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地基处理与检测

合集下载

山区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莫伟涛

山区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莫伟涛

山区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莫伟涛发布时间:2021-11-23T02:29:07.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莫伟涛[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悬索桥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类型桥梁在西部山区高速公路上得到广泛应用,效益显著。

结合开州湖特大桥项目特点,广西伟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悬索桥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类型桥梁在西部山区高速公路上得到广泛应用,效益显著。

结合开州湖特大桥项目特点,简要阐述山区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在山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时,锚碇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项目实践表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流程、过程控制措施及温度控制方法成效显著,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重力式锚碇;混凝土温控;悬索桥1 工程概况开州湖特大桥是贵州省江口至都格高速公路瓮安至开阳段唯一控制性工程,大桥横跨洛旺河峡谷,为门式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主跨1100m,桥梁跨径布置为3×30m+1100m+2×30m;主缆垂跨比为1/10,间距为27m。

瓮安岸采用重力式锚碇,锚碇结构尺寸为长76m×高51m×宽48m,混凝土总方量约8万方,为典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锚碇主要由锚体(含锚块、后锚室、人洞)、散索鞍支墩基础、散索鞍支墩、前锚室四大块组成。

首先施工锚块、散索鞍支墩基础、散索鞍支墩;然后施工后浇段;待主缆安装完毕后,再施工前锚室。

锚块、散索鞍支墩基础、散索鞍支墩分层分块施工。

2 锚碇施工组织及思路由于锚碇体积大,锚块、散索鞍支墩基础、散索鞍支墩分层分块施工,混凝土浇筑按2m一层进行,并设置冷却水管进行内部降温。

锚块和支墩基础各分2个区域施工,每区域又按2m高分层,各区域之间预留2m后浇段;支墩按2m高分层浇筑;待各区域浇筑完后,再按4m高分层分次浇筑后浇段。

我国公路工程岩溶溶洞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检测

我国公路工程岩溶溶洞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检测

强夯使土中气体释放,饱和土中含有约 l%~4%的封闭气体,强夯时产生的冲击能,部分冲击能由子锤与土体摩擦及土颗粒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而转化为热能,热能传入饱和土中使封闭泡移动,加速可溶性气体从水中释放并逐渐从地表逸出。
强夯使饱和土压缩变形,在强夯能量的作用下,气体体积首先被压缩,孔隙水排出,超孔隙水压力减少,在强夯的瞬间,会发生有效的压缩沉降。当夯击反复进行时,土颗粒相互靠拢,土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受到挤压,使其部分由此产生多余的水变为自由水流向土颗粒之间,形成一定孔隙水量后从地表逸出,由于薄膜水的减薄,土颗粒发生相对位移,进一步挤密,由紊乱状态进入稳定状态,孔隙大小亦达到比较均匀状态,孔隙水压力消散,土体重新稳定,承载力提高。
以上方法在我国公路路基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赵明华、杨明辉(2000)对岩溶及采空区路基进行处理,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板进行处理,可增强路面层抵抗弯矩的能力,消除安全隐患,对于西部高等级岩溶及采空区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李彬峰(2003)对路基岩溶塌陷注浆整治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给出了铁路路基岩溶塌陷注浆整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过程;赵媛(2003)对强夯处理软弱地基在高填土涵洞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在山西省黄土梁、崩、沟丘陵区,利用强夯法处理高填土涵洞的基坑。对桩基溶洞主要采取注浆、片石回填、钢护筒跟进等处理措施,如广州广和大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机滑行立交桥。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市绕城公路陇海铁路特大桥桩基溶洞处理就选用静压化学灌浆法、套内护筒等施工技术配合使用处理溶洞。
(三)强夯法处理开挖段路基溶洞
借鉴强夯法处理饱和土、非饱和土的施工经验,以及公路路基溶洞的处理要求,采用强夯法对溶洞路基进行处理研究。强夯法处理路基溶洞是在路基范围内的顶板厚度不安全时,采用强夯法对溶洞进行夯击,通过夯锤和夯击能,击破溶洞顶板厚度,向溶洞内填入透水性村料,再按强夯法处理非饱和土地基进行夯实处理的一种方法。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悬索桥是一种现代化的大型桥梁结构,其特点是主跨悬臂,通过一系列悬索与主桥塔之间的锚碇系统来支撑整个桥体。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工程美观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跨越较长距离时表现出优异的承载能力。

