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_黄希庭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_黄希庭

收稿日期:2002-03-18* 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
参加本项调研者:哈尔滨师大陆桂芝,首都师范大学郭德俊、罗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陕西师范大学孟莉、徐建平,新疆大学李维青,喀什师范学院胡维芳,西北师范大学周爱保,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南京师范大学郭亨杰,浙江师范大学杨波,安徽大学刘玉华,福建师范大学连榕,山东师范大学刘永芳、刘瑞光,湖南师范大学毛晋平,广西师院陈劲,山西师范大学陈红香,贵州师范大学王洪礼,云南师范大学李辉,广东韩山师院林振海,广东西江大学黄曼娜,河南南阳油田中学黄传录,遵义南白师范江新会,贵州民族学院郭子义,甘肃酒泉教育学院魏成菊,西安交大附中黑永先,贵阳七中赵福果,重庆一中王志蓉,重庆七中程云。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黄希庭余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重庆 400715)摘 要 用自编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我国9个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4931名学生进行了再测量,以其中的242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一阶因素模型的比较分析,另外2511名学生的数据进行二阶因素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自我价值感的多层次多维度模型是合理。
该模型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层次;总体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最高,其次是一般自我价值感包含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抽象程度最低的是特殊自我价值感表现为生理的、心理的、人际的、道德的和家庭的自我价值感5个具体方面同时也表现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
该量表包含56个题项从不同的抽象层次和具体方面对所构建的自我价值感模型进行测量,具有较好的构念效度。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类号 B8441 前 言当今心理学家对自我概念结构的理论探讨大多倾向于建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1]。
一个人有学业自我、工作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会自我,也可能有童年自我、同胞自我和伙伴自我等等。
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它的一端是心理疾病或障碍,另一端则是人格健全,中间还有心理机能正常或其它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疾病或障碍属于不健康的层次;心理机能正常属于“消极的心理健康”,已经被过分关注,甚至主导了心理学的研究;而人格健全作为“积极的心理健康”,正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
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调整,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
编制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力求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立足中国与借鉴西方相结合、发扬传统精神与适应现代需要相结合,采用多方法、多视角较系统地探讨适合于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的结构和内涵,编制测量工具。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探讨心理健康的内涵;然后用测量学方法来测查心理健康的结构,获得其操作化界定;然后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工具在概念关系中,运用相关、回归、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所进行的五个研究包含10个小研究,共涉及被试4504名。
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从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两个角度进行综述。
本文从西方积极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心理和谐等角度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梳理了国内外新近的一些研究,厘清了积极取向心理健康的内涵。
通过对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综述,发现大多数评估工具缺乏系统的方法学研究,缺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方法学依据。
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的初步探索”。
采用文献综述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逐步厘清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
数据表明:心理健康具有广泛的行为表现,以健全人格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能够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第三部分为“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建构和量表编制”,共有2个研究。
在总结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结构,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与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法,编制出包含6个维度,共27个项目的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1]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1]](https://img.taocdn.com/s3/m/29cf152a3169a4517723a394.png)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Ξ夏凌翔1,2 黄希庭ΞΞ1,2(1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 要 使用3个信度指标和7个效度指标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发现:(1)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均达到了人格测量通行的标准;(2)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与相关效标的关系特点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量表的效度较好。
可以认为: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具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信度与效度水平,其能够测到其理论构想所想要测量的人格特征,适用于测量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关键词 自立人格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 信度 效度1 前言 在前期系列研究[1-10]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立人格的基本理论观点,将自立人格界定为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优秀人格品质,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提出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是一个10因素的一阶结构(10个维度相对独立)。
