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合集下载

培训变桨远景培训

培训变桨远景培训

实践操作
总结词:培养技能
详细描述:通过实践操作,使学员熟练掌握变桨远景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技能,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
案例分析
总结词
提升分析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了解变桨远景 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 果,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对未来变桨技术发展的展望
1 2 3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桨技术将不断涌现出新 的创新成果和应用场景,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 遇。
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主流
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变 桨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实现,提高 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变桨技术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了解变桨技术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能源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详细描述
变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和优化。通过调整叶片 的角度,可以更好地适应风速的变化,提高发电效率。此外,变桨技术还可以用 于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家庭应用中。
变桨技术的未来发展
加强互动交流
03
希望未来培训能够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环节,让学员能够更加
充分地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详细描述
变桨技术在应用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如何提高发电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应对复杂的风 况等。针对这些挑战,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优化叶片设计和制造工艺、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 等。
PART 03
培训方法和形式
REPORTING
理论授课
总结词:传授知识

28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

28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
14
15
2.4变桨轴承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5.变桨轴承润滑。
16
2.5变桨系统工作环境
17
3.变桨驱动装置
18
19
3.1安装位置
变桨驱动装置通过螺柱与轮毂配合联接。变 桨齿轮箱前的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圈啮合,并要 保证啮合间隙应在0.2~0.3mm之间,间隙由加工 精度保证,无法调整。
20
3.2组成部件
变桨驱动装置由变桨电机和变桨齿轮箱两部分组成。
21
3.3工作原理
变桨齿轮箱必须为小型并且具有高过载能力。齿 轮箱不能自锁定以便小齿轮驱动。为了调整变桨,叶 片可以旋转到参考位置,顺桨位置,在该位置叶片以 大约双倍的额定扭矩瞬间压下止挡。这在一天运行之 中可以发生多次。通过短时间使变频器和电机过载来 达到要求的扭矩。齿轮箱和电机是直联型。变桨电机 是含有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的伺服电动机。电动机 由变频器连接到直流母线供给电流。
11
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
12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 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 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13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 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 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7
2.变桨轴承
8
9
2.1安装位置

变桨培训 PPT课件

变桨培训 PPT课件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3.1 供电回路
滑环-轮毂400V
充电器AC500
轴柜:变桨驱动器 pitchmaster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1.2 顺桨停机保护
1.2.1 变桨系统不仅实现风机启动和运行时的桨距调节,还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
的刹车系统。
1.2.2 在正常停机和快速停机的情况下,变桨系统将叶片变桨到89°,使叶轮逐
渐停转。
安全链闭合 输出信号-变桨
3.3.1 机舱-滑环24V信号线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3.3.2 变桨内部安全链
.jpg
2. 变桨系统整体结构组成
我公司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采用最先进电动变桨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 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变桨的控制系统由七个柜体组成:三个轴柜,三个蓄电池柜和一个主控柜, 他们不仅实现风机启动和运行时的桨距调节,而且能够在事故情况下担负起安全 保护作用,完成叶片顺桨操作,同时还完成故障诊断、状态监测、故障状态下的 安全复位功能、雷电保护控制、电池管理功能等,确保了系统的高可靠性。
主控柜:AC500 输出230V直流
3.1.3 电池模块
1)风机出现故障时为变桨电 机提供备用电源进行紧急顺桨。

变桨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变桨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目录1.概述 (1)2.风力发电机的桨距调节 (2)2.1 变桨距的转速调节原理 (2)2.2 电动变桨系统的结构 (2)3.变桨控制系统 (4)3.1 系统简介 (4)3.2 系统组成 (5)3.2.1 变桨中控柜 (6)3.2.2变桨轴控柜 (12)3.2.3变桨蓄电池柜 (13)3.2.4变桨电机 (13)3.2.5编码器 (14)3.3 系统接口 (14)4. 变桨控制器及变桨调试软件 (15)4.1 变桨控制器端口说明 (15)4.2 变桨控制器操作说明 (21)4.2.1 菜单首页 (21)4.2.2 子菜单:桨叶状态 (22)4.2.3 子菜单:手动操作变桨 (22)4.2.4 子菜单:变桨控制器状态 (23)4.2.5 子菜单:编码器设置 (24)4.2.6 密码子菜单 (25)4.3 控制器参数设置软件使用 (25)4.3.1 变桨控制器参数配置 (25)4.3.2 使用说明 (26)4.4 控制器上电试验 (26)4.4.1 变桨控制器上电前检查 (26)4.4.2 变桨控制器上电试验 (27)5. 变桨控制系统的现场调试 (27)5.1 上电前检查 (28)5.2 变桨系统的现场调试 (28)6.变桨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31)6.1电流读取值异常 (31)6.2 温度值异常 (31)6.3 三面桨叶不动作 (32)6.4 一个或两个桨叶动作异常 (33)6.5 编码器值读取异常 (33)6.6 通信不能建立 (34)6.7 面板异常 (34)6.8 风机正常运行时桨叶异常动作 (34)6.9 无法清0°或者92° (34)6.10 与变桨系统有关的状态码 (35)7. 用户须知 (40)1.概述本培训教材适用于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变桨控制系统产品。

变桨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风力发电机桨叶调节装置,通过调节桨叶角度使风机达到最大的风能利用率,并在不同的风况下控制功率与转速的平衡,当风较大时,使桨叶迎角减小,控制吸收的风能,同时减少风力对风力机的冲击;风小时,使桨叶迎角增大保证获取最大的风能。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ppt课件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ppt课件

