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 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 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第1句,思考: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杨氏之子甚聪慧
同“慧”。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非常。句意:在梁国,有一户来自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 常聪明。
朗读课文第2句,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客人来访父不在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于是,就。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3.短文第一句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在文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4.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画“✔”。 A.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 姓想到了孔雀。( ✔ ) B.他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 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 言以对。( ✔ ) 5.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的孩子。
这是你家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说。 这,指杨梅。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思考: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吗?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 “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 是一家嘛!
朗读课文第5句,思考:杨氏之子是怎么回答的?
课文结构
杨氏之子——甚聪惠
孔君平
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孔 雀 孔家禽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 ✔
2.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 ✔
3.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PPT课件
懂礼貌聪明机智幽默风趣?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礼貌招待客人回答不假思索巧妙回答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
21 杨氏之子
作者简介
姓 名 刘义庆(字季伯)
所处年代
南朝
籍 贯 彭城(今江苏徐州)
成 就 南朝宋文学家
代表作
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幽明录》
孔雀
品味杨氏之子的回答,比较下面几种不同 的回答,你认为哪种回答好?为什么?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孔雀是君家禽。 3.难道孔雀是君家禽?
想象练笔 话题一: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些 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 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 想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 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
杨氏子叫了出来。
4. 课文传真。
(1)下面两个句子分别体现了杨氏之子怎样的特点?请
选择。(②为多选)
A.聪明机智
B.懂礼貌B
①为设果,果有杨梅。 (

C.幽默风趣 ABC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C ) A.孔君平的话刚说完,杨氏之子马上就做出了回答,说 明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快。 B.杨氏之子的话让孔君平感到羞愧,无言以对。 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 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 回答婉转。
聪明机智 “应声答曰” 回答不假思索
幽默风趣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巧妙回答
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
就故意逗孩子:“此是君家果。”
杨 杨氏之子 幽默
亲切
杨梅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杨氏之子人教[部编版]PPT优质公开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杨氏之子人教[部编版]PPT优质公开课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qín
禽 :鸟
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
师:这个“不知所措”用得非常恰当!谁能带着这种语气来读一读男孩说的话?
子多读几遍。 5.出示列宁和小男孩观赏三只灰雀的画面,教师小结。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
(3)把词语融进句子里去,再读出你的感受来。(括号里可以填“担心、担忧、惋惜、难过”等。)
再读这段对话,体会本文风趣的语言。
“此是君家果。” 机智与幽默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 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孩子,你真厉害! 老夫甘拜下风。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我也会说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李子是夫子家果 。”
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
3.诣:拜访。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4.乃:就,于是。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5.示:给……看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 这里指孔君平。
仔细读读课文,思考: 你觉得从课文什么地方能看出杨氏之子
“甚聪慧”呢?把找到的词句圈画下来。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
孔君平
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 (285-335),字君平,浙江绍兴人。官 至廷尉,掌管刑狱,相当于全国司法 部长。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指名学生汇报朗读,出示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课件)

首先,他能从“此是君家果”听出言外 之意,知道对方在逗他;其次,他“应声答 曰”,可见反应迅速;最后,他能用“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应对,可见其机智。
课外练习
1. 自己试着翻译课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熟读课文。
2. 搜集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 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拓展发散
课堂练习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孔君平诣(zhǐ
·
y√ì)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wéi
·
wè√i)设果,果有
杨梅。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惠:①受到的好处。②善良。③同“慧”。
甚聪惠( ③ )
·
2.其:①其中。②他,他的。③那,那个。
孔君平诣其父( ② )
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 看出来的? 懂礼貌 “为设果” 聪明机智 “应声答曰” 幽默风趣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
就故意逗孩子:“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 杨 杨梅
杨氏之子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也 在“姓”上做文章,巧妙回应“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孔君平

孔雀
品味杨氏之子的回答,比较下面几种不同 的回答,你认为哪种回答好?为什么?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孔雀是君家禽。 3.难道孔雀是君家禽?
想象练笔
话题一: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 些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 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 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可以尝试 着用文言文。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 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1 杨氏之子课件(共24张PPT)

