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与西医的主要区别
浅谈中西药区别

浅谈中、西药区别因为工作原因,有机会与中、西医临床专家接触,因此对中、西医区别,及中、西药各自优势,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西医、西药西医,就是指西方国家的医学.在现代社会里发展的西医学,该学科的完整名称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我理解其为:对抗医学,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论,对身体异常指标进行纠正的过程.西药则指指现代医学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西药基本分类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成分明确,对人体作用机制清晰.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比较精确.西药的研发思路,是通过对病症某个关键指标的进行分析,用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对照等试验方法,客观评价一个药物对该指标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应用到临床中进行相关治疗.例如:西医治疗,某病人出现腰背酸痛的症状,首先是进行相关检查,诊断是否为骨密度降低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如果确诊,对症给予能够调节骨代谢的相关药物,以升高骨密度.进行几个疗程治疗后复查骨密度指标,如果能够达到正常指标值,则可以判断为该病症已经治愈.后期再进行药物维持治疗,以保持骨密度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西药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的治疗都是类似的思路.西药优点:1、药物作用机理清晰,对疗效指标改善作用确切.西药存在某些不足:1、针对于某项指标的改善,不能完全评价对身体整体机能作用.2、药物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为了排除安慰剂等干扰因素,严格规定了病例的入组要求,及合并药品的范围.该试验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治疗中复杂状况.3、对于多病症的复杂、慢性病情,多种药物长期联合应用的情况下,虽然对单个指标有改善作用,但可能会导致新的药源性疾病,加重病情.二、中医、中药中药材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两个特点,一是,二是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目的是协助恢复人体的平衡,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因此中医的治疗重点是人体整体状况.类似于一棵植物叶子蔫啦,中医关注的重点是解决根出现的问题,认为只有根治好了,自然叶子也就好啦.如果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解释,中医重点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脏器功能及整体机能,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还是以病人腰背酸痛为例,中医大夫首先会四诊合参,判断证候,辨证施治,如果诊断为肝肾亏虚,则采用对应补益肝肾的药物进行治疗,待肝肾机能调节正常后,自然可以起到改善腰背酸痛症状的作用.而在中医治疗期间,骨密度等仪器检测指标只被作为参考.还有一些中、西医明显区别的例子:例1:某些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根据西医理论完全无法解释,同种物质不能对人体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如果根据中医理论则完全符合,该药物通过改善人体免疫、脏器功能,把过高过低的状态都向身体机能平衡的方向调节,自然可以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例2,中医大夫普遍比西医更加强调,病人需饮食清淡均衡,生活作息规律、调节心态等等.不是因为中医比西医有耐心,而是以上要求符合中医养生的理论,能够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及整体机能,因此被作为中医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医按照辨证施治的要求,针对个体进行治疗,多采用中药饮片配伍,煎制汤药服用的方法,以下简称为“汤药”.“汤药”的优点:1、符合辨证施治原则,不断调整处方,更符合个体差异情况,更有针对性.2、适合于复杂病的调理,通过机能改善,能够改善病人症状,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3、汤药的剂量普遍大于中成药,起效时间更快.“汤药”的缺点:1、中医因辨证施治等要求,使其传承学习的难度加大.因此中医比西医更依仗于大夫的个人能力.好中医非常稀缺.2、汤药应用中,对疗效评价多依靠于病人的自我主观感受.无法排除安慰剂效应,以及个体差异情况.降低了中药疗效的客观性.3、汤药服用量大,口感差,部分病人很难长期坚持服用.4、汤药使用剂量大,加上大家普遍缺乏相应安全性意思,导致部分出现肝肾损伤的事件.强调:汤药长期服用中,朋友们一定要有安全意识,每三个月至少要检测一次肝肾功能,如果处方含有何首乌、马兜铃、、厚朴、粉防已、细辛等可能引发肝肾毒性的药物,至少每月检测一次肝肾功能.三、中成药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的精华.具有疗效确切、适应面广、服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个年销售额上亿的中成药品种,也从侧面证明了中成药的疗效及应用.再以病人腰背酸痛为例,如果被诊断为肝肾亏虚,可以选用具有补益肝肾、健骨作用的中成药,通过机体功能的改善,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慢性疾病治疗中,中成药更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更利于长期服用.中成药优点:1、符合中医理论,通过调节免疫及机体功能改善症状.对于病人主观症状方面改善明显.适合于老年性、复杂性疾病防治.2、相对于汤药,服用更加方便,易于接受.更适合于慢性病的预防治疗.3、因为适应面较广,可以开展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能够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客观严谨的验证.因此安全性较好.中成药的缺点:1、不能进行辨证施治.2、中成药因为基于中医理论,还是着重于整体机能调节,该类指标的客观评价体系,目前还不完善.相对西药而言,中成药临床疗效指标还在摸索建立过程中.3、大部分中成药对于客观疗效指标改善方面,不及西药明确.综上所述,我的观点:1、中医、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优势.不可能出现中西医结合这样的兼容状态.2、中药汤药因辨证施治的原因,无法与西药、中成药进行疗效对比.长期服用要高度关注安全性问题.3、中成药与西药进行疗效对比时,因理论基础不同,西药着重于客观指标的改善,中药着重于机能调节,目前很难采用同种指标比较,因此无法将中药与西药相互替代.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目前具有一定临床可行性,两者在临床治疗中互为补充.但是验证中成药与西药是否具有协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5、对于药企而言,如果已有某领域领先的中药品种,建议研发同领域的西药品种.因为中药与西药不能相互替代,不会影响公司现有品种的销售,还可利用现有销售渠道,节省推广成本.6、药企对中成药进行上市后研究时,建议将中、西药联合应用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与联系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医学传统,它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然而,它们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并且在某些领域可以相互融合和补充。
本文将探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种医学体系的互补性。
一、区别1. 理论基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运行是基于生命能量(气)的。
而西医学则建立在解剖、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上,强调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科学证据。
2. 诊断方法:中医学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整体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面色、脉搏等表现来判断疾病病因。
而西医学则主要依靠现代医学技术,如X光、CT扫描、血液检测等来辅助诊断。
3. 治疗原理:中医学追求平衡人体的阴阳,通过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调理身体。
西医学则注重通过药物、手术和物理疗法来直接治疗疾病。
二、联系1. 共同目标: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存在着差异,但其最终目标都是保护人的健康和治愈疾病。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在治疗疾病方面都致力于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2. 互补性:中医学和西医学在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也可以相互融合和补充。
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常常会出现西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中医学的方法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选择。
