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合集下载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对中药甘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中药甘草提取物基源、相关成分性质、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发现中药甘草从提取工艺优化化学成分分离到药理作用都有许多新的研究进展但还有待完善。

因此,为进一步给全面进行中药甘草提取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作一综述如下。

标签:甘草;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次酸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研究甘草最早的国家。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

甘草是常用药材,在中药材中产量和销量均居于其余药材的首位,同时也是食品加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传统医学认为,甘草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血、缓急止痛等功能,有“十药九草”之说。

因此探讨甘草中提取物的成分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草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美草”、“蜜甘”,并将其列为上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记载,甘草药材原植物有三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他们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1]。

1 基源评价不同品种甘草质量有别,利用基源的不同可对甘草质量进行部分程度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三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2]。

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是甘草主产的故乡。

伊克昭盟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被认为地道优质甘草的产地。

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引言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植物,其根部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甘草多糖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为了深入研究甘草多糖的含量以及提取方法,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材料与方法材料•甘草根部•甘草提取液•离心管•蒸馏水•甘草多糖标准品•硫酸•硝酸•灰色硫酸铁•磷钼酸铵•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1.甘草分离提取:–甘草根部切成小片,并用蒸馏水洗净。

–将甘草根部片放入离心管中,用甘草提取液浸泡。

–在室温下提取24小时后,将提取液离心分离。

–将提取液转移到干燥的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2.含量测定:–取一定量的甘草多糖标准品和未知甘草多糖提取液,分别制备浓度为0.1 mg/mL的溶液。

–分别将甘草多糖标准品和未知提取液的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加入硫酸,硝酸和灰色硫酸铁,混匀,并在室温下反应20分钟。

–分别加入磷钼酸铵溶液并混匀。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甘草多糖的浓度。

结果与分析在进行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实验后,我们成功得到了甘草提取液。

在含量测定实验中,我们利用甘草多糖标准品和未知提取液制备了浓度为0.1 mg/mL的溶液,并进行了一系列反应和测定。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甘草多糖的浓度,我们得到了未知提取液中甘草多糖的含量。

根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方法相对简单且有效,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甘草多糖提取液。

2.通过含量测定实验,我们确定了未知提取液中甘草多糖的含量为X mg/mL。

结论本研究成功地进行了甘草多糖的分离提取实验,并通过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其含量。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未知提取液中甘草多糖的含量为X mg/mL。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甘草多糖的药理活性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甘草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草药, 20XX, 10(1): 123-135.[2] 王五, 赵六. 甘草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药学杂志, 20XX, 25(3): 456-468.。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实验目的:通过对甘草‎中甘草黄酮‎、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理化‎性质,并且初步掌‎握提取分离‎的方法。

实验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根据中央三‎碳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 环的联接‎位点等特点‎,可将该类化‎合物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代表化合物‎有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查尔酮‎等。

甘草中已经‎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一百多种,本实验只对‎其进行粗提‎,并且测定其‎总含量。

甘草酸是一‎类三萜类皂‎苷,主要以甘草‎酸钾、钙盐的形式‎存在,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含量在4-20%之间;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变形成了甘‎草次酸。

超临界CO‎2萃取甘草‎总黄酮的萃‎取率是1. 35%,含量32. 45%,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的2.2倍,索氏提取溶‎剂用量是超‎临界CO2‎萃取的6倍‎。

本实验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

【1】大孔树脂适‎于物质水溶‎液的分离纯‎化,超临界C0‎2萃取提取‎的甘草总黄‎酮中乙醇含‎量过高,即使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其中乙醇的‎含量仍然很‎高,所以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附的效‎果不好。

萃取液浓缩‎近干加入水‎后,所要分离的‎物质析出变‎混浊,也不适合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

与大孔树脂‎层析比较,硅胶柱层析‎可以更有效‎的分离纯化‎甘草黄酮。

使用硅胶柱‎层析可以有‎效地使甘草‎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55%以上,收率1. 12%,符合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的原料要求‎。

【1】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硅胶柱层析‎对甘草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极‎性比黄酮类‎物质的极性‎大,更易溶于极‎性大的低浓‎度乙醇中,采用85%乙醇作为夹‎带剂,使得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过‎程中,大部分甘草‎酸和甘草多‎糖仍然留在‎残渣中。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了解其提取方法和纯化过程,以及甘草酸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采用了溶剂提取法和结晶法,最终成功提取出纯度较高的甘草酸。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甘草、无水乙醇、石油醚、醋酸乙酯、无水乙醚、浓盐酸、浓氨水。

2. 提取甘草酸:将甘草研磨成粉末状,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过滤得到甘草提取液。

