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

合集下载

蓝图已绘就泰安市公布最新未来格局规划

蓝图已绘就泰安市公布最新未来格局规划

蓝图已绘就泰安市公布最新未来格局规划大众网泰安6月29日讯日前,《泰安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公布。

《规划》指出,泰安市将形成“一城引领、两市突破、两县提升”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五大优势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新优势,形成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现代化生态宜居名城框架下构建“一核两区两城”发展格局“一城引领”即在“北依泰山、南接徂徕、汶水环绕、山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名城总体框架下,发挥经济实力雄厚和创新资源富集的综合优势,构建“一核两区两城”的发展格局,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其中,“一核”指中心老城动能提升核心区,将造设施齐全、服务高效、环境优美、繁华舒适的现代化绿色智慧城市。

“两区”指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泰安高新区将树立“大园区”意识,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壮大建成区,积极拓展新园区,大力发展新经济,构建“三区八园”的核心布局;泰山景区将树立“大景区”意识,按照“中路优化、两翼突破、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改造提升老景区,积极拓展新景区,加快推进泰山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

“两城”指东部现代化产业新城和西部现代化宜居新城,将加快新产业培育,建设产城融合标志区。

新泰市和肥城市为发展排头兵打造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两市突破”即把新泰市和肥城市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梯队,立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际,按照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加快构筑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扩大集聚扩散效应,实现突破发展,打造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新泰市将发挥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借助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沂蒙革命老区等十一大政策及成功争取青岛保税港区泰安功能区落户新泰的契机,构建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青岛保税港区泰安功能区、电商物流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为支撑,以华东输变电科技、光电科技、新型包材、北汽国泰汽车、机械智能、益客食品六大产业园为补充的“一核三区六园”产业布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泰安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泰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泰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08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泰安与周边城市分工合作,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3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美丽泰安蓝图

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美丽泰安蓝图

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美丽泰安蓝图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古城泰安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

根据《泰安市城镇化发展规划(2013-2020)》,未来将着力建设生态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之都。

探索城乡统筹、设施建设、要素保障、环境整治、示范引领、片区开发的特色城镇化建设之路,按照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构建人、城、山水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

未来的泰安,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至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60% 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推窗可见青山绿水,出门能在花园散步,这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之一的肥城市湖屯镇陶山社区看到的场景。

社区路面干净、花坛馨香,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色之中,令人陶醉。

到百姓家里看看,宽敞明亮的住宅,天然气、自来水、宽带、有线电视应有尽有。

经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这里已变成拥有幼儿园、卫生室、购物超市、健身广场等功能完善的新社区。

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市按照“区域相近、资源共享、人口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全面启动社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全市3654个行政村规划为614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农村社区444个,引导农村住房建设向社区发展。

2009年以来,累计集中农房建设20.5万户,共有417个新型农村社区铺开改造,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45个农村社区。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弄进城,而是要综合平衡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的配套性改革。

农村人变为城市人,户口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都需要相应措施出台解决。

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56%左右,建成100多个重点社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60%以上,重点社区规模将达到300个,实现城镇化中级水平。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都市农业解决百姓后顾之忧根据《规划》要求,以促进社会资源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为重点,坚持居民就业与居住同步推进,农村产业与产业园区同步推进,城镇化与经济产业化同步推进,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泰安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泰安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纲要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12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 (3)第一节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3)第二节对原总体规划及实施的回顾与评价 (3)第三节规划依据、原则、范围与期限 (6)第四节工作技术路线 (7)第五节本次总体规划工作重点 (8)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8)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8)第一节城市性质 (8)第二节城市规模 (9)第四章市区规划 (10)第一节城市发展空间选择 (11)第二节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13)第三节市区空间结构 (16)第四节市区城镇职能及规模 (16)第五节空间管制 (17)第六节远景发展构想 (19)第七节发展时序 (19)第五章中心城总体布局 (20)第一节用地布局结构 (20)第二节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21)第三节城市专项用地规划 (24)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8)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 (31)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3)第九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6)第一节城市形象 (36)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7)第十章城市旅游系统规划 (38)第十一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39)第十二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9)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 (39)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40)第十五章城市公共政策 (42)第十六章附则 (42)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第1条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1.修编原总体规划是省政府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山东省根据本省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四大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即可持续战略、城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科教兴鲁战略;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研究》等。

同时,山东省提出建设“三圈一群”的战略决策。

这些战略与规划将对泰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3年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县市对其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泰安市政府也于2004年初作出工作部署,要求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完善方案泰安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前言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调整完善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目的与意义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指导思想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调整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调整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工作任务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实施评估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区域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土地利用现状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实施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规划实施评估结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调整完善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发展总体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战略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调整完善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调整完善前后主要指标比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与结构调整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利用总体格局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空间管控优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土地功能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功能分区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中心城区规划调整完善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发展目标与方向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模调整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两规合一”调整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安排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重点项目安排错误!未指定书签。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公益性公墓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批复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公益性公墓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批复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公益性公墓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2.08•【字号】泰政字〔2020〕105号•【施行日期】2020.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墓殡葬管理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公益性公墓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批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局《关于申请批复<泰安市公益性公墓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请示》(泰自资规呈〔2020〕249号)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该规划,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规划范围、期限与目标(一)规划范围。

