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草书 草歌诀详解

合集下载

硬笔草书字帖《草诀歌》完整注释版

硬笔草书字帖《草诀歌》完整注释版

硬笔草书字帖《草诀歌》完整注释版
应广大粉丝和网友要求,现贴出《草诀歌》完整版,方便大家保存。

前面因为时间关系,每天只能完成一部分,分了三次总算是把《草诀歌》写完了,此《草诀歌》相传为王羲之所作,其实是后世书家假托之作(古人多用此法),这里其实是明朝后期韩道亨的墨迹本。

大家之所以觉得草书比较难学,我觉得归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草书虽然是汉字,但它拥有一套单独的符号系统,有些符号可以代表几种偏旁部首,所以学起来很容易混淆。

其二,草书是基于繁体字而创造的,我们现在学习书法对繁体字、异体字学起来也很是费劲,更别说草书了。

我学习有个习惯,喜欢归纳总结,写这个初衷是方便自己记忆,因为全网很难找到带简体注释的硬笔版本。

第一期发完后得到了广大网友和各位粉丝的认可,便觉得有必要把这项工作完成,以便大家一起学习。

期间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对诸位报以诚挚的谢意!。

王羲之草字诀最详尽的版本

王羲之草字诀最详尽的版本

第一部:简体版王羲之《草诀歌》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

詹侯熙照识,绳蜡达连看。

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盖。

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

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禾手乎年似,廊廟与绿缘。

即脚犹如恐,医初尚类坚。

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

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

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

尉与才须见,乌同鸟更疑。

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

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

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

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春。

膝滕中委曲,次以两清楚。

叔芹元仿佛,拒捉自依稀。

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分。

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

虞虚悉迷遣,巢笔树挂枝。

丈畔微弯使,边不绪丝。

莫教凡勿作,勿使雍为离。

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

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

忽讶如对,从来缶似垂。

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

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

假设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

鼋鼍晁一类,茶菊荣更论。

非作浑如化,功绩总假设身。

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临。

道吴谷难测,竟充克有伦。

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

数段情可密,曰甘势那么匀。

固虽防梦简,自合定浮淳。

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

余参全不别,巽哄岂曾分。

夺旧元无异,赢嬴自有因。

而由问上点,早得幸头门。

耻死休相犯,貊朝喜共临。

鹿头真戴草,狐足乃疑心。

勿使微成渐,奚容闷作昆。

作南观两甫,求鼎见棘林。

休助一居下,弃奔七尚尊。

采逢身近取,熊结足下寻。

隶头真似击,帛下即如禽。

沟渫皆从戈,纸笺并用巾。

惧怀容易失,会念等闲并。

草书歌诀及其解析

草书歌诀及其解析

草书歌诀及其解析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绵头无左畔: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曾差头不异:“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乡卿随口得:“乡”和“卿”两字随“口”而得;爱凿与奎联:爱凿奎三字相联系以区别异同;詹候熙照识: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绳腊达连看:绳腊左傍写法不同;“达”和“连”字中部写法不同.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密上不须宀:“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宀”;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提手旁“扌”;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

王羲之草书歌诀(精华版),超清大图,草楷对照!

王羲之草书歌诀(精华版),超清大图,草楷对照!

王羲之草书歌诀(精华版),超清大图,草楷对照!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山头无左畔,之趬(qiāo,走)缺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春膝腾中委曲,次以雨分明叔芹元仿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非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睿虞悉迷遣,巢笔树挂枝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颡(sǎng,脑门)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黾(miǎn,同勉)尉与财须见,乌同鸟更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耶(耻)死休相犯,貌朝喜共临鹿头真戴草,狐足乃疑心勿使微成渐,奚容闷作昆作南观两甫,求鼎见棘林休助一居下,弃奔七尚尊采夆身近取,熊结足下寻隶头真似击,帛下即如禽沟渫皆从戈,纸笺并用巾惧怀容易共(失),会念等间并近息追微异,乔商矞不群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邻道器吴难测,竟充克有伦市于增一点,仓欲可同人数叚情何密,曰甘势则匀固虽防梦简,自合定浮淳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叅参全不别,閧巽岂曾分夺旧元无异,嬴羸自有因而由问上点,早得幸头门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莫教凡勿作,勿使雍为离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yuán)鼍(tuó)罨(yǎn)一类,茶菊荣更论欵(kuǎn,民兵)频终别白,所取岂容昏慽感威相等,驭敦殷可亲台名依召立,敝类逐严分邹歇歌难见,成几贼易闻傅传相競点,留辩首从心昌曲终如鲁,食良末若吞改头聊近体,曹甚不同根止知民倚氏,尝思学似存扫搊休得混,彭赴可相侵世老偏多少,谢衡正浅深合识哉岁似,自别号蹄真酒花分水草,枝放认支文可爱郊邻郭,偏宜谌友湛可爱郊邻郭,偏宜谌友湛斯能透肝腑,落笔自通玄来源:神秘侠客。

