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准备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待它进行自检。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包括光源、检测器、单色器等。

如有故障,请及时修复或更换。

3.将样品室清洁干净,并检查透射池是否干净。

如有污染,请用纯水和无尘纸擦拭。

二、仪器校准1.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零点校准和波长校准。

2.零点校准:使用纯溶剂(例如纯水或纯乙醇)进行零点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溶剂放入透射池中,点击“零点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3.波长校准:使用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进行波长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标准品放入透射池中,点击“波长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三、样品测试1.取出已经准备好的样品,在样品室中放入透射池。

2.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值。

根据样品的吸收峰位和浓度范围,选择一个适当的波长范围。

四、测量样品吸光度1.点击“开始”按钮进行测量。

仪器将在选定的波长下自动扫描,显示吸光度曲线。

2.观察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收峰位和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1.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光度值。

可以选择峰值吸光度或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例如计算吸光度差、构建标准曲线等。

3.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样品名称、浓度、波长范围、吸光度值等信息。

六、仪器维护1.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透射池和样品室,避免样品残留。

2.关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将仪器盖上,以防尘埃进入。

3.定期维护仪器,例如清洁光源、调整灯泡亮度等。

七、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检测器,以免引起损坏。

2.使用纯净溶剂进行校准,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在进行波长校准时,选择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清洁透射池时,使用纯净水和无尘纸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粗糙材质。

5.操作过程中避免碰撞和震动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关闭仪器,以延长仪器寿命。

24.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校准

24.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校准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

三、责任:计量校准人员对此表的检定负责。

四、内容:1.校准人员必须为本公司授权的可开展校准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校准人员。

2.校准此表时按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制订的《红外分光光度计校准规范》ZG08-2009执行。

3.校准步骤:3.1校准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60%。

3.2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ChP 2005)附录IV C 红外分光光度计。

3.2.1检查外观:外观与初步检查应正常。

3.2.2波数正确度的测量:取聚苯乙烯标准片校正仪器,绘制光谱图。

红外分光光度计在3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5 cm-1,在1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1cm-1。

3.2.3分辨率的测量:仪器的分辨率要求在(3110~2850) cm-1范围内应能清晰地分辨出7个峰。

3.2.4透光率的测量:峰2851 cm-1与谷2870 cm-1之间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8%透光率,峰1583 cm-1与谷1589 cm-1之间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2%透光率。

3.3依照欧洲药典6.0版(EP 6.0)2.2.24.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infrared3.3.1检查外观:外观与初步检查应正常。

3.3.2波数正确度的测量:取聚苯乙烯标准片校正仪器,绘制光谱图。

红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在3060.0cm-1,2849.5 cm-1, 1942.9 cm-1,1601.2 cm-1,1583.0 cm-1,1154.5 cm-1,1028.3 cm-1有吸收。

波数误差应不大于±1cm-1。

3.3.3吸光度的测量:峰2849.5 cm-1与谷2870 cm-1之间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0.33的吸光度,3.4校准结果的处理:对校准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校准结果符合计量技术要求的判为合格,在原始记录上签字。

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MV_RR_CNG_0036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方法1.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 JJG178—1996名称(中文)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Visible Range Spectrophotometer 归口单位浙江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浙江省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主要起草人王洁(浙江省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批准日期 1996年12月31日实施日期 1997年6月1日替代规程号 JJG178—89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波长范围为360nm~800nm 或以此为主要谱区的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稳定性2.波长准确度3.波长重复性4.透射比准确性5.透射比重复性6.杂散辐射率7.光谱带宽8.τ- A换档偏差是否分级分为 3 级;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5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附录(本附录仅为技术文件的摘要,如需全文,请与出版发行单位联系)1462.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技术要求1 外观与初步检查1.1 样品室应密封良好,无漏光现象。

样品架应推拉自如、正确定位。

1.2 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光源发光应稳定无闪烁现象。

当波长置于580 nm处时,在样品室内应能看到正常的黄色光斑。

1.3 仪器光谱范围的两端(有灵敏度换档开关的仪器,可选在合适的灵敏度档次),光量调节系统应能使透射比超过100%。

1.4 吸收池的透光面应光洁,无划痕和斑点,任一面不得有裂纹。

2 稳定度2.1 仪器零点在3 min内漂移引起的透射比示值变化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2.2 光电流在3 min内漂移引起的透射比示值变化应符合有关要求。

2.3 电源电压220 V变动其±10%时,仪器透射比示值变化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3 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复性4 透射比准确度与透射比重复性5 杂散辐射率(杂散光)光栅型仪器在波长360 nm处,棱镜型仪器在波长420 nm处,杂散辐射率应不大于规定的技术指标。

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分光光度计操作及校准规程1、基本操作1。

1、连接仪器电源,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1.2、接通电源,使仪器最好预热20分钟。

1.3、用“功能”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和已知标准样品斜率(F)方式,可根据您的需要选择测试模式。

1。

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您所需的分析波长。

1.5、将您的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再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1。

