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8-10 年降低 1 cm)
粗算法
每日主食如下:标准体重×0.1(两)
每日新鲜蔬菜500克以上,牛奶250毫升,鸡
蛋1个,瘦肉100克,豆制品50/100克北豆腐, 烹调用油15-30克,盐6克
可运用食物互换法,避免饮食单调
每日饮食1,2,3,4,5
每天一袋牛奶 每天200-250g碳水化合物 每天3个单位优质蛋白 1单位优质蛋白=猪肉1两=鱼2两=鸡蛋1个
常见食物含盐量
1燕京啤酒瓶盖 5克 二两油饼 0.8克
二两榨菜 11.3克
1个咸鸡蛋 2克
一袋方便面 5.4克
两片酱萝卜0.8克
1片火腿肠 1克
一片配餐面包0.8克
能否饮酒
1、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 所含的总能量,啤酒、白酒是一种高热量饮料,酒 精的产热7Kcal/g,明显高于其他碳水化合物。 2、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 25g(15g酒精相当于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 50ml低度白酒)。每周不超过2次。 3、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具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个体应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消化内分泌 张莉
内容提要
1
糖尿病总论 糖尿病教育与管理 妊娠糖尿病的管理
2
3
糖尿病流行现状
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
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 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1999年的诊断标 准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9.7%,2型糖尿病患 病人数为9840万,再次证实我国已成为世界 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若同时以 HbAl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则其患 病率为11.6%。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运动风险评估
运动风险评估:糖尿病患者可通过PAR-Q+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了解自身 运动能力和安全程度。
跌倒风险自评问卷:老年患者可通过跌倒风险自评问卷(self-rated fall risk questionnaire,self-rated FRQ)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运动能力评估
心肺耐力评估
采用运动负荷试验或运动心肺试验进行评估,以了解 人体的整体活动能力。
进行更大强度的运动。
每次运动10分钟
推荐T2DM患者每次运动时间不 少于10分钟,每天累计30~60分 钟,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有氧运动。
步行6000步/d
推荐每周不少于3天、6000步/ 天的步行,步频根据自身情况不 低于60~90步/分,最好能达到
100步/分的步行运动处方。
不同运动类别的推荐意见
运动治疗糖尿病:指南与实践
壹
2 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概述
叁
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 定原则
贰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前评估
肆
不同运动类别的推荐意见
伍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与运动
柒
2 型糖尿病常见共患疾病与运动
陆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运动
捌
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运动
玖
2 型糖尿病运动时机的选择
11 运动中的血糖监测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运动过程中的用力程度,是决定运动量的核心因素。增加 运动强度可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包括单次运动时间和累计运动时间。推荐的运动时间可根据个 体差异和目标设定。
运动方式 根据改善身体运动能力的不同,有氧运动可分为低、中、高强度。推荐根 据个人情况和目标设定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202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最全版)

202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最全版)医学营养治疗(M NT)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指南内容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并发症防治、人工甜味剂及新型植物化学物、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诸多领域。
指南制定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法学的要求,参照《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的要求,坚持基于患者问题为导向、证据级别与推荐并重、服务于临床的宗旨,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及进行证据采集,旨在指导和规范临床MNT。
医学营养治疗中营养相关要素对糖尿病的影响MNT的实施重点是调整能量及营养素的供给,本指南中针对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相关要素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叙述。
一、能量问题1: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能量范围是多少?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能满足不同情况下营养需求的目标(B,强推荐)表4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J/kg(kcal/kg)]劳动活动强度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肥胖重体力活动(如搬运工)188~209(45~50)167 (40)146 ( 35 )中体力活动(如电动安装)167 (40)125-146(30-35)125 ( 30 )轻体力活动(如坐式工作)146 ( 35 )104~125( 25~30)84504( 20~25)休息状态(如卧床)104-125( 25-30)84-104 ( 20〜25 )62-84 ( 15〜20)注:标准体重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999计算方法:男性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 -100 ] x0.9 ;女性标准体重(kg )=[身高(cm ) -100 ] xO.9-2.5。
根据我国提出体重指数(BMI )的评判标准,BMI <18.5 kg/m 12为体重过低,18.5 kg/m 2<BMI<24.0 kg/m 2^正常体 重,24.0 kg/m 2<BMI<28.0 kg/m 2为超重,BMI>28.0 kg/rrP 为肥 胖1. 短期内(<1年)LCD 有助于超重/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血糖管 理(A ,强推荐)2. V LCD 短期内有助于改善T2DM 患者的FBG 、HbAic.胰岛素抵抗、 体重等指标(C ,弱推荐),但可能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不推荐长 期接受VLCD ( C ,强推荐)问题2 :低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是否有助于T2DM 患者的血糖管 理?问题3:间歇性能量限制/持续性能量限制对T2DIVI患者糖脂代谢和体重有何影响?IER/CER均有利于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和体重管理,IER较CER在体重管理上更有优势(B,弱推荐)二、碳水化合物问题4: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对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有何影响?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宜为45%〜60%(B,强推荐)。
