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ppt课件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PPT(25张)

电力网的分类
电力网 超高压电力网 区域电力网 地方电力网
■超高压电力网:电压等级在330~750KV,输电距离在
300~1000km。 ■区域电力网:电压等级在110~220KV,输电距离在50~ 300km。 ■地方电力网:电压等级在33~110KV,输电距离在50km以 内。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及特点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力网: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之间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网络。
变压器+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 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路+用户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加上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 电力系统+动力装置 ■一个具体的电力系统由以下的一些基本参量来描述: ■总装机容量:系统中所有发电机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计。 ■年发电量: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所发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计。 ■最大负荷: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以 千瓦计。 ■年用电量:接在系统上所有用户全年所用电能的总和,以千瓦计。 ■额定频率:我国规定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赫兹。 ■最高电压等级:指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以千 伏计。
核电站
■利用铀(或钚)在反应堆里核裂变。
§过程:原子能→热能→(汽轮机)机械能→电能 (如:浙江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 §核电站的特点 1、消耗燃料少—如容量为50万KW的火电厂,需燃烧 煤150万吨/年,而同容量的核电站,只需铀燃料20吨 /年。 2、燃烧时不需要空气助燃。 3、容量越大约经济。 4、有放射性污染。
电力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电力系统是由发﹑输﹑配﹑用电等设备和相应的辅助设备组成。电力系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
一、起源阶段(20世纪初-1949年)中国电力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的电力工业主要由外国资本主导,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技术引进,国内电力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然而,这一时期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起步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
重点是电力工业的国有化和电网的建设。
中国电力工业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
三、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现在)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电力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和电力设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四、未来趋势中国电力工业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国电力工业将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型。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将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也将推动电力工业的创新发展。
总结:中国电力工业经历了起源阶段、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向清洁能源转型,并推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为全球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况 ppt课件

8
1 电力工业发展简史(续5)
1947年:在杨树浦电厂建成了1台180t/h高温 高压锅炉和一台1.765万kW的背式汽轮发电机组 ,这是中国第一台高参数火电机组。
电 网 建 设
17
2 电网建设发展简史(续2)
解放后首项输变电工程 18
2 电网建设发展简史(续3)
三峡电网
❖ 1994年12月,三峡电网开始建设。 ❖ 装机容量32台(含地下电厂6台机组),单机 容量70万kW,年均发电量846亿kW·h,比全世界 70万kW机组的总和还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厂 。 ❖ 2009年三峡电站全部建成后,总功率为 18200MW,将通过15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和3回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向全国输电。
16
2 电网建设发展简史(续1)
❖ 东北地区:22、44、66、154、220kV;
❖ 华东地区:上海和江苏为33kV,南京和杭州为 13.2kV;
❖ 华北地区:22、33、35、77kV;
❖ 华中地区:湖北省为6.6kV;
❖ 西北地区:3-6kV; ❖ 广东:13.2kV; ❖ 广西:2.3kV; ❖ 山东:33kV。
宜宾
华东电网
溪洛渡 向家坝
华中电网
台
南方电网
湾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4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5
三峡大坝鸟瞰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王晶
36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概况
陈明军 讲授 699087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1.2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10.7月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 市郊的螳螂川上,中国第一座 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开工建设, 1912年5月28日发电,最初装机 容量为480 kW。 奥地利生成的水轮机,德国西 门子生成的发电机距今已经百 年还能正常运转发电。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13.4月,上海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 在杨树浦沈家滩建设江边电厂(今杨 树浦电厂),由英国商人投资建成。 装机容量4000kW。至1923年全厂装机 容量达到12.1万kW,1936年装机达 18.35万kW。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88.湖广总督张之洞从国外购进发电机发电,供广州总督府照明供电。 1890.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于1890年在台北创办兴市公司,为国人首创公 用电业,经营至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领为止。 1894.北洋水师大沽造船所(今新河船厂)安装了两台47.5kW直流发电 机组,供本厂照明供电。 1896.杭州世经螺丝厂自备发电厂发电。 1901.1月 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成立。 1902.天津法租界公议局在法国桥旁(今解放桥西岸)建设电灯房,安装 直流发电机组,专供法租界用电。 1903.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开办一座40kW的电灯厂,是内蒙古有电的开始。 1905.10月,镇江民营大照电灯公司两台75kW直流发电机投产,开始向 社会供电,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公用电厂,也是全国最早的民营电厂之一。
home
02
建国初期的电力工业
建国前的 01 电力工业
“文革”
时期的
电力工
03 业
04
文革后调整时 期的电力工业
改革开放后的电 力工业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史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史1. 开创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各地的电力企业开始陆续成立。
1902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电力公司——上海电灯公司。
此后,电力工业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
1921年,北洋政府成立了专门负责电力管理的机构——北洋电机公司。
它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规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3年,中华民国政府建立了电机监察局,进一步加强并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2. 发展壮大(1949年至198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电力行业的整体规划和建设。
在这一时期,大型的水电站和火电厂相继建设起来,解决了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对电力工业的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壮大。
3. 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1980年至今)1980年代,中国电力工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并引入了市场机制。
这为电力工业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工业逐渐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对接。
在技术上,研发和应用了新的电力科技,提高了电力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体制上,推行了电力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鼓励了多元化经营和市场竞争。
同时,中国电力工业也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电力工业还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电力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4. 未来展望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电力工业在承担供电任务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未来,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电力装备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
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和交流,为世界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张三,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电力出版社,2010年- 李四,中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年。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资料 共16页

目前水电开发已占到全国水电可开发资源 的22%,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1994年 12月开工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电 站,装机容量为240万kW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 是世界最大的 抽水蓄能电站,西藏的羊卓雍 湖水电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电站。
5002 d2 5 1.825(c0m )
习题2: 大气中等(Ⅲ级)污染地区的220kV 输电线如采 用普通悬式绝缘子(爬电泄漏距离28cm), 每串需要多少 片?比正常多否?如改用耐污秽绝缘子(泄漏距离39cm) , 每串需要多少片?
