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案(集合11篇)

条形统计图教案(集合11篇)条形统计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1. 教学例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1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
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
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1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条形统计图的教案

条形统计图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3. 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纸张、彩笔、直尺;2. 计算机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 通过实际例子展示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效果。
二、新课(15分钟)1.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包括:a. 确定统计指标;b. 确定坐标轴;c. 绘制条形;d. 添加标签和。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三、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2. 学生分析条形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 强调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2.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作业布置环节,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为下一节课的展示做好准备。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实际数据,要求学生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2. 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表,得出结论;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进行互相评价。
七、条形统计图的改进(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条形统计图,使其更加直观易懂;2. 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如添加颜色、调整布局等;3. 学生根据改进意见重新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条形统计图》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3、《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同学们,这是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图片,大家能说说从中能了解哪些数学知识吗?预设:①这是一个天气日历,上面有各天的天气状况②有各种图片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情况提问:那么,这个月的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探索发现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⑴整理数据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分别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先思考,再来交流。
预设:数数追问:好的,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还有其他的吗?小结: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错。
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方法来统计数据都是可行的。
⑵表示数据提问:我们已经通过画“正”字、直接数数等方法统计出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么如何才能清楚地将他们表示出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预设:画统计表、画“O”(象形图)小结: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天气状况表示出来,可以画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画“O”(象形图)表示。
⑶分析数据提问:同学们都画完了吗?刚才呀,老师看到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出示PPT):追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小结:十分详细、也十分清晰地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都表示出来了。
提问:还有同学是这样表示的(象形图)——这个图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预设:不清楚,每种天气有几天还要再数,非常麻烦。
过渡: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出示PPT)——提问:从这幅统计图上,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直条越长,数量越多追问: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追问:那么,在这里同学们注意到其中一格一格的小正方形了吗?一格就代表——(一天)。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 P94—96《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材是以“日历的形式呈现了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这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圈圈的象形图,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条形统计图,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其目的是以统计一个月各种天气的天数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经历数据分类整理和用不同方法描述数据的过程,体验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初步感受条形统计图具有直观形象表示数据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发展。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学生对怎么用条形统计图描述和表达数据,及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容易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整理与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凸显“条形统计图能更清楚更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大小”的特点。
【设计理念】2022版新课标指出: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课标还指出:统计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统计的基础知识,感悟数据分析的过程,形成数据意识。
基于以上的课标建议,我将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依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具体来说: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感悟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身高问题一直备受大家关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4-95页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属于第二学段“统计”领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教材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的统计知识,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十分注重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涂制一格代表一个或几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3.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合理地判断和推测。
教学用具课件作业单调查表情境串说明本节课以“校运会准备工作”为主题,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将条形统计图的教学都融入到这一大情境之中。
情境一:运动会小集体项目现场调查10月份秋高气爽,最适合举行全校趣味运动会了。
我设计了四年级想要增加一个运动会的小集体项目的情景,通过现场调查,获得数据,比较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一格代表一个的单位的知识。
情境二:“购买水果”现场调查运动会举行的时候,同学们的体力会消耗比较大,为了在休息时补充同学们的体力,家委会想为同学们准备一些喜欢吃的水果,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购买水果”的情景。
通过学生现场调查,获取数据,加以分析,制作条形统计图。
(预设教学1格代表2个单位的知识。
)情境三:选择个人项目运动员运动会除了有小集体项目,还有个人项目,我们要选拔一分钟仰卧起坐的运动员,于是我设计了“选拔个人项目运动员”的情景。
二年级条形统计图教案

二年级条形统计图教案【篇一:《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简单分析统计图。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教学难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第二步:确定直条和间隔的宽度;第三步: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直角三角板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展示多媒体课件第2页)谈话:自古至尽,我们国家就是多的国家。
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山吗?(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山清水秀,名山众2、谈话: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给同学们“搬”来了。
(展示课件第3—7页:五座名山图片)(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探究新知1、认识条形统计图(1)(展示课件第8页)出示问题:你能很快说出哪座山最高吗?(设计意图:为下面研究条形统计图做铺垫。
)(展示课件第8页: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出示问题: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从统计图中能提出哪些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分析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2)简单概括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展示课件第9页:四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学习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出示课件第10页的问题: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制图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出示制图步骤。
(3)(展示课件第11页)出示例题,指名读出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7页的内容,主要讲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成,掌握绘制方法,并能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绘制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这些信息。
从而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 教师讲解: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条形统计图,我将进行个别指导。
6. 例题讲解:我通过展示一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将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特点:直观、清晰作用:展示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绘制方法:确定坐标轴、画直条、标数值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张家庭成员身高的条形统计图。
答案:根据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绘制出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家庭成员,纵轴表示身高(单位:厘米)。
2. 为一间教室里的学生绘制一张座位条形统计图。
答案:根据学生的座位信息,绘制出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座位,纵轴表示学生人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尝试绘制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对比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探索如何更好地展示数据。
幼儿园大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案(通用11篇)

