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论文
吴圩机场扩建情况汇报

吴圩机场扩建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航业的快速增长,吴圩机场的客流量也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我们决定对吴圩机场进行扩建工程。
现将扩建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吴圩机场的航站楼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新的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比原来的航站楼增加了一倍以上。
新航站楼采用了现代化设计理念,拥有更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更先进的安检设备和更舒适的候机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其次,我们对吴圩机场的停机坪和跑道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新增的停机坪能够容纳更多的飞机停靠,有效缓解了停机位紧张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对机场的跑道进行了延长,使得机场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型飞机的起降需求,提高了机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对吴圩机场的航空货运设施进行了升级。
新增的货运区域拥有更大的货物处理能力和更先进的货物处理设备,能够更好地满足货运需求,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在扩建工程中,我们还注重了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
在航站楼和停机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加强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确保了扩建工程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总的来说,吴圩机场的扩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对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吴圩机场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机场设施和服务,为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让我们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吴圩机场!。
吴圩机场扩建情况汇报

吴圩机场扩建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同事们: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吴圩机场的扩建情况。
作为这一项目的负责人,我深知这次扩建对于机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全力以赴,努力推动吴圩机场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现在,我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的工作进展和未来计划。
首先,我们对吴圩机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阶段,我们充分考虑了机场的客流量、航班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确保扩建工程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
在设计阶段,我们与专业团队合作,确保机场的新建设施能够达到国际标准,并且兼顾了舒适性和安全性。
其次,我们已经完成了扩建工程的部分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我们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注重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扩建工程的进展。
我们计划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完成工程的主体建设,并逐步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机场的运营管理,确保扩建工程完成后,机场能够正常运营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参与吴圩机场扩建工程的团队成员和合作伙伴。
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支持,才使得这次扩建工程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吴圩机场一定能够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更加现代化、便捷化的交通枢纽。
总之,吴圩机场的扩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扩建,吴圩机场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此致。
敬礼。
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楼的双凤还巢设计概念

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楼的双凤还巢设计概念(gorgeous)新航站楼有四大亮点(gorgeous)亮点1:弧面倾斜单向索幕墙据介绍,新航站楼的设计方案是“双凤还巢”,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广西出土的汉代文物羽纹铜凤灯。
从效果图上可见,新航站楼主体建筑的形态有如两只首尾相望比翼齐飞的凤凰,构成和谐优美的空间轮廓。
凤凰是广西人心目中的吉祥鸟,这既代表了广西传统文化,又可以让旅客产生飞翔的联想,寓意深刻。
南宁机场新航站楼的索幕墙平面呈弧形,上沿半径为401.28米,下沿半径为406.81米;最高点达32米;幕墙整体朝室外倾斜约10度。
整面幕墙通过64根竖向拉索吊挂在位于主屋面檐口内的超级桁架上。
三层钢连桥穿过幕墙并在其上设置出入口;钢索在局部穿过钢连桥。
该幕墙形式复杂、实施难度大,同时存在弧面、倾斜、单向索三大难点,目前在国内首屈一指。
亮点2:复杂三维屋面造型南宁机场新航站楼的主屋面整体设计简洁优美。
屋面总面积8.8万平方米,90%以上部分为双曲面。
为实现复杂的形体,主屋面由三种直立锁边板覆盖:标准版、梯形板和异形板。
