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航站楼客流量分析
建筑赏析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届时首 都机场将有大批境外旅客到访。 截至2007年12月5日,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5000万。 在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为保证首都机场 正常运营和高水平的服务,亟待新的航站楼投入使 用。
3号航站楼不仅建筑外形在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古典意象,内部景观 更是彰显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 T3值机大厅,迎面即是《紫微辰恒》雕塑,它的原型是我国古代伟 大科学家张衡享誉世界的发明“浑天仪”,精巧逼真;国内进出港大厅 摆放了4口大缸,名为《门海吉祥》,形似紫禁城太和殿两侧的铜缸 ;二层中轴线上,摆放了形似九龙壁的汉白玉制品——《九龙献瑞》 15000平方米的免税购物区以“御泉垂虹”喷泉景观为核心,东、西两 侧是“御园谐趣”、“吴门烟雨”皇家园林;国际进出港区还设有两个巨 幅屏风壁画——《清明上河图》和《长城万里图》。 旅客置身航站楼,犹如畅游一座满是稀世珍宝的艺术博物馆,相信过 往旅客都会收获一份身心的愉悦与享受。 3号航站楼的文化景观继承和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集观赏性与 功能性于一身,颂扬了中华文明的同时,又有旅客对T3的坐标定位 功能。
。航站楼建筑通透大方,屋顶被设计成155个“龙鳞 ”样式的天窗,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但为航站楼的整体 建筑增添恢弘气势,更是国内机场首次运用的大规 模自然采光设计思想,可以有效的节约照明能源; T3著名的“彩霞屋顶”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指方 向,屋顶密布的条纹由红色向橘黄色渐变,始终指 向南北,旅客在航站楼旅客设立了全新的标 准,充分考虑了人性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将高质 量的设计细节和实用需求完美结合,成为成功设计 的主要特点。 新航站楼内部空间高大宽敞,旅客身临其境,建筑 色彩从红色到金色的转换,使得他们的旅程沐浴在 缤纷之中。巨大的空间还为旅客营造出宁静舒适的 感觉,做到以人为本,功能齐全,流程合理,造型 优美,使之真正达到一流枢纽机场的设施和服务水 平。
客流量分析

客流量分析概述客流量(Passenger Flow)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特定地点(例如商场、车站、机场等)的人流量。
对于商家、交通运输部门以及各类服务场所,了解和分析客流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客流量分析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用的客流量分析方法。
概念客流量分析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人流数据来判断特定地点的客流情况和变化趋势的过程。
客流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流动规律,包括人流的高峰期、低谷期、流向、持续时间等。
通过客流量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场所的布局、安排工作人员以及合理规划服务策略,提升用户体验和经营效益。
重要性客流量分析对于商家、交通运输部门以及各类服务场所具有重要的意义:1.商家:商家可以通过客流量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包括购物喜好、消费习惯等,从而优化商品陈列、定价策略以及促销活动,提升销售额。
2.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可以通过客流量分析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车辆数量以及发车间隔,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通服务。
3.服务场所:各类服务场所(如医院、酒店、景区等)可以通过客流量分析优化服务流程、安排人员资源以及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常用的客流量分析方法1.人工计数法:通过人工观察和计数的方式,记录经过某一特定地点的人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场所,如小商铺、门店等。
然而,人工计数法需要依靠人工劳动,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数据误差。
2.感应器计数法:利用感应器(如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来感知通过特定地点的人员。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自动计数,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
然而,感应器计数法需要安装感应设备,成本较高。
3.摄像头计数法:通过安装摄像头,并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进行分析和处理,来实现客流量的自动计数。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且相对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商家和服务场所的青睐。
4.移动信令数据分析法:利用移动网络运营商的信令数据,分析用户在特定地点的活动轨迹和时间段,从而估计客流量。
机场项目简介

北京机场T3航站楼项目持续时间: 2003年11月~2004年9月,项目持续到施工图阶段项目简介:T3航站楼包括四个单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交通中心(GTC)、T3A航站楼、T3C 航站楼和T3B航站楼。
从T3A最南端到T3B最北端的总长度接近3km,而T3A、T3B航站楼的上部结构长度和宽度分别达到了950m和770m。
三座航站楼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98万多平方米,如果加上T3A前端的交通中心(GTC),则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30万多平方米。
2020年旅客吞吐量4400万人。
图 1:北京机场T3航站楼空中视景上海浦东机场项目持续时间:12/2004~11/2005,持续到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简介:浦东机场航站楼由主楼、连接廊和候机长廊三部分组成,主楼远期设计旅客量为4000万人次加500万到达人次,长廊远期设计旅客量为2200万人次,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候机长廊长度超过1km 。