40
变桨限位撞块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41
5.1安装位置
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在变桨轴承内圈内侧,与 缓冲块配合使用。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42
5.2工作原理
当叶片变桨趋于最大角度的时候,变桨限位撞 块会运行到缓冲块上起到变桨缓冲作用,以保护变 桨系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位置1:变桨限位撞块与变桨轴承连接时定位 导向螺钉孔。
1.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防腐层。 3.检查变桨电机是否过热、有异常噪声等。 4.检查变桨齿轮箱润滑油。 5.检查变桨驱动装置螺栓紧固。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25
3.6变桨电机技术参数
电机类型 数量
异步电机 每个叶片一个,总共3个
额定功率
3 kW
极数
可选择
额定电压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10
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11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 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
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12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 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 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13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雷电保护装置
4.1安装位置
雷电保护装置在变桨装置中的具体位置见图1,在大齿圈下方偏左一个螺栓孔的位置装第一个保 护爪,然后120等分安装另外两个雷电保护爪。
4.2组成部件 雷电保护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按照安装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是垫片压板,炭纤维刷和集电爪。
4.3工作原理
雷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将作用在轮毂和叶片上的电流通过集电爪导到地面,避免雷击使风机线路 损坏。炭纤维刷是为了补偿静电的不平衡,雷击通过风机的金属部分传导。在旋转和非旋转部分的过渡 处采用火花放电器。这个系统有额外的电刷来保护轴承和提供静电平衡的方法。
3.4变桨驱动装置平面图
位置1:压板用螺纹孔,用于安装小齿轮压板。 位置2:驱动器吊环,用于起吊安装变桨驱动器。 位置3:螺柱。与轮毂联接用。 位置4:电机接线盒。
3.5变桨驱动装置的基本维护
1.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防腐层。 3.检查变桨电机是否过热、有异常噪声等。 4.检查变桨齿轮箱润滑油。 5.检查变桨驱动装置螺栓紧固。
2.4变桨轴承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5.变桨轴承润滑。
安装地点 工作寿命 环境温度范围 机舱内温度范围 工作过程中环境温度范围 露天环境要求 相对湿度
2.5变桨系统工作环境 内陆和沿海地区 20年 -35°C 到 +45°C -35°C 到 +55°C -35°C 到 +55°C 腐蚀性,盐雾,流砂 在+40°C时为5% 到 95%,露点
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向载 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相对于输出端(低速轴),电机和齿轮箱的最大惯 320 kgm² 性矩
额定驱动功率 优选润滑剂 (脂) 维护周期 (脂) 优选润滑剂 (油) 维护周期(油)
பைடு நூலகம்
3 kW
MOBILITH SHC 460如果使用其它润滑剂,必须提供 与优选润滑剂的相容证明 ≥ 20 年
MOBILGEAR SHC XMP 320如果使用其它润滑剂,必 须提供与优选润滑剂的相容证明 ≥5年
≥3.0 m
≥ 20 年, 6000 小时/年,70% 静态 和 30% 动态 位置控制,采用脉动负荷。
3.7变桨齿轮箱技术参数
数量
每个叶片一个,共3个
额定输出扭矩
7500 Nm
最大输出扭矩 (静态)
9300 Nm
额定传动速度
取决于电机中的极对数
传动比
取决于电机中的极对数
额定输出速度
9.09 1/rpm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3.变桨驱动装置
3.1安装位置
变桨驱动装置通过螺柱与轮毂配合联接。变桨齿轮箱前的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圈啮合,并要保 证啮合间隙应在0.2~0.3mm之间,间隙由加工精度保证,无法调整。
3.2组成部件 变桨驱动装置由变桨电机和变桨齿轮箱两部分组成。
3.3工作原理
变桨齿轮箱必须为小型并且具有高过载能力。齿轮箱不能自锁定以便小齿轮驱动。为了调整变桨,叶 片可以旋转到参考位置,顺桨位置,在该位置叶片以大约双倍的额定扭矩瞬间压下止挡。这在一天运行之 中可以发生多次。通过短时间使变频器和电机过载来达到要求的扭矩。齿轮箱和电机是直联型。变桨电机 是含有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的伺服电动机。电动机由变频器连接到直流母线供给电流。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1.变桨控制系统简介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 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 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 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 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 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 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 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2.变桨轴承
2.1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其内齿圈与变桨驱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2.2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使 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 的。
电机连接 工作时间
动态工作
用一个风扇强制风冷 一个内置在定子绕组中的 Pt-100
变频器操作,增加 du/dt 值,增加铁心损耗,增加 电压峰值
单传动, 闭合环路 100 %,当制动器有飞轮时,电机必须持续保持叶 片在工作位置
最大加速度125 1 rpm/s
扭矩限制 电缆长度 使用寿命
最大扭矩限制到65 Nm
电机类型 数量
额定功率 极数 额定电压 频率 防护等级 齿轮输入速度 旋转方向 温度等级
3.6变桨电机技术参数
异步电机 每个叶片一个,总共3个
3 kW 可选择 − 3 相 400 VAC 50 Hz ≥ IP 55 取决于极对数 双向,均布 F, 在环境温度为+55°C时能力为F 级
冷却 温度检测 工作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