根据这些观点,在5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出了《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11],该量表包含人际自立与个人自立两个分量表。
人际自立分量表包含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人际开放5个维度;个人自立分量表包括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责任、个人灵活、个人开放5个维度。
人际独立就是能自己从事基本的人际活动;人际主动就是主动与人交往;人际责任就是对人忠、信;人际灵活就是不刻板的坚持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式,能够权变、现实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以维护交往各方的需要、利益和面子;人际开放就是积极容纳他人。
个人独立就是能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个人(非人际)生活问题;个体主动就是自发、自觉、及时的解决个人生活问题;个人责任就是行为严谨;个人灵活就是不刻板的坚持已有的东西(如规则、思想、计划等),能权变、现实地处理个人生活问题;个人开放就是乐于接纳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思想等新事物。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价值感内部差异的调查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价值感内部差异的调查研究[摘要] 本文对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测验,就该校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内部差异作了研究。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可以确定测验结果是准确的和具有参考价值的,为学校实施有效教育提供了一项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价值感调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指向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整体和谐发展,即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都与学生不良的自我价值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该研究以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的调查为例,采用黄希庭教授的《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为测量材料进行问卷调查(见表1)。
三、研究结果本调查共发出测验量表369份,收回369份,有效量表342份。
对量表得分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并于全国常模做了比较研究和内部差异研究。
总体自我价值感内部差异检验结果有82.4%的被试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得分大于18,说明被试在总体上总体自我价值感较高(见表2)。
2.一般自我价值感内部差异检验结果在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上,有62%的被试得分大于中数15,在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上,有87.4%的得分大于中数15。
说明大部分被试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比较高,而且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优于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见表3)。
3.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内部差异检验结果在社会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上有50.9%的被试得分小于中数12,而得分大于中数12的人只占36.5%,这说明总体上被试的社会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较低。
在个人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上有62.9%的被试得分大于中数12,说明总体上被试的个人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较高(见表4)。
4.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内部差异检验结果在社会取向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方面有65.8%的被试得分大于中数12,在个人取向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方面有81%的被试得分大于中数12,说明大部分被试的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较高,且个人取向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优于社会取向特殊心理价值感(见表5)。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构念信效度及全国常模的制定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构念信效度及全国常模的制定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对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以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
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中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估体系,对于实施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份符合中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量表,探讨量表的构念信度和效度,并制定出全国常模。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文献综述:对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明确量表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2. 量表制定: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制定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
3. 信度检验:通过测试-重测法或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等方法,评估量表的信度。
4. 效度检验:通过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评估量表的效度。
5. 常模制定:针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制定出全国常模。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 文献综述法:对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 量表制定法:根据文献综述,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制定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
3. 信度检验法:通过测试-重测法或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等方法,评估量表的信度。
4. 效度检验法:通过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评估量表的效度。
5. 常模制定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的得分情况,制定出全国常模。
