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合集下载

课题研究报告写作格式3篇

课题研究报告写作格式3篇

课题研究报告写作格式第一篇:选题与研究背景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尤其是在人类居住环境中,有很多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环境和生活方式。

研究意义:如何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人类居住环境中的环境健康问题,并通过分析环境健康问题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研究目的:1.研究人类居住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健康问题和其影响因素;2.通过分析环境健康问题的来源,并探究改善环境健康方法和对策,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促进人类健康提供有益参考建议。

第二篇: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环境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等;2.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调查问卷,调查人们对环境健康问题的认知情况、态度和行为习惯等;3.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人类居住环境中的污染、噪声等情况,调查环境污染问题的实际情况。

研究步骤:1.了解环境健康问题的相关概念和发生机制;2.通过文献调查法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环境健康问题的来源和影响因素;3.编制调查问卷,随机选取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4.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人们对环境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和态度;5.通过实地调查法,调查人类居住环境中的污染、噪声等既定问题的实际情况;6.归纳总结环境健康问题所涉及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环境污染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第三篇: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1.环境污染是人类居住环境中的主要环境健康问题之一;2.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垃圾等;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关注程度逐步提高;4.在人类居住环境中,一些生活方式也会对环境健康造成影响,如饮食、烟酒等。

结论:通过对环境健康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对于保障人类健康非常重要;2.必须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法规制定和宣传,保护生态环境;3.推广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篇一」慎选题目如果授課老師未指定題目,建議各位在挑選題目時,範圍不要太大,題意要明確,以免超過自己的能力,而造成吃力不討好的情況。

如果授课老师未指定题目,建议各位在挑选题目时,范围不要太大,题意要明确,以免超过自己的能力,而造成吃力不讨好的情况。

若無法找到適當的題目,不妨多和老師討論。

若无法找到适当的题目,不妨多和老师讨论。

具有说服力研究报告之简单分类文献回顾、整理型針對某一個主題,從報章、雜誌、期刊、學術報告、網路等蒐集以往相關的文獻,將之做「有系統」的整理。

针对某一个主题,从报章、杂志、期刊、学术报告、网路等搜集以往相关的文献,将之做「有系统」的整理。

資料整理的重點,在於緊扣著主題,並客觀地呈現對主題正反兩面的意見或看法,最後可以提出你個人的建議,但是需注意推論的邏輯。

资料整理的重点,在于紧扣着主题,并客观地呈现对主题正反两面的意见或看法,最后可以提出你个人的`建议,但是需注意推论的逻辑。

理论推演型在適當的假設下,用圖形、數學、或其他科學方法建立模型,並將之推演而得到某些結論。

在适当的假设下,用图形、数学、或其他科学方法建立模型,并将之推演而得到某些结论。

其重點在於假設是否合理、推演過程是否正確、以及所得結論是否和現實生活的觀察相符。

其重点在于假设是否合理、推演过程是否正确、以及所得结论是否和现实生活的观察相符。

实证研究型此類型的的報告,通常是依據別人建立的理論模型,找到實際的資料用統計方法來驗證。

此类型的的报告,通常是依据别人建立的理论模型,找到实际的资料用统计方法来验证。

研究报告架构一般通用架构前言(绪论、导论、绪言)此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導引報告閱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該報告想要討論的問題,以及報告的目的。

此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导引报告阅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该报告想要讨论的问题,以及报告的目的。

此一部份至少应包含: 1.问题的背景绿起、 2.研究的动机、 3.过去其他相关研究的简述[注] 、 4.研究范围的界定、 5.为何你采取某种研究方法的原因及其步骤。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研究报告》,写作方法指导和范文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研究报告》,写作方法指导和范文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研究报告》,写作方法指导和范文01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点拨什么是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最后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书。

调查研究报告,是一种文书,是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经常要用到的,同学们长大后要从事这些工作,就必须学会调查研究报告怎样写。

写作方法指导1、选好研究报告的题目将来从事工作后研究报告的题目都是指定的,而我们现在是写作文,研究报告的题目由自己选定,那么就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空间,小朋友可以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选取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总之要做到切实可行,方便操作。

2、材料真实,语言准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写作时所选材料一定要真实、可信,不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夸大事实或抒发感情,做到实事求是。

调查涉及到数据说明,数据一定要准确,不能大概、差不多,更不能模棱两可。

3、结构清楚,详略得当文章主体部分要做到结构清楚,一目了然,根据写作重点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02范文欣赏一:《“垃圾分类,你我同行”调查报告》一、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垃圾分类吧,就是把垃圾分成四个大类。

