电能与化学能的互相转变关系,以及比较这二者之间的不一样。
别的,学生已经具备办理信息和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原电池经过实验(鉴于 Flash 动画)让他们研究出电解池,而且经过问题来研究电解原理。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求知过程,经过组装虚构实验仪器、察看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剖析实验过程、联合电极上的氧化复原反响,得出电解的看法;一步步研究出电解原理,弄清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电流的作用是这类化学变化的直接原由和动力。
四、教课目的知识技术:1、经过对电解 CuCl2溶液实验的察看与剖析,能够娴熟说明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及其工作原理。
2;能独立地正确书写几种电解池的电极反响式和总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在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运用思虑、察看、议论剖析、总结归纳的思想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从对实验现象的剖析中体验宏观表象和微观实质的关系,意会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使学生初步拥有剖析、综合的能力,开发并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课要点、难点确实立要点:电解的基来源理;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关系。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剖析归纳法、理论联系实质。
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 电解池原理 教案

电解
总反应:
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氯化铜溶液:
阳极产生氯气,说明Cl-反应;阴极有铜析出,说明Cu2+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电解
总反应:
CuCl2=Cu+Cl2↑
实验用品:自制双穴点滴板、6V学生电源、导线、2B铅笔芯、NaCl溶液、CuCl2溶液、酚酞溶液、淀粉-KI试纸
实验操作:在双穴点滴板中用2B铅笔芯、6V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解释】实验现象
电解氯化钠溶液:
阳极产生氯气,说明Cl-反应;阴极产生氢气,说明H+反应;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氢氧化钠。
阴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结:当溶液存在多种离子时,离子放电顺序为:
Cu2+>H+>Na+
Cl->OH-
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微观粒子角度预测实验、分析实验原理,再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
在自己动手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电解原理的理解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在总结和交流中发现电解质溶液的种类不同对电极反应有影响,从而得出离子放电先后顺序。
【过渡】氯化钠溶液中阴极是H+放电、Na+不放电,阳极上是Cl-放电、OH-不放电;氯化铜溶液中阴极是Cu2+放电、H+不放电。可得到什么结论?
电解氯化钠溶液:
存在离子:Na+、Cl-、H+、OH-
通电后:Na+、H+向阴极移动,Cl-、OH-向阳极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 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

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潘洁妹一、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②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难点: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在本章的第一节,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呢?【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思考,回答。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则相反。
复习是为了巩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及电极反应,两极判断,为电解2、电解质溶液;3、要有导线,形成闭合回路;CuCl2溶液的实验做好对照。
【讲述】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解池则相反,下面就来讨论有关电解池的问题。
【板书】一、电解原理【实验4-2】(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讲述】在实验中规定: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引导】1. 实验观察要点:(1)阴极上的现象;(2)阳极上的现象;(3)阴极区溶液中的现象。
2.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应是学过的什么气体?【总结】实验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周围CuCl2溶液绿色加深,阳极石墨棒周围的CuCl2溶液绿色变浅;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同时看到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溶液里的CuCl2发生了下列反应:Cu生成于阴极的石墨棒上,Cl2生成于阳极的石墨棒上。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9ee5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5.png)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电解池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原电池一起构成电化学基础。
在教材中,先学原电池,让学生对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移动方向,能量转化有所了解之后,再学电解池,这样的教材编排顺序是非常合理的,它符合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电解池”内容教学分五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电解池的基本原理和放电顺序;第二课时是电解池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电解总反应的书写;第三课时是活性电极和电解原理的应用;第四课时是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对比;第五课时是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即电化学的综合运用。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其中电解池的能量转化原理是最为基本的,因此,“电解池”第一课时在整个章节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本节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阴阳两极的确定,阴阳离子、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电解过程中的现象分析,放电顺序等。
其中难点:两极反应、电极总反应的书写,阴阳离子放电顺序的应用。
二、“电解池”第一课时常用的教学方法及缺点分析1、教师演示电解CuCl2溶液实验,一般用U形管和大的碳棒,电源为16V的直流电源。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利于学生观察,如果让学生做随堂实验,则实验药品的用量会很多,且Cl2的毒性污染会很大。
2、分析放电顺序时,只限于阳离子的中的Cu2+、H+;阴离子中的OH-、CI-放电顺序比较,各离子的放电顺序主要还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然后学会应用。
3、由于整个一节课就一个演示实验,所以在后面(包括第二课时),在写电解NaCl溶液、CuSO4溶液、NaSO4溶液的电极总反应时,就显得非常困难,需要教师反复分析、讲解、强调,而且死记硬背的成分也很大。
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doc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一、教育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正常电解反响产物的判定形式2.认识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育要点:电解原理及应用三、教育过程:我们知道化学能能够转变成热能,即反响热。
化学能也能转变成电能,用原电池装置。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能如何转变成化学能。
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原理讲:开始我们来比较金属导电和电解质导电的差别。
金属电解质导电粒子导电状态温度影响导电实质电子定向挪动过渡: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一同看实验。
实验: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开始看电极。
