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推荐材料之三:采气工程设计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目录1. 前言2. 设计依据3. 工程设计范围4. 工程设计流程5. 设计计算与分析6. 设备选型与布置7. 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8. 工程安全与环保9. 工程质量控制10. 工程文件管理11. 工程设计的创新与发展1. 前言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设计能够提高勘探开发效率,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本文将介绍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的相关规范,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2. 设计依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需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技术规程。
这些设计依据包括石油天然气工程勘探开发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安全要求、环保要求等。
设计依据的合理应用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能够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工程设计范围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的范围包括勘探、开发、生产、输送、储存等各个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确保整个工程的连贯性。
4. 工程设计流程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流程一般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勘探数据分析、设备布置、工序设计、管道网络设计、工程结构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并进行设计评审和技术论证。
5. 设计计算与分析在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中,设计计算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勘探数据、地质特征以及工艺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场地的选址、设备的选型和布置,为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6. 设备选型与布置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进行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是至关重要的。
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其技术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同时要合理布置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和稳定。
7. 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中使用的材料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并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强度、温度适应性等因素。
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 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
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2Mt/a ,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石油化工储罐设计规范(范文2篇)

石油化工储罐设计规范(范文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石油化工储罐设计规范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石油化工储罐设计规范(1)SH 3136-2003 石油化工液化烃球形储罐设计规范ICS 75.P 72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口巨行业韦示刹韭SH 3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liquefied hydrocarbon spherical tanks2004-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标准下载网(.bzxzw4>>)SH 3目次前言、,,。