3. 萃取甘草酸:将甘草提取液与石油醚混合,振荡均匀,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和水相。

4. 纯化甘草酸:将有机相转移至蒸馏烧瓶中,加入醋酸乙酯,加热回流,蒸发醋酸乙酯,得到甘草酸溶液。

5. 结晶甘草酸:将甘草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醚,搅拌均匀,静置结晶,过滤得到甘草酸晶体。

6. 纯化甘草酸晶体:将甘草酸晶体溶解于浓盐酸中,加热搅拌,过滤得到甘草酸纯品。

7. 验证甘草酸:将甘草酸溶解于浓氨水中,观察其颜色变化,测定其溶解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成功提取出了纯度较高的甘草酸。

在提取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和比例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

无水乙醇是较好的提取溶剂,能够将甘草中的甘草酸有效溶解出来。

而石油醚和醋酸乙酯则用于萃取和纯化过程,能够去除杂质,提高甘草酸的纯度。

在结晶过程中,温度和溶剂的选择也是关键。

将甘草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无水乙醚,可以通过溶剂效应促进结晶的发生,得到较大且纯度较高的甘草酸晶体。

而浓盐酸则用于纯化甘草酸晶体,通过酸解结晶,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品工业中。

它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降血压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甘草酸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具有增香、保鲜等功能。

结论:本实验成功提取出了纯度较高的甘草酸,并验证了其性质和应用。

通过溶剂提取法和结晶法,可以有效提取和纯化甘草酸。

甘草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广泛应用前景,对于中药研究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21 年第 2 期 00 4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甘 草 中甘 草 酸 提 取 与分 离 的 研 究
李赞 忠 , 子 荣 , 乔 乌 云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 内蒙 古 呼和 浩特 001) 1 0 0

要 : 草 是我 国传 统 的 中药 , 甘 来源于 豆科植 物甘 草 ( y yr i rln i Fsh 、 果甘 草 ( Glc rhz uae s i ) 胀 a s c G.
() 1 粉碎 : 将挑 选 除杂后 干净 干燥 的甘 草放入 粉
碎 机 中粉碎 , 1 过 O目筛 选 , 得甘 草粉 试样 。 制
() 2 提取 : 称取 2 0 0 g甘 草粉 试样 , 滤纸 包好 放 用 入 索 氏 提 取 管 中 , 1 0 mL 圆 底 烧 瓶 中 , 入 在 50 加
草酸 (lcrhz c GA) gyyricai i d, 又名甘 草 甜 素 , 是甘 草 中分 离 出的一种 三 萜 类化 合 物[ , 3 也是 最 重 要 的有效 J
成分 之一 。本 文对 甘 草 中甘 草酸 及 其他 成分 的提取 分 离方 法进行 了摸 索和改进 ,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取 关键 词 : 草 ; 甘 甘草 酸 ; 提取 ; 离 分 中图分 类号 : 8 . R2 4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O 6 7 8 ( 0 0 2 ~ O 0 — 0 1O — 91 2 1)4 o1 3
if t a. 或光 果甘 草 ( ga r . 的干燥 根 和根 茎[ 。具 有 多种 药 用功 效 , nl aB t ) a G. lb aL ) 1 ] 主要 生长 在 我 国西 北、 华北 、 东北 等三北 地 区[ 近 年 来在 内 蒙古 自治 区西部人 工 栽培甘 草 已获成 功 , 草 资源极 为丰 富[ 。 。 甘 引 甘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

甘草提取物的工艺流程

⽢草提取物的⼯艺流程⼀、引⾔⽢草,作为⼀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泛的应⽤。

⽢草提取物是从⽢草根部提取的活性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被⼴泛应⽤于医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本⽂将对⽢草提取物的⼯艺流程进⾏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全⾯⽽深⼊的了解。

⼆、⽢草提取物的⼯艺流程⽢草提取物的⼯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燥和包装等步骤。

1.原料准备:⾸先,需要选择优质的⽢草根作为原料。

优质的⽢草根应呈圆柱形,外⽪紧密,⽆裂痕,颜⾊鲜艳。

在收获后,应尽快进⾏⼲燥处理,以防⽌发霉和变质。

2.提取:提取是⽢草提取物⽣产的核⼼步骤。

常⽤的提取⽅法有⽔提法、醇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其中,⽔提法因操作简便、成本低⽽⼴泛应⽤。

在⽔提过程中,需要将⽢草根破碎成⼩块,⽤适量的⽔浸泡后进⾏煎煮,使活性成分充分溶解在⽔中。

3.分离纯化:提取液中含有多种成分,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步骤获得纯度较⾼的⽢草提取物。

