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东大真题解答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2013年半导体物理考研试卷(回忆版)

东南大学2013年半导体物理考研试卷(回忆版)

线
姓名
1 1 e
E EF k0T
表示 _________
几率。室温下,硅的禁带宽度 Eg 1.12eV ,估计室温下本征硅导带底的一个能态被电子 封 占据的几率为 __________ 。硅导带底的一个能态被电子占据的几率为 10 ,此时费米 能级的位置在 __________ ,玻尔兹曼分布是否近似成立? __________ 。 3. 室温下纯净的硅半导体掺入锑,已知锑的电离能为 0.039eV ,半导体的费米能级
10 3
, 半 导 体 载 流 子 的 俘 获 系 数 cx 1.5 10 cm / s
3
3
( x为n或者p ) ,求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 (提示:小注入条件下间接复合作用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cn (n0 nl ) c p ( p0 pl ) Nt cn c p (n0 p0 )

试卷说明: 1. 2. 3. 本试卷为本人回忆,如出现错误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试卷填空题应为 35 分,由于本人记不得还有哪些关于计算的填空题,所以添加了一道问答题(第四 题),问答题每题本来 12 分(共 6 题),现改为每题 11 分(共 7 题),计算题分值没变。 计算题第 1 题为课后习题;第 2 题为本试卷难题,考研时大多数考生花了很多时间做这道题,有的 怀疑自己算错,有的怀疑方程列错,有的怀疑题目出错,有的把题目改了得到合理答案。本人复习 时认为不会考二阶连续性方程就是个错误;第 3 题看起来吓人,实际上很简单。 4. 简答题第 2 小题增加了第一问,计算题第 3 题增加了第一小问;其他五道简答题和两道计算题没做 变动,计算题数据没变。如果第 2 道计算题算出来不对劲,请不要怀疑题目出错了。我估计是出题 者故意这么做的。 共6页 第 6 页(luobin)

