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欣赏教案

《梁祝》欣赏教案
《梁祝》欣赏教案

《梁祝》欣赏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教案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听辨出大提琴、小提琴音色并理解其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形象内涵。

2.能够听辨出<梁祝>中的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及反抗主题。并能跟唱爱情主题

3.能够运用音乐的手段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提高学生的感受、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大提琴及小提琴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的捕捉。

2.对《梁祝》呈示部及展开部的赏析,《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反抗主题》的情绪情感领会。

教学难点:

1.展开部分的艺术处理,特别是“抗婚”中作曲家的艺术创作手段的

运用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手段理解分析本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对比、讨论与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先由老师用钢琴演奏一首乐曲,让学生猜想一下乐曲的名称。

2. 接着,我们再播放一首同样的乐曲,让学生来感受一下它与前曲有着什

么不同之处。

[提出问题]:

(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演的(

小提琴)

(2)你觉得它与钢琴相比在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 根据提问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协奏曲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主要演奏乐器介绍:

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长号

(三)作者简介: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

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

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

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

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在不久前香港电台举办的

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

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

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曾经有一位学者感叹道:“哪里

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

祝》!”

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外来形

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陈 钢:(1935-)

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

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

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

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

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

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它器乐作品。

(四)小提琴协奏《梁祝》曲式结构:——奏鸣曲式结构: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五)分段赏析(分析重点为:呈示部、展开部)

[引 子]:

设 问:1. 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

声?

2. 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作答)

在一阵喧闹的鸟鸣后出现引子主题,轻柔、动人,似草桥畔桃红柳

绿,白花盛开的迷人景色。

[呈示部]——相爱

主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到相送的一个场景描述,整个场景中呈现给我们的主题就是相爱。

[爱情主题]:

梁祝教学设计打印

课 题】 为中国音乐家喝彩 教材分析】 1、作品分析 音乐知识技能 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 活,接着十八相送。 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 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着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 从天上俯瞰人间, 拨开云层, 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 首先由小提琴奏出 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 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 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 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 等乐音渐歇, 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 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 表 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 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 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 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将主题变奏缓缓 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 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 预言悲剧结局, 这构成了全曲的 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 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 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 两者冲突渐渐上升, 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 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 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 教材版本】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初二音乐教案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祖彬 课题名称:初中第16册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型:欣赏课 教学方法:欣赏法、教授法、探讨法 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梁祝》选材于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进行创作的标题性音乐。这首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国内外均引起了良好的反应。 教材将作品放在“音乐与戏剧这一单元里面,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采用分段聆听、对比聆听的方法,分步骤地解决乐曲中需要学生聆听和了解的内容,然后再用一个课时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以解决学生长时间聆听音乐的疲劳感和茫然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欣赏之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掌握协奏曲定义、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3.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梁祝》的音乐内涵,掌握《梁祝》的主体旋律。 2.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教具]:多媒体、钢琴、黑板、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动画片《梁祝》的flash动画, 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又被称作butterfly—lover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2.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 (1)教师简介《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地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中国听众被誉为“我们的交响音乐”。外国听众也认为乐曲是一部“非常迷人和神奇的音乐”,“最美妙的旋律”。 (2)曲作者简介: 何占豪: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交响乐《刘胡兰》、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

音乐教案《梁祝》

教材:人音版高中(全一册)第五单元之三民族乐派第一课 授课:唐牧歌 南山育才中学 课题:《沃尔塔瓦河》 课型:音乐欣赏课 年级:高中二年级 教具:钢琴、电视机、音响、 机、录像机、投影仪、 (沃尔塔瓦河主题歌)、 (索尔第指挥巴伐利亚广交乐团演出实况)、 (民族乐派介绍,斯美塔那介绍)、 (日本 拍摄的沃尔塔瓦河实景音乐风光片)、画图(德国史密斯先生为 沃尔塔瓦河 所作 幅插图)。教学目的: 、 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 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 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 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材分析: 捷克作曲家 年 月 日至 月 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 响 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 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 一、 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放 ,由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演唱) 、 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教材简析 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教学过程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 教学重、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梁祝》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

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 1、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演奏?为什么用这些乐器来演奏为的是来表现什么呢?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高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的作品,1958年完曲。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示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示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欣赏和掌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要音乐片段。 2、初步认识理解曲式结构——协奏曲。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开展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听赏音乐,如果能了解音乐各表现要素的作用,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曲式结构常识,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

