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应对策略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应对策略全球化的推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等因素,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因势利导、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已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流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快速深入的趋势。
当前,各个国家之间不断加强合作和交流,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2、新技术的快速崛起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新技术的崛起,为世界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突破口。
3、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这些国家通过不断的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已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1、对传统大国经济的冲击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一些传统大国经济带来了压力。
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些国家需要通过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来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2、对新兴经济体的机遇和挑战变化中的世界经济格局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也是双重的。
一方面,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在面对全球化、技术发展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应对策略1、把握经济转型升级机遇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为各国提供了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
各国应该把握机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增强内生动力等措施,从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经济联系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

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
1. 多极化:随着世界各地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的转变,世界已经开始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 互联网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高速传递,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全球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全球各国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 环保可持续性:环保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新兴市场: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他们的崛起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5. 地缘政治变化:世界各地的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例如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文化多样性的趋势。
7.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世界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加速了世界的发展。
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7.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 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 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问题:(6分)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 (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 (3)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分) (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 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课堂小结
1、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认识
a.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 b.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走上了非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容易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比人类历 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一 个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d.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必然遭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围剿直至颠覆, 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e.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 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 联模式。 f.苏联东剧巨变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 失败,相反中国已吸取教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单元分析
二、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三、第五章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格局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里,结合世界现代史有关内容,谈一下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剖析其变化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格局的发展脉络。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亚洲的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这样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年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控,先后与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1921年至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解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文件,最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国际关系结构。
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极不巩固,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而且导致许多新矛盾的产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随着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破裂。
二、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在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则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
经过二战,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讲,表示援助希腊、土尔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旗号,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随后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构成了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
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

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化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力量的重新分配,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全球发展的影响。
一、世界政治格局变化1.1 多极化趋势加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际力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均衡。
多极化趋势加强了国际间的竞争,也使得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多元化。
1.2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地缘政治风险也在上升。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对全球政治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1.3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有所上升。
美国、欧洲等地的选举中,反全球化、反移民的政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使得全球政治格局更加复杂,也加大了国际合作与协调的难度。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2.1 新兴经济体崛起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
这些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2.2 全球产业链重构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重构。
各国间的产业竞争和合作更加激烈,产业链的布局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这有助于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但也给各国带来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2.3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趋势。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投入,以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
三、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3.1 影响全球政治稳定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等因素,对全球政治稳定构成了挑战。
世界格局变化的历史小作文

