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详细
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光光度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准确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国家制定了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分光光度计的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主要检定项目包括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吸光度准确度、吸光度重复性、杂散光和光谱带宽等。
这些项目涵盖了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性能指标,对于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规程中,对于各项指标的检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对于波长准确度的检定,采用了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波长误差;对于吸光度准确度的检定,则通过用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评估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此外,规程还对检定周期和检定条件进行了规定。
检定周期一般为不超过一年,以确保仪器的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检定条件则要求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排除环境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
总之,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的制定,为分光光度计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通过严格遵守规程进行检定,可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科研、生产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UV 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6.2.5杂散光
选择标准物质,在相应波长处测量标准物质的透射比,其透射比值即为仪器在该波长处的杂散光。
A段用碘化钠标准溶液(或截止滤光片)于220nm,亚硝酸盐标准溶液(或截止滤光片)于360nm(钨灯),10nm标准石英吸收池,蒸馏水做参比,测量其透射比值。
≤0.2
1.4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
Axx:
±0.5,Bxx:
±0.5
1.5透射比重复性:
Axx:
≤0.2,Bxx:
≤0.2
1.6杂散光:
A段:220nm,≤0.2;B段:360nm,≤0.2,420nm,≤0.5
1.7吸收xx配套性:
石英:220nm,0.5;玻璃:440nm,0.5
2、通用技术要求:
2.1标志:
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工作电源电压、频率。
2.2外观:
2.2.1仪器各紧固件均应紧固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电缆线插件均能紧密配合且接地良好。
2.2.2仪器应能平稳的置于工作台上,样品架定位正确。
2.2.3指示器刻线粗细均匀、清洗,数字显示清晰完整,可调节部件不应有卡滞、突跳及显著的空回。
波长切换时,允许见光稳定5min。
自动扫描仪器,按上述要求测试透射比0%和100%噪声后,波长置于500nm处,扫描30min,读出扫描图包络线中心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仪器的透射比100线漂移。
6.2.4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
6.2.4.1用标准物质和标准吸收池,分别在235,257,313,350nm处测量透射比三次。
6.2.4.2用透射比标称值为10%,20%,30%的光谱中心滤光片,分别在440nm,546nm,635nm处,以空气为参比,测量透射比。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JJG178

一.光的基本常识无线电披是电磁波光、X射线、Y射线也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被民有很大差别。
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y tr线的频率则更高波长则更短.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被民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下面是电磁波i曾: 交流电: 波民可达数千公里如果需要还可以制造出波长更长的。
总之理论上无上限〉由于辐射强度随频率的减小而急剧下降因此波民为几百千米005米〉的低频电磁波强度很弱通常不为人们注意. 无钱电披z 长波波长在几公里至儿十公里-100KHz 中波〈被约在3公里至约50米100KHz-6阳z 短波〈被长约在50米至约10米: 6附Iz-30MHz 徽波波长范围约10米至l毫米??30MHz-30GHz 无线电广播和通信使用中波和短波.电视、雷达、孚机使用微波。
红外线: 30GHz40THz 波长约O. 75微米至1毫米。
l毫米1000微米?? 6微米以上卫称远红外 1. 5微米以下卫称近红外.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超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线的范围不断朝被长更长的方向扩展目日前超短波和红外线的分界已不存在其范围有一定的王叠可见光: 40THz-80THz 波长约800至400纳米通常是780至380纠米人眼可见的光。
l微米1000 纳米。
可见光又细致划分为- 红750-630纳米:橙630-600纳米黄600-570纳米:绿570-490纳米青490-460 纳米蓝460-430纳米:紫430-380纳米紫外线: 80THz--3200THz 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约在10至400纳米施固.又可细致划分为: 真空紫外10--200纳米:短波紫外线200-290纳米中波紫外29←-320纳米伏波紫外320-400纳米. 这些被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X射线: 披长约在0.01埃至10纳米. l纳米10埃?? 伦琴射线e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随着X射线技术的发展它的被民范围也不断朝着两个方向扩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准备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待它进行自检。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包括光源、检测器、单色器等。
如有故障,请及时修复或更换。
3.将样品室清洁干净,并检查透射池是否干净。
如有污染,请用纯水和无尘纸擦拭。
二、仪器校准1.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零点校准和波长校准。
