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工序控制手册
MapGIS 10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 10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第 1 章栅格几何校正1.1 栅格数据标准图幅校正(DRG 校正)流程标准图幅校正主要是对国家绘制的标准地形图进行操作。
由于早期标准地形图以纸质档保存,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分析应用,将其扫描为电子地图后,可利用标准图幅校正操作,将图幅校正为正确的地理坐标的电子图幅,在标准图幅校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标准地形图赋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也可对扫描时造成的形变误差进行修正。
步骤1:影像数据入库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为便于统一管理数据,需将影像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
可利用GDBCatalog—栅格数据集右键—导入影像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入库操作。
步骤2:启动栅格几何校正在栅格编辑菜单选择标准图幅校正功能,视图显示如下:注意:在进行标准图幅校正前,需对图幅的信息进行读取,如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系信息。
校正影像显示窗口:控制点全图浏览窗口;校正文件局部放大显示窗口:控制点确认窗口,放大在校正影像显示窗口中选择的内容;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显示图中控制点信息。
步骤3:根据图幅信息生成GCP 控制点1、选择栅格数据在标准图幅校正设置窗口的校正图层项浏览选择栅格数据(若当前地图已添加待校正的栅格数据则可直接点下拉条选择添加),如图:2、输入图幅信息点击[下一步],设置图幅信息,如图: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各参数说明如下:i. 图幅号:读图输入图幅号信息。
ii. 网格间距:读图输入格网间距。
iii. 坐标系:读图选择选择坐标系信息。
iv. 图框类型:加密框是根据图幅信息生成梯形图框,而四点框是直接生成矩形内框,加密框的精度相对较高。
此处是对1:1 万的图幅进行校正,用四点框即可。
v. 最小间隔:添加的控制点的相邻点间距vi. 采用大地坐标:指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采用大地坐标,则单位为米,否则采用图幅自身的坐标单位。
3、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点击[下一步],在该对话框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

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一、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的概念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是指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将整个施工过程按照工序和时间顺序进行规划、布置和控制的详细图例。
它是施工管理人员在规划施工过程、安排施工任务、控制施工进度和监督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通过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可以清晰地了解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和顺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编制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的要点1.明确施工目标和要求:在编制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之前,首先要明确施工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充分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要求、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
只有明确了施工目标和要求,才能正确编制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2.细化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整个施工过程按照不同的工序和工艺流程进行细化和划分,确定每个工序的具体内容、施工要求和工艺流程。
只有细化了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才能准确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
3.确定施工工序顺序和时间节点:根据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确定施工工序的顺序和时间节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施工周期。
只有确定了施工工序顺序和时间节点,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推动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4.标注施工工序负责人和执行单位:在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中,标注每个工序的负责人和执行单位,明确各个工序的责任分工和执行情况,保证施工工序的有序进行。
只有有序的施工工序和明确的责任分工,才能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达到预期目标。
5.不断更新和优化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项目的进行和施工进度的变化,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及时调整工序顺序和时间节点,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的应用优势1.规范施工管理:工程施工工序控制图例是施工管理人员规划施工过程、安排施工任务和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工具,有助于规范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地图制图工序控制手册详解