III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4 液化烃球形储罐的设计?..............................................................................................,4.定。
...?24,2 液化烃球形储罐的材料。
34. 3液化烃球形储罐的结构??。
44.4 液化烃球形储罐的接口。
44.5 设计文件,。
一44.6 制造与安装。
55 仪表。
,。
,65.度、。
?。
75.2 压力75.3 液位。
7 6 阀门。
76.阀。
??。
76.2 安全阀。
、?一76.3 排液阀76.4 排气阀。
76. 5 止回阀。
,,。
77 与液化烃球形储罐连接的管道及其组成件。
了8 其它。
8用词说明。
9 附:条文说明,标准下载网(.bzxzw>)SH 3月明吕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经贸厅行业〔2003号)和中国石化安技函【200有限公司主编、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及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参编,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组织审定。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储存液化烃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制焊接球形储罐的设计条件、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设计文件组成及设计对制造、安装的技术要求、以及与球形储罐本体相连的仪表、阀门、及其组成件等相关安全附件的设计。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PPT

图2.2 沿线里程高程分布图
图 2.1 管道走向图
▪9
第2部分:工程背景
本项目将新建R油田AB段油水混输管道和BC段原油输送管道。R 油田的混合液通过AB段输送到B站点,AB段之间设计穿越方案,B外 输首站已建脱水站、含油污水深度处理站各 1座,满足接收A联合站 输送含水油的需求。然后从B进行外输,最终在C站进行铁路发油。
(1035.60, 569.75)
图3.3 方案2穿越处入土端管道布置图
图3.4 方案2穿越处出土端管道布置图
▪15
第3部分:河流穿越设计
穿越位置选取
取点 (63.93,567.77) (1063.8,562.15) 计算角度 (° ) 10 (入) 8 (出)
表3.3 穿越位置选取方案3
入土点坐标 (32.57, 573.32) 出土点坐标 (1125.60, 570.83) 入土段长度 (m) 121.43 中间段长度 (m) 902.15 出土段长度 (m) 123.27 穿越砾砂层长度 (m) 8.22
适用条件
从松软黏土层到泥砂 浅、透水性差、地 砾和岩石均可 质构造简单、完整 性好河床 基本不受限制 较长 高 基本不受限制 长 较低
穿越长度 工期 投资
受限 较短 较低
施工、运行 及维护
质量易于控制,管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理维修方便,不影 高,施工劳动强度低, 响通航,一隧多用; 安全性高;检修方便, 施工条件稍差,风 不影响通航,可一隧 险性较高,防治水 多用;施工机械复杂, 难度大,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费用高 和运行费用高 不大 较大
无需大型施工设 备、施工速度快; 安全性较好;维 施工质量难以控 护工作量大,施 制,安全性差, 工较困难 检修困难,影响 通航 很大 较大 ▪12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模板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模板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点:
(3)项目规模:
(4)项目背景及重要性:
二、地质勘探资料分析
(1)地层情况及分布
(2)油田储量评估
(3)油藏特征及物理性质
三、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1)油藏开发目标
(2)油藏开发方法选择
(3)油藏开发计划
(4)注水方案设计
(5)其他辅助开发方案
四、井位选址及井型设计
(1)井位选址原则
(2)井位选址方法
(3)井型选择及设计
(4)钻井方法
五、油田采油工程设计
(1)油田采油设备选型
(2)采油井设计
(3)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4)水处理系统设计
(5)油气收集及输送系统设计
六、环境保护及安全方案设计
(1)环境风险评估
(2)环保设施建设方案
(3)安全生产方案
(4)应急预案
七、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投资分析
(2)油田开发成本分析
(3)油田开发预期产量及收益分析
八、社会效益评价