然而,悬索桥的锚碇系统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悬索桥锚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基底摩擦试验。

该试验旨在评估锚碇点与基底之间的摩擦系数,并提供有效参考数据用于设计计算和工程施工。

同时,该试验也可以验证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为后续的实际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并深入探讨其意义与应用。

首先简要介绍背景,然后阐述进行该试验的研究意义。

接下来会逐步阐述试验的具体目的以及实验方法与流程。

随后,将详细概述试验规程的内容,并重点强调设备准备与校准、试验步骤与记录要点。

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并展示和解读实验结果。

最后,通过推导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性评述,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展望下一步研究方向。

1.2 背景悬索桥作为大跨度桥梁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交通运输效率,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人们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悬索桥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和工况条件,其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挑战。

在悬索桥中,锚碇系统被用于固定主悬链与主桥塔之间的连接。

该系统需要能够抵抗桥体荷载引起的巨大拉力,并且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锚碇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需要开展基底摩擦试验。

1.3 研究意义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首先,摩擦系数是评估锚碇系统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进行基底摩擦试验,可以准确测量并分析锚碇点与基底之间的摩擦系数,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摩擦系数与锚固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坑综合检测

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坑综合检测

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坑综合检测
杜艾地;欧阳松;靳臻荣;宋澄宇;郑志安;田红锐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
【年(卷),期】2022()26
【摘要】当前特大型悬索桥越来越多用于跨度大、纵深高的山区地形,其中锚碇基坑的处理质量对于该桥型结构稳定性越发重要。

为此,基于《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GB/T 51238—2018),针对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安龙岸重力式锚碇出现的岩溶地质现象,运用抗压强度试验、摩阻系数试验、地质雷达探测法等进行地质调查与勘测,为后续施工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杜艾地;欧阳松;靳臻荣;宋澄宇;郑志安;田红锐
【作者单位】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3.1
【相关文献】
1.岩溶地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地基处理与检测
2.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锚体后悬段挑梁支撑法施工
3.特大悬索桥顺层山脊重力式锚碇基坑爆破开挖
4.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础结构优化分析
5.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预埋管道测量施工方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悬索桥顺层边坡重力式锚碇开挖施工技术

悬索桥顺层边坡重力式锚碇开挖施工技术

悬索桥顺层边坡重力式锚碇开挖施工技术摘要:新田长江大桥新田侧重力式锚碇开挖采取系列施工过程管控措施,如选择合理工艺完成土石方开挖、设置出渣通道代替龙门吊料斗出渣或修建临时盘山便道、先锋槽掏槽爆破+大直径深孔爆破+边坡预裂爆破相结合,潜孔钻机+湿喷机械手设备组合、环保+智慧管控设备双投入等举措,实现顺层边坡重力式锚碇“安全、优质、高效”地顺利完成开挖。

关键词:悬索桥;重力锚;顺层边坡;施工技术1引言新田长江大桥南岸重力式锚碇,位处重庆市万州区山区,基坑开挖深度达56m,开挖面积1.1万m2,开挖方量19万m³,由于锚碇区位于山脊顶部较平缓区域,边坡主要为粗砂岩、砂岩、页岩、砂质泥岩组成的岩质边坡,其中东侧开挖岩质边坡为顺向坡,岩层层面外倾,层间节理裂隙明显,且锚碇东南角设有高压铁塔,西南角设有项目驻地板房,四周环绕设置施工便道,距离较近,同时工程建设工期压力大、标准化要求高、安全风险高、质量环保要求高,给项目建设团队带来极大挑战。

2工艺选择锚碇基坑土方采用挖掘机配置破碎锤的方式开挖,石方采取爆破+挖掘机开挖的方式开挖,均采用自卸载重汽车运输。

基坑开挖中对不同深度、不同风化程度地岩层应选择适当的开挖方式。

在距建基面1m以前可以根据岩层的的风化情况和强度分别采用机械、爆破、人工等开挖方式,避免大药量爆破,采用小药量预裂爆破法以免影响顺层边坡和山体的稳定性,在距建基面1m以内禁止采用爆破开挖,以免影响地基强度,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修整,保证建基面的强度和平整度。