【书法学习】草体笔法歌诀

【书法学习】草体笔法歌诀

【书法学习】草体笔法歌诀草体19种笔法歌诀1、落笔逆锋入,锋在画中延,点画之伊始,扎实意了然。

2、提笔锋运行,行进虚提杆,抽丝拉筋出,线条显劲健。

3、转笔不宜快,笔意重空旋,开张舒展势,作草多环绕。

4、行笔推向前,笔画即完全,均匀力着纸,草体线条观。

5、拙笔有快慢,换锋须臾间,快拙软无力,慢拙忌僵板。

6、蹲笔出轻按,笃实无跃感,如人之蹲行,步履沉甸甸。

7、顿笔呈关节,深厚要重按,草体字遒劲,力透纸背看。

8、驻笔浮纸行,迂回相顾盼,务实阻滑笔,墨注聚锋尖。

9、渡笔失萦带,起止无迹看,神留即画后,笔见未画先。

10、留笔戛然停,笔意性情见,防滑滞败笔,锋毫向空抬。

11、抢笔半虚实,空势在横端,直侧空实抢,抢法堪可研:圆蹲出直抢,侧抢偏蹲现,笔湿当空抢,实抢值墨干。

12、侧笔作点姿,写点不一般,飞动增气势,夷中可求险。

13、衄笔下复上,不似回锋观,为使笔画坚,逆笔除飘然。

14、涩笔滞柔滑,媚中把拙参,涩处不宜多,平添节奏感。

15、急笔似闪电,心潮涌瞬间,催僵化拘泥,草体传气概,16、打笔抖精神,空中落笔悬,犹如坠石沙,笔触生光彩。

17、纵笔写开来,气度大不凡,放开笔画写,舒展笔势哉。

18、振笔须坚实,中锋破其难,凝滞顿消除,飞动生姿颜。

19、摄笔草境界,跌宕墨波澜,“五合交臻”备,笔短意长焉。

草体分类形态特点歌诀在草体的自身形态发展演变中,可分为三类:1、章草(隶草):是草体形成的第一阶段,是草体字的最先造型。

章草形态特点与书写歌诀章草循章,规矩端庄。

厚重严谨,乏于豪放。

解散隶体,放开笔意。

环转如篆,小草体势。

注重用点,横竖平稳。

写横上挑,形如雁尾。

捺画突出,犹含波磔。

结体简约,个中环转。

每字独立,形态方扁。

字字分别,不尚连绵。

2、小草(今草、独草):章草既喻为草体中的前奏曲,那小草便是草体中的流行曲。

小草形态特点与书写歌诀习知小草,来龙去脉。

楷体笔法,章草其源。

笔画结构,重于使转。

去掉波磔,勿伸撇捺。

草体十九种笔法口诀歌

草体十九种笔法口诀歌

草体十九种笔法口诀歌草体十九种笔法口诀歌1、落笔逆锋入,锋在画中延,点画之伊始,扎实意了然。

2、提笔锋运行,行进虚提杆,抽丝拉筋出,线条显劲健。

3、转笔不宜快,笔意重空旋,开张舒展势,作草多环绕。

4、行笔推向前,笔画即完全,均匀力着纸,草体线条观。

5、拙笔有快慢,换锋须臾间,快拙软无力,慢拙忌僵板。

6、蹲笔出轻按,笃实无跃感,如人之蹲行,步履沉甸甸。

7、顿笔呈关节,深厚要重按,草体字遒劲,力透纸背看。

8、驻笔浮纸行,迂回相顾盼,务实阻滑笔,墨注聚锋尖。

9、渡笔失萦带,起止无迹看,神留即画后,笔见未画先。

10、留笔戛然停,笔意性情见,防滑滞败笔,锋毫向空抬。

11、抢笔半虚实,空势在横端,直、侧、空、实抢,抢法堪可研:圆蹲出直抢侧抢偏蹲现,笔湿当空抢,实抢值墨干。

12、侧笔作点姿,写点不一般,飞动增气势,夷中可求险。

13、衄笔下复上,不似回锋观,为使笔画坚,逆笔除飘然。

14、涩笔滞柔滑,媚中把拙参,涩处不宜多,平添节奏感。

15、急笔似闪电,心潮涌瞬间,催僵化拘泥,草体传气概,16、打笔抖精神,空中落笔悬,犹如坠石沙,笔触生光彩。

17、纵笔写开来,气度大不凡,放开笔画写,舒展笔势哉。

18、振笔须坚实,中锋破其难,凝滞顿消除,飞动生姿颜。

19、摄笔草境界,跌宕墨波澜,“五合交臻”备,笔短意长焉。

中锋、侧锋、偏锋谈线条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以上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

