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科内会
早期联合使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加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

早期联合使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加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目的讨论与分析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加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7年1月~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运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组和选用安慰组,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治疗效果、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前者改善症状明显,且安全、稳定、不良反应少。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率、意识变化上,两组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明显、耐受性、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
标签: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类;麝香通心滴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1]。
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
我科常规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麝香通心滴丸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于2017年1月~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安慰组,每组30例;运用他汀类对治疗组进行治疗,男25例,女5例;年龄55~70岁。
疗程1月到6月。
于安慰组进行治疗;男23例,女7例;年龄50~72岁;疗程1~6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60例患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均有胸痛、胸闷、心悸、气喘、腹痛、乏力等临床症状;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等病史,并经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确诊。
1.3 治疗方法立普妥+氯吡格雷(帅泰)+麝香通心滴丸组进行口服治疗,剂量均为各1粒,且1次/天,连续治疗1月,治疗期间并发症给于相应治疗,安慰组饮食控制治疗。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86例临床疗效观察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86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
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急性冠脉综合征;麝香保心丸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狭窄的冠脉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急性心肌梗死(包括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成。
本院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为由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为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确诊。
以上患者符合1.2诊断标准[1]。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6~82岁,平均岁数(57.8±13.2);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21例,高胆固醇血症16例,对照组38例,其中23例,女15例,年龄42~79岁,平均(56.2±14.6)岁;不稳定心绞痛2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15例,高胆固醇血症2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分类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1.2.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3条标准中的两条即可临床诊断:①症状(持久且严重的心绞痛或等同心绞痛症状);②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和特征性改变;③心肌坏死的血清学标记物升高。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44例疗效观察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44例疗效观察张英杰【摘要】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
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
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31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2页(P2675-2676)【关键词】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作者】张英杰【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6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是因为心肌负荷较大且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具有发展迅速、复杂等特点,常会引发心肌梗死而致死,所以对此类病患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治是尤为重要的[1]。
对此,临床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85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42~71岁,病程1~10年。
按照病症等级进行分类,其中心绞痛I级24例,II级38例,III级23例。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4例。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药物以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为主[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tid,30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疗效的判断和观测,其中包括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及次数、心绞痛持续的时间、缓解持续的时间以及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等[3]。
中西合璧,麝香保心丸为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护航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16期警惕!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辅助抗血小板治疗或可增加出血风险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的常用辅助用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具有理血散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但消化道损伤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
与之相似的是,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本身也是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这两类药物的联用是否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血黏稠度的作用,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后将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应谨慎。
“开窍、温里”麝香保心丸协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鉴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小板类药物联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需要考虑与疗效确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的中成药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研究发现,芳香温通类中成药麝香保心丸与抗血小板类药物联用,可从“血”和“脉”两条途径发挥治疗作用,既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又可以从保护血管、营养心肌、减少氧耗等多个环节协同防治冠心病,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麝香保心丸是我国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典中成药,全方以温为主,以通为辅,通补兼施,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
大量临床研究及实践证明,麝香保心丸具有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壁炎症及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4个突出药效特点,长期服用可明显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关循证证据:目前,诸多针对麝香保心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证实,两者联合应用安全有效。
李丽君等[1]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1例,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8.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0.16%,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
从辨证论治谈麝香保心丸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

