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教案第4章讲述训练
2024年口才幼儿公开课教案通用

2024年口才幼儿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口才训练教程》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口语表达基础、语音语调训练、简单故事讲述和自我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增强语言感染力。
3. 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个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语音语调的掌握,故事讲述的连贯性和生动性。
2. 教学重点:口语表达基础,自我介绍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故事卡片,录音机。
2. 学具:口才训练手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朋友互相交流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2. 口语表达基础(15分钟)(1)教师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
(2)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3)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语音语调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的语音语调。
(2)学生模仿,互相纠正。
(3)进行语音语调小游戏,巩固所学。
4. 简单故事讲述(20分钟)(1)教师用故事卡片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2)学生复述故事,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小组合作,自编故事并讲述。
5. 自我介绍(10分钟)(1)教师示范自我介绍。
(2)学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注意表达清晰、自信大方。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口语表达基础表达技巧语音语调2. 简单故事讲述故事结构情感表达3. 自我介绍姓名年龄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模仿教师讲述的故事,录制一段自己的故事讲述视频。
2. 答案:(1)故事讲述视频。
(2)自我介绍范文:姓名:年龄:6岁爱好:画画、唱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故事讲述环节,部分学生语音语调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参加口才兴趣班,提高口才能力。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课件.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详细内容将涵盖: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以及如何运用游戏、故事、童谣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
2. 学会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学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3. 能够运用游戏、故事、童谣等多种形式,设计和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设计和组织富有成效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重点: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卡片、故事书、童谣集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场景,引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语言教育活动,并展示成果。
5. 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一个与语言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教育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2. 创设语言学习环境3. 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七、作业设计答案:活动名称:快乐故事会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教师选取一本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绘本故事,如《爱心树》。
2. 讲解阶段: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3. 讨论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故事讲述的技巧及训练》教案

《幼儿故事讲述的技巧及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愿意自己尝试讲述故事。
2. 培养幼儿的倾听、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故事讲述技巧,如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故事讲述技巧:角色扮演、情感表达、语音语调、肢体动作等。
3. 经典儿童故事选材:《龟兔赛跑》、《狼与七只小羊》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故事讲述技巧。
2. 难点:帮助幼儿在实际讲述中运用所学技巧,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基本结构,传授讲述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讲述,展示技巧运用。
3. 实践法:幼儿分组讲述,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书籍、录音机、磁带、角色头饰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讲述空间。
六、教学进程:1. 课程导入:通过一首儿歌或趣味游戏,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解故事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示范讲述一个故事:教师选取一个经典儿童故事,运用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技巧进行讲述。
4. 小组讨论:幼儿分组,讨论故事讲述技巧的应用,分享自己的感受。
七、实践训练:1.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分配,练习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情感表达:教师指导幼儿如何通过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等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3. 肢体动作:教师示范故事讲述中的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在讲述时运用。
八、互动环节:1. 幼儿讲述: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同伴评价:幼儿互相评价讲述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总结:对幼儿的讲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九、课后作业:1. 让幼儿选择一个故事,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家长记录幼儿的讲述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讲述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幼儿持续练习。
17节第4章1节

教学重点
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96——106页内 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问题幼儿的表现是什么?
一、与注意力缺失幼儿口语沟通的训 练
1多用直表语言对这类幼儿进行提醒; 2有时可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说 明做事不专心的危害; 3还可以边说边和他们一起做事,即有言传又 有身教;
二、与焦虑幼儿口语沟通的技能训练
幼儿教师口语教程
第四章:幼儿教师与问题幼儿的口语沟通训 练
第二节 与问题幼儿口语沟通的技能训练
上节课回顾
问题: 1注意力的两个特性是什么? 2问题幼儿的表现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与注意力缺失幼儿口 语沟通的技能训练; 2、与焦虑幼儿口语沟通 的技能训练; 3、与恐惧幼儿口语沟通 的技能训练; 4、与任性幼儿口语沟通 的技能训练; 5、与攻击性幼儿口语沟 通的技能训练;
1)说话要亲切和蔼,语气柔和,音量不要过 大,与幼儿的距离要近一些。 2)要善于运用沟通语,并善于巧妙地转移幼 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逐步摆脱焦虑。
三、与恐惧幼儿口语沟通的技能训练
1说话时距离要近,语气亲切,语速缓慢。 2多用表扬语和鼓励语让幼儿逐步接触恐惧对象,消除恐惧 心理。
四、与任性幼儿口语沟通的技能训练
本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重点学习内容:与问题幼儿 口语沟通的技能训练( 1注意力缺失幼儿2焦 虑幼儿3恐惧幼儿4任性幼儿5攻击性幼儿), 通过训练,学会使用恰当、得体的口语纠正 问题幼儿的行为。
本堂作业 作业:
我们与任性幼儿口语沟通时,要掌握怎样的训练要 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运用委婉语诱导这类幼 儿转移注意力,多参加 集体活动,多交朋友, 使孩子改变自己的任性 行为。 2对于幼儿的改变要及时 给予表扬。 3说话时语气亲切,语速 适中。
2024年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二课件