同时,中医学的诊断方法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也可以为西医学带来启示,引导西医学朝着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综上所述,中医学和西医学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原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然而,这两种医学体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具有互补性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学和西医学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医疗护理。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尊重两种医学传统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推动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西医则相对年轻,形成于近几百年。
本文将比较中医和西医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同。
一、理论基础和认知观念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阴阳、五行、经络理论为主,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关注身心的和谐平衡。
而西医则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强调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独立体系的知识。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论治,强调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西医则更偏向于病因学和病理学,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即医生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状况。
而西医则主要依靠现代医学设备和检查手段,如血液检验、X光、CT、MRI等,以获取更精确的诊断结果。
三、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中医养生等多种方式,旨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养护身心健康。
而西医则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和物理疗法等,力求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来治疗疾病。
四、疾病观念和病症处理中医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念,重视预防与调节,强调疾病与人体的内外环境因素有关。
在对待病症时,中医常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则更倾向于注重症状和病因的解剖和病理学解释,并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干预。
五、科学性与证明体系中医的理论体系多是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和传承而成,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缺乏严格的科学验证和证明。
而西医则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大量实验和严谨的研究来验证和证明其理论与方法。
六、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华人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影响。
西医则是欧洲现代医学的产物,成为国际上医疗体系的主流。
在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方面,中西医有着显著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重视身心的平衡和调理;而西医则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注重病理学和病因学,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共同点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共同点中医与西医是世界上两种主要医学体系,它们是不同文化传统和医学理念的产物。
本文将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共同点,并且分析两者在医学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
首先,中医和西医的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理论基础和诊断方法上。
中医是以中医经典为基础,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的理论体系。
中医诊断常借助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观察病人外表、听取病人主诉、询问病因病状和进行脉搏切诊等来判断疾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而西医则是以解剖、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强调病因学和病理学。
西医诊断依靠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学和病史记录等科学手段,通过分析病人的体征和病例病史等来确定疾病类型。
其次,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区别。
中医采用草药、针灸、推拿和中草药调理等中药疗法,其治疗目标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流通来恢复身体的健康。
而西医则主要以药物治疗、手术和物理疗法为主,其治疗目标是消除疾病引起的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生理状况。
然而,尽管中医和西医有这些明显的区别,它们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共同点。
首先,在人体的观念上,中医和西医都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其次,中医和西医都强调预防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
两种医学体系都认为,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饮食和锻炼等方式可以预防疾病并提高人体免疫力。
此外,中医和西医在处理急性病症和重大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例如,中医和西医都会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来拯救患者的生命。
总的来说,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独特而有价值的医学体系。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强调自然疗法,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西医则强调解剖学和药理学,适用于急性疾病的治疗和手术。
两种医学体系都有其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充和协调,为病人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因此,尊重和发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对于全面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共同点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医和西医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两者在整体观念、预防和重大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共同点。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一、引言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医学体系,各自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和西医在理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增进对两种医学体系的了解。
二、理论的区别与联系1.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基于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强调平衡与和谐。
中医强调的最核心的概念是"治未病",即提倡预防保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西医理论西医理论基于生物医学模型,强调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西医通过研究病因和病理变化,倾向于将疾病视为一种独立的异常状态,并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3. 区别与联系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两种医学体系都致力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中西医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可以相互借鉴。
三、诊断的区别与联系1.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进行分析。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 西医诊断西医诊断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
西医侧重于病因的找寻,通过科学的手段,如血液检测、X光、CT扫描等来明确疾病的诊断。
3. 区别与联系中医和西医在诊断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例如,在某些病症的诊断上,中西医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四、治疗的区别与联系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
中医强调整体性治疗,通过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放疗等方法进行。
西医注重疾病的治愈,通过药物和现代医学技术来直接干预疾病的发展。
