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09880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考核 自考考试大纲

09880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考核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考核大纲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考核课程代码:09880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核应考者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应考者所学知识及能力的综合测试,应考者取得本科毕业文凭必须通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考核,未参加专业毕业考核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本科毕业文凭。

二、选题依据和范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自学考试毕业考核,应考者应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围内进行选题。

1、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

论文选题必须注意其理论价值,反映公共事业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注重公共管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能结合实际问题,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建议,体现选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2、问题导向。

论文一般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新出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或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结合工作经历选题。

应考者可以结合自己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教育、卫生、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的工作经历选题,也可以从其它视角探讨公共事业管理和发展选题。

4、选题和写作大纲的确认。

应考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写作大纲的修改、确定工作,未经导师同意或确认而形成的论文,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三、考核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要求(一)考核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考核的目标是在学习期间内全面了解、检查应考者综合运用所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提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检查应考者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公共事业管理》提纲

《公共事业管理》提纲

《公共事业管理》提纲一、目的及要求: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减轻财政压力,促进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使人们更容易分享文明进步的成果。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员应该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特征、内容、职能及手段,更好地理解我国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目标、作用以及提高我国各项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1.《公共事业管理》魏志春著2.《公共事业管制要论》周林军著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崔运武编著4.《公共事业管理学》娄成武郑文范著二、教学时间及考核方式:共安排76 学时,其中面授24 学时,答疑辅导4 学时,课外自学48 学时;结业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形式。

三、授课内容:第一讲公共事业管理概述一、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一)公共事业的含义及特征1、公共事业的含义:“公共事业”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公共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事业。

2、公共事业的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超前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及特征1、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2、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非营利性;服务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来说,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从狭义来说,是指行使行政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即行政组织。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目三《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目三《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公共管理学这一学科研究主要对象、内容以及公共管理与相关学科之间关系、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了解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

《牛津英语词典》对行政的解释是:一种行政的活动,这种活动又被理解为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管理一词则被定义为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

2、理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公共行政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管理;公共管理关注的不是过程与程序,而关注取得的结果以及对结果获得负个人责任。

3、理解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效率意识不强;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强调责任;公共部门比私人部门人事管理复杂得多;公共管理包括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在政治环境中运行。

4、了解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对公共物品的定义。

理解公共物品的分类方法,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也可以分为有形貌的公共物品与无形的公共物品。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发展1、了解公共管理学发展的三大范式转变。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其学术框架建立始于怀特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与威洛比的《公共行政原理》。

到现在,公共管理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管理)。

2、理解公共行政学范式建立及其批评。

公共管理学始于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提出行政——政治二分理论,以行政效率作为最高目标。

古利克、厄威克合编的《行政科学论文集》将行政学基本原则概括为“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七大原则。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公共管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公共管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公共管理学》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公共管理学》教材而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识记:(1)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特征;(2)公共事务的涵义;(3)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涵义。

2、理解:(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2)公共管理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3)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应用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4)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途径及研究方法。

3、运用:(1)落实公共管理学对当代中国现代发展的意义:(2)运用公共管理学原理解决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1、识记:(1)科学管理思想及其管理主义的开创者;(2)在管理发展史上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创了对人及其行为研究的新路径;(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麦克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特的“双因素理论”;(4)系统学派、权变理论学派;(5)决策学派;(6)企业再造、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概念;(7)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8)政府失败;(9)交易费用的概念。

2、理解:(1)科学管理思想及其管理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对公共管理学的启示;(2)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启示;(3)布坎南等人关于导致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4)布坎南关于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

(5)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程;(6)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3、运用:(1)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意义;(2)政府失败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启示。

(3)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实践模式对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借鉴。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1、识记:(1)组织的概念;(2)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3)公共组织的特征;(4)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类型;(5)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6)政府的概念;(7)非营利组织的概念;(8)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9)领导的概念;(10)领导者影响力的类型;(11)领导方式的类型;(12)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及其公式表示;(13)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14)(2)韦伯关于权威的三种类型。

