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管的布置
风管吊装施工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风管吊装方案1、工程特点本工程百货店、商场/影院部分通风系统具有如下特点、难点:①风管体量大,主风管尺寸2500×800mm~2000×400mm,单节1.25m,不计保温单节重量超过120kg;②大体量风管多,百货店整体送回风管单层长度超过450节;商场/影院部分单层超过300节;③楼层净空高,地上挑高6.0m,地下室挑高6.3m,影院地下三、四层主机房上空挑高达8.5m;④工期紧张,业主要求在明年8月30日完成通风系统安装调试。
2、编制依据①工程设计图纸及现场结构实际尺寸、标高。
②专业升降机械的使用范围及操作规程。
③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施工图集。
3、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①高空作业难度较大,楼板下方机电各专业管线较多,因此,施工前需与工长协调好管路走向及连接方式,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施工,杜绝返工现象发生。
②施工前对施工班组做好平台搭建及风管吊装的安全交底、技术交底。
③在风管安装期间,需和消防单位协调好,地面施工与风管安装应分片区流水作业。
④风管起吊和组装过程中,项目部和施工班组安全员都要进行旁站监督,遇到不按规定操作时,应马上阻止施工,并给予纠正,避免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4、操作平台分析及选用①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优点:a:承重量大,能满足本工程风管要求。
b:搭建、使用费用相对较低。
缺点:a:体积大,移动较困难,相比效率较低。
b:对地面平整度要求较高。
②成品移动平台优点:a:搭建方便,费用较低。
b:自带行走轮,移动方便。
缺点:a:承载能力低于脚手架平台。
b:地面不平或连接处固定不牢时平台易发生摇晃或倾覆。
5.吊装用具选择及分析①胎具吊装优点:a:使用型钢焊接,造价低。
b:一次性吊装多节风管,提高效率。
缺点: a:胎具焊接不当容易扭曲。
b:需要在风管走向上安装吊点,耗时多。
②液压升降机托举优点:a:移动方便。
缺点:a:每次只能托举一节,需频繁移动平台。
卡萨帝超薄风管系列室内机组 RFTS22CXS-C说明书

安装结束之前不要扔掉安装所需要的附带零件。
根据安装需要使用标准的安装工具。
机组搬入后到安装完成之前,请用包装保护好机组不被损坏。
本系列机型标准随机附件见装箱单,其它安装时所需的部件,按本公司安装网点要求用户自备。
选择以下地点安装室内机。
(1)空调出风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7米。
(2)选择空调出风可以遍及整个房间并且布置连接管,接线,排水管至室外的合适位置。
(3)天花板结构要足以坚固以支撑机组的重量。
(4)连接管,排水管和连接导线能够穿过墙壁连接室内外机组。
(5)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间的连接管以及排水管越短越好。
(6)连接法兰由用户自备。
(7)室内机组下方不放置电视机、仪器、设备、艺术品、钢琴、无线电装置等其它贵重物品防止冷凝水滴入造成以上物品的损坏。
(8)选择室内机周围(如安装室内机组的天花板夹层)干球温度30℃以下且相对湿度80%以下的地方。
机组周围若在上述条件以上的高湿度环境下运行时,可能有水滴落下;请给机组整体以及配管、排水管上再增加10~20mm绝热材料(发泡聚乙烯或同等效果材料)。
绝热材料超过10mm时,请压紧嵌入天花板开口内。
(9)室内机回风口不受外部入侵气体影响的地方。
回风口不建议在门口、窗口,如果别无选择可以保持关门、关窗,在节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空调运行异常。
进风格栅的安装室内机风管的安装风机出风的选择1.将通讯线从暗盒穿线孔穿过。
120暗盒线控器后盖①室内机组安装警告:防备大风、地震。
按规定进行安装。
安装不当,会因空调翻倒等造成事故。
注意事项最低最高最低干球: 32℃制冷干球: 18℃干球: 43℃干球: -5℃湿球: 23℃湿球: 14℃湿球: 26℃除湿室内侧室外侧最高最高最低最高最低干球: 27℃干球: 15℃干球: 21℃干球: -15℃湿球: 15℃制热室内侧室外侧空调运行操作范围运行顺序请按说明书进行。
试运行的方法务必请安装人员进行一次试运转,并检查温度调节器工作是否正常?接通室外机电源,向压缩机壳体加热带通电。
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风道布置

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风道布置建筑物通风系统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环境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而在通风系统中,风道的布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合理的风道布置可以保证空气流动的顺畅性、提高通风效果、降低能耗。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风道布置。
首先,风道布置应考虑到室内空气流动方向。
一般来说,通风系统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上,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送风口一般应设置在室内正面或者侧面,由此吹出的风可使室内的污浊空气朝排风口方向流动,从而实现空气的对流。