2013年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

2013年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

2013专业课真题一、选择题(1~20题,共40分)1.在利用栈将中缀表达式A-(B+C/D)×E转化成后缀表达式的过程中,当扫描到符号”)”时,栈中的内容是A (+/B -(+C -(/D -(+/2.现有一颗含有25个结点的4叉树T,若T中所有分支(即度不为0的)结点的度均为4,则T的叶子节点数是A 15B 17C 19D 213.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任意二叉搜索树后序遍历序列的个数是①5,3,4,10,12,8②5,4,3,10,12,18③3,4,5,12,10,8④10,12,5,4,3,8A 0B 1C 2D 34.带权无向图G如下图所示,若分别用Prim算法(从顶点0开始)和Kruskal算法求G的最小生成树,则最后选中的边的权值分别是A 5,3B 3,5C 5,4D 5,55.已知序列25,13,10,12,9,5,6,8是大根堆,在插下新元素20的过程中,共进行比较操作的次数是A 0B 1C 2D 36.若数据元素序列9,10,11,8,5,12,2,4,7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遍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可能是A 冒泡排序B 选择排序C 插入排序D 二路归并排序7.若依次将关键码20,30,50,52,60,68,70插入到初始为空的3阶B树中,则最后得到B树的根结点中所包含的关键码是A 50B 52 D 60 D 50,528.下列关于机器字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用寄存器位数等于机器字长B系统总线宽度等于机器字长C主存单元长度不大于机器字长 D ALU位数等于机器字长9.为了使计算机的数据传送和数据处理的功能可以并行实现,下列方法中有效的是A多种总线互联B以存储器为中心C多重存储器共存D以运算器为中心10.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主存容量配置为64KB,下列设计方案中,所用芯片的MOS 管门电路等基本元件性能相当,则性能最优的方案是A 4片16KB×8位SRAM芯片B 4片16KB×8位DRAM芯片C 4片32KB×4位SRAM芯片D 8片64KB×1位DRAM芯片11.下列寻址方式中,只能用于指令寻址的是A立即寻址B寄存器寻址 C 相对寻址 D 基址寻址12.下列有关微指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垂直型微指令全部是功能性指令B垂直型微指令指令长度比较短C水平型微指令可完成多个微操作D水平型微指令显示表示顺序控制信息13.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异步全互锁定时方式的通信速度最慢B异步不互锁定时方式的通信可靠性最差C异步定时方式的握手信息可不通过联络信号产生D同步定时方式的时钟信号可由设备自行提供14.下列有关I/O接口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I/O接口中至少包含一个I/O端口B一个I/O接口可以连接多个I/O设备C程序控制方式的I/O接口中可以没有状态口D不同I/O接口的I/O端口之间允许独立编址15.一个请求分页系统,测得如下利用率:CPU为5%,分页磁盘为97.5%,外设为4%,则下列措施中,可改善CPU利用率的是A更换速度更快的CPU B更换更大容量的分页磁盘C挂起内存中的某个用户进程D增加内存中的用户进程16.以下关于页式内存管理系统页面大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页越大,页表也越大B页越大,则I/O开销越大C页越大,则内部碎片越大D页越大,则产生缺页中断的可能性越大17.某系统中有11台打印机,N个进程共享打印机资源,每个进程要求3台,为使系统不产生死锁,N的取值最多是A 4B 5C 6D 718.以下关于进程说法正确的是I.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到就绪状态,系统一定会发生CPU调度II.当I/O完成时,一个进程的状态有可能从等待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III.进程从等待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系统一定会发生CPU调度IV.进程进入终止状态,系统一定会发生CPU调度A I和IVB II和IIIC III和IVD IV19.页式内存管理系统中,物理内存地址为16位,逻辑地址为24位,页面大小为512B ,采用两级页表结构,外层页表有256页,则以下正确的是I.一个进程中最多有128个页II.一个进程中最多有32K 个页III.逻辑地址中表示外层页表、页号和页内偏移量的位数分别为8、7、9IV.逻辑地址中表示外层页表、页号和页内偏移量的位数分别为7、8、920.系统中四个进程(P1~P4)和三类资源(3个R1,2个R2,2个R3),进程资源分配和请求状况如下表所示,则正确的是二、综合应用题(21~32,共110分)21(8分)归并排序一般从用2路归并,即在两两归并过程中,从两个有序子序列中逐次挑选关键字最小的元素。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试题 (理科) 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试题 (理科) 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 学(供理科考生使用)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的11Z i =-模为(A )12(B (C (D )21. 【答案】B【解析】由已知111,(1)(1)22i Z i i i -+==-----+所以||Z =(2)已知集合{}{}4|0log 1,|2A x x B x x AB =<<=≤=,则A .()01,B .(]02,C .()1,2D .(]12, 2. 【答案】D【解析】由集合A ,14x <<;所以(1,2]A B ⋂=(3)已知点()()1,3,4,1,A B AB -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A )3455⎛⎫ ⎪⎝⎭,-(B )4355⎛⎫ ⎪⎝⎭,- (C )3455⎛⎫- ⎪⎝⎭, (D )4355⎛⎫- ⎪⎝⎭, 3. 【答案】A【解析】(3,4)AB =-,所以||5AB =,这样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是134(,)555AB =-(4)下面是关于公差0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四个命题:{}1:n p a 数列是递增数列; {}2:n p na 数列是递增数列;3:n a p n ⎧⎫⎨⎬⎩⎭数列是递增数列;{}4:3n p a nd +数列是递增数列; 其中的真命题为(A )12,p p (B )34,p p (C )23,p p (D )14,p p 4.【答案】D【解析】设1(1)n a a n d dn m =+-=+,所以1P 正确;如果312n a n =-则满足已知,但2312n na n n =-并非递增所以2P 错;如果若1n a n =+,则满足已知,但11n a n n=+,是递减数列,所以3P 错;34n a nd dn m +=+,所以是递增数列,4P 正确(5)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60,80,820,100. 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A )45 (B )50 (C )55 (D )60 5.【答案】B【解析】第一、第二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0.2,所以低于60分的频率是0.3,设班级人数为m ,则150.3m=,50m =。