四、预期结果和成果应用本研究预期结果将包括:1. 一份符合中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量表;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估结果;3. 全国常模;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主要包括:1. 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工具;2. 作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参考依据;3. 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_基于中国人人格量表_QZPS_的结果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Ξ———基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的结果夏凌翔1 黄希庭ΞΞ1 王登峰2(1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心理学院,重庆,400715)(2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摘 要 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的项目为基础,经由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自己的挑选,编制出了探索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
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发现:①《大学生问卷》、《初中生问卷》与《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都为个人责任(坚韧严谨)、个人主动(追求卓越)、人际开放(宽容随和)和人际主动(积极活跃);②《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个人主动(追求卓越)、人际主动(积极活跃)、人际开放(宽容随和)、人际责任(坦诚记恩)和个人责任(坚韧严谨)。
最后,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特质的分领域聚焦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自立 自立人格 自立人格结构 青少年学生1 前言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将自立视为一种重要的优秀人格特征或道德品质,西方文化则强调与之类似的概念———独立、自主。
在西方众多的人格量表中,自主都被作为一个重要维度[1,2];在16PF 等人格量表中则有独立性维度。
国内一些学者在参考西方人格量表后编制出的人格测验,也包含了自主性维度[3,4]和独立性维度[5]。
不过,目前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立足中国文化和力图全面反映中国人人格特点的人格量表[6-9]都没有自主或独立维度。
前期研究[10-18]已经初步表明,自立比独立、自主更适合中国文化与社会的特点,自立人格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特征,包含了多种人格特质。
这些人格特质在历代中国人(包括当前的青少年学生)身上都能找到,属于中国人的比较基本的人格特质范畴。
据此可以形成以下理论假设:自立人格所涉及的特质基本上在中国人身上都能找到;自立人格是一种优秀的人格品质,只有少数人才能同时具备自立人格所涉及的所有人格特质,因此自立人格不是中国人的基本人格维度;反映自立人格特质的行为特征分散在了中国人的某些基本人格维度之中。
陈红,黄希庭.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
![陈红,黄希庭.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https://img.taocdn.com/s3/m/2ec5f74d2e3f5727a5e962f0.png)
应用心理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陈 红 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 要 对1699名青少年学生用自编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指标的身体自我量表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对身体的满意度从 最满意!到 最不满意!依次是负面特征、相貌特征、性特征、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呈现波动性,青春期早期和中期呈明显下降趋势,青春期后期有缓慢上升;身体自我在相貌特护、身材特征、性特征、负面特征方面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对身体更满意;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满意。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身体自我 发展 性别1 前言对自我研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个体差异和发展变化两个方面。
对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多见于西方文化背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较少[1]。
已有文献在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年龄差异方面,结果是不明确的。
一种是 下降观!,支持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
如Ogden 和Elder [2]对13-15岁的女孩的研究显示:年级越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越不满意。
Rosenblu m 和Lewis 的研究[3]表明;整个青春期男孩减少对他们的身体的不满意,女孩增加对身体的不满意。
Marsh 对澳大利亚青少年的研究[4]发现整个青年期身体自我概念没有年龄变化。
Hulya 对土耳其一到四年级女大学生的研究表明不同学年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知觉(用PSPP 测试)没有差异[5]。
黄希庭、陈红等[6]发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的满意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有越多的不满意。
另一种是 波动观!,根据Hulya (2002)的报告[5],多数使用多维身体自我量表的研究,青年期以前,随年龄呈下降趋势,但在青少年后期和成人早期,身体自我概念有增加。
Brettschneider 等对12~21的德国青少年的研究[7]也发现,在13~15岁之间年龄有影响。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文章来源:《心理学报》2001年4期作者:黄希庭张志杰【作者简介】黄希庭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重庆400715 张志杰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重庆400715【内容提要】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参照有关文献并结合国内的广泛调查研究,编制出我国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通过对1027名大中学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507名大中学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问卷由时间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和时间效能感(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三个维度构成。
该量表的因素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作为评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有效工具。
