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部分学案(一)
2023届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导学案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导学案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论点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举例:1、如针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商谈香港回归问题,有人提出香港可以暂时不驻军,邓小平则掷地有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2、“五四青年节”,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悉数参加会议,足见领导对青年的重视。
有媒体用这样观点做题目:关注青年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二)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通俗说,就是文章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1、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3、论据要新颖。
新颖方能吸引人。
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所以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4、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三)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议论文段落写作学案

议论文语段写作学案议论文语段写作(一)前面说过,议论文的写作思路与记叙文相反,是倒过来的:先:呈现观点——再:事例论证——后:观点小结(导向行动)。
今天来解决议论段落中间部分的问题,如何用事例论证观点。
在议论文中间,突兀地出现一个小故事(或者直接就用故事开头,再引出故事的道理),这是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问题,比如以下文字:例:就如科学家霍金,他虽得了渐冻症,可是他却以他的坚持和执着,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
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令全场鸦雀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霍金先生,难道您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然而,霍金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公平的!”人生道路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追求我们的理想。
上述文字的毛病在于,没有将叙述性的故事转化为议论性的分析,如何对事例展开分析,使之与我们的论点紧密结合呢?记住一句话:抓住观点中的关键词,反复渲染,这也是将议论文写长的关键所在。
上述例子的观点,我们可以概括为:执着与坚持能够克服现实的困难与挫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句话中,关键词在“执着与坚持”“困难与挫折”,所以,霍金的例子就必须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开展论述,其他所有无关的元素都必须删除(时间、地点、细节等等)。
于是,文字可以修改如下:执着与坚持能够克服现实的困难与挫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比如霍金,21岁在人生最为光明灿烂的时刻,被宣判患有渐冻症,除了心、脑、血管,所有的肌肉都将萎缩,渐渐丧失行为能力,终身囚禁于轮椅的方寸之地,只有眼睛与3跟手指能动弹。
面对命运突如其来的打击,霍金并未放弃,他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以坚强意志继续追求终极真理。
那些对我们轻而易举的动作,他却只能依赖特殊机器的辅助才能实现,但即使如此,他仍旧坚持着,终于成就自己的超强大脑,洞悉了时间的本质、宇宙的起源,完成皇皇巨著《时间简史》。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
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
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
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
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
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
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点拨】这是一道聚合式的新材料作文题,也就是说,考生务必从材料的中心意思出发立意。
应该说,这本是不太难审题立意的。
材料中像拼命坚持精神上压倒对方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更加顽强地坚持着等词句,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可以有下面的立意: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最简单的着想,同时也容易人云亦云;坚持,便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困难或敌人),振作精神便能顽强坚持,这两种立意便有点不简单了;而主要从弗雷泽的角度立意:本是旗鼓相当,但一念之间的放弃意味着失败,就或许有些与众不同;结合两个人的角度立意恐怕更少了吧?殊不知新意也便在此了:胜利与失败原来是近邻,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
然而不管怎样立意,总不能绕开坚持。
下列立意就属于偏题甚至走题了:取胜,应该让实力说话,假象也有可取之处,成功不只靠实力,其他因素也起重要作用,这是没有整体感受、偏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而造成的。
二、病文诊断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是雄鹰在搏击万里云天时永不放弃的决心;坚持是沙砾在变成光彩夺目的珍珠时顽强的勇气;坚持是树木在迎战风吹雨打时归然不动的姿态。
坚持使人意志奋发,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永不言败,因此,坚持就是胜利。
高中论证类作文教案

高中论证类作文教案【篇一:《让论证段落水乳交融》高考作文教案】让论证段落水乳交融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理解议论文完整论证段落论证部分的基本要求。
2、要求学生掌握议论文完整论证段落论证部分的几种写法。
教学重点:1、议论文完整论证段落的假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引用分析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二、展示学生作文中的两个病例(解剖透视)下面请看学生作文中的二个论证段落,联系议论文有关知识,分析讨论它们存在的问题。
出示学生作文片段(学生默读、讨论3分钟)片段1、《心灵的守护》守护心灵要不畏艰难。
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因不满于朝臣的趋炎附势,而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结果被汉武帝关进了监狱,甚至受到了遭人耻笑的宫刑。
但内心的痛苦并没有将他击倒,他凭借一种顽强的精神挺过来了。
终于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在中国文学史上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片段2、《心灵的守护》恪守职业道德是对良心的守护。
今年55岁的“感动中国人物”陈晓兰医生,原是上海一家医院的理疗科医生。
近年来,她一直从事着医疗器械行业的打假。
为了取得一手的证据,她曾假扮病人;为了获得有说服力的理由,她曾以身试针。
即使屡遭报复,陷入困境,也依然不改初衷,无怨无悔。
最终,被她揭露的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间接地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正是因为陈医生的这种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的精神才震撼了国人的心灵,感动了2007年的中国。
1、第1个论证段落存在什么问题?[老师启发:①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和论证)②对于一个完整的论证段落而言,也应该具备这三要素,本段文字中已经有了什么要素?(论点和论据)③那本段文字中缺少了什么要素?(论证,而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开掘议论文深度的着力点,是完整的议论文论证段落必不可少的内容)]2、第2个论证段落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启发:①本段文字有对论据的分析部分吗?(有)②分析句是哪一句?③显然,这个分析、评价句是说陈医生凭借她的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而本段的论点是“恪守职业道德是对良心的守护”。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篇一:《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如何分析事例论据》教案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如何分析事例论据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对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的写作能力2、熟练运用议论文常用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论据分析的两种方法:假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文段一:苏东坡少年时,对于自己的学问非常得意,于是他便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外,他写道:“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以示自己学识的渊博。
过了几天,有一位老者见了这副对联后找到苏东坡说他有一个字不认识,要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欣然答应。
于是老者把字写在了地上,可苏东坡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是什么字,羞愧地向老者道歉。
老者留下了一句“满招损,谦得益”来教导年轻的苏东坡。
苏东坡大受启发将门外的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
此后的苏东坡虚心向他人学习,终成中华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颗星。
文段二:山外有山,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
年少时的苏轼对自己的学问非常得意,曾在自家门外挂了一副写有“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
一位老者看到这副对联后上门请教他,苏轼竟被问得哑口无言。
最后老者送给苏轼一句话“满招损,谦得益”。
这句话给了苏轼很大的启示,使他明白了山外有山,人需谦虚谨慎的道理。
于是他把门外的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
如果当初苏轼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狂妄;如果苏轼没有遇到那个教导他人应谦虚谨慎的老者,也许他已经变成第二个方仲永,而不是一代文豪。
思考:这是两篇作文的主体段,都用的苏轼的事例,同学们比较两段的写法,说说文段二比文段一好在哪里?请具体分点指出。
明确: 1、增加了论点,使文章结构清晰;2、事例简洁凝练,紧扣分论点;3、有论有据,使论点、事例更具说服力,文章有了深度。
二、典例导练(投影)典例一: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
2021-2021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 苏教版

