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有效成分应用的研究进展
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健康问题,涉及到胃、肠、肝、胰等器官的疾病。
甘草,也称为甘草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药材。
它具有抗炎、抗溃疡、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甘草在胃溃疡的应用研究胃溃疡是胃黏膜破坏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呕血等。
甘草被广泛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中,其主要机制包括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显著的抗溃疡活性,可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并通过促进黏膜细胞的修复来加速溃疡的愈合。
二、甘草在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应用研究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由肠道慢性炎症引起的疾病。
甘草的抗炎特性使其成为促进消炎的理想药物。
甘草中的成分甘草甜素和水苏芩素具有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实验证明,甘草水提取物可以显著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并改善相关的组织损伤。
三、甘草在肝病中的应用研究肝病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
甘草具有抗氧化和抗病毒作用,对肝细胞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此外,甘草还可以减轻肝炎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并降低肝纤维化的程度。
四、甘草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和胰腺癌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问题。
研究发现,甘草可以通过抑制胰酶的分泌和减少胰腺炎症反应来减轻胰腺疾病的症状。
此外,甘草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其成分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总结起来,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药理特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这使得甘草成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想药物之一。
然而,鉴于甘草的一些潜在毒副作用,如导致高血压和钠潴留等,使用时应慎重,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自古以来在中医药学中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其中,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一、甘草的概述甘草为豆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
二、甘草在胃炎中的应用与研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炎症和溃疡。
研究发现,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胃黏膜的炎症症状。
此外,甘草还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加速溃疡的愈合过程。
因此,甘草在胃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三、甘草在胃溃疡中的应用与研究胃溃疡是胃黏膜长期受损所致的疾病,表现为胃壁溃疡和出血。
研究发现,甘草具有提高胃黏膜防御机制的作用,可以减少胃溃疡的发生和进展。
此外,甘草还可以减轻胃溃疡的症状,缓解疼痛,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因此,甘草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备受关注。
四、甘草在消化道癌症中的应用与研究消化道癌症是以胃癌、食道癌和结肠癌为代表的恶性疾病。
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消化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甘草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抗癌症的发展。
因此,甘草在消化道癌症的治疗和预防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五、甘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安全性研究甘草作为一种中草药,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在适当剂量下是安全的,但高剂量和长期应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因此,在甘草的应用和研究中,应合理控制剂量和应用时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六、结论甘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具有抗炎、抗溃疡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甘草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甘草,又称甘草、炙草,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据古籍记载,甘草具有养阴润燥、解毒提神、止咳平喘、护肝等功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甘草对肝脏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与肝脏相关的疾病。
甘草的保护肝脏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之一,因此容易受到氧化损伤。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三萜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等天然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造成的损害。
2. 抗炎作用:肝脏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后,会引发炎症反应。
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促进肝脏组织的修复。
3. 抗病毒作用: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抑制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炎。
4. 促进肝细胞再生:肝脏受到损伤后,需要大量新的肝细胞来替代受损的组织。
甘草中的甘草酸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和再生,并加速受损肝脏的修复。
据临床研究表明,甘草不仅对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着显著疗效,还可以在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甘草在临床应用中的几个常见方面:1. 肝炎治疗:甘草具有抗病毒、抗炎和解毒作用,对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有显著疗效。
临床上多用甘草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甘草与丙酸阿昔单抗联合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害。
2. 肝功能保护:甘草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肝脏受损后的氧化应激,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临床上常用甘草与其他肝脏保护药物合用,如甘草与氯已定联合用于急性中毒性肝损伤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3. 肝硬化治疗:甘草对肝硬化的治疗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甘草可以减轻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临床上常用甘草与其他中药合用,如甘草与黄芪联合用于肝硬化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甘草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研究与应用

甘草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研究与应用甘草,又称甘草根、甘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拥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甘草具有调和脾胃、补充元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近年来,关于甘草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研究也表明,它在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综述甘草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
一、甘草对子宫疾病的研究与应用1. 保护子宫黏膜研究表明,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溃疡作用,能够保护子宫黏膜,减轻炎症反应。
这对于患有子宫颈炎、宫颈息肉等炎症性疾病的女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2. 调理月经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疏通经络、调理月经。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量过多等问题,甘草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 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甘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生育功能。
二、甘草对卵巢疾病的研究与应用1. 促进排卵甘草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卵巢功能的调节,增加卵泡的发育和排卵的机会,对于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卵巢疾病,患者常伴有月经紊乱、多囊卵巢和不孕等症状。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抑制雄激素合成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3. 调节性激素水平甘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影响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对调节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
这对于调理卵巢功能、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非常重要。
三、甘草对乳腺疾病的研究与应用1. 缓解乳腺炎症状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常伴随乳房胀痛、红肿等不适症状。
甘草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乳腺炎的炎症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预防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常引起乳房不适、肿块等症状。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乳腺细胞的增生,有助于预防乳腺增生的发生。
甘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甘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甘草,又称为甘草根,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
它以其独特的药理活性成分和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在皮肤病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从甘草的药理作用、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甘草的药理作用甘草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抗炎、抗菌、镇痛、抗敏等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为甘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 抗炎作用甘草酸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皮肤病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2. 抗菌作用甘草酸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特别是对皮肤病常见的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3. 镇痛作用甘草酸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炎症反应和镇痛传导途径,减轻皮肤病患者的疼痛感。