主楼中央区域设有55个菱形天窗,自然光经过金属反光板和膜材料的反射进入室内,为值机大厅空间提供了丰富的自然采光。
该屋面的整体流畅度和技术难度已经超过目前建成的北京首都T3航站楼和昆明新机场航站楼。
亮点3:自由多变钢结构设计为实现南宁机场新航站楼优美灵动的自由曲面造型,内部钢结构设计也必须是相对自由灵活。
因此其成形复杂,制作安装及空间定位难度高。
屋盖支撑体系为斜向分叉柱,大厅中部为四肢分叉柱,大厅尾部为两肢分叉柱,分叉柱为上细下粗的变截面钢柱,连接处采用铸钢节点,该节点制作、安装、焊接的技术要求、精度要求以及施工难度均很高。
亮点4:高难度桩基处理南宁机场新航站楼地处平原溶蚀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
地下存在大量的填充性溶洞、空洞、溶槽、溶隙等不良地质情况,超过三分之二的桩基存在不同程度的溶洞。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0.31•【字号】桂发改交通〔2022〕1149号•【施行日期】2022.10.31•【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关于审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桂机场〔2022〕34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南宁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推动南宁机场建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划,同意实施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二、项目代码:2201-450000-04-01-393102。
三、本工程按照满足2035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目标设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机场工程。
新建T3航站楼42万平方米、空侧站坪机位77个、配套建设助航灯光、消防、安防、供电、排水、生产辅助用房、站前交通及高架桥等相关设施。
(二)供油工程。
为T3航站楼站坪机位敷设机坪加油管道并安装加油设施,配套建设油车停放点、生产运控中心等设施。
四、项目估算总投资193.80亿元。
其中:(一)机场工程192.32亿元,资本金比例为60%。
资本金中的10亿元争取中国民用航空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其余资本金由地方政府和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按照3:1比例分担,其中地方政府出资部分由自治区本级与南宁市按照6:4比例分担。
资本金以外投资由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二)供油工程1.48亿元,资本金比例为40%,由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通过自有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投资由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跨度双曲面网架同步卸载施工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跨度双曲面网架同步卸载施工论
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跨度双曲面网架同步卸载施工方法。
该构建结构体系紧凑、力学特性优良,是一种在新型空中交通运输载体建设中重要的前沿技术应用。
为了实现这一施工目标,主要采用了施工准备、拆装构件、起吊基础、施工组织等技术措施,并保证了施工安全、施工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施工任务进行介绍,以确定项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制定一系列的施工准备、拆装构件、起吊基础、施工组织等技术措施,并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以改善施工技术,增强施工安全和质量。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跨度双曲面网架同步卸载施工方案制定经过精心设计,施工技术手段先进完善,可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
而且,本文介绍的双曲面网架同步卸载施工方案可作为更多类似工程的参考。
综上,本文介绍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跨度双曲面网架同步卸载施工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新型空中交通运输载体建设中重要的前沿技术应用手段。
并且,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论南宁机场新航站区的建设意义

地方经济论南宁机场新航站区的建设意义吴烜圣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班摘要:2014年8月28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将开始运营,旧航站楼将关闭。
届时,南宁机场将能满足年吞吐量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4万吨的近期目标。
如此建设,将达到中国前15名机场规模。
那么,南宁机场是否确实需要如此庞大的规模呢?借此,本论文将对这个问题从依托经济体、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讨论。
论述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南宁;机场;航站楼中图分类号:V5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467-02一、观点南宁机场于1956年搬迁至此地,已有58年历史,原机场经过新建一条3200米跑道、建设飞行盲降系统等措施,使机场能够满足年吞吐量250万人次的目标。
但凭借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驻地确定以及南宁通过了沿海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其所依托的经济体不断的发展,实际早在2006年就已满足200万人次的吞吐量。
2010年南宁机场突破500万人次大关,2012年达到700万人次,2013年更是达到了816万人次。
目前,南宁机场驻场航空公司为南方航空、深圳航空、天津航空;共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共计80余条,日均起降量220架次。
超负荷的运行大大降低的南宁机场的服务水平,在高峰时刻,整个机场人潮涌动,甚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环境嘈杂,旅客埋怨声连天,如发生飞行延误,其态势更加恶劣。