垃圾分类是为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做到物尽其用。

可是,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大家是怎样做的呢?为了了解一下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星期天,我和姐姐做了一番调查了解。

二、调查的方法和范围1、在全村查看一遍,采访村委会相关人员,了解我们村的垃圾分类情况。

2、到村民家中去走访,询问人们是怎样处理自己家的垃圾的。

3、到村中的超市去看看垃圾分类情况。

三、调查的结果1、超市的垃圾分类情况最好超市的垃圾桶有四种颜色,分别是:蓝(可回收,可装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五大类)、绿(厨余,可装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黄(其他,可装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废物)、红(有害,可装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废品),这样分类处理垃圾既环保,又能很好地做到废物利用。

研究报告写作的技巧与建议

研究报告写作的技巧与建议

研究报告写作的技巧与建议在科研工作中,研究报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

一篇好的研究报告不仅能清晰地传达研究的目的、实验设计和结果,还能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和启发。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研究报告写作的技巧与建议。

一、标题的选择与设计研究报告标题是读者选择是否阅读的首要依据。

因此,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标题要准确地概括研究内容,并突出研究的创新点。

其次,标题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缩略语,以免读者无法理解。

同时,标题也要力求吸引眼球,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或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二、引言的撰写引言是研究报告的开篇之作,应该具有一定吸引力和逻辑性。

首先,引言要引导读者进入研究领域,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其次,引言还要概述前人研究现状,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之处。

最后,引言要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说明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三、方法与实验的详细描述方法与实验是科研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此必须详细描述。

首先,应当清楚地陈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数据收集、实验条件、实验步骤等。

其次,应提供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或材料的具体参数和来源。

最后,应说明实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

四、结果与讨论的表达结果与讨论是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地描述,并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首先,应以表格、图表或统计数据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便于读者理解。

其次,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讨论,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

最后,应指出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五、结论的总结与展望结论是整篇研究报告的总结与归纳,应准确地回答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在总结过程中,应重要信息进行概括,回顾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创新点,并强调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同时,在展望部分中,可以提出对于该领域未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六、文献引用的规范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可信度和可查性,研究报告中引用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研究报告得写作方法与格式一:引言1.规划。

⑴突出重点,推动全局.有所为,有所不为.塑造地区与学校个性,体现深度与高度。

⑵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克服盲目性与随意性。

2.规范。

其涵义就是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论开展教育科研,以提高教育科研得效率与水平。

教育科研得规范化按时间要求包括:⑴前期研究规范化①选题与陈述假设规范化②制定研究方案、论证研究方案与填写申报、评审书规范化⑵中期研究规范化③实施研究规范化④整理与分析资料规范化⑶后期研究规范化⑤解释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规范化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得意义(一) 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得方向与目标。

(二)保证课题研究步骤有序化。

(三)有利于课题论证、评价与管理三、课题研究方案得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一) 课题名称。

要求:1.简明、贴切、清晰。

2。

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二)课题界定。

要求回答什么就是得问题,说明课题名称及其关键词与重要要领得定义、涵义及来源。

方案设计得许多内容将由此发出去.科学得课题界定有利于使研究内容与活动切题,防止研究目标与方向得转移或使研究范围任意扩大或缩小。

(三)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得问题。

可说明:1.研究原因。

具体说明:(1)时代背景.用以说明研究者选用得新得社会参照标准。

(2)针对问题.说明根据新得社会参照标准得要求,本课题试图解决得教育中得主要问题。

问题表述要求:①一定得维度说明,并使彼此边界清晰,不致混淆。

②同一方案中旨在解决得问题前后一致,防止互相矛盾。

③彼此逻辑关系正确,母概念与子概念关系清晰。

④总课题所列问题要包容子课题旨在解决得问题,防止各说各得互相矛盾。

子课题要根据总课题所列得某些问题作具体说明。

⑤旨在解决得问题要与研究目标、指导理论、研究内容及操作变量等相呼应,前后照应,防止相互分离。

(3)学生发展得需要.(4)学校发展得需要。

2.本课题研究得先进性.说明本课题得研究切合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得现状与发展趋势,与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研究报告写作技巧与方法

研究报告写作技巧与方法

研究报告写作技巧与方法研究报告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呈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许多人在写作研究报告时常常遇到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研究报告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一、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撰写研究报告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是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而研究问题则是具体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有助于写作过程中的思路清晰和条理性。