地图制作类工序、作业方法和控制节点编制:叶小福信息技术部目录1、作业对象 (3)2、基本规范 (3)2.1 作业基本依据 (3)2.2其他具体依据 (3)2.3 其他参考资料 (3)3、工序和方法 (4)3.1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阶段 (5)3.1.1确定编图目的与用途 (5)3.1.2资料搜集分析与处理 (6)3.1.3 选择地图投影和比例尺 (6)3.1.4确定地图内容的指标 (6)3.1.5确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与图例 (7)3.1.6确定地图内容概况的原则 (10)3.1.7 确定地图图面配置方案 (10)3.1.8确定地图制图工艺流程 (11)3.2 地图编绘阶段 (12)3.2.1绘制工作底图 (12)3.2.2建立基础数据库 (12)3.3 地图整饰阶段 (14)3.3.1 地图符号色彩配置 (14)3.3.2 地图注记配置 (15)3.3.3 地图辅助要素整饰 (15)4 地图质量审校与整改 (19)4.1质量评定 (19)4.2质量检查 (20)1、作业对象本专项的作业对象为地图制图,地图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
本专项的项目实例为:社区图集制作和街道辖区图制作,其中社区地图集为地图集,街道辖区图为挂图。
2、基本规范2.1 作业基本依据GB/T 19996-2005 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2.2其他具体依据根据已经由国家、地方及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发制图规范的地图制作按其规定标准作业,如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各种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参考标准:GB/T 20257.1—200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等标准;2.3 其他参考资料祝国瑞《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工序和方法图1地图常规制图工序图3.1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阶段3.1.1确定编图目的与用途通过与甲方及地图读者沟通,研究与所编地图有关的文件、同类优秀成果;明确地图主题、地图类别、读者对象形成制图要求,制图要求:(1)社区图满足社区管理、社区生活使用用途;街道辖区图满足街道管理使用用途;(2)地图图名:南山街道办XX社区详图,南山区南山街道辖区图;(3)地图开幅:社区图A3纸张,街道辖区图挂图形式;(4)社区图样图如下:图1 社区图样图3.1.2资料搜集分析与处理根据编图要求制定资料清单;包括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检查资料的内容完整性,地理延应性、现势性、数学精度。
SuperMap Deskpro制图过程说明

制图报告1 前期的准备数据来源:我们买了唐山最新的纸质地图并一起讨论地图的的详细设计。
地图的整体设计:遵循地图越详细越好的原则,我们对点、线、面数据集作了详细的规划,详情请看图层分层。
考虑到以后做专题图,对数据集属性字段做了必要的添加,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物。
然后进行详细分工,分别对地图进行数据采集。
本地图特色:采用Deskpro软件自带的矢量符号库符号分别作点、线、面专题图。
2 地图矢量化2.1纸质地图的扫描扫描之前对地图进行图面整理,扫描的分辨率设为300-500dpi,扫描后得到*.jpg格式的原始栅格数据,如图所示:唐山地图2.2创建相应的坐标系数据源启动Deskpro选择新建工作空间新建数据源并根据需要设置数据源坐标系下图是我们设置的数据源坐标信息数据源投影参数2.3导入影像数据集鼠标右键点击数据源名称->【导入数据集】——>添加文件将栅格地图导入数据源中2.4配准配准的目的:将待配准的数据由平面坐标系映射或转换到地理坐标系。
配准的数学原理:进行坐标仿射变换。
配准的意义:为了赋予地物实际的空间位置,使地物具有地理含义。
同时也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几何校正。
配准步骤:1、选择配准方法2、选取控制点输入坐标值(刺点)3、计算配准误差(矩形配准不用计算)4、配准菜单项【数据处理】->【配准】->【新建配准窗口】参考图层选择为空利用相关软件收集相关坐标点并将其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下坐标值,将其录入相关窗口配准2.5 创建矢量数据集新建各种类型的数据集,用来表达地图上各种特征的地物。
1>新建点数据集采集点状地物;2>线数据集采集线状地物;3>面数据集采集面状地物;4>文本数据集采集注记等等。
合理分层,适当分区鼠标右键点击数据源名称->【新建数据集】2.6 修改属性表结构鼠标右键点击数据集名称->【属性】->【属性表结构】属性添加2.7手动跟踪矢量化设置当前图层为可编辑择绘制工具绘地图矢量化地图2.8 属性数据的录入双击绘制的地图元素打开属性窗口,录入具有地理语义或者行业特点的属性属性录入2.9 数据的编辑和检查检查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以及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
地图设计和制图工艺流程讲解共85页文档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地图设计和制图工艺流程讲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apGIS-10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 10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2014年5 月武汉第 1 章栅格几何校正1.1栅格数据标准图幅校正(DRG校正)流程标准图幅校正主要是对国家绘制的标准地形图进行操作。
由于早期标准地形图以纸质档保存,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分析应用,将其扫描为电子地图后,可利用标准图幅校正操作,将图幅校正为正确的地理坐标的电子图幅,在标准图幅校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标准地形图赋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也可对扫描时造成的形变误差进行修正。
步骤1:影像数据入库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为便于统一管理数据,需将影像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