2021-2021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苏教版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是议论文的关键所在。
对所议论的问题,必须持有自己的观点。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定要正确、鲜明。
事实论据要求真实可信,道理论据要求说服力强。
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
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1)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要求:写议论文时,要注意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交代清楚。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导作用。
从属论点是说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因此,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
事实材料中又包括正面和反面事实材料,另外,数据材料也是其中一种。
选择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要遵循一些原则:二、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等。
下面以《说“思”》这一作文题目为例,分别加以说明:一、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1、 2、 3、二、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1、 2、 3、4、三、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
“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说到必然;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高三语文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学案

高三语文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学案(一)语段结构: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语段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语段的类型:1、并列型:“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分析:两个事例地位相同,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句话分析材料。
2、正反型: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写作-掌握议论文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

学案90掌握议论文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复习任务掌握议论文写作中两种高分结构导图:六字联珠式和情境任务型。
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六字联珠式结构导图(一)结构导图“点正反深联总”六字联珠经典结构是一种建构文章结构的综合形式。
它集对照式和递进式于一体。
全文分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行文便捷,利于操作。
(说明:导图中的“正”与“反”位置相对灵活,也可“反”“正”。
)(二)考场范文示例(2021·新高考Ⅰ)行健自强,强而恒强“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这是青年毛泽东在社会动荡、国难当头时的所悟、所言。
而这,亦是在当时背景下,千万青年欲使个人心志强壮,使民族自尊自强的呼声。
(点)于个体而言,勤自锻炼所实现的身强体健,能让人清晰地看到脱“弱”变“强”的生命价值。
于国家而言,“体育之效”不只是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还代表着一种国家崛起的意义与价值,更能在由“弱”到“强”的过程中揭示一个民族不竭的前进动力。
正如1984年的洛杉矶,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的雅典,身披国旗的刘翔让十重跨栏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2019年,中国女排三大赛取得十连冠,“女排精神”成为一个超越体育领域的民族精神象征。
(正)但生命不会一成不变,强弱亦有轮转。
有帅气到霸屏的坚毅独臂少年张家城,也有“佛系”“躺平”的“三和大神”。
在某个现实瞬间,“强”或“弱”不过是即时的表现。
而重要的是,假如“三和大神”不再“躺平”,经奋发而有为后,还会不会重蹈覆辙?“勤自锻炼”能使弱变强,但在强起来后也会因恃强而“滥用其强”,继而变弱;大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几乎都经历过披荆斩棘的创业,励精图治的兴盛,然后由盛转衰继而覆灭;小到无数明星登台闪耀达到人生巅峰,然后因不知自重不守法纪而跌落尘埃。
强由我,弱亦因我;是强是弱,关键看自己,看自我的认知、自我的意志。
如毛泽东所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若无“精神”的支撑,由弱变强后,也会强而复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部分学案(一)
作文天地
04-22 1744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部分学案(一)
语段结构: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
语段示例:
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
语段的类型:
1、并列型: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分析:两个事例地位相同,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句话分析材料。
2、正反型:
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
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3、归纳型: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练习与提高:
请你把下面文章中的三句话作为文段的论点和开头第一句话,续写三个不少于200字的语段。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
微不足道的沙砾要经过痛苦过才能变成价值连城的珍珠,靠的是坚持的力量;展翅飞翔的雄鹰要经过多次的尝试才能在空中自由翱翔,靠的是坚持的力量;盛气凌人的梅花要经过寒风的磨砺才能凌寒独自开,靠的也是坚持的力量。
平庸无闻的人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成为一个成功、举世闻名的人,靠的又何尝不是坚持的力量。
(开头段落)
(一)学习上的成功源于对目标孜孜不倦的坚持。
……
(二)工作上的成功源于对事业永不言弃的坚持。
……
(三)生活上的成功源于对快乐美好向往的坚持。
……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
无论面对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种种磨砺,坚持下去吧,因为坚持就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结尾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