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项目临床意义资料

合集下载

化学发光项目的临床意义.11.22

化学发光项目的临床意义.11.22

化学发光项目的临床意义一.甲状腺功能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甲亢危象时,FT3明显升高,缺碘也会引起FT3浓度的代偿性升高。

此外,T3甲亢,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初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FT3也明显升高。

而甲减,低T3综合症,粘液性水肿,晚期桥本甲状腺炎等FT3则明显降低。

应用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多巴胺等药物治疗时可出现FT3降低。

2.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甲亢危象、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初期桥本甲状腺炎等FT4均有明显升高;部分无痛性甲状腺炎、重症感染发热、重危患者、应用某些药物如肝素,亦会引起FT4 的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粘液性水肿、晚期桥本甲状腺炎、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等FT4 的降低较FT3 更为明显;服用苯妥英纳、糖皮质激素以及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其FT4 亦有下降。

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时,血清中T3 显著升高,且早于T4;而T3 型甲亢,如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缺碘所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与T3 毒血征等血清中T3值也较T4 升高明显;亚急性甲状腺炎、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结合力增高征等血清中T3 值也明显升高。

轻型甲状腺功能低下时,血清中T3值下阵不如T4明显;粘液性水肿、呆小征、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结合力下降、非甲状腺疾病的低T3 综合征等患者血清中T3 值均明显降低。

在妊振时,血清中T3 值升高;当应用皮质激素、含腆药物等时血清中飞值下降。

4.甲状腺素(TT4)甲亢、T3毒血征、大量服用甲状腺素、慢性甲状腺炎急性恶化期、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结合力增高征等患者血清T4 值显著升高。

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如粘液性水肿、呆小征,以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结合力降低、肾病综合征、重症肝病患者及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柳酸制剂等)时血清中T4 值显著降低。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附参考数值)IVD第一资讯平台IVD资讯2月13日整理、来源:体外诊断网本文整理化学发光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甲状腺功能◆◆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 T3)临床意义:Tot T3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指标之一,对甲状腺功能紊乱进行确诊。

增高:Grave 病,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特发性T3型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时、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服用外源性T3等)。

降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呆小症、Hashimoto 甲状腺炎、先天性甲状腺形成异常、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垂体功能低下、TSH单独缺乏症等);下丘脑功能障碍、重症消耗性疾病;先天性TBG减少症;65岁以上。

参考范围 1.34~2.73 nmol/L (0.87–1.78 ng/mL)2、总甲状腺素(Tot T4 )临床意义:增高:甲亢;妊娠、新生儿;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高TBG血症;急性肝炎;服用碘时;亚急性甲状腺炎;TSH分泌性肿瘤;甲状腺激素过度使用。

降低:甲减;TSH不应症;甲状腺形成异常;母体抗甲状腺制剂的应用;TBG低下症;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肾病综合症。

参考范围78.38~157.4 nmol/L (6.09~12.23 ug/dL)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甲亢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的影响,故可诊断妊娠性甲亢,并是诊断甲亢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 3.8~6.0 pmol/L (2.5~3.9 pg/mL)4、游离甲状腺素(FRT4)临床意义:甲亢、T4中毒症、恶性肿瘤等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影响,是诊断甲减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7.86~14.41 pmol/L (0.61~1.12 pg/mL)5、促甲状腺素(超敏)(hTSH)临床意义:评估甲状腺的状态,确定亚临床的或潜在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筛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最灵敏的诊断指标,也是产前诊断先天性甲低的最佳指标,并可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治疗进行疗效考核并指导用药。

化学发光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项目临床意义定量测定对乙肝疫苗免疫力的评价和高危人群预防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少年儿童预防乙肝方面。

2、定量分析HBsAg和抗-HBs的浓度变化,可以预见急性乙肝是否处于恢复期。

3、定量分析HBeAg和抗-HBe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4、抗-HBc 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状态。

