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1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2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酶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3.掌握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

二、教学准备:1.电脑或投影仪;2.酶的相关实验材料。

三、教学过程:1.酶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a.酶是一类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的生物催化剂;b.酶的分类:根据催化物质的性质,酶可分为氧化酶、水解酶、脱氢酶等。

2.酶的作用和本质(30分钟)a.酶的作用: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最终结果;b.酶的本质: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c.酶的活性位点:酶通过活性位点与底物结合,从而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20分钟)a.酶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如消化、呼吸等;b.酶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酶在细胞合成、修复和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酶的应用领域(25分钟)a.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如制作面包、啤酒等;b.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如引物合成、基因扩增等;c.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如检测血糖、肝功能等。

5.实验演示(30分钟)a.导师以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酶的活性;b.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实验结果。

四、教学总结(10分钟)a.进一步强调酶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b.学生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酶的作用和本质一、酶的定义和分类-酶是一类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的生物催化剂;-酶的分类:氧化酶、水解酶、脱氢酶等。

二、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作用:加速化学反应速率;-酶的本质:蛋白质组成,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酶的活性位点:与底物结合,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反应。

三、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消化、呼吸等;-细胞活动中的作用:合成、修复和分解过程。

四、酶的应用领域-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面包、啤酒等;-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引物合成、基因扩增等;-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血糖、肝功能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充分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并认识到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酶的作用和本质的知识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
4. 实验报告和观察结果: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观察力,以及他们能否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实验报告,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4. 题目:请举例说明酶在人体内的应用。
答案:酶在人体内广泛应用于消化和代谢过程。例如,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胰蛋白酶能进一步分解胃蛋白酶分解后的产物,淀粉酶能分解淀粉等。
5. 题目:请简述酶的本质。
答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酶由氨基酸组成,而RNA酶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6. 题目:请解释为什么酶具有专一性。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酶的作用和本质”。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酶的概念、酶的特性、酶的作用机理以及酶的本质。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掌握酶的基本特性,了解酶的作用机理,并理解酶的本质。
1.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酶的作用和本质,使学生建立生物体内酶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的基本概念,形成对生命现象的系统认识。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酶的作用和本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对酶的特性进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 学生在拓展过程中应关注酶的作用机制、专一性、高效性等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3. 课后拓展活动:
- 组织学生参观医学实验室或生物技术企业,了解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和过程。
-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拓展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和借鉴。
- 鼓励学生撰写拓展学习报告,总结自己在课后拓展中学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2)讨论法:针对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等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生物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导向学习: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酶的特性和作用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酶的概念、特性和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酶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九.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酶与生物催化》。
- 视频资源:《酶的专一性研究进展》、《酶与人体健康》。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了解酶在医学诊断、环境保护和生物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高一生物必修一课型:新授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目标】1、理解酶的作用2、掌握活化能的概念3、掌握酶的本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和本质2、教学难点:活化能的概念【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773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丝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子里,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肉块消失了。

思考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呢?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掌握酶的作用、本质以及活化能的概念2、理解加热、无机催化剂和酶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认真阅读P76~P80,限时2分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把知识点、重难点和疑难点做出标记。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1、什么是细胞代谢?2、通过自学探究实验完成下面表格3、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什么是无关变量?4、什么是对照实验?5、活化能的概念是什么?6、在过氧化氢的分解中,加热、加FeCl3溶液、加肝脏研磨液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7、酶的本质是什么?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学生展示(二)点拨课本P78图5-4示意图,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有机催化剂的原理也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是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加热只是给参加反应的分子本身提供能量,使其更易达到活跃状态。

六、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酶的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①加热(给H2O2本身能量)酶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完成课本P80习题。

九、板书设计(同思维导图)十、教学反思。

酶的作用与本质 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与本质 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洛阳市第十二中学何婷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酶的作用和本质》是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以实验为载体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对酶的本质进行探索。

同时在本节课学生也将系统学习生物实验的常用方法和实验设计原则。

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结合教学大纲,本课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说出酶的化学本质。

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能力目标】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教学难点】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②高一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一定的探究水平;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对策:①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②由于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欠缺,在探究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总结。

三、教学策略分析1、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探究式学习2、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法——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现象记录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掌握酶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探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酶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酶的作用:介绍酶的作用机制和类型,通过实例讲解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2. 酶的本质:介绍酶的化学本质和结构特点,探讨酶的催化机制。

3. 酶的特性:介绍酶的催化活性、特异性、稳定性和调节性等基本特性。

4. 酶的测定:介绍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5. 酶的应用:介绍酶在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以及酶工程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酶的测定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酶活性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实验器材和试剂:酶标板、酶活性测定试剂盒、pH试纸等。

3. 视频资料:酶的作用和应用的相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酶的测定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酶活性测定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酶的作用机制和本质。

5. 案例分析:分析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酶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酶的测定和应用的理解,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酶活性测定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案例。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酶的概念、作用及特性的理解。
2. 强调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酶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酶有哪些特性?它们在生物体内有什么作用?”
- 酶的专一性使其只能催化特定化学反应。
- 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具有最适条件。
- 酶抑制剂可以调节酶活性,影响生物体代谢。
板书设计示例:
```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酶的概念
生物催化剂:蛋白质/RNA
二、酶的特性
1. 高效性:显著降低活化能
2. 专一性:特定化学反应
3. 作用条件温和:最适温度、pH
三、酶的作用
答案:
- 温度: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有一个最适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变性失活。
- pH: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有一个最适pH值。pH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影响其活性。
4. 请举例说明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 酵母酶:在面包制作过程中,酵母酶能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发酵膨胀。
加速化学反应
维持生命活动
四、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 温度:最适温度范围
2. pH:最适pH值
3. 抑制剂:调节酶活性
关键词:催化、高效性、专一性、温度、pH、抑制剂
```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同时通过图示、颜色等设计元素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第一课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