东南大学传热学2013考研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东南大学传热学2013考研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i
y
i
i i tm tm 1,n ,n
பைடு நூலகம்x
i
y
i i tm tm ,n1 ,n
y
x
i
i i tm tm ,n1 ,n
y
x)
化简有 t m ,n Fox (t m1,n t m1,n ) Foy (t m ,n1 +t m ,n1 )+[1-2(Fox Foy )]t m ,n
三、计算题 1、一长为 L 的长圆柱内热源为 ,常物性,左端面和侧面都绝热,右端面和温 度为 t f 的流体接触,表面传热系数为 h ,求: (1)写出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2)温度分布 (3)圆柱内最大温度 tmax
2、一根长铜管,内径为 13mm,厚度为 3mm,导热系数 398W / (m K ) 。温度为 70℃ 的水从内管流过,质量流量为 360 Kg/h,出口温度为 90℃,外管浸没在不断流动的温度 为 120℃的饱和水中。
kA ,它是换热器热设计中的一个无量纲参数,在一定意义 qmc min
上可以看成是换热器 kA 值大小的一种度量。 用法:主要用于换热器校核计算及低温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3、特点:①热辐射无需任何介质 ②热辐射不仅存在能量的转移,还存在能量形式的转换 ③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热力学温度成四次方成比例,因此辐射换热在 高温时更重要 ④物体的发射和吸收特性不仅与自身温度及表面状况有关,而且还随 发射的波长和方向而异,因而更复杂
Nu
d i'
67.4 102 196.51 20376.57W / (m2 K ) 0.0065
to t m
l'
120 80 1 . 7m 9 1 l n (1 2 . 5 6 . 5 ) 1 l nd ( o di ) 8 3 9 0 ( ) ' 3 . 1 4 0 . 0 0 6 5 2 0 3 7 6 . 5 7 2 3 .14 398 d h 2 i

2012-13南大东大面试真题及其他

2012-13南大东大面试真题及其他

南京大学2013年面试真题:1、常有人把单词"Chemistry"拆分为chem is try,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谈谈你的看法。

3、跟正方形四条边都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有多少个?在同一个平面内有多少个?4、微波炉门上常加有铁丝网格,能起什么作用?手机在铁盒里为什么就听不到铃声?5、说说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思想家。

6、对吴仁宝的华西村模式,谈谈理解和看法。

7、说说SARS和H7N9的关系,以及区别。

8、简述光电效应,第一个因研究光子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谁?9、对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学生出国说说你的看法。

10、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11、对网络文化中传统经典日渐衰落的看法分析。

12、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解。

13、“人生而平等,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你怎么看?14、母狮子收养了一只小羚羊,你觉得为什么?15、百家讲坛一开始都是请杨振宇等物理学家讲授专业的物理学知识,可是在最火的时候却是请易中天、于丹等学者讲授传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你怎么看?16、说出地壳结构中最多的前五位元素。

17、清明节有哪些习俗?18、国家的GDP怎么算?19、中国有四大发明,如果选出第五大发明,你觉得是什么?20、能用若干个不同的小正方形组成一个大正方形吗?21、你对《哥特巴赫的猜想》怎么看?22、从物理和人文的角度谈谈“惯性”一词23、中国文明从石器,青铜器,铁器一步步的进化,你怎么看?2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海水酸度上升,会有什么影响,应该有哪些对策? 南京大学2012年面试真题:1.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色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孔子说“人所不欲,不逾矩”,也有人认为“人所不欲,要逾矩”,你支持哪种观点?3.氢化植物油是什么结构成分?它有什么危害?4.为什么下雪之后人会感到特别安静?5.你对“蝴蝶效应”这种现象,如何理解?6.如果你是某地的政府领导,亲人发生意外需要人提供帮助,而与此同时当地又发生了气候灾害,你在二者之间会如何权衡应对?7.雪和冰有什么区别?8.“如何看待沈从文说的‘爱与死为邻’?”9.20只母鸡的产蛋率高还是20只母鸡和1只公鸡的产蛋率高?东南大学 2013 自主招生面试题导读:东南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面试选拔,考生被分成五个小组,现场抽签确定面试的顺序。