从辨证论治谈麝香保心丸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关键词】辨证论治;阿司匹林;心绞痛目前阿司匹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所有冠心病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均应长期服用。
但平时我们也经常可以看见一些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肢体出现片状瘀斑,甚至会出现重要脏器(如脑、视网膜等)的出血。
本文尝试辨证论治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麝香保心丸,进一步完善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其“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将其病机归结为阳微阴弦,即胸阳不振,阴寒痰浊内聚,痹阻脉络,血瘀气滞,遇诱因则致阳虚阴乘,邪痹心胸,发为胸痹。
以温通散寒宣痹止痛为大法,而到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创“血府逐瘀汤”,奠定了活血化瘀治疗本病的基础。
活血化瘀法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有着丰富及悠久的中医学理论和大量的现代医学临床实验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多方位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远期疗效,因此,活血化瘀已成为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主要治法。
现代中医一直在探寻将中医药现代化,找出中药治病的有效成分并加以量化,以现代药理研究及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疗效从而加以推广。
在治疗胸痹心痛的历代方药中,多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如经典的血府逐瘀汤等,其多配伍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川芎、当归等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动脉、静脉血栓形成,抑制血液凝固,增强纤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对心血管是通过改善血循环、增加组织血液供给、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代谢、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达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目的[1]。
阿司匹林的治疗作用即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两者有相同的作用靶点及机理,但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作用靶点及效果却远不如阿司匹林般明确和确切。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的现代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中,阿司匹林可作为活血化瘀的一味猛药,破血逐瘀,通脉止痛。
麝香保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麝香保 心丸对稳 定型心绞痛 患者血 小板聚集 的影响
杨 广龙 , 万书 平 。 周会 霞 , 蒋艳荣
摘要 : 目的 观 察 麝 香 保 心 丸 对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患 者 血 小 板 聚 集 的 影 响 。方 法 选 取 9 O例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患 者 , 随机分 为阿 司匹 林 组 与麝 香保 心 丸 加 阿 司 匹林 组 , 每组 4 5例 。测 定 患 者 服 药前 及 服 药一 月 后 血 浆 血 小 板 聚 集 率 及 血 小板 活 化 因子 水 平 , 观 察其 变
外周静脉血液测量血小 板最大 聚集率及 血小板 活化 因子水平 ,
血 小 板 聚集 率 测 定 以 A DP为 诱 导 剂 , 血 小 板 活 化 因 子 测 定 采 用
化 学 比色 法 测 定 。
1 . 1 病 例 人 选 及 排 除 标 准 ① 人 选 标 准 : 病 例 选 择 按 照 国际 心 脏 病 学 会 和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建议 的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诊 断 标 准 。② 标 准: 排除外伤 、 感染 、 恶性 肿瘤 、 血液病 、 结 缔 组 织 病 及 肾脏 病 患 者, 排 除 近 一 月 内应 用 阿 司 匹林 及 氯 吡 格 雷 及 肝 素 患 者 。该 研 究 经 医 院伦 理 委 员 会 批 准 , 并 获得 了 患 者 和 家 属 的 知 情 同 意 。
1 . 5 统计学处理
检验 。 2 结 果
采用 S P S S 1 2 . 0软 件 , 计 量 资 料 以均 数 ± 标
准差 ( j±S 资 料 采 用
1 . 2 临床分组
选择 2 0 1 1 年 1月一 2 O 1 2年 6 月 天 门市 第 一 医
麝香保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麝香保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杨广龙;万书平;周会霞;蒋艳荣【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与麝香保心丸加阿司匹林组,每组45例.测定患者服药前及服药一月后血浆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用药前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率为(47.54±12.56)%,血小板活化因子为(40.86±11.74)nmol/L;麝香保心丸加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率为(48.98±12.71)%,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41.33±12.09)nmol/L,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率为(35.47±9.08)%,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27.65±9.84)nmol/L,麝香保心丸加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率为(21.38±7.53)%,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12.22±7.86)nmol/L,较基线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加阿司匹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抑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3(011)003【总页数】2页(P288-289)【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因子【作者】杨广龙;万书平;周会霞;蒋艳荣【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431700;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431700;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431700;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43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89.5麝香保心丸可以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可以缓解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和胸闷症状,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妇女绝经后综合征症状[1]。
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
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进入本院后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共140例进入,对照组、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麝香保心丸+氯吡格雷治疗,评价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频次。
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心绞痛发生频次,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生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心绞痛显著改善,联合治疗提升疾病治疗总体效果。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氯吡格雷;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是老年人发病率高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生原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多数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绞痛、心律不齐,该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1]。
随着冠心病进展,患者心脏病逐渐进入终末期,患者临床症状更为严重,心绞痛发作频率高,患者身体乏力,精神状态差。
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药物是氯吡格雷,该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但单一氯吡格雷治疗效果一般,患者心绞痛改善的速度慢,麝香保心丸作为中药制剂,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该药物治疗。
本研究针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的14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单一及联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针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的14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n=70例):男38例、女32例,65-83岁,平均年龄(75.32±3.32)岁。
年龄观察组(n=70例):男36例、女34例,64-84岁,平均年龄(75.65±3.76)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CTA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临床资料完整,同意参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丸 180丸 150丸 30粒 48粒 18丸 30粒
3---6丸 30丸 30粒 9粒 12粒 6丸 12粒
88.58
127.6
167.64
226.53
256.88
308
319.56
2015
谢谢!