【英文摘要】Time is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 in business and society,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managed and used.However,the way people subjectively experience and utilize time varies substantially between people.But in psychological study,research such as time attitude,time experience,time structure,are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utilization of time.At present Time Management Questionnaire and Time 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 is used abroad to evaluate the way individuals utilize time.The time managementdisposition reflects the way that individuals make of use and controls his time,and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personality trait which is a multi-dimension and multi-level mental structure.The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th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Inventory for Chinese adolescents.With studies abroad and our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s base,the 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Inventory has been compil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1207 adolescents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th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is consisted of the sense of time value(it included social-oriented time value and individual-oriented time value),the sense of time control(it included setting goals,planning,priorities,time allocation,and feedback)and the sense of time efficacy(it included efficacy of time management and efficacy of time management behaviors).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verify the construct validity with the result of other 507 adolescents,the goodness of fit of three-dimension model was better than other unconstrianed pared with the three scales on time management abroad(Time Management Questionnaire,Time 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 and Time Structure Questionnaire),Time management Dispositon Inventory has content validity.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provided Cronbach a and retest correlation,which indicated the inventory had internal and temporal consistency.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Inventory had clear factor structure,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I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for Chinese adolescence.【关键词】青少年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Inventory【正文】1 前言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是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03-18* 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
参加本项调研者:哈尔滨师大陆桂芝,首都师范大学郭德俊、罗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陕西师范大学孟莉、徐建平,新疆大学李维青,喀什师范学院胡维芳,西北师范大学周爱保,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南京师范大学郭亨杰,浙江师范大学杨波,安徽大学刘玉华,福建师范大学连榕,山东师范大学刘永芳、刘瑞光,湖南师范大学毛晋平,广西师院陈劲,山西师范大学陈红香,贵州师范大学王洪礼,云南师范大学李辉,广东韩山师院林振海,广东西江大学黄曼娜,河南南阳油田中学黄传录,遵义南白师范江新会,贵州民族学院郭子义,甘肃酒泉教育学院魏成菊,西安交大附中黑永先,贵阳七中赵福果,重庆一中王志蓉,重庆七中程云。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黄希庭余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重庆 400715)摘 要 用自编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我国9个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4931名学生进行了再测量,以其中的242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一阶因素模型的比较分析,另外2511名学生的数据进行二阶因素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自我价值感的多层次多维度模型是合理。
该模型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层次;总体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最高,其次是一般自我价值感包含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抽象程度最低的是特殊自我价值感表现为生理的、心理的、人际的、道德的和家庭的自我价值感5个具体方面同时也表现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
该量表包含56个题项从不同的抽象层次和具体方面对所构建的自我价值感模型进行测量,具有较好的构念效度。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类号 B8441 前 言当今心理学家对自我概念结构的理论探讨大多倾向于建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1]。
一个人有学业自我、工作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会自我,也可能有童年自我、同胞自我和伙伴自我等等。
自我的这种多样性,Pervin 甚至将它称之为自我家族(fam ily of selves)[2]。
自我价值感(self worth)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许多研究[3~5]表明自我价值感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
我们在前期的探索性研究[6]中曾提出一个自我价值感的多层次多维度模型。
该模型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层次。
就抽象程度而言,总体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最高;其次是一般自我价值感,包括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抽象程度最低的是特殊自我价值感具体表现为人际的、心理的、道德的、生理的和家庭的自我价值感5个具体方面,同样反映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见图1)。
基于此假设编制出一个我国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量表,测量结果表明,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
但探索性分析结果尚需进一步检验。
图1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维度构想心 理 学 报 2002,34(5):511~516 Acta Psycholo gica Sinica511在编制量表的最初几个阶段,通常都要涉及构念效度。
量表的构念效度是量表分数合成和结果解释的理论依据,它直接影响量表的效用。