而排风口一般应设置在室内背面或者顶部,以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保证室内的新鲜空气能够有效地替代室内的污浊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风道布置应考虑到室内空间布局。
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布局影响着风道的设置方式。
在设计风道布置时,应尽量避免风道穿过室内空间,减少对使用者的影响。
同时,应考虑到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合理规划送风口和排风口的数量和位置。
比如,在办公室区域,应集中设置较多的送风口,以保证空气的流通。
而在洗手间等特殊区域,应设置较多的排风口,以排除湿气和异味。
另外,风道布置还应考虑到风量分配。
在通风系统中,送风风量和排风风量的分配需要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送风风量和排风风量应保持平衡,以实现正压或负压通风,以防止污染物外泄或异味回流到室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设置调节阀来调整通风系统的风量。
同时,在分布布置风道时,还需要注意避免不同风道的风量互相干扰,避免局部通风效果不佳的问题。
最后,风道布置还应考虑到风道的材料和形式。
风道的材料和形式会影响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噪音。
常见的风道材料有金属风管和塑料风管。
金属风管具有耐高温、抗压性能好的特点,适合用于高温场所。
而塑料风管则具有重量轻、绝热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适合用于一般的通风系统。
在设计风道布置时,还需要考虑风道的形式,如直管式、弯曲式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式,能够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并减少噪音。
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主要方法

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主要方法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寻求精神需求的补给,其中,噪声污染带来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是现代建筑对建筑设计质量的要求,反映了现代社会崇尚生活品质、追求健康生活的价值观。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主要方法。
标签: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主要方法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寻求精神需求的补给,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具有崇尚自然、崇尚环保的新倾向。
长期以来,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问题一直侵扰着人们的生活,如何控制好空调系统的噪声,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一、通风空调系统噪声的识别以及产生的原因1.通风机的噪声通风机的噪声随着不同系列或同系列的不同型号、不同转数而变化。
即使是同一型号的通风机,其噪声也会因装配精度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最好能对所选用的通风机的声功率级和频带声功率级进行实测。
2.末端空调设备的噪声整体式空调设备的噪声主要来自其中的通风机,噪声数据一般可以在有关产品样本中查到。
立柜式空调机组的噪声较大,除通风机噪声外,机组下部压缩机的噪声也不可忽视。
窗式空调器的噪声主要来自送风机及排风机(扇),以及制冷压缩机。
风机盘管空调器的噪声来自所配通风机及电动机。
通常制造厂家给出高、中、低三档风速条件下的噪声功率级或声级。
风机盘管的噪声级通常为20~40dB(A)3.噪声产生原因分析通风机噪声由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组成,通常以空气动力噪声为主要成分。
空气动力噪声由涡流噪声、撞击噪声和回转噪声组成,涡流噪声是气流在吸人口和叶轮中脱流面形成的,它与风机的进风口、前盘结构以及其相互配合有关,当叶轮线速度增大时,涡流噪声也增加.撞击噪声是气流进人或离开叶片时产生的,它和风机的流量、叶片的人口、出口角度有关,当流量增加、风机工作点偏离最佳工作点时,撞击声随之增加。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中一大主要类型,可以利用较小的面积实现更大的使用空间,由于建筑过高导致的温度等问题会影响使用人员的生活,因此通风空调作用就会在这时体现出来。
一、施工中常见问题1.图纸设计缺陷通风空调工程施工难点主要是电气管道的铺设设计,而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用CAD完成,但由于CAD制图设计完成后无法进行检验操作的缺陷,致使图纸有错误的地方而无法自动矫正,由于施工人员可能对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会根据图纸直接进行管道排布,使通风空调安装完成后出现无法正常运转或其他影响。
