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

合集下载

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的行为、应激和疼痛.pptx

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的行为、应激和疼痛.pptx

二、动物福利的内涵
动物福利,一般强调保证动物健康、快乐的外部条件。 当外部条件无法满足动物的健康、快乐时,就标志着动物 福利的恶化。
满足动物的需求是保障动物福利的首要原则。动物的 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维持生命需要、维持健康 需要和维持舒适需要。这三个方面决定了动物物行为和生 理方面的异常,影响动物的健康,影响我们科学实验的真 实性 。
实验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指人 为提供给动物的相应物质条件和采用的 行为方式,要保证动物在健康舒适的状 态下生存,使动物处于生理和心理愉快 的感受状态。
本章我们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动物福利的渊源、内涵。 2、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医学研究中落实 动物福利的原则和做法。
2、行为的生理学基础--最为人熟悉是激素,这种化学信使 由内分泌腺释放至血中,它不但可以激发某些生理过程, 而且也能够影响许多行为形式。激素对动物行为影响最显 著的是在性欲和亲仔行为方面。行为的另一个生理学基础 就是建立在神经系统及与其相关的感觉器官和反应器官上。 从机械作用的观点来说,行为是肌肉活动的结果,但肌肉 没有受到神经的刺激,一般是不会伸缩的,行为是一系列 非常协调动作的组合。任何刺激使感受器兴奋,都要变成 神经冲动信息,由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 的综合分析,再通过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官产生一定的 反应。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不是互相孤立的,它们对行 为的控制作用也不是隔离进行的,而是两者互相影响,协 同起作用的,它们两者又都处在环境因素影响之下,很多 行为都是既涉及神经系统又涉及内分泌系统,而且二者之 间又密切相关。
4、行为的种属特征--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独特的遗 传系统,在结构、生理、行为及其他特征上,都与其 他种各不相同。动物的行为也正像它的形态一样具有 极为繁多的变异和类型,这就是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遗传变化和自然选择不断促使动物选择最具适应意义 的行为形式,因此,行为与其他适应形状一样,是经 受自然选择的压力而逐渐形成的,是有其遗传基础和 受基因控制的。自然选择既然是促使动物行为向着适 于生存的方向进化,那么动物当前的行为方式必然对 它的生存有适应价值, 这种行为方式是种属专有的。

《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动物福利与人类健康的关联思考

《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动物福利与人类健康的关联思考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 结果,不断优化和改 进课程思政案例的实
施方法和策略
04
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案例总 结与展望
课程思政案例的总结与反思
课程思政案例的 总结:通过案例 分析,探讨动物 福利与人类健康 的关联,引导学 生关注动物福利, 提高社会责任感。
添加标题
课程思政案例的 反思:在案例教 学中,如何更好 地结合专业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动 物福利与人类健 康的关系,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汇报人:
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应用领域:将课程思政案 例应用到动物营养学、畜 牧学、兽医学等相关专业 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合作交流:与其他学校和 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 共同推进课程思政案例的 推广与应用,提高教学质
量和效果。
持续改进:根据教学反馈 和实践效果,不断优化和 完善课程思政案例,提高
添加标题
课程思政案例的 展望:在未来的 教学中,将继续 探索更多与动物 福利相关的案例, 引导学生关注动 物福利,提高社
会责任感。
添加标题
课程思政案例的 实践:鼓励学生 参与动物福利相 关的实践活动, 如志愿者服务、 公益活动等,将 理论知识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
添加标题
课程思政案例的推广与应用
推广方式:通过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方式,如讲座、 研讨会、实践教学等,将 课程思政案例推广到更多
课程思政案例的实施方式
案例选择:选择 与动物福利和人 类健康相关的案

教学设计:设计 教学方案,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

课堂实施:在课 堂上实施教学方 案,包括讲解、 讨论、案例分析

课后反思:课后 进行反思和总结,

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

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

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学院:****** 专业:******专业学号:***********姓名:***一、动物福利的概念关于“动物福利”,国内外有种种解释。

虽然文字表达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或是相近的。

其基本出发点都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1976 年休斯(Hughes) 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1988 年Fraser 提出,动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极端的福利与极端的生产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

动物康乐就是动物自身感受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

1990 年,台湾学者夏良宙提出,就对待动物立场而言,动物福利可以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

美国动物福利专家称,动物应有五大自由: 转身自由,舔梳自由,站起自由,卧下自由,伸腿自由。

英国农场动物福利法规定有“五不”:无营养不良,无环境带来不适,无伤害和疾病,无拘束地表现正常行为,无惧怕和应激。

我国学者在解释“动物福利”时指出: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这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五项基本福利”是相吻合的,这五项基本福利是:(1)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2)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