3出渣通道设计根据开挖标高位置和实际地形高程设置两个出渣通道,安全高效完成出渣工作,解决基坑出渣采用修建临时盘山便道场地太小、周转不开、纵坡大安全风险高,或利用龙门吊料斗出渣设备占用率高、出渣效率低等施工难题。

由于锚碇基坑区域地表横坡较大,地势较陡,基坑开挖弃渣通道需根据开挖高度进行调整。

锚碇出渣通道考虑到运输方便,运距近的原则,因此选定出渣便道1和出渣便道2,先开挖标高为217.6m以上的土石方,通过出渣便道1运出,出渣便道1在锚碇前方与2#主便道相接,相接处2#主便道标高为224.3m,出渣便道基坑底局部最大纵坡11.5%,其余纵坡均满足规范要求。

金东大桥东川侧重力式锚碇锚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监测测量-2019年文档资料

金东大桥东川侧重力式锚碇锚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监测测量-2019年文档资料

金东大桥东川侧重力式锚碇锚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监测测量前言金东大桥重力式锚碇作为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承受主缆传递的竖向反力和水平分力,对整个大桥主缆的线形和受力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锚块作为重力式锚碇主要的构件,对它的内部构件的放样及监测显的重要。

1、工程概况金东大桥跨越金沙江,桥梁总长为914.1m,大桥采用单跨730m悬索桥,桥面宽度为20m。

金东大桥东川侧锚碇采用重力式锚,平面尺寸为32×47.5m;锚碇作为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承受主缆传递的竖向反力和水平分力,所以重力式锚碇锚固系统的定位精度对整个悬索桥的线形和受力极其重要。

东川侧重力式锚碇施工工艺前后锚面采用定型模板,在东川侧锚塞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安装前后锚面模板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安装完成后在支架上进行前后锚面模板边线放样,进行精确放样安装前后锚面模板后浇筑锚体混凝土。

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前后锚面的模板、前后锚面定位支架、预应力管道的定位支架等进行严密形变观测,防止因施工过程中的支架移动及变形等造成前后锚面及预应力管道的跑偏、倾斜等情况发生。

2、重力式锚碇控制测量重力式锚碇锚固系统的定位精度对整个悬索桥的线形和受力极其重要,在布设控制点时就要考虑测量控制方法及测量精度等问题,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同时布设高精度的点位、减少外界因素对仪器的影响。

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以及预应力管道定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首先采用莱卡TS30型目标识别功能的高精度全站仪(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0.6mm+1ppm)保证了测量仪器的精度,同时配备水银温度计及DYM3型空盒气压表保证仪器参数中温度及气压的改正,保证了全站仪距离测量的精度以及各个参数。

东川侧锚碇区前锚孔中心线定位精度为10mm,这样就必须在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上面进行同精度的加密。

在重力式锚碇基坑周边稳固的位置埋设带有强制对中盘的混凝土桩位,这样就能保证控制点点位的精度,减少仪器架设时的误差。

悬索桥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稳定性验算与数值分析

悬索桥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稳定性验算与数值分析

Stability calcul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n anchorage of suspension bridge with gravity
concrete
作者: 黄奶清[1] 李亚平[1] 程利鹏[2] 孙刚[1] 汪遵彪[1]
作者机构: [1]安徽芜铜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2]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200092
出版物刊名: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页码: 5-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悬索桥 重力式 锚碇 稳定性 数值分析
摘要:锚碇是支承主缆、保证桥梁主体结构受力稳定的重要部位,为保证桥梁安全,锚碇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力学特性。

签于锚碇在悬索桥中的重要性,以重庆长寿长江二桥北锚碇基础为例,通过验算其稳定性以及利用Abaqus3 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锚碇各施工阶段下的应力状态。

结果表明锚碇基础稳定性和压应力满足要求,局部地方出现应力集中和拉应力,应对其进行设计优化处理。

锚碇基础的验算和分析结果为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

1引言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相比于深埋重力式基础可显著减少基坑支护工程量、工期和造价,已逐渐成为特大型悬索桥梁的基础方案[1]。