高浓度的抗-HBc提示乙肝急性或现行感染,常与HBsAg并存,恢复期浓度降低。

慢性乙肝呈抗-HBc持续高浓度。

而低浓度的抗-HBc一般为恢复期或既往感染,常于抗-HBs并存,无肝损害或肝损害早已静息。

5、急性乙肝一般会在六个内病情缓解,甚至自愈。

病情超过六个月仍未缓解者,多转为慢性化,通过五项联合定量分析,可以对病情的发展做出预测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即若表现为HBeAg下降、抗-HBe 出现或渐升,HBsAg和HBV DNA血清水平降低,这是病变恢复的时相,可望在1-2年病毒被清除而疾病痊愈;若HBeAg和HBV DNA 血清水平持续很高的病人,预期可能保留慢性无症状携带(AsC)或慢性乙型肝炎。

产品特点:化学发光定量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05-0.1ng/ml,而酶免(ELISA)检测HBsAg灵敏度是0.5-1.0ng/ml,胶体金(POCT)检测HBsAg灵敏度是1-5ng/ml,也就是说只有血清中的HBsAg达到0.5-5ng/ml酶标或胶体金才会呈阳性反应。

使用化学发光法提高了灵敏度,大大缩短了窗口期。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的免疫应答就是针对前S1抗原的。

由于前S1抗原的出现在HBV感染的最早期,因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

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起有十分重要作用,前S1抗原(Pre-S1Ag)检测是对乙肝“两对半”尤其是e抗原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

产品特点:支持28天定标功能及急诊功能,可以敏感的反映乙肝病毒复制,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较好指标,前S1蛋白与HBV的复制指标HBV-DNA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HBV-DNA相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试验要求不高。

化学发光试剂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试剂临床意义
名 称:雌二醇(E2)诊断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临床意义:雌二醇是女性雌激素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一种甾体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黄体和胎盘, 少量由肾上腺分泌。男性主要由睾丸产生。测定血清雌二醇浓度,是卵巢及丘脑-垂体-性腺轴 功能的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雌二醇降低,常见于无脑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轻度糖尿病、垂 体卵巢性不孕、卵巢囊肿、皮质醇增多症 、垂体卵巢性闭经、葡萄胎 、胎儿宫内死亡等。雌二醇 增高,常见于正常妊娠尤其是多胎妊娠、糖尿病孕妇 、肝硬化、卵巢癌 、系统性红斑狼藏、心脏 病、肥胖、肾上腺肿瘤等。男子女性型乳房和睾丸肿瘤等。另外还可用于生育治疗中的疗效监测 以及体外受孕中排卵时间的确定
名 称:人垂体泌乳素(PRL)诊断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临床意义:人垂体泌乳素(PRL)是由垂体前叶产生的,由 198 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 22kD,其结构与生物学方面与生长激素、胎泌乳素属同类激素。PRL 直接作用于体细胞,促进乳 腺生长、发育和乳液形成。此外,尚有促进卵巢分泌甾体激素 、黄体形成与溶解的作用。非妊娠 妇女与男性 PRL 水平相当,妊娠后 PRL 水平逐渐增加,至分娩前达到高峰,哺乳期进一步增加。 PRL 测定对垂体疾病,特别是垂体瘤和各种原因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及月经异常和不孕症的病因 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
2
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
名 称:高灵敏人促甲状腺激素(TSH)诊断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临床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受血清中 T3 和 T4 浓度的负反馈调节。TSH 主要作用于甲 状腺,它能增加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T3 和 T4。测定血清中 TSH 的含量,是诊断甲状腺功 能和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甲状腺功能评估中,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 (垂体性或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并可作为对甲低症疗效观察的指标。此外,可观察垂体 TSH 的储存功能,进一步区别下丘脑和垂体的病变;与 T4 联合使用是目前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甲低 的唯一方法。

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一、垂体-甲状腺轴激素1.血清T3、T4测定:正常参考值:T30.6-1.81ng/ml,T445-109ng/ml。

T4测定是甲状腺功能试验中最基本的筛选试验。

它不受含、i8k,mm',l》碘食物、药物或X线造影剂的影响,对病人无辐射危险,可适用于哺乳期妇女或儿童患者,对甲减的诊断较131I吸碘率灵敏可靠,对甲亢或单纯甲状腺肿引起的131I吸碘率增高,具有鉴别价值。

