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节选)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节选)
柏 叶9 g ;咳痰腥味者加金荞麦根 2 0 g ,薏
实证类临床治疗 风热袭肺
主症
发热 、恶风 ,鼻塞 、鼻 窍干
体 酸痛 ;② 咳嗽 ;③ 痰 白干黏或黄 ,咳
痰不 爽 ;④ 口渴或 咽干 ,甚 至咽痛 ;⑤
舌 质红 ,舌 苔 黄或 黄腻 ,脉 数 或浮 数 。
热 、流 浊 涕 ,咳 嗽 ,干 咳 ,痰 白干黏 、 黄 ,舌苔薄 、白、干 ,脉数。
嗽、咳痰 、气短 、胸闷或胸痛等 ,随着年 龄增长 、老年人 C A P的发病率 、病死率呈
日。疏 风解 毒 胶囊 , 口服 ,4 粒/ 次 ,3 次/ 1 3。牛 黄清 感胶 囊 , 口服 ,2— 4粒/ 次 ,3 次/ 日。清 热解 毒颗粒 ,冲服 ,1 8 次 ,3 次, 日。 外寒 内热 主症 次症 发热 ,恶寒 ,无 汗 ,咳嗽 , 痰黄 ,或痰 白干黏 ,咳痰不 舌质红 ,舌苔黄 、黄腻 ,脉数。 爽 ,咽干 ,咽痛 ,肢体 酸痛 ,脉浮 。 诊 断 ① 发 热 ,恶寒 ,无 汗 ,或肢
黄连 6 g ;热盛伤津者加麦冬 1 2 g ,生地黄 1 5 g ,玄 参 1 2 g ;兼 有气 阴两虚之 者加太 子参 1 5 g ,麦 冬 1 2 g ,南 沙参 1 2 g ,亦 可
痰 热壅 肺
加减
头痛 目赤者 ,加菊 花 9 g ,桑
叶( 后下) 6 g ;喘促者 ,加麻黄 6 g ,石膏( 先 煎) 3 0 g ;无汗者 ,加荆芥 9 g ,防风 9 g ;咽
喉肿 痛者 ,加 山豆根 6 g ,马勃 ( 包煎) 3 g ;
口渴 者 ,加 天花粉 1 2 g ,玄参 1 2 g ;胸 痛 明显者 ,加延胡索 9 g ,瓜蒌 1 5 g 。 。 中成 药 银 翘解毒丸 ,口服 ,9 g / l E ( 水 蜜 丸) 或0 . 7— 0 . 8 g ( 浓 缩 丸) ,2~3 次,

【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常规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常规【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诊断标准】1、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或)闻及湿罗音性。

4、白细胞数>10×109/L或<4×10 9 /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纳入标准】1、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度)。

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2、无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等并发症和疾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纳入路径。

【排除标准】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异常改变,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异常,不能用社区获得性肺炎解释。

2、血气分析显示呼吸衰竭或高碳酸血症。

3、痰中查出抗酸杆菌。

4、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

5、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需要治疗。

【治疗常规】1、吸氧和对症支持治疗,经鼻导管或鼻塞吸氧、退热、补液等。

2、抗细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或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给药。

过敏者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或阿奇霉素静滴。

【出院标准】体温正常三天以上,无咳嗽等症状,血常规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0±2天2、疗效标准:治愈好转率≥90%,病死率0。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编码:J15.901 疾病名称:社区获得性肺炎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拟行:内科治疗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肺炎(肺部感染)中医诊疗方案

肺炎(肺部感染)中医诊疗方案

肺炎(肺部感染)中医诊疗方案简介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引起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

中医药在肺炎的诊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加速康复的作用。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理论,肺炎分为不同的证型,如风寒型、湿热型等。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舌脉情况,中医医生可以准确定位证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1. 通阳化湿方案:适用于湿热型肺炎,可使用黄芩、连翘、大黄等清热化湿的中药,辅以适量的通阳药物。