岩土组合浅埋地基[2]刚度分布不均,锚碇基础在自重和主缆拉力作用下易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因此,浅埋式锚碇基础+刚性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组合设计方案逐渐受到重视并应用于工程,但其在上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和变位机理研究鲜有报道,其中,地基参数的合理取值更是锚碇基础变位分析的关键[3-4]。

本文以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为背景,通过载荷试验、直剪试验、单桩载荷试验研究中风化板岩、强风化板岩的地基承载力,探索持力层与素混凝土之间的摩阻系数,分析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设计提供依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工程概况红河特大桥位于云南省红河流域南沙水电站库区,主桥【作者简介】徐茂(1977~),男,四川遂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设计与研究。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Field Test of Shallow Buried Gravity Anchor Ingot Foundation ofHonghe Bridge in Yunnan Province徐茂1,姜开渝2(1.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7;2.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4020)XU Mao 1,JIANG Kai-yu 2(1.JSTI Group Co.Ltd.,Nanjing 210017,China;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4020,China)【摘要】云南红河特大桥建水侧采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锚碇后趾区和前趾区分别坐落在中风化板岩和强风化板岩上。

该工程在前趾区域采用非等长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解决土岩组合地基、偏心受荷等因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 两岸 锚位 地势相对 较高 , 基岩 浅埋 , 裸露 型或 浅覆 盖 型岩 反射信号达到探测地下 目标 的 目的 , 达系统 向被 探测物发 射 电 属 电磁脉冲 穿过介 质表 面 , 到 目标物 或不 同介质 的界 碰 溶 区。基 坑采用爆破开 挖 , 为保 证基 坑边坡 和岩 石 的稳定 性 , 开 磁波脉 冲, 根 分析 确定探 测 目标 的 挖 以小药量松动爆 破为 主 , 机械 、 工辅助 施工 。为保证 地基 强 面而被反射 回来 , 据 电磁 波 的双程走 时 , 人 探地雷达 技术 的优越性 和 度, 在距建基面 lm 以内采用机械 开挖施工辅 以人工修 整。根据 形态及结 构特 性。在浅 层岩溶探 测 中, 充 实际开挖情况 , 花垣 岸锚 碇基底存在溶 洞 , 隙较发育 , 裂 需要 对地 准确性显 著 。岩溶 作 为一 定 形状 的岩 体 中空 洞 或充 泥 、 水 洞
10 2 007
爹 荦 掌
1 试验依据 与 目的。 )
郭 瑞岩 地 悬 桥 力 锚 地 处 与 测 常 : 区 索重 式 碇 基 理 检 溶
・1 2・ 0
推力 中心通过 试件预定的剪切面 中心 , 垂直荷 载通过试 件 中心 对
根据设计文件 , 要求锚碇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不 小于 20 0k a 混凝 土进行洒 水养护 , 0 P 。 至养护 期 (2 d 结 束后 即安装 量测 系统 , 2 )
载 后 , 1 n测读一 次 , 读三次 后可 卸下一 级荷 载。全部 卸 开始施加水平 剪切 荷载 。 隔 0mi 测 载后 , 当测读 到半 小时 回弹量小于 00 m时 , . 1m 即认 为稳定 。 3 试验数 据与 p 曲线。 ) —s 锚 碇基底选取 5个测点进行试 验 。本 文选第 4测点 的数据 , 介绍p — 曲线及其特性 , 图 1所示 。图 1所示 曲线 形态 表明 , 如 曲线微 向上弯 曲, 呈上 凹形 , 且弹性变 形很大 , 几乎 全部是 弹性 变 形 。这是在 低压力阶段 , 压板下 一定 深度 部位岩体发 育 的张开裂 隙和微裂 隙闭合的结果 , 闭合 是可恢复 的 , 生弹性 变形 , 该 产 体现 弹性性 质。从岩体破坏过程和标准 的 4个 阶段 而言 , 该受 压岩体 处于压 密阶段 。该 比例 界 限远 大于 该终 载 压力 60 6 3 2k a 3 .5 P 。