东南大学考研机械原理2013年试卷及答案

东南大学考研机械原理2013年试卷及答案


2 3
n2
= − 2 × 30 = −20r/min Æ —4 分 3
(2) 差动轮系
iH
2′′5
=
n′′ 2
n5
− nH − nH
= + z4z5 z′′ z′
24
= 18 × 48 = 2 16 × 27
—6 分
n′2′ = n2 , 30 − nH = 2(−20 − nH ) , nH = −70r/min Æ—4 分
【解】:
μ l = 2mm/mm
O1
rb1
ω1
α a1
α′
N1 B2 P
rf1
r1 r′1
ra1
a
r2
rf2
B1
N2
ra2
r′2
α a2
rb2
(1) a = m(z1 + z2 ) / 2 , m = 2a /(z1 + z2 ) = 2 ×126 /(17 + 25) = 6mm —2 分 r1 = mz1 / 2 = 51mm , r2 = mz2 / 2 = 75mm —1 分 rb1 = r1 cosα = 47.924mm , rb2 = r2 cosα = 70.477mm —1 分 ra1 = r1 + ha∗m = 57mm , ra2 = r2 + ha∗m = 81mm —1 分 rf 1 = r1 − (ha* + c*)m = 43.5mm , rf 2 = r2 − (ha* + c*)m = 67.5mm ;—1 分
n1
1
3
2′
2″
2 7
4′ 4
5
பைடு நூலகம்

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及答案11年2003~2013

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及答案11年2003~2013
杆和一单铰连接。故体系几何不变。 b)图示括号内为单铰数。m=6,n=7,r=3,可知 W=1.故体系几何可变。 c)m=18,n=26,r=3,可知 W=-1. 进一步分析,各链杆形成二元体后,刚片Ⅰ、Ⅱ用两铰相连,故体系为几何不变,有一
个多余约束。 d)m=16,n=19,r=8,可知 W=2.故体系几何可变。
280 + 0.875 − 70 = 210.875kN ⋅ m
放松结点 2,等于在结点 2 加一与约束力矩反向的力偶荷载 −210.875kN ⋅ m ,21 端的
分配弯矩为
23 端的分配弯矩为
−210.875× 4 = −120.5kN ⋅ m 7
杆端 12 的传递弯矩为
−210.875× 3 = −90.375kN ⋅ m 7
-70 15.063 1.076 0.077 0.006
280 -140 -140
-60.25 30.125 30.125
-4.304 2.152 2.152
-0.308 0.154 0.154
-0.022 0.011 0.011
280
-70 -120.5
15.063 -8.607
-90.375 -6.456
2
4¥¦§¨©¢¢£EI ¥ !"#$%&¤
5,图示结构 A 支座处的弹簧刚度为 k,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在 A 支座下沉 c 和 50kN 水平影响下的弯矩图。(需写出计算过程)
6,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需写出分析过程)
3
东南大学
2004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构力学试卷
一, 分析图示结构的几何稳定性(须写出分析过程)(20 分)
二,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无须写出分析过程)

2013年山东大学860材料科学基础真题

2013年山东大学860材料科学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1.可肯达尔效应2.孪生3.纤维组织4.再结晶5.冷变形二、简答题1.什么是晶面族?什么是晶向族?请写出{110}所包含的所有晶面?2.什么事柏氏矢量守恒性?简述由柏氏矢量推出的两个推论?3.什么是能量起伏,能量起伏与均匀形核有什么关系?4.金属材料的晶粒尺寸与材料的性能又如何关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我们如何控制晶粒尺寸?5.为什么金属的面心立方与体心立方塑性较好,而密排六方塑性较差?6..为什么说金属材料热加工比铸件的状态好呢?7.比较40cr,20CrMnTi,T8,65 几种碳钢的淬硬性和淬透性?8.在Fe-C的相图系中,渗碳体共有几种?分别说明他们的形成条件?分别绘出他们的基本形貌?三、计算题1.(1)假设钢球模型,并规定同素异构转变时原子半径不变,计算Fe由面心立方转换为体心立方后,体积的膨胀量(2)设面心立方时a=xxx, 体心立方时候a=xxx ,计算体积膨胀量(3)比较以上两种膨胀量,说明为什么有差别2.关于扩散的计算,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四、论述题试述Al-Cu的脱溶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为什么存在过度相?时效的本质是什么?这是2013年山东大学,860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题目的回忆版,计算题有不全,敬请谅解。

