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桥台施工方案

重力式桥台施工方案

1、基坑开挖

⑴在开挖范围内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坡面危石浮土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机械顺利进场,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⑵测量组放样前通知测量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查看。测量组放样处基坑开挖边界,将基坑大样用石灰线标出,保证轴线、边线位置及标高准确无误。

⑶开挖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局部遇到大的孤石和坚硬岩石时采用了液压破碎器处理,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边坡稳定性,由于其边坡为石质边坡,稳定性较好,但要对一些危石和凸起的孤石进行处理,避免滑落,消除安全隐患。另在开挖此类基坑时若发现坑边缘顶面土有裂纹情况出现,及时停止开挖,撤出机械人员,通知监理工程师商讨采取措施。

⑷开挖时对基坑周围的汇水面开挖排水沟,将汇向基坑的水排走,并保持基坑壁的干燥程度。

⑸为避免机械开挖时超挖,现场测量人员适时进行测量,在距离设计标高上10~20cm时停止使用机械开挖,改用人工开挖,有超挖部分将松动部分清除。

⑹基底开挖完成后基坑地面平整、干净、无松土,基底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偏差也符合下列规范规定:

①基底的平面位置在设计要求之内,满足基础施工作业的需要。

②基底高程偏差在+50mm~-200mm之间。

⑺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坑地面的各部分进行承载力检测及地质物探,经试验室确定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施工下道工序。

⑻挖至标高后承载力检测及时进行,避免了基坑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保证其承载力。弃土及材料及时运走,避免荷载过大,造成基坑壁塌方。

⑼基坑开挖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顶面有动荷载时,其边缘与动荷载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动荷载较大时宜适当加宽护道;若水文和地质情况较差时,应采取加固措施。②基坑的坑壁坡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当基坑为土质构造且均匀,基坑坑壁的坡度可依据规范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当土的湿度有

可能使坑壁不稳定而引起坍塌时,基坑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

2、基坑混凝土浇筑

1)模板安装

基底经承载力检验合格后,开始扩大基础混凝土浇筑准备。首先应在基底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然后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使用前清洗模板上的污渍,并涂抹脱模剂。模板安装使用汽车吊进行安装,及时上紧法兰螺栓,并在接缝处使用双面胶黏贴。模板使用拉杆对拉加固,拉杆间距为80cm×80cm。模板安装过程测量人员使用全站仪校准,确保了模板安装的准确性。

2)混凝土浇筑

⑴报检。模板安装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及质检部部长进行自查,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同意后开始混凝土浇筑。

⑵片石准备。在砼浇筑前,现场准备片石,采用的片石质地坚硬、密实、耐久、无裂缝和无风化,片石厚度在15cm到30cm之间,片石应清洗干净并润湿饱水。片石混凝土中片石的比例控制在了20%以内。

⑶混凝土。混凝土拌合在拌合站统一拌合。混凝土的运输使用罐车运输,混凝土使用溜槽或者吊斗进行施工。施工过程做好坍落度试验,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

⑷片石砼施工。首先在基础底面均匀浇筑20cm的混凝土,然后均匀抛掷一层片石,片石不得堆积,然后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并进行振捣,然后再抛掷一层片石,在浇筑一层混凝土,再进行振捣,以此类推浇筑完成这一节的高度。片石抛掷应注意:均匀分布抛投,净距不小于150mm,距离模板和顶面的距离大于150mm。每节混凝土间设置施工缝,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散层,且满足:①凿毛应露出新鲜混凝土,且外漏的粗集料应分布均匀,表面凹凸高度宜在2~20mm;②凿毛必须采用人工凿毛,不得使用风镐进行,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 2.5MPa;③混凝土凿毛不得采用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终凝前)划痕或插捣等方式代替凿毛;④施工缝的接茬可以在每节的顶面埋置片石。

⑸混凝土振捣。从边到中用振捣棒插入振捣,一般快插慢拔,在靠近模板处不能碰撞,以免造成漏浆,振捣要要均匀、密实、无气泡、空隙、分离振动,也不能过振出现离析和泛砂现象。在模板角落和振动棒无法达到的地方,用钢钎插

捣密实。

3、桥台模板安装

根据扩大基础在扩大基础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施工桥台台身。

⑴对基础顶面进行凿毛处理。

⑵桥台采用分节浇筑,每节高1.5m,每节浇筑前做好凿毛处理。

⑶由于桥台的前墙及侧墙有不同的角度,为保证每次浇注成型后外观质量,施工前测量组应做好测量方案,具有倾斜角度的结构。

⑷模板使用前进行修整和清洗,使用前或者长时间不用时刷脱模剂;模板使用汽车吊进行安装,及时上紧法兰螺栓,并使用了拉杆对拉牢靠,在模板接缝处使用双面胶黏贴,确保不漏浆,尤其在台后的两倾斜面的交角处加强了模板接缝处理。在接缝处使用竹胶板或者特制异形模板进行安装。

⑷模板安装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及质检部部长对其进行检查,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4、台身混凝土浇筑

台身混凝土浇筑类同扩大基础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片石规格及抛掷的要求同扩大基础里所述。后节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前节试验室检验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开始凿毛、支模浇筑下节台身。在支模过程中,测量组使用全站仪校准模板安装位置,确保了墙身的偏移和竖直度。

5、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项目部积极进行了覆盖养护,使用土工布覆盖,同时洒水养生,使混凝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有模板的地方,现场喷水润湿模板。混凝土洒水养生保持7天。

6、模板拆除

由于桥台结构物所用的模板均为较大钢模板,因此在模板拆除时缓慢进行,大风天气不进行拆除,确保安全并不破坏结构物棱角。模板拆除后对方平整,并及时进行了清洗,便于下次使用。

7、台帽施工

⑴在U型台施工完成后其顶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除碎渣,露出粗骨料。

⑵台帽模板体系采用侧模包底模的方式施工台帽。安装台帽盖梁的底模,施

工时可以在其下面垫相应尺寸的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使用胶条将缝隙封固牢靠。

⑶绑扎台帽钢筋。台帽钢筋应注意控制水平主筋的间距、箍筋的下料长度及间距,施工时应注意埋置挡块、背墙、支座垫石钢筋,控制其深入背墙的长度,预埋件预埋时应通过测量组测量放样进行控制,钢筋外侧使用3cm的砂浆垫块用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

⑷安装台帽侧模板,模板面板采用竹胶板,竹胶板后以间距15cm布置方木,背肋采用型钢并使用对拉杆锚固抱紧底模,木板使用前刷脱模剂,接缝使用胶条封固。

⑸浇筑台帽混凝土,振捣后进行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对背墙部分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绑扎背墙钢筋,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将背墙钢筋伸入侧墙中。背墙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时应使用方木及型钢做好加固,做好模板接缝处理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背墙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避免混凝土的冲击力使模板发生变形或者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