2.零点校准:使用纯溶剂(例如纯水或纯乙醇)进行零点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溶剂放入透射池中,点击“零点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3.波长校准:使用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进行波长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标准品放入透射池中,点击“波长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三、样品测试1.取出已经准备好的样品,在样品室中放入透射池。
2.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值。
根据样品的吸收峰位和浓度范围,选择一个适当的波长范围。
四、测量样品吸光度1.点击“开始”按钮进行测量。
仪器将在选定的波长下自动扫描,显示吸光度曲线。
2.观察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收峰位和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1.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光度值。
可以选择峰值吸光度或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例如计算吸光度差、构建标准曲线等。
3.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样品名称、浓度、波长范围、吸光度值等信息。
六、仪器维护1.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透射池和样品室,避免样品残留。
2.关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将仪器盖上,以防尘埃进入。
3.定期维护仪器,例如清洁光源、调整灯泡亮度等。
七、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检测器,以免引起损坏。
2.使用纯净溶剂进行校准,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在进行波长校准时,选择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清洁透射池时,使用纯净水和无尘纸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粗糙材质。
5.操作过程中避免碰撞和震动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关闭仪器,以延长仪器寿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完整

国家标准-原子吸收检定规程详文目录一概述二技术条件三检定条件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五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附录检定用空心阴极灯稳定性(暂行)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单、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下简称仪器)的检定。
一概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其测量原理是基于光吸收定律:A=–lg I/I0 =–lg T =KCL式中A吸光度(其单位为A );I入射光强度I0透射光强度T透射比K吸光系数C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L光通过原子化器的光程仪器的主要结构如下:特征辐射光源---原子化器---单色仪---检测系统按光束形式可将仪器分为单光束型和双光束型,原子化器可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及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等。
二技术要求1 外观与初步检查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与出厂日期等。
1.2 仪器及附件的所有紧固件应紧固良好;连接件应连接良好;运动部件应运动灵活、平稳;气路系统应可靠密封,不得泄露。
1.3 仪器的各旋钮及功能键应能正常工作;由计算机控制或带微机的仪器,当由键盘输入指令时,各相应的功能应正常。
2 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波长示差误差不大于±0.5nm,波长重复性优于0.3nm3 分辨率仪器光谱带宽为0.2nm 时,应可分辨279.5nm和279.8nm双线4 基线稳定性30min静态基线和点火基线的稳定性应不大于表1所列指标。
表1 基线稳定性(A)5 边缘能量在仪器波长处,应能对193.7nm,铯852.1nm谱线进行测定,其瞬时躁声应小于0.03A。
6 火焰法测定铜的检出限(C L(K =3))和精密度(RSD)新制造仪器应分别不大于0.008µg/ml和1%;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仪器应分别不大于0.02µg/ml和1.5%。
7 石墨炉法测定隔的检出限(C L(K =3)),特征量(C。
傅立叶变换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操作规程

目的:本规程规定傅立叶变换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操作规程。
责任:由工程部制订、审核,质量保证部批准并颁发,工程部计量室执行。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使用中的和修理后傅立叶变换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定义:无相关定义。
内容:1.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1.2分辨率:在聚苯乙烯薄膜红外光谱中,在3110--2850 cm-1范围内,应能显示7个吸收带,其中2924 cm-1与1583 cm-1两谱带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8%透光率,在1601cm-1与1583 cm-1两谱带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2%透光率。
1.3 100%线的平直度≤2%透光率。
1.4 噪声≤0.5%透光率。
2.检定条件2.1标准物质:聚苯乙烯薄膜(厚度0.03—0.05毫米)起吸收2.2.环境条件仪器放置于平稳的工作台上,安放处应无强振动源,无强光直射。
室内应清洁,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电磁干扰。
室内温度15—30℃;相对湿度≤65%;电源220V±22(AC)。
3.检定方法3.1波长准确度与波数重现性检定方法以聚苯乙烯吸收带作参考波数(表2)。
将聚苯乙烯薄膜插入样品架中,以常用的扫描参数进行全波段扫描,重复扫描三次,将其吸收带数据打印下来,读取表2所对应的各吸收带的波数值。
3.2分辨率的检定方法以适当的扫描速度对聚苯乙烯薄膜全波段扫描,观察其红外光谱,在3110~2850cm-1范围内应能显示7个吸收带,其中2924cm-1与1583 cm-1 吸收带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2%透光率。
3110~2850cm-1范围内应能显示7个吸收带,其中2924cm-1与1583 cm-1 吸收带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2%透光率。
3.3 100%线平直度的检定方法以常规扫描参考值得100%线观察其最高处与最低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透光率(水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区噪声除外)。
