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陶埙指法文档

陶埙指法陶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被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和宗教仪式等场合。
陶埙是一种吹奏乐器,其演奏方法主要依靠手指的按压和放松来调节音高。
本文将介绍陶埙的指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手指演奏陶埙。
一、基本指法陶埙的基本指法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拇指:大拇指位于陶埙封口处,用来控制气流的输出。
在演奏时,大拇指应该用力按住封口,并控制气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2.示波指(食指):示波指通常位于陶埙的第一个指孔上。
当示波指按住指孔时,音高会被提高。
3.中指:中指通常位于陶埙的第二个指孔上。
和示波指一样,中指的按压也会影响音高。
4.无名指:无名指位于陶埙的第三个指孔上,按压无名指会进一步提高音高。
5.小拇指:小拇指通常用来控制和调节陶埙的音量。
小拇指的放松和按压会改变气流的大小,从而影响音量。
二、演奏技巧在掌握了陶埙的基本指法之后,下面介绍一些陶埙演奏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1.姿势和呼吸:正确的姿势对于演奏陶埙非常重要。
应该坐直,保持肩膀放松,并将陶埙放在嘴唇的正前方。
同时,要注意控制呼吸的深度和稳定性,保持气流的连贯性。
2.指法与音准:指法的准确性是演奏陶埙的关键。
应该确保手指完全按住指孔,避免指尖和孔壁之间的间隙。
此外,练习时要注意调准音高,保持音准的准确性。
3.气息控制:演奏陶埙需要一定的气息控制技巧。
要学会控制气流的大小、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对气流的断续和连贯的控制。
4.音色与表情:演奏陶埙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法和气息控制来表达不同的音色和情感。
应该注重练习和掌握如何用手指和气息来表现和调节音色和情感。
5.练习和演奏:为了提高陶埙演奏的技巧和水平,需要定期进行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节奏准确、音色清晰和音准精确。
同时,也要尝试在不同的曲目和音乐风格中进行演奏,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
三、乐谱示例以下是陶埙的一段简单乐谱示例,供初学者参考和练习:-6 -5 -6 6 -6 6 -6 6 -6 -75 -5 5 -5 -5 -5 -5 -6 -6 -6通过掌握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再结合乐谱示例进行练习,相信你能够快速掌握陶埙的演奏技巧并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埙的常规指法

埙的常规指法
以下是埙的常规指法:
1. 低音区:在吹奏低音区时,可以使用中、无名和小指按孔,大拇指放置于背孔上,用于控制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2. 中音区:在吹奏中音区时,可以使用大、中、无名和小指按孔,小指按孔时要用指节按孔。
3. 高音区:在吹奏高音区时,可以使用大、中指按孔,其他手指用于控制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4. 双手交叉:在吹奏双手交叉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双手的小指交叉放置于食指之间。
5. 双手叠加:在吹奏双手叠加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叠加在一起。
6. 右手打音:在吹奏右手打音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右手的食指或中指敲击音孔上方或下方。
7. 左手滑音:在吹奏左手滑音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手的小指或无名指向下滑动到音孔上方或下方。
8. 双手滑音:在吹奏双手滑音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双手的大、中、无名和小指同时向下滑动到音孔上方或下方。
9. 左右手交替:在吹奏左右手交替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右手轮流吹奏同一音符。
10. 波浪式音阶:在吹奏波浪式音阶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大、中、无名和小指按照波浪式的顺序依次吹奏。
这些是埙的一些常规指法,当然还有其他的特殊指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曲目和风格进行练习和掌握。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前言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
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
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
但埙从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发掘改革,使埙这一古乐重获新生。