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

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问题诊断在教材中,“酶的本质”的科学探究历程中,大段的文字有时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成一则短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酶的作用”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的,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的设置往往顾此失彼。

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恰当的“诱”(如:事先制作好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的表格,清晰明了,就不容易出错了。

),学生积极地“思”,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实验技能,通过合作、交流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建构教学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经历与科学家研究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4.2能力目标学会实验探究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5 教学重点与难点5.1教学重点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是高中生物诸多实验的核心部分)5.2教学难点1.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虽然高一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对于试管中的纯化学反应已很熟悉,但是对于活化能的概念首次接触,并且比较抽象,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对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6 教学过程6.1 联系生活,兴趣导入展示榨好的浓稠新鲜果汁,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状态,随后添加果胶酶,让学生观察果汁的变化,学生会发现果汁变澄清。

问:那这是一种什么物质,能起到这种神奇的效果呢?从而引入本节——“酶”。

那酶的作用是什么?酶的本质到底又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有目的地进入此课的学习。

衔接语: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完成表一,并根据所观察的现象总结酶的作用。

表一:6.2 分组实验,酶作用的探究分组方案:全班48人,分成6组,每组8人,组内每两人一小组(共4小组),分别处理4支试管,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其中三组记录同一时间(如2分钟)4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多少,另外三组记录4支试管气泡释放完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反映H2O2分解的速度。

实验完成最快的一组选派代表展示表一的内容,讲解实验结果,其他组对比自己组表格完成情况进行提问、补充。

最后一起讨论两个问题:1.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又有哪些? 2.对照组是几号试管?实验组是几号试管?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证明酶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实验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次备课:实验中有的小组得不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能使学生更加印象深刻的掌握知识。

如:有的学生把FeCl3溶液与肝脏研磨液共用同一只滴管,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衔接语: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酶具有高效性,那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0相关内容,得到答案。

衔接语: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酶的作用,那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6.3 短剧演出,酶本质的探究选出6位学生,1位学生作为旁白,5位学生分别扮演巴斯德、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奥特曼5位科学家,并将美国科学家奥特曼改编为大家熟悉的动画片中的奥特曼,在课前指导大家排演。

上课时,通过短剧的形式,将科学家们的发现历程简短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幽默的剧情让学生了解了酶本质的探究历程。

最后对科学家发现之路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设计意图:短剧演出使酶的探究历程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及时记忆的效果。

衔接语:通过短剧,我们了解了酶本质探究历程的不平坦,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崖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思想升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体验生物学研究基本思想,从而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衔接语:根据酶作用和本质的学习,我们不难得出酶的定义。

6.4总结归纳,构建酶的定义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论证了酶的作用通过短剧的形式了解酶的本质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得出酶的定义与教材中给出的定义作对比,加深对酶定义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采用了建构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己实验,思考得出结论,进一步的进行总结、归纳,构建酶的定义,加强了系统性的培养。

衔接语:最后,请各小组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加酶洗衣粉的广告词。

6.5学以致用,加强了系统性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对前置作业中加酶洗衣粉广告词进行评选,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小组间进行评价、打分。

例如,酶(没)你不行。

设计意图:将学生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二.酶的本质场所1.探索历程1.细胞代谢实质2.酶的含义意义(1)合成场所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2)化学本质3.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2)原理(3)意义7 设计说明本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会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的自变量,以及观察、检测因变量和对照设置方法等;通过短剧演出,将科学家们发现的历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认识到酶的本质;通过马克思的名言提高了学生对科学发现的认识,明白了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思想进一步升华。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亲身体会、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附:导学案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考点解读】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

【学习重点】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学习难点】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2.提高变量的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场所:1.细胞代谢实质:各种的总称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水浴加热、FeCl3溶液中的Fe3+、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均可影响H2O2分解为H2O和O2的速率。

(2)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3)实验现象分析:①与1号试管相比,2、3、4号试管明显有气泡产生,说明90℃水浴加热、Fe3+、、过氧化氢酶都可以促进H2O2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②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明显比3号试管快,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的多。

(4)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催化效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5)实验中的相关变量:①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号试管,实验组是____________号试管。

(6)注意事项:①要选用新鲜的肝脏②肝脏要制成研磨液③FeCl3不能与研磨液共用一支滴管④卫生香勿碰触气泡或插入液面以下⑤H2O2有腐蚀性,勿触及皮肤3.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所需要的能量。

(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条件下快速进行。

〖例1〗选用新鲜肝脏做酶的高效性实验,是因为新鲜肝脏中( ) A.含Fe3+多B.过氧化氢酶易发挥作用C.含的酶的种类多D.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强〖例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无催化剂时,不会分解为水和氧气B.过氧化氢和水一样无色无味,对皮肤无害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D.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平衡会向分解一侧移动二.酶的本质1.探索历程:读P81资料分析,总结酶的含义。

2.酶的含义:(1)合成场所:(2)化学本质:具有,绝大多数是,极少数是。

思考讨论:酶的产生和发挥作用一定在细胞内进行吗?〖例3〗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当堂达标】1.下列关于酶的概念,最准确的叙述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B.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C.酶是一种蛋白质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3.斯帕兰札尼发现,放在鹰胃内的肉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了。

这主要是由于鹰胃内有起了作用的( )A.胃蛋白酶D.胃淀粉酶C.盐酸溶液D.物理性摩擦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不在核糖体上合成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5.与验证酶的高效性成功与否关系不大的是( )。

A.试管是否干净B.肝脏是否新鲜C.卫生香是否点燃D.是否有对比实验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作者:姚秉周单位:惠民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