世界格局变化的历史小作文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每个人都在尽情地跳舞、欢笑,享受着这个时代的美好。
我们来看看这个世界的“东道主”——中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包容的国家。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比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说到世界格局的变化,我们还得提到那个曾经的“超级大国”——美国。
虽然现在美国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依然无人能敌。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美国也需要与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里,还有一个国家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俄罗斯。
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它的核武器和军事实力却让其他国家不敢小觑。
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参与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以及在乌克兰危机中斡旋调停等。
俄罗斯的外交手段可谓是高超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这些大国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欧洲联盟,虽然它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但现在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不过,我相信欧洲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重振欧洲雄风。
世界格局的变化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舞蹈会,每个人都在尽情地跳舞、欢笑。
虽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波折和曲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世界的明天吧!。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格局不断地演变,如同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
从古代文明的兴衰交替,到近代列强的争霸角逐,再到现代多极化的趋势,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深刻的影响。
古代时期,世界各地出现了众多辉煌的文明。
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各自的区域内发展壮大,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然而,由于交通和通讯的限制,它们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世界格局呈现出分散和孤立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区逐渐崛起成为强大的帝国。
例如,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善的政治制度使其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罗马帝国的辉煌最终也走向衰落,欧洲陷入了漫长的中世纪。
进入近代,欧洲率先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人们对人文主义的追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列强迅速崛起。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在工业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与此同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格局呈现出西方列强主导的不平衡态势。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场战争重创了欧洲列强的实力,美国在战争中崛起,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试图重新调整世界格局,但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 30 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法西斯主义趁机崛起,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在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极格局逐渐出现松动。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对我国战略影响分析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对我国战略影响分析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1、全球化趋势加剧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日趋深化,各国市场渐行渐近,贸易、投资等经
济合作日益密切,各种经济制度、企业管理模式逐步统一,企业销售的市
场从本国扩展到国际范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形成,各国间的经贸
合作、经济秩序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
2、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从2000年至今,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如中国、印度、俄罗斯、
巴西、南非等经济体大幅增长,特别是中国,它的经济发展步伐一直是全
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其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今天,
它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其综合国力也正在迅速提升。
3、技术革新加快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等技术也正在不断的
发展成熟,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了各行各业的瓶颈,从而使企业的生产力
和销售能力大大提升,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1、抓住全球化机遇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的合作经济机制也日益深化,而我国
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了不断增强的地位,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全球经济的参与度,抓住全球化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
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
通过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优越性在于发展生产力,不搞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就没有生命力。
使学生认识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跨世纪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难点:世界格局新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几课概括出二战之后世界形势有哪些新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二战后人民民主力量壮大,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已出现了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世界形势又有哪些新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解体(板书) 1.东欧剧变(1989年~1991年)(板书)(介绍东欧剧变具
体情况)东欧政局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
多数共产党已更名或改组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各党都主动或被迫放弃了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丧失政权沦为在野党。
第二,国家政权性质发生变化,各国均取消了国名中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字样,标榜他们所要建立的是所谓“人道的,民主的法制国家”或干脆恢复资产阶级共和国,引进西方议会两院制、多党制。
第三,明确提出并积极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定私有化方案,宣布实行或全面私有化,公有制解体。
第四,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
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分析归纳,并适当补充材料)首先是经济建设的失误。
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外债负担沉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引发政治和社会矛盾并不断加深。
有的国家虽进行了改革,但于事无补。
其次是东欧执政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进一步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并给了西方以可乘之机。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背景下对东欧加紧和平演变攻势,是东欧剧变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以事例说明)东欧剧变,直接影响到苏联,使本已
十分动荡的苏联政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苏联解体(1991年底)(板书)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确定了“根本改革”的方针,实行“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的政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与过去的传统体制彻底决裂,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所谓“极权官僚体制”和“行政命令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原来那种理论和实践模式”;就是要在苏联建立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改革并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实惠,而改革中出现的阻力和问题却使苏联陷入了全面危机之中。
危机从大的方面说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细分起来还有联盟危机、宪法危机、制度危机、党的危机等。
在危机形势下、苏联的事态发展如江河日下,最终的结果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大厦土崩瓦解。
苏联解体的过程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注意明确时间是1991年底。
提问:大家认为应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吸取什么教训?(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苏联解体使“冷战”自然结束,给世界格局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
二、“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板书) 1.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终结当前世界政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世界格局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转折性的变化,旧的格局基本上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转换时期。
旧的格局指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长期以来两国处于“冷战”状态,“北约”、“华
约”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两国在第三世界激烈争夺势力范围。
这样的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而宣告终结。
当今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世界不再是美苏两大国主宰的世界,日本、西欧、德国、中国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世界格局的变化(板书)由于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原来为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矛盾争端突出起来,乃至形成对抗冲突。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对立、南北对立、贫富矛盾、宗教对立,正反映了这些情况。
海湾战争是明显的地区冲突,南斯拉夫内战典型地反映了民族冲突。
3.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板书)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的10万精锐之师仅仅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一举侵占了石油富国科威特。
萨达姆的利令智昏震惊了世界,海湾危机全面爆发。
危机爆发后,美国作出了强硬的姿态,为反对伊拉克建立起一条相当广泛的国际阵线和一支来自29个国家的多国部队,可谓“威风凛凛”。
可是,美国总统布什作为世界上财政赤字最大的政府的首脑,又不得不派他的国务卿和财政部长到处要钱,以资助美国的军事开支。
连美国《时代周刊》都说,美国成了“超级大国和乞丐之间的奇怪结合体。
”反映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捉襟见时,在战争中,德国和日本都打算为发展成政治大国而做出努力,分别投入了100亿美元和130亿美元。
海湾战争最终是以伊拉克的一败涂地而告终。
这场战争
表明在对付重大国际危机时,没有盟国的全面配合大国难以挑起领导的重任。
这是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1990年以来,南斯拉失政治经济危机加剧。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南斯拉夫国内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使南陷于严重动荡之中。
南斯拉夫内战最根本的原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尖锐的民族矛盾。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不断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将担负怎样的责任呢?三、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板书)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从总体说,当今国际形势已进入一个新的缓和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缓和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天下并不太平。
这些因素中有一些国家在东欧局势剧变“鼓舞”下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起“自由民主和促进人权”的旗号,强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推销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企图实现“全球民主化”以西方模式一统天下。
也有国际市场存在的严重的工业品、农产品不等价买卖,存在非正当竞争。
(举一两个实例说明)所以发展中国家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更加艰巨,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2.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斗争对于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目前各国都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中国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愿望的。
(复习提问并小结)概括世界格局新变化体现在何处?造成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