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大学欣赏课论文

合集下载

欣赏课音乐论文2篇-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欣赏课音乐论文2篇-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欣赏课音乐论文2篇-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一、应用实物音乐引起学生的联想我们每节课的音乐欣赏,总有一个表达的主题。

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只有在欣赏过程中才能感受到。

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只是局限于呵学生的音乐欣赏,从不去考虑学生和环境的实际。

其实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窄,他们不易理解作品的内涵,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带有形象性的特点,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依据这个特点,欣赏时运用直观道具、挂图,通过视觉形象的联想,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曲欣赏《母鸡与公鸡》时,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然后让学生听听想想,音乐中都有哪种动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学生出示公鸡和母鸡的图片,并单独听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接着让学生展开想象,再配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这时再回到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像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这样就达到了音乐欣赏的效果。

二、应用画面音乐引起学生的联想小学生的乐感尚不健全,他们对音乐的喜好仅局限于音乐的一种节奏,而对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却不能去理解。

这给音乐课欣赏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上面所说的直观教具和挂图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欣赏的理解。

另外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化时代,电脑视频的高度发达,让我们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了更宽广的选择。

我们把所需教学的内容通过电脑制作,配以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产生联想,让学生在无限的联想中,耳中听着音乐,眼里看着画面,脑中想着音乐表达的内容,在静与动中很好地完成音乐的欣赏。

从画面中体会和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欣赏《神奇的九寨》时,歌曲描绘了四川省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人们对“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学院:经济学院专业: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姓名:***学号:*********每当看到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时,一种喜悦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对建筑产生了兴趣。

这学期,我很高兴选择了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这门课。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领略了更多建筑的美。

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建筑的文化韵味。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建筑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还是上网看了许多建筑,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苏州园林。

园林建筑和美景交互呼应,有一种古典美,无法用言语表达,就是感觉很美。

下面我将以苏州园林为例,谈谈我的感受:苏州园林历史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

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从最早东晋的辟疆园起,已有一千五百年治园经验,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六十九处。

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远非苏州的园林,她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称。

苏州园林,名扬中外,不仅是因为苏州现今保存的古代园林为数众多,更是由于这里造园历史及其悠久。

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苏州最早见诸历史书籍的园林,出现在春秋吴国营建阖闾大城之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此之后,造园活动几乎一直绵延不绝。

尤其是在唐宋之后,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宦官因向往这里的山水秀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而到此定居,从而带动了当地园林建设的发展。

时至明清,不仅“吴中富豪,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隐洞,凿峭嵌空为绝妙”,就是“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

在如此普遍的造园之风的影响下,不仅当地园林数量激增,同时也促使造园艺术日臻完美。

有人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来赞美苏州的园林艺术(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实非过誉之词。

苏州园林特点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

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篇一:《试谈大学生艺术欣赏》悲剧和喜剧戏剧是综合艺术的一种,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

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

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为英雄悲剧。

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

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

其二为家庭悲剧。

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

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

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

后世,很多美学家、戏剧理论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悲剧的本质。

在悲剧中,人的欲望、情感、意志、能力都是历史的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

尽管突然降临的悲剧性情境似乎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情境只是为主体行动安排的必要契机,而行动都是源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主体为了极限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做出的。

大学生艺术欣赏期末论文1

大学生艺术欣赏期末论文1

大学生艺术欣赏期末论文论文题目: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尼古拉斯·普桑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尼古拉斯·普桑目录关键词摘要一、人物生平(一)普桑幼年的绘画道路(二)普桑绘画的孕育时期(三)普桑绘画的旺盛时期(四)普桑绘画的探索时期二、古典主义绘画及画派(一)古典主义绘画(二)古典主义画派三、重要代表作(一)阿卡迪亚的牧人(二)台阶上的圣母四、普桑的艺术生涯评价参考文献关键词: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画派、阿卡迪亚的牧人、台阶上的圣母摘要:尼古拉斯·普桑(1594-1665)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

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

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阿卡迪亚的牧人》为其重要代表作。

一、人物生平(一)普桑幼年的绘画道路尼古拉·普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省靠塞纳河畔的一个名叫安德利镇,父亲出身贵族,并参过军。

尽管普桑从小喜爱艺术,但父亲仍让他攻读拉丁文,以备将来当一名法官。

一位旅居安德利的法国画家康坦·瓦兰发现了普桑的艺术秉赋,鼓励他坚持学绘画,终使他如愿以偿,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最初他从一位鲁昂画家学了一段时期,不久来到了巴黎这个艺术家荟萃的中心。

到巴黎之后,他首先结识了负责保管国王艺术珍品的亚历山大·库图瓦。

此人给普桑提供了饱览许多世界艺术品的机会,尤其是拉斐尔的绘画,几乎使他钦佩得五体投地,这是他日后成为坚定的古典主义艺术家的重要启迪。

普桑性格沉静,为人耿直,不苟言笑,也不事权贵,当他初次受到屈辱时,愤然离开了巴黎,又回到父母身边。

世界名画赏析论文

世界名画赏析论文

《世界名画赏析》课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毕加索的艺术成就及其启示》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任课教师提交日期2015.12.29毕加索的艺术成就及其启示摘要毕加索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是现代西方画坛不可逾越的一座丰碑。

