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一)
弓形虫

弓 形 • (一) 病原学诊断 • 1.涂片染色法 • 病人体液离心沉淀物涂片;病变组织切片,染 色后镜检、查找滋养体。 • 2.动物实验 • 小鼠腹腔接种,取腹腔液镜检。 • (二 )血清学试验 • 染色试验;FA、IHA等检查抗体,检测循环抗原。 • (三)其他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物理学诊断
滋养体
一般存在 于中间宿主有 核细胞内或游 离于体液中。
4~7μm×2~4μm
滋养体(涂片染色) 滋养体(模式图) 扫描电镜照片
包 囊
包囊
圆形或卵圆形
小囊,具有弹性囊 壁,内含数个或数
千个缓殖子。
假包囊 数个至10多个 包囊
弓形虫速殖子(滋
养体)寄生在细胞 内的虫体集合体。 假包囊
裂殖体和裂殖子 裂殖体是在猫肠上皮细 胞内的无性繁殖期。裂殖体 内含数个裂殖子。 配子体 是在猫肠绒毛上皮细胞内 的有性繁殖期。分为雄配子 体和雌配子体。 卵囊 存在于猫粪中,8~12μm, 成熟卵囊内2 个孢子囊,每 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
弓
形
虫
• 三、致 病 • 机会性致病 • 滋养体、速殖子(假包囊)是主要致病阶 段; • 缓殖子(包囊)是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的 主要形式。 • 虫体在有核细胞内寄生增殖,反复破坏细 胞,致炎症 细胞的浸润,产生炎性反应。 • 虫体抗原致过敏作用,肉芽肿样炎症。
先天性弓形虫病
只发生母亲在妊娠期间感染,表现为流产、早产、 畸胎和死产。 出生后成活者中多出现弓形虫病,表现为智力发育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中间宿主:人、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猫)、鸟类、爬行类等
卵 囊
经口感染 进入中间宿主 子孢子侵入有核细胞
滋养体(内二芽殖法) 假包囊--速殖子--发病
弓形虫

外具双层囊壁,内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 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
二、生活史
(一)在猫体及终宿主体内发育过程
包囊 假包囊 猫吞食
小肠
缓殖子 速殖子 子孢子
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
裂体生殖 裂殖子 裂殖体
侵入新的 上皮细胞
卵囊
囊合子
( 猫粪 )
合子
配子生殖 雌配子 雄配子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二)在人体及其他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过程
④多个生活史期都具感染性,并有多种感染途径;
⑤包囊可在中间宿主组织内长期生存; ⑥卵囊排放量大,且其在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
三、致病
(一)致病机制:
1. 速殖子导致组织急性炎症和坏死 2. 缓殖子引发慢性感染 3.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______隐性感染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______急性重症
(二)累及器官:
脑、眼、心肌、肺、肝、淋巴结等多器官
(三)临床分类:
先天性和获得性弓形虫病二类
1 、先天性弓形虫病
初孕妇女,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致流产、早产、死产或畸胎等。 主要累及脑和眼, 如脑积水、脑钙化、精神和运动障碍; 视网膜脉络膜炎。
2、 获得性弓形虫病
(1)淋巴结肿大: 最常见症状 (2)主要受累器官及症状: 脑炎、脑膜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等 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等 (3)多器官受损: 心肌炎、肺炎、肝炎、肾炎等。
弓形虫
第三组:杨忠 坚才 胡洁 秦小威 马国林
一. 形 态
弓形虫的5种主要形态: 滋养体(速殖子、缓殖子) 包囊 裂殖体 配子体 卵囊
(一)速殖子及假包囊:
存在于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繁殖快,
一般见于疾病急性期。 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 游离于体液中 寄生于细胞内 形成假包囊
寄生虫学第十四讲弓形虫讲解ppt课件