可利用GDBCatalog—栅格数据集右键—导入影像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入库操作。
步骤2:启动栅格几何校正在栅格编辑菜单选择标准图幅校正功能,视图显示如下:注意:在进行标准图幅校正前,需对图幅的信息进行读取,如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系信息。
校正影像显示窗口:控制点全图浏览窗口;校正文件局部放大显示窗口:控制点确认窗口,放大在校正影像显示窗口中选择的内容;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显示图中控制点信息。
步骤3:根据图幅信息生成GCP控制点1、选择栅格数据在标准图幅校正设置窗口的校正图层项浏览选择栅格数据(若当前地图已添加待校正的栅格数据则可直接点下拉条选择添加),如图:2、输入图幅信息点击[下一步],设置图幅信息,如图: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各参数说明如下:i.图幅号:读图输入图幅号信息。
ii.网格间距:读图输入格网间距。
iii.坐标系:读图选择选择坐标系信息。
iv.图框类型:加密框是根据图幅信息生成梯形图框,而四点框是直接生成矩形内框,加密框的精度相对较高。
此处是对1:1万的图幅进行校正,用四点框即可。
v.最小间隔:添加的控制点的相邻点间距vi.采用大地坐标:指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采用大地坐标,则单位为米,否则采用图幅自身的坐标单位。
3、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点击[下一步],在该对话框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测绘地图制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测绘地图制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地图是人类认识、了解和运用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工具。
测绘地图制作作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测量、摄影、绘图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测绘地图制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地图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地图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搜集和整理地图制作所需的各种数据和素材。
首先,需要搜集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海图、气象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已有的地图、卫星图像、测量数据中获取。
其次,需要准备绘图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纸张、铅笔、尺子、绘图板等。
最后,要对地图制作的目标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为地图的制作提供准确的背景信息。
二、测量与摄影地图制作的核心环节是测量与摄影。
在这个阶段,需要借助各种测量仪器和摄影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测量和记录。
测量的方式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经纬仪、电子经纬针等。
通过这些仪器的使用,可以获取目标区域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
同时,摄影也是测绘地图制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航空摄影或者卫星摄影,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全面的地理影像数据,为后续绘图提供准确的基础。
三、数据处理与编辑在完成测量和摄影之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编辑。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筛选、过滤、校正和融合。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去除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纠正数据的误差,并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融合起来,以提高地图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完成数据处理后,需要进行数据的编辑和标注。
这一步骤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或图形编辑软件,对地理要素进行编辑和标注,如道路、河流、山脉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求添加文字说明、符号和图例,使地图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四、绘图与表达绘图与表达是地图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绘图,可以将地理空间信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得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和把握地图所表达的内容。
在绘图之前,需要确定地图的比例尺和空间范围,以便合理安排地图元素的位置和大小。
制图操作规程

