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合集下载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描述表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描述表
土壤剖面描述表
样地名称(编号):样地类型(主、辅):
景观照片编号:年月日记录人:
经度
E
纬度
N
海拔
m
市(盟)
县(旗)
地形地貌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坡向
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
坡位
坡顶()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坡脚()
坡度
土壤类型
黑土()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棕壤()黑垆土()棕、灰钙土()
风沙土()灰棕漠土()草甸土()盐碱土()石灰土()火山灰土()
植被类型
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
温性荒漠()山地草甸()地平地草甸()草本沼泽()
植物群落名称
地表特征
凋落物:无()少()多();立枯:有()无();
砾石:无()少()多();覆沙:无()少()多();
土层间过渡形式剖面Fra bibliotek描备注
风蚀:无()少()多();水蚀:无()少()多();
盐碱斑:无()少()多();裸地面积比例:()%
利用方式
全年放牧()冷季放牧()暖季放牧()春秋放牧()
打草场()禁牧()其他()
利用强度
未利用()轻度()中度()重度()极重()
土壤剖面照片编号
土壤剖面
描述
发生层名称
土层厚度(cm)
土层间过渡明显程度

土壤地理学教学实习土壤剖面记载表.

土壤地理学教学实习土壤剖面记载表.
土壤地理学教学实习土壤剖面记载表
观察日期:2000年8月日,地点:;天气;土壤剖面编号:PEK20 0;土壤分析样品编号:
成土条件
(包括地形、坡度、坡向、侵蚀状况、植被、成土母质、扰动情况和其他等):
土壤剖面
土壤理化性状(描述顺序为颜色、水分状况、结构、质地,根系和其他等)
成土特点
土壤最终定名:
观察人:第组;描述人(签字):记载人(签字):;时分~时分。
野外定名:
采集地点:
海拔:
地形:
植被:
剖面与主要性状:
主要成土过程:
特殊土壤现象:
采集人:
采集时间:
土壤比样标本
登记卡
野外编号:
总编号:
野外定名:
采集地点:
海拔:
地形:
植被:
剖面与主要性状:
主要成土过程:
特殊土壤现象:
采集人:
采集时间:
土壤比样标本
登记卡
野外编号:
总编号:
野外定名:
采集地点:
海拔:
地形:
特殊土壤现象:
采集人:
采集时间:
植被:
剖面与主要性状:
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土过程:
特殊土壤现象:
采集人:
采集时间:
土壤比样标本
登记卡
野外编号:
总编号:
野外定名:
采集地点:
海拔:
地形:
植被:
剖面与主要性状:
主要成土过程:
特殊土壤现象:
采集人:
采集时间:
土壤比样标本
登记卡
野外编号:
总编号:
野外定名:
采集地点:
海拔:
地形:
植被:

剖面记录本记录格式

剖面记录本记录格式
剖面名称
………………………………………..构造(或地层、岩体)剖面(PM01)
所在图幅
1:25万龙岩市幅(G50C003003)
人员
王浩然(前测)王振(记录,分层)
龚勇(后测,采样)
(空三行)
起点坐标:X=;Y=;H= m
0-1
0~100m;φ=80°(方位);β=15°(倾角)

0~20m,灰紫色薄层粉砂岩。新鲜面......色,风化面……色,……结构,……

0~20m,灰白、土黄色中薄层粉砂岩。新鲜面......色,风化面……色,……
结构,…构造。(上一导线结束,新起一导的开始还没分层,也就是层号不
变时,岩性描述可以适当简略)
(分层时,中间空三行)

0~50m,紫红、灰白色薄层泥岩。…………………(详细描述)
(剖面结束时空三行)
终点坐标:X=;Y=;H= m
构造,矿物含量为:石英..%;长石..%;暗色矿物..%。……(尽
量详细描述)
采样:PM01-b1
照片:PM01-P1
(分层时,中间空三行)

20~70m;紫红色薄层泥岩。新鲜面......色,风化面……色,……结构,…
构造,矿物含量为:石英..%;长石..%;暗色矿物..%。……(尽
量详细描述)
采样:PM01-b2
照:PM01-P2
(分层时,中间空三行)

70~100m,灰白、土黄色中薄层粉砂岩。新鲜面......色,风化面……色,……
结构,…构造,矿物含量为:石英..%;长石..%;暗色矿物..%。
(尽量详细描述)
采样:PM01-b3
照片:PM01-P3
(这一导线结束,但是还不分层时,中间空一行)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2.5YR3/6
A层
3~52cm
2.5YR3/6
E层
52~85cm0
2.5YR3/6 B层
85cm以上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阿季伍火山
黄色
砂壤土
砂壤土
轻壤土
团粒
块状
块状
块状
疏松
稍紧实
稍紧实
紧实

湿润
潮湿

中量
少量
少量


5.6
5.2
4.0
4.0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纬度:22°55′46"N经度:103°41′45"E
调查人:地理A班
土壤特征及其自然状况描述: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很少,主要是次生植被,热带雨林参差不齐,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土壤以棕壤土为主。
剖面图
发生层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
碳酸盐反应
7.5YR3/4
砂壤土
团粒状
紧实
湿润



