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关地下水位勘察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测量规范GB50021—2021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岩土工程勘察测量规范GB50021—XX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岩土工程勘察测量规范GB50021—xx-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7地下水7.1地下水的勘察要求7.1.1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2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3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4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5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6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
7.1.2对缺乏常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的地区,在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的初步勘察时,宜设置长期观测孔,对有关层位的地下水进行长期观测。
7.1.3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7.1.4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1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并查明互相之间的补给关系;2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必要时应设置观测孔,或在不同深度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量测压力水头随深度的变化;3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7.1.5水试样的采取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试样应能代表天然条件下的水质情况;2水试样的采取和试验项目应符合本规范第12章的规定;3水试样应及时试验,清洁水放置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稍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48小时,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12小时。
7.2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7.2.1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7.2.2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2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后量测;3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之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精品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之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2.1取样和测试12.1.1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否则,应取水试样或土试样进行试验,并按本章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1.2采取水试样和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或钢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下水试样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试样,并分别作腐蚀性试验。
2混凝土或钢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应采取土试样作土的腐蚀性试验;3混凝土或钢结构处于地表水中时,应采取地表水试样,作水的腐蚀性试验;4水和土的取样数量每个场地不应少于各2件,对建筑群不宜少于各3件。
12.1.3腐蚀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注:1、序号I〜7为判定土腐蚀性需试验的项目,序号I〜9为判定水腐蚀性需试验的项目;2、序号10〜12为水质受严重污染时需试验的项目;序号13〜16为土对钢结构腐蚀性试验项目;3、序号I对水试样为电位法对土试样为锥形电极法(原位测试);序号2〜12为室内试验项目;序号13〜15为原位测试项目;序号16为室内扰动土的试验项目;4、土的易溶盐分析土水比为1: 5 12.2腐蚀性评价1221受环境类型影响,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应符合表 境类型的划分按本规范附录 G 执行。
衰12.i i ; I 友怕截值适用于有于湿交醉作用的情况.无干編愛普H 屮时*表中乘萇3的系数匸2表中Ifc 值适用于不痢区(段}的情说』对体拣区f 段),表中数價应乘以 0 54的眾粘对做逬I H ■和底廨以0 9的毎山3 左屮数但适用F 水的關坝性评价r 财土的腐烛性评f 站I 业以1.5的承 !jj r 屮:':'以 mg/kg 扎]<:4 fl Utu.HFi.k -iir^ ijS'y. h XaOH W KOH 'I'lTj OH* ,; (me Li.12.2.2受地层渗透性影响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应符合表12.2.2的规定汀:1臭中九是指直腰临水戒强透水层屮的地卜木;B 是指弱透水恩中的地下2 HCO1含量璧揩水的0化度抚乎(Mg/L 的软水时.该農水质HCO j 的腐 锂性:3卜的腐也怦泮价貝考堪pH 值揣标t 评柳其腐蚀件时,A 是指含忒握 宿鼻20%的養證水土鳳 水量3鼻30%的骆透水上站12.2.3当按表12.2.1和12.2.2评价的腐蚀等级不同时,应按下列规定综合评定:12.2.1的规定;环1腐蚀等级中,只出现弱腐蚀,无中等腐蚀或强腐蚀时,应综合评价为弱腐蚀; 2腐蚀等级中,无强腐蚀;最高为中等腐蚀时,应综合评价为中等腐蚀; 3腐蚀等级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强腐蚀,应综合评价为强腐蚀。
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及应对措施

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为了能够充分实现工程的建设目标,需要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地貌以及地形的优势,收集相关的水文地质信息,做好现场测评工作,这样可以合理地减少成本投入,还可以为工程效益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测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测;地下水;水理性质一、水文地质勘测概述水文地质勘测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展开一系列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目的是通过了解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以及运动规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为后期施工奠定理论基础。
水文地质勘测主要分地下水文勘测与地上水文勘测。
其中,地下水文勘测针对的是一年的水位动态,包括流动方向、化学成分等,对地下水埋藏条件以及腐蚀性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明确其是否会对建筑物施工造成影响,提前制定好防治措施。
1.水文地质勘测中的地下水问题(一)地下水上升危害1、地基承载力不断下降工程人员在调查各种建筑地基后,常常会发现地下水位上升,进而导致岩土结构被破坏、强度不断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地基承载力。
无论哪种土质,承载力会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最终影响建筑物稳定性。