这使得南宁机场的地位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
因此可见南宁机场的新航站楼建设是迫在眉睫的,是必要的,是形势所需符合潮流的。
二、地理位置及规模新航站区在现航站楼的东面,包括新建一座1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一条平行滑行道、50个停机坪(包括32个登机廊桥机位以及18个远机位)以及油库、维修机库等大型机场才配有的相关设施。
完成后,南宁机场将总共拥有停机位87个。
在出发大厅拥有5个值机岛,在到达大厅则有7条行李传送带。
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摘要:将为旅客提供一个独特而又便捷的出行和到达场所,为旅客和迎送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从旅客的角度来说,一个完美结合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花园式航站楼将成为他们愉快旅程的起点。
关键词: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花园式航站楼功能清晰运营高效
一、项目概况:
南宁吴圩机场是我国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它与桂林机场、昆明机场和贵阳机场构成了我国西南部民用航空的主框架。
本次航站区规划的设计目标是:
适应南宁吴圩机场作为我国省会干线机场以及西南和西南地区的重华要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
提供统一完整的设施发展规划。
指导南宁吴圩机场本期建设和未来中长期的发展。
完善机场对基地航空公司的功能支持,提高运营效率。
飞行区处于机场的东侧,空侧新跑道3200米建设,停机坪满足至少25个停机位使用,从而满足而2020目标年航空业务量的需要。
二、航站楼设计理念
航站楼是机场总体规划的主体,应是功能清晰,运营高效,服务灵活的。
本方案设计展现了当代建筑设计高科技的美感,反映了中国西南部崛起的中心城市—广西南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迅猛发展和腾飞。
新建航站楼的设计方案将为旅客提供一个独特而又便捷的出行和到达场所,为旅客和迎送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南宁吴圩机场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

南宁吴圩机场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任志强 朱志愚 刘静|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摘要: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紧邻越南,是我国西南、华南与东盟贸易来往的重要集中点,是双方友好协作、共同繁荣的桥梁。
航空运输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深入研究南宁吴圩机场的优劣势,把握发展机遇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宁吴圩机场;SWOT分析;发展策略南宁市在带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与民航业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政治及经贸优势。
航空运输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利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南宁吴圩机场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及威胁(Threat),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1南宁吴圩机场SWOT分析1.1南宁吴圩机场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
南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西自治区的中部,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我国走向东盟的重要门户。
(2)东盟航线覆盖范围广。
截至2019年底,南宁吴圩机场共执行航线157条,实现通航城市105个,其中包括国内城市82个,地区及国际城市23个。
(3)区位优势明显。
南宁是广西自治区的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
南宁吴圩机场是广西自治区第一大航空枢纽,中国千万级机场之一,对外开放的第一类航空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在区内遥遥领先。
(4)具有本土航空公司。
广西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南宁吴圩机场为主基地,办公楼位于T1航站楼旁。
其定位为“立足广西,服务全国,面向东盟”,有了本土航空公司的加持,南宁吴圩机场将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布局,迎来更大的发展。
1.2南宁吴圩机场发展劣势(1)单候机楼、单跑道运营,接近保障能力上限。
目前,南宁吴圩机场使用的航站楼数量仅为一个(T2航站楼在用,T1旧航站楼停用),跑道数量仅为一条(第二跑道己获民航局批复,计划于2021年完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摘要:将为旅客提供一个独特而又便捷的出行和到达场所,为旅客和迎送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从旅客的角度来说,一个完美结合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花园式航站楼将成为他们愉快旅程的起点。
关键词: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花园式航站楼功能清晰运营高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南宁吴圩机场是我国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它与桂林机场、昆明机场和贵阳机场构成了我国西南部民用航空的主框架。
本次航站区规划的设计目标是:
适应南宁吴圩机场作为我国省会干线机场以及西南和西南地区的重华要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
提供统一完整的设施发展规划。
指导南宁吴圩机场本期建设和未来中长期的发展。
完善机场对基地航空公司的功能支持,提高运营效率。
飞行区处于机场的东侧,空侧新跑道3200米建设,停机坪满足至少25个停机位使用,从而满足而2020目标年航空业务量的需要。
二、航站楼设计理念
航站楼是机场总体规划的主体,应是功能清晰,运营高效,服务灵活的。
