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音乐课件ppt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歌曲 《送别》 课件PPT

—— 李 叔同《送别》
送别
1=C
4 4
稍慢 深情地
..
5 35 1 6 1 5
5 12 3 21 2
(美)奥德维曲
.李叔同填词
0 5 3 5 1. 7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 .
61 5
5 2 3 4. .7 1
0 61 1
晚风 拂 .柳
7 67 1
笛 声. 残 , 夕 阳 山 外 山。 .
.
渐慢
5 3 5 1. 7 6 1 5
5 2 3 4. 7. 1
0
晚风 拂 柳 笛 声 残, 夕阳 山 外 山 。
《送别》
节拍 速度 力度 情绪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
忧伤 惆怅 深情
1、请同学们下来自己搜集其它对我们有帮助的 影视作品。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2、熟练的唱会《送别》、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 的情感。
现在我们的在学校唱的歌曲叫做“校园歌曲”,有
《澎湖湾》《童年》等,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 校唱什么呢?
学堂乐歌是以旧曲添新 词为主,用中国的民歌 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 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李叔同 祖籍浙江 省平湖县,1880年生 于天津,是中国学堂 乐歌的杰出代表, 1918年8月披剃出家, 法号弘一。学堂乐歌 代表作品:《送别》、 《西湖》、《春景》 等。
影片透过一个小女 孩纯真的眼光,展示了20 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和当时 那种愁云惨雾的生活。
主人公6岁的小英子 住在城南一条小胡同里。 影片围绕小英子和她身边 的故事展开。是一部表现 童年往事的影片。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送别
1=C
4 4
稍慢 深情地
..
5 35 1 6 1 5
5 12 3 21 2
(美)奥德维曲
.李叔同填词
0 5 3 5 1. 7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 .
61 5
5 2 3 4. .7 1
0 61 1
晚风 拂 .柳
7 67 1
笛 声. 残 , 夕 阳 山 外 山。 .
.
渐慢
5 3 5 1. 7 6 1 5
5 2 3 4. 7. 1
0
晚风 拂 柳 笛 声 残, 夕阳 山 外 山 。
《送别》
节拍 速度 力度 情绪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
忧伤 惆怅 深情
1、请同学们下来自己搜集其它对我们有帮助的 影视作品。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2、熟练的唱会《送别》、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 的情感。
现在我们的在学校唱的歌曲叫做“校园歌曲”,有
《澎湖湾》《童年》等,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 校唱什么呢?
学堂乐歌是以旧曲添新 词为主,用中国的民歌 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 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李叔同 祖籍浙江 省平湖县,1880年生 于天津,是中国学堂 乐歌的杰出代表, 1918年8月披剃出家, 法号弘一。学堂乐歌 代表作品:《送别》、 《西湖》、《春景》 等。
影片透过一个小女 孩纯真的眼光,展示了20 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和当时 那种愁云惨雾的生活。
主人公6岁的小英子 住在城南一条小胡同里。 影片围绕小英子和她身边 的故事展开。是一部表现 童年往事的影片。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歌曲《送别》PPT课件

零地 外 柳 连 古
落之 山 笛 天 道
角
声
边
残
制作人:王生梅梅
-
2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 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
10
hu
-
11
hu
-
12
城南旧事介绍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 《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 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 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深深地 刻印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 约、哀婉之美。
-
4
问题
歌曲的节拍、速度 力度、调号
-
5
hu
-
6
《送别》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mp
D调
-
7
《送别》
一起在来听听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
8
hu
-
9
《送别》
:忧伤、惆怅、深情。
特点: 歌曲旋律平缓悠长,
凄美柔婉,节奏比较简单,表达 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 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 的思想情感。
-
16
-
13
赠汪伦李白ຫໍສະໝຸດ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唐送代孟浩李然白之广陵
李叔同《送别》课件