本文通过对毕加索的生平简要介绍,并加以分析毕加索的成长发展之路,探索其获得的艺术成就。

从其代表作品中分析其蕴含的思想与情感,深入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与生活,剖析其留给世人的启示。

关键词:毕加索生平情感艺术成就启示一、毕加索的艺术成就(一)、毕加索简介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

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二)、毕加索的生活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是20世纪最光彩夺目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师,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极,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1]。

毕加索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父亲是美术教师,曾经做过美术馆长,而且他从小很有天赋,十岁便开始进行没事创作。

1900年,毕加索到法国艺术中心巴黎,在蒙马特尔高地洗衣船里过着自由自在的洒脱的画家生活,并于1907年创作出划时代的作品《亚威农少女》,使他成为20世纪最具争议、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1937年,56岁的他完成巨画《格尔尼卡》,取得了世界性的赞誉。

1949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会议创作的《和平鸽》广泛流传,使他成为世人皆知的艺术大师。

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钢琴作品欣赏论文

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钢琴作品欣赏论文

谈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钢琴作品欣赏文摘: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钢琴作品的欣赏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钢琴作品欣赏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能够丰富大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本文以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欣赏课为例,对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健词: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欣赏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表演艺术,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在众多音乐作品中,钢琴作品欣赏带给人们的感染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钢琴作品的欣赏是一项重要的审美活动,它不但有利于培养人的健康品质和性格,更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在高校的音乐欣赏课中,对于钢琴作品的欣赏非常普遍,但是在如何进行钢琴作品欣赏,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疑问。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欣赏为例,对钢琴作品欣赏课教学进行探讨。

1介绍音乐家的生平及音乐风格钢琴源于欧洲,钢琴艺术的主体文化也通常体现的是欧洲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在欣赏钢琴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与欧洲的文化背景相联系。

钢琴欣赏课在进行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音乐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的创作风格及背景,这是钢琴欣赏课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只有对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生平了解了,才能深入的体会到钢琴作品中所在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钢琴欣赏课才有意义。

1.1介绍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进行欣赏,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关于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以及其音乐创作的背景。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柴可夫斯基在俄罗斯的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风格和音乐思想,也直接或者间接是影响了很多后来的音乐创作者。

柴可夫斯基生平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影响了俄罗斯的钢琴流派发展方向,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它国家的钢琴发展方向。

柴可夫斯基几乎也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他的作品通常会表现出一种热情而奔放的情感,但也不缺乏细腻面婉转的情怀。

西方美术欣赏鉴赏相关论文

西方美术欣赏鉴赏相关论文

西方美术欣赏鉴赏相关论文西方美术欣赏是高校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美术欣赏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美术欣赏相关论文篇一:《试论中西方美术的融合与当代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创作初衷是对艺术的感悟,基本点在于美,这一点与传统艺术(包括绘画)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无论什么形态的美,它必定是包括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形态的多样性使工艺品更具广泛的市场与发展空间,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用艺术的眼光来创造工艺品,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喜爱艺术的愿望,艺术对于社会、对于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在西方美术中,注重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多样性及绘画材料与写实观念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它的科学性。

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描绘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真实情况。

严谨的比例,光线的变化,空间以及色彩的表现。

通过绘画的过程找寻事物的特征并逐步进行科学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绘画语言,创造真实的“理想之美”。

“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真实”(黑格尔《美学》)。

中国美术早期则深受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养生主》),强调抒发主观意志,以主观的思想来控制情感,从美好的一方面来净化内心世界。

塑造理想的人格,从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通过所要描绘的具体对象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以咏物来寓志,借景抒情,形成中国美术特有的“意境”。

讲求“气韵生动”,不求形似但求“传神”,(明·徐渭)“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东晋·王羲之),把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景物相融合,通过画面上的“物”与“意”即“书”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诗、书、画”一体的特有表现形式。

西方艺术欣赏期末论文

西方艺术欣赏期末论文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在西方艺术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几乎每个流派对以后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这学期在艺术欣赏课上对此略有了解。

下面我就说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吧。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达·芬奇出生在芬奇镇,或许人类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达?芬奇这样全面发展的人。

他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美术只不过是他渴求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并没有占据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但他在这一领域内却获得了惊人成就。

把自然科学知识引人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

代表作品: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完美的构图、和谐的形与空间、丰富的心理刻划、深刻的人性,昭示着古典美。

《蒙娜?丽莎》达芬奇历时数年绘制的这幅半身像,他把这位商人妻子处理成两手自然交搭,身躯和头部不同程度侧转的方式,既克服了单调又显得从容。

蒙娜?丽莎富于实体感的血肉之躯及神秘的微笑,与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背景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使后人可以进行不同的阐释。

这种像现实生活一样复杂丰富、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恰是最伟大的文艺作品特有的品质,为后人确立了一种半身肖像画模式。

西方最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

在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量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

