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国外空港新城案例分析.
空港城市韩国仁川案例-世联

仁川国际机场自2001年3月开 航以来,已在权威航空质量评 审机构英国Skytrax发表的 “2005世界机场排名”上跻身 为第3位。
优势: ▪ 东北亚良好的物流中转基地 ▪ 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 ▪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 良好的基础设施 ▪ 世界上最便利的通讯设施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龙游岛(3.207 km2) : 观光休闲设施、停泊地、 宾馆、海水浴场、主题 公园、传统工艺村等
舞衣岛(3.835 Km2) : 引进以自然体验为主的 设施(自然休养林、主题 植物园、自然体验场)等
开发成为旅游和休闲中心。总投资4亿485万美元,建设年限2004-2010年 龙游、舞衣旅游中心,总投资17亿美元,建设年限2003-2008年:1. 龙游: 海滨度假小镇,主要开发旅游和休闲设施、度假设施、酒店、浴场、主题公 园和传统手工艺村;2. 生态旅游小镇,主要开发森林公园、植物园和其他为 游客提供自然体验的设施。 第二空港大陆桥:继永宗空港大桥之后的第二座空港大桥,连接仁川国际 机场和松岛新城。建成之后,从机场到松岛只需15分钟,从松岛至汉城和其 他大都市区域均只需1小时。桥体长10.25km,宽75m,6车道,总投资为7亿 830万美元。 永宗国际城:占地19km2,规划人口11.8万,建设年限1999-2020年。建 设满足国际空港城需求的知识密集型基础设施,创造可吸引高素质人群的城 市环境和系统,创建高效率的交通系统。吸引下列的企业:高级技术制造、 国际金融、研发、高级商务、贸易、市场推销、服务(法律、财务和管理)、 信息交流、旅游和娱乐和物流设施。 永宗-Yedanpo旅游中心:1. 永宗:瀑布旅游小镇,永宗旧城将被改造用 作滨水商业活动和娱乐,休闲设施,如度假小屋、超市和地标性塔都将在此 建设;2. Yedanpo垂钓旅游村:利用历史和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的周边环境, 建造海滩、垂钓区、瞭望台、码头、野生植物种植区、滨水度假区和湿地生 态公园;3. Unbuk度假区:高尔夫球场、酒店和主题公园。 物流工业区:网络与通信设备、半导体和相关部件、电子设备、机器制造、 医药服务产品、电脑软件、通信产业、飞机及部件产业、邮政/交通/货运服 务
空港经济区案例汇总

空港经济区案例汇总(一)国外空港经济发展概况及案例分析纵观世界空港地区的发展,大体经历由航空运输区向临空产业区发展,再向航空城发展的阶段。
自爱尔兰香农国际机场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依托机场资源发展区域经济,纷纷在机场周边发展临空产业,并且都在使临空产业区向航空城发展,形成了一些临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范例,如美国孟菲斯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国际机场、德国慕尼黑机场等。
1、美国孟菲斯:联邦快递—空港物流美国孟菲斯市于1929年建立了孟菲斯市机场。
1973年,独具慧眼的施伟德(原联邦快递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把联邦快递总部和转运中心设在了孟菲斯。
经过30多的发展,联邦快递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货运企业成长为世界四大航空物流公司之一,孟菲斯和孟菲斯国际机场也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联邦快递超级中心货运量从1995年的万吨增长为2004年的万吨,贡献了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吞吐量。
同一期间,联邦快递对孟菲斯地区的直接/间接经济产值贡献从1995年的71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1亿美元,直接/间接雇佣人员从1995年的43000人上升到2004年的67000人。
图2联邦快递公司对孟菲斯经济发展的贡献孟菲斯国际机场的货物和旅客流量在孟菲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
根据2004年统计,该机场为孟菲斯创造了166000个工作岗位(占该地区所有工作岗位的27%)和207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值。
2004年,孟菲斯国际机场货运吞吐量为地区带来了195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和155872个就业岗位(共56亿美元收入);旅客流量为地区带来了12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和9487个就业岗位(共亿美元收入)。
2004年,孟菲斯机场为孟菲斯运送了1197912名游客,这些游客在孟菲斯共花费4亿美元,创造了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和11000个就业岗位。
近20年来,航空物流对美国新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辅助作用。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3)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4)四、新城的分类 (4)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6)(一)概况 (6)(二)背景 (6)(三)建设目标 (7)(四)规划 (8)(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0)(六)城市发展 (13)(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6)(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9)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22)(一)概况 (22)(二)发展背景 (22)(三)城市规划 (23)(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25)(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32)(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33)(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37)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38)(一)发展概况 (38)(二)发展历程 (38)(三)成功经验 (40)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45)(一)发展概况 (45)(二)成功经验 (46)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航空城案例及发展模式建议