好的欣赏和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哪位同学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呢?(讨论,很多同学看过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一位同学简单讲述这个古老的传说故事。通过学生的讲述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表现的几个主题,写到黑板上:1、鸟语花香;2、草桥结拜;3、同窗三载;4、十八相送;5、抗婚投坟;6、化蝶。 欣赏用音乐来表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小黑板展示预备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奏鸣曲式图。请同学们按照奏鸣曲式图来分析欣赏作品。 二、音乐赏析 这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以《梁祝》故事中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呈示部: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淳朴美丽的爱情主题,然后和大提琴对答,比拟着梁祝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在一段自由的华彩尾声过后,引入了活泼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依依不舍的情景。

[整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案

[整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型音乐欣赏 课时一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 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电教手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梁祝》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 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 (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 ),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 ),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 (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 1 、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资料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和呈示部,能区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的音色,能哼唱主部主题。 2、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记住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师唱《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新课教学: (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协奏曲的概念以及熟悉美丽传说。 1、出示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作者简介。 3、简单介绍梁祝二人的性格特点。 4、看视频,真切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的爱情。 (二)欣赏乐曲。(出示课件) 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

引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展开部(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再现部(仙境、化蝶、传颂) 2、引子片段欣赏 (1)欣赏引子1音乐 感受长笛用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2)欣赏引子2音乐 了解双簧管以宽广、厚重、圆润的音色,奏出优美的背景过门音调,取自越剧的过场音乐。 (3)再次欣赏引子部,加深感受。 3、呈示部片段赏析 (1)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的爱情主题后,大提琴的低音与之形成对答,抒发了梁祝相爱的甜美。这段音乐可谓全曲的中心。 4、随乐而动 随音乐做古典神韵组合:提沉。 5、欣赏副部主题音乐。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调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跃,独奏与乐队交替,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6、填表格,区别“引子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在乐器使用、速度及音乐情绪等方面的区别?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梁祝》音乐引子,呈示部中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感受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可美好的事情总不能那么随心所愿,英台被一纸家书召回,两人的故事还在上演,只是,情绪不再是欢快的了。最

湘教版音乐九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word教案

执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研经历 一、案例背景。 1、教学内容 ①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③学唱歌曲《化蝶》 ④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2、教学目标 ①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 抗精神,以及人们对 美好爱情赞颂。 ②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 受和体验。 ③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教材简析 ①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 趣的笔调、用对唱 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 真挚爱情,对封建 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③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4、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5、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等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6、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等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 1、提问导入特点,并为欣赏

梁祝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喜欢以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的音乐,能受到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反抗精神的感染,产生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理解与同情。 (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习分析音乐的结构形式等音乐表现要素,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三)结合具体作品复习协奏曲等有关知识。 二、教材分析 1.作者简介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诸暨人。1950年考入省文工团当演员,后改学二胡,参加乐队。作品有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龙华塔》,民乐合奏曲《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作品有《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金色的炉台》、《我爱祖国的台湾岛》、《苗岭的早晨》及交响诗《屈原》等。 2.作品简介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交响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在国内外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我国群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梁祝》以中华民族音乐的鲜明风格与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3.音乐分析 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其内容及结构形式列表如下: 引子——春景(鸟语花香)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 授课年级:八年级 授课课型:音乐鉴赏 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6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能正确理解并感受该曲各乐段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与感情。 2、学生能够辨别该曲中独奏乐器的音色。 3、通过聆听该曲,对比分析乐曲结构,得出协奏曲概念。 教学重点: 1、聆听各段,理解各段所表达故事内容,并辨别出独奏乐器。 2、聆听全曲,分析乐曲结构,理解协奏曲概念。 教学难点: 1、学生聆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获得情感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这件乐器叫什么名字吗? 生:...... 师:嗯,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呀。在上新课之前呢,由老师用这把小提琴给大家演奏一条旋律,同学们想听吗? 生:...... 师:好的,但是请同学们听得时候注意老师演奏的这条旋律,尽量把它背下来。同学们坐好,注意听了啊。 (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旋律)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哼唱一下老师刚刚拉的旋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条旋律是哪首曲子中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梁山伯与祝英台》参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授法、探讨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掌握协奏曲定义、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3.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梁祝》的音乐内涵,掌握《梁祝》的主体旋律。 2.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教具: 多媒体、钢琴、黑板、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动画片《梁祝》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又被称作butterfly—lover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2.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 (1)教师简介《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地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中国听众被誉为“我们的交响音乐”。外国听众也认为乐曲是一部“非常迷人和神奇的音乐”,“最美妙的旋律”。 (2)曲作者简介: 何占豪: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交响乐《刘胡兰》、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 陈钢: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任课年级: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刘老师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教学时数:一课时(40分钟)教具:音响、录音带、投影片、钢琴、小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式)(5分钟)“一