二、合理组织研究报告结构研究报告的结构应该合理组织,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激发读者的兴趣。

方法部分应该详细描述研究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

结果部分应该清晰地呈现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更直观。

讨论部分应该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准确使用科技术语和数据在研究报告中,科技术语和数据是不可或缺的。

使用科技术语可以准确表达研究内容,但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以免读者难以理解。

同时,数据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应该经过严格的实验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四、注意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研究报告的语言表达应该准确、简洁、明确。

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以免读者理解困难。

同时,逻辑结构也非常重要,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报告内容,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研究过程和结果。

五、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在研究报告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增加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在引用文献时,应该注明作者、年份和出版物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如APA、MLA等。

六、审校和修改在完成研究报告之后,应该进行审校和修改。

审校是指检查报告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等问题,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是指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清晰和连贯。

总结起来,研究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合理组织报告结构、准确使用科技术语和数据、注意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进行审校和修改等。

研究报告写作(模板)

研究报告写作(模板)

研究报告写作(模板)
研究报告写作(模板)
一、引言
在引言中,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
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部分要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讨论其重要性并提出解
决该问题的方法。

三、文献综述
在文献综述中,需要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并评价现
有研究的优缺点,指出其中的研究空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中,需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确保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五、研究结果
在研究结果部分,根据实际研究的结果,客观地呈现研究中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

六、讨论与分析
在讨论与分析中,需要理性地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与前期文献综述进行比较和对比,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见解。

七、结论与展望
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八、参考文献
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研究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确保学术诚信。

以上是一份研究报告的写作模板,根据你的具体研究内容和要求,可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清晰、准确和逻辑性,同时遵循学术规范和要求。

> 注意:上述内容为一份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具体写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调查研究报告写作格式及范文

调查研究报告写作格式及范文

调查研究报告写作格式及范文一、报告格式1.标题:根据研究主题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标题。

2.摘要:简单介绍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长度通常为200-300个字。

3.引言:引出研究主题,介绍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如果适用)。

4.文献综述: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说明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缺口。

5.方法:详细介绍研究的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6.结果:描述和展示研究的主要结果,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统计数据等手段来呈现。

7.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讨论其意义和影响,并与文献综述进行比较和讨论。

8.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强调其对相关领域的重要性,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范文标题:消费者观念对新产品采纳的影响调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消费者观念对新产品采纳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50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观念、产品特性知觉和社会认同程度与其采纳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

这一研究发现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新产品在市场上推广时遭遇到困难,消费者采纳意愿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了解消费者观念对新产品采纳的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消费者观念对新产品采纳的影响因素。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消费者的产品特性知觉与其采纳意愿有关。

其他研究则关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观念和社会认同程度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然而,仍有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来整合和验证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择了500名消费者作为样本。

问卷内容包括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观念、产品特性知觉、社会认同和采纳意愿等指标。

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观念、产品特性知觉和社会认同程度与其采纳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格式一:引言1.规划。

⑴突出重点,推动全局。

有所为,有所不为。

塑造地区和学校个性,体现深度和高度。

⑵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规范。

其涵义是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论开展教育科研,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和水平。

教育科研的规范化按时间要求包括:⑴前期研究规范化① 选题和陈述假设规范化② 制定研究方案、论证研究方案和填写申报、评审书规范化⑵中期研究规范化③ 实施研究规范化④ 整理和分析资料规范化⑶后期研究规范化⑤ 解释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规范化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一)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二)保证课题研究步骤有序化。

(三)有利于课题论证、评价与管理三、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一)课题名称。

要求:1.简明、贴切、清晰。

2.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

(二)课题界定。

要求回答什么是的问题,说明课题名称及其关键词和重要要领的定义、涵义及来源。

方案设计的许多内容将由此发出去。

科学的课题界定有利于使研究内容和活动切题,防止研究目标和方向的转移或使研究范围任意扩大或缩小。

(三)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问题。

可说明:1.研究原因。

具体说明:(1)时代背景。

用以说明研究者选用的新的社会参照标准。

(2)针对问题。

说明根据新的社会参照标准的要求,本课题试图解决的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问题表述要求:① 一定的维度说明,并使彼此边界清晰,不致混淆。