21 杨氏之子课件(共24张PPT)

李 子
石 榴
龙 眼
孔文举年十岁,人皆夸其才。陈韪 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 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 踧躇。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踧踏: 恭敬而不安的样子。②了了:聪 慧
课外书屋
这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的 经典章节,主体内容包括正文、注释、 译文和解读四个部分。书的最后设置 了独特的“阅读(备考)方案”,帮 助读者了解魏晋时代的社会和文化背 景,熟悉《世说新语》的人物故事。
造诣 诣旨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是撇折、点


学写字
梁聪诣禽
完成练习一、二、四题
说说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孔君平
小组合作,运用之前学过的阅读文 言文的方法,如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 理解文意。
非常 同“慧”聪明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21.杨氏之子
初读课文
注意易错音、重音和停顿。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wèi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y应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学认字

qín
孔君平诣其父 家禽
甚聪惠
聪者,能闻其事而审其意也 耳灵心亮,直觉敏锐,善于捕捉真相
再读这段对话,体会本文风趣的语言。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惠
同“慧”,聪明的意思 仁爱、善良、温良、和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 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课件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课件

品读课文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
上做文章,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应答, 显示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幽默。

孔雀 聪明、幽默
结构梳理
杨 概述——甚聪慧


孔君平:

事例
“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
机对 智答 幽巧 默妙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 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 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 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 的形象。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 样的孩子?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 什么样的孩子?
有礼貌、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若你是“孔君平”,在听了“杨氏 子”的回答后,你会说什么呢?
杨梅
孔雀
本文讲述了梁国一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机 智回答客人问话的故事,反映了这位九岁男孩思 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也使我们体会到了 语言的艺术魅力。
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