(1)油田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2)油田开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3)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保障措施
九、总结与展望
(1)项目的意义与价值
(2)未来发展规划
备注:本方案为初步设计方案,具体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油气工程设计中钢管外径和壁厚的选用

油气工程设计中钢管外径和壁厚的选用地面工艺设计所薛道才一、油气工程设计执行规范目前,国内的油气工程设计按其内容不同分别执行下列规范: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3、《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6、《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二、钢管规格和材料性能执行规范对于不同的油气工程设计,其工艺管道凡选用国产钢管的,其规格与材料性能应分别符合下述现行国家标准(详见附表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4、《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三、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执行规范每一个钢管标准中分别规定了选择钢管尺寸、外形、重量的不同标准,共计有下列标准(详见附表1):1、《平端钢管(焊接、无缝)尺寸和单位长度重量表》ISO 42002、《焊接和无缝轧制钢管》ASME B36.10M3、《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4、《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21835四、碳钢钢管外径和壁厚的标准化数值汇总现将上述4个钢管尺寸、外形标准的外径和壁厚标准化数值汇总在一起(详见表2),供设计人员参考选用。
五、《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中给定钢管外径和壁厚标准选用的讨论《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011于2012年6月1日开始执行,但标准规范中取消了钢管外径、壁厚和重量的数据,钢管规定外径和规定壁厚的选用要求执行ISO 4200和ASME B36.10M标准,根据附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1、《平端钢管(焊接、无缝)尺寸和单位长度重量表》ISO 4200的钢管外径系列和壁厚系列基本类同于《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和《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21835。
某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某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项目名称:某某工程施工图设计二、建设单位:某某公司三、设计单位:某某设计院四、总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五、施工周期:XX个月六、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某地区,主要包括XXX建筑、XXX设施等工程内容,重要建筑信息如下:1. 主楼:XX层,高度XXX米,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2. XXX室外景观设施:XXX平方米;3. XXX停车场:XXX平方米。
第二部分:相关设计标准一、设计依据:《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
二、地质勘察报告:根据X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的基本情况如下:1. 地质构造:XXX;2. 地质地貌:XXX;3. 土层结构:XXX。
三、总平面布置:根据XX规划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将建筑分为XXX部分进行平面布置设计,包括建筑功能布局、交通道路、景观绿化等内容。
四、建筑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荷载要求,设计主楼结构为XXX结构形式,XXX材料,满足承载要求。
五、给水排水设计:根据建筑用水、排水的需要,设计给排水管道系统,满足建筑功能性要求。
六、电气设计:根据建筑用电需求,设计电气系统布置,包括配电、照明、弱电等部分内容。
七、暖通设计:根据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要求,设计暖通系统布置,满足舒适度和节能要求。
八、消防设计:根据建筑防火要求,设计火灾报警、防烟排烟、消防应急设施等消防系统布置。
第三部分:施工图设计内容一、建筑平面布置:包括地面、地下室、一层及以上各层平面布置。
二、建筑立面设计:包括建筑各个立面的设计,包括外墙、窗户、门等内容。
三、建筑结构设计:包括建筑各个结构的设计施工图纸。