(3) 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4) 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 ,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3R及常用实验动物

3R及常用实验动物

二、常用小型猪的品种和品系 我国小型猪品系 1.版纳小型猪 2.五指山小型猪(WZSP) 3.广西巴马小型猪 4.贵州小型猪 5.甘肃蕨麻小型猪 6.藏猪
第七章 影响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的因素
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的常用方法,是 进行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必不可少的重 要手段和工具。要想获得正确可靠的动物 实验结果,就必须了解影响动物实验效果 的各种因素,排除各种影响实验效果的干 扰因素。
第一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因素 一、种属 不同种属的哺乳动物,都有一定的共 性。这正是在医学实验中可以应用动物的 基础,另一方面,不同种属的动物,在解 剖、生理特征和对各种因素的反应上,又 各有不同。如小鼠对醋酸棉酚很不敏感, 不宜选用,而大鼠和地鼠对醋酸棉酚就很 敏感,很适用。兔作为研究排卵生理实验。

动物实验的“3R”原则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是在科学研究 领域,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动物福利,在 符合科学目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 手段,充分体现动物福利的科学实践活动。 而3R研究的最终目的则是为生命科学及相 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使科 学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试验结果更加准 确、可靠。
3.Refinement(优化) 是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 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 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 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 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个动物实验 设计方案要经过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伦 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批才能得以实施,主要 内容必须包括: (1)充分阐明实验的必要性,并证明 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取代该动物实验。 (2)充分阐明实验的合理性,即所用 的实验动物种类、品系、数量、性别、日 龄等都是科学合理的。
(四)肿瘤研究 (五)遗传疾病研究 (六)传染病研究 (七)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八)口腔医学研究 (九)心血管疾病研究 (十)其他方面的应用

动物福利与保护概论4-2

动物福利与保护概论4-2
10
或五大自由) “五项基本福利”(或称5个“F”或五大自由) 五项基本福利” 或称5 或五大自由
第一,免受饥饿的自由,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 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第二,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 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 之苦; 第三,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 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第四,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 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第五,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 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 正常的习性。
8
大多数人认识到:动物是有丰富感觉的生命 实体;人类同其他形式的生命特别是动物共享 着这个星球,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里共 存;尽管人类的各个社会在社会、经济和文化 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每个社会都应该在一个人 道的和可持续的方式上发展,而且很多国家已 经有了保护野生和家养动物的法律系统。 因此,非人类动物理应得到我们人类的关心 和尊重,平等考虑它们的利益。无可讳言,人 类与动物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而且不可避 免地还要在许多方面要使用动物,但是至少我 们没有理由残酷的虐待他们。
4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一词, 不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很多发展中 国家,成为大众话题已有多年。 1986年英国剑桥大学兽医学院设立了动 物福利学教授席位 1990年爱丁堡大学开设应用动物行为学 和动物福利的硕士课程,我国已有人学 成回国。
5
1991年学术期刊《动物福利》创刊,以 及1995年英国为执业兽医师首次开设动 物福利学、伦理学和法学等研究生课程,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动物福利这个概念进入我国可能还不到 十年,但也还只限于热心动物保护的志 愿者中。只是最近,我国的一些报纸电 视上才出现动物福利的说法。

浅谈动物福利_张重丽

浅谈动物福利_张重丽

生动物还可以通过观赏 、游憩 、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 值 。 这些都属于草地农业系统的前植物生产层 。野 生动物福利最大的威胁是偷猎 、残杀 , 以及非科研和 以拯救为目的人工饲养 。 1 .2 .3 宠物福利与人类健康 在澳大利亚 , 狗和猫 的拥有者比非拥有者去看医生的频次少 12 %, 在德 国少 16 %, 住院 时间平均少 32 %[ 22] 。 养宠 物能缓 解老人的不幸感受 ,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承受能 力[ 23] , 养宠物的儿童对他人有更多的同情心[ 24] 。养 宠物的目的是出于爱心 , 工作学习之余照顾宠物的 生活起居是追求一种心灵的寄托 。 然而 , 我国大部
多部门 , 缺 少必 要的 法律工具
农业 或 食 品 部 门 负 责, 依 法律行政, 动 物产 品 贸 易 的 福 利 标准高
3 动物福利的实现途径
一些动物权益者无原则地将动物的地位提升至 与人类相若 , 国际上一些动物福利保护分子借动物 福利之名 , 做出了一些极端的事情 , 对完善动物福利 带来了负面影响[ 26] 。 还有一些动物保护 行为限制 了动物实验的发展 , 导致科学研究停滞不前 , 需要在 符合科学原则且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 , 避免给 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不安 、痛苦和伤害 , 实验后采取最 少痛苦的方法处置动物[ 27-29] 。
表 3 国内外动物福利的比较
社会重视程度
立法
动物生产的福利问题
监管
虐待动物 、过度捕 杀野 生动 物 等时有 发 生 。 动 物 福 利 已 经 国内 引起重视 , 但仅限 于宠 物和 濒 危野生动物 有动物福利 协会 , 如世 界农 场 动物福利协 会 、美 国善 待动 物 国外 协会 、英 国 防 止 虐 待 动 物 协 会 。 全社 会 重 视 和 保 障 动 物 福利