2. 温化寒痰方案:适用于风寒型肺炎,可使用苏子、桂枝、陈皮等温化寒痰的中药,辅以适量的祛寒药物。

3. 祛风化痰方案:适用于风痰壅盛型肺炎,可使用防风、薏苡仁、浙贝母等祛风化痰的中药。

4. 补肺养阴方案:适用于燥热伤阴型肺炎,可使用沙参、麦冬、百合等补肺养阴的中药,辅以清热药物。

中医辅助疗法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辅助疗法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辅助疗法:- 中药蒸汽吸入:可以通过吸入中药蒸汽来舒缓肺部炎症。

- 拔罐疗法:通过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程恢复。

-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减轻胸痛和咳嗽症状。

注意事项- 在中医治疗肺炎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配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 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休息、饮食调理和保持通风等措施,促进康复。

- 中医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中医在肺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通过中医诊断标准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来辅助治疗。

然而,对于严重病情或慢性病患者,仍需要遵循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环境中由于微生物入侵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在社区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因其他原因住院后发病者。

虽然抗微生物化学治疗、支持治疗和重症监护不断进步,但是CPA仍然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

影响CPA发病和预后因素很多,临床病情轻重差别很大。

认真评价这些因素和病情严重程度是决定最初治疗及是否住院的基本依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存在差距,在CPA处理上应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监测资料和可利用的卫生资源状况作出选择,但其基本要点和程序必须遵循。

【临床表现】1.CAP大多呈急性起病,但可以因病原体、宿主免疫状态和并发症、年龄等不同而有差异。

2.咳嗽是最常见症状,大多伴有咳痰;常有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呼吸加快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咯血在CAP并不少见。

免疫低下宿主肺炎的临床表现受免疫损害类型及其程度等因素影响,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者肺部炎症反应受抑,呼吸道症状很少或缺如。

3.全身症状绝大多数有发热和寒战,但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部分患者出现高热。

乏力很常见,其他常见症状有出汗、头痛、肌肉酸痛、厌食。

相对少见症状有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老人肺炎呼吸道症状少,而以精神不振、神志改变、活动能力下降和心血管方面改变为主。

4.体征常呈热性病容,重者有呼吸急促、发绀。

典型者胸部检查可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可有湿啰音。

如果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出现胸腔积液则有相应体征。

注意胸部体征常随病变范围、实变程度、累及胸膜与否等情况而异。

心率通常加快,如并发中毒性心肌病变则可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心律失常和周围循环衰竭。

老年人心动过速比较常见。

军团菌病和动物源性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Q热和鹦鹉热支原体肺炎时可有相对缓脉。

5.X线征象影像学形态表现为肺部浸润性病变,呈云雾状、片状或斑片状,充分实变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止咳 、化痰等对症治疗措施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
并发症治疗
针对脓胸、肺脓肿等并 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穿刺引流、手
术治疗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措
施。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
05
预策略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表现 为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 会。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某些类型的肺部感染。
处理方法介绍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抗感染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 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 疗,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 发症。
针对病原菌治疗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疗程足够
抗感染治疗应持续至症状 消失、影像学异常消散, 且病原菌被清除为止。
对症支持治疗原则
氧疗
营养支持
未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 控制策略将更加完善,包括加 强疫苗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等,降低疾 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THANKS.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老年人和儿童)、免疫状态(免疫受损或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吸烟、酗酒、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 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

其临床表现包括典型表现和非典型表现。

典型表现包括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热、咳嗽、咯痰、胸痛和全身症状等。

体检方面,患者可能出现急性病容、呼吸浅速和肺部异常体征等。

在检查方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量会升高,胸部X线检查也有助于病情诊断。

诊断标准包括新近出现的咳嗽、发热、肺实变体征或出现湿性啰音、WBC>10.0×109或
<4.0×l09、胸透或胸片出现片状、斑片状影像或问质改变等。

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化痰止咳、输液和抗休克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典型表现包括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热、咳嗽、咯痰、胸痛和全身症状等。