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下面请一位同学,用她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来为我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表演)提问:“你在多次演出中都演奏了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3分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 (《蝴蝶的爱情》)。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三、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春鸟主部连副部主题景语ABA接ABAcA十长英楼哭化人花爱草主部同共八亭台台灵民香情桥题窗读相

梁祝欣赏教案

梁祝欣赏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教案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听辨出大提琴、小提琴音色并理解其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形象内涵。 2.能够听辨出<梁祝>中的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及反抗主题。并能跟唱爱情主题 3.能够运用音乐的手段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提高学生的感受、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大提琴及小提琴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的捕捉。 2.对《梁祝》呈示部及展开部的赏析,《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反抗主题》的情绪情感领会。 教学难点: 1.展开部分的艺术处理,特别是“抗婚”中作曲家的艺术创作手段的运用在作品中的情 感表达。 2.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手段理解分析本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对比、讨论与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先由老师用钢琴演奏一首乐曲,让学生猜想一下乐曲的名称。

2.接着,我们再播放一首同样的乐曲,让学生来感受一下它与前曲有着什么不同之处。 [提出问题]: (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演的(小提琴) (2)你觉得它与钢琴相比在音色各有什么特点----根据提问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协奏曲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主要演奏乐器介绍: 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长号 (三)作者简介: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着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最着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 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 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 乐的骄傲”。在不久前香港电台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柴 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 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曾经有一位学者感叹道:“哪里有太阳,哪里就 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 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陈钢:(1935-)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范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7077501.html,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范文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梁祝》教学设计

《梁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内容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分析乐曲的主题,并能哼唱、记忆。 2.能够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乐曲。 3.能够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难点 分析、哼唱并记忆乐曲的主题、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 师: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 (一)作品简介 1.请同学们按组别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与大家进行分享。 生:分小组介绍。 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生:讲述故事。 师: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的绝唱。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由于无数人被它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使用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比如京剧、吕剧、越剧昆曲、苏州弹词等等。而今天我们所欣赏的是以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所表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提问:那什么是协奏曲呢?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么?

2.展示课件 (1)协奏曲的概念。(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乐曲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提问的形式,初步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协奏曲的概念,为深入欣赏作品做准备。) (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1.引子 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长笛模仿鸟的叫声,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画面。明确引子在音乐中的铺垫作用,为讲述爱情主题打下基础。) 2.呈示部 (1)聆听呈示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音区有何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 (2)呈示部—主部 ①聆听爱情主题,思考: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如何用音乐语言来刻画“爱情“的?(从速度、力度、情绪、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方面思考。) ②随音乐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③聆听草桥结拜主题,思考:这段音乐由哪两种乐器主奏?它是如何刻画梁祝二人草桥结拜的情景的?(从音区、力度、速度、情绪、旋律进行等方面思考。) ④完整聆听主部音乐,思考:爱情主题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何变化? (3)呈示部—副部 ①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如何表现这种情景的?(从音乐的表现要素加以分析。) ②再次聆听副部音乐,思考:除了教材中出现的两个主题,还有没有其他的主题?并尝试着哼唱。 ③边听音乐记录这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梁山伯与祝英 台》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

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

音乐公开课《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音乐公开课《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视频导入 该部分内容我主要通过PPT课件,播放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该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和陈刚所创作,其内容讲述了我国传统的民间神话故事《梁祝》。它通过“相爱”“抗婚”“化蝶”三个重要情节表现出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封建压迫的勇敢反抗。其意义在于乐曲自身的艺术性深深触动了人们内心,也在于它标志着我国音乐民族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关键词:音乐鉴赏、梁祝、协奏曲、自由美好、反抗精神。 二、分析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它叙说了一段唯美传奇的爱情故事,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感情的不懈追求以及对黑暗封建压制的极力反抗,感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就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被何占豪和陈刚两位音乐家用音符完美演绎,于1959年创作出震惊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乐曲内容是说在我国古代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木讷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山伯不久就悲愤死去,而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便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这时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之后就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这部作品热忱歌颂了青年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是我国交响乐宝库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这首世界名曲以越剧唱腔为音乐素材,采用了协奏曲这种外来体裁,吸取了我国戏曲音乐中丰富的表现手法。迷人的旋律、生动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使这部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被广大群众深情地称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在音乐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十年来,它飘洋过海,飞往世界各地,先后在苏、美、英、法等国演出,得到了世界乐坛的高度赞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香港,它连续四次荣获金唱片奖与白金唱片奖;在国外,这首乐曲被称作“蝴蝶的爱情”而广泛传颂,受到不同肤色人民的欢迎。 三、分段欣赏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按奏鸣曲式结构,分显示,展开,再现三部分。分别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

音乐教案-梁祝.doc

音乐教案-梁祝 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 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式)(5分钟)“一

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3分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三、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 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引子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