1.电极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加氧化复原反响(C/Pt/Au) 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加氧化复原反响(Cu/Ag)问:通电前和通电时候辩发生了如何的过程?2+-H2O +-通电前:CuCl2=Cu+2Cl H+OH通电中:阳离子〔Cu2+,H+〕向阴极挪动被复原;--阴离子〔Cl,OH〕朝阳极挪动被氧化讲:即在电极上辩解发生了氧化复原反响,称电极反响。
2.电极反响( 阳氧阴还)阳极:2Cl--2e-=Cl 2(氧化)阴极:Cu2++2e-=Cu(复原)总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阴离子失掉电子或阳离子获得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经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惹起氧化复原反响 (被迫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讲: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即是——电解电解池:借助电流惹起氧化复原反响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产生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电源、电极、电解质产生闭和回路。
思虑:电解CuCl2水溶液为何阳极是-放电而不是-2++Cl OH放电,阴极放电的是Cu而不是H?4.离子的放电次序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次序(得e-)〕+2+3+2++2+2+2+2+3+2++2++Ag>Hg>Fe>Cu>H(指酸电离的)>Pb>Sn>Fe>Zn>Al>Mg>Na>Ca>K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次序〔失e-〕2------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2-/MnO--S>I>Br>Cl>OH>NO>SO>OH) 3434是活性电极时:电极自己溶解放电+问:放电本事衰于H和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放电吗?否,但亚铁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时,亚铁离子放电。
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

《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四第四章第 3 节的内容。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电解池原理》在中学阶段的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 个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电解池原理是电化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是历年高考考题常考的热点,而历年来高考考题更加青睐于对电解池原理的应用的考察,既考察了电解池原理的基本内容,更考察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所以,学习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部分内容很有必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高考考题的考察 方向和出题方式,接触新理念、新题型,敢于创新,以致在高考中不惧变化。
本课时的内容,属于高三一轮复习。
属于电解池原理部分复习内容的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有了电解池原理的基本概念,也了解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因此,通过教材中学生最为熟悉的电解原理的应用部分的第一种应用方向: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引入,让同学们自己画出实验装置 图,并书写电极方程式,再一次回顾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随后,以此为载体, 再抛出多个问题,引出类似电解池应用的多种例子和多个考察的方向。
起到了 举一反三,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校高三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电解池原理的概念②掌握电解池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方法③能熟练分析多个变装后的电解池装置(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组织学生对变装电解池装置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③通过多种电解池装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分析精神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成功的乐趣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找出事物变化规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电解池原理的概念,并能对电解池原理进行应用难点:电解池原理进行应用,对陌生的电解池进行分析二、学情分析(一)知识与经验本校的学生属于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学生在高一时候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这些都是电化学部分内容的必备工具性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43电解池

电解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的原理。
(2)能够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两极。
(3)知道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以及阴、阳极上产物的分析判断。
(4)初步掌握书写两极所发生的反应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会判断两极所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5)通过一些设问及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平板直观反馈教学成果。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离子放电顺序、电极产物的判断【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展示、实验探究、启发讨论【教学用具】学生平板电脑和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复习引入【板书】第三节电解池【多媒体演示实验】提醒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通电前CuC1 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2.2、通电中1)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情况有何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2)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如何?当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3)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指出反应的类型吗?总反应如何呢?3、想一想,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多媒体】链接运画投影“电解氯化铜微观模拟”,让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加深对电解过程的微观与宏观认识。
【讲述】为了与原电池的两电极区别,我们把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
【板书】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阴、阳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
教师纠正。
--2e一=Cl2↑【板书】阳极:2Cl(氧化反应)2+2e=Cu 阴极:Cu (还原反应)总反应:CuCl电解Cu+Cl↑22【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当电流通过氯化铜电解质溶液时,离子定向移动到阴、阳两极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电解池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
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
电解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即反应热。
化学能也能转变为电能,用原电池装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讲:首先我们来比较金属导电和电解质导电的区别。
过渡: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一起看实验。
实验: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首先看电极。
1.电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Pt/Au)
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u/Ag)
问:通电前和通电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过程?