② 同一方案中旨在解决的问题前后一致,防止互相矛盾。

③ 彼此逻辑关系正确,母概念与子概念关系清晰。

④ 总课题所列问题要包容子课题旨在解决的问题,防止各说各的互相矛盾。

子课题要根据总课题所列的某些问题作具体说明。

⑤ 旨在解决的问题要与研究目标、指导理论、研究内容及操作变量等相呼应,前后照应,防止相互分离。

(3)学生发展的需要。

(4)学校发展的需要。

2.本课题研究的先进性。

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切合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可说明:1.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对象的代表性2.根据统计学要求推算研究对象的数量3.通过前测对实验对象和对照对象进行等化处理或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和对照对象。

(五)研究思路。

可说明:1.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所做的猜测,即对课题中涉及的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假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标准的作用。

在有假设的实验研究中,研究必须围?quot;假设进行,对假设进行验证,并在以后的研究报告中说明研究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

假设在内容与表达上应达到这样一些标准:(1)以陈述的方式表达。

通常说明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担?如果??,那么就(有可能)??(2)一般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且必须可以检验。

必要时可对假设作理性分析。

2.指导理论。

主要说明原理性理论。

要求:(1)少而精(2)针对问题(3)能指导操作(4)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以便教师理解和把握。

可引经据典,也各自圆其说。

防止搞成目录式,似贴标签。

3.研究目标。

独特的研究课题应有独特的研究目标。

表述时要注意顾名思义、切题、个性化。

作为应用性研究课题至少说二点:(1)研究目标。

也称中介目标、自变量。

即解决问题的对策。

常简述如何操作,包括途径、策略、方法和模式等。

注意:① 针对课题界定和问题② 体现先进性。

在收集和研究相关情报资料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

③ 如总课题分解为子课题时,则要分别说明。

(2)学生发展目标。

也称教育目标、因变量。

常简述由于实施上述操作,学生发展将如何。

注意:① 针对课题界定和问题② 理顺逻辑关系,如说直接目标1,由此导致目标达成2、3??③ 与研究目标构成函数关系:(假定其它因素作用为零的情况下)(六)因变量及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要求:1.将前述因变量分解为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2.说明评价指标的测试及观察判断方法3.设计好相应的统计表格(七)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

说明: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9 10:011.自变量的操纵与控制(1)明确每一自变量的操作原因(2)明确每一自变量的操作规范,将方法化为方式,并体现先进性。

如说模式,则按模式要素分别说明规范要求。

(3)规范操作2.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八)研究方法和设计逻辑。

可说明:1.研究方法。

说明每一研究方法用于什么。

(试介绍教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2.设计逻辑。

说明如何取样,绩效如何反映。

(九)预期研究成果。

可说明:1.研究报告2.其它论文3.专著4.音像资料5.典型教案6.教具学具(含课件)等(附鉴定材料:①主件:研究报告;②附件:有关研究的支撑性材料;③研究工作总结)(十)研究步骤及进度。

可说明如何实施目标管理;规定时间、明确责任、计量成果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可说明:1.课题研究的类别。

说明是独立课题,还是集体课题。

如果集体课题,则要说明如何分工协作。

2.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说明是集体研究式、总分协作式还是纵何分层式研究形式。

3.相关人员的分工及职责等。

(十二)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可说明:1.人员保证2.策略保证3.经费和物质保证4.机制保证等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浙江教育学院卢真金一、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的意义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三、写作要求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的策略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研究报告和论文是: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

(跨越时空)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一)类型1、实证性研究报告2、文献性研究报告3、理论性研究报告(二)结构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

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

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

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

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

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

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

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

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

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

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

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

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

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

三、写作内容和要求(一)题目1、题目的内容类型、定位、作用2、写作要求标题要准确标题要新颖题式可多样标题要简洁(二)署名1、署名的方式集体署名个人署名2、署名的规则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惯例(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四)前言(三)内容提要关键词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

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

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

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研究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如下部分(一)导言导言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该研究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有人也直接以“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作为该部分内容的标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介绍主要是让读者了解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研究设计的组织形式;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实施与控制;研究资料的收集处理的方法与手段;研究所采用的特殊设备、工具等。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研究结果很重要,能够量化的最好要用数字说明,不能量化的要用一些案例来说明,不要搞一些抽象的说明,给人的感觉空洞。

数据可用表格的形式。

对比实验还要对数据进行前后测验和统计检验。

对取得的结果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归纳。

(四)问题与讨论对在研究和实验中没有完成的问题和原因可以在这一部分说明,对实验的结果是否有推广价值也要进行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