2、岩土发生崩塌与滑移尤其是在斜坡及河旁边等地带,随着地下水位的提升,岩体及土体经常会被水浸润软化,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当地下水下降时,会对岩土造成侵蚀,继而破坏岩土结构和承受力;且地下水温的升降,还会导致动水压力不断增加,岩土崩塌、滑移。
3、建筑物震陷无论是疏松砂型地基,还是黏性地基,当地下水位上升期间,都会使得岩土强度不断降低,继而导致地基震陷不断增大,建筑物沉降不断加剧最终导致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二)地下水下降危害1、地下水水质恶化、骤减随着地下水的大量抽取,采矿操作当中矿床疏干,地下水开采量将远超过补给量,进而使得含水层水量短缺。
若地下水长期大量开采,水资源势必会逐渐减少,水中有害物不断增加,严重的还会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运用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运用随着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以下是的一篇探究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运用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关键环节,其能够使人们获取施工地质的相关水文信息,对工程、施工稳定性和平安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显得尤为重要。
将水文地质工作运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测定水文地质的参数,加强其在勘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岩土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就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运用进展分析和探讨。
1.1内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包括地下水情况、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等内容。
地下水情况主要是对勘察区域的水位最高点与最低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排水关系、水位变化情况、降水情况等进展勘察[1]。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植被、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自然事物,调研分析勘察区域内的气象水文特征可以有效确定该区域的地带及气候等属性,如海洋性气候或季风性气候、寒温带或亚热带等;分析与调查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可以了解当地的地域特征,如平原、山峰或丘陵等。
地质环境那么是对勘察区域内的岩、土层厚度控制、地层岩石属性、地质及基层构造等进展勘察。
1.2重要性水文地质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局部,其与工程之间相关作用及影响,因此水文地质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如建筑物周边的地下水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围岩石的寿命及耐久性,也会对建筑物的根本造成影响;同时地下水作为岩土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也会影响其余的岩土体,从而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可以说,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全面分析水文地质对抗震性及地基产生的影响,可以促进勘察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撑。
目前在许多非官方或官方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多是象征性进展水文地质工作,对水文类的地质因素加以无视,致使后续施工中缺乏可靠有效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后续设计、施工埋下平安隐患。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内容及评价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分析,首先要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掌握,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状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补径排条件,水位及其变化趋势,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等。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分析内容主要包括:①地下水对基础及地下结构物在最不利组合情况下的浮托作用。②地下水位下降时地面沉降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回升时可能引起的地基回弹和附加的浮托力。③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④验算支挡结构的稳定性时,应根据不同排水条件评价地下水压力对支挡结构物的作用。⑤因水头差存在渗流时,应评价产生潜蚀、流土、管涌的可能性。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作用。⑦地下水对岩石的软化和崩解作用;对湿陷性土的湿陷作用;对膨胀岩土的胀缩作用;对盐渍岩土的潜蚀作用等。⑧冻土地区地下水对土的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内容及评价方法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先阐述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分析评价内容,然后基于岩土的水理性来分析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分析
岩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种岩土工程问题都不可避免的与地下水有关。岩土工程勘察中查明水文地质问题并正确的进行分析评价尤为重要,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制定施工计划和工程防护措施,保证整个岩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2地下水的动力作用产生的渗透变形及其防治
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土的渗透变形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流土,而是管涌,还有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等其他形式。地下水的渗透变形导致基坑的突涌或者流砂等,会让整个岩土工程的地层软化,破坏了基坑边坡的平衡,影响了整个边坡的稳定性。流土是指在向上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的隆起、顶穿或粗颗粒群同时浮动而流失的现象。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孔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逐渐形成管形通道,从而掏空地基及坝体,使地基及斜坡变形、失稳的现象。管涌通常是由于工程活动引起,如基坑及边坡开挖,在堤防工程中的汛期,河道水位高于堤外自然地面时也有可能形成管涌,造成堤防工程的破坏。接触冲刷及接触流失多出现在多层结构地基中,接触冲刷实在顺层渗流时,粗颗粒地层中地下水的渗透造成相邻的细颗粒地层中的土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接触流土是在垂直地层渗流时,细颗粒地层中土颗粒被带到粗颗粒地层中的现象,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土是否发生,与两土层见得颗粒粒径差有关,差别越悬殊,发生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土的可能性越大。土体的各种破坏形式的判别都有相应的判别式可以判别,可以查阅相关规范和手册,这里不再赘述。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发布时间:2021-12-28T07:53:37.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3期作者:何娇1 侯赠2 尹晓炜3 [导读]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两者相互联系、互相作用。