7.2
忽略此处..
剖面图
发生层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
碳酸盐反应
5YR4/6
O层
0~3cm
2.5YR3/6
A层
3~52cm
2.5YR3/6
E层
52~85cm0
2.5YR3/6 B层
85cm以上
腐殖质层

土壤剖面描述表

土壤剖面描述表

粘土 重壤土
块状结构 铁锰结核 颗粒 棱块状 棱块状 铁锰结核 颗粒 锈纹锈斑
40 浊黄棕色 粘土
调查日期:
调查人:
土壤剖面描述表 经度 120 ° 31 ′ 42.2 ″ 纬度 36 ° 县(市、区) 46′ 26.2 ″ 乡镇 村 海拔: 米
剖面地点:
土壤名称:土类 砂姜黑土 亚类 砂姜黑土 土属 黄土覆盖砂姜黑土 土种 中壤表土厚砂姜腰砂姜黑土 地方土名
地貌类型:平原 潜水埋深: 障碍层:类型 翻耕深度: 米
地形部位:河网平原 潜水水质: ,出现深度 厘米
坡度:
坡向:
土地平整程度:平整 厘米,厚度 耕作方式:浅耕 厘米 深耕 免耕 pH
6.4 6.8 7.2 7.6 7.7
新生体 发生 土层 坚实 动物 石灰 颜色 质地 结构 根系 层次 厚度 穴 反应 类别 形态 数量 度 剖 面 性 态 描 述
耕作层 犁底层 黑土层 面砂姜层 母质层 18 暗灰棕 23 橄榄棕色 24 黑色 45 棕色 中壤土 中壤土 团粒 碎块状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少量 中量 明显 稍松 稍紧 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多 中 少 无 无 少 无 无 无 无 无 无பைடு நூலகம்无 有 有

高一观察家乡土壤记录表

高一观察家乡土壤记录表

高一观察家乡土壤记录表实验报告单学科惇科学实验名称观察土壤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土壤实验报告土壤学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10级草业科学班级︰一班学号:xx年平均气温为5~14°℃, 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

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

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

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

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反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厌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榷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榇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

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

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

粗骨棕埋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榷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在自然环境中随着地势起伏为同种土壤类型性质地也随着坡度陡缓变化而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发生逐年变化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系列在该地地势低洼的地方水流速度缓慢容易滞水地下潜水水位比较高从而形成沼泽生产生活中落叶阔叶林稀树灌草丛也被破坏殆尽在泥炭土中我们也发现了红色棕红色的树根而整个湿地土壤剖面也有发生泥炭化过程沼泽化过程潜育层其中在潜育层中地下水在潜水位以下终年水分处于饱和状态过分潮湿同期状况下发生强烈还原反应形成亚锰亚铁亚铜这些物质颜色为灰白色现今大海子沼泽化过程还不明显剖面中也可明显看出分布有沼泽土泥炭土
调查人:
土壤特征及其自然状况综合描述:在自然环境中随着地势起伏,为同种土壤类型,性质地也随着坡度陡缓变化而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发生逐年变化,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系列,在该地地势低洼的地方水流速度缓慢,容易滞水,地下潜水水位比较高,从而形成沼泽,生产生活中落叶阔叶林,稀树灌草丛也被破坏殆尽,在泥炭土中我们也发现了红色、棕红色的树根,而整个湿地土壤剖面也有发生泥炭化过程,沼泽化过程,潜育层,其中在潜育层中,地下水在潜水位以下,终年水分处于饱和状态,过分潮湿,同期状况下发生强烈还原反应,形成亚锰、亚铁、亚铜这些物质,颜色为灰白色,现今大海子沼泽化过程还不明显,剖面中也可明显看出分布有沼泽土、泥炭土。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附:纬度:27.43N 103.32E)
调查日期:2016年7月12日
剖面号码:01
观察地点:大海子上半对
地形:丘麓缓坡
坡向:北东280
坡度:2度
海拔高度:3048米
天气:晴见多云
土壤名称:低位泥炭土
母质:冲积物、坡积物为主
侵蚀情况:弱度侵蚀
植被:亚高山草甸
土地利用现状:牧草地
地下水埋深:80厘米
中块状

土壤调查记载表

土壤调查记载表

土壤调查记载表剖面野外编号:__________1________调查时间:____7月1日____ 室内编号: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 调查人:__李荣京、张林、史国府、吴剑波、张冲___土壤名称(当地名称):_________松林坡听风路旁_______________ 土壤名称(最后定名):_____赤黄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土壤剖面环境条件:地形:_丘陵_海拔:____1050m___成土母质:_花岗岩 __________。

自然植被:______松林______农业利用方式:________林地_________ 2.土壤剖面位置图(离公路的远近):6m听风路3.土壤剖面性态描述:剖面图层次深度颜色质地干湿度紧实度pH值石灰反应腐殖层10 暗灰棕黏土潮湿疏松7.6 有气泡淋溶层37 红棕色壤土湿润质密4.8 无淀积层>30 橙色壤土半湿质密4.4 无4.土壤综合评述(如生态景观,是否进行过工程改良等)答:该地土壤属于典型的黄壤土,土壤厚度大,生态景观良好,属于自然生态景观类型,没有进行过工程改良,适宜园林作物生长。