四、给水排水设计: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连接图。
五、电气设计:包括配电箱、线路布置、照明设施等相关图纸。
六、暖通设计:包括采暖设施、通风设施、空调设施相关图纸。
七、消防设计:包括消防系统设施、应急通道布置相关图纸。
三等_fractune_采气2014

团队编号:14204027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比赛类别采气工程单项组完成日期 2014年4月15日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作品简介本作品根据沁端区块煤层气田地质和储层特点、开发方案及钻井井身结构,完成了压裂方案设计与排采工艺设计。
在压裂方案设计方面,完成了压裂射孔设计、压裂工艺优选、压裂液优选、支撑剂优选、压裂施工程序设计,同时也完成了压裂设备选择、井下工具选择、压裂管柱设计、返排优选、安全和环保控制设计和区块压裂改造建议,进行了初步的投入预测。
并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①采用加纤维滑溜水压裂液作为压裂液体系;②采用组合支撑剂作为支撑剂体系;③直井分层压裂和水平井分段压裂;④综合评价优选返排模式;⑤提出区块压裂改造技术展望。
在排采工艺设计方面,完成了排采工艺优选、排采设备优选、合理排采工作制度优化及防煤粉工艺设计,同时完成了排采作业程序设计、煤层气监测系统设计和生产监测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投入预测。
并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①采用参数量化综合评价法优选排采设备;②采用极限煤粉浓度管控技术来控制煤粉;③采用经济适用设备监测煤层气井的生产。
本作品是在阅读了大量的煤层气相关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并和许多老师和现场高工进行讨论,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完成。
在此,对各位帮助完成该作品的老师、高工以及同学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由于设计时间和团队成员水平有限,设计方案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压裂方案设计 (1)第1章直井压裂方案设计 (5)1.1基础资料 (5)1.2射孔设计 (6)1.3压裂工艺方法优选 (7)1.3.1 压裂井的选择 (7)1.3.2 压裂工艺方式选择 (7)1.4压裂施工设备 (9)1.4.1 地面动力机械设备 (9)1.4.2 井下工具 (10)1.5压裂管柱设计 (11)1.6压裂液优选——纤维压裂液体系 (12)1.7支撑剂选择 (14)1.8压裂施工程序设计 (16)1.8.1 施工准备 (16)1.8.2 压裂施工程序 (16)1.9施工参数设计 (18)1.10压裂返排设计 (22)1.10.1 基本参数 (22)1.10.2 返排模式优选 (22)1.10.3 返排程序优化设计 (22)第2章水平井压裂方案设计 (24)2.1基础资料 (24)2.2射孔设计 (25)2.3压裂管柱设计 (25)2.4压裂液优选——纤维压裂液体系 (25)2.5支撑剂优选 (25)2.6施工参数设计 (25)2.6.1 压裂裂缝条数设计 (25)2.6.2 泵主程序设计 (25)2.7压裂返排设计 (39)2.7.1 基本数据 (39)2.7.2最佳返排模式优选 (39)2.7.3返排程序优化设计 (39)第3章煤层压裂技术展望 (41)3.1体积压裂 (41)3.2通道压裂 (42)第4章安全及环保控制 (43)参考文献 (46)第二部分排采工艺设计 (48)第1章煤层气排采工艺选择 (49)1.1煤层气的排采机理及产气特征 (49)1.2排采工艺技术 (54)1.2.1 排采制度及排采控制 (55)1.2.2 排采参数相互关系 (57)1.2.3排采控制设计 (60)1.2.4 排采的作业程序 (60)第2章排采设备优选 (62)2.1煤层气排采设备的选择 (62)2.2排采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64)2.3排采设备的适应性 (66)2.4最佳排采设备的优选 (68)2.4.1 参数量化综合评价法 (68)2.4.2 评价法的用法 (69)2.4.3 有杆泵排采设备的参数优化 (72)2.4.4 煤层气井有杆泵设计及其结果 (77)第3章防煤粉工艺设计 (79)3.1煤粉对排采的影响 (79)3.2煤粉产出规律 (79)3.3煤粉浓度预警指标 (80)3.4极限煤粉浓度管控技术 (81)第4章煤层气井的生产管理 (82)4.1煤层气井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82)4.1.1数据采集系统 (83)4.1.2信息传输系统 (83)4.1.3数据监控系统 (84)4.2煤层气井生产监测 (84)4.2.1煤层气井的监测参数 (84)4.2.2煤层气井监测方式及控制技术 (84)参考文献 (89)第一部分压裂方案设计水力压裂是一种广泛用于油气开发的增产措施,其历史已有近40年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气工程1气井的完井和试气1.1气井的完井和井身结构1.1.1气井的完井方法1)裸眼完井:钻到气层顶部后停钻,下油层套管固井,再用小钻头钻开油气层,这样气层完全是裸露的。