循环血中的T3除小部分是由甲状腺组织直接分泌外,绝大部分由T4在组织中脱碘转化而来,虽然T3在血中的浓度远低于T4,但在血中却发挥着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对甲亢、甲减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甲亢时T3浓度几乎总是增加,有时可高于正常好多倍,按比例而言,T3的增高比T4更为明显,因而T3/T4比值几乎总是升高,这是因为不但甲状腺分泌过多。

而且外围组织T4转化为T3也增多,在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过程中,T4的下降快于T3,往往T4已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时,T3还高于正常。

严重甲减时T4、T3同时减少,不严重者T4的减少远比T3的减少为甚,此时甲状腺并没有完全衰竭,只是由于甲状腺受到高水平TSH的刺激使T4的分泌受影响较大的缘故,而T3可正常甚至升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T3值与T4平行,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

但在某些情况下,T3值与T4值可发生分离现象。

如T3型甲亢时仅有T3升高而T4正常;在甲亢早期或甲亢复发初期,T3可在T4尚未升高时先增高;在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T4多降低而临床无明显甲减表现,而其T3则正常或有代偿性增高。

甲亢患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或治疗后同时测定T3、T4比单独测定T3或T4更能反映其病情变化。

2、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正常参考值:0.35-5.5mlU/L.正常人血清中TSH含量在一生中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儿童及老年人血清中TSH含量均比成人高。

发光项目临床意义

发光项目临床意义

发光项目临床意义发光项目是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技术,通过测量样品产生的光信号来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发光项目具有许多临床意义,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疫情监测等多个方面。

首先,发光项目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重要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常需要通过检测特定的分子标志物进行诊断。

发光项目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样品中目标分子的发光信号来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常常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

发光项目可以通过检测癌细胞产生的特定标志物来帮助早期发现癌症,并进行治疗。

其次,发光项目可以用于治疗监测。

许多疾病的治疗过程需要不断地监测病情的进展。

发光项目可以用来监测治疗后病情的变化,以及判断治疗效果是否显著。

例如,在抗病毒治疗中,通过检测病毒RNA的发光信号变化来判断治疗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发光项目在疫情监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面临着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发光项目在疫情监测和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新冠病毒检测中,采用发光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者并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

此外,发光项目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

发光项目可以被用来研究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

例如,通过在细胞中引入发光标记的蛋白质可以实时观察蛋白质的定位和交互作用。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新药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发光项目在临床实验室中具有丰富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为疫情监测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以及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发光项目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还将不断扩大,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超全汇总!化学发光项目及临床意义(一)2024

超全汇总!化学发光项目及临床意义(一)2024

超全汇总!化学发光项目及临床意义(一)引言概述:化学发光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临床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超全汇总的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正文内容:一、荧光探针类化学发光项目1. 荧光标记的抗体:通过将荧光染料与抗体结合,实现对特定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生物传感器: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来检测和监测生物体内的特定生物化学过程。

3. 荧光探针的靶向治疗应用:通过荧光探针的靶向传递,实现对肿瘤等疾病的精准治疗。

4. 基因检测和表达分析:利用荧光探针对基因序列和表达进行快速、敏感的检测和分析。

二、生物发光类化学发光项目1. 生物体内的荧光探针应用:通过注射荧光探针进入生物体内,实现对生物体内部分子和组织的实时成像和监测。

2. 荧光蛋白标记技术:通过将荧光蛋白与蛋白质结合,实现对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进行研究。

3. 光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发光过程反映生物化学反应的情况,实现对生物体内特定分子和活动的检测和监测。

4. 细胞内荧光成像:通过荧光探针对细胞内特定分子和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和分析。

三、化学发光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荧光探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实现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2. 无创检测技术: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对人体表面的信号进行检测,实现无创体内分子的定量分析。

3. 荧光显微镜检查:通过荧光探针和显微镜技术对组织和细胞的分子信息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和分析。