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解读

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正式发布最新一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与2007年版相比,此次《指南》在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特殊人群血糖控制目标等方面均作出调整,同时首次提出糖尿病治疗流程图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流程。
《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3.9毫摩尔~7.2毫摩尔,非空腹血糖小于等于每升10毫摩尔。
与2007年版相比,血糖控制目标的范围有所放宽(2007年版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4.4毫摩尔~6.1毫摩尔,非空腹血糖为每升4.4毫摩尔~8毫摩尔)。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从2007年版的小于6.5%,变更为小于7%;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变更为7.8毫摩尔~10毫摩尔。
关于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指南》提出,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始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如无禁忌症,应一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仍未达标,可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二线治疗)。
如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可加用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次~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或采用3种口服药联合治疗(三线治疗)。
如采用上述方法血糖仍未达标,则应采用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四线治疗)。
此外,《指南》强调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等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筛查和临床决策路径,特别是对于中危、高危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已提升至一级预防措施。
此外,《指南》不推荐我国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诊断糖尿病。
《指南》主要执笔人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教授解释说,虽然世卫组织已建议条件成熟地区采用上述方法诊断糖尿病,但目前我国仍缺少相关研究资料,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一旦开展,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诊断上的混乱。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发布日期:制定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内容介绍:年,我国制定了首个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近三年来,由于《制定循证指南地方法学》更新,同时糖尿病和代谢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于年启动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地修订工作,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及并发症防治、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等诸多领域,并新增了“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与营养治疗”章节,将“应激性高血糖”章节扩展为“创伤与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等.版指南依然坚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服务于临床地宗旨.以下是各章节地推荐意见一览.b5E2R。
.任何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建议由熟悉糖尿病治疗地营养(医)师指导下完成更佳().p1Ean。
可预防糖尿病,改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费用()..对于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减轻体重()和规律、适度地体力活动(每周> )、合理饮食控制,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DXDiT。
.制定方案时,应考虑患者具体需求、是否愿意改变及具有改变地能力().能够改善肥胖糖尿病患者地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针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能够减少感染及并发症地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一、能量.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目标是既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满足不同情况下地营养需求().RTCrp。
.对于所有患糖尿病或有糖尿病患病风险地肥胖或超重个体,应建议减重()..在超重或肥胖地胰岛素抵抗个体中,适当减轻体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就减重效果而言,限制能量摄入较单纯调节营养素比例更关键().不推荐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 )地营养治疗().二、碳水化合物.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如碳水化合物地来源为低食物,其供能比可达()..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利于血糖控制,但对于血脂仅观察到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摄入可高于健康成年人推荐摄入量,推荐~或~()..蔗糖引起地血糖升幅并不比相同能量地淀粉引起地升幅更高,但摄入量太高时可能升高血糖及水平,不推荐常规摄入();不推荐在糖尿病饮食中常规添加大量果糖作为甜味剂,过量果糖不利于血脂代谢().5PCzV。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富贵病”,事实上,糖尿病是因为血液中葡萄糖堆积过多而引起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寿命将减少十年,那么糖尿病该如何营养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糖尿病的营养疗法。
关键词:糖尿病;营养治疗;方法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
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II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不同人群的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小儿糖尿病、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等[1]。