6、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0ABS/10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 "直至显示“100。

0”%T或“0。

000”A为止。

1.7、调仪器0%,将0%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功能”键,将测试模式转换在T方式下,按“0%T"键,此时显示器应显示“000.0"T 后取出黑体。

1.8、当参比液(空白)调成“100.0"%T或“0。

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中,这时,您便可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透射比值或吸光度值。

2、波长准确度校正采用氧化钬玻璃滤光片361nm特征吸收峰通过逐点测试法来进行波长校正及检测。

2。

1、开机并使仪器预热二十分钟;2。

2、按[功能]键将测试方式置于透射比(%T)状态;2.3、将波长设置在355 nm处,一般情况下,在标准物质吸收峰约±5 nm 附近由短波向长波方向每隔1 nm逐点测试;2。

4、打开样品室盖,将钬玻璃片插入样品槽中;2。

5、盖好样品室盖,将参比物(以空气作为参比)拉(推)光路中(一般情况下,第一个样品槽作为参比,第二个样品槽放置标准物质);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及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及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及操作规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就是依据物质的吸取光谱讨论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

物质的吸取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取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取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取光谱曲线,可依据吸取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优点的吸光度的高处与低处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认真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度测量在模式选择屏幕中选择 1.Photometric光度选项,将显示参数配置屏幕;用GOTOWL键设定测量波长;按F2键设定进样掌控;按START/STOP键时,测量开始,显示测量屏幕;如需做空白校正,应在测量前先设置空白样品,然后,按AUTO—ZERO键,将测量值置为OABS(100%);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正开机预热10分钟足矣;放入黑块和标样(没有的本身配),关闭盖子;校0;把灯光对着黑块,把透光度调0;把灯光对标样,将吸光度调到100%;三、参比溶液介绍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

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像的溶液。

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

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需保证其不影响测试。

常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需经过纯化将其除去。

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开机前应先预热15分钟,然后开机自检;2.湿度要掌控在75%左右,温度在5~30度之间;3.仪器要稳压电源,接地要好。

并且避开阳光直接照射;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光门不能完全关闭:修复光门部件,使其完全关闭;透过率“100%”旋到底了。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一、设备准备1.检查仪器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保持室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检查光源、检测器、光谱仪等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3.校验所需的标准物品和试样应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保证其稳定性。

二、仪器清洁1.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仪器的外观,保持仪器表面的清洁。

2.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光源、检测器和光谱仪的各个部分,保持其表面的干净。

三、基线校准1.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2.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基线校准,保证仪器对零点的准确性。

四、灵敏度校准1.准备灵敏度校准曲线所需的标准物品,确保其纯度和浓度的准确性。

2.将标准物品逐一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各个浓度点的吸光度值。

3.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灵敏度校准曲线。

五、波数校准1.准备红外标准物品,确保其波数准确。

2.将红外标准物品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其吸光度值。

3.根据红外标准物品的波数值,调整仪器的波数刻度,使其与标准物品吻合。

六、测量操作校验1.使用准备好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按照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每次测量完毕后,清洁标准物品的外观,并记录吸光度值。

3.对同一标准物品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七、数据处理1.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样品的红外吸光度值。

2.分析校准曲线和测量结果,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八、校验结果分析1.根据校验结果,判断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2.若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仪器或进行故障排除。

九、记录与报告1.对每次校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仪器的状态、使用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测量结果等。

2.根据记录,生成校验报告,明确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校验频率和方法应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隔一定时间或每次使用前进行校验。

分光光度计的校准

分光光度计的校准

分光光度计的校准傅里叶改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基于红外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工作原理是分光光度计中的常用原理:确定波长的辐射落在样品上,然后评估透射或吸取的辐射。

红外(IR)分光光度法紧要基于吸取分光光度法,通常用于识别材料中的化学物质。

该技术可以识别有机材料、油漆的官能团以及固体和液体样品的某些结构。

电磁光谱的红外区域由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区域构成。

FTIR分光光度计通常工作在中红外区域,范围为4000cm1到400cm1,相当于2500nm到25000nm。

在该区域可以看到化学物质的基本振动,因此可以讨论旋转结构。

FTIR分光光度计供应红外光谱,包含Y轴上的吸光度/透射率与X轴上的波长的关系图。

X轴的典型单位是以cm1为单位的波数。

几乎全部官能团的特征吸取带都在4000到800cm1之间。

ATR由于样品制备的简单性和技术的多功能性,ATR(衰减全反射)是FTIR中特别常见的技术。

ATR测量当红外辐射在内部反射而且设备产生红外光谱时材料产生的变动。

ATR技术允许在自然状态下测量厚且不透亮的样品,而无需多而杂的准备工作。

它们可以被测量、粘性液体、油漆、涂料、油墨、塑料等。

无论何时使用和不使用ATR技术,在IR光谱中,了解吸取峰或光谱带显现在什么频率或波数上都很有趣味味,讨论光谱带的形状也很有趣味味。

例如,C=O群在1700cm1处呈现光谱带,C≡N群在2050cm1处呈现光谱带。

假如光谱带很宽,它可能与无机基团有关,而假如它很窄,则与芳香基团有关。

鉴于了解待分析物质光谱带所在位置的紧要性,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验证以确保波数标度正确是很有用的。