在众多音乐工作者的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各种音孔数、各种指法的埙,这对扩大埙的音量、扩展埙的音域、提高埙音乐表现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在近三十年过去的今天,人们对埙的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民族乐器并学习它。
但到目前为止埙的标准体系并未确立,指法依然是各式各样,这对于初学埙的埙友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照着指法表却不能吹出相应的音阶(因为指法表和自己的埙不相对应)。
在此仅我所了解的目前埙的指法做一点说明,希望对初学埙的埙友有一点帮助。
一、埙的发音原理目前人们的认识是埙同笛箫等乐器同属边棱气鸣类乐器,进而把它当做管乐器研究,但由于埙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并非管乐器的气柱(不管是柱状还是锥状气柱),所以其发声规律与管乐器有很多不同之处。
很难把它归入管乐器的范围,更谈不上是“闭管乐器”或“半闭管乐器”了。
从理论上讲埙根本不是管乐器。
它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管乐器的管子里是一根气柱。
两者形状不同、发声规律也不同。
在管乐器上,管子的长度决定声音的高低。
音孔位置的高低,实际上在改变着管子的长度,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所以笛箫的音孔总是低音孔在高音孔远离吹孔端(也有特殊情况),故而笛箫的指法相对有一个标准;在埙上,埙腔体内的空气团体积的大小决定音高,体积大的声音低。
埙 千年一叹指法

有关埙《千年一叹》的指法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埙的指法通常取决于特定的曲目和演奏者的习惯。
对于《千年一叹》这首曲子,具体的指法可能会因不同的版本和演奏者而有所差异。
有关埙《千年一叹》的指法参考如下:
1.全按作低音5(即筒音):这是埙的最基本指法,全部按住音孔为低音5的指法。
低音
的5、6、7和中音的1、2、3的指法都保持不变,中音的4、5和高音的1、2、3、4的指法依次上移一个孔。
2.全按作中音1:这是埙的第二种常用指法。
相比于全按作低音5的指法,全按作中音1
的指法只移动了右手小指的位置,按住右手小指为中音1的指法。
在演奏《千年一叹》时,你需要根据曲谱上的音符和上述的指法原则来确定具体的指法。
同时,也要注意演奏时的气息控制和音准把握。
铁血丹心埙f调指法

铁血丹心埙f调指法《铁血丹心》埙F调指法引言:埙是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埙的不同调式也影响着演奏的技巧和音色表达。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埙F调的指法及其特点。
一、埙F调的基本音阶埙F调的基本音阶是由C、D、F、G、B五个音组成的。
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特定的指法来吹奏这些音,才能发出准确的声音。
1. C音:埙的C音是通过吹气产生的基本音,无需使用指法。
2. D音:D音是通过用食指堵住表面的第一个音孔来发出的。
指法为:将食指贴紧埙的第一个孔,并用力堵住。
3. F音:F音是通过用中指堵住表面的第三个音孔来发出的。
指法为:将中指贴紧埙的第三个孔,并用力堵住。
4. G音:G音是通过用无名指堵住表面的第四个音孔来发出的。
指法为:将无名指贴紧埙的第四个孔,并用力堵住。
5. B音:B音是通过用小指堵住表面的第五个音孔来发出的。
指法为:将小指贴紧埙的第五个孔,并用力堵住。
二、埙F调的连音技巧除了基本音阶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吹奏技巧来丰富音色和表达。
下面是埙F调的一些常见连音技巧。
1. 滑音:滑音是通过不完全封住孔洞,而是用指尖轻轻滑动来产生的特殊音效。
在埙F调中,我们可以在吹奏的过程中通过轻轻滑动指头来改变音高,从而营造出柔和而动听的效果。
2. 打击音:通过用拇指敲击埙的表面,可以产生带有冲击力的打击音效。
在演奏埙F调时,我们可以适时地使用拇指敲击,营造出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效果。
3. 泛音:埙F调的吹奏中,通过掌握呼吸、嘴形等技巧,我们可以产生出富有共鸣和变化的泛音效果。
这种音色的运用可以让音乐更加丰满和生动。
三、埙F调的练习方法要熟练掌握埙F调的吹奏技巧,需要进行系统的练习。
以下是一些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1. 音阶练习:通过按照正确的指法和气息控制,依次演奏C、D、F、G、B 音,不断重复练习,使得各个音的切换流畅而准确。
2. 连音技巧练习:在掌握了基本音阶之后,可以尝试进行滑音、打击音和泛音等连音技巧的练习。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
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就是早期的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欢迎阅读。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常用指法有筒音做低音5(F指法),中音1(C指法)。
每把埙都有自己的基本调,阴氏陶埙一般的基本调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时的调,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变出别的调来。
这对初学者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初学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基本指法音最全,八音孔埙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埙还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够初学者用了。