2 地 基处 理施 工 方法 2 1 溶 洞 开挖 与 回填 .
美 国 G S 公司 生产 的 SR 30 SI I .00型、R2 I- 0型高 分 辨率 地质 雷 达 仪 。在探测工作正式 开始 之前 , 先进 行现 场实测 试验 , 即在 已知
地下 目标体位置进 行 多参 数测 试 , 确定 地表覆 盖层 及基 岩 、 岩溶 对基坑 内存 在大型 的溶洞 , 取人工 开挖 、 以小药 量爆 破 的物探结果 的波形 与强 度特 征 , 定最 优探 测参数 , 采 辅 确 以便对 成果 的方式 , 将溶洞 中松散堆积物 、 溶缝壁松 动的突石 等进行 清理 , 根 进行对 比分析 。
要 求。 关 键 词 : 石基 坑 , 基 处理 , 测 岩 地 检
中图分类号 : 4 5 5 U 4 .5
文献标识码 : A
1 工 程背 景
本文 以澧水特 大悬 索桥 为工程背景 , 介绍岩溶 地 区大跨径悬
效果的检测 :. a 钻孔作简易压水 ( 注水 ) 验 , 水率小 于 1L 试 透 u为
第一 次 主要探 测基 底存 在 的溶 洞和 裂 ( 注水 ) 试验 , 定 注浆 参 数。b 注浆 一般 采 用压 力 0 3 MP 后进 行 了两次 雷 达探 测 , 确 . . a一
第 0 5MP , . a 流量 3 0l n~10I n 空洞时采用 间歇注浆 法 , Mmi 2 Mmi, 加 隙 , 二次验证溶洞混凝土 回填 和钻 孔注浆处 理情 况。两次探 测 速凝剂 法 及 加 入 粗 骨 料 法 注 浆。C 结 束 注 浆 条 件 : 力 达 到 均取得 良好效果 。 . 压
缝隙或切割密集带 , 其界面介质突变 , 将反 映在雷达 波 的变 异 质情况进一步探测 , 对持 力层 承载力 进行检 测 , 时还需 进行 穴、 并 同 上, 反映为一定形状 特征 的强 反射 、 强衰 减 、 同相 轴不 对称 变异 、 基底剪切试验 。本 文主要 介绍 澧水 特大悬 索桥 花垣岸 锚碇 基坑 据此 , 结合地质分析 , 可推 测其性质 , 再根 据双 时程走 时 , 内的溶洞 、 裂隙处理方法 , 以及基 底雷达探测 、 持力 层承 载力 试验 间断等 , 对 比已知地质 , 可推 测其埋 藏深 度 、 并 规模 等数 据。本工 程采 用 和 剪 切 试 验 的基 本 原 理 和方 法 。
下道工序施工 提供依据 ; 一方面是为确定 后续地基 加 固方案提 加 , 施压过程 中保 持法 向应力不 变 , 另 在 并使 法 向应 力 和剪应 力作
试验按照 JG I 320 T 6 -0 7公路桥 涵地基 与基 础设计 规 范附 录 率 以时 间为控制 因素 , ) 每隔 5mi 数一次 , n读 直到试件在某级剪切 F 岩基 载荷试验要点 ” “ 进行 , 最大荷载应 为 5 . , 际最 大堆码 荷载作用下破坏 或剪 断。当该级剪 切位 移是 前一级 剪切 位移 的 0 8t实
卸载 。d荷载分级 : . 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 荷载的 15 每级为 /, 3 p 曲线图与 应力一切 向位移 曲线 。本 次试 验共 有 6个 )—s 1 1 。e 沉 降量测读 与稳 定标准 : /0 . 加载后立 即读数 , 以后每 1 i 试 件 , 0mn 每个试件分 5级 ~8级加 荷达到最 大垂直荷 载 , 5 rn加 每 i a
进行 了持力层 承 为“ 溶蚀一侵蚀一 构造” 因 的岩溶 峡谷 。大桥 主桥 采用 单跨简 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勘探 。不 良地质处 理完毕后 , 成 支钢桁架悬索桥 , 主缆跨径布置为 20 m+86m+10m。 0 5 9
宽 5 .9 高 4 基坑开挖石方约 1. 6 8 8m, 6m, 5 5万 m , 基坑最大 开挖
据现 场岩 石倾 斜度和破碎情况适当进行 C 0混凝土护 壁 , 后采 3 然
2 雷达 图形介 绍 。探地 雷达 图形反 映 的是地层 的 电磁 特性 ) 用 C 0混凝 土灌 注 回填 , 溶洞 横截 面积 较大 , 3 若 考虑 适 当配筋 。 ( 介电常数及电导率) 的分布情况 , 通过全面客观地分 析各种雷 达 对溶 洞底部或槽带 内较小 的旁 枝侧缝 , 取埋 管注浆 填充 加 固。 波组 的特征 ( 采 如波形 、 率 、 频 强度等 ) 确定 波组 的地质 意义 , 地 , 把 溶洞 开挖渣土通过 卷扬机 提调 、 工逐层 转运 至基 坑外 、 掘机 下介质 的电磁特性分 布转化为地质分 布 , 人 挖 从而 获得正确 的地下 地 挖装 、 运输 车运 至弃 土场的方式运 出基坑 。 质结构模式 。地 质雷达资料的地质解 释步骤 一般为 :. a 反射层 拾