2019
卵囊(粪)
人
猫粪污染饮食 经口感染
经破损皮肤粘膜、输血、 器官移植等途径感染
5
2019
-
6
弓形虫的致病
1. 先天性弓形虫病
通过胎盘感染,可造成流产、早产、死产或 引起胎儿畸形、智力障碍、眼病等。
2. 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急性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低热, 严重者可出现脑炎、肺炎、心肌炎等。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2019
-
9
弓形虫
2019
-
10
弓形虫
2019
-
11
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
2019 12
猫 组 织 内 弓 形 虫
2019
-
13
弓 形 虫 卵 囊
( 内 含 两 个 孢 子 囊 , 八 个 子 孢 子 )
14
2019
2019
-
15
弓形虫所致胎儿畸形
无脑儿
胎盘粘住头部
2019 16
弓形虫所致胎儿畸形
内脏外翻畸形
脊柱裂畸形
2019
-
17
先天性弓形虫病
2019
脑积水---大头畸形
-
小头畸形
1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先天性弓形虫病
斜视
斜视、脑瘫
斜视、弱智
2019
-
21
2
弓形虫的生活史
终宿主 猫 猫 中间宿主 人及多种动物 多种动物
滋养体
无性 裂体增殖 配子生殖 孢子增殖 急性期假包囊 (速殖子) 慢性期包囊 (缓殖子)
弓形虫

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
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
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
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便患了弓形虫病。
对于人类来说,以下三种途径是已被证实的且较为可能的:● 食用生肉或煮得不够熟的肉类,特别是猪肉、羊肉和鹿肉;而食用生牛肉也被认为是城市居民感染弓形虫的最重要渠道。
● 运输或接触生肉或生的内脏后,没有清洁双手便放到嘴● 接触猫粪便或接触与猫粪便接触的物体。
● 和带虫的犬猫共同生活猫的身上和口腔内常常有弓形虫包囊和活体。
直接接触猫易受感染。
狗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的粪便和排泄物却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单纯和狗接触不会感染弓形虫病。
其他家畜、家禽,如:鸡、鸭、鹅、猪、牛、马、羊等动物体内有时带弓形虫包囊和活体。
所以食用肉、蛋奶也可能感染,鱼肉体内有时也有弓形虫包囊或活体。
鱼也是一个传染源,另外某些吸血昆虫,叮咬人时也可以感染。
人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染。
怀孕妇女,可以把弓形虫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患有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月经期弓形虫活动最强烈。
妇女所排的经血里面常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包囊,是一个不小的传染源,决不应忽视。
另外,患弓形虫病人的尿液中,唾液中、眼泪中、鼻涕中、男人的精液中、有时带有弓形虫包囊。
人类通过性行为可以互相传染。
急性发作的病人的喷嚏,可以成为飞沫传染源。
市售的各种肉制品、香肠、火腿肠、罐头也都可以成为传染源。
奶制品、奶油制品、蛋类制品、蛋糕、各类饼干、点心、冰点有时也能成为传染源。
总之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鱼、肉、蛋、奶及其制品都有可能传染弓形虫病。
弓形虫可以使人表现为慢性寄生虫病,主要症状有1)发热、发热程序及持续时间不一定。
2)皮疹:常见的皮疹有斑丘疹和出血性皮疹。
3)胃肠道症状;可发生呕吐,肠鼓气,顽固性腹泻,粘液血便,也可有类似胃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阑尾炎,结肠炎等症状。
弓形虫

三.诊断
1.病原诊断:取血液、脑脊液等体液作 涂片,或淋巴结穿剌涂片,镜检滋养体。 也可用动物接种或细胞培养法。 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方法有染色试验、 IHA、IFA、ELISA等。 3 其它技术:近年来,PCR及基因探针技 术等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弓形虫病的诊 断。
四.流行与防治
1.流行:弓形虫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动物 源性寄生虫病,也是人兽共患病。动物 和人的感染率都很高。血清学调查发现 许多国家的人群感染率达 25 - 50 %,多 为隐性感染。我国的感染率较低,血清 阳性率约为5%。
造成弓形虫感染率高的原因: ① 生活史过程中多个阶段有感染性; ② 中间宿主种类多; ③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阶段可各自独立 循环传播; ④ 包囊在宿主体内存活时间长; ⑤ 卵囊在外界的抵抗力强。
2、传染源:主要是动物尤其是猫等猫科 动物。 3、传播途径:先天性:经胎盘感染。后 天性:经口感染。 4.治疗:复方新诺明、螺旋霉素等。 5.预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该病的 认识,避免接触受染动物,注意饮食卫 生。
1在中间宿主体内:人若吃入猫粪中的 卵囊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在 小肠内,子孢子或缓殖子、速殖子逸出 并进入肠壁血管,侵入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寄生,并扩散至全身,可侵入任何有 核细胞,以内二芽殖法增殖,形成假包 囊。假包囊破裂后,速殖子侵入新的组 织细胞,继续增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机体产生免 疫力后,虫体增殖速度减慢,形成包囊。 包囊可存活数月、数年甚至终身。 当机体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剂等情况下,组织内的包囊可破裂,释 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并到达其它组织细 胞,形成假包囊,并不断进行无性增殖。
如何预防弓形虫病