土壤调查记载表剖面野外编号:________2__________调查时间:___7月1日____室内编号: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调查人:_李荣京、张林、史国府、吴剑波、张冲___土壤名称(当地名称):________松涛路旁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名称(最后定名):___________黄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土壤剖面环境条件:地形:__丘陵__海拔:___1055____成土母质:__第四季红色粘土___ 自然植被:_____松林_______农业利用方式:________林地__________2.土壤剖面位置图(离公路的远近):松涛路 9m3.土壤剖面性态描述:剖面图层次深度颜色质地干湿度紧实度pH值石灰反应腐殖层11 暗棕黏土湿润疏松7.2 有气泡淋溶层20 淡红黄壤土半湿质密4.4 无4.土壤综合评述(如生态景观,是否进行过工程改良等)答:该地土壤属于黄壤,土壤厚度较大,不过土壤较贫瘠,生态景观良好,属于自然生态景观类型,没有进行过工程改良,适宜园林作物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面图
发生层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
碳酸盐反应
7.5YR3/4
砂壤土
团粒状
紧实
湿润



7.2
忽略此处..
0~9cm
淡黄棕
沉积层
10YR7/6
B层
9~48cm
过渡层
Cb
48~60
母质层
C
60cm以上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山地中部斜坡
黄色
砂壤土
轻壤土
团粒
块状
块状
块状
稍紧实
紧实
紧实
紧实
湿润
湿润
湿润
湿润

中量
少量
少量


5.2
7.2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纬度:22°58′04"N经度:103°41′30"E
调查日期:2012年4月19日
剖面号码:04
观察地点:古林箐自然保护区
地形:山坡上
坡向:
坡度:
海拔高度:1691m
天气:晴
土壤名称:暗棕壤
母质:石灰岩
侵蚀情况:弱
植被:桉树林
土地利用现状:森林
地形下水埋深:10~15m
调查人:地理A班
土壤特征及其自然状况描述: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很少,主要是次生植被,热带雨林参差不齐,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土壤以棕壤土为主。
剖面号码:03
观察地点:阿季伍火山
地形:山坡上
坡向:280°
坡度:22°
海拔高度:1691m
天气:晴
土壤名称:暗棕壤
母质:玄武岩
侵蚀情况:弱
植被: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地利用现状:森林
地形下水埋深:10~15m
调查人:地理A班
土壤特征及其自然状况描述:阿季伍火山,植被主要是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茂密,植被发育良好,山体主要是次生植被,山顶有少量原生植被,土壤以山地暗棕壤为主。
地形下水埋深:20m
调查人:地理A班
土壤特征及其自然状况描述: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山地中部,植被主要是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茂密,植被发育良好,山体主要是次生植被,山顶有少量原生植被,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
剖面图
发生层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侵入体ຫໍສະໝຸດ PH碳酸盐反应灰黄
腐殖质
2.5YR6/3
Ah层
地形下水埋深:10~15m
调查人:地理A班
土壤特征及其自然状况描述:石芽在空间上变异明显,分层不明显,基本无差别,植被主要是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以红色石灰土为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
剖面图
发生层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
碳酸盐反应
5YR4/6
O层
0~3cm
2.5YR3/6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纬度:22°55′46"N经度:103°41′45"E
调查日期:2012年4月20日
剖面号码:02
观察地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地形:中山山部
坡向:194°
坡度:29°
海拔高度:1870m
天气:晴
土壤名称:山地黄壤
母质:千枚岩、沉积岩
侵蚀情况:侵蚀少
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
土地利用现状:森林
A层
3~52cm
2.5YR3/6
E层
52~85cm0
2.5YR3/6 B层
85cm以上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半山腰
红棕
砂壤土
砂壤土
轻壤土
中块状
紧实

湿润
潮湿

中量
少量
少量


5.6
5.2
4.0
4.0
不明显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纬度:22°43′57"N经度:103°59′47"E
调查日期:2012年4月21日
潮湿

中量
少量
少量


5.6
5.2
4.0
4.0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纬度:22°55′46"N经度:103°41′45"E
调查日期:2012年4月16日
剖面号码:01
观察地点:石林
地形:山坡上
坡向:295°
坡度:18°
海拔高度:1691m
天气:晴
土壤名称:暗棕壤
母质:石灰岩
侵蚀情况:弱
植被:桉树林
土地利用现状:石林
剖面图
发生层
采样位置
颜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干湿度
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
碳酸盐反应
5YR4/6
O层
0~3cm
2.5YR3/6
A层
3~52cm
2.5YR3/6
E层
52~85cm0
2.5YR3/6 B层
85cm以上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阿季伍火山
黄色
砂壤土
砂壤土
轻壤土
团粒
块状
块状
块状
疏松
稍紧实
稍紧实
紧实

湿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