4. 抗敏作用甘草酸能够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和抑制过敏反应,对于一些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甘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甘草在中医皮肤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且经过实践证明,其对于多种皮肤病有显著的疗效。
1. 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病,甘草具有抗炎、抗菌及抗敏作用,能够显著缓解湿疹患者的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感。
2.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甘草可通过其抗炎作用,抑制银屑病病变的进展,减轻病情,改善皮肤状况。
3. 牛皮癣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甘草可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和镇痛作用,缓解患者的痒痛感,减轻病情。
4. 青春痘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皮肤问题,甘草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清除皮肤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率和病情的恶化。
三、甘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甘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且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1. 抗炎机制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甘草酸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调节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 抗菌机制研究研究表明,甘草酸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的生物膜结构,干扰其代谢和生长,达到抗菌的效果。
甘草在兽医药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甘草在兽医药物中的研究与应用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在兽医药物领域,甘草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甘草在兽医药物中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甘草酸和甘草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兽医药物领域,甘草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甘草具有抗溃疡、抗胃炎的作用,经常被应用于治疗兽医临床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研究表明,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粘膜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兽医临床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
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清热、化痰、平喘的作用,能够缓解呼吸道炎症,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三、免疫调节甘草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兽医药物中常常使用甘草来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如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疫苗应激等。
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甘草具有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以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
在兽医药物中,甘草常被应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五、抗肿瘤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在兽医药物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研究表明,甘草甜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多种动物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甘草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甘草作为天然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应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甘草在兽医药物中的研究与应用非常广泛,其多种药理作用使其在兽医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甘草在兽医药物中应用广泛,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应用甘草在兽医药物中的潜力,为动物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甘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甘草,又称甘草根,是中药学中常用的一味药材。
甘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包括甘草酸、甘草次酸、苯甲醇、氨基酸等多种化合物。
甘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抗溃疡、增加免疫力、保护肝脏等。
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酸可以抑制发炎反应和免疫反应,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
甘草酸还可以保护肝脏,降低肝脏损伤的程度。
此外,甘草酸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损伤。
甘草次酸在甘草中的含量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甘草次酸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甘草次酸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减少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此外,甘草次酸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细胞的活性。
甘草中还含有一些苯甲醇类化合物,如甘草醇、甘草甜菜碱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中的苯甲醇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甘草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如甘草氨酸、甘草酸等。
这些氨基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研究发现,甘草中的氨基酸可以增加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总之,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次酸、苯甲醇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为甘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开发新的甘草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而,目前对甘草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作用机理的探究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与发现

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与发现甘草,即甘草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人们对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关注。
本文将探讨甘草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及其相关的研究发现。
一、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甘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甘草酸和甘草甜素。
甘草酸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而甘草甜素则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
二、甘草的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甘草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
甘草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对多种病毒的抑制效果,包括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此外,甘草还能降低病毒复制速度和抑制病毒感染的扩散,从而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和并发症。
三、甘草在抗病毒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基于甘草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基于甘草的抗病毒药物。
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是将甘草提取物作为治疗病毒感染的辅助药物,用于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此外,还有研究探索将甘草的活性成分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结合使用,以增强抗病毒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甘草在抗病毒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四、甘草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发现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甘草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
甘草提取物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症状,并降低病毒复制水平。
此外,甘草还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甘草的使用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甘草研究的进展与挑战尽管甘草在抗病毒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甘草的具体抗病毒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作用机制。
其次,甘草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和疗程还需要更多的验证和规范。
此外,甘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未来的展望随着对甘草在抗病毒领域研究的深入,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发现和突破。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甘草的抗病毒机制,深入研究甘草和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开展更多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验证甘草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并探索更好的应用方式和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学 ,2009 ,30 (1):136-137. [11] 臧金灿.细菌耐药性机制与临床合理用药[J].安徽农业科
学 ,2007 ,35 (5):1377 ,1379.