学会基本指法以后再学学乐理知识,然后在考虑学转调。
初学陶埙为什么吹不响初学吹不响陶埙,主要是没有掌握好吹奏方法。
1.把孔都按密闭了2.对着镜子,练习风门、调整角度。
一定能发出声音,主要是要发完全部的音埙的养护1、不要有摔、碰、砸、踩、碾、踢等破坏性动作。
2、不要长时间存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发霉和破坏埙体。
3、稍脏可以临时水洗一下,但一定要放在荫蔽处自然晾干,不要暴晒、猛吹、烘烤等剧烈行为,以免发生爆裂。
4、不要吃完饭不擦嘴就吹,油污、残食、口水、甚至菜帮子会搞进埙腔,天长日久那里面的味道可想而知了。
5、最好把口红擦擦再吹埙,不然,你的埙口也会色彩斑澜的。
6、存放埙时最好就放在埙盒内,远离儿童、宠物。
7、携带时最好放在硬质箱包内,软布包裹一下,以防损坏。
8、演奏时不要学歌星抛麦克风的陋习去抛埙,看似潇洒,其实很傻。
9、吹的时间久了,吹孔和指孔周边会磨损,或斑驳、或变色,看似不雅,可用同色自喷漆(5元一筒)修复。
当然,如果你想故意让别人看到你的“文物”有悠久的历史,或显示你老道的吹奏史,你可以再弄的旧些。
10、不要随意雕刻你的陶埙,弄不好改变埙壁厚度会引起震动不均而变音,甚至会把埙弄烂,弄巧成拙。
11、时刻记着你的埙是陶质的,不是瓷的也不是铁的,多了解一些陶器保养知识。
埙的指法练习

(一)演奏姿势1. 身体姿势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适宜,身体要正,两腿自然分开着地。
坐在凳面三分之二处,切忌坐满整个椅子。
立式要求身体站立,两脚稍分开或一脚稍前,一脚稍后。
双手持埙,将吹孔对准风门,头要正,双臂张开约45度角,两肘下垂。
全身自然放松成垂直状,确保气息通畅。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手指自然弯曲,指肚按孔。
手指按孔要严实,不能漏气。
开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影响音准。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
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七孔和第八孔,小指轻轻托底。
九孔埙:右手小指按住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住第七孔。
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八孔和第九孔,左手小指轻轻托住埙底。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
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
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演奏口形埙的演奏口形是通过唇肌,口轮匝肌与面部肌肉的协同动作完成的。
口形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吹埙的音色、音准以及强弱控制能力。
演奏时,唇部肌肉自然贴住牙床,两边嘴角适当收缩(呈微笑状),使上下唇的力点向中间依靠,双唇中央形成椭圆形风门,口腔扩张。
舌自然平伸。
根据乐曲的需要,吹埙的口形会随时变化,其变化集中表现在风门、口风和口劲三个方面。
演奏时,上下唇中央形成的空隙,是气流经过之“门”,称为“风门”。
通过风门吹出的气流称为“口风”,唇肌与面部肌肉的有机协同收缩、放松和支撑的力量称为“口劲”。
也叫“嘴劲”。
风门的大小、口风的缓急和口劲的大小随乐曲高低音区的不同、音量强弱的变化而变化。
埙的吹奏技巧与指法技巧精编版

埙的吹奏技巧与指法技巧埙埙的吹奏技巧可分为气吹和舌吹两类,然后和指法技巧构成了它的演奏技巧。
1. 气类吹奏技巧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
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
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
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
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
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
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
2. 舌类吹奏技巧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
吐音分单吐音(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单外吐(标记T)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吐”音。
单内吐(标记K)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根部后缩堵住上腭,呼气时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库”音。
双吐就是结合单内吐和单外吐,速度比单吐快一倍,其音类似“吐库”或“库吐”,适于演奏欢快、激昂的曲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前言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
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