聚苯乙烯薄膜Eyco还可以校准用于验证FTIR分光光度计的参考材料,例如聚苯乙烯薄膜。

拥有这些材料对于设备的定期验证、同一级别内的各种设备的比对甚至进行内部校准都是有用的。

无论什么用途,都需要对材料进行校准,以确保数值正确。

聚苯乙烯薄膜用作验证FTIR分光光度计波数标度的参考材料。

可见分光光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可见分光光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可见分光光度计内部校准规程今天咱们来聊聊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内部校准呀。

你看,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像是一个很神奇的小机器。

它可以帮我们知道好多关于光和颜色的秘密呢。

那为什么要给它做内部校准呀?就好像我们每天要检查自己的小书包有没有带齐东西一样,这个小机器也需要检查检查,这样它才能准确地干活呀。

比如说,有一次,有个大哥哥在做一个小实验,他想要看看一种彩色的小药水在不同光线下是什么样子的。

他就用了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是呀,这个机器好久没有校准了,结果测出来的数据乱七八糟的。

大哥哥就很奇怪,怎么和他想的不一样呢。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这个机器没有校准好。

那怎么给它校准呢?这就像是给小机器做一个小小的调整。

我们要先看看它的小灯亮不亮,就像我们看自己的小台灯一样,如果小灯暗暗的,那可能就有问题啦。

要是小灯很亮很亮,那就是个好的开始哦。

还有呀,我们要看看这个机器的小盒子,就是装着那些很重要小零件的地方。

这里面的东西得整整齐齐的,不能乱七八糟。

就像我们整理自己的小抽屉一样,东西都要放对位置。

如果有个小零件歪了或者脏了,那这个机器可能就不准啦。

再说说这个机器的小屏幕吧。

这个小屏幕就像它的小脸蛋,我们得让这个小脸蛋干干净净的。

如果上面有灰尘或者脏东西,那我们看到的数据可能就不对啦。

就好像我们的眼睛前面有个小灰尘,看东西就模糊啦。

我再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呀。

有个小姐姐在实验室里,她特别爱护可见分光光度计。

她每次用之前都会很仔细地按照这些小方法来校准这个机器。

有一次,她的同学们都测不出来准确的数据,只有她的是对的。

因为她的机器校准得好呀。

她就像照顾小宠物一样照顾这个机器,所以机器也很听话,给她准确的答案。

我们校准这个机器的时候,还得注意周围的环境呢。

不能让它在一个特别冷或者特别热的地方。

就像我们人一样,太热了会不舒服,太冷了也会生病。

这个机器也不喜欢太极端的温度。

比如说,要是把它放在大太阳下面,或者放在很冷的冰窖旁边,那它可能就不能好好工作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分光光度计操作及校准规程
1、基本操作
1.1、连接仪器电源,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1.2、接通电源,使仪器最好预热20分钟。

1.3、用“功能”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和已知标准样品斜率(F)方式,可根据您的需要选择测试模式。

1.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您所需的分析波长。

1.5、将您的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再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1.6、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0ABS/10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 ”直至显示“100.0”%T或“0.000”A为止。

1.7、调仪器0%,将0%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功能”键,将测试模式转换在T方式下,按“0%T”键,此时显示器应显示“000.0”T 后取出黑体。

1.8、当参比液(空白)调成“100.0”%T或“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中,这时,您便可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透射比值或吸光度值。

2、波长准确度校正
采用氧化钬玻璃滤光片361nm特征吸收峰通过逐点测试法来进行波长校正及检测。

2.1、开机并使仪器预热二十分钟;
2.2、按[功能]键将测试方式置于透射比(%T)状态;
2.3、将波长设置在355 nm处,一般情况下,在标准物质吸收峰约±5 nm 附近由短波向长波方向每隔1 nm逐点测试;
2.4、打开样品室盖,将钬玻璃片插入样品槽中;
2.5、盖好样品室盖,将参比物(以空气作为参比)拉(推)光路中(一般情况下,第一个样品槽作为参比,第二个样品槽放置标准物质);
2.6、按[OABS/100%T]键调100%T;将钬玻璃片拉(推)入光路中;
2.7、观察并记录下此时钬玻璃片的透射比值;重复以上步骤进行逐点测试,直至找到最小读数为止。

2.8、当通过上述逐点测试法记录下波长与钬玻璃特征吸收波长值不一致并超出仪器技术指标规定的误差范围时(±2nm ),则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校正。

打开仪器外壳,松开波长刻度盘上的固定螺钉,转动刻度盘,使刻度指示与特征吸收峰的波长值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旋紧固定螺钉,装上外壳,重复6.1中的1~8步骤,实测仪器波长精度在允许范围内即可。

2.9、校正周期每年一次。

分光光度计校正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