泰安市城市规划区,总面积2245平方公里,包括8个街道,19个乡镇。

(二)规划期限。

2020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三)规划目标。

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益性公墓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节地生态奖补制度,火化率基本达到100%,树葬、花坛葬、草坪葬、骨灰格位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绿色殡葬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殡葬活动主流,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公益性公墓,满足城乡居民骨灰安放需求。

主要指标为: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规划布局区级及乡镇级公益性公墓26处(区级4处,乡镇级22处),用地总面积约71.93公顷(约合1079亩),可安置生态墓穴29.58万个。

二、主要内容规划范围内,形成“区级—乡镇级—村级”三级公益性公墓配置体系。

其中,区级公益性公墓实行实线控制,确定用地规模及选址四至范围;乡镇级公益性公墓实行定量控制,本规划批复后,纳入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在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落实用地位置及规模;村级公益性公墓实行定量控制,本规划批复后,结合村庄规划等进行统筹整治提升。

(一)区级公益性公墓规划布局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布局区级公益性公墓4处(岱岳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徂汶景区各1处),均为选址新建,用地规模276亩,墓穴数量不少于6.6万个。

泰安规划图

泰安规划图

泰安规划图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泰山北麓,是世界文化遗产泰山的东大门,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泰安市政府制定了一份长期规划图。

该规划图总体目标是建设泰安市成为“山水之城,文化名城,健康城市”,并围绕“强化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提升城乡环境,构建现代化城市”四大发展方向展开。

首先,规划图提出了强化历史文化底蕴的目标。

泰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泰山、岱庙等,规划图强调要加强保护和利用。

通过修缮古建筑、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打造具有泰山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其次,规划图着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

泰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规划图提出要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康养等特色产业。

建设泰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中药材种植等,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业。

第三,规划图注重提升城乡环境。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图提出要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水源水质,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

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地,提升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最后,规划图强调构建现代化城市。

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规划图要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加强城市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总之,泰安市政府的规划图旨在通过强化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提升城乡环境,构建现代化城市,实现泰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规划是对泰安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将为泰安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泰安城市发展战略策划

泰安城市发展战略策划

泰安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打造名山之都作者:07旅本策划背景:泰安城市的发展定位经历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济文化强市、国际旅游名城等。

这些口号,国内其他城市都使用过,没有什么特色可言。

泰安市政府为了创建国际旅游名城,可以说建设旅游项目增多,像方特欢乐大世界、花样年华景区、封禅大典等大项目已经开始运行。

从四处考察看来,有些项目的运营不如预期的好。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市发展定位不准,过于依赖旅游也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发展。

本人自己花时间分别考察了泰安城区内的规划展览馆、古老的基督教堂、宝龙城市广场、泰山啤酒工业园、方特欢乐大世界。

加上对整个杭州市区的城市发展考察,自己看出了许多问题。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靠建设几个大旅游项目来带动,也不是靠建造多少特色街来促进,而是在于城市整体发展。

最跟本的原因是定位不准确,在泰安市规划目标(2006-2020)里面指出,将泰安建成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泰山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以现代制造业与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强市,天蓝水碧、山青的宜居最佳宜居城市。

目标里面的定位还是不明确,又想发展旅游还要发展制造业,难道不矛盾吗?制造业是污染最严重的难道以后还要重点发展?为此结合本人所学知识进行下面的战略策划。

城市发展定位:把泰安城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名山之都”。

“名山”是指泰山,“之都”寓意泰山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大都市。

因为杭州成都有休闲之都的定位,为什么我们不能定位在某某之都呢?泰山的自然文化资源在国内外是独一无二的,千年的帝王封禅文化,更是赋予了泰山的独一无二,因次有国山的美誉!曾经在2007年两会上曾有提议设立泰山为国山,因为其他原因而不了了之。