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地质的主要元素,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特性。
不仅影响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更影响建(构)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何娇1 侯赠2 尹晓炜3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1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两者相互联系、互相作用。
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地质的主要元素,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特性。
不仅影响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更影响建(构)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结合浙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条件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或建(构)筑物的作用与影响,更要提出预防与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减少或消除因水文地质问题而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分析引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质量与稳定性。
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多种因素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十分重要,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
在水文地质评价中,包括水文地质的内容与问题,需要对这些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水文地质评价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1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要点1.1地质勘察关键要点在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勘探作业时,需要运用到专业设备并查询以往地质的查勘资料,帮助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 发现隐蔽性的突水区域。
其工作关键点包括全面了地下的岩层构成、地下水存储情况、地下燃气管网和城市给排水网的架设情况,在施工中注意规避不良建设地段,防止对燃气和给排水管网造成破坏,同时采取最佳的防治水措施。
探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探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地质勘查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就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一、岩土的水理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水相互作用时岩土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管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
②透水性,是指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岩土允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
透水性通常以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③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
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
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二、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人类活动因素如工程建筑施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透等影响;地质因素如含水层岩土颗粒大小、总体岩性水平变化等。
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造成岩土中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斜坡、河岸等岩土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等危害性。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及上游筑坝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
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可能引起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常常诱发地裂、地表塌陷、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_12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发布时间:2022-09-21T03:00:20.25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5月9期41卷作者:蒋青援吕佳盈[导读] 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蒋青援吕佳盈(通讯作者)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丛台区 053038摘要: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根据具体的勘察情况做好工程建设评估,掌握工程建设的基础资料,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包括地质条件、地质结构构成、地下水水位、地层厚度水平、水位波动情况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勘察内容为和水文有关的数据。
地下水位的波动会给岩土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岩土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地基结构受到腐蚀,从而给建筑工程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相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水文地质勘查的必要性,能够选择合理的技术完成勘查工作,应对水文地质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策略 1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岩土工程有关项目在进行勘察施工的过程中,在进行监管方面还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并未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对有效的对策举措,使得岩土工程有关项目的勘察效率以及质量受到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在岩土工程有关项目的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地形地势极其复杂,需要预先对项目区域内部的水文地质情况作出全面性的了解与掌握。