2015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 阿司匹林 氯吡咯雷
芳香温通
麝香保心丸
特点
作用机理
治“血”为主
抗血小板聚集
治“脉”为主
整体血管保护,促进 治疗性血管新生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 改善预后 含服偶有麻舌感, 偶见胃肠道不适
安全有效, 不增加出血风险
临床获益
不良反应
改善预后
出血; 胃肠道不良反应
据国家药监局监测报告示,麝香保心丸安全性好,所致不良反应少,仅少部分患者舌下含服有舌麻感,未 2015 发现过敏、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青光眼、糜烂性胃炎等不良反应。
2014AHA/ACC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诊断和管理指南 推荐无阿司匹林禁忌症的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无限期使用阿司匹林(75-162mg/d) ( I ,A)
Eur Heart J. 2014 Aug;2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朱慧,罗心平,范维琥等。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
2015
麝香保心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依从性好
朱慧,罗心平,范维琥等。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
2015
长期服用减少危险事件
两组心绞痛事件累计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 50 事 件 发 生 25 率 ( % ) 0
全面保护血管 快速安全缓解心绞痛症状
扩张冠状动脉
“脉”
保护血管内皮
第一个促进治疗性血管新 生的中成药
长期治疗临床收益明 显
抑制血管壁炎症
成分明确,质量可控
临床主要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2015
麝香保心丸-更适合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
麝香保心丸注重血管整体保护,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理搭配 “血”、“脉” 两条途径治疗冠心病
服用阿司匹林与胃肠道出血相对风险增加55%及与颅内出血相对风险增加54%有关。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较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导致住院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皆高出5倍。
糖尿病患者有着严重出血的高发率,而这种情况与服用阿司匹林无关。
2015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有利有弊
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冠心病——“双刃剑”
出血 抗血小板聚集
P>0.05
麝香保心丸组 治疗6个月 0 1 0
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血清肌酐升高
61~79 U/L
62~76umol/L
7
0
0
2
3
1
0
0
无患者因不耐受麝香保心丸口服给药而脱落 治疗组轻度上腹部不适1例,两组均无其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王丽洁,等。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评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8(5):399-40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 委员会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
2015
麝香保心丸—注重血管,更多获益
麝香保心丸是芳香温通类中成药的代表药物,主要作用于血管
长期服用,减少危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生存率
注重血管整体保护,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无抗血小板作用叠加,不增加出 血风险。疗效确切,更安全。
2015
麝香保心丸-最具性价比的创新中药
品名 中标价格 中标包装规格 日服量 日服用金额 (元) 2.94 4.25 5.59 7.55 8.56 10.27 10.65 每位病人月费用(元)
麝香保心丸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丹参滴丸 松龄血脉康胶囊 步长脑心通胶囊 麝香通心滴丸 通心络胶囊
20.6/元 25.52/元 27.94/元 25.17/元 34.25/元 30.8/元 26.63/元
时间(月)
P=0.049 P=0.02
P=0.01
对照组
麝香保心丸组
0
6
9
18
21
所有患者中,共28例因为心绞痛住院治疗。至随访终止,对照组发生心绞痛事件的患者数明显 多于麝香保心丸组的相应人数,且已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朱慧,罗心平,范维琥等。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目前最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死亡原因,并预计将持续未来数十年。1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估计每年约 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即每10秒钟心血管 病死亡1人。
2015
1. Beaglehole, R., and R. Bonita. 2008. Global public health: A scorecard. Lancet 372(9654):1988-1996. 2.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3.