区 [J].现 代 农 业 科 技 :上 半 月 刊 ,2006 (11):128. [8] 刘春 喜.猪 场 常 用 药 物 与 合 理 使 用 [J].畜 牧 与 饲 料 科 学 ,
2009,30(2):122-125. [9] 倪 昭 晖 .当 前 养 鸡 户 的 用 药 误 区 及 对 策 [J].现 代 农 业 科
2005:1-5.
朱品清,黎景兰,钟卫兵,等.规模养猪场猪群保健问题的
思 考 和 对 策 [J].广 西 农 学 报 ,2009 ,24(5):73-75.
董义. 秋季养猪注意 “两防一喂”[J].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31(1):133.
黄武光 ,刘 将 军.养 猪 场 自 家 组 织 苗 制 作 详 解 [J].畜 牧 与
时甘草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好的天然甜味剂 。 随着 甙(licoricesaponin)A3、B2、C2、D3、E2、F3、G2、H2、J2、K2 等。
甘草的药理研究日益深入, 甘草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研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 甘 草 甙 元 (liquiritigenin)、 甘 草 甙
究者关注和肯定,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3],从而催生了我 (liquiritin)、 异 甘 草 甙 元 (isoliquiritigenin)、 异 甘 草 甙
2007,35(26):8231-8232. [5] 王杰华.畜禽用药应注意的问题与原则[J].畜牧与饲料科
学 ,2007 ,28 (4):95. [6] 陈 普 照 . 规 模 化 猪 场 的 用 药 误 区 [J]. 河 南 畜 牧 兽 医 ,
2007,28(10):38. [7] 琚杰龙,汪根东,桂硕,等.畜禽疫病防治中用药的几个误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别名甜草根、红甘草 、国老 、 面的研究作一详细的介绍。
甜草、 甜根子等, 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之一, 为豆科 1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Leguminosae) 甘 草 属 (Glycyrrhiza Linn)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
甘草的根和根茎主要含三萜皂甙类化合物: 甘草酸
具 有 极 广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1]。 甘 草 性 平 味 甘 ,具 有 补 脾 益 (glycyrrhizic acid), 甘 草 次 酸 (glycyrrhetic acid), 甘 草 甜 素
气 、清 热 解 毒 、祛 痰 止 咳 、缓 急 止 痛 、调 和 诸 药 的 功 效 [2],同 (glycyrrhizin),乌 拉 尔 甘 草 皂 甙 (uralsaponin)A、B 和 甘 草 皂
另外, 光果甘草根和根茎除分离得到甘草酸和甘草次
□□□□□□□□□□□□□□□□□□□□□□□□□□□□□□□□□□□□□□□□□□□□□□□
业 科 学 ,2008 ,36 (29 ):12910-12912. [3] 琚学慧.规模化养猪场应重点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
技 ,2008 (19 ):308-309 ,311. [4] 韩杰,袁缨.浅谈养禽用药存在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
牧 与 兽 医 ,2001 (4):25.
陈 泽.保 育 猪 群 的 用 药 保 健 概 念 [J].福 建 畜 牧 兽 医 ,2006
(5):20.
何小娥 ,刘 晔.浅 谈 环 保 生 态 养 猪 法 [J].畜 牧 兽 医 科 技 信
息 ,2009 (8):59.