2)衬管完井:这是改进了的裸眼完井,有裸眼完井的优点,又防止了岩石垮塌的缺点。
衬管用悬挂器挂在上层套管的底部,或直接座在井底。
3)射孔完井:钻完气层后下气层套管固井,然后用射孔枪在气层射孔,射孔弹穿过套管和水泥环射入气层,形成若干条人工通道,让气进入井筒。
长庆气田目前采用的是射孔完井方法。
4)尾管完井:钻完气层后下尾管固井。
尾管用悬挂器挂在上层套管的底部,射孔枪射开气层。
尾管完井具有射孔完井的优点,又节省了大量套管。
尾管顶部还装有回接接头,必要时,还可回接套管一直到井口。
尾管完井特别适用于探井,因为探井对气层有无工业价值情况不明,下套管有时会造成浪费。
1.1.2井身结构井身结构包括下入套管的层次,各层套管的尺寸及下入深度,各层套管外水泥浆返深、水泥环厚度以及每次固井对应的井眼尺寸。
井身结构通常用井身结构图表示,它是气井地下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经论证,适合长庆气田开发的最小生产套管尺寸为φ139.7mm,套管程序为φ244.5mm+φ139.7mm。
考虑到下古气层H2S含量较高,套管腐蚀后的修复、气田开发后期侧钻和上、下古气层的分层开采,下古气层开发井采用φ273mm+φ177.8mm(7″)套管程序。
上古气层采用φ244.5mm+φ139.7mm井身结构。
1)长庆气井井身结构演变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以前,以找油为主,兼顾石盒子组底砂岩气层。
套管程序:Φ339.7mm表套(150~200m)+Φ177.8mm或Φ139.7mm 套管。
井身结构见图2-1。
图2-1 第一阶段井身结构图2-2 第二阶段井身结构(1)第二阶段:1986年至1988年,油气并举阶段。
(1)区域探井及超探井:表层套管+技术套管+生产套管+尾管。
井身结构见图2-2。
优点:不熟悉地层的情况下,裸眼段长,能解决盐岩层等复杂问题。
缺点:井眼大,套管层次多,钻速慢,建井周期长,成本高。
(2)盆地东部中深井: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尾管井身结构见图2-3。
优点:相对前一种井身结构,简化了套管程序,钻速快,建井周期短。
缺点:表层套管下深浅,未封固延长水层。
图2-3 第二阶段井身结构(2)图2-4 第二阶段井身结构(3)(3)东部探井第三次简化:表层套管+生产套管增加了表套下深,简化了套管成程序,提高了钻速,节约了成本。
井身结构见图2-4。
第三阶段:盆地中部地区,以找气为主。
(1)边探井:以扩大储量和面积为目的,要求中途测试,目的层先期完井。
井身结构见图2-5。
图2-5第二阶段井身结构(3)444.5mm 钻头 215.9mm 钻头152.4mm 钻头 造斜点311.2mm 钻头 346mm ×550m273mm ×550m241.3mm ×2690m 侧钻点:2690m 215.9mm×3170m 领眼152.4mm ×4117m 114.3mm ×4112m 悬挂器(2)评价井、试采井及开发井图2-6 靖边气田井身结构图 图2-7 上古气层开发井井身结构示意图2)水平井井身结构根据长庆气田区域特点和现场钻井实际情况,分三种井身结构: Ⅰ型:子洲气田上古气层、靖边气田中部和南部下古气层水平井井身结构,见图2-8;Ⅱ型:靖边气田北部下古气层水平井井身结构,见图2-9;Ⅲ型:苏里格气田上古气层水平井井身结构,见图2-10。
后期根据钻井成功经验,还可进一步优化。
图2-8子洲气田、靖边气田中部和南部水平井井身结构 图2-9靖边气田北部水平井井身结构图2-10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井身结构1.2气井的完井试气气井完钻后要进行试气,目的是了解钻探目的层有无油气及其产量的多少,为评价气层和气层的开采提供依据。
试气的工艺过程分六个工序,即通井、洗井、压井、射孔、诱喷和测试。
1.2.1通井新井射孔前,为了保证射孔枪顺利下到目的层,先用通井规通井和探井底。
通井规是一个空心圆柱体,外径比套管最小内径小6~8毫米,长度0.5米。
通井时,通井规装在油管或钻杆的最小端到井内,如果顺利下到井底就算合格。
探到井底的深度两次相差在0.5米以内,取平均值作井底实际深度。
1.2.2洗井洗井是为了冲掉并携带出套管壁上的泥饼和井底的沉砂等杂质,避免射孔后堵塞孔眼,污染油气层。
1)清水洗井:用清水以大排量在井内循环至少两周以上,洗井结束时清水中的机械杂质含量要求低于0.20%。
2)泥浆洗井:用优质泥浆大排量在井内循环至少两周以上,洗井结束时进出口泥浆密度一致。
洗井有正循环和反循环两种方式,由油管注入,从套管返出的称为正循环,由套管注入,从油管返出的称为反循环,由于油管截面积比油套管间的环空截面小得多,所以,正循环比反循环的液流速度大,冲刺能力强,而携带杂质的能力却比反循环弱。
井底沉砂多的井,可以先用正循环,后用反循环方式洗井。
1.2.3压井为了保证射孔中不发生井喷,射孔前要压井,压井液在洗井合格后替入井内。
对压井液密度的要求是:压井液对气层形成的压力梯度是气层预计压力梯度的1.05~1.15倍。
1.2.4射孔射孔是用射孔弹穿透油层套管和套管外的水泥环,使气层和井底沟通。
工业化并且在打开气层大量使用的射孔方式有3种:电缆输送式套管射孔、油管传输射孔、电缆输送式过油管射孔。
1)、电缆输送式套管射孔工艺电缆输送式套管射孔工艺,是采用射孔完井以来最早采用的一种射孔方法。
它实在敞开井口的情况下,用电缆把射孔器输送到目的层,进行定位射孔。
该工艺一般用于气层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穿透深的特点。
为减少射孔液对储层的伤害,必须采用优质射孔液。
2)、油管传输射孔工艺油管传输射孔解决了电缆传输射孔方法所存在的大部分问题。