如若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未能够预先对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出全面性的考察,便不能够全面性的了解与掌握岩土工程遭受水文地质因素所能引发的不利影响,还会使得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有所提升,使得岩土工程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之中突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此,建设单位应当对于岩土工程以及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在对于地下水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及时有效的消除项目建设区域的地下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为岩土工程的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 墙管、预埋件、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 水措施, • 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沟、地漏、出人口、窗 井、风井等应采取防倒灌措施,寒冷地区的 排水沟应采取防冻措施,
•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 • 一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用于人员长期 停留的场所,地铁车站等, • 二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用于人 员经常活动的场所,重要的战备工程等, • 三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用于人 员临时活动的场所,一般的战备工程等, • 四级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用于对渗漏 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
• 6 当建筑基坑须进行支护,如地下水位较高, 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并应采取如 下相应措施: • 基坑上缘应设排水沟,适当范围设硬化地面, • 支护体下部设泄水孔 • 基坑底部四周,应设排水明沟,并于低处设集 水井,将坑内积水强制排出, • 基坑排水设施应稳定运行,避免水位波动,影 响基坑四壁土体稳定,应配制备用电源,
• 为满足建构筑物的抗浮要求,可采取以下措 施, • 1)当场地可采取简易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时 (如盲沟) • 2)采用锚杆基础,此时勘察深度应满足锚杆 基础设计要求并提供岩土体相应的设计参 数 • 3)在板式基础上,回填足够土方,以作反压荷 载,
• 5 当地下工程施工需降低地下水位时, 勘察 报告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设备条件 当地工程经验等,提出排水方案的建议,如排 水沟集水井,管井,盲沟等并查明可利用的排 水通道,如下水管网等,
• 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8版)附录G场地环境 类型将场地分为三种环境类型即Ⅰ Ⅱ Ⅲ类, 每一类又可分为四个腐蚀等级即微 弱 中 强
• 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 01(2008版)12.2.6条水,土对建筑材料腐 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 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而该规范3.1.7条, 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 定确定, • 12以上几个方面规范的对察 评价及水土腐蚀性评价的若干意见
(供勘察专业施工图审查参考)
1 所有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皆应采取有效可靠 手段,测定地下水稳定水位,并通过调查场地水 文地质条件及收集已有工程经验,推测场地地 下水位动态变化,对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 下水者,亦应在报告中加以确认,
• 2地下工程的防水措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勘察报 告不应根据测定的场地地下水位判定地下工程是 否应采取防水措施,国标《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3.1.3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 应根据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 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确 定。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宜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 的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 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 9在乌建发[2014]46号文第二条应用范围第一款(一)凡在我市建设工程 • 的地基与基础范围内硫酸盐含量达到中度侵蚀[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中严寒干旱地区硫酸盐侵蚀标准的要 求:水中SO42达到200mg/L,土中SO42达到300mg/L]及其以上的工程 (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为准),其地基基础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含垫层) 必须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在46号文第三条有关要求第二款(二)地质勘 查单位出具的勘察报告中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必须按照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评定,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3基本规定第3.2条 3.2.1结构所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腐蚀机理可分为5类即 Ⅰ一般环境 Ⅱ 冻融环境Ⅲ海洋氯化物环境 Ⅳ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 境Ⅴ化学腐蚀环境 • 环境对配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应采用环境作用等级来表达, 环境作用 等级可分为六个等级即 A轻微 B 轻度 C 中度 D 严重 E 非常严重 F极端严重
•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 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它防水 措施 • 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加外加剂, 掺合料等配制而成,其防渗等级不得小于P6, • 防水混凝土与一般卷材防水相比具有使用 耐久,能承受一定温度和冲击作用,操作简便, 造价低等优点,
•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与工程埋置深 度有关,对于ⅠⅡ Ⅲ 类围岩(土类及软岩) • 工程埋置深度H(m) 设计抗渗等级 • H<10 P6 • 10 ≤H<20 P8 • 20 ≤H<30 P10 • H≥30 P12
• 3 当建筑基础置于巨厚的透水性良好的碎 石类土砂类土上时,由于良好的排水条件,地 下水位变幅较小,应综合场地地形地质条件, 进行其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4 当建筑基础置于巨厚的透水差的风化岩或 黏性土层上,且场地地势较低,利于地下水的 儲存时,应考虑在施工中及竣工后使用过程 中,地表迳流及地下水的聚集而导致的地下 水位的上升,确定地下建筑防水时,应考虑这 一因素,在在确定地下水的抗浮水位时,根据 地区性的工程经验,一般地下水的抗浮水位 宜为透水差的风化岩或黏性土层顶面以上 0.5—1.0m,
• 7 水土腐蚀性评价的场地环境类型要明确, 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8版),对新疆这类高 寒干旱区,一类环境是指地表水及强透水层 中的地下水,三类环境是指含水量低的各类 地层,二类环境是指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及 含水量高的弱透水层,
• 8 乌鲁木齐市建委发布的乌建发(2014)46号 文《关于在乌鲁木齐地区加快应用高性能 混凝土的通知》及乌建发(2014)47号文(关 于下发《乌鲁木齐地市高性能混凝土相关 技术要求》的通知),其内容和建筑工地水土 腐蚀性评价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