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胜利

合集下载

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胜利。

这场革命发生在1917年,是在沙皇制度崩溃后,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发起的。

一、革命的背景俄国的社会矛盾在19世纪末已经日益激化。

沙皇专制统治下,贫富差距悬殊,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而资产阶级却获得巨大利益。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俄国社会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蓬勃发展。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兴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1903年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党和孟什维克党。

布尔什维克党以列宁为代表,坚持无产阶级独立斗争,反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统治。

列宁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1917年二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沙皇制度被推翻,临时政府成立。

然而,临时政府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无法满足广大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发起了十月革命,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四、无产阶级专政的实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他们取消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行了土地革命,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此外,苏维埃政权还采取了国有化措施,将银行、工厂和企业纳入国家所有。

这些举措加强了无产阶级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五、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无产阶级专政还促进了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发展。

苏维埃政权为广大工农提供了免费的教育和医疗,并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六、国际影响俄国十月革命无疑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意志,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同时,它也引发了国际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导致了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对俄国进行了武装干涉。

但无产阶级的胜利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苏联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苏联成立: 年
十 月 革 命 胜 利 的 历 史 意 义
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是俄国历史进 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2、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开创了 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格局
3、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使社会主义 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沙皇统治, 年爆发了二月革命 夫王朝覆灭。 夫王朝覆灭。
2、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革命爆发,占领冬宫,推 十月革命的胜利: 年 月 日 革命爆发,占领冬宫, 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 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 府。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 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 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 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人 类社会在这近百年间取得的最主要成就之一就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立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开创的
从理论走向实践
条件 十月革命 的胜利 经过 特点 意义 背景 苏维埃政 权的巩固 措施 结果 原因 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 新经济政策 内容 意义 (重点把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本 节 知 识 结 构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两极格局下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的世界 4、美苏争霸
5、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世界格 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的发展
3、世界经济的发展
2
第一章 前言分析
把握两条线索:1、即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革命胜 利后苏俄(苏联)为建设社会主义 而进行的探索;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阅读页去广告
列宁《四月提纲》---由资产阶级革命 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十 月革命形势ຫໍສະໝຸດ 和平(人民掌握武装) 的发展 暴力(七月流血事件)
革 命 十月革
▪10月决议 ▪11月7日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的 命概况 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世上第一

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胜利)

❖ 政治:废旧——平等
革命 ❖ 经济:银行铁路大工业国有化没收
世界现代史概况
时间: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现在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线索: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相互对抗
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
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在 20 世纪初的俄罗斯,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一场伟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这一事件改变了俄罗斯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之中。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国内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和腐败无能,让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1917 年 3月(俄历 2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但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国内的根本问题,继续进行战争,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敏锐地察觉到了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变革趋势。

列宁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支持。

布尔什维克党积极组织和宣传,发动群众,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策略。

他们利用了临时政府的软弱和内部矛盾,逐步壮大自己的力量。

在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们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武装起义。

1917 年 11 月 7 日晚,起义的队伍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据点,如火车站、邮政局、电话局等。

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也被攻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

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这一胜利,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经济方面,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同时,对工业进行了国有化改造,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政治方面,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道路。

20 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冲突之中。

经济上,虽然俄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发展,但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广大农民遭受着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困苦不堪。

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腐朽黑暗,人民毫无民主权利可言。

对外,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争的沉重负担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的工人阶级逐渐觉醒,并开始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1917 年 3 月(俄历 2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然而,二月革命后的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民对于和平、土地和面包的需求,继续坚持战争政策,导致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

此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敏锐地认识到,俄国革命必须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列宁提出了“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他指出,俄国革命应当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1917 年 7 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但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此后,布尔什维克党转入地下,并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1917 年 11 月 6 日(俄历 10 月 24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

起义者迅速占领了火车站、银行、电话局等重要据点。

11 月 7 日,起义军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解放道路,极大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其次,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及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及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及评价班级:学号:姓名: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不是一个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分析胜利的原因。

1.1十月革命胜利的客观原因(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着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使俄国帝国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侵略压迫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有因实力不足而依赖于西方强国的懦弱性。