张书 存.猪 群 保 健 新 概 念 [M].北 京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出 版 ,
另 外 ,Yuji Tominaga 等 研 究 发 现 甘 草 黄 酮 类 成 分 LFO 能对人体全身脂肪和内脏脂肪具有显著的减少作用, 有望 应用于减肥治疗 。 [11] 2.1.2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样 作 用 :甘草 浸 膏 、甘 草 甜 素 、甘 草 次酸对多种动物均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促进钠、水潴 留,排钾增加,显示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 能使大鼠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和 淋巴细胞减少、尿中游离型 17-羟皮质酮增加 ,显示糖皮质 激素样作用。 2.1.3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甘草含有增强和抑制机体免疫 功能的不同成分。 甘草葡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小鼠 脾脏淋巴细胞有激活增殖作用, 表现出致分裂原特性,与 ConA 合用有协同作用。
天祝 733202;3.西北农林科技
摘要:甘草被誉为众药之王,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及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有补脾益气、滋咳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甘草
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草;有效成分;应用
中 图 分 类 号 :S567.71
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省区人工种植甘草业的蓬勃 (isoliquiritin)、 新 甘 草 甙 (neoliquiritin)、 亲 异 甘 草 甙
发展 。 [4-7] 笔者将对近几年有关甘草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方 (neoisoliquiritin)、 甘 草 西 定 (licoricidin)、 甘 草 利 酮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顺 序 编 号 :1672-5190 (2010 )08-0111-03
Latest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Glycyrrhiza uralensis
SU Jun-xi1, ZHOU Ying1, YAN Wen-jun2, LIU Wei-ping3
除以上主要化合物以外, 甘草中还含有糖类、 生物碱 类、有机酸、香豆素类、挥发油、氨基酸和蛋白质等。 随着对 甘草有效化学成分的不断深入研究, 还会有一些新的成分 及其作用也在被不断地发现。 2 甘草有效成分的应用研究进展
甘草具有抗炎、抗溃疡、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诸多 方面的生理活性,已应用到医药、化工、农业、食品等各个领 域中,现对甘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1 甘草在医学上的应用 2.1.1 甘草的抗氧化作用: 许多研究发现甘草具有抗氧化 活 性 [8],其 中 黄 酮 在 甘 草 的 各 类 成 分 中 抗 氧 化 作 用 最 为 突 出。 甘草的甲醇提取物(黄酮类物质)具有保护正常细胞免 受 氧 化 损 害 的 作 用 [9],甘 草 黄 酮 还 能 通 过 抗 氧 化 作 用 对 抗 细胞以及脂蛋白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达到减缓动脉粥样硬 化的发展 。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邓晓霞 ,邓 绍 基.小 规 模 猪 场 用 药 误 区 及 病 例 总 结 [J].兽
药 市 场 指 南 ,2005 (12):20-22.
田 青 芳 ,赵 小 南 ,吴 增 坚 .搞 好 猪 群 保 健 工 作 的 体 会 [J].畜
饲 料 科 学 ,2009 ,30(1):141.
张 俊 莉.农 村 规 模 化 养 猪 场 猪 病 复 杂 的 原 因 与 对 策 [J].畜
牧 与 饲 料 科 学 ,2009 ,30(3):79-80.
□
112
畜牧与饲料科学
第 31 卷
酸 外 ,还 得 到 多 种 三 萜 类 化 合 物 :甘 草 萜 醇 (glycyrrhetol)、 去 氧 甘 草 内 酯 (deoxoglabrolide)、异 甘 草 内 酯 (isoglabrolide)、 11-去 氧 甘 草 次 酸 (11-deoxoglycyrrhetic acid)、 光 甘 草 酸 (glybric acid)、欧甘草酸(liquoric acid)等。 以及黄酮类化合 物: 光甘草定 (glabridin)、 光甘草酚 (glabrol)、 光甘草酮 (glabrone)、光甘草素 (glabrene)、欧 甘 草 素(hispaglabridin)、 云 甘 宁 (glyyunnanin )等 。
畜牧与饲料科学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0 ,31 (8 ):111-113
甘草有效成分应用的研究进展
苏俊喜 1,周 颖 1,闫文军 2,刘维平 3 (1.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农牧水务局,宁夏 银川 750000;2.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畜牧站,甘肃 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甘草酸类主要表现为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增强细 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对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甘草酸 可显著性减少妇女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口服甘草酸后,血清 中的睾酮浓度会降低, 其机制是甘草酸能干扰促成睾酮向 雄 烯 二 酮 转 变 的 17-β 羟 基 类 固 醇 脱 氢 酶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活性,且这种作用呈显著的递进式 。 [12] 2.1.4 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甘草黄酮类化合物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真菌、链球菌等有抑 制作用。 甘草甜素对人体免疫性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 HIV)[13]、肝 炎 病 毒 、水 疱 性 口 腔 病 毒 、腺 病 毒 Ⅲ 型 、 单 纯 疱 疹 病毒Ⅰ型、牛痘病毒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陈宇萍等 使 [14] 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 26 例 SARS 临床病人的结果显示 ,甘 草甜素具有抑制病毒复制、保肝降酶、抗炎、抗渗出的作用, 且毒副作用小,可用于治疗 SARS。
收 稿 日 期 :2010-08-04 作者 简 介 :苏 俊 喜 (1970—),男 ,畜 牧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饲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