4. 药物代谢研究:利用荧光探针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实时、定量的监测和分析。

四、化学发光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荧光筛选技术: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来评估化合物的药物活性,加速新药的发现和筛选过程。

2. 荧光探针在靶向药物递送中的应用:通过合成荧光探针,实现对药物在体内靶向递送的监测和评估。

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利用荧光探针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研究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

电化学发光各项目临床意义

电化学发光各项目临床意义

AFP
AFP作为诊断胎儿异常,畸行及某些恶性 肿瘤,肝病的可靠依据,
原发性肝癌最好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1.70%肝细胞癌AFP增高,多持续性升
高,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
AFP
2.睾丸癌:精原细胞瘤很少增高,其它 肿瘤70%升高,而YOL-SAC(卵黄囊) 肿瘤100%升高
3 .卵巢内胚窦癌,AFP明显升高,用于妇 产科的疾病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
定性用于妊娠早期诊断 定量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完全或不全流
产鉴别,绝育效果评价; 用于胎盘滋养层肿瘤筛查,诊断和疗效监

HCG
增高: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精原细胞瘤,畸胎瘤,异位HCG分泌肿 瘤(如胃癌,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肝 癌,卵巢癌,消化系统类癌等) 降低:流产,异位妊娠等。
FT3
FT4
增高
1. 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 主高功能性腺瘤(毒性甲状腺结节),亚 急性甲状腺炎或无痛性甲状腺炎的急性期。 T3型甲亢TT4和FT4正常,TT3和FT3增 高。甲亢治疗后FT3正常化迟于FT4, 疾病 加重时则相反,FT3升高早于 FT4。FT3 是反映甲状腺功能亢进和T4代谢的敏感指 标
4.某些胎儿畸形,羊水中的AFP也可升 高,
5.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AFP亦可一过性 升高
Hale Waihona Puke CEA 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 故名癌胚抗原
也是正常胚胎组织所产生的成分,出生后 逐渐消失,或仅存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 此类抗原表达可明显增多。
CEA
升高
1. 常见于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此外,血清CEA水平 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 CEA浓度越高。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 在2.5ng/mI以下。 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增 高占45-80%。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腺胰癌、 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 和泌尿系统的肿瘤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 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光项目临床意义甲状腺功能检测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标本收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正常参考值】58.1-140.6 nmol/L (4.5-10.9 ug/dL)新生儿:142-310 nmol/L 婴儿:90-194 nmol/L1- 5岁:90-194 nmol/L 5-10岁:77-168 nmol/L成人: 54-174 nmol/L【项目综述】甲状腺素即3,5,3’,5’-甲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T4,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原氨酸的基本结合是由一个酪氨酸残基和一个酚环构成。

正常人平均每日的T4分泌量为81-99ug,每日分泌的量不到甲状腺内贮存量的1%。

T4进入血液循环后约99.96%与结合蛋白结合,其中约60%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

30%与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结合,余下的与白蛋白结合。

甲状腺外T4的循环总量为900ug。

T4是血清中最多的碘化甲状腺原氨酸,占血清蛋白结合碘的90%以上。

T4的半衰期为7天。

T4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产生能量和热,促进生长发育。

近年来有人认为T4是T3的前激素,是其储备形式。

【临床意义】甲状腺疾病1.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合成和分泌T4增多。

2.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早期,因甲状腺滤泡被破坏,T4溢出,使血T4过性升高,产生短暂时期的轻度甲亢。

3.大量服用甲状腺素,或误食动物甲状腺,导致血T4增高,产生医源性或中毒性甲亢,甚至甲亢危象。

4.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时无甲亢症状,但有外周血T4增高;若是下丘脑、垂体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则周围血T4增高,有甲亢症状,并TSH亦增高。