2.风管漏风情况风管是通风空调系统中输送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调的主体部分,以往的加工方式是将各种功能的板材拼接在一起,利用纵向,横向等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情况下漏风是不可能避免的,但也应该尽量减小漏风程度,使其在质量允许范围内。
同时应当格外注意板材的型号与规格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否则也会导致漏风的情况。
3.空调结露滴水通风空调出现结露滴水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能够反映出空调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管道连接不佳造成的漏水现象;其次就是空调材料的问题,由于材料未经过施工前的检验,没有达到设备对材料的要求,在空调运转过程中出现漏洞;再次,可能与面板的选择有关,由于板内与板外温差较大,容易造成空气中水蒸气在管道表面凝结,出现滴水现象;最后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安装不到位,致使通风口四壁连接不平整、不封闭引起了滴水现象。
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当从安装源头抓起,提升并完善设备安装的整个过程。
4.空调噪声超标问题通风空调属于大型机械设备,在其运转过程中出现噪音属于正常情况,但噪声强度应当在设备所处的运行环境规定范围之内。
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噪声过大的情况,会给通风空调的实际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出现噪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相对严重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由于空调内部电机等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噪声;第二,设备与居民区距离过近,没有形成合理的隔离区域,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三,在风力的作用下,管道之间可能发生摩擦,金属材质的外表会发生碰撞和摩擦,发出噪声;第四,也可能是由于设备的设计缺陷,未进行有效的消音处理,比如在可能会出现碰撞的区域进行填充减震处理。
洁净室回风管的布置方法

洲上净化
洁净室回风管的布置方法
回风管的布置方法类同送风管,与回风口相连接的回风支管上应装设调节阀(调节洁净室回风及静压时用),应注意回风口与支管的连接形式。
若采用夹道回风,回风支管与夹道的连接形式。
这种形式因为施工安装方便得到广泛应用;若采用回风支管直接与回风口连接的形式,由于回风口长宽比比较大,所以,回风口与支管之间宜采用静压箱相连接。
这种形式在安装时需交叉施工,很不方便(除非夹道很宽,施工人员可方便出入)。
送回风主管及主支管的布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工程为改造工程时,这些管道的布置应以在土建墙上少开大洞为好,即管道穿墙的大洞越少越好。
若为新建工程,安装空间不受限制时,这些管道的布置以顺畅、初投资少为好。
送回风主管上均应安装调节阀,其安装位置最好在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出风口及回风口处。
各支管处阀门安装的原则:在主支管分叉处宜安装阀门,以便初调节时用;在各洁净室所有送风口的连接支管及回风支管均应安装调节阀,以便调节风量及压差;除此以外的其他分支管,视阻力平衡情况酌情装设调节阀。
如果需要装设消声器,应选用微穿孔板消声器,且应装设在送风管和回风管上。
对于送风管上的消声器,其后的管内风速应不大于其前面的管内风速;对于回风管上的消声器,其前面的管内风速应不大于其后面的管内风速,以保证消声效果。
1。
暖通空调风管布置、气流组织和排风方式

风管的布置通过风管可将各个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起来,提供一个空气流动的渠道,风管的布置应在气流组织及风口位置确定下来以后进行。
布置风管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尽量缩短管线,减少分支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以节省材料和减小系统阻力。
②要便于施工和检修,恰当处理与空调水、消防水管道系统及其他管道系统在布置上可能遇到的矛盾。
气流组织房间内合理的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
目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①侧送风侧送风如图a所示,侧板送风是目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风道位于房间上部,沿墙敷设,在风道的一侧或两侧开送风口。
可以上送风,上回风,也可以上送风,下回风。
它的特点是风口应贴顶布置,形成贴附式射流,回风区进行热交换。
回风口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风速为2~5m∕s.冬季送热风时,调节百叶窗使气流向斜下方射出。
②散流器送风散流器送风可以进行平送和侧送。
它也是在空气回流区进行热交换。
射流和回流流程较短,通常沿顶栅形成贴附式射流时效果较好。
它适用于设置顶栅的房间。
③条缝送风通过条缝形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射程较短。