需要的爬电泄漏距离:
d 2k 2 V 2 c 0 /k m V 4c 4m 0
管理体制
我国从建国开始,就对电力工业发展十 分重视 1993年4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 撤消能源部,重新成立电力工业部。
2019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批准 成立国家电力公司。
从1988年到2019年这十多年,是我国电力 工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技术管理水平得 到了极大提高的时期。这期间,我们解决了 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缺电问题,调整了电力 结构,飞速发展了电网。
当时除东北仅有一条220kV线路和几条154kV线 路,其他地区只有以城市供电区为中心的发电厂及 直配线。中国当时的电力工业处于落后地位。
解放后快速发展期
1949--1978年,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全国发 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kW,发电量达到2566亿 kWh,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29.9倍和58.7倍,装机 容量的发电量分别跃居世界第845年 日本投降的八年抗战期间,中国电 力工业遭受了极大破坏。八年间, 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只增加9万kW。 这期间,国民政府主要在四川、云 南、贵州、陕西、甘肃等后方地区 共筹建了27个小电厂,总装机容量 只有2.84万kW。日本人基本控制了 东北与华北的电力。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一、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1、新中国电力工业背景(1949-1978)新中国电力工业是在传承解放前的“中共中央燃料工业处”的基础上起步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这个燃料工业处的基础上,组建了燃料工业部,管理全国的煤炭、石油和电力工业,但燃料工业部组建的初期,直接领导的仅有部分地区的电力工业,大部分电力工业由于建国初期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均由各地军事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
到1952年,全国的电力单位才被基本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图1为1952年时的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组织系统。
图1 1952年全国电力工业管理组织系统图1952年12月10日,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决定,燃料工业部决定,对电业管理总局进行改组,管辖范围由原来的华北、华东,扩大为全国,并先后成立华北、华东、中南电业管理局,管理地区电业基建和生产。
1953年月1日,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正式实行。
“一五”计划确定电力工业计划是,装机205万千瓦,期末(1957年)年发电量159亿千瓦时。
同时明确了“一五”电力建设方针:以建设火电(包括热电联产)为主,同时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进行水力电站的建设,并大力地进行水力资源的勘测工作,为今后积极地开展水电建设准备条件。
1953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改水力发电工程局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局下设8个部门,并组建水电试验所和东北、西南、华东水电工程局,以及中南勘测处及华北、西北水电工程筹备处。
1957年6月,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八大设计院正式成立。
1953年4月27日,我国第一台7.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吉林丰满电厂安装竣工。
丰满电厂位于第二松花江上,1937年开始兴建,二战后我国接管时容量13.25万千瓦。
作为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从1953年开始安装新机组,至1959年共安装6台,总容量达55.375万千瓦,为当时我国最大水电厂,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电建设人才。
后扩建为百万千瓦电厂。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资料共16页文档

在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的历次
改革中,成立国家电力公司标志 着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 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实现政企分开的历史性转折。电 力要发展,必须深化改革。
习题1: 试根据工作电压确定变压器220kV及500kV高 压出线端空气间距的安全距离(安全系数取为1.8)
d1225021.811(c0m )
电网也初具规模,建成330kV和220kV输电 线路533km和22672km,变电设备49万kVA和 2479万kVA.