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
但埙从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发掘改革,使埙这一古乐重获新生。
在众多音乐工作者的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各种音孔数、各种指法的埙,这对扩大埙的音量、扩展埙的音域、提高埙音乐表现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在近三十年过去的今天,人们对埙的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民族乐器并学习它。
但到目前为止埙的标准体系并未确立,指法依然是各式各样,这对于初学埙的埙友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照着指法表却不能吹出相应的音阶(因为指法表和自己的埙不相对应)。
在此仅我所了解的目前埙的指法做一点说明,希望对初学埙的埙友有一点帮助。
一、埙的发音原理目前人们的认识是埙同笛箫等乐器同属边棱气鸣类乐器,进而把它当做管乐器研究,但由于埙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并非管乐器的气柱(不管是柱状还是锥状气柱),所以其发声规律与管乐器有很多不同之处。
很难把它归入管乐器的范围,更谈不上是“闭管乐器”或“半闭管乐器”了。
从理论上讲埙根本不是管乐器。
它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管乐器的管子里是一根气柱。
两者形状不同、发声规律也不同。
在管乐器上,管子的长度决定声音的高低。
音孔位置的高低,实际上在改变着管子的长度,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所以笛箫的音孔总是低音孔在高音孔远离吹孔端(也有特殊情况),故而笛箫的指法相对有一个标准;在埙上,埙腔体内的空气团体积的大小决定音高,体积大的声音低。
开放的指孔的面积越大,气团的体积就变得越小,声音就越高,而音孔位置的高低却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另外,管乐器可以通过调整口型及气息的手段吹出基音的高八度或高十二度、十五度等泛音,这种手段被称为“超吹”。
而埙用超吹的办法则只能奏出一个不规则的、基音的超八度音。
埙的音高只与所打开的音孔的面积大小有关,与所打开的音孔的位置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保证音孔面积大小相同,可以把它开在任意的位置,这也就是埙的指法可以是任意的排列的原因。
二、关于“×孔埙”的叫法一直以来所称的“×孔埙”有的是算吹孔和音孔数总和,有的却只是算音孔数。
在目前我所知道的几本埙相关教材(分别为:《埙的演奏技巧与练习)(刘凤山)、《笛·箫·埙·笙·唢呐吹奏指南》(陆金山)、《埙演奏法》(刘宽忍)、《埙基础大教本》(王铁锤)、《埙初级教程》(周可奇))中,刘凤山老师、陆金山老师、周可奇老师都是以吹孔和指孔数的总和来称作“×孔埙”,而刘宽忍老师、王铁锤老师只算音孔数来称作“×孔埙”。
看似以前一种标准的占多数,但目前网络上各老师埙友大多是仅算音孔的数目来称作“×孔埙”,如有八个音孔便称作“八孔埙”,为避免造成误解建议在说“×孔埙”时仅算音孔数。
现在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为八孔埙、九孔埙和十孔埙,其中又以八孔埙和十孔埙最常用。
三、目前埙的指法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经过7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各历史时期埙的形制,音孔数各有差异,对历史上各时期的埙的指法本人没有查阅相关资料,在此不作介绍,仅就目前所使用一些指法做一些介绍。
埙在近几十年的发展改革中,逐渐形成几种不同的指法体系,其中使用较多的有阴氏、冯氏以及众多西安制埙老师所使用的指法,包括现在的空谷埙、艺魂埙在内都同属一类指法体系,以下称之为“西安埙指法”;刘宽忍教材上提供的张荣华老师制埙使用的指法,以下称之为“荣华埙指法”,目前使用这种指法体系的还有七星埙;其他一些埙的指法,包括赵良山老师的良山埙指法(八孔埙)、刘凤山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王铁锤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周可奇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陆金山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虽然埙的指法体系繁多,但众多的差别大多是音程关系和指序上,八孔埙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埙,其指法有按民族五声音阶开孔的,即•••112356765,有按七声音阶开孔的,即••211234567,自然前一种音阶排列比后一种音域宽一个小三度,指序有从左到右开的,有从右到左开的。
九孔十孔埙也就是在八孔的基础上增加一到两个孔而成(也有重新安排指法的)。
埙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具备顺利转调的能力,以下均对其基本指法(本调指法)做出介绍,其他转调指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八孔埙指法八孔埙是最先发展成熟,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埙,多为梨形,也有笔筒形和其他一些形状,大多制埙者均有制作。
1.西安埙指法,其指法图为:此种指法为从左到右开孔,当然现在也有制作从右到左开孔的,实现了用较少的音孔获得了较宽的音域。