初试考试大纲范本

初试考试大纲范本

初试考试大纲:专业代码:1204专业名称:公共管理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公共管理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及非营利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规律的科学,包括管理的价值、主体、对象、方式以及管理依据等相关问题,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初步全面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课程内容: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王乐夫蔡立辉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导论1.1公共管理学概述1.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章主要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基本概念范畴、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途径、研究方法与学科特征的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关系的理解与熟悉;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产生、发展与演进规律的理解与熟悉。

2.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发展2.1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2.2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本章主要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各种理论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观点及其发展的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各种理论流派相互关系的理解与熟悉;检测考生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运用能力。

3.公共组织3.1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3.2 非营利组织3.3事业单位3.4公共组织的变革本章主要检测考生对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了解;检测考生对非营利组织特征与分类、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了解;检测考生对事业单位的含义与特征的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组织变革的理解与熟悉;检测考生运用公共组织理论以分析、解决我国公共组织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4.公共领导4.1公共领导概述4,2公共领导体制4.3领导方法4.4领导能力本章主要检测考生对公共领导含义与作用的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领导体制、领导方法、领导能力、领导方式的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领导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公共领导实践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doc

公共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doc

《公共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基本描述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 )学分:4学时:64 (课内实验(践):8 上机: 课外实践: )适用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课单位: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管理系课程负责人:许克祥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1。

许克祥。

公共管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书目:1。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内容概述:公共管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特征和管理科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不仅立基于管理学,同时还深受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影响。

公共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为终极目标,公共性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基础。

“公共性”和“管理"的结合使公共管理学更具交叉学科的特征。

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学习起奠基作用。

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秉承管理学的精神,力图融合其他等学科,将其各个环节研究贯彻于教学之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公共管理的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公共管理问题。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关注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关注公共管理理论创新。

二、考核要求和教学内容重、难点(考核要求:A—重点考核;B-一般考核;C—了解)三、考核方式考核办法为学期期终闭卷考试,总评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平时占20%(包括考勤、课堂参与、作业等),期终考试占80%。

四、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根据公共管理类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行政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意见以及安徽工业大学培养计划,同时依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在过去大纲的基础上修定.起草人:许克祥审核人:徐济益日期:2016/10/19。

公共管理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2021年上半年学位综合评定考试《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1、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考点:(1)公共行政学的起源、发展与局限。

(2)公共管理学诞生的背景。

(3)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4)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5)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政府部门管理考点:(1)政府职能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3)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内涵。

(4)政府再造的含义、措施。

(5)政府再造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

3、公共企业管理考点:(1)公共企业的性质、类型和作用。

(2)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3)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4)公共企业民营化应注意的问题。

4、非营利部门管理考点:(1)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作用与局限。

(2)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管理。

(3)非营利组织内部运作与管理。

(4)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5)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措施。

5、公共管理战略考点:(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征及产生的背景。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与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区别。

(3)公共部门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6、公共组织管理考点:(1)公共组织的特性和结构。

(2)公共组织的体制。

(3)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4)传统官僚组织的困境。

(5)现代公共组织设计。

7、公共部门决策考点:(1)公共政策的特征。

(2)公共政策环境。

(3)公共政策类型。

(4)公共决策模型。

(5)公共政策运行过程。

(6)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相关性。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点:(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职能。

(4)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之处。

(5)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6)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9、公共预算管理考点:(1)列项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

考研《公共管理综合》考试大纲

考研《公共管理综合》考试大纲
七、行政领导与公共领导
八、行政伦理、行政协调与政府公共关系
九、公共政策基本过程与分析方法
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十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十二、公共预算与管理
十三、公共信息资源与管理
十四、公共危机与风险管理
十五、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十六、公共治理变革与发展
十七、公共价值、公共性及其生成过程
十八、制度、制度变迁与国家竞争力
大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管理综合
二、招生学院(盖学院公章):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本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
二、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三、行政系统、行政环境及其互动关系
四、行政权力、行政法治与行政监督
五、行政职能演化与机构改革
六、行政组织与行政信息
十九、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六版。
2、杨冠琼,《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
3、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四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科目代码及名称
考试大纲
66公共事业管理概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测试考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职能、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和方法、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
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公共事业管理费用及配置效率分析、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内容比例:
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约5分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约25分
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约5分
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和方法约20分
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约5分
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约20分
其他内容约20分
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50分
1 •单选题约20分
2.多选题约20分
3 •判断题约10分
主观题约50分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