篆书纯用中锋;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

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状态,要在运行过程中将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

线条形状、线质首先与用笔方式有关。

中锋用笔时写出的笔画两个边缘受力相等,线条圆浑而饱满。

相反,偏锋写出的线条,一个边缘受力,另一个边缘纯为副毫擦出,挺直的一边与瘫痪柔弱的另一边,两个边缘受力无法构成力量的均衡,笔画晃得扁平、单薄。

当然,这两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外观形状也是不同的。

王羲之《草诀歌》

王羲之《草诀歌》

王羲之《草诀歌》草圣最为难: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龙蛇竞笔端:是讲草书的形态,其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

亳厘虽欲辨:写草书要有法度,一点之差就是两个不同的字,但这些都有它的辨别方法。

体势更须完: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

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宝头无左畔: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

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

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

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

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

十朱知奉己:“奉”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

三口代言宣:“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左阜贝丁反: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

右刀寸点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

曾差头不异:“曾”“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

归浸体同观:“归”“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

孤殆通相似:“孤”“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

矛柔总一般:“矛”“柔”两字只一点之差。

乡卿随口得:“乡”“卿”两字随“口”而得。

爱凿与奎联:爱凿奎三字相联系以区别异同。

詹候熙照识:“侯”“詹”,“熙”“照”要区分清楚。

绳腊达连看:“绳”“腊”左傍写法不同;“达”和“连”字中部写法不同。

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

某枣借来旋:“某”“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

慰赋真难别:“慰”“赋”这两个字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

朔邦岂易参:“朔”“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

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

密上不须宀:“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宀”。

王羲之草字诀最详尽的版本

王羲之草字诀最详尽的版本
時邊寸莫違:“時”字的右旁可写成“寸”字。
草勹添反慶:“慶”字的写法:从上至下“艹”字→横勾→“反”;
已九貼人飛:“飛”字的写法:上写“乙”,下连写“九”,然后在“九”字的末笔上写“人”;
惟末分憂夏:区分“夏”与“憂”:即在“夏”的底部下加“一”,就成“憂”;
就中識弟夷:“弟”和“夷”两字的差别在中部;
熊结足下寻:“熊”和“结”足下略有差异;
隷頭真似擊:“隷”“系”的头部相似,也可写成一样;
帛下即如禽:“禽”字的写法:“人”字下写“帛”即可;
溝渫皆從戈:“溝”和“渫”字的右旁头部都可用“戈”;
紙箋並用巾:“帋”和“笺”字脚部都写成“巾”字;
懼懷容易失:“懼”和“懷”两字容易写错,其差别在右旁头部;
叅参全不別:“叅”和“参”两字原本就一样,没有差别;
閧巽岂曾分:“閧”和“巽”字的写法没有什么差别;
奪舊元無異:“夺”和“旧”是易混字,注意脚部的差别;
嬴羸自有因:“嬴”和“羸”字的差别就在于下部的“爻”和“羊”。
而由問上點:即“而”字的写法:横点下写“問”即成;
早得幸頭門:“早”字写法:“門”字下写“幸”;
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
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
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
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須教賤作師:要“賤”变成“師”,就得去掉右上角两点;
黿鼉鼂一類:“鼋”、“鼍”和“鼂”同类,头部可不一样;
茶菊策更論:“茶”、“菊”和“策”三字相类似,“策”字的竹头可写成“艹”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韩道亨,字颖泉,明代人,工书法,但流传的墨迹甚少.<<草诀百韵歌>>是韩道亨于万历癸丑年(一六一三)八月廿五日书写成的.其主要内容有:一些偏旁部首的写法,如左边三点水,左边言字旁;几百个草字的结体几相湪草字的判别.为了便于学习记忆,他用五字一句编成顺口溜,楷草对照, 全篇三十六页,每页六句.第一页:草诀百韵歌(标题)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标题下四句为一首五绝。

第一句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第三句说的是写草字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而更重要的是第四句,即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第二页:(1)有点方为水;(2)空挑却是言;(3)绵头无左畔;(4)辵遶阙东边;(5)长短分知去;(6)微茫视每安。