通电前:CuCl2=Cu2++2Cl- H2O H++OH-
通电中:阳离子(Cu2+,H+)向阴极移动被还原;
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被氧化
讲:即在电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称电极反应。
2.电极反应( 阳氧阴还 )
阳极:2Cl- -2e-=Cl2 (氧化)
阴极:Cu2++2e-=Cu(还原)
总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讲: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便是——电解
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
电源、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思考:
电解CuCl2水溶液为何阳极是Cl-放电而不是OH-放电,阴极放电的是Cu2+而不是H+?4.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
(2)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问:放电能力弱于H+和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放电吗?
否,但亚铁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时,亚铁离子放电。
问: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需加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为什么?可以加食盐吗?
练习:电解碘化汞、硝酸铜、氯化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的电极方程式。
5.电解规律:
(1)电解含氧酸、强碱溶液及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实质上是电解水,电解水型。
问:初中电解水时加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影响水的电解吗?
电解硫酸和氢氧化钠时为何H2和O2之比大于2?氧气溶解度大于氢气
又为何硫酸一定大于2,而氢氧化钠可能等于2?硫酸根可能放电。
(2)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不活泼金属,放氧生酸型。
练习:电解硫酸铜方程式。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恢复到硫酸铜原来的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铜、铜、碳酸铜。
(3)电解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实际上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分解电解质型。
(4)电解活泼金属(K/Ca/Na)的无氧酸盐,阴极产生氢气,阳极析出非金属,放氢生碱型。
6.电解中电极附近溶液pH值的变化。
(1)电极区域 A.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区域pH变大。
B.阳极OH-放电产生O2,阳极区域pH变小。
(2)电解质溶液中 A.电解过程中,既产生H2,又产生O2,则原溶液呈酸性的pH变小,原溶液
呈碱性的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的pH不变(浓度变大)。
B.电解过程中, 无H2和O2产生, pH几乎不变。
但象CuCl2变大
C.电解过程中,只产生H2, pH变大。
D.电解过程中,只产生O2, pH变小。
过渡:如果把阳极换成铜棒,阳极发生的反应就是铜自身溶解,如果电解质是硫酸,阴极析出的是什么?也是铜,这就是我们的铜的电解精炼法。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铜的电解精炼
阳极:粗铜棒
阴极:精铜棒
电解质:含铜电解质
问:精炼中硫酸铜的浓度怎样?基本不变,但变小。
过渡:若把阴极精铜棒换成铁棒,电解过程变吗?
不变,但不是精炼铜了,而叫电镀铜。
2.电镀铜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待镀金属(镀件)
电镀液:含镀层金属的电解质。
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问: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产物、阳极产物分别是什么?
2、转移的电子数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从Cl- Cl2一定需要加氧化剂吗?
4、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能接触吗?
5、饱和食盐水为何需要精制?如何精制?
精制:步骤一、1)先加过量的BaCl2和过量的NaOH(顺序可换),再加入过量的Na2CO3 2)过滤
3)加盐酸调节pH为7
步骤二、送入阳离子交换塔除去Ca2+、Mg2+等。
4.电冶金
电解熔融氯化钠:2NaCl(熔融)=(电解)2Na+Cl2
适用范围:活泼金属K~Al
练习:
1、在水中加等物质的量的Ag+,Pb2 +,Na +, SO42-, NO3- , 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A. 35.5:108
B. 16:207
C.8:1
D.108:35.5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溶液能与原来完全一样的是
氯化铜加硫酸铜、氢氧化钠加氢氧化钠、氯化钠加氯化氢、硫酸铜加氢氧化铜
3、0.1摩氯化铜和0.1摩溴化钠共0.4摩电子转移,分析过程。
4、铁、C/硫酸——C、C/氯化铜用导线相连,分析正负极和阴阳极及两装置的p H的变化。
5、如何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与正极相连的、发生氧化反应的、阴离子移向的一极是阳极,反之是阴极。
如:高锰酸钾的做电解质,发现红色加深的是什么极?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并滴有酚酞,变红的是什么极?变蓝的是什么极?
6、以A、B两根石墨电极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通电t分钟,在B极收到11.2mL标况下气体,此后将电源反接,以相同的电流强度通电t/2分钟。
问:(1)A、B分别是什么极?(2)电源反接后A、B电极质量如何变化?(3)若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t/2分钟时的溶液p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