5.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无论是原发、继发或其他原因,T4均下降。

6.甲状腺缺乏,或先天性发育不良,甲状腺全切除后,血T4缺乏。

非甲状腺疾病1.TBG浓度的变化,显著影响T4浓度的测定结果。

TBG增高时,T4增高,反之亦然。

2.精神病以及一些非甲状腺疾病病人,极少数会出现高T4血症,但无甲亢症状。

原发疾病缓解后,T4恢复正常。

3.雄激素使TBC减少,T4亦减低。

4.各种非甲状腺疾病,如各种肝病、肝硬化、肝昏迷、肾病、肾衰、心肌梗塞、心脏病、呼吸及消化等系统的严重疾病、传染病、创伤、烧伤、颅脑外伤、恶性肿瘤、饥饿、蛋白质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均可导致低T3综合症,病情严重者T4亦降低。

若T4显著降低,提示病情危重,预后差。

病情缓解后T3,T4恢复正常。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odothyronine.TT3)【标本收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正常参考值】0.92-2.79 nmol/L (0.60-1.81ng/mL)新生儿: 0.98-4.26 nmol/L1 - 5岁:1.54-4.00 nmol/L6 -10岁:1.39-3.70 nmol/L11-15岁:1.23-3.23 nmol/L成人: 1.23-3.39 nmol/L【项目综述】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T3。

血清中的T3大多数为T4在外围组织脱碘转化而来,约占每日T4产量的1/2-1/3,约有10%-38%的T3来自甲状腺的直接分泌。

T3的日产量约30ug,T3的甲状腺外泄总量为40ug。

血清浓度半衰期为1天。

血清中T3绝大多数(99.5%)与结合蛋白结合,其中90%与TBG结合,其余与白蛋白结合,与TBPA结合的量极少。

T3的生物活性为T4的5-10倍,尽管血清中T3的浓度约为T4的1/50-1/80,但T3在甲状腺总的代谢贡献中占65%左右。

T4进入靶细胞后要转变成T3才能发挥生物效应,故认为T3是更为重要的甲状腺素。

【临床意义】血T3测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血T4。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T3的测定对甲亢的诊断,对甲亢治疗后复发的监测,比T4灵敏。

它是T4型甲亢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甲低患者血清总T3的降低,滞后于T4的降低。

在甲低早期,T3下降不明显,甚至代偿性增高,因此单独测定T3对甲低的诊断意义不大。

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标本收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正常参考值】11.5-22.7 pmol/L (0.89-1.76 pg/mL)10.2-31 pmol/L育龄妇女: 9.2-13.2 pg/mL孕6 –13周:8.5-16.7 pg/mL孕20-28周:5.5-11.0 pg/mL【项目综述】血循环中的T4绝大部分(99.96%)都与结合蛋白结合,仅有少量为游离激素。

它们之间呈可逆的平衡状态,但只有游离型的T4才能进入靶细胞与T4受体结合后发生生物效应。

【临床意义】FT4的测定不受血清结合蛋白(主要是TBG)含量的影响,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

各种原因所致的甲亢时,FT4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甲低时,FT4降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早期、组织对甲状腺素不敏感综合症以及大量服用甲状腺激素后FT4亦增高。

非甲状腺疾病,在病情严重时T4降低,但FT4不降低。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odothyronine.FT3)【标本收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正常参考值】3.5-6.5 pmol/L (2.3-4.2 pg/mL)4.63-6.51pmol/L【项目综述】血循环中的T3绝大部分(99.5%)都与结合蛋白结合,仅有少量为游离激素。

它们之间呈可逆的平衡状态,但只有游离型的T3才能进入靶细胞与T3受体结合,发生生物效应。

【临床意义】FT3的测定不受血清结合蛋白(主要是TBG)含量的影响,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

各种原因所致的甲亢时,FT3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甲低时,FT3降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早期、组织对甲状腺素不敏感综合症以及大量服用甲状腺激素后FT3亦增高。

非甲状腺疾病导致的低T3综合症时,FT3一般不降低。

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标本收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正常参考值】0.35-5.50uIU/mL【项目综述】促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5,000的糖蛋白,由垂体前叶分泌,促进甲状腺释放甲状腺素(T4)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TSH的合成与释放受下丘脑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调控。

甲状腺功能正常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液中的TSH和TRH浓度呈负相关;在甲状腺功能低下时,TSH水平升高。