(2)阶级上: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

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封建军事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很大,各种矛盾表现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低,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政治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满足民众要求,继续参加世界大战,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当时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以及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异常尖锐,俄国已具备了革命的各种条件。

20 世纪初,俄国既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又有农民同封建主阶级的矛盾,既有大俄罗斯民族与国内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有俄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等等。

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

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俄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

1.2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观原因(1)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工兵联合《四月提纲》制定了正确的策略方针。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优质】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优质】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

极大地鼓舞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高涨。

其胜利原因主要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一)客观原因①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

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十月革命前的一百余年,是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定,曾经盛极一时的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

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严重冲突,在社会生活领域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异常尖锐复杂, 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

20 世纪初, 俄国既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又有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既有大俄罗斯民族与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有俄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 等等。

各种社会矛盾的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灾难, 使俄国的“‘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战对俄国的影响:沙俄参加“一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

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50张PPT)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50张PPT)

级社会主义革命转
十 月 革 命
1917 年11 月
推翻
资产
阶级
临时 政府
社会
主义 革命
建立
社会
主义 国家
变;从过程来看,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
命的开端和准备,
十月革命是二月革 命的发展和结果。
延伸探究: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相 性质 同 方式 点 背景
领导者 不 同 权力机构 点 结果
影响
材料三:1914年,俄国参加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战争使得沙俄经济陷入 困境……国家债务……猛增……由于 军需供应不足,军事指挥失误,再加 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在战争中不断 失利……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激发 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 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 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 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俄 国 ■历史条件(背景)■ 十 月 ■革命进程■ 革 命 ■历史意义■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
哪些方面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③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实行土地国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上: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退出一战
消灭剥削,实行土地国有
满足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 的和平要求
满足了人民 的土地要求
新生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性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政权。
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2、意义:
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 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材料: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 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 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 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主观条件? 阶级基础: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任务? 从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转变为社会主
义革命的任务。 口号?
“不给临时政府 以任何支持”“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 方式?
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 回到彼得格勒 和平方式
想一想,俄国十 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 影响?
十月革 命一声 炮响, 给我们 送来了 马克思 列宁主 义。
答案提示: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开始转变,后期传播马克思 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2.五四运动的爆发.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探究: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
二、革命进程
1.夺取政权
⑴二月革命
(1917.3)
革命性质由革命任务决定。
(掌握实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 VS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背景:①继续战争 资阶民主革命 ②人民要求和平、土地、面包 ⑵《四月提纲》 →社义革命 内 任务、口号、方式 (1917.4) 容: (和平)
⑷十月革命
月月月月 革流提革 命血纲命 现抛 倒 指 教训:和平夺 ⑶七月事件 ——结局:两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权已不可能 曙幻 方沙 (1917.7) 光想向皇 结果:取得胜利
(1)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 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2)对世界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613年1月
沙俄
1917年3月
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7月
苏俄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
1922年12月
苏联
1991年12月
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 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 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 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 称苏俄
1922年,苏俄与乌克 兰、白俄罗斯和外高 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 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 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1917.1)
性质:资产 阶级民主革 十七 结局:出现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命四 二
目的: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暴力革命
三、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90的内容,分析新政权为什么
能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政治上: 外交上:
a.建立新政权-苏维埃; b.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
思考:结合以前的知识,俄国存在哪些矛盾? 农民VS地主阶级、沙皇专制
无产 阶级
VS 沙皇 专制
资产 阶级
VS 沙皇 专制
矛盾
俄国无产阶级VS资产阶级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一战中的俄国士兵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其中包括未成年人 。至1917年3月,大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组织基础: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群众基础: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经济: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客观 条件 政治: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外部:一战激化俄社会矛盾 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主观 条件
组织基础: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群众基础:
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材料: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 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 统治威严的象征。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材料: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大10多小时, 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从革命的理论看: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 ②从革命的道路看 :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④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不同道路: 俄国 “城市中心论”;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原因: 具体国情不同 启示: 符合本国的国情, 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帝国主义链条上 背景: 最薄弱的环节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的 胜 利
客观 主观 二月革命 夺取政权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对俄国
从二月革命到 过程: 十月革命
巩固政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影响: 理论变为现实
对世界 对人类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 ——马克思 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列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场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落后的俄国?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 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 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 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 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 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 ,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