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管理体系作业文件QB/SCQD/ZY036—2007 制图操作规程版号:A/0页码数:7为了规范制图工作过程及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制图成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引用标准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1.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B/T0160-1995);1.3《1∶5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ZB/A79001-87);1.4《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DZ 41-86);1.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1.6《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1.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县(市)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标准》(GB 14804-93)2基本工作方案2.1 制图的定义与范围2.1.1地形图是综合性地反映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为各部门提供基本的地理信息基础。
2.1.2地质图(包括详图、平面图、地质柱状图、地质横切剖面图、矿产图、成矿规律及预测图等)上,地层年代单位符号、岩石和矿物符号、各类矿产的矿床、矿点符号等的表示方法总则。
2.2 数学基础地理底图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高斯-克吕格(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六度分带(或三度分带)。
按国际分幅编号,每幅图经差15′,纬差10′(1∶50000),根据比例尺不同经、纬差不同;方里网标注、间距(根据比例尺不同方里网标注不同)。
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2.3 对于跨投影带图幅,必须将投影分带线(经线)在内外图廓间标出,并将主要幅面所在投影带的方里网贯通全图,而将次要幅面所在的投影带的方里网作为邻带方里网描绘在图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制作类工序、作业方法和控制节点编制:叶小福信息技术部目录1、作业对象 (3)2、基本规范 (3)2.1 作业基本依据 (3)2.2其他具体依据 (3)2.3 其他参考资料 (3)3、工序和方法 (4)3.1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阶段 (5)3.1.1确定编图目的与用途 (5)3.1.2资料搜集分析与处理 (6)3.1.3 选择地图投影和比例尺 (6)3.1.4确定地图内容的指标 (6)3.1.5确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与图例 (7)3.1.6确定地图内容概况的原则 (10)3.1.7 确定地图图面配置方案 (10)3.1.8确定地图制图工艺流程 (11)3.2 地图编绘阶段 (12)3.2.1绘制工作底图 (12)3.2.2建立基础数据库 (12)3.3 地图整饰阶段 (14)3.3.1 地图符号色彩配置 (14)3.3.2 地图注记配置 (15)3.3.3 地图辅助要素整饰 (15)4 地图质量审校与整改 (19)4.1质量评定 (19)4.2质量检查 (20)1、作业对象本专项的作业对象为地图制图,地图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
本专项的项目实例为:社区图集制作和街道辖区图制作,其中社区地图集为地图集,街道辖区图为挂图。
2、基本规范2.1 作业基本依据GB/T 19996-2005 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2.2其他具体依据根据已经由国家、地方及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发制图规范的地图制作按其规定标准作业,如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各种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参考标准:GB/T 20257.1—200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等标准;2.3 其他参考资料祝国瑞《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工序和方法图1地图常规制图工序图3.1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阶段3.1.1确定编图目的与用途通过与甲方及地图读者沟通,研究与所编地图有关的文件、同类优秀成果;明确地图主题、地图类别、读者对象形成制图要求,制图要求:(1)社区图满足社区管理、社区生活使用用途;街道辖区图满足街道管理使用用途;(2)地图图名:南山街道办XX社区详图,南山区南山街道辖区图;(3)地图开幅:社区图A3纸张,街道辖区图挂图形式;(4)社区图样图如下:图1 社区图样图3.1.2资料搜集分析与处理根据编图要求制定资料清单;包括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检查资料的内容完整性,地理延应性、现势性、数学精度。
资料清单:(1)行政界线,dwg文件(2)1:500数字地形图,dwg文件(3)专题要素资料(政府配套机构设施地理位置),dwg文件(4)前海合作区规划成果,pdf文件(5)“施工区域”施工设计总平面图,jpg格式资料收集的方式有:修补测,外业调查,相关机构借取;资料应做好分类整理归档。
3.1.3 选择地图投影和比例尺从满足用途出发选择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地图开幅;地图比例尺:社区图比例尺适应A3图面大小;辖区图比例尺为1:7500。
地图尺寸:社区图为A3纸张,根据图面选择横、综向;辖区图尺寸为宽100cm X 高125cm3.1.4确定地图内容的指标地图内容的分类及分级(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专题要素,辅助要素),根据地图编图需要确定所需要的要素内容。
社区图的制作要素主要包括底图要素和专题要素,底图要素包括: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山地)、土地植被(绿地);人文要素——交通网(立交桥、各级道路、铁路、地铁、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境界(区界、街乡镇界、社区界)、居民点及设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层建筑、居住小区及公共设施)。
专题要素包括: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股份公司、社区警务室、小区管理处。
3.1.5确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与图例研究地图要素的具体表示方法,进行图例符号设计、色彩设计;表示方法突出内容形态及空间分布规律,图例满足系统性、易读性、完备性、逻辑连贯性。