不同于充满深遂智慧之美的达芬奇的艺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

或许,他是一位最接近贝多芬境界的美术家。

在他的雕塑上,在他的绘画中,一个个巨人般的宏伟形象挺立起来,就连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也都具有刚勇的气概,仿佛是神话中的阿玛宗女子。

代表作品:雕像《大卫》,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

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究竟学什么
——选修《世界著名大学欣赏》的收获
引言
说实话,当初选课时并没有想要从选修课中学到什么,只就是单纯的想找一门比较容易上、不费精力的课,于就是就仅仅从这门课的名字贸然断定这就是一门很好上的课。

但就是第一次课我却打消了我这个念头,老师生动的讲解与客观的讲评,让我获益匪浅,于就是就像老师说的我想至少要在这门课上收获一句话,一句收益终生的话。

从这门课说起
然而我的收获却不仅仅一句话。

首先要说这门课确实让我见识到了国外一流大学就是如何来培育学生的,也让我了解到了国外教育制度,以及以及一流大学的学生应该就是什么样子,这不得不让我瞧到了差距。

课堂上老师展示的都就是像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剑桥、牛津等世界顶尖名校,这都就是我们心中的最高学府。

而我们与这些顶尖大学的要求有多远呢?我们的大学离这些顶尖大学的距离有多远呢?
课上可以从老师的话语中听出老师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颇有微辞,其实这方面我就是很赞同老师的,就如老师举过的例子:学校修自行车的维修工说我们学校车辆专业的教授都不会修理这自行车。

意在讽刺我们教育模式在培养动手能力方面的欠缺。

我的感觉也就是如此,我自己就是计算机专业的,但这并不就是我的第一志愿,甚至我们宿舍四人无一人就是第一志愿进入我们专业,这就导致我们对自己专
业的迷茫。

这就是我们教育模式或者叫录取模式的弊病。

而我们想知道的就是我们的大学究竟要学什么?我们四年本科毕业面临就业时我们拿什么与别人比?
虽然自己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并不就是很满意,但就是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我们就必须适应,这样我们才能在能在以后的竞争中胜别人一筹。

我们在大学要学什么
首先,不要抱怨我们学的东西没用,既然学校安排我们上这样的课就一定有用。

特别对于一些工科生来说总觉得一些人文性质的科目不重要,这就是一种错误的瞧法,我们从学分设置来瞧这种科目并不比我们专业课的学分少,就拿我来说,我们的C语言3个学分,而思修也就是3个学分,同时我们的计算机科学导论与近代史也就是相同的,所以从学分上就不应该轻视这种课。

而且这些课程对我们也就是很有好处的,给我们上课的也都就是颇有建树的老师,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么好的资源。

同时我在一个贴吧里也瞧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觉得没用过就感觉到只就是没用,大学只就是学,不就是用。

虽然这句话稍有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其次注重提升自己的人品修养。

记得高中校长说高考考人品,现在我套用我们校长的一句话大学学人品。

就如我们的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我们就是把“德”放在前面的,可见我们学校的领导的良苦用心,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修炼好我们的人品这也就是我们大学生的一大要务。

而且在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的质量普
遍质疑,其中大学生在修养方面确实良莠不齐,造成很多企业对大学生不就是很信任,所以在我瞧来人品的修养也就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一大手段。

第三,大学还就是学习,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您瞧瞧哈佛、耶鲁的学生就是怎么学习的,您有什么资格不学习。

在中国,或许就是很多家长与老师的错误引导,以至于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就就是玩,不必好好学习,只要考试及格就行,而这种做法无疑就是自毁前程。

我们都就是经过高中三年的煎熬才进入我们心中的大学殿堂的,我们怎么忍心就这么挥霍自己努力得来的成就,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来挥霍自己的美好大学生活。

当然在学习方面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自控能力太差了,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走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还有的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这就是多么让人心痛。

所以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抵制外物的诱惑。

第四,大学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就就是一个小社会,就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个小试验场,用好这个小实验场将对我们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社会就是残酷的,竞争就是激烈的,所以当我们从一个青涩的学生一下进阶到社会的竞争者,我们将束手无措,以至于我们在不断地失败中失去理想而沉沦。

因此人际交往的能力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它就是我们步入社会的垫脚石。

第五,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训练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我们要真的想成为一个强者,这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能力,这才就是我们大学我们应该掌握的能力。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一直在老师与家长的瞧护
下,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在学习上也就是,我们要做的只就是听从老师的安排,完全没有自主。

我们“幸福的”在一群瞧护我们的人中长大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远离老师、家长的瞧护,我们终于可以完全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自己学什么。

可就是当我们真的要我们自己拿主意时我们却茫然了,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没有那个经验去独自处理这些。

所以,大学我们必须学会独当一面,并不就是每次我们有困难时都会有老师、父母替我们解决。

当然这种能力也不就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我们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只有当我们可以独当一面时我们才算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我们才算就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结语
大学真的就是我们的乐园,这里虽没有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却可以让我们更快的融入社会;这里虽没有家长的罗嗦,我们却可以在这里成长为真正的大人。

这就是我受《世界著名大学欣赏》这门课所启发,而感悟的大学该如何度过,大学我们该学什么,我希望我的大学可以过的如此有意义,同时谢谢老师对我们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