常⽤的分离纯化⽅法包括沉淀法、萃取法、⾊谱法等。

这些⽅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提⾼⽢草提取物的纯度。

4.浓缩⼲燥:经过分离纯化后,得到的⽢草提取物需要进⾏浓缩和⼲燥处理。

浓缩可以采⽤减压蒸馏或薄膜蒸发等⽅法,以去除多余的⽔分。

⼲燥则可以采⽤喷雾⼲燥、真空⼲燥或冷冻⼲燥等⽅法,以获得粉末状的⽢草提取物。

5.包装:最后,对⽢草提取物进⾏包装,以保护产品免受潮湿、氧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常⽤的包装材料有铝箔袋、玻璃瓶等。

在包装过程中,还应注意防⽌交叉污染和微⽣物污染。

三、⽢草提取物⼯艺流程的优化为了提⾼⽢草提取物的质量和⽣产效率,可以对⼯艺流程进⾏优化。

例如,在提取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浸泡时间、煎煮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以提⾼活性成分的提取率。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可以选择更⾼效的分离纯化⽅法,如⾼效液相⾊谱法等,以进⼀步提⾼⽢草提取物的纯度。

此外,还可以采⽤⾃动化和智能化的⽣产设备,以减少⼈为操作误差和提⾼⽣产效率。

甘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分析

甘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分析

甘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分析甘草是一种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受到临床广泛应用。

其中,甘草中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作用。

因此,对甘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甘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甘草预处理、提取、分离、纯化和检测。

优化甘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可以从预处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提取次数等方面入手,进而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

首先,预处理是甘草提取总黄酮的重要步骤。

在预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甘草表面的杂质和沙土等清除干净,以便更好地进行提取。

预处理的某些影响因素包括甘草清洗次数、温度、冲泡等条件。

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

其次,提取溶剂的选择是影响甘草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提取溶剂主要包括乙醇、甲醇、水、乙酸乙酯等。

通过实验比较,可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并调整其浓度,以获得最高的提取率。

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提取次数等因素也对甘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产生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优化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从而在提取过程中获得最高的总黄酮产率。

最后,提取后的甘草提取物需要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

目前,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柱层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甘草总黄酮的纯度,并且可以使其更容易被检测和分析。

总的来说,甘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分析可以提高甘草总黄酮提取率、提高甘草总黄酮的纯度、降低制备成本、提高制备工艺的效率等优点。

因此,这种技术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甘草药用价值及其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甘草药用价值及其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1 甘 草 简 介
白1 9 6 4 年 荷 兰 报 道 甘 草 提 取 物 对 于 治 疗 胃 溃
疡 有 较好 效 果 后 , 国 内外 有关 研 究 人 员对 甘 草 给 予
并对其化学成分 、 药 理 作 用 及 提 取 分 甘 草 为 豆 科 植 物 甘 草 属 乌 拉 尔 甘 草 了高 度 重 视 ,
l i c o r i c e i n c l ud e l i c o ic r e f l a v o n o i d s ,g l y c y r r hi z i c a c i d,g l y c y r r he t i ni c a c i d ,l i c o ic r e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e t c .I t h a s b e e n r e po r t e d t h a t l i c o ic r e h a v e b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s uc h a s a n t i — t u mo r , a n t i — v i r u s , a n t i o xi d a n t , a n t i — c o mp l e me nt a n d i mmu n e r e g u l a t i o n. Th i s p a pe r r e v i e ws t h e me d i c i n a l v a l u e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s e v e r a l k i n d s o f ma i n a c t i v e
Fa ng F a n g Xi ng We n qi a n Wa ng Sh a s h a Wa n g Yi h ua ng Ha n We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摘要: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药材。

本文简要探讨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以期为甘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草有效成分分离与提取
一、甘草简介
甘草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咳喘、调和百药等作用。

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多糖等。

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已从甘草中成功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仅黄酮类化合物就超过100多种[1]。

因此,随着甘草有效成分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甘草中的有效成分
1.甘草甜素
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因此它又被称为甘草酸。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3百倍。

它具有多种功效: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解毒作用、糖类皮质激素作用、清除氧自由基等。

2.甘草次酸
甘草次酸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针状结晶,具有消炎、抗溃疡、抗过敏、镇咳、平喘、祛痰、降低血脂等功效;同时,它还具有保肝、抑制肝癌的作用。

3.甘草黄酮
甘草具有的抗氧化功能主要是甘草黄酮发挥的作用,它在甘草中占27%左右。

4.甘草多糖
它是将甘草提纯后获得的一种α-D-吡喃多糖,属于生物活性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三、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1.1溶剂提取法
指利用中草药中不同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把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根据溶剂的不同,分为两种方法,水提法与有机溶剂提取法。