符号与注记表编号符号名称符号样式/比高、线宽多色图色值1 专题要素1.1 街道办事处 5.8 1.2 社区工作站 5.8 1.3 社区服务中心 5.8 1.4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5.81.5 社区警务室5.8 1.6 股份公司 3.81.7 小区管理处2.02 居民点及设施2.1 企事业单位2.2 大厦5.82.3 酒店5.82.4 图书馆5.82.5 学校5.82.6 停车场5.82.7 购物中心5.8 2.8 电话厅 5.82.9 亭5.8 2.10 红绿灯 5.82.11 普通建筑K100面:K11,M16,Y242.12 高层建筑立体阴影化2.13 其他区域底色K3,M4,Y11 3 交通网3.1 主干道/快速路a 规划道路0.5K100a0.53.2 次干道0.53.3 铁路3.4 立交桥阴影表示3.5 高架道路阴影表示4 境界4.1 街道界线0.8 K100边缘晕线C49,M51,Y30 C22,M27,Y44.2 社区工作站界线阴影表示C100,M70,Y344.3 小区范围线5 水系、地貌、植被5.1 河流、湖泊、池塘C100面色C105.2 山体晕渲5.3 绿地面色C70,M10,Y1006 注记6.1 专题要素说明6.1.1 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南山街道办粗幼圆(17)M100,Y1006.1.2 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粗幼圆(14)M100,Y100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股份公司6.2 居民点名称说明6.2.1 本(临)社区注记南山社区粗幼圆(30)M100,Y1006.2.2 村落名南山村粗幼圆(14)K1006.2.3 小区名、花园名向南西苑粗幼圆(15)C100,M34,Y106.2.4 小区管理处管理处粗幼圆(10)K1006.2.5 政府机构人民法院粗幼圆(10)K1006.2.6 企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幼圆(10)K1006.3 交通说明6.3.1 主干道、铁路南海大道粗黑体(15)K1006.3.2 次干道、立交桥北头东街黑体(10)K1006.4 水系6.4.1 河流、湖泊左斜宋体(15)C100 简要说明编号符号名称符号样式/比高、线宽多色图色值3.1.6确定地图内容概况的原则地图内容选择的顺序原则(1)从主要次要:公路、河流(2)从高级到低级:行政机构,居民点(3)从大到小:湖泊、水库(4)从全局到局部:区域地理特征3.1.7 确定地图图面配置方案(1)图名图名的字体与大小:图名汉字采用宋体,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2)图框图廓由外图廓和内图廓构成。
外图廓用粗实线绘制,内图廓用细实线绘制;外图廓和内图廓之间可填充简洁花纹,添加方里网,注明公里数;内图廓四角点标注经纬度,经纬度为度、分、秒格式。
(3)地理位置示意图采用小比例尺行政区划图显示本级行政区域在上一级行政区域内的位置,位于图幅内右下方。
(4)指北针与玫瑰风向图指北针绘制在图幅内左上角或者右上角(5)比例尺挂图采用数字比例尺或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形式,比例尺绘于图例内正下端。
图册采用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的形式,比例尺绘于图廓外图幅正下方。
数字比例尺形式如“1:50 000”。
直线比例尺总长度宜为10cm,尺头长为2cm。
(6)图例图例由图形(线条、色块或符号)与文字组成。
图例绘制在图幅内左下角或右下角。
(7)署名与制图日期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注于图廓外左下方,制图单位注于图廓外右下方。
3.1.8确定地图制图工艺流程(1)制作地图样图;(2)制定工艺流程;(3)编写地图设计书或地图编制大纲;注意:在设计阶段,初步拟定的设计方案及绘制的样图应经过初步审批后方可正式着手工作。
3.2 地图编绘阶段3.2.1绘制工作底图对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实测数据展绘,图形图片数据矢量化等,形成原始的工作底图;3.2.2建立基础数据库(1)要素分层注记层:道路注记、其他注记点层:图例点状符号线层:小区范围线面层:交通网、居民点、地貌(山体)、植被特征(绿地)注:已有规范及标准的地图图式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要素分层。
(2)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入库注记.dwg—①—注记p.shp—②—注记anno点.dwg—①——点p.shp线.dwg—①——线L.shp面.dwg—①——面L.shp—②—面M.shp1)建立catalog数据库,通过catalog对cad的dwg文件格式转成shp 格式。
2)将“面L.shp”导入到苍穹中拓扑构面,对房屋细小面进行合并处理,得到“面M.shp”。
3)将shp数据全部导入到数据库中,将“注记p.shp”转成注记anno,即标注转注记。
(确保“注记p.shp”已导入数据库,打开label显示,然后convert label to Annotation)4)进行属性编辑,主要是要素类型字段编辑。
3.3 地图整饰阶段3.3.1 地图符号色彩配置(1)导入符号库可以导入已经配置好的标准符号库(如“二调符号库”等),也可以根据自行设计的图例制作符号库。
导入符号库(tool——style manager——add——选择“.style”文件)(2)制作符号库ArcGIS中制作二维符号库的方法可归结为以下四种:基于ArcMap中已有符号制作符号库;基于图片制作符号库;基于TrueType字体制作符号库;多种方式组合制作符号;ArcMap中最常用的符号有点符号(Marker Symbol)、线符号(Line Symbol)、面符号(Fill Symbol)、文本符号(Text Symbol)。
在Style. manager中创建新的符号库文件,或打开已经存在的符号库,然后分别选择点、线、面的Simple等如下符号类型进行符号制作和组合。
(3)匹配符号库选择已经匹配好图层,右击图层——save as layer file,打开未匹配的图层,右击属性——symbology——import——layer file。
3.3.2 地图注记配置(1)配置原则与被注记物体的位置密切相关,避免遮断重要物体,易读。
(2)字列法则(3)配置要领3.3.3 地图辅助要素整饰(1)图框图廓由外图廓和内图廓构成。
外图廓用粗实线绘制,内图廓用细实线绘制;外图廓和内图廓之间可填充简洁花纹。
图框的外图廓和内图廓之间的填充花纹制作详见附件2.编辑图框:(2)地貌晕渲晕渲图是DEM地表形态表达的一种形式,它通过设置光源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更形象或者更符合人类视觉的方式展示一个地区的地形。
ArcMap提供了制作晕渲图的工作,采用3D Analyst工具制作精美的晕渲图步骤如下:1)首先确定3D Analyst工具可用如果发现该工具不能使用,可能是没有将该拓展工具加入到工具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