航空城的概念
1
航空城,是以临空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城区。
2
航空城是在临空经济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形态,除具有以航空为特征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以航空为特征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是拥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临空产业的常住与流动人口。
3
核心内涵是“以机场为核心,以交流为主题”。要求发展和完善人的交流功能、发展和完善财(金融)的交流功能、物的流通功能、信息的集散功能、产业的聚集功能及保护和建设环境功能等。
会议及展览中心
轻轨车站
配套住宅
农业特色风光
泰国曼谷第二国际机场
2006年,香港进一步提出建设机场城市,着手大约100万平方米的“天空之城(SkyCity)”项目,计划成为中国的经济门户。天空之城包括物流园区、商务园区、娱乐和展览园区。
香港机场的非航空功能规划设施包括: 3.8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餐饮和娱乐中心,拥有30多家世界知名品牌的服装设计店、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可租赁 办公设施、投资23亿港币占地7万平方米的多功能会议展览馆。 可容纳1.35万人的室内体育馆、总投资1亿港币的标准9洞高尔夫球场和傍海修建的五星级酒店
依托前期住宅开发汇集的人口,发挥处于交通干线的优势,引进特色主力店,打造集体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购物中心。
◎初步可行性 ◎功能延展性 ◎经济社会效益 ◎资金计划 ◎开发周期
综合考虑到:
*
核心功能定位依据
*
整体运营步骤及关键节点
STEP 3
STEP 2
5
充分利用航空运输资源,将航空资源与航空城其他产业紧密联系,逐步集聚和发展航空物流基地的口岸、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等功能,从而形成航空物流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
宾馆业与会展密切相关.宾馆会展业涉及饮食、居住、旅游、购物、娱乐等众多行业,产业关联性强、互动性能好、综合效益大。
国际国内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案例

国际国内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案例一、航空物流园区1、日本临空城物流中心日本以中部国际机场、关西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为依托,分别规划建设三个现代航空物流区。
中部临空都市中部临空都市是邻近日本中部国际机场的现代临空产业/城市的联合体。
都市由两个区域组成:发展区(约107公顷)位于机场岛,即伊势湾海上;空港对岸区在机场岛对岸(约123公顷)的陆地上。
a.空港岛发展区主要分为临空生产区、港湾交流区和综合物流区。
其中综合物流区占地32公顷,集中发挥国际物流的综合功能,如推进、配送、贮藏、分配、流通加工、展示和贸易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机场支持功能(清洁、飞行时的配餐、飞机配件的修理和维护)。
b.空港对岸区主要分为港湾区、中央区、生活文化区、研发生产区。
其中港湾区占地13公顷,由于其独特的海、陆、空交汇的地理优势和高效的配送设施,该区将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物流区。
关西临空都市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东南泉州海面5千米,是一座填海建成的24小时运行的海上机场。
为了加强和完善机场性能,改善周边环境,振兴地方事业,日本在关西机场对岸建设了临空城(Rinku Town)。
临空城面积为318.4公顷,其中物流区的面积近25公顷,包括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服务机构、物资与保税仓库;24小时货物装卸基地支持海、陆、空的物流。
临空国际物流中心是日本西部规模最大的处理国际航空物资的地方。
成田机场物流联盟成田机场于1978年5月开航,是日本空中交通的中心,也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2年成田机场货物吞吐量203万吨,2003年达215万吨,排名世界机场前列。
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成田机场的航空货运量就一直增长,航空货运设施一直处于过饱和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田机场管理局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包括:a.建立成田国际物流联盟。
成田国际物流联盟是由千叶地方政府的公共企业部门推动并组建而成的,共占地78万平方米。
包括成田在内的3个城市、9个市镇和1个乡被批准建设成临港区域的国际物流中心。
案例_韩国仁川机场空港城【空港产业】