油管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一节或多节油管枪下入到合适的深度(通常位于可回收式封隔器下面)。
射孔前装好井口装置使井口能保持最大压力。
3)、电缆输送式过油管射孔工艺⑴有枪身过油管射孔◆地面所需特殊设备该射孔现场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压力较高,自喷能力较强的气井。
针对防喷问题需要在地面完善配套防喷装置。
其中主要设备有:封井器、防落器、防喷管、注脂泵车、手压泵。
◆施工过程首先在采气井口上安装封井器和防落器,连接好注脂泵车。
然后使电缆经过地滑轮和吊滑轮,再穿过防喷盒和防喷管与磁性定位器、加重杆和射孔器连接。
联好后全部放入防喷管内,用由壬把防喷管固定在防落器上。
打开防落器和采气井口的阀门,均匀的下放电缆至射孔井段进行定位射孔。
②无枪身过油管射孔无枪身过油管射孔工艺地面所需特殊装备和施工过程与有枪身过油管射孔相同。
特点:过油管张开式射孔器,采用大药量、深穿透射孔弹,穿透性能与有枪身射孔弹具有同等的威力,使用安全可靠。
由于无枪身射孔器在老井和注水井中,能不起油管进行射孔和补孔作业,避免了起下油管过程中储层带来二次伤害。
在新井中,对那些需要丢枪进行生产测井的井,可大大减少口袋长度而降低钻井成本,对于要开展“分层开采”等新工艺的气井也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采气工程2.1采气工程的概念采气工程是在气藏开发地质和气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以气井生产系统分析为手段,着重研究不同类型气藏天然气在井筒中的流动规律,并在科学合理利用气藏天然气能量的原则下,采用最优化的采气工程方案与相应的配套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把埋藏在地下的天然气资源最经济、安全、有效的开采出来,以实现气田长期高产、稳产、获得较高经济采收率。
2.2采气常用术语2.2.1压力(1)原始地层压力:气藏未开采前的气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2)目前地层压力:气层投入开发之后,在某一时间关井,待压力恢复平稳后,所求得的井底压力称为该时期的目前地层压力。
(3)井底压力:指气井产层井段气层中部(气层中深)的压力。
(4)流动压力:气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压力称为流动压力。
(5)井口压力:井口压力分为油压和套压。
通常根据油、套压来分析气井的生产情况。
油压:是指井口油管内流体的压力。
套压:是指井口套管内流体的压力。
2.2.2温度(1)地层温度:气层中部的温度称为地层温度。
(2)井口温度关井井口温度:气井关井后在井口测得的天然气温度。
井口流动温度:气井采气时在井口测得的天然气温度。
2.2.3流量单位时间内从气井产出的气态或液态物质的数量称为流量。
天然气流量常用104m3/d、地层水常用m3/d;凝析油、原油常用t/d、m3/d 表示。
为了比较气井和气井之间或气井在不同阶段生产能力的大小,常用绝对无阻流量和无阻流量的概念。
绝对无阻流量是在气井井底流动压力等于0.1MPa时的气井产量,它是气井的最大理论产量,实际上不可能按它生产。
无阻流量是指气井井口压力等于0.1MPa时的气井产量。
为了表示气井产气量和产水量(或产油量)的比例,引出水气比和油气比的概念:水气比=产水量/产气量;油气比=产油量/产油量。
2.3井筒中的垂直管流图3-1 气液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形态气泡状 段柱状 环雾状 雾状 2.3.1气液混合物在垂直管流中的流动形态油、气、水混合物在从井底流向井口的垂直上升过程中压力不断下降,流体的流动形态随之发生变化。
1)纯气井:不产油或产油很少的气井,井筒中呈单相气流。
由于气体密度小,流动摩阻也很小,只需要井底压力大于井口油压,气井就能正常生产。
2)气水同产井:对于存在气液两相流的气井,气液混合物在上升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逐渐降低,气体不断分离、膨胀,使得流动形态不断变化,一般要经历气泡流、段塞流、环雾流和雾流几种流态,如图3-1。
2.3.2垂直管流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在垂直管流中,气体的膨胀能一方面是携带、顶推液体上升的动力,而另一方面又由于气液之间产生的滑脱现象而增加了滑脱损失。
气井举升油、气、水出井口的能量来源是井底流压,能量消耗主要是气液柱的重力、流动的磨擦阻力、井口回压(油压)及滑脱损失。
二者平衡,即:井底流压+气体膨胀能=气液柱重力+摩阻损失+滑脱损失+井口回压流动摩阻随流速(产量)的增大而增大,油、气混合物在油管中的上升速度为:泡流<段塞流<环雾流<雾流滑脱损失与下列因素有关:1)流动状态:泡流>段塞流>环雾流>雾流2) 油管直径:油管内径越大,滑脱现象越严重,滑脱损失越大。
3) 气液比:举升一定量的液体,气量越大,滑脱损失越小。
2.4采气生产参数之间的关系采气生产参数主要有地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油压、套压、输压、流量计静压、差压、油气比、水气比、日产气量、油量、水量、以及出砂量等。
天然气从气层到计量站一般要经过气层渗流、井筒垂直管流、井口针阀的节流和地面管流四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