所以没有定位为“国山之都”。

这个形象定位应该在全国是首创的!城市发展思路是让泰山吸引的不仅仅是游客更是人才、名流和企业家等。

让名山之都—泰安来留住人,靠城市的整体发展来留住人!城市主要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因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当然旅游业在服务业中是重点产业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王瓜店—石横城市组团、宁阳城市组团、东平—州城 城市组团、大汶口—磁窑—华丰城市组团。
• 3、城镇 等级结构 :全市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即
中心城市 --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
4、市县职能分工 :
• 新泰:鲁中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生态型山水园
林城市。
• 肥城:中国肥桃之乡,山东省能源基地之一,园
五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1、城市化水平 :预测 2010年泰安市域总人口565万人,
城市化水平为 53.8% ; 2020年总人口580万人, 城市 化水平为 65.8% 。
• 2、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两轴、
五组团”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 “一心 ” :泰安市中心城。 • “两轴 ” :京沪发展轴、肥城—泰安—新泰发展轴。 • “ 五组团 ” :新泰—新汶—东都—汶南城市组团、肥
人增至125万人左右。
• 用地规模:到 2020年,泰安市中心城用地规模控制在
147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7平方米以内。
• 2、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建设以向南发展为主、
重点建设南部新城;东、西依托泰山、岱岳两区 适度发展;严禁跨越环山路向北发展。对西北的 天平湖、西南的金牛山、东南的泮河—徂徕山、 东北的碧霞湖和南部的龙泉湖五片生态斑块进行 严格控制。
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 1、区位及交通条件: 泰安 处于我国东部最重要
的发展带--京沪发展带上,发展机遇较多。同 时泰安北靠省会济南,是济南向南联系的门户, 处于济南都市圈的直接吸引范围内。
• 泰安市交通发达,在山东省内综合运输网络中占
有重要地位。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规划)、 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青红高速公路 (规划)、 104国道、205国道等众多交通要道 交汇,使泰安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础之上,重点发展其中发展条件较好的六个城镇,即满庄、道朗、 夏张、大汶口、山口和范镇。 2、生态空间结构:构筑“两山一河,五大绿楔”的生态空间结构。
• ( 1)“两山”—即北部的泰山和东南部的徂徕山。 • ( 2)“一河”—大汶河。 • ( 3) “五大绿楔”—五片楔形绿地:西北的天平湖、西南的金
牛山、东南的泮河—徂徕山、东北的碧霞湖和南部的龙泉湖。
• ( 2)城市规划区是泰山区和岱岳区行政管辖区
(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泰山管委),总面 积2087平方公里。
• ( 3)中心城范围包括泰前办事处、财源办事处、
岱庙办事处、上高办事处、徐家楼办事处、天平 办事处、粥店办事处和省庄镇,总面积125平方 公里。
• 2、规划期限为: • ( 1)近期2004-2010年; • ( 2)远期至2020年; • ( 3)远景至2050年。
七 中心城总体布局
• 1、城市性质、城市职能与城市规模。 • ( 1)城市性质:世界名山,文化与旅游名城,鲁中地区
中心城市。
• ( 2)城市职能:以泰山为依托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
化名城;山东省旅游度假、科教文化、先进制造、商贸物 流基地;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 ( 3)城市规模。 • 人口规模: 2020年中心城总人口将由2004年的72.5万
• 5、城市建设:泰城为泰安市的中心城市,1987年确定为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投资环境明 显改善 2003年城市人口达到72.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 到93.41平方公里。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本次规划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构建全 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林型工贸城市。
• 东平:东平湖综合开发服务基地,山水生态旅游
城市。
• 宁阳:新兴能源产业基地,生态型园林城市。
5、 产业集群及布局: 全市应重点培育汽车、非金属材料、电器电缆、 精细化工、生物工程、食品等六大产业集群;构 建中心城、肥城—王瓜店—石横、新泰—新汶— 东都—汶南、大汶口—磁窑—华丰—楼德、东平— 彭集—州城、宁阳—泗店六条产业带。
•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 2、生态优先,集约用地; • 3、交通引导,有机疏解; • 4、公共政策,政府导控。
四 规划层次与规划期限
• 1、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
心城。
• ( 1)市域为泰安市行政管辖区,包括泰山区、
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总 面积7762平方公里。
六 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
1、城市空间结构:在规划区范围内构建 “ 一城、两轴、多点”的城 市空间结构。
• 一城—指中心城,是泰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等职能的集中体现区。 • 两轴—两条发展轴线,指长城路南北轴线和沿泰山大街、东岳大街
的东西轴线。
• 多点—指在规划区内、中心城外围的多个城镇,在极化中心城的基
• 2、经济基础:泰安经济近年来发展很快。从1990到2003
年,泰安GDP年均增幅达到19.1%, 一二三产业比例由 31.5: 39.8: 28.7优化为13.4: 50.4: 36.2。 2003年GDP 突破600亿元 。初步形成了以 汽车、非金属材料、电器 电缆、精细化工、生物工程、食品等为主的 六大产业。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4-2020)》
一 全市概况
• 泰安市地处鲁中,北依山东省会济南 ,南临儒家
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世界自然与文化遗 产—泰山雄踞泰安城市北部,这里曾是中华民族 和中国古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 泰安市现辖两区(泰山区、岱岳区)、两市(新
泰市、肥城市)、两县(宁阳县、东平县),总 面积 7762平方公里,人口547.65万人(2003年)。
• 3、矿产资源: 泰安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 58种,
矿产地303处(不含地下水)。 在探明的矿产中自然硫、石 膏居全国首位,岩盐、钾盐、蛇纹岩 (化肥用)和玉石居 全省第一位,铁居全省第三位,煤居全省第四位。
• 4、旅游资源: 泰安境内有 A级旅游区7处,分别为:泰
山风景名胜区(4A)、跑马岭旅游区(4A)、腊山国家森 林公园(2A)、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2A)、肥城桃源世 界风景区(2A)、牛山国家森林公园(2A)、莲花山森林 公园(2A)。最为重要的是 具有全国著名的优势资源— —泰山,处于“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中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