还有10个填空题比较简单,都是课本上的,就不列举了。

这是是山东大学第二次自主命题考材料科学基础,纵观整个试卷来说难度不大,比较简单,但是出题风格与12年有所不同,重复率几乎为0,所以真题只能作为来参考,在近几年内参考价值不大,广大学弟学妹们,复习的时候还是要重视课本,考的几乎都是课本中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

推荐参考书《材料科学基础》(西工大刘智恩)+固态相变的书《材料科学基础学习指导》(吕宇鹏)12年的题几乎都是从《材料科学基础学习指导》(吕宇鹏)出的,而13年几乎没有,具体从哪出的还未曾考察,所以不要迷信压题,我没考好就是因为忽视课本,而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吕宇鹏这本书上了,后备们要谨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题二电路图
= 解:Ru0/r/(ss)C10
−uc(s) R1+sC11
T(s) = − (R0C0s+1)(R1C1s+1)
R0C1s
三、(共 20 分)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 2 所示,其中������������(������)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 ������������������−������。 试分析内反馈������������的存在对系统稳定性以及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
继电器特性描述函数:������(������) = ������������ √������ − (������)������ ,������ ≥ ������。
������������
������
图 4 题七系统结构图
解:W (s)
3
, W ( j)
j3
s(0.8s 1)(s 1)
(s + 2)[(s + 2)(s + 5) − (s − 1)(2s + 10 + s + 2)] = 0 ������1 = −2,为两个开环极点 ������2 + ������ − 11 = 0
������ = −1±√1+44 = −1±6.7,
2
2
������2 = 2.85(舍去),������3 = −3.85——分离点
−1]Βιβλιοθήκη Kz−1(0.368 + 0.264Zz−1) = (1 − 0.368z−1)[1 + (K − 1)z−1]
所以,Wk(Z)
=
Z
[1]
s

Wk1(Z)
=
Kz−1(0.368+0.264z−1) (1−z−1)(1−0.368z−1)[1+(K−1)z−1]
则WB(Z)
=
Wk(Z) 1+Wk(Z)
令Q(ω)
=
0得ω2
=
1 τ2
,即ω
=
1 τ
将其代入P(ω)可得P(ω) = −2Kτ3
所以,−2Kτ3
<
−1,即
K
>
1 2τ3
时,系统稳定
六、
(共
20
分,2
小题)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

������(������.������������+������)(������.������������+������)
N (A) dA
0 ,得 Am
2h
将其代入 1 ,可得 1 h
N ( A)
N ( Am ) 2M
为使系统不产生自振,须有 h 4 , 2M 3
所以
h8 M 3
八、 (共 20 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 5 所示,采样周期������ = ������������。试求闭环系统脉冲传递 函数,并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图 5 题八系统结构图
解:Wk1(Z)
=
Ζ[1−es−Ts∙s(sK+1)] 1+Z[1−es−Ts∙s(sK+1)∙(s+1)]
=
(1−z−1)∙Z[s2(Ks+1)] 1+(1−z−1)∙Z[SK2]
=
������(1

������
−1)������[���1���2

1 ������
+
������
误差。
1
s2
E(s) 1WK1(s) R(s) s2 10 R(s)
阶跃输入:
R(s)