《动物福利与保护》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动物福利与保护》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动物福利与保护》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动物福利与保护》是一门必修课,在当今社会普及群众的认识,加强社会性关爱动物,尊重动物权利,促进动物与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课程。

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一)动物福利的基本概念。

要使学生了解动物福利的基本概念,让他们理解动物福利是指动物的健康、幸福、自由、活力、安全、和谐的状态,强调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理解为何需要重视动物福利,培养他们尊重动物、关爱动物的意识,引导他们尊重动物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动物虐待,促进人与动物共生共存。

(三)动物保护的基本法则。

要教育学生了解国家有关动物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让他们遵守动物保护的基本规则,比如禁止捕杀和虐待动物、不得拆开、烧毁动物的家园、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等等。

二、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授动物福利与保护的知识时,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式问答的形式,让他们分析问题,探究事物的内涵,启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动物福利与保护的重要性。

(二)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动物医疗救助等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案例,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及其执行过程,尊重动物权利,培养他们爱护保护动物的感情,激发他们大胆投身到保护动物的实践中。

(三)体验式教学法。

可以利用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教师示范、拓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动物福利与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对护理者的工作有更深的认识,实现以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在教授动物福利与保护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动物权利,弘扬关爱动物和反对虐待动物的信念,在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感情,提高保护动物的能力。

动物福利课程设计

动物福利课程设计

动物福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福利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及世界动物福利的现状,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动物福利的差异。

3.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提高动物福利的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福利问题,提出改善动物福利的合理建议。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一项动物福利改善计划,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和整理关于动物福利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物福利的重要性,树立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 学生能够关注动物福利问题,积极参与动物保护活动,传播动物福利知识。

3. 学生能够尊重生命,培养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动物福利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公民。

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动物福利基本概念- 动物福利的定义及内涵- 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动物福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动物福利现状与改善方法- 我国及世界动物福利现状- 动物福利问题的原因分析- 提高动物福利的方法及其原理(如改善饲养环境、优化饲养管理、加强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等)3. 动物福利实践与关爱- 动物福利改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动物保护活动的参与与组织- 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传播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地组织,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关联。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具体如下:第一课时:动物福利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动物福利现状与改善方法第三课时:动物福利实践与关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动物福利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和内涵
学院:****** 专业:******专业学号:***********姓名:***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
关于“动物福利”,国内外有种种解释。

虽然文字表达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或是相近的。

其基本出发点都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1976 年休斯(Hughes) 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1988 年Fraser 提出,动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极端的福利与极端的生产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

动物康乐就是动物自身感受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

1990 年,台湾学者夏良宙提出,就对待动物立场而言,动物福利可以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

美国动物福利专家称,动物应有五大自由: 转身自由,舔梳自由,站起自由,卧下自由,伸腿自由。

英国农场动物福利法规定有“五不”:无营养不良,无环境带来不适,无伤害和疾病,无拘束地表现正常行为,无惧怕和应激。

我国学者在解释“动物福利”时指出: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这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五项基本福利”是相吻合的,这五项基本福利是:
(1)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2)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

(3) 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
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4) 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 ,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

动物福利包括物质(身体) 和精神两个方面。

物质方面是指食物和饮水。

(6)精神方面包括适宜的生活环境,免受疼痛之苦,免受惊吓、不安和恐惧等精神上的刺激。

当必须处死时,采用安乐死的措施等。

二、动物福利的意义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动物保健”都有一些共同的内容和细微的不同之处,三者都体现了人类珍惜生命、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动物的理念。

但视角不同,各有侧重。

“动物福利”的概念与“动物权利”、“动物解放”的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权利”和“动物解放”是世界上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在动物保护问题上提出的一种苛刻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切物种均为平等。

他们提出“物种歧视”的概念,并把“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相提并论。

他们提出“动物解放”的概念,并把“动物解放”与“奴隶解放”和“妇女解放”相提并论。

他们主张完全禁止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禁用畜产品(皮革、裘皮、羊毛) ,禁止笼养鸡及工厂化养猪等。