而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方法。
如下所示。
1 热能按照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者简易公式获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总热量。
休息状态成年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kcal,根据体力劳动程度做适当调整,孕妇、乳母、儿童、营养不良者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
肥胖者恢复体重应酌情减少,酌减恢复体重合理控制热能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总热能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或超重的病人应控制热能摄入和增加热能消耗,逐步减轻体重[2]。
2糖类并非饮食糖类越低越好,高糖类饮食可改善糖耐量,也不增加胰岛素供给,还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过高升高血糖而增加胰岛负担,太低容易引起脂肪过度分解,易导致酮症酸中毒。
应严格控制糖类的质量,选用复杂糖类含量高的食物如:荞麦面、莜麦面、二合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和白面)等;严格限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甜点心、高糖分水果等尽量不食用;如一定要吃甜食,可用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糖等甜味剂代替蔗糖;如食用水果,应适当减掉部分主食,时间要妥善安排,最好放在2餐之间[3]。
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

发布仪式过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就指南更新要点 进行了解读。
2021/10/14
更新要点一:
最新流调数据显示: 糖尿病患病率为 11.2%(WHO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从 1980年的0.67%,到后来的9.7%、10.4%,一直到最 新的11.2%(WHO标准),若按ADA标准为11.8%, 本次指南更新采用WHO标准。
②若合并ASCVD或有高危因素、心衰、CKD:ASCVD或有高危因素者可加用GLP-1受体激动 剂或SGLT2抑制剂;心衰患者可加用SGLT2抑制剂;CKD患者可加用SGLT2抑制剂或GLP-1受 体激动剂。若经过二联治疗后,HbA 1c 仍不达标,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加用一种其他类别 的药物,但需注意心衰患者不能用TZD。如果经过上述治疗HbA 1c 仍然不达标,可以采用胰 岛素多次注射,选择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方案或者预混胰岛素方案,两种方案可以互换。
✤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部分,添加每日能量供给表格; ✤ 糖尿病相关技术部分,新添注射技术和胰岛素泵;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章节部分加入人工智能(AI)在DR筛查和分级诊断的作用,AI 筛查系统有望成为DR筛查、诊断以及随诊的重要辅助工具。
2021/10/14
thankyou!
2021/10/14
2021/10/14
更新要点五:
糖尿病治疗路径更新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一线治疗后: ① 若HbA 1c 不达标: 可以进行二联治疗,加用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二肽激肽 酶4)抑制剂、TZD(噻唑烷二酮类)或SGLT2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药物排 名不分先后,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治疗药物;也可使用注射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 治疗,其中胰岛素推荐基础胰岛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01
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通过制定和更新指南,推动中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
统化,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02
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
通过推广和实施指南中的防治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
亡率,减轻社会负担。
03
促进多学科协作
强调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
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
03
新版指南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经过多轮专家讨论和修改,最
终定稿并发布。
指南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新版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医务 人员提供糖尿病防治的指导和建议。
面向全科医生及专科医生
新版指南面向全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 防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01
简化知情同意书内 容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患者 能够理解治疗目的、风险和预期 效果。
02
强化医护人员沟通 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沟通技巧,确保患 者充分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03
提供多种签署方式
如电子签名、远程视频签署等, 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完成签署流程 。
心理干预方法在患者管理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内科与眼科协作
内科医生关注患者视网膜病变风险,眼科医 生定期检查眼底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内科与肾内科协作
内科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注患者肾功能,肾内科医生处理 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内科与营养科协作
内科医生制定饮食控制方案,营养科医生提 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一的饮食摄入 燕麦 柚子 牛奶 马铃薯治疗
饥饿疗法
减肥汤(The Soup Diet)
糖尿病饮食(40% 脂肪, 40%碳水化合 物, 20%蛋白质)
阿特金斯饮食法
高碳水化合物疗法 (30% 脂肪, 50-55% 碳水化合物,15-20% 蛋白质)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历史
时间
热能的分布(%)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1 Scoping the document
2 Setting up 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 and External Review Group
3 Management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4
Formulation of the questions (PICOT) and
调整单不饱和脂肪酸 的比例
4
医学PPT
5
NO!? 代谢调整
营养康复
医学PPT
6
医疗营养治疗:全程管理糖尿病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使用医学营养治疗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merican Diabetes
7
Association Guidelines, 2013.