幼儿园大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案幼儿园大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案(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
2、学习通过统计图感知数量的多少。
3、喜欢合作,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记录纸、记号笔若干4盒蜡笔水果图片若干小熊仔一对。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什么水果?(出示小熊,与幼儿问答互动环节)你们喜欢的这些水果小熊家都有!小熊家最近开了一家水果店,每次进货的水果都特别新鲜,美味,小动物们可喜欢了。
今天勤劳的小熊爸爸又去进货了,好累好辛苦,你们愿意当小小记录员,帮小熊记录一下每种水果的数量吗?二、幼儿操作。
1、交代任务,幼儿分组统计水果并记录,教师指导。
师:我们可以怎样统计水果的数量呢?2、教师讲解合作统计要求老师儿有几张记录表,要小朋友们合作记录。
4个小朋友一组,每组1位组长。
(幼儿按照学号顺序分组1—4.5—89—1213—16)我们4个人做一个记录肯定不容易,大家在统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商量,谁来记、谁来数、谁最后来检查核对(2人核对)。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小朋友们统计好了吗?每组请一位小朋友来介绍,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
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
请你们再看看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原来我们不能很快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三、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怎样让别人不用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两天余老师也帮小熊家做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上94-95页
教学目标:
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描述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有关于青少年肥胖的)PPT出示。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们都很胖。
他们都是男生……
师:是的,他们都很肥胖!(PPT同时出示肥胖)
师:你们觉得太胖了好不好,会给你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呢?
生:容易累,容易疲劳,跑步慢,容易生病,提前死亡……
师:是呀,肥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2.现场小调查
师: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班决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
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生:跳绳,跳皮筋,打乒乓,……
师:你们的课余活动真是多姿多彩!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4个运动项目(贴在黑板上),我想要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一项,有什么办法?
生:现场问一下,举手表决,投票……
师:哪一组同学做得好,我就把投票权交给他们。
请到时候拿到票的同学慎重考虑该把票贴到哪个位置。
(师让学生把票贴在相应的项目上)
师:我发现第()组的同学做的最端正,第二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吗,请第二组的同学到老师这里领取选票。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师:你现在知道哪一种运动项目最受欢迎了吗?
生集体回答。
师:这些同学这样摆放让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乱。
师:那么我们一起给他摆整齐,好不好。
生:好。
师:这样子是不是更容易让我们看出哪一项目最受欢迎?
师:每一种运动项目各有几人喜欢?
生集体汇报。
(师把结果直接填在PPT中)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表,从表中我们能够知道每种运动各有多少人喜欢。
师:为了使统计表更加形象直观,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统计的方法,那就是绘制条形统计图。
(板书上贴出:条形统计图)师:那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呢?我们可以先画一条横线表示条形统计图的横轴,一般在横轴的下方标出各种项目的名称。
在左边画一条直线,标上箭头表示纵轴,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我们这里一张选票代表一个人,所以一格代表一个人,第二格写上二,依次类推。
在纵轴的起点标上0,而在这里纵轴表示的是票数,所以在顶端写上单位票。
根据票数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写上标题。
师:从这个统计图中。
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叫2-3人站起来说。
师:我们班这一小组的同学比较喜欢哪些体育活动。
三、练习巩固
1.师:昨天老师在别的班级也进行了这一调查,得到了下面的统计表。
你们能想一想,应该如何把这个统计表做成条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这道题。
你们可以试着动手画一画。
有思路了,就举手示意。
师:你能够上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小声说)师:我发现我们班同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可真快呀。
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
现在请你们放下手中的笔,一起来当小评委,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生汇报。
(如果该生说的很完整我们应该如何表示)
师:你们现在有哪里不明白的,可以马上问这位同学。
师问:你的一格表示多少,为什么你的一格不是表示一张票?
生:如果一格表示一张票的话,这样格子就不够了。
(叫2到3位同学上来说一说)
师:同意吗?同学们太聪明了,原来只要每格表示的数量多一些,格子不就够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画的条形统计图,喜欢打羽毛球的有14人,喜欢……
师:这个班级一共有几人?
生:40人。
师:如何知道?
生:……
师:那如果你是我,这个班级要开展体育活动,你会做什么决定?为什么?
生:多开展球类运动
小结:看来统计图的作用可真大,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取信息而且能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2.欣赏:
师:前不久在仁川召开了17界亚运会,这是我根据获奖金牌情况对部分国家进行的统计。
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这些国家各获得了几枚金牌?
生集体汇报。
师: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
师: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感觉?
生:……
师小结:看来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身体,而且还能为国争光。
四、 拓展练习
1.师:统计图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我们周围有一个班级要举行一次趣味运动会,需要投票选出一位负责人,这是马大哈同学做的条形统计图。
票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四(1)班运动会负责人竞选票数统计图
师:你们觉得平时马大哈做事情怎么样呢?很认真、仔细吗?
生:不是。
你看他做的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纵轴没有标出一格表示几票?
师:那你能不能帮助他完成这个条形统计图。
生:我觉得这里应该标上2
师:为什么?
生:因为……
师:这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
作图小结:所以我们平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写出标题
标上单位
师:现在你们知道他与王凯同学差几票了吗?谁是这次班级运动会的负责人?
2、师:马大哈同学他还带来了一个难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战?猜一猜他们一家人今年多少岁?
师: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积极,有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你们认为合理吗?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反映非常快。
谁还有不同的看法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师:
马大哈妈妈爸爸
只要答案合理,均给以鼓励。
三、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这节课马上就结束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画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