1987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实现了历史性 的突破,达到了1亿kW。
此后,电力工业连续每年新投产发电机组都 超过1000万kW,从1987年仅用7年时间,全国发 电装机容量翻了一番,跨上2亿kW的台阶。
解放战争期间
从1946年到1949年,中国电力工业基本处于停 滞状态,仅在1947年在杨树浦电厂建成了1台180t/h 高温高压锅炉和一台1.765万kW的汽轮发电机组, 这是中国第一台高参数火电机组。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装机容量只有185万 kW、发电量43亿kWh,人均年用电量只有9kWh, 发电量容量和发电量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
资本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民
到193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 容量达到136.59万kW(不含台湾),
国 当时,最大的电力公司为上海电
力公司,装机容量16.1万kW。
初
1924年江苏建成了第一条
期
33kV输电线路,到1935年东北出 现154kV输变线路,输电配电网
络也相应得到发展。
电网建设
1972年我国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变电 工程—刘家峡经天水到陕西关中全长534km 的线路投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建国初期的电力工业
建国前的 01 电力工业
05
“文革”
时期的
电力工
03 业
04
文革后调整时 期的电力工业
改革开放后的电 力工业
3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82.7月 英籍商人立德尔(R.W.Little) 等人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西江路 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建发电厂,安装一台16 马力蒸汽发电机组,并沿外滩至虹口招商 局码头一带立杆架线,装设了15盏弧光灯。 同年7月26日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 在中国的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 于日本。
中国电力发展史
1
第一章 中国电力发展史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艰难创业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 缩影。从1882年中国电力工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力工 业是伴随着战争成长起来的,历经数次战争也未被击垮,但它的发展 极其 缓慢,历尽艰辛。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 完善,电力工业迅速恢复,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党和政府把 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置于国 民经济“先行”的地位,并在一定的 时期以电力为中心安排能源计划,在投资上给予倾斜。虽然有工作失 误造成的严重损失,但发展的速度还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 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电力工业实行集资力电、多家办电政策,进行以市 场化为基本取向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世界罕见的发展,扭转了长期的 缺电局面,基本满 足了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在需求。
它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电厂。却给 中国工人留下了这样的记忆:职工按 国籍不同被分为四个等级,最后一等 就是中国人,记过九次就要开除。
ho9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29.国民政府出台《电力民用监管条 例》、统一频率和电压、设立资源委 员会管理机构。
1929年中华全国民营电业联 合会成立,第二年加入了万 国电业联合会
ho7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10.7月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 市郊的螳螂川上,中国第一座 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开工建设, 1912年5月28日发电,最初装机 容量为480 kW。 奥地利生成的水轮机,德国西 门子生成的发电机距今已经百 年还能正常运转发电。
ho8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13.4月,上海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 在杨树浦沈家滩建设江边电厂(今杨 树浦电厂),由英国商人投资建成。 装机容量4000kW。至1923年全厂装机 容量达到12.1万kW,1936年装机达 18.35万kW。
h1o2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解放区电力事业的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 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分别接受日本侵略者当时修建的电厂。 但是,受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电力工业 总是千方百计的破坏和掠夺。1946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进 驻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电业局。7月18日,国民党在丰 满切断松滨线,对哈尔滨进行电力封锁。另外,国民党还 全部接管了沦陷区的电厂,将共产党的用电空间压缩的很 小。针对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努力争取,一方面 积极筹建自己的电站,分别在河北的平山县投建了忽忽水 电站、山西的长冶县投建了刘伯承电厂。
ho4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88.4月清政府从丹麦祁罗弗 洋行购买15kw发电机组一台, 在北京中南海西门外盔头作北 侧饽饽房,建成西苑电灯公所, 专供宫廷照明用电;12月14日 将装在西苑慈禧寝宫仪鸾殿的 第一盏电灯点亮。
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 北京出现电灯的时间比 上海整整晚了6年
ho5 me
h1o0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37.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 侵略中国,随日军所占之所,均将电 厂强占军管,由日本电力联盟派人进 行管理。 万kW的上海闸北 水电公司发电厂主要设备在日军炮火 下收到严重损坏;11月,日军占领上 海华商电气公司发电厂后,将该厂熔 炼炉1.6万kW的3机10炉全部拆走。 10月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开始修建丰满 水电厂(装机8台共52.25kW)和水丰 发电厂(装机6×10万kW)。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88.湖广总督张之洞从国外购进发电机发电,供广州总督府照明供电。 1890.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于1890年在台北创办兴市公司,为国人首创公 用电业,经营至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领为止。 1894.北洋水师大沽造船所(今新河船厂)安装了两台47.5kW直流发电 机组,供本厂照明供电。 1896.杭州世经螺丝厂自备发电厂发电。 1901.1月 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成立。 1902.天津法租界公议局在法国桥旁(今解放桥西岸)建设电灯房,安装 直流发电机组,专供法租界用电。 1903.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开办一座40kW的电灯厂,是内蒙古有电的开始。 1905.10月,镇江民营大照电灯公司两台75kW直流发电机投产,开始向 社会供电,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公用电厂,也是全国最早的民营电厂之一。
h1o1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45.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 投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垮台,从此 结束了日伪对东北电业长达14年的统 治。10月27日,中共中央派出的第一 批挺进东北的干部大队进驻沈阳;11 月3日,中共特派员何纯渤接收沈阳 “南满株式会社”;11月8日,沈阳市 6个44kV变电站全部修复,开始供电。
ho6 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97.清代商务大臣盛宣怀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1912年改名为南 洋大学,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为交通大学。先后设 有科学、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学院,为中国电气事业培养了 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 1898.清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京师大学堂创建,设有电学、化学等课 程。1903年11月,在北京建设京师高等实业学堂,设机械、电气、矿 冶、应用化学等四科,1938年改称北京大学工学院。1952年工科并入 清华大学电机系,为中国电气事业培养了科技和教育人才。 19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部长,京师大学堂改为 北京大学,天津西学堂改为北洋大学,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又 新设立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这些大学都先后设有电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