仁川经济自由区凭借世界级的国际空港优势和位于首都圈关口的区位条件,发 展为集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全新国际机场城
优越的地理条件
位于2300万市场的首尔及首都圈的
关口。距仁川市中心8km,首尔市 中心30km,航程3小时以内有人口 100万的城市61个,可以面向超过 世界人口30%的25亿人口开展业务 ,特别占据开拓中国市场的最佳 地理优势 完善的基础设施
-使用最前沿的科技和建筑技术 打造具有表现力、标识感的城 市超高建筑群 -建筑不仅因形式吸引眼球,更 承担了金融、商务、旅游等多 重城市功能
地标大厦
72层OK中心-国际商务写字楼
青萝城市塔-450米
东北亚贸易大厦
I-TOWER -经济中心,联合国机构 10
核心设施2:融合尖端技术和文化、艺术因素,打造世界级文化中心和主题性 公园
凸显自然景观资源,与机场区传
青萝
统物流产业差异化发展,打造多 个特色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永宗
松岛
青萝 ——商务金融、休闲游乐、尖端 产业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务
同时发展功能完善、科技化的都 市休闲环境
2
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商务休闲、尖端产业、医疗生物科技、教育、旅游休闲六 大类产业,并在三大区域中优化组合,发挥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
医药品分离器制造企业
-通过BT、IT、NT的技术集约型研究集群, 为研发新药与医疗器械、尖端医疗服务等而打 造的生物科技研究综合园区
7
教育业:以韩国顶尖国际学校为核心创建最优的教育环境,并与企业联合打造 综合型研发校区,为全球化人才引进打下坚实基础
韩国国内最大规模的查德威克国际学校(松
岛)与道尔顿国际学校(菁萝)构建了最优的教育 环境,从幼儿园到高中均有运营世界级水中 的教育课程与项目
国外空港新城案例分析

空港新城案例分
北京------顺义空港都市 空港都市特点总结
空港都市特点总结
不同的空港新城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应该根据当地人文 环境和当地资源,抓住机遇,打造因地制宜的不可复制唯一 的空港新城,这样才能让空港新城独领风骚。
THE
END
!
多情景模式下的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例

多情景模式下的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例作者:张纯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0 引言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建设逐步由过去的粗放用地、用能的方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转变[1]。
作为城市空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空间,由于能容纳城市功能、集约化使用土地、建设节约型城市,国内各地也相继进行各类地下空间开发实践,其开发利用也逐步得到各方的关注。
城市新区作为缓解中心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压力而开发的城市拓展空间,承载着人们对于城市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新区建设伊始基本为一张白纸[2],适合在规划前期协调地上地下空间融合发展,但鉴于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3],需要付出高于地面空间开发利用的成本和代价。
这势必要求新区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上重视前期研究与评估,以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近几十年来各地新城建设运动蓬勃发展,新城的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许多新城发展未能如规划预期担负起“反磁力中心” 的重任或形成城市副中心。
面对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环境,传统的城市规划技术手段难以对城市的未来情景做出良好构想[4],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对于地下空间开发这种高成本、不可逆的情况,必须在规划初期合理预见未来发展的多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境下的开发,及时提供灵活的弹性开发策略及管控措施。
1 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现状近年来,为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环境品质,国内新城在开发建设初期基本都意识到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性,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阶段进行了规划和管控,以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建设。
总体来说,新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呈现出“量大、面广、专业”的发展趋势,地下开发比例不断攀升,开发规模增长迅速,如武汉光谷建成中国最长的地下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开发覆盖核心区近50%的面积;地下的开发利用类型也逐步多样化、复杂化,从原来比较单一功能的地下工程向集商业、娱乐、休闲、交通、停车等综合体的方向发展,如杭州的钱江新城,结合地铁两个核心枢纽站修建集商业、娱乐、文化、地铁换乘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地下综合体,并使之与地面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公交站、道路、地面建筑物等有机结合;同时,地下开发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新城在开发前期,对应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层级的规划编制了地下空间规划,不少城市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保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