第一句: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第二句: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第三句: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第四句: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第五句: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第六句: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第三页:(1)步观牛引足;这一句说的是“步”字的写法:先写牛,至末笔转左下撇出;(2)羞见羊踏田:这一句说的是“羞”字的写法:先写羊,连笔在下写田字即成;(3)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在我编著的《草诀三字经》为”六手禀〃〕;(4)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草诀三字经》为”七红袁〃〕;(5)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草诀三字经》为”十朱奉〃〕;(6)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草诀三字经》为”三口言〃〕。

第四页:(1)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2)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3)曾差头不异:这一句讲“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4)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5)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6)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第五页:(1)采夆身近取:“夆”音逢,“采”和“夆”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头一样,身体有点不同;(2)熙照眼前看:“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3)思惠鱼如画:“思”、“惠”、“鱼”有和“画”字相同部分,可大不相同,注意区别;(4)禾乎手似年:“禾”、“乎”、“手”字和“年”字也相似,只有第一二笔相同,后几笔不同;(5)既防吉作古:不要把“吉”字写成“古”字,这两个字的差别在于中部;(6)更慎达为连:写“达”和“连”字要慎重,其中部写法不同.第六页:(1)宁乃繁于叔:“宁”字和“叔”字差不了多少,只是写“宁”字第一笔要多一个右钩,似乎繁了一点;(2)侯兮不减詹: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3)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4)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5)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6)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第七页:(1)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2)密上不须(绵):即写“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3)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堤手旁;(4)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5)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6)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

第八页:(1)才傍干成卉:写“卉”字,只要先写“才”连笔在右旁写“干”字就可以了;(2)勾盘柬作阑:这是“阑”字的写法:先横后钩(门的通用写法),下写“柬”字即成;(3)乡卿随口得:只要知道“口”字的写法,“乡”、“卿”两字很容易得到,要注意这三个字是易溷字;(4)爱凿与奎全:“爱”和“凿”这两个字是易溷字,但很容易区别,“爱”加“人”字头即是“凿”字;(5)玉出头为武:“玉”字出了头就成“武”字;(6)干衔点是丹:“干”字加一点即“丹”字。

第九页:(1)蹄号应有法:“蹄”和“号”两字粗看有点相似,但细看两字截然不同;(2)云虐岂无传:“云”和“虐”也是易混字,头同脚不同;(3)盗意脚同适:“盗”和“意”两字的脚写法相同,“心”字底可同“一”的写法;(4)熊弦身似然:“熊”、“弦”和“然”字也是易混字,要注意区别;(5)矣其头少变:“矣”和“其”字下部相同,头部不尽相同;(6)兵共足双联:“兵”和“共”字下部写法一样,凡“八”字底都可以这样写.第十页:(1)莫写包庸守:不要把“包”字写成“守”字,两字头一样,脚大不一样;(2)勿书绿是缘:“绿”和“缘”也是易混字,注意这两字右边下半部的写法;(3)谩将绳当腊:不要把“绳”字写成“腊”字,两字的左右旁都有相似之处,但写法各不一样;(4)休认寡为宽:“寡”和“宽”是易混字,两字的脚不一样;(5)即脚犹如恐:“即”和“恐”字头一样,脚不同,“即”脚为点,“恐”脚为“一”;(6)还身附近迁:“还”和“迁”字大不相同,只有中部有一点点类似.第十一页:(1)寒容审有象:“寒”、“容”、“审”三字只有头和脚相象,“容”和“审”第三笔一样,其余写法都不一样;(2)宪害寘(zhi)相牵:“宪”、“害”、“寘”三字的写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注意区别;(3)满外仍知备:“满”和“备”是易混字,这两个字完全可以写成一样的,但在应用时,最好用不同的写法;(4)医初尚类坚:“医”和“坚”属倒“品”型结构,上部右旁简单而统一,左旁很少统一写法;(5)直须明谨解:直说了吧,必须明白“谨”和“解”的写法,右旁相似,左旁绝不相同;(6)亦合别荆前:“别”、“荆”和“前”字都有“刂”字旁,其法相同,有点无点都一样。

第十二页:(1)颡向戈牛始:“颡”字左旁的写法,先写“戈”往下写“牛”;(2)鸡须下子先:写“鸡”字,先写“下”,下写“子”;(3)撇之非是乏:一撇下加“之”不是“乏”字!多了一点;(4)勾木可成村:“村”字的写法:“木”加钩;(5)萧鼠头先辨:“萧”和“鼠”是易混字,其头不同;(6)寅賔腹裏推:“寅”和“賔”也是易混字,其差别在中部.第十三页:(1)之加心上恶:“恶”字的写法:先写“之”字,下加“心”;(2)兆戴免头龟:“龟”字的写法:上半部为“免”字的上半身,下写“兆”字的下半身;(3)点至堪成急:“急”字的写法:上一点,下加“至”;(4)勾干认是卑:“卑”字的写法:上一横勾,下加“干”;(5)寿宜圭与可:“寿”字的一种写法:上写“圭”字,连笔写“可”字的下半部;(6)齿记止加司:“齿”字的写法:上为“止”,下为“司”。