他们认为,人们不该吃鱼吃肉,甚至不该吃禽蛋、牛奶及其制品,不该使用(包括穿戴) 动物皮毛制品。

他们强烈反对进行动物实验。

认为动物实验是非人道的做法,主张取消动物实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护动物的目的。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IFAW) 中国执行代表张立曾经说过:“我们主张的是动物福利,而不是动物权利。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立场问题。

动物权利主义者认为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动物也有自己的权利,因此人不能利用、奴役和食用动物。

但动物福利主义的立场要妥协得多。

我们承认现实,认可人是可以利用动物的,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希望它们在有生之年能过得好一点”。

动物福利这一概念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初步形成一
门新的学科体系。

早期的动物福利主要针对遭受残忍对待的动物个体,而近期的动物福利概念主要针对养殖动物的饲养体系及试验动物的试验规则,福利的定义可概括为动物个体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或整个生命周期内生理和精神与所处环境的协调状况。

它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内容是指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包括哲学、道德及宗教),客观内容是指福利学科的科学体系(包括动物生产、兽医防护和应用动物行为学)。

福利的好坏可通过多种指标评价,如生理指标和行为观察,但目前福利的评价过多的依赖生理指标,免疫指标和行为学评价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且在实践中又经常忽视了疾病是福利恶化的最直接的体现。

动物福利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其精神福利还包括了如行为需求、心理需求等难以衡量的内容,因此研究的角度和评价判断标准很复杂,其评价值往往掺有主观意见。

“动物福利”是一个需要多方探讨的动物福利性质的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动物保护,又涉及到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有关。

在生产动物制品过程中缺乏人道,会碰到贸易壁垒,引起贸易纠纷,而忽视历史差距,一味迎合发达国家口味,则会大量增加我们的生产成本,加剧竞争的不平等;而过分强调动物的感受和情感,又与我们的国情相矛盾。

这么一个复杂问题,需要环保、外经贸以及社会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

三、动物福利的内涵
众所周知,动物有野生动物和人工繁养动物之分,而人工繁养动物又有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之别。

他们虽然同属于动物,同样应该享有上述“五项基本福利”,但是,由于人类利用他们的目的和方式不同,他们的处境也就各不相同,而且差异悬殊。

这决定了他们的福利侧重点各有所别。

就实验动物而言,研究人员为了追求实验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质量、微生物学质量、寄生虫学质量等要求很高。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人们为实验动物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客观上早已满足了实验动物在这方面的福利的要求。

然而,实验动物是为实验而生,为实验而长,为实验而死,除非作为种子被较长时间地供养,否则,经过实验之用,几乎无一幸
免。

各种形式的实验给动物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痛苦,如果说实验或外科手术可以用麻醉、安乐死等方法减轻或者避免动物的疼痛和痛苦,那么诸如毒性实验、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等给动物带来的痛苦又用什么方法避免呢? 这无疑是实验动物福利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英国的动物学家W.M. S. Russell 和微生物学家R. L. Burch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的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便是大家所熟悉的“3Rs”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的使用量也在不断攀升,某发达国家一年的使用量就达几千万只。

据保守的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实验动物使用量可能达到上亿只。

为此,寻求代替实验方法、减少活体动物实验、避免漫无科学目的或者反复盲目进行动物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使用量降到最低程度,将实验动物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都是实验动物福利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果把动物的“五项基本福利”、“五不”、“五大自由”等比做战术方案的话,那么“, 3Rs”原则就是实验动物福利的战略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动物的福利就不仅仅是“五项基本福利”、“五不”、“五大自由”,更重要的是“3Rs”原则。

事实上“, 3Rs”原则不但受到科技界的公认,而且已经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探索将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实验动物的福利将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和改善。

作为实验动物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动物福利理念,积极倡导“3Rs”原则,遵循“3Rs”原则,在善待实验动物的同时,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

参考文献:
1 ] 方喜业,主编. 医学实验动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 ] 加拿大动物管理委员会编. 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D . 宋克静,于海英, 孙岩松,等译.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3.
3 ] 孙敬方,主编. 动物实验方法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 山内忠平著. 沈德余译. 实验动物的环境与管理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5 ] 美国国家学术研究委员会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美国) 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编. 王建飞,陈筱侠. 译.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 莽萍. 为所有动物不受虐待─呼吁立法:反虐待动物法案J .自然之友通讯,2002 ,1.
7 ] 宋伟. 动物福利法:中国法学界应当关注的话题N . 文汇报,2002210219.
8 ] 王国燕,宋伟. 动物福利的核心是什么N 中国青年报,2002211213.
9 ] 张田勘.“动物福利”事关人类福祉媒体吁请善待动物J POL . 中国新闻网,200422219.310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年10月第14卷第5期Chin J Comp Med , October 2004 ,Vol . 14. No. 5__2004 年10 月第14 卷第5 期中国比较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October , 2004Vol . 14 No.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