3. 区别与联系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也可以相互借鉴。
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中医的中药和西医的药物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共通之处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共通之处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虽然存在差异,但中医与西医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医与西医在理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区别与共通之处。
一、理论差异与共通中医理论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阴阳”和“五行”等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健康与疾病是阴阳失衡或五行失调所致。
在治疗上,中医通常采用草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相比之下,西医理论基于现代科学方法,注重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西医更倾向于从微观和生物化学角度分析疾病机理,并使用药物、手术和物理疗法等方式治疗患者。
然而,中医与西医在某些理论方面也存在共通之处。
例如,两者都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都强调全面的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二、诊断差异与共通中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方法,通过观察舌苔、脉搏、听取病史等来判断疾病的原因和性质。
中医强调整体观察,将疾病与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
相比之下,西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
西医注重客观数据的分析和病理学的研究,通过实验室检验、X光、MRI等工具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然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诊断的目的都是准确判断和理解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两种医学体系在诊断方法中也可以互相借鉴,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治疗差异与共通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主要采用草药、针灸、推拿和气功等方法来调节人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注重防治结合,强调调整生活方式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相比之下,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手术和物理疗法等方式来直接治疗疾病。
西医注重证据和科学依据,依据疾病的病理机制来选择和应用治疗方法。
然而,中医与西医在治疗方式上也存在共通之处。
例如,两者都重视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都秉持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结语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医学体系,中医源自中国传统医学,而西医则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
虽然两者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但它们在医疗目标、诊断方式和治疗手段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一、区别1.理论基础:中医理论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系统和气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调解。
而西医理论基于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注重病因病理学和器官系统研究。
2.诊断方法: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辨别疾病,包括望诊面色、舌苔色、脉搏等;西医则主要通过临床检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技术手段明确疾病。
3.治疗手段:中医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来调理人体机能;西医主要以手术、药物、放射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干预疾病。
4.病症分类:中医将疾病分为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类型,强调病因与症候的辨证治疗;而西医则根据病源、病程和症状特征将疾病分类,按病因症状制定治疗方案。
二、相似之处1.医德医风:中医和西医都强调医德医风,要求医生尊重生命、勤奋治学、慈悲救人,勤勉工作,以患者利益为先,恪守职业道德。
2.目标导向: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目标上都是一致的,都是要缓解病症、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3.科学精神:中医和西医都追求科学性和实践性,注重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尊重客观规律,重视实践验证。
结语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相辅相成,是对人类健康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加紧密,为建设健康中国和世界而共同努力。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中医与西医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医学体系。
虽然这两种医学体系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1. 理论基础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典,包括《黄帝内经》等;而西医的理论基础则是现代科学,包括生物学、化学等。
2. 诊断方法不同:中医注重全面的望、闻、问、切四诊疗法,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听取病史、询问症状以及脉象判断病情;而西医则注重现代医学技术,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
3. 治疗方法不同:中医采用草药、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进行治疗,强调整体平衡;而西医则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注重病症的特定治疗。
4. 病因理解不同:中医强调“气血阴阳”,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导致的,强调整体观念;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的特定细节,如病毒感染、遗传等。
二、联系1. 共同目的:中医和西医都追求治愈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终目标都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经验交流:中医和西医都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
例如,西医的药物治疗可以与中医的中药治疗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3. 综合治疗: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和西医常常可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可以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
4. 保健理念:中医和西医都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健。
无论是中医的“调理阴阳平衡”还是西医的“预防疾病”,都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中医与西医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病因理解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然而,中医和西医也有许多共同点,如共同追求治愈疾病的目标、经验交流、综合治疗以及保健理念。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和西医可以相互借鉴和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这种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推动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医与西医的主要区别
2003年,一场让全国上下恐慌一片并且突然爆发席卷全球的非典流感(西医称为SAS)的流感病毒,造成全球各国大批人员伤亡;当时全国各大小城市公共服务场所几乎空无一人,人们上街均带口罩,害怕传染上非典;世界各国也一样,欧美发达国家也对非典病毒迅速扩散非常恐慌;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每天通报世界各国的非典流感病情;然而,就在全球各国西医不知如何治理这一从未见过的非典病毒的时候,中国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非典流感肆孽扩散二个月左右时间,奇迹般治好了大批感染非典的病人。
全球所有西医界专家医生非常奇怪无法理解,中国中医连非典流感病毒特征性质成分都没有搞清楚,怎么能够神奇地治好非典流感病人?这场人类抗击非典流感病疫的战斗,让中医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为什么西医对突然爆发的非典流感病毒无能为力?而中医能够在不清楚非典流
感病毒成分特性的情况下治好感染非典的病人?要明白其中原因道理,必须首先明白中医与西医到底有什么区别和不同?