Ander son[7]建议,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模型,再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去检验模型,这样可以保证量表所测特质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检验自编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的构念效度。
2 方 法2 1 材料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6]修改后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包含56个题项:总体自我价值感6个题项,一般自我价值感每个取向5个题项,特殊自我价值感每一取向的每个具体方面4个题项。
要求被试采用从 完全不符合 到 完全符合 的5点量表进行自我评定。
2 2 被试从上海、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兰州、西安、福州、南宁、成都、重庆、贵阳、昆明、长沙、济南、太原、潮州等城市的大中学校抽取4931名学生。
性别、年级的分布见表1。
将所有数据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420人,用于一阶因素模型的比较分析,另一组2511人用于二阶因素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表1 被试构成分布表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小计男2512181853682281563263122342142492女2742481683292241683132982091882439小计52546635369745232463961044342249312 3 设置可资比较的一阶因子模型由于该量表涉及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及其相互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首先采用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模型比较,从几个角度来检验这些复杂的关系,并以此构造出理论模型。
这几个角度是:总体、一般和特殊价值感三个层次间的相关性;特殊价值感中不同取向的五个具体方面的相关性;特殊及一般价值感层次里每一维度的两种取向之间的相关性;特殊价值感里不同取向不同具体方面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为此拟定了10种可资比较的模型:模型0(M0,虚无模型):假定观测变量间不存在任何相关,一般以它作为比较基础。
模型1(M1):设置13个因素,表示13个量表维度(以后的模型均如此),各因素相互独立。
模型2(M2):特殊价值感层次中两种取向各自的5个具体方面之间相关,一共有20对相关。
模型3(M3):特殊价值感层次中5个具体方面各自的两种取向之间相关,一共有5对相关。
模型4(M4):在M3的基础上增设一般价值感层次的两种取向之间相关,一共有6对相关。
模型5(M5):M2与M3的综合,一共有25对相关。
模型6(M6):M2与M4的综合,一共有26对相关。
模型7(M7):同一层次内的所有因素间均设置成相关,一共有46对相关。
模型8(M8):M6的基础上增设各层次的因素之间相关,一共有58对相关。
模型9(M9,基准模型):所有因素间均相关,一共有78对相关。
2 4 二阶因子模型根据自我价值感层级模型的构想和一阶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二阶因子结构模型(见图2),并从整体上对该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图2中,T表示总体自我价值感;GS、GI分别表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SS1~SS5和SI1~SI5依次表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的5个具体方面。
特殊价值感层次设置了二阶因子,其中S1~ S5表示5种具体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即人际、心理、道德、生理、家庭,并设定它们之间相关(图2中没有将代表这些相关的双箭头画出来);SS与SI表示社会与个人两种取向,并设置两者独立。
模型中还设定各层次的价值感因素间存在相关,同一取向的一般价值感与特殊价值感之间置为相关。
2 5统计方法用SPSS8 0和LISREL8 30软件包,在配有256M内存、主频为PIII733的微机上进行数据整理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由于本研究的观察变量是顺序变量,按验证性因素分析的要求[8],首先用SPSS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随机分组,然后用PRELIS计512心 理 学 报34卷算各观察指标间的多系列相关(polychoric correla tion)矩阵和渐进协方差(asymptotic covariance)矩阵,最后用LISREL 以加权最小平方法(WLS)进行参数估计。
图2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的二阶因素结构模型注:双箭头线表示两个潜变量相关,单箭头线表示指向关系3 结果与讨论3 1 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10种模型的拟合指标及各个模型的比较结果分别列入表2和表3。
表中BBI 是一个整体拟合指数,其数值越接近1则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越好。
总体说来,虚无模型(M 0)与实际数据拟合最差,基准模型(M 9)拟合最好。
表2所列出的 2值均达显著,且 2/df 也超过普遍所认可的范围(<5)。
然而 2值会随着样本的增加而增大的缺点在许多文献中已获得证实[9,10],进行模型拟合度检验时,究竟要多少样本尚无一致的定论,J reskog 和S rbom [8]指出采用多系列相关矩阵和渐进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矩阵并以一般加权最小平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时(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样本容量必须大于K(K-1)/2,其中K 为观察指标的数目,以此标准计算本研究所需的样本是1540人,而实际采用的样本分别是2420人和2511人,远远大于这一标准。
因此本研究所得卡方值之所以达到显著水平或许是因为样本数目过大。
另外,这里也不太在乎拟合指标的绝对大小,更重视的是各种成分间的相对重要性。
表2 十种模型的拟合指标模型M 0M 1M 2M 3M 4M 5M 6M 7M 8M 9 233929944659309092317920109195681621814860115539695Df 1540148414641479147814591458143814261406 2/df 220 3230 0921 1115 6713 6113 4111 1210 338 106 90BBI-0 870 910 930 940 940 950 960 970 97M 0 M1的比较反映了引入13个潜变量所产生作用,其指标 2和 2/df 都是所有指标中最大的,说明维度因子所产生的作用是所有各种成分中最大的。
5期黄希庭等: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513M1 M2、M3 M5和M4 M6的比较反映在特殊价值感层次里,同一取向的不同具体方面因素间的联系。
这三对比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这一作用,M1与M2的比较是从所有因素均独立的基础上来考察这一作用的,M3与M5是从特殊价值感层次中5个具体方面的两种取向间相关的基础上来考察的,而M4与M6是从特殊价值感层次中5个具体方面的两种取向以及一般价值感的两种取向间均相关的基础上来考察的。
后面的比较也类似地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同一作用,将不再细述它们。
这三对比较的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是第三大,说明特殊价值感里每一取向内的5个具体方面应该是相关的。
M1 M3、M2 M5、M3 M4、M5 M6、M1 M4和M2 M6的比较反映同一具体方面或同一层次的两种取向间的相关性。
其中,M1 M3和M2 M5反映的是在特殊价值感层次每一具体方面的两种取向间的相关性,M3 M4和M5 M6反映的是在一般价值感层次两种取向间的相关性,M1 M4和M2 M6反映的是在特殊价值感与一般价值感层次中两种取向间的相关性。
这些比较的指标在所有比较的指标中居第二大,这表明,同一具体方面的两种取向间相关较高,10个特殊价值感维度实际上可能只反映5个具体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来评价而已;另外一般价值感的两种取向间也是相关的。
M6 M7和M8 M9的比较反映的是特殊自我价值感层次里不同取向不同具体方面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