所以测定TSH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是有价值的。

TSH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糖蛋白激素。

α亚基是由89个氨基酸组成,与LH及FSH的α亚基是相同;β亚基是由112个氨基酸组成,为TSH所特有,决定其促甲状腺功能的特异性。

【临床意义】TSH升高1.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可能伴有其他激素分泌增多。

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TSH分泌的负反馈抑制减弱,使垂体分泌TSH增多。

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亦可见于产后甲状腺炎。

患者TSH升高而FT4正常。

4.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TSH高于正常,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5.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对垂体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TSH增加。

6.新生儿先天性甲减筛查。

7.继发性(垂体)甲状腺技能减退。

因垂体或下丘脑病变所致,血中TSH可在正常范围或低于正常,同时伴有FT4降低。

TSH降低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甲亢患者TSH储备功能差,血中过多的甲状腺素抑制了垂体TSH的分泌,使血清TSH浓度极低。

使高灵敏的TSH检测方法为甲亢诊断的首选重要指标。

甲亢患者与正常人之间TSH值基本无交叉。

2.亚临床甲状腺技能亢进,是过渡状态,常见于乔本氏甲状腺炎的早期。

也可见于甲亢治疗过程中的亚临床状态。

3.原发性甲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在替代治疗过程中,TSH是重要指标。

4.库兴综合症。

患者血中皮质醇含量较高,可造成TSH对TRH反应性降低,血清TSH值降低,但不出现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明显紊乱。

5.肢端肥大症。

未经治疗的患者TSH降低,可能是过多的GH诱发ss分泌增多造成TSH对TRH反应减弱。

6.药物。

应用糖皮质激素、多巴胺及溴隐亭等可导致血TSH过性降低。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标本收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正常参考值】 <10 mIU/mL【项目综述】ThCG与其它的糖蛋白例如LH、FSH和TSH类似,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分别称为α和β。

LH、FSH 、TSH和hCG的α亚单位几乎完全相同,而β链间也十分相似,仅仅是部分序列的不同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免疫学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

未结合的hCG亚单位没有任何生物学活性。

LH与hCG的β链在氨基端的115个氨基酸中有80%同源性,这就解释了两种激素免疫学特性的相似性。

hCG β链的羧基端延长32个氨基酸。

HCG分子碳水化合物较多,占分子量的30%。

在正常妊娠过程中,α链的合成持续增长并远远超过β链。

两种亚单位分别被不同的基因编码,其中α亚单位由单一基因编码。

而hCG的β亚单位的编码则由六种基因参与,所有的转译过程均在体内完成。

糖基化完成后开始分泌。

二聚体激素也是由亚单位组装而成的。

在胚胎细胞肿瘤的病例中,hCG合成的生理部位位于胎盘滋养层母细胞,滋养层结构,滋养层巨细胞或单核圆细胞中。

hCG由肾脏排泄,然而其唾液酸化变体则主要通过与肝脏非唾液酸糖蛋白激素受体的结合而被排除。

胎盘滋养层细胞与葡萄胎、绒毛膜癌、恶性睾丸肿瘤时的肿瘤滋养层细胞主要分泌完整的hCG和少量的游离亚单位。

由于存在着hCG基因,多数非滋养层恶性肿瘤能分泌少量的游离亚单位,但几乎不释放完整hCG分子。

【临床意义】1.早孕诊断。

排卵后第8天即可测到,早孕诊断率达98%。

2.宫外孕的早期诊断。

移位妊娠时,ThCG含量远较正常妊娠为低,仅50%。

3.先兆流产。

可辅助监测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分泌功能,为临床保胎或人流提供依据。

4.滋养层细胞疾病的诊断以及疗效观察。

一般而言,ThCG水平按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癌而递增。

葡萄胎清除后,ThCG约2-3月后转阴,而绒癌、恶葡治疗的1-18个月转阴,转阴率约为71%,ThCG值与病情基本平行,化疗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ThCG的数值,若数值下降或下降缓慢则应考虑更换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