第十四页:(1)右邑月何异:右耳旁的写法和“月”的写法差不多;(2)左方才亦为:左“方”旁可用“才”写,但注意:有的字则不可,如“施”字,如用“才”写则成“拖”字!(3)举身为乙未:“举”字可写成“乙”下加“未”,但写“未”时不出头;(4)登体用北之:“登”字的上部是“北”,下部是“之”;(5)路左言如借:“路”字的“足”旁可写成“言”旁;(6)时边寸莫为:“时”字的右旁可写成“寸”字。

第十五页:(1)草勾添反庆:“庆”字的写法:从上至下“艹”字→横勾→“反”;(2)乙九贴人飞:“飞”字的写法:上写“乙”,下连写“九”,然后在“九”字的末笔上写“人”;(3)惟末分忧夏:区分“夏”与“忧”:即在“夏”的底部下加“一”,就成“忧”;(《三字经》:夏一忧)(4)就中识弟夷:“弟”和“夷”两字的差别在中部;(5)()斋曾不较:第一个字在字库里没有,其音义同“斋”,这两个字原来就通用,只是写法不同;(6)流染却相依:“流”和“染”是易混字,书写时要注意区别。

第十六页:(1)或戒戈先设:写“或”和“戒”字要先写“戈”,但准确的说,是先写“戈”字的横和斜勾;(2)皋华脚预施:写“皋”和“华”字时,头写好后,接着写中间竖画一直到脚,然后才写中部;(3)睿虞元彷佛:“睿”和“虞”有点类似,但头脚都不同;(4)拒捉自依稀:“拒”和“捉”字,差一点就完全一样了;(5)顶上哀衾别:“哀”和“衾”的差别就在头部;(6)胷中器谷非:“器”和“谷”字差别在中部。

第十七页:(1)止知民倚氏:“民”和“氏”是相互依赖的,“氏”字头多一小横画就成“民”字;(2)不道树多枝:“树”比“枝”字的右旁多了一些笔画;(3)虑逼都来近:“虑”和“逼”多么相似呀!区别在于底部,“心”底可用“一”,“之”底不要用“一”,有多种写法;(4)论临勿妄窥:“论”和“临”字左旁及右旁上半部的写法都一样,可是右旁的下半部却不一样,要看清楚!(5)起旁合用短:“起”和“短”字左旁同用“走”旁的写法;(6)遣上也用迷:“遣”字的头部和“迷”的头部同。

第十八页:(1)欲识高齐马:“高”、“齐”、“马”三字有些相似,注意识别;(2)须知兕(si)既儿:要知道“兕”、“既”、“儿”三字是易混字,注意头部的辨别;(3)寺専无失错:“寺”和“専”字如果没差别就错了,两点之差!(4)巢笔在思维:写“巢”和“笔”二字时,要想一想它们的差别在哪里!(5)丈畔微弯使:先横折再写“丈”字就是“使”字了(《三字经》句:弯丈使);(6)孙边不绪丝:写“孙”字,右旁不要写“糸”的头。

第十九页:(1)莫教凡作愿:“凡”和“愿”字的写法极其相似,不要写错了!(2)勿使雍为离:“雍”和“离”是易混字,右边同,左边不同;(3)醉碎方行处:“醉”和“碎”字简直是一样了,判别时可根据上下文进行判别;(4)丽琴初起时:“丽”和“琴”字上半部写法象而不同;(5)栽裁当自记:“栽”和“裁”字,只要记住下部的写法,上部同;(6)友彂更须知:“友”和“彂”二字,要知道其头部写法不同。

第二十页:(1)忽讶刘如对:“刘”和“对”字,有的人写成一样,王羲之写过,史游也写过,不必感到惊讶;(2)从来缶是垂:“缶”和“垂”也是易混字,历史书家也有写成一样的,怀素写过;(3)含贪真不偶:“含”和“贪”字上部相同,下部可不同;(4)退邑尚参差:“退”和“邑”写法有差别,只是头部一样;(5)减灭何曾误:“减”和“灭”两字的不同地方在中间;(6)党堂未易追:“党”和“堂”字虽然头一样,但下部就不一样,无规律可追寻,同类还有“常”、“当”等,要硬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