1.2超声提取法
根据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及机械作用等提高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及速度,并强化溶剂穿透力,使目标成分浸出率提高。

具体做法如下:容器的外壁连接换能器振子或用密封的不锈钢盒子放置振子,再放进容器内。

启动超声波发生器,振子向提取溶媒中发出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甘草的细胞壁被破坏,从而使有效成分溶解到提取溶媒中。

1.3微波提取法
该法又称为微波萃取法(MAE),是将传统的溶剂提取法与微波技术融合而形成的新技术。

它具有多种优点,包括省时、快捷、易操作、低耗能、效率高。

具体原理如下:在微波场内,不同的基体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会选择性加热基体物质的个别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个别组分。

这样,被萃取物质最终由基体或原体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相应的萃取剂内。

这里的萃取剂要求介电常数小、对微波吸收能力弱。

王巧娥等人利用中型微波萃取设备,结合均匀设计方法制定有效的提取方案:当使用微波萃取54分钟后,取得的甘草酸差不多和采用索氏提取4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冷浸约44.3h后的效果相当。

1.4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是指在萃取与分离植物的有效成分时,采用超临界流体(SCF或SF)取代常规有机溶剂[2]。

具体原理是根据超临界流体具有的溶解能力和自身密度间的联系。

简而言之,借助压力与温度的改变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产生的影响而达到萃取目的。

CO2安全无毒,无污染、廉价,并且在室温条件下即可进行。

因此,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纯甘草的有效成分是不错的选择。

2.甘草次酸的提取方法
2.1煎煮法
将适量的甘草粗粉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提取三次。

当水提取液浓缩为原体积的1/3,再加入5%稀硫酸并加热回流。

然后,水解大约10h,再进行抽滤,将其水洗到中性为止,干燥。

再将其放入20ml热三氯甲烷中,并趁热过滤,冷却滤液。

当上柱层析,重结晶后,便得到甘草次酸结晶。

2.2超声波提取法
取10g甘草粗粉,粉碎粒度约为18-20目,溶剂选择70%乙醇溶液,将甘草粗粉浸泡到溶剂中约90min,超声频率为20kHz,开启超声波1h,离心,取上清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对甘草酸进行纯化,再通过酸性加压水解后便得到甘草次酸。

2.3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法
具体方法为:取甘草粗粉10g,粉碎粒度为50目,选用70%乙醇,并加入硫酸溶液将pH值调至4,然后放入纤维素酶(活力单位在2000U/g),将其充分搅拌,利用超声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作用45min。

通过离心。

取上清液,纯化,酸性加压水解即可。

3.甘草多糖的提取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法及酶法等。

4.甘草黄酮的提取方法
甘草中甘草黄酮类的质量分数大约是0.5%-4%。

采用水提法与溶剂提取法是现在提取甘草黄酮的常见方法,技术也比较成熟。

不过,目前,各种新提取法也正逐渐兴起,如超声波、微波、超临界提取、加压热水提取法等。

溶剂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主要分为两种:无机溶剂萃取法与有机溶剂萃取法。

它的作用原理是根据甘草黄酮可溶于一些溶剂的特性来获取甘草黄酮,如甲醇、碱水等有机溶剂。

而有机溶剂萃取法属于当前世界上提取甘草黄酮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采用冷浸法或加热抽提法,通常利用甲醇或乙醇作为浸提液。

首先选择甘草粉末约20-40目,选用浓度为75%-80%的乙醇或80%-85%的甲醇先后提取三次,每次时间在1-1.5h左右,然后,将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便可得到浸膏。

再把7-8倍的水加入到浸膏中。

然后,搅拌、放置、过滤。

用大孔树脂纯化滤液,再用水洗去杂质,再采用60%乙醇洗脱,将洗脱液浓缩、干燥后便得到甘草黄酮。

另外,还有一种溶剂热水浴法提取甘草黄酮:把NaOH与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浸提液提取甘草黄酮,经有关试验结果可知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5%,NaOH溶液浓度为0.4mol/L,二者比例取2:1,回流时间在2.5-3h左右。

在获得甘草浸提液后,根据相比把有机相与一定pH值的甘草浸提液放入离心管内。

然后,在振荡器的水浴中先预热约20min,震荡约半小时,再静置半小时,离心,过滤即可。

参考文献
[1]刘育辰,王文全,郭洪祝.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研究进展[J].中
成药,2010,32(11):1953-1957.
[2]王伟明,朱文全,张志波.甘草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0,(1):93-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