本方案设计展现了当代建筑设计高科技的美感,反映了中国西南部崛起的中心城市—广西南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迅猛发展和腾飞。
新建航站楼的设计方案将为旅客提供一个独特而又便捷的出行和到达场所,为旅客和迎送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从旅客的角度来说,一个完美结合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花园式航站楼将成为他们愉快旅程的起点。
新航站楼具有以下主要的设计目标:
为机场用户,旅客和迎送人士,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环境场所。
为机场当局和租赁用户提供高效的航站楼运营设施。
航站楼的内部布局便于旅客方便快捷地到达楼内的任何地方:方向清晰,标识明确。
图1:航站楼鸟瞰图
三、航站楼的建筑造型设计
采用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设计语言和新边锋设计手法,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南宁吴圩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将成为提升南宁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新航站楼设计构思的主题为山水绿城,壮锦璀璨,腾飞南宁
1.山水绿城——诗画般的山水意象
跌宕起伏的曲面屋顶远山的轮廓遥相呼应,再现了广西南宁山水如诗画般的意境。
柔美的曲面顶棚,形成流动的航站楼室内空间;秀美的航站楼室内环境,通过航站楼内花园的巧妙设计劲情展示,出发与到达旅客均可强烈感受到把绿城南宁的“半城绿树半城楼”浓郁绿意。
2.壮锦璀璨——民族瑰宝与最现代化航站楼的完美结合。
壮锦是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通过设计巧妙地把壮锦的图案经过艺术提炼并简化之后,组成了屋面天窗和陆侧交通绿化带的图案。
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形态与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
阳光透过屋面天窗把壮锦图案洒向航站楼室内地面,旅客将在现代化的航站楼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神韵。
壮锦光影将让旅客体验到屋面和地面组成的空间生动光影变化。
3.腾飞南宁——喻示南宁经¬济和环境腾飞和崛起
飞鸟般灵动的形态,航站楼的外形给人驭风而起的感觉—以流畅的曲线和曲面造型象征飞翔意念,体现“飞跃”、“升腾”的意味,象征着南宁经济的迅速腾飞。
弧形的屋盖,舒展的指廊两翼,既似飞鸟翱翔,又如飞行中的机翼。
外形设计融入了航空器的特质。
银光闪闪的外壳,具备了现代、流畅、浑然一体的建筑风格。
主楼波浪般起伏的屋面,流畅多变的外墙,犹如从环境优美的地平面乘势而起,屋面和外墙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变化莫测,步移景异,犹如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体。
飘动的曲线塑造出充满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动态建筑,流动互融、节奏分明的建筑空间。
屋面的自然挑出盖住了车道边,水晶宫般通透的幕墙完全展现出来。
主楼和指廊的体形过渡非常自然,无论是陆侧还是空侧都浑然一体。
指廊的造型同样舒展大气,屋面连着朝机坪倾斜的外墙,与整齐排列的登机桥相映成趣。
整个外壳由银灰色的铝板和通透的玻璃幕墙所包裹,透出异常精美的感觉。
优雅的建筑造型与高效的建筑功能融为一体,互相平衡。
图2:航站楼夜景鸟瞰图
四、航站楼的空间设计
内置中庭花园的航站楼使人感觉优美和惬意,更为旅客提供了舒适怡人的候机环境。
我们期望创造的是青山绿水的航站楼意像,为来往旅客提供了一段舒适,诗意的旅程。
室内空间的变化非常戏剧化,三维曲面的顶棚和侧墙紧紧相连,构成动感流畅的空间效果。
在大跨的空间下面,没有多余的结构,
视线开阔,旅客可以清晰地辨别方向。
屋顶的轮廓从室外开始,沿着主要的出发流程起伏变化引导旅客,空间具有明确的方向感。
办票岛的顶盖仿佛从地面生长起来,独特的形态与建筑外形一脉相承。
充满绿意的航站楼内花园中庭与前庭,把自然景色与阳光引入到达大厅和行李提取大厅,空间上下连通,大大改善了到达旅客的感受。
一组组大大小小的天窗,为大厅洒满了自然光,空间在流动,光影在变幻。
生机盎然的内部设计和商业空间,带给旅客美好的体验。
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安排井然有序,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欣赏出港大厅的全貌,激发了他们在此购物、餐饮消费的乐趣。
进入隔离区后,又是特别安排的节点空间,旅客可以在此餐饮购物、眺望机坪。
cip旅客紧邻航站楼内花园,候机环境相当优越。
候机大厅也是出港流程的高潮,设计着重于商业的运作及服务。
旅客在此逗留候机,商店相对集中安排,使旅客一眼就能看见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商品。
到达旅客沿程可以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外面的景观。
线型的空间结构引导国际旅客穿过边防检查、到达行李认领区。
然后,走过检疫和海关,最后进入宽阔的迎客大厅。
国内到达旅客可以步行或从远机位流程到达行李大厅。
迎客大厅的中庭和前庭空间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提供了最好
的场景。
图3:航站楼候机大厅表现图
五、航站楼旅客流程
本次方案流程设计采用分层式布局。
设计安排出发流程在三层(8.0米层),到达流程在二层(4.0米层),旅客主流程全程下行,功能分区明晰,以保证简捷、灵活、便利的旅客流线。
设计考虑了垂直交通中电梯的定位方式,满足残疾人士和部分旅客的需要。
在设计中,我们对国内出发和到达,国际出发和到达,国内中转国际,国内中转国内,国际中转国内,国际出发国内段,国际到达国内段,国际经停,贵宾流程,行李流程等,都做了合理细致的安排。
结合航站楼平面构形特点,合理布置旅客中转流线。
通过中转厅的合理设置,旅客通过简单的换层,就能通过检查区域进入目的候机区域。
方案以提高旅客中转效率为目标,设置了国内中转厅和国际中转厅各一个,各自服务目标明确,中转旅客更为便利。
六、结语
航站楼的设计应力求功能清晰,运营高效,服务灵活,为旅客和迎送旅客的客人营造一个便利、舒适的环境场所,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出行体验。
航站区的各项设施的设计应以计算先行。
以年旅客吞吐量和高
峰小时旅客量及相关参数推算出陆侧交通、航站楼的运营设施、空侧跑道等需要的容量。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出整个航站区的基本规划构型方案。
航站区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与远期规划的衔接,并且预留一定的灵活性。
航站区的设计方案应整体考虑,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参考文献: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