Including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Benefits and harms
Values and preferences Resource use
7 Dissemination, implementation (adaptation)
8 Evaluation of impact
2010年7月2日,《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医学PPT
8
2013中国糖尿病MNT指南更新
医学PPT
9
循证共识-指南的框架与体例
医学PPT
10
指南推荐意见级别
需要可靠、简明、易用的指南 可分为A,B,C,D四级
医学PPT
11
2020/10/25
WHO指南制定程序
choice of the relevant outcomes
5 Evidence retrieval, assessment and synthesis
[systematic review(s)]
GRADE - evidence profile
6 Formul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GRADE)
1. Endocr Pract. 2011;17:1-53;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11;33:S11-S61; 3. IDF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force. Global guideline for Type 2 diabetes. Brussels: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5;
医学P4P. TCanadi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Expert Committee. Can J Diabetes. 2008;321:S31-S201;
5. Nathan DM, et al. Diabetologia. 2009;52:17-30.
脂肪
1921 年以前
饥饿食疗
1921 1950 1971 1986
1994 2000
20 40 45 <60 - 55-60,根据营养
评价和治疗目标
确定
10 20 20 12-20
10-20
70 40 35 <30
<30,饱和脂肪酸产热 低于 10%
2001 2013
-
循证医学的引入
医学PPT
10-20
医学PPT
1
糖尿病营养康复面临诸多挑战
血糖波动 ▪ 与药物及饮食不匹配相关 缺乏运动:能动不愿动,想动动不了,运动损伤
医务人员的认知:药疗至上
饮食结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较高,高GI碳水化 合物较高 饮食安全与宣传误区
养生还是调理
历史上的尿病营养康复方法
1900
1915
1910 1922
1970 1970
15
医学PPT
16
纠正代谢 紊乱
减轻胰岛 β细胞负
荷
防治并发 症
满足特殊 人群需求
满足特殊 情况需求
提高生活 质量,改 善整体健
康水平
通过平衡饮 食与合理营 养,以控制 血糖、血脂 、补充优质 蛋白质和预 防其它必需 营养素缺乏
2013-10-9 ADA 推荐意见
医学PPT
14
针对ADA的解读
医学PPT
循证中的发展,实践中的改进
-2013 年 ADA《成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营养治疗建议》解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陈伟 健康饮食、规律锻炼以及合理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整体管理的最关键部分。而对于广大糖尿 病专科医生来讲,饮食治疗却是整个方案中最难统一最难循证的部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自 1974 年全球首次提出“糖尿病患者营养与饮食推荐原则”,并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发展定 期更新推荐内容。21 世纪以来,2004 年、2008 年均推出更新的“营养治疗建议(简称“建 议”)ADA 的专家们已经逐渐将营养治疗定位于糖尿病整体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求每 个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与到个体化饮食管理与教育中[1,2]。然而根据美国一项纳入了 18,404 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数据表明 9 年时间中只有 9.1%的患者曾经接受过一次及以上的注册营 养师的个体化营养指导[3]。许多糖尿病患者以及医疗机构都没有意识到应该提供营养咨询或 治疗这种服务。因此,2013 年这份基于循证基础的营养推荐“建议”[4]为各种医疗机构的医 务人员提供了实用性依据。
9 Plan for updating
医学PPT
Final GRC guideline approval •after completion of 6 •with plan for 7-9
12
各学术组织指南&专家共识参考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1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2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 3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4 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与代谢学分会专家共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