图 2:浦东机场浦东机场二期二期二期航站楼建筑效果图航站楼建筑效果图航站楼建筑效果图昆明新机场项目持续时间:2007年9~2008年9月。
消防专家论证会于2008年9月举行,此时施工图设计已基本完成。
项目概述:新建昆明国际机场将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国内第四大空港,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枢纽之一。
整个项目包括了新建航站楼和停车楼两个部分,两部分间设有景观绿化和水体。
新建航站楼包括主楼和指廊两部分,航站楼建筑面积42.35万平米,202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站坪设计可停放95架飞机。
整个航站楼呈现“彩带”状的造型,俯瞰近似一架“飞机”。
航站楼南北总长度855.1m,东西长度总长度1131.8m,建筑高度72.75m。
图 3:新建昆明国际机场建筑效果图上海虹桥机场:项目时间:2006年8月~2008年9月,持续到施工图设计阶段。
举行专家论证会时部分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其余建筑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项目简介:上海虹桥机场综合枢纽项目包括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磁浮车站、京沪高铁车站、西交通广场等多个单体建筑,总用地约26.26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约625,511m²。
乘客登机离港情景下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行人流特征

作者简介:任国友(1969-),男,黑龙江大庆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急决策与仿真分析。E-mail:rgybj@ DOI:10.19737/ki.issn1002-3631.2019.08.002
·11·
应急
2019年第8期
0 引言
机场类公众聚集场所(Airport Public Gathering Place,APGP)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区域与 场所之一。机场航站楼是一类典型的公众聚集场 所,具有人员集中、人群复杂、局部人员密度高的特 点[1]。其次,场所内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由 于个体差异,在面对意外情况时,很容易造成现场 混乱并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研究 人群在公众聚集场所的行为,实现高效、合理、准确 的人员疏散非常重要。第40卷 源自8期2019年8月安全
机场航站楼吞吐量提升

机场航站楼吞吐量提升机场航站楼吞吐量提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旅行需求的增加,机场航站楼的吞吐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机场吞吐量的提升可以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减少排队时间,提高机场运营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升机场航站楼吞吐量成为了机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机场管理者可以通过优化航站楼的布局和设计来提升吞吐量。
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如安检区、值机区、候机区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并避免拥堵和拥挤。
此外,设置更多的安检通道和登机口,增加航站楼出入口的数量和面积,可以减少旅客等待时间,提高航班的准点率。
其次,机场管理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航站楼吞吐量。
例如,引入自助值机系统和自助安检通道,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加快旅客的办理时间。
此外,利用人脸识别、自动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安检效率,缩短旅客排队等候时间。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机场航站楼吞吐量的大幅提升。
再次,机场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提高服务质量来提升吞吐量。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可以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出错率。
此外,增加员工数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应对高峰时段的客流压力,确保航站楼运营的顺畅和高效。
最后,机场管理者还可以与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机场航站楼吞吐量的提升。
通过共享信息、协调航班时刻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可以提高航班的运行效率,减少延误和取消情况的发生。
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对于机场吞吐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机场航站楼吞吐量的提升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机场管理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通过优化航站楼布局和设计、应用科技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及与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可以达到提升机场航站楼吞吐量的目标。
这将为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促进机场运营和旅游业的发展。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场航站楼旅客流量与分析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场航站楼旅客流量与分析机场航站楼作为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其旅客流量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航空公司的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将从旅客流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旅客流量的统计方法,以及旅客流量分析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