如何预防弓形虫病弓形虫病简介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感染疾病。
弓形虫广泛分布于全球,主要通过感染含有弓形虫卵的病毒、动物的组织和水源而传播。
弓形虫病在一般情况下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无害的,但对于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预防方法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弓形虫病的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熟食消毒弓形虫卵存在于生肉和生蔬菜中,因此,为了杀灭可能携带弓形虫的卵,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生肉类:生肉类食品应当完全煮熟或煮沸,确保内部温度达到至少70℃以杀灭弓形虫。
•生蔬菜:应当将其浸泡在含有1%次氯酸钠的水中,浸泡时间至少15分钟。
2. 手卫生弓形虫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并将其带入口腔而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在处理食物前后,请务必彻底清洗双手,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洁。
•避免接触不洁净的土壤和猫砂盆,如果接触后,请立即清洁双手。
3. 食品卫生为了降低感染弓形虫的风险,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食品卫生原则:•使用干净的刀具、砧板和餐具来处理和食用食物。
•避免生食如生鱼片、生蔬菜和未加工的奶酪。
•避免食用未经过处理的食物,尤其是在旅行或外出用餐时。
4. 猫咪管理猫咪是弓形虫病传播的主要源头。
尽管大多数家猫可能没有感染弓形虫,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如果您怀孕或免疫力低下,请避免接触猫砂盆和猫咪的粪便。
•尽量避免让猫咪捕猎或食用生肉,这可能是弓形虫的传播途径。
•避免让猫咪外出并接触有可能受到弓形虫污染的土壤或危险环境。
5. 废弃物处理正确处理垃圾和废弃物也是预防弓形虫病传播的重要方面:•将食品残渣和猫砂等潜在受污染的物品都放入密封袋中。
•扔掉垃圾前,请密封袋上的结口。
•定期清理垃圾箱,并确保其在清理时也得到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结论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弓形虫病的风险。
注意熟食消毒、维持良好的手卫生、保持食品和猫咪管理、正确处理废弃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我们预防弓形虫病的传播。
弓形虫

2、寄生:
⑴ 急性期: 阶段:速殖子(假包囊)。 部位:有核细胞内(脑、眼、淋巴结、肝、心…) 繁殖:内二芽殖、二分裂、裂体增殖 。 (内二芽殖:无性增殖方式的一种,首先胞 核前沿长出 2 个花蕾样突起物,逐渐伸展 形成 2 个子核,胞质一分为二,虫体分裂 成 2 个滋养体)。
2、寄生:
⑵ 慢性期:
(Diagnosis of laboratory)
1、 病原学检查:(检出率低)
⑴ 涂片染色:急性患者的体液:腹、胸、羊水、
脑脊液、血液离心浓缩后涂片。
⑵
⑶
组织活检:骨髓、淋巴结穿剌。
动物接种或细胞培养(材料同 “ ⑴ ” ), 阴性肓传2-3次。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扩增。
⑷
2、 免疫学检查:
脑炎者有508例,大多在2-8月死亡)。 ⑵ 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先天性弓形虫病(婴儿肠管外露)
先天性弓形虫病(无脑婴儿)
先天性弓形虫病(婴儿肠管外露)
先天性弓形虫病(胎盘与头连在一起)
视网膜脉络膜炎
眼底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灶,约1-3个视乳头面积大 小,边界清楚,病灶内组织消失。
四、实验诊断
一、形 态 (Morphosis)
1、滋养体: 呈香蕉形或半月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 平均大小 1.5um×5.0um 。包括速殖子和 缓殖子(虫体较小,核稍偏后)。 2、包囊: 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物,有坚韧囊壁,内有 数个至数千个缓殖子。 3、假包囊: 在组织细胞内,内含数个至十几个速殖子。 4、卵囊: 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囊壁,内含2个孢子囊, 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新月形子孢子。卵囊是 有性生殖的产物,而包囊是无性生殖的产物。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弓形体1