其中,老年人肺炎或有肺或全身基础疾病的肺炎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

体检方面,患者可能出现急性病容、呼吸浅速和肺部异常体征等。

在检查方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量会升高,胸部X线检查也有助于病情诊断。

CAP的诊断标准包括新近出现的咳嗽、发热、肺实变体征或出现湿性啰音、WBC>10.0×109或<4.0×l09、胸透或胸片出现片状、斑片状影像或问质改变等。

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化痰止咳、输液和抗休克等。

社区获得性肺部疾病管理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部疾病管理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部疾病管理和治疗指南
概述
本指南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获得性肺部疾病的管理和治疗建议。

获得性肺部疾病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部疾病,常见的包括感冒、肺炎等疾病。

预防措施
1.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纸巾遮盖咳嗽或打喷嚏、保持
室内通风等。

2. 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增
强免疫系统。

3.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早期症状及诊断
1. 咳嗽:干咳或有痰咳,持续时间长达两周以上。

2. 咳痰:咳痰量增多,痰液可能为黄绿色。

3. 发热:体温超过38度,持续时间长达几天。

4.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气短等。

管理和治疗措施
1. 休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 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合理用药,如抗生素、退热药等。

4. 注意饮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

5. 防止交叉感染:避免与病人直接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注意事项
1. 如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长达数周,建议尽快就医。

2. 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3. 减少烟酒的摄入,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4. 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以上仅为一般性指南,请在具体情况下咨询医生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和治疗。

中医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优势及应用

中医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优势及应用

中医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优势及应用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稳定,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增加,菌株变异、多重细菌感染等问题突出,应对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国际重大问题。

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高耐药率是有别于其他多数国家的重要特点。

如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产生,是临床面临的课题。

临床中医将CPA分为: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及气阴两虚证。

CAP 轻症早期风热犯肺证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而痰热壅肺证则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或中成药痰热清治疗,这些疗法具有明确的疗效,在应对抗生素滥用及耐药上有一定优势。

对于重症及出院 CAP 患者,根据正虚(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不同情况,采用扶正固本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减低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在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调摄方面,中医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中医药治疗CAP 的优势和特点近年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CAP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病因病机包括外邪侵袭和正气内虚两个方面。

邪实正虚贯穿疾病整个病程,当以祛邪扶正为大法。

在西医针对致病原有效抗感染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祛除邪毒与扶正固本两者兼顾,分清主次,在临床能达到明显减轻咳嗽、咳痰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加速X线炎症吸收,改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指标;对于重症肺炎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保护重要器官,提高28d生存率等。

具体优势和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1单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轻症 CAP,可减少抗生素使用对于CAP疾病早期,病原学尚未明确,轻症CAP患者临床多以邪实为主(风热或痰热多见),临床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可单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可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用量。

02基于中医辨证治疗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降低重症 CAP治疗失败率和病死率目前,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并发症处理是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的主要手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重症CAP的主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是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故合称风温肺热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归属于中医“咳嗽、风温肺热”范畴。

中医病名:咳嗽病、风温肺热病;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或<4×109,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
本病常因感受外邪而致,尤以温热之邪居多,邪犯肺卫,肺失宣降,肺气上逆,邪正交争;炼津为痰,痰浊阻肺或病邪逆传心包,出现邪陷正脱等危重证情况。

老年患者多伴有年老体弱、痰湿内生或血瘀情况,临床上常见有痰热、痰浊夹瘀之象。

临床上常用分型包括实证(邪犯肺卫、痰热壅肺、痰浊阻肺)、正虚邪恋(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危重变证(热闭心包、邪陷正脱)等。

邪实(痰热、痰浊)正虚(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贯穿于疾病整个病程。

实证
1.风寒袭肺
恶风寒,咳声重浊,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清涕,身热无汗或少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
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粘稠,咽痛,恶风身热,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犯肺
喉痒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舌质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4.痰热壅肺
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黄脓,偶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5.痰湿蕴肺
咳嗽,气短,痰多、白黏,舌苔腻。