一、旅客流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旅客流量,顾名思义即指的是特定时期内通过机场航站楼的旅客数量。
旅客流量的多少反映了航空公司所服务的航线繁忙程度和运营效益。
而旅客数量的多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当地经济状况、国内外旅游政策、航班频次及质量等。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旅客流量的影响,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做出更精准的决策。
二、旅客流量的统计方法1. 实时计数法:通过设置计数器或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对通过航站楼的旅客进行实时计数。
该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旅客数量,但无法提供其它细分的数据。
2. 问卷调查法: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旅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旅客数量、出行目的、航空公司偏好等信息。
该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旅客数据,但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3. 利用航空售票系统数据:航空公司通过售票系统可以获取到通过该航站楼的旅客数量、航班信息、座位预订情况等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较为精确的旅客流量。
三、旅客流量分析的应用角度1. 运力分配优化:通过对旅客流量的统计和分析,航空公司可以合理规划航班频次和航线,以满足不同时段和不同目的地的旅客需求,提高运力利用率,提升航空公司的竞争力。
2. 设施规划改进:根据旅客流量的分析结果,航空公司可以对机场航站楼的设施进行改进规划,如增加登机口、扩大候机区、增设自助服务设备等,以提升旅客体验,提高航空公司的声誉。
3. 安全管理:旅客流量的统计和分析也是机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监测流量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安检等安全措施的合理配置和调整,确保旅客的安全。
结论: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对机场航站楼旅客流量的统计和分析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角度进行流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为航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运营效益,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推动航空业的发展。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工程期限:2004年——2008年鈥斺斒澜缱畲蟮ヌ褰ㄖ" alt="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鈥斺斒澜缱畲蟮ヌ褰ㄖ"src="/DownloadImg/2011/08/0 120/15116367_1.jpg" width=657 height=372>奥运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T3),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是我国目前投资建设的最大机场。
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历经近4年时间建成,于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两期投入运营。
首都机场叁号航站楼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项目,3号航站楼总体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甚至将之前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写字楼——美国五角大楼都比了下去(五角大楼的总建筑面积是60.8万平方米),相当于160个足球场那么大。
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却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建造完毕了。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规模,是英国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的两倍,但在筹划和兴建上,只花了5号航站楼一半的费用,以及不到1/3的时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飞机乘客的数量已经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几百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85亿人。
到2020年,中国97%的机场都将重建。
“欧洲的城市化过程用了200多年,中国只用了20年。
”-- 英国建筑大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其中三号航站楼主楼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
楼内许多设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届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能够顺利起降。
根据设计能力,到2015年,首都机场将实现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的目标,比现有能力增加1倍。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航站楼安检旅客流量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止2010年9月30日,首都机场前三个季度旅客吞吐总量已达5,527万人次, 月平均客流量达614万。随着广州亚运会及旅游季的带动,预计2010年全年 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7,200万人次。