1 s

E(s)

s2
s 10

e(t) cos 10t , ess cos 10t
斜坡输入: R(s) 1 , E(s) 1 ,
s2
s2 10
e(t)
1 sin 10
10t , ess
1、 (10 分)绘制系统伯德图,并求相位裕度;
2、
(10
分)如采用传递函数为������������(������)
=
������.������������������+������ 的串联超前校正装置,试绘制校正后系统
������.������������������������+������
=
10(s+1) s2(s+10τ+1)
其闭环特征方程:s3 + (10τ+1)s2 + 10s + 10 = 0 劳斯表:
S3 1
10
S2 10τ + 1 10
S1
100������ 10������+1
S0 10
当τ > 0时,系统稳定。
加速度输入稳态误差ess
=
lim s
1
s→0 1+s2(1s0+(s1+0τ1+) 1) ������3
(1 j0.8)(1 j)
P()
5.4 (1 0.642 )(1 2 )
,
Q()=
(1
3 2.42 0.642 )(1

2
)
令 Q(ω)=0,得 5 2
将ω代入 P(ω)得: P() 4 3
d( 1 )
又 1 取得最大值时,有 N ( A)
0.632
2.84
1 sin 10
10t
加速度输入
: R(s)
1 s3
, E(s)
1 s(s2 10)
1 10s

10(
s
s 2
10)

e(t) 1 1 cos 10 10
10t ,
ess 0.1 0.1cos
10t
当τs存在时,其开环传递函数为:Wk2(s)
=
s+1 s

10 s2+(10τ+1)s
由图可知s = 0j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将其代入闭环特征方程 (s + 2)2(s + 5) + 5K(s − 1) = 0,得 K=4。 所以,0 < ������ < 4时,系统稳定。
2、将 s=-1 代入闭环特征方程得 4-10K=0,所以 K=0.4
0.4(s−1)
所以闭环传递函数WB(s)
双线性变换:
令: z 1 w 1 w
(2 − 2.84K)������3 + (6 + 0.84������)������2 + (3.472 + 1.368������)������ + 0.632������ − 3.472 = 0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3.472 < K < 2 ,不能满足,所以系统不稳定。
=
10τ+1,可知随着τ的增加,稳态误差会变大。
10
四、 (共 20 分,2 小题)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 3 所示。
1、 (10 分)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 K 取值范围。
2、 (10 分)若已知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为-1,试确定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图 3 题四系统结构图
解:1、Wk(s)
一、简述题(共 10 分,2 小题) 1、 (5 分)影响系统稳态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答:影响系统稳态误差的因素有系统的类型、开环增益和输入信号。 (1)增大开环增益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2)提高系统的型别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3)采用前馈补偿 2、(5 分)按照校正装置和系统不可变部分的连接方式,通常可分为哪三种基本校正方式, 其中哪种校正方式可以抑制系统的参数波动及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答:分为串联、反馈、前馈。其中反馈校正可以抑制系统的参数波动及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的 影响。 二、 (共 20 分)求图 1 所示电路以������������为输入、为������������输出的传递函数。
=
Kz−1(0.368+0.264z−1) (1−z−1)(1−0.368z−1)[1+(K−1)z−1]+Kz−1(0.368+0.264z−1)
闭环特征方程为(1 − z−1)(1 − 0.368z−1)[1 + (K − 1)z−1] + Kz−1(0.368 + 0.264z−1) = 0
z3 + (1.368K − 2.368)z2 − (1.104K + 1.736)z + 0.368(K − 1) = 0
的伯德图,并求此时的相位裕度,同时讨论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有何改进。
解:1、Wk1(s)
=
10 s(2s+1)(1s0+1)
,截止频率ωc

√20
=
4.47
φ(ω) = −90° − arc tan 0.5ω − arc tan 0.1ω ∴ r1(ωc) = 180° + φ(ωc) = 180° − 180° = 0°
=
K(s−1) (s+2)2

5 s+5
=
5K(s−1) (s+2)2(s+5)
系统极点:-2,-2,-5;零点:1;n-m=2
渐近线交点:σk
=

2+2+5+1 2
=
−5,夹角φ
=
∓180(1+2n) 2
=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