2024年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材第四章“教学口语表达技巧”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1)语音语调的把握;2)表达清晰、简洁;3)情感表达的技巧;4)态势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情感和态势语进行教学活动。
3. 培养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语音语调的把握、情感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点:表达清晰、简洁;态势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视频、卡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表达技巧。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对教材第四章的内容进行讲解,着重强调语音语调、表达清晰简洁、情感表达和态势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表达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练习中的体会和收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口语表达技巧:语音、语调、表达清晰简洁、情感、态势语。
2. 教学场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段教学口语表达稿,内容包括语音、语调、情感和态势语的运用。
2. 答案: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故事。
请大家竖起耳朵,听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里的小动物们。
它们呀,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口语表达,学习并借鉴其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教学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精选幼儿教师口语教案1

3.拓展延伸:开展家庭故事会,鼓励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故事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语气,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情感。
二、时间分配
1.导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2.讲解环节控制在10-15分钟,注重讲解重点和难点。
3.实践环节15-20分钟,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角色扮演和口语表达。
4.总结环节5分钟,回顾课程内容,解答疑问。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
2.练习:通过口语表达卡片,让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延伸
1.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巩固课堂所学。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述“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答案要求:故事复述清晰,情感表达准确,角色扮演生动。
2.口语表达:注重培养幼儿的语音、语调、表情和动作,使他们能够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表达: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学会通过口语表达情感。
4.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从而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设计
实践环节是检验和巩固幼儿学习成果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四、情景导入
1.利用图片、道具等教具,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教案反思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教学课件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材第四章,主题为“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口语的特点与功能、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教学口语表达技巧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教学口语的特点、功能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口语,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教学口语表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教学口语的特点、功能、基本原则及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教学口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介绍教学口语的特点与功能。
(2)讲解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
(3)阐述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教学口语表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并运用所学的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口语特点与功能2. 教学口语表达基本原则3. 教学口语表达技巧语言简练、明确语调亲切、自然语速适中、有节奏善用提问、引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运用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答案示例:活动名称:认识水果教师口语表达:(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水果王国旅行,你们准备好了吗?”(2)提问:“这个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味道?”(3)引导:“大家一起来摸一摸,这个水果的皮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2. 作业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教学口语表达技巧,设计一个有趣、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教学口语表达技巧的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教学口语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第4单元教师教学口语

第二课 不同表达方式的教学口语
一、 叙述语
【叙述语训练】
把《杯弓蛇影》的故事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求: 语脉清晰,层次分明,感情充沛,对故事内容适当扩充。 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了。问 到原因时,友人告诉说:‚前些日子去你家做客,承蒙 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仿佛看见杯中有 一条‘小蛇’在晃动。心里虽然十分厌恶它,可还是喝 了那杯酒。回到家里,就身得重病了。‛当时河南听事
(二) 讲解语的基本要求
方法很难使其理解、发笑。教师可以用 夸张的表情、动作结合出乎意料的举动 或言语来诱使幼儿发笑,把枯燥无味的 讲解过程变成幼儿愉快的接受过程。但 是,谐趣是手段,把事物、事理说清楚 是主要目的,所以要浓淡相宜,不可将 重点转移到‚谐趣‛上。
第一课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概述
二、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
(二) 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对幼 儿能起到调动积极性和开启心智的作用。幼儿 教师在教学中要话不说透,留有空白;恰当地 运用提问语、设问语和反问语,启发幼儿求知、 求疑、求解;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运用启发 语,去激励、启迪幼儿,刺激他们的求知欲, 打开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习,在学 习中思考。
第二课 不同表达方式的教学口语
二、 描述语
月不饶人呀,一转眼我离家已经50多年了。‛他 来到村前那口面貌依旧的古井前,井水清晰地映 出自己苍老的身影,他喝了一口井水,是那样的 甘甜。突然传来一阵嬉闹声,原来是一群儿童在 玩游戏。他们看见老诗人赶忙围了过来。小孩七 嘴八舌地问:‚老爷爷,您是哪儿人?从哪里来? 要去哪里呀?‛老诗人笑呵呵地答道:‚我
第二课 不同表达方式的教学口语
二、 描述语
(一) 描述语的含义 描述语是显现事物的形状、再现某种场景 的语言形式,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经常使用。 教师依据教学材料,经过合理推测,融入再造 想象,并且运用了比喻、夸张、示现等手法进 行口语描述,使幼儿对教学内容中的事物或场 景有一种直观形象、身临其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