众所周知,中医有几千年发展历史,而西医只有二百多年历史。
如果要正确认识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恐怕要从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基础开始了解。
笔者非专业医学人士,在此只能谈些自己学习中医养生思想理论后的心得体会,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些中医阴阳平衡辨证治疗方面的思想心得。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千秋万繁衍不断的生命健康保障。
中医的思想理论来源于中华民族先辈对天地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实践总结;今天,我们无法考证中医开始起源于哪个非常确切的年代时点,也无法知道有哪位先祖创立了中医的思想方法,然而,我们可以确定,中医的创立者一定是一些道德高尚充满灵性和悟性的先辈们,笔者推测这些德高望重聪慧绝顶的先辈,在天地大自然的生存劳动中观察发现了:阳光、空气和水对人类对地球上其他生物不可或缺作用;上天赐予大地一年四季阳光空气和风雪雨露;大地孕育一年四季从出生、成长、成熟到凋落全过程的五谷杂粮和虫草花树;为什么天地大自然拥有四季鲜明的自然规律?为什么天地赋予人类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各种丰富多彩食物?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有风雨雷电?人与天地宇
宙大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虽然,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祖先没有今天西方天文物理化学的解释答案,但是,我们聪明伟大的祖先却发现了天地宇宙大自然与人类的辨证关系,那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人类与天地共同享有的生命保障;地球上自然生长的所有生物与人类一样全都必须遵守天地宇宙的自然规律;因为地球上的生物无法脱离天地宇宙大自然生长环境资源。
进而,我们聪明伟大的祖先发明创造了人类与天地宇宙大自然共生共长的阴阳平衡理论,发明创造了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阳光、空气、水和粮食互相转换的人体气血转换运行理论。
中医治疗人体生命最重要的思想理论阴阳平衡理论,就是太阳照耀大地的阳光给人体带来阳气,大地土壤水气上升给人类带来阴气,人体只要保持阴气和阳气平衡协调就能保持健康。
人体从大自然中摄入粮食、水、空气和阳光可以转换成身体需要的气血,人体只要气血运行正常就能保持健康。
阴阳平衡理论和气血平衡理论是中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医医生看病就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检查病人身体的阴阳平衡状况和气血平衡状况,然后,根据检查后病人阴阳缺失和气血亏损的情况,再用推拿、针灸和中药的方法调理恢复病人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平衡。
现在,我们看看西医的治病理论基础,起源于欧美国家的西医治病理论来源于近代化学物理学的发展,事实上西医的理论基础与西方欧美国家其他学科基础完全相同,就是从物质的分子结构开始研究,西医认为人体与其他地球上所有物质一样,由身体的各种分子物质组成,比如蛋白质、比如脂肪、比如水分子,比如各种细胞分子,只要了解清楚各种细胞物质分子结构,那么,就可以研究出对应的处理方法;而且,早期的西医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对应的细菌细胞分子,只要研究出消灭这种病菌细胞的化学药品就是可以治疗疾病;因此,事实上,西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化学、物理、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一部西药和医疗仪器的发展历史;因为,西医治病必须先搞清楚疾病的病菌细胞分子结构,不然无法治病;因此,他们必须大力发展各种医疗仪器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病菌细胞结构,用化学手段或者物理手段消灭病菌细胞组织是西医治疗的根本基础。
当然,这种治疗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各种外伤,外科手术和急性外部感染的疾病,非常有效。
不过,今天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西医这种以消灭病菌细胞组织为基础医学理论似乎存在严重缺陷和问题。
今天消灭了人体中某个病菌细胞组织不等于明天不会再生长,而且西药通常有许多负作用,长期用药可能造成人体健康组织严重伤害。
在过去一百多年时间里,欧美国家的西医医生无论如何无法理解中医不用药不开刀,只用推拿和针灸就可以治病。