(二)预防
1、定期对孕妇做弓形虫常规检查,孕期避 免接触猫,防止先天弓形虫发生 2、对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检测以警惕弓 形虫的发生。 3、加强对家禽、家畜和可疑动物的监测和 隔离。 4、对肉类严格检疫,加强饮食卫生管理。 5、饲养动物尤其是猫最好用干饲料或烧煮 过的食物喂养,定期清扫窝圈。
二、生活史
生活史发育过程需要2个宿主。
中间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生殖。
终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1.寄生部位:滋养体,假包囊, 生活史 包囊寄生在人的除红细胞以 外的有核细胞内。 2.终宿主: 猫和猫科动物。
3.中间宿主:
人。 哺乳类,鸟类,鱼类,爬 行类等。猫和猫科动物。
4.感染阶段:成熟卵囊。假包囊。包囊。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属机会致病原虫。因其发
现于刚地鼠体内,虫体的滋养体呈弓
形,故命名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病是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艾滋病患者致
死原因之一,也是当今致畸胎的四大
原因之一。
一、形态
弓形虫形态复杂,在生活史发育过 程有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 囊合子(卵囊)五个时期,但此今为止 在人体、猪只见到滋养体和包囊2个时期 ,对诊断弓形虫病有价值。下面重点介绍 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 间接血凝试验
(3)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五、流行
(一)分布
世界性:感染率世界各地为25-50%.
我国为1-38.6%.
五、流行
(一)分布
造成弓形虫广泛流行的原因:
1.多种生活史时期具有感染性; 2.中间宿主广泛,家畜家禽易感染; 3.可在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中间 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多向交叉传播; 4.包囊可终生存在于中间宿主组织内; 5.卵囊排放量大,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弓形虫病
I母体在孕期感染后,虫体经血流传入胎儿。造成各种先天性畸形、缺陷、残废或死 亡;而且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 美国每年约有3000名婴儿出生时患有弓形虫病。这些婴儿中5-15%-死亡;8-10%-脑 及眼明显损伤;10-13%-视觉损伤。
F 刚X 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一则新闻
顼弓形虫成隐形杀手,育龄妇女要远离宠物)
目前,宠物已走进越来越多的百姓家庭,然而,一种叫弓形虫的隐形杀手却在威胁 着人们尤其是孕妇的健康。医学专家提醒广大育龄妇女,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请 远离宠物。 据报道,随着豢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弓形虫病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有 的孕妇被检查出是弓形虫感染时,已经危及胎儿,只好忍痛做人工流产。
生活史特点
1、感染期
◊ 猫粪中的卵囊、动物肉中的包囊或假包囊
2、感染途径
◊ 经口、经皮肤粘膜、垂直传播、输血
生活史特点
3、中间宿主
◊ 人类、约14种哺乳动物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所有有核细胞均 可被侵犯
4、感染阶段
◊ 假包囊、包囊、卵囊
形态(morphology)
类锥体 外膜 内膜 棒状体 高尔基体 核 核仁 内质网 线粒体
速殖子电镜模式图
弓形虫速殖子虫体一端 钝圆而另一端稍尖,一 厕较平而另一侧稍弯曲, 呈新月形或香蕉形
包囊:缓殖子
, 包囊呈卵圆形 具有富弹性坚韧的囊壁,内含数
个缓殖子到含有数千虫体
卵囊:子抱子
卵囊随猫粪便排出,在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孢子化,形成感染性卵囊。 卵囊体外泡子化后含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泡子。
引言
I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弓I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呈世界分布,各种动物都能 感染弓形虫。 弓形虫寄生在人及其他多种哺乳动物除空田胞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四。孕妇在孕 期感染可致流产、早产、死胎、畸胎;后天感染常损害脑、眼等多种脏器,引起 脑 炎、癫痫、精神异常等。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全世界约有5〜10亿人感染,但人群感率各地报道不等,法生活史
1. 弓形虫在终末宿主猫的体内形成 卵囊,卵囊随着猫粪排出体外 2. 卵囊被中间宿王鼠和鸟吞食 3. 在鼠和鸟肌肉内形成包囊 4. 猫通过食入含有包囊的鼠和鸟肉 而感染 5. 卵囊污染外界环境,被羊和猪吞 食,在其体内形成包囊 6. 人通过食入不熟的含有包囊的肉 类而感染 7. 卵囊还可污染饮水和食物,人食 入卵囊也可感染 8. 人还可以通过输血以及器官移植 而感染 9. 怀孕母亲感染后,弓形虫可以经 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流产, 死胎或畸形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