Page 5
数据来源: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流量分析
航空人群年龄分布
46-50 岁 , 3.00%
目录
Page 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流量分析
1
T3航站楼旅客流量分析
2
汽车、金融VIP流量分析
3
总结
4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流量分析
2009年全球旅客总吞吐量排名前10位机 场
2008年全球旅客总吞吐量排名前10位机场
机场
编码
旅客流量
%CHG
机场
编码
旅客流量 %CHG
亚特兰大
ATL
90 039 280
0.7
40-45 岁 , 8.00%
35-39 岁 , 22.00%
18-24岁 , 5.00%
25-29岁 , 28.00%
航空人群教育水平分布
硕士/博士, 15.00%
高中/中专 6.00%
大专/高职 25.00%
30-34岁 , 34.00%
大学, 54.00%
航空人群年龄分布 受众群体中,25-45岁的受众比重高达92%,这部分受众是社会经济的
汽车客户流量分析
不同收入水平出行预测表
收入(元)
机场快线(人 次/天)
机场快线 分担率(%)
小汽车(人次/ 天)
小汽车 分担率 (%)
机场巴士(人次 机场巴士担率 到达机场
/天)
(%)
总量
1000-3000 39608
61.1
6139
9.5
19102
29.4
3000-5000 19848
64.2
8781
1.6
东京
HND
61 903 656 -7.2
洛杉矶
LAX
57 069 331
-4.8
巴黎
CDG
57 884 954 -4.9
达拉斯-沃斯堡 DFW
59 542 151
-4.6
洛杉矶
LAX
56,520,843 -5.5
北京
PEK
55 742 256
3.9
达拉斯-沃斯堡 DFW
56,030,457 -1.9
2008年旅客吞吐量5,574万人次,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537万人次,同 比增长近17.3%,预计2010年旅客吞吐量将有望达到7,200万人次。
Page 4
数据来源: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流量分析
201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客流量 5,440,956 5,322,768 6,001,627 6,042,979 6,165,290 6,080,000 6,865,000 6,989,000 6,361,000
名第1位
Page 3
数据来源: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流量分析
机场
名次
2009年度
北京/首都
1
广州/白云
2
上海/浦东
3
上海/虹桥
4
深圳/宝安
5
成都/双流
6
昆明/巫家坝
7
西安/咸阳
8
杭州/萧山
9
重庆/江北
10
65,375,095 37,048,712 31,921,009 25,078,548 24,486,406 22,637,762 18,944,716 15,294,948 14,944,716 14,038,045
2008年度
55938136 33435472 28235691 22877404 21400509 17246806 15877814 11921919 12673198 11138432
比上年同期 增减%
17 11 13 10 14 31 19 28 18 26
首都机场长久以来始终保持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第1。
28.4
2302
7.4
5000-10000 8933
30.2
20078
67.9
564
1.9
10000以上 1958
19
8352
81
0
0
合计
70347
51.9
43350
32
21968
16.1
4849 30931 29575 10310 135665
Page 7
数据来源:首都国际机场
国内航班 国际航班
T3航站楼旅客流量分析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号航站楼 国内航班
2号航站楼
国内航班
国际航班
3号航站楼
国内航班
国际航班
大新华航空 首都航空 天津航空 海南航空 (国内航班& 京沪空中快线
中国南方航空 上海航空 厦门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 京沪空中快线
中国东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 海南航空 天合联盟 17家非联盟航 空公司
亚特兰大
ATL
88 032 086 -2.2
芝加哥
ORD
69 353 654
-8.9
伦敦
LHR
66 037 578 -1.5
伦敦
LHR
67 056 228
-1.5
北京
PEK
65 379 851 16.8
东京
HND
66 735 587
-
芝加哥
ORD
64 158 343 -6.1
巴黎
CDG
60 851 998
主要消费者;此外,72%的旅客年龄集中在25-34岁之间,这部分人群年轻、 有活力,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也是广告受众中不容忽视的主要群体。 航空人群教育水平分布
航空人群当中,69%的比重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为高学历群体。飞行 目的以商务出行为主,同时包括旅游出行。
Page 6
T3航站楼旅客流量分析
法兰克福
FRA
53 467 450
-1.3
法兰克福
FRA
50,932,840 -4.7
丹佛
DEN
51 435 575
3
丹佛
DEN
50,167,485 -2.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的吞吐量在08至09,从世界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第8
名跃居为第3位,2010年前三季度旅客总量已超越伦敦机场,成为世界排
名第2位的机场,目前旅客流量还在不断攀升。预计2011年旅客吞吐量排
中国国际航空 星空联盟
山东航空
寰宇一家
深圳航空
13家非联盟航
四川航空
空公司
京沪空中快线
Page 8
数据来源:首都国际机场
汽车类客户流量分析
自驾车出行约为15%
自驾车
出租
出租车约为17%
机场大巴约为16.1%
大巴
地铁
轨道交通约为51.9%
Page 9
图中比例为整个北京首都机场吞吐量总额比例 数据来源:首都机场快线客运需求预测与运营方式研究报告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3.0% T1
71.0%
36.0% 29.0%
51.0%
T2
T3
T3航站楼2010年吞吐量预计为4472万人
占国际旅客总体百分比 国际旅客预计1700万 占国内旅客总体百分比 国内旅客预计5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