最近几十年,欧美国家的西医才逐步认识到中医理论的独特功力。
中医与西医第二个重大区别是:中医是治疗人体内脏的治本之道,而西医只是治疗人体外表的治表之道。
中医阴阳平衡辨证治疗理论认为,人体得病就是人体内部的阴阳失去平衡和气血失去平衡,人体得病可能由外部病毒细菌侵犯引发,但是,外部病毒细菌侵犯只是外因,不是得病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人体内脏功能出了问题,人们看到的所有人体生病的外在病症表现,比如发烧、咳嗽、感冒等等都是身体内脏功能出了问题,只要针对出了问题的内脏进行正确的调理,恢复内脏的功能就可以恢复人体健康;阴阳平衡和气血平衡失调通常都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造成。
因此,传统中医治病不去关注外部感染什么病菌的分子结构,而是聚焦在如何调理身体的内脏,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通畅。
中医治病的最重要特色就是恢复增强人体自我抵抗疾病能力,这才是治病医人的根本之道。
而西医治病与中医治病恰恰相反,西医治病首先必须清楚病菌的组织分子结构特性,不然无法看病,无法配药,在过去一百多年时间里,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中医为什么不用药不开刀,用推拿和针灸也可以治好病人。
西医治病就是针对某个疾病细菌,用西药或者开刀方法消除这一病菌。
然而,病人消除这一病菌后,也可能再次感染其他病菌。
假如人体整体抵抗能力不提高,随时随地都可能再次生病;加上西医存在很多负作用,今天,许多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就长期依赖西医西药,无法断根。
因此,西医只能治表无法治本。
事实上中医文化与西医文化恰好证明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根本
不同,就是中国道家和儒家文化都是向内追求的文化,老子的道家文化和孔子的儒家文化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追求自身内部素质不断进步和提高;而西方商业文化是一种追求外在需求文化,西方资本主义商业文化提倡追求和强调消灭对手和打败对手;两千年前,中华民族道家向内追求人生价值观念让中华民族拥有了两千年的辉煌;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都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思想精神动力。
可惜,最近三十年,在西方物欲横流的商业文化影响下,中国彻底放弃了内求文化,这种一心追求物质利益的西方商业外求文化成为了中国资本权力阶层的主流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和倒退!
中医与西医第三个重要区别在于:中医追求天人合一与天地融和,顺应天地宇宙自然规律;而西医与天地宇宙自然规律向背。
中医诞生来源于中华民族祖先对天地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阴阳两气就是来自太阳的阳气和来自大地的阴气;人体内部的气血也是来自人体从天地大自然摄入的空气,水和各种粮食的转换而成;人吃饭、呼吸甚至大小便都是与天地大自然沟通连接;因此,中医治病自然采用天地大自然中的草药和食物,同时采用人体自身的气功,比如推拿和针灸;传统中医绝对不用人工合成化学手段。
而西医恰恰相反,西医从一开始就采用人工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来治病,这种化学制药虽然可以暂时减除病痛,但是化学药剂排放到大自然却造成大自然严重污染,这种污染今天已经席卷全球各地;另外,化学制药也造成了天地大自然生态生物环境结构严重破坏。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后果,过去西医理论上病菌与西药一一对应的关系已经不成立,很多传统疾病用一种过去非常有效的西药今天已经无法治理。
西药药性不断升级,大自然细菌也不断演化,变成了人类造药与大自然对抗日益加剧的恶性循环局面。
人类只是地球上一种生物,人类再聪明再能干,也无法脱离天地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用对抗天地大自然的方法来生存发展,必然自取灭亡。
只有遵守天地宇宙大自然规律,人类才有永续生存发展的希望!这些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科学道理,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今天,我们[太阳之道]再次提醒全球各国政府提醒全球人类,只有立刻放弃停止由军事武力和金融资本垄断控制的军事化、资本化、商品化、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方式道路,迅速走上我们[太阳之道]倡导的“顺应天地宇宙自然规律和符合人类永续生存发展”的道路,那么,人类才能避免加速毁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