温差和速度变化较快,适用于散热量较大只求降温的房间,例如纺织厂、高级公共民用建筑等都有采用条缝送风。
④喷口送风经热、湿处理的空气由房间一侧的几个喷口高速喷出,渡过一定的距离后返回。
工作区处于回流过程中,这种送风方式风速高,射程远,速度、温度衰减缓慢,温度分布均匀。
适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及高大厂房等公共建筑中。
⑤孔板送风利用顶栅上面的空间作为静压箱。
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
回风口设在房间下部。
孔板送时,射流的扩散及室内空气混合速度较快,因此工作区内空气温度和流速都比较稳定,适用于对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室温允许波动较小的场合。
排风方式1、自然排风在卫生条件要求较低的建筑中,可以采用。
但这种方式不稳定,易受干扰,有时会发生倒灌现象,也不能放火。
2、机械排风在卫生标准要求较高的高层住宅∖宾馆客房∖高级写字间等,通常在每一卫生间均装设排风扇和放火阀,通过风道排到屋顶,在屋顶设一台引风机,排风扇与引风机连锁,只要有一台排风扇开启,引风机就启动。
风管、水管、线槽布置注意事项

空调系统布置风管和水管是需要注意1、先大后小原则。
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
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因为小管易于安装,成本低。
2、有压让无压的原则。
3、冷水管让热水管。
因热水管如果连续调整标高,易造成积气等。
4、气体管道让液体管道的原则。
因为水管道比气体管道造价高,液体比气体流动动力费用大。
5、强弱电分设原则。
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如必须设在一个线槽内时,线槽内应加隔板,将强弱电分开。
6、少让多的原则。
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
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护及更换管件7、可弯管道让不可弯管道。
8、各种管线在垂直方向布置时,遵循以下的原则:风管在上,电气管槽在中间,给排水在下。
风管在线槽或电气管上面,水管在线槽或电缆在下面。
风管在上水管在下。
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
给水管线在上, 排水管线在下。
电缆(动力、自控、通讯等)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道宜分开布置或布置在其上方,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线缆造成事故。
如必须在一起敷设,电缆应考虑设防水保护措施。
不能与可燃气,液,电的管道布置一起(如不能走消防控制室等)沉降缝要加软接头,,管道尽量直,短,不绕弯。
还要考虑尽量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超过15%时还应设调节装置。
以上为一般性设计考虑,如还有特殊要求可以查看《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里面有的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风:回风口是回风用的。
室内负荷一定时,需要给室内送的冷风量是一定的。
室内风相对于新风来说,夏季温度一般较低,所以利用回风道回一些风进空调箱,跟少量新风混后,制成冷风送入室内。
相对于全部用新风制冷风来说,可以有效地节能。
回风口的类型:在空调工程中,除了单层百叶风口、固定百叶直片条缝风口等可用作回风口外,还有篦孔回风口、网版、孔板回风口和蘑菇形回风口等风口。
送风口的布置
当使用侧送风口时,或使用顶棚送风时,冬季的送风速度必须要在2.5m/s以上,以免热风在顶棚面停留、停滞的现象发生,所以有时必须要保证房间的换气次数每小时5—8次,室内在人活动的区域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应控制在0.5m/s的范围内。
如果送风口安装在墙的上部,当送风气流吹向横梁或装修吊顶时,有必要将送风口的位置尽量向下移,或用水平可调百叶使气流避开横梁。
回风口的布置
1.空调房间的气流流型主要取决于送风射流,回风口的位置对气流流型影响很小,对区域温差的影响也小。
2.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
对于侧送方式,一般设在送风口同侧下方。
下部回风易使热风送下,如果采用孔板和散热器送风形成单向流流型,回风应设在下侧。
3.高大厂房上部有一定余热量时,宜在上部增设排风口或回风口排除余热量,以减少空调区的热量。
4.有走廊的多间的空调,如对消声、洁净度要求不高,室内又排不出气体时,可以在走廊端头布置回风口集中回风,而各空调房间内,在与走廊邻接的门或内墙下侧,宜设置可调百叶栅口,走廊两端应设密闭性能较好的门。
5.影响空调区域的局部热源,可用排风罩或排风口形式进行隔离,这时,如果排出口空气的焓低于室外空气焓,则排风口可作为回风口之一接在回风系统的管路中。
注意事项:
只要注意"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要略微远一点,别在一面就可以了。
尽量对角,如送风口在房间正上方,那么回风应尽量远离门窗通风处墙脚。
不要离地面太近.
因离门窗通风处太近了,很容易吸收室外空气,造成室内循环冷或热缓慢。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太近,回风口离地面太近.都会造成室内循环冷或热缓慢,因有些空间会循环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