2 00 ・
第3 8卷 第 1期 20 12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 I ARCHI TECTURE
Vo . 8 No 1 3 .1 Jn 2 2 a. 01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 0 — 2 0 0 10 - 8 5 2 1 ) 10 0 —3
荷载 ( 筋) 于 5 。试 验 的具体方 法 和步骤 :. 钢 大 2t a 压力 系统 : 采 15倍 ~ . . 2 0倍时 , 或某 时间段 内剪 切位 移变化 很大 而趋 于不 稳 用圆形刚性承压板 , 直径为 30m 0 m。b 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 定及法 向应力也不稳定时 , . 则判 断为破 坏。 观测 : 加压 前 , 隔 1 i 每 0 mn读数一次 , 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 开始试 抗剪 断试验完成后将法 向剪切荷 载退至零 点 , 再进行单 点 可 验 。c加 载方式 : . 单循环加 载 , 载逐级递 增直 到破坏 , 荷 然后 分级 摩擦试验 , 最后 , 根据图解 法求得粘聚力 、 内摩擦角和摩擦系数等。
处理 、 图 , 进行 反演 分 析 , 对 照地 质 成 并 再 在基坑底 2 5m内。2 注浆材料 : )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P 0 25 水 对原始数据进行计 算 、 . 3., 灰 比 1 ( . 0 8 。3 注浆参 数 的选用 :. : 0 5~ . ) ) a 钻孔 时作 简 易压水 资料进行推断解 释。锚碇 基底分 别在 开挖 到位 和地质 处 理完 毕
佳 。b地质物探检测法 , . 注浆前与注浆后对比确认注浆效果。
试验 方 法 索桥重力式锚碇 地基处 理方 法 与检测技 术 。澧水 特大 悬索 桥位 3 地基 检测 、 锚碇 基底不 良地质处理前 、 后均利 用探地 雷达对 基底溶洞 和 于张家界市至湘 西州花 垣县 高速公 路 , 横跨澧 水河 峡谷 , 岸均 两
15MP , . a焖压 3 n 流量小 于 1 / i, 0mi, 5L m n 可停 止注浆 。4 注浆 3 2 持 力层 承栽 力试 验 ) .
收稿 日期 :0 1 0 -0 2 1 — 82
作者 简介 : 常瑞 (93 ) 男, 郭 18一 , 工程 师 , 路桥 集 团 国际建设股份 有 限公 司 , 北京
2 2 裂 隙 、 溶发 育 带钻孔 注 浆 . 岩
和岩溶发育 区( 布置注浆孔 , 带) 进行 压浆处理 。
取: 根据勘探孔 与雷达 图像 的对 比分 析 , 建立 各种地 层 的反 射波 区所处的地质结构背景 的基础上 , 研究重要 波组 的特征及其 相互
对于基底裂 隙和岩溶发育带 , 根据地质 勘察资 料划定 的裂 隙 组特征 。b 时间剖面 的解释 : 充分 掌握 区域地 质 资料 , . 在 了解 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