“夕阳山外山”一句,虽则五 字,却将笛声悲残的情绪,渲染 上一层更浓重的色彩,凄迷的残 阳,夕照着连绵远山,空蒙落寞,
无边无际,又使离绪愁情更深广
地扩展开来。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这是诗人感慨送别之后,即将感 到的孤寂和伤感。
“天之涯,地之角”,用两个极 端空阔中的极端疏离,表示朋友间分 离的极端阻隔。“知交半零落”,由 惜别而转入哀伤,语蕴沉痛,几多哀 伤。
送别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
名文涛,字叔同,别名息霜, 浙江平湖人。1880年生于天
津。少年时期即多才多艺,
书画诗俱佳。
1898年携眷旅居上海,与友人结 “城南文社”,颇有诗名。1905年留
学日本,入东京上野美术学校习油画
兼水彩画,后又进东京音乐学校学钢
琴、提琴和作曲,创作歌曲多种。在
时代的局限性的表现,但也展现作者的
创造力,也说明用新形式的白话新诗也 可以达到古典的高度。
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 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 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 — — 尤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的 二十世纪。
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
“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
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
此句以景抒情,视觉形象对情
感的表达起暗示性作用。随着想象
展开的是离绪愁情的展开,开始犹
如长亭般的一点,渐渐延成古道似
的一条线,慢慢洇濡弥散开,像青
草一样铺满大地,充塞苍穹。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此句从视觉引入听觉。晚风拂柳,
暗示折柳相送的典故。笛声残,一
“残”字写出笛声如泣如诉的落寞惆
怅,为送别添了几分悲凉气氛。
《送别》课件PPT

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说:“叔同
兄,我家破产了,我要去京城了,咱们后会 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 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 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随后,李叔同返 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 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 佳作。
• 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 姻自主男女平等。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 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 、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 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 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
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以表不舍之情
。
《送别》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至天际)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
送别背后的故事
• “天涯五友”,即 许幻园和李叔同、张小楼、蔡小香、袁 希濂。李叔同从天津来到上海求学,年少才盛,很快加 入了以切磋诗词文章为目地的文艺团体"城南文社",城 南文社的活动地点在许幻园的城南草堂,李叔同加入文 社后立即显示出了出众的才气,第一次参与就获得了第 一名。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家中富有,为人也慷慨,
言行,那么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晚风吹拂着柳枝轻动,斜阳依依,山水叠嶂)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千山,能留在身边的能有几人呢?)
(生命中些知己朋友啊,早已经天涯海角,万水
•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谁都无法改变的事情)
(人生总是欢聚的时候少,离别的时候多,这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的口碑。(博爱之心)•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 、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 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 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 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
音乐《送别》优质课PPT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8
.
9
.
10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将 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 是悲伤的,让我们珍惜现 在的相聚,珍惜彼此之间 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地 久天长!
再见!
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 的歌声中下课吧!
.
11
在我们的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是悲伤的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相聚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第二课时
.
1
.
2
.
3
复习指导
1、本首歌曲是几 拍子的歌曲?
2、如何打拍子? 3、歌曲的速度怎
么样?
4、我能读唱歌谱。 5、我能有感情的演
唱歌曲?
.
7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 或者诗歌文章呢?
送别 音乐ppt课件

在西方文化中,送别歌曲通常以抒情 和感性的方式表现离别的情感,如《 再见》、《祝你一路顺风》等。
在印度文化中,送别歌曲通常以浓郁 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音乐元素表现离 别的情感,如《印度之歌》、《告别 之歌》等。
在日本文化中,送别歌曲通常以简洁 、优美的旋律表现离别的情感,如《 樱花》、《故乡》等。
04 送别歌曲的影响
音乐结构
送别这首曲子主要运用了吉他、钢琴 等乐器,这些乐器能够很好地表现出 离别的情感。
送别的音乐结构非常清晰,分为前奏 、主歌、副歌等部分,这种结构使得 音乐更加有层次感,更加动人。
音乐与情感的结合
送别的音乐与情感的结合非常紧密, 通过音乐的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使听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离别的情感。
CHAPTER
对后人的启示
珍惜当下
送别歌曲传达了对离别之 痛的深刻感受,使后人更 加珍惜与亲朋好友相处的 时光。
感恩与回报
通过送别歌曲中的情感表 达,教育后人懂得感恩与 回报,珍惜亲情、友情和 爱情。
人生感悟
送别歌曲引发对人生意义 的思考,使后人更加深刻 地理解生命、离别和重逢 的意义。
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李健
李健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处理,赋 予这首歌曲独特的韵味。
现场演出与录音版本比较
现场演出
现场演出能够带给观众更加真实、互动的体验,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真实。
录音版本
录音版本则可以经过后期制作和处理,更加精细和完美地呈现歌曲的旋律和情 感。
谢谢
THANKS
03 音乐与文化
CHAPTER
送别文化概述
送别文化是一种表达离别之情的文化,是人们在离别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习俗和仪 式。
送别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下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 情感和思考。
送别音乐课件ppt