2.荣华埙指法,其指法图为:此种埙指法为从右至左开孔,适应大多数管乐吹奏者的习惯,吹奏七声音阶中没有交叉指法,在初学手指不灵活的情况下能更快地掌握,演奏中也更流畅,缺点是音域不及西安埙指法的宽。
(二)十孔埙指法为了扩展音域,但埙又不能通过超吹来实现,指孔的增加成为其主要途径,十孔埙也就应运而生了。
为了克服传统梨形埙高音难吹的困难,埙研制者改变了传统形状做成笔筒形、牛头形、葫芦形等并通过在埙腔体内增加隔板使之隔为两个乃至三个腔体,解决了高音难吹的困难。
笔筒形,牛头形、葫芦形以及大鱼形等便成了目前十孔埙的主要形状,其中笔筒形又最为常见,使用最多。
1.西安埙指法,其指法图为:此种指法为在八孔埙基础上的前六孔的上部增加两个音孔用左右食指按孔,从而改变了原来各指按孔的位置,虽增加两个指孔,但音域却仅增加一个大二度,每开一个音孔为小二度音程。
如一直按毕两个食指孔,指法和八孔埙是一样的,仅就按孔的手指发生了变化。
2.荣华埙指法,其指法图为:此种埙在原八孔埙基础上所增开的两个指孔在前六孔的下部,用原先并不按孔的两个小指开闭,因此并未改变原有手指的按孔位置,所增加的两个孔为一个大二度加一个小三度,虽增加两孔,但音域较原八孔扩展不少。
如一直打开两小拇指孔,原有指序保持不变。
(三)九孔埙指法九孔埙的指法有的是在原有八孔埙上增加一音孔而成,也有的是九孔从新排律而成的,各教材上的九孔埙指法大都不尽相同,但由于目前九孔埙貌似并不常见,故而仅对荣华埙指法的九孔指法和七星埙的九孔指法做一介绍。
1.荣华埙指法,其指法图为:其指法为增加一右手小指控,从筒音作1开始从新排律得到,与原有八孔埙在指法上有一定差异。
2.七星埙指法,其指法图为:此种指法所增开的右手小拇指孔为小三度音程,如一直打开右手小拇指孔对原有八孔指法一点也没有改变,在演奏《赛马》等曲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其他类埙指法目前埙的指法种类繁多,除上面所介绍到的还有很多,这些指法大多是普通埙爱好者接触使用不到的,现就将我所知道的一些罗列如下。
1.刘凤山老师,九孔埙指法图:2.赵良山老师、赵亮老师父子,八孔埙指法图:3.陆金山老师,九孔埙指法图:4.王铁锤老师,九孔埙指法图:5.周可奇老师,九孔埙指法图:除以上介绍的一些八孔、九孔和十孔埙外,尚还有其它种类的埙,包括王其书老师的十一孔双八度葫芦埙、高明老师的高音C调三十音玉埙、空谷埙的两个八度加一个小三度的埙……当然也就还有更多的指法体系,在此就不做一一介绍了。
四、几点建议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几近失传的情况下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已重获新生,在世界各大舞台绽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如今了解爱好并学习它的人日益增多,为普及推广埙这一古老乐器,规范化已显得日益必要,本人就此作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于“×孔埙”的叫法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以避免各种教学及学术交流中造成误会,不管算不算吹孔,这都是可以统一的,本人建议不算吹孔在内,仅以音孔的数目来称之。
(二)、为了适应大多数管乐吹奏者的习惯,埙的指法顺序应从右到左开孔,当然也要制作左手的埙以便习惯左手的吹奏者吹奏,犹如低音大笛的开孔。
(三)、对于指法的排律应尽可能接近其它民族吹管乐器,如笛、箫、葫芦丝等,让其他民族管乐吹奏者能较快适应并演奏埙。
(四)、埙指法排律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尽管埙的改革发展任在继续,但已有的可用于普及推广的埙必须建立起一个标准来,以减少初学者的疑惑。
对于八孔埙而言,本人更认同荣华埙指法体系,虽然音域较窄,但却能让初学者较快的掌握,建议将此作为一种普及推广埙的标准。
自然八孔埙指法可以用西安埙指法以获得更宽的音域,这也可以确立为一种标准作为对埙有较深入学习者使用,对于九孔,十孔等均可以建立起一套标准体系来规范它。
犹如竹笛一样,尽管有各式各样改革的笛子,七孔笛、八孔笛、九孔笛、十孔笛、十一孔笛乃至加建的更多孔的竹笛,但六孔竹笛却是有统一标准,被广泛应用的竹笛。
五、结论任何一样乐器要想被更多的认识了解并学习,都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埙也不例外。
尽管埙还有更大的改革发展空间,但作为一种可用于普及推广的埙的标准必须尽快建立起来,以使学埙的埙友(特别是初学埙的埙友)能进行相互交流沟通而不致引起混乱从而给埙友带来更多的困惑。
自然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更多大专家老师投入到埙的改革中来。
在目前埙的指法体系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埙友学习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手上所拿的埙该是哪一种指法,切不可见着指法表就盲目练习。
本人一点拙见,希望广大老师埙友进行指正,对参考资料的着作老师不胜感激!参考资料:[1] 屠式璠.古乐器埙的现状[2] 阴育峰.关于埙的指法的探讨[3] 赵亮.埙的发展与运用—对埙指法的探究.乐器,[4] 陆金山.笛·箫·埙·笙·唢呐吹奏指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5] 刘宽忍.埙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6] 刘凤山.埙的演奏技巧与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7] 周可奇.埙初级教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8] 王铁锤.埙基础大教本.长春:吉林电子出版社,[9] 百度网、华音网、古曲网、秦埙网等网站松竹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