孔雀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在姓上做文章。 2.他采用了否定的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3.表述逻辑性强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释请义你:根在据梁自国己,的有理一解户给姓大杨家的讲人讲家这,个家故里有 个事九,岁有的条儿件子的,可他以非分常角聪色明扮。演有。一天,孔君平来 拜见他的父亲,恰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 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啊。”孩子马上回答说:“我 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呀。”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 就故意逗孩子,话里表达的意思是,你 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说课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说课课件(共18张PPT)
之子》选自《世说新 语》,本文讲述的是一 个梁国姓杨的九岁男孩 风趣幽默、机智奇妙的 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 情节简单、语言幽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 能借助书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疏通文章大意。 • 并能背诵流利,做到抑扬顿挫、节奏停顿适当,
体会文言文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目标
•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思考初步了解文言文的 学习方法。
二、学情
学生情况:
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充满新奇感和好奇;并对一些问题不知解决方法, 重要的是在本文的断句上做到正确且有节奏感。
学情分析:
重点要让学生抓住本文的重难点,逐一突破,尤其是在断句上要教会学生断句方 法,从而让学生做好停顿、体会语感,而后能够正确流利直至最后背诵全文;在此过 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借助书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因此让学生体会课文 主旨。
202X
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子
目录
CONTENTS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过程
PART 01 说教材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 情,培养高尚的审美乐 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提高文化品位。
教材特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 的艺术“,最大的特点 在人物语言上。《杨氏
讨论法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个人 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灵感, 对于杨氏子和孔君平的对话积极思 考。
提问法
设置些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流程,让 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地学习把握课文; 如课前留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学法
学生诵读法
朗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通过朗读更好的体会 课文的节奏与停顿并且通过朗读更好的思考问题,有利于 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杨氏之子|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优质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杨氏之子|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优质版)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ìng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为 难为(wéi)情
应 应(yīng)该
21 杨氏之子
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 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熟读了课文,大 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21 杨氏之子
根据原文填空。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杨__氏__之__子__,_孙__君__平__ 到他家去做客,_杨__氏__之__子___摆出水果招待客 人,_孙__君__平__指着杨梅说:“__此__是__君__家__果__。___” _杨__氏__之__子___回答:“_未__闻__孔__雀__是__夫__子__家__禽__。”
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
龙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龙眼是夫子家果 。”
子李 榴石
眼龙
21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1 杨氏之子
待客热情 “为设果”
反应敏捷 聪明机智 幽默风趣
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
21 杨氏之子
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 常往,他和孩子也很熟。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访。
乃:就;于是。
句意: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 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21 杨氏之子
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替、给。 设:摆放,摆设。
句意: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 有杨梅。
21 杨氏之子
21 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
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体现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21 杨氏之子
互动课堂
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同桌可以 互相交流。(课后第一题)
21 杨氏之子
总起 全文
人物
人物特点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非常。
惠:同“慧”,智慧。
句意: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 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小贴士
根据提示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杨 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背诵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21 杨氏之子
如果你是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巧妙又不失 礼貌的回答,会怎么夸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 子又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我们试着来写 写他们俩后来的对话。
21 杨氏之子
结构梳理
总述——杨氏之子聪明
杨 氏
像一把捕捉鸟 类的长柄网具
象形字,本义:走兽
金文
总名。“擒”的本字。 加上了声旁“今”
21 杨氏之子
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
子多读几遍。 小贴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文言文的诀窍。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wèi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1 杨氏之子
二、写出句子的意思。 1.为设果,果有杨梅。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1 杨氏之子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 _孔__君__平__和__杨_氏__子_____,
有礼貌 “夫子”
21 杨氏之子
背诵指导 梁国__杨__氏__子__九__岁__,甚__聪__惠___。孔君平 _诣__其__父___,父__不__在___ ,乃__呼__儿__出__。为设果, 果_有__杨__梅__ 。孔指以示儿曰:“__此_是__君__家__果___。” 儿应声答曰:“_未__闻__孔__雀__是__夫__子__家__禽___。”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给……看 曰:说。 此:这。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21 杨氏之子
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
他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 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 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 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 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21 杨氏之子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随着
未闻:没有听说。 家禽:您家的鸟。
声音,马上。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 是先生您家的鸟。”
21 杨氏之子
朗读指导
读一读下列的句子,注意朗读节奏及重音。(课后第一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1 杨氏之子
课堂演练
一、解释加点的字。
1.杨氏之• 子。_______的__。__________ 2.甚聪慧• 。___同__“__慧__”__,_智__慧__。___ 3.孔君平诣• 其父。__拜__访__。_____________ 4.乃• 呼儿出。____就__,__于__是_。________
••
••••
21 杨氏之子
译文
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 聪明。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 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 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 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1 杨氏之子
再读课文,思考: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其中____杨_氏__子________给我留下深刻的印 象,因为他___聪__明__机_智_______________。
表现在哪儿?(课后第二题)
主要表现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话语上。
21 杨氏之子
杨梅 孔雀
都 在 杨氏之子 姓 氏 上 做 文 孔君平 章
21 杨氏之子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否定
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 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
21 杨氏之子
21 杨氏之子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 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 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1 杨氏之子
学习词语
liáng yì qín 梁诣禽
21 杨氏之子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造诣
qín
家禽
甲骨文
再读这段对话,体会本文风趣的语言。
“此是君家果。” 机智与幽默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1 杨氏之子
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 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孩禽。”
21 杨氏之子
我也会说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李子是夫子家果 。”
21 杨氏之子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梁( 桥梁 ) 惠( 恩惠 ) 诣( 造诣 ) 粱( 高粱 ) 慧( 智慧 ) 指( 手指 )
21 杨氏之子
二、填空。 本文的作者___刘__义__庆____,南朝宋文学家。
撰有《__世__说__新__语___》,记述汉末、魏、晋士 大夫的言行。
字词听写
绝聪 妙明
之 子
分述
孔君平:“此是君家果。”
回机 答智
儿曰:“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21 杨氏之子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讲述_梁__国__姓__杨__的__一__家__中__的___ _九__岁__男__孩__妙__答__来__客___的故事,赞扬了孩子 的__思__维__敏__捷__、__机_智__幽__默____。
21 杨氏之子
导入新课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语文21 五杨年级氏之下子册
21
杨氏之子
21 杨氏之子
助学资料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 (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 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 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 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 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 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