新技术与音乐创作
新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音乐制作、虚拟 现实技术等,为送别音乐的创作和呈现带来 更多可能性。
创新思维
鼓励音乐创作者发挥创新精神,突破传统创 作模式,探索送别音乐的新形式和表现手法 。
THANKS
感谢观看
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送别音 乐,这些音乐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和传统。
送别音乐的文化价值
送别音乐具有情感表达和沟通的作用,能够抚慰离别之痛, 给予心灵慰藉。
送别音乐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传唱和演绎,将传 统文化和价值观代代相传。
06
送别音乐的未来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音乐元素
保留和挖掘传统送别音乐的独特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详细描述
祝福的温暖通常以欢快、明朗的旋律和积极向上的歌词为特点,营造出一种温馨、快乐的氛围,使人们感受到对 离别者的祝福和美好祝愿。
重逢的喜悦
总结词
重逢的喜悦是送别音乐中的另一种情感,它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和喜悦。
详细描述
重逢的喜悦通常以快速、跳跃的旋律和充满期待的歌词为特点,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氛围,使人 们感受到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和喜悦。
送别音乐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送别音乐的历史背景 • 送别音乐的种类与特点 • 送别音乐的情感表达 • 送别音乐的演奏与欣赏 • 送别音乐的文化意义 • 送别音乐的未来发展
01
送别音乐的历史背景
古代送别音乐的起源
起源时间
古代送别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公元前几千年,随着人类社会的
出现而产生。
其内涵。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歌词内容
苏少版音乐六上《送别》课件1

2、同桌合作读歌词,一 人一段,体会歌曲情感。
(2分钟汇报)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情绪 忧伤 深情
自学指导二:
1、我能把简谱读下来。 2、我会填歌词。 3、我会有感情的演唱歌 曲。(3分钟)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 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学习目标:
一:理解歌曲《送别》所 表达的 情感.
二: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 唱歌曲《送别》
自学指导一:
1、歌曲节拍是多少?如 何打节拍?速度怎样?
送别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2分钟汇报)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情绪 忧伤 深情
自学指导二:
1、我能把简谱读下来。 2、我会填歌词。 3、我会有感情的演唱歌 曲。(3分钟)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 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学习目标:
一:理解歌曲《送别》所 表达的 情感.
二: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 唱歌曲《送别》
自学指导一:
1、歌曲节拍是多少?如 何打节拍?速度怎样?
送别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 歌名是什么?
音 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乐
(忧伤、惆怅、离别、深情)
1
送 别主
讲 人 : 吴 羽
2
作
者
简
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 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 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 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 他谱曲的。
6
7
歌
节拍: 4/4
曲
速度: 中速稍慢
分
力度: 中弱mp
析
调号: C调
8
歌
歌曲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
曲
奏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
友人分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
特
的思想情感。
点
9
知
识
扩
展
D.C. 反复记号——从头反复 Fine 结束记号
10
大家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古诗?
11
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14
再 见
15
3
歌 曲 简 介பைடு நூலகம்
送别这首歌曲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 乐歌,也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主要表 达了作者对友人分别时的离愁情绪,对友人依 依不舍的情感。
学堂乐歌:清末年初,一些有抱负、有理 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借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曲调,为其填上词,编成 新歌,常见的学堂乐歌大多采用中国经典诗词 来填词,典型的代表作就由我们接下来要学唱 的歌曲《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3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清新、淡雅、 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 同学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 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 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 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 们将来的离别不遗憾。
4
《城南旧事》介绍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 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插 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你们 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 《送别》的旋律在淡淡的哀伤的情节的发 展数度响起,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上, 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 哀婉之美。
5
音 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乐
(忧伤、惆怅、离别、深情)
1
送 别主
讲 人 : 吴 羽
2
作
者
简
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 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 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 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 他谱曲的。
6
7
歌
节拍: 4/4
曲
速度: 中速稍慢
分
力度: 中弱mp
析
调号: C调
8
歌
歌曲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
曲
奏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
友人分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
特
的思想情感。
点
9
知
识
扩
展
D.C. 反复记号——从头反复 Fine 结束记号
10
大家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古诗?
11
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14
再 见
15
3
歌 曲 简 介பைடு நூலகம்
送别这首歌曲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 乐歌,也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主要表 达了作者对友人分别时的离愁情绪,对友人依 依不舍的情感。
学堂乐歌:清末年初,一些有抱负、有理 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借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曲调,为其填上词,编成 新歌,常见的学堂乐歌大多采用中国经典诗词 来填词,典型的代表作就由我们接下来要学唱 的歌曲《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3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清新、淡雅、 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 同学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 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 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 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 们将来的离别不遗憾。
4
《城南旧事》介绍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 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插 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你们 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 《送别》的旋律在淡淡的哀伤的情节的发 展数度响起,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上, 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 哀婉之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