胃脘痞满,纳呆,食少,舌质淡、苔白,脉滑或弦滑。

正虚邪恋
1.肺脾气虚
咳嗽,气短,乏力,纳呆,食少。

次症:胃脘胀满,腹胀,自汗。

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薄,脉沉、细、缓弱。

2.气阴两虚
咳嗽,无痰或少痰,气短,乏力,咳痰不爽,口干或渴,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舌苔少,脉细。

危重变证
1.热闭心包
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痉厥或四肢厥冷,舌绛少津、苔黄,脉弦数或沉数。

2.邪陷正脱
呼吸短促,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加油,四肢厥冷,发绀,烦躁不安,身热骤降;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

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三、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原则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首要,亦应注意对症支持措施。

(2)抗生素治疗一般原则应当根据估计或已确定的病原学诊断选择敏感药物;除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作为药物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外,还必须参考宿主情况(年龄、肝肾功能等)、药物体内过程的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毒副作用等合理选择;通过成本-效益评估,力求低耗高效。

2.中医辨证施治
实证
(1)风寒袭肺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和止嗽散加减;中成药:芙朴感冒颗粒1包,一天3次;三拗片2片,一天3次。

(2)风热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中成药:莲花清瘟颗粒1包,一天3次;清开灵颗粒1包,一天3次。

(3)风燥犯肺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或苏黄止咳汤加减;中成药:润肺膏10 ml,一天3次。

(4)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化痰,平喘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或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黄芩,栀子,知母,贝母,瓜蒌,桔梗,麦冬,橘红,茯苓,甘草);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一天2次;鲜竹沥口服液10ml,一天3次。

(5)痰湿蕴肺
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陈皮,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茯苓);中成药:鲜竹沥口服液10ml,一天3次。

正虚邪恋
(1)肺脾气虚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卫;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陈皮,白蔻仁,甘草);中成药:六君子丸,每次9g,一天2次。

(2)气阴两虚
治法:清肺泄热,益气养阴;方药:银翘白虎汤合生脉饮加减或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中
成药:生脉饮口服液1支,一天3次。

危重变证
(1)热闭心包
治法:清营解毒,化痰开窍;方药:清营汤合猴枣散加减(水牛角,丹参,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淡竹叶,猴枣散);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

(2)邪陷正脱
治法:益气救阴,回阳固脱;方药:阴竭者选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阳脱者选四逆汤加减(人参,附子,干姜,龙骨,牡蛎)。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或者参附注射液1支,静脉滴注。

3. 其他治法
(1)中医其他治疗方案包括穴位贴敷,耳穴埋豆、针灸及中药雾化止咳等。

(2)单方验方鱼腥草、鸭跖草、半枝莲各15g,金银花12g,水煎服,每次1剂,分2次服用,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壅肺。

四、疗效评价
1.初始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和诊断进行评价。

有效治疗反应首先表现为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亦可有所改善。

白细胞恢复和X线病灶吸收一般出现较迟。

凡症状改善,不一定考虑痰病原学检查结果如何,仍维持原有治疗,加果症状改善显著,胃肠外给药者可改用同类或抗菌谱相近或病原体明确并经药敏试验证明敏威的口服制剂口服给药,序贯治疗。

原来健康状况良好者可以出院服药。

2.初始治疗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复又恶化,视为治疗无效。

其原因和处理如下。

(1)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结合实验室痰培养结果并评价其意义,审慎调整抗菌药物,并重复病原学检查。

(2)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病毒或地方性感染性疾病:应重新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检查包括对通常细菌的进一步检测,必要时采用侵袭性检查技术,明确病原学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

(3)出现并发症(如脓胸、迁徙性病灶)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损害):应进一步检查和确认,进行相应的处理。

(4)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应认真收集病史、仔细体检和进行有关检查,以便确诊。

3.出院标准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同时满足以下六项标准时,可以出院(原有基础疾病可影响到以下标准判断者除外):①体温正常>24小时;②平静时心率≤100次/分;③平静时呼吸≤24次/分;④收缩压≥90mmHg;⑤不吸氧情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⑥可以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无精神障碍等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