3.4噪声的检定方法在100%线上观察其最大噪声(峰—峰值)的大小,应符合要求(水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区噪声除外)。
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分光光度计操作及校准规程1、基本操作1。
1、连接仪器电源,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1.2、接通电源,使仪器最好预热20分钟。
1.3、用“功能”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和已知标准样品斜率(F)方式,可根据您的需要选择测试模式。
1。
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您所需的分析波长。
1.5、将您的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再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1。
6、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0ABS/10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 "直至显示“100。
0”%T或“0。
000”A为止。
1.7、调仪器0%,将0%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按“功能”键,将测试模式转换在T方式下,按“0%T"键,此时显示器应显示“000.0"T 后取出黑体。
1.8、当参比液(空白)调成“100.0"%T或“0。
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中,这时,您便可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透射比值或吸光度值。
2、波长准确度校正采用氧化钬玻璃滤光片361nm特征吸收峰通过逐点测试法来进行波长校正及检测。
2。
1、开机并使仪器预热二十分钟;2。
2、按[功能]键将测试方式置于透射比(%T)状态;2.3、将波长设置在355 nm处,一般情况下,在标准物质吸收峰约±5 nm 附近由短波向长波方向每隔1 nm逐点测试;2。
4、打开样品室盖,将钬玻璃片插入样品槽中;2。
5、盖好样品室盖,将参比物(以空气作为参比)拉(推)光路中(一般情况下,第一个样品槽作为参比,第二个样品槽放置标准物质);2。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一、设备准备1.检查仪器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保持室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检查光源、检测器、光谱仪等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3.校验所需的标准物品和试样应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保证其稳定性。
二、仪器清洁1.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仪器的外观,保持仪器表面的清洁。
2.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光源、检测器和光谱仪的各个部分,保持其表面的干净。
三、基线校准1.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2.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基线校准,保证仪器对零点的准确性。
四、灵敏度校准1.准备灵敏度校准曲线所需的标准物品,确保其纯度和浓度的准确性。
2.将标准物品逐一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各个浓度点的吸光度值。
3.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灵敏度校准曲线。
五、波数校准1.准备红外标准物品,确保其波数准确。
2.将红外标准物品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其吸光度值。
3.根据红外标准物品的波数值,调整仪器的波数刻度,使其与标准物品吻合。
六、测量操作校验1.使用准备好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按照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每次测量完毕后,清洁标准物品的外观,并记录吸光度值。
3.对同一标准物品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七、数据处理1.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样品的红外吸光度值。
2.分析校准曲线和测量结果,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八、校验结果分析1.根据校验结果,判断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2.若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仪器或进行故障排除。
九、记录与报告1.对每次校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仪器的状态、使用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测量结果等。
2.根据记录,生成校验报告,明确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校验频率和方法应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隔一定时间或每次使用前进行校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详细
UV-2450简介V-2450是一款博得了用户高度评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卓越且操作简单方便,与功能强大的操作软件UVProbe结合,可以具备强大的功能。
小光斑的光学系统使得微量的测定更为方便。
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特点1.高水平的超低杂散光
UV-2550采用优异的DDM(双闪耀衍射光栅、双单色器)技术实现了超低杂散光(0.0003%以下)和高光通量。
UV-2450虽然采用单单色器,杂散光也在0.015%以下。
低的杂散光可以对高浓度的样品不进行稀释而直接测定。
2.通用型的软件UVProbe
UV-2450/2550通过新一代的中英文双语操作软件UVProbe控制,包含光谱测定、光度测定、动力学测定和报告处理四大模块,从基本的测定到研究解析都可以通过它实现。
UVProbe实现了真正的QA/QC功能,完全支持GLP、GMP。
另外还可以加载膜厚测定、色彩分析等软件。
3.丰富的附件选择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可对从生命体内得到的微量样品进行测试。
积分球测试:可以对浑浊样品和粉末状的样品进行测试。
反射附件:可以对光学材料进行相对反射和绝对反射的测定。
UV 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本仪器工作波段为190~900nm,,将其分为190~340nm、340nm~900nm两段分别检定。
1、计量性能要求1.1波长最大允许误差:A段:0.5,B段:1.0
1.2波长重复性:A段:0.2,B段:0.5
1.3噪声与漂移:0%透射比:0.1;100%透射比:0.2;漂移:0.2
1.4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A段:0.5,B段:0.5
1.5透射比重复性:A段:0.2,B段: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