2015
麝香保心丸简短处方资料
急救治疗
胸闷、心绞痛急性发作时
疗程治疗
1.有胸闷、心绞痛发作史。
长期治疗
1.有心肌梗死发作史; 2.有长期、频繁心绞痛发作史。
2.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脑血管 疾病患者。
(尤其在冬春、夏秋季节交时)
舌下含服2-4粒 即刻
一日3次,每次2粒,口服。 极小部分有胃肠道反应者,建议饭后服用或舌下含服。 三个月以上 至少一年以上
类似
作用及潜在的危险 性,如胃肠道反应
抗血小板
作用
和过敏反应
• 从药理作用上讲, 抗血小板药物与活 血化瘀类联用可能
产生抗凝叠加作用
丹参类 银杏叶类
2015
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类的代表
祖国医学认为,卒发心痛是由寒凝心脉所致,芳香温通之剂,可以温经散寒,芳香透窍,故有迅速温寒止痛之效。900 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确立了芳香温通法的地位。芳香温通法已列入第七版内科学教材。
对无禁忌的冠心病患者应无限期使用阿司匹林
2014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行PCI治疗稳定型CAD患者,推荐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I ,A)
2014ACC/AHA NSTE-ACS患者管理指南 NSTE-ACS患者入院后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于无阿司匹林禁忌者应无限期 使用( I ,A)
长期服用安全有效,依从性良好
20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非盲对照临床试验; 麝香保心丸组(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日,至少6 月)和对照组(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为2.25年(范围0.6~2.75年)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至少6月)可明显减少 心绞痛及部分其他临床事件的发生。 无肝肾功能损伤,无出血事件
2015
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研究
证实中成药的安全、有效性, 必须按照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临床研究
复旦大学 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 领衔 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
100家三甲医院参与 2700例慢性稳定性 冠心病患者临床观察
葛均波院士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范维琥教授
科学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 患者疗效、安全性、远期心血管事件影响
消化道副作用
2015
多数冠心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中成药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中联合中成药的比例(%)
100%
80% 60% 40% 20% 0% 60~74岁组 75~84岁组 85~组 合计 37.9% 90.4%
64.9%
60.6%
调查7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血小板药和中成药的应用现状。其中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为70.8%,该 人群中联合应用中成药的比例为60.6%,且联合应用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2015
长期服用减少危险事件
总临床事件:心梗、心绞痛住院或急诊、卒中、心衰、心血管原因住院或急诊
事 件 发 生 率 ( )
75
两组总临床事件累计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
50
P=0.17
P=0.03
对照组 25 麝香保心丸组
时间(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2.25年,共有56例发生各类临床事件(麝香保心丸组23例,对照组33例)。 随访12个月及18个月时,对照组总临床事件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麝香保心丸组( P<0.05 )
朱慧,罗心平,范维琥等。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
%
0 0 6 12 15 18 21
2015
长期服用安全性良好,患者耐受
两组随访过程中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异转例数比较(例) 指标 红细胞下降 白细胞下降 血小板下降 异常值范围 治疗前 2.86~3.03x1012/L 2.99~3.68x109/L 68~70x109/L 1 3 0 对照组 治疗6个月 0 3 0 治疗前 2 3 2
2015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与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目的:
在服用阿司匹林的糖尿病患者中和没有糖尿病的患者中确定严重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美国医学会杂志》 结果:
186425名接受了小剂量阿司匹林(300毫克或以下)治疗者及186425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者。
在6年中,有6907起需要住院的严重出血事件,其中有4487起为胃肠道出血,有2464起为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