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 50967-2005 金属镀层.铝及铝合金上的镍和镍铬电镀层
达克罗-镀锌工艺

达克罗开放分类:防腐、机械、表面处理、镀层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
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
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
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
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
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精品】DI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

D I 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德国标准 2000年5月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产品的锡镀层ICS 25.220.40 替代了1982年2月版本前言本标准由DIN材料试验标准委员会制定,采用了DIN EN 1430 中的技术规范。
内容增补本标准与1982年2月版本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补充了订货技术条件的内容;2.不再对使用条件的数目进行规定;3.对本标准的编辑进行了修改。
先前版本发布情况:DIN 50965: 1962-10/ 、1982-02。
由DIN-Sprachendienst 将德文翻译成英文。
假若出现分歧争议,应以德文原版标准为准(权威版本)1 应用范围本标准制定了钢铁和铜基材料上锡镀层的技术规范,标准中规定了锡镀层的最小厚度以及提供了基体金属表面光洁度和热处理方面的技术条件内容。
本标准不涉及半成品和紧固件(参考DIN EN ISO 4042), 螺纹件必须依据供需双方进行涂覆(电镀)。
注意:使用该标准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如,TRGA和TRGS 以及《德国危险物质及材料规定》。
2 引用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本标准包含有标注日期和没有标注日期的标准以及其他出版物规定条款。
这些规范性文件在本标准文本适当场合进行了引用,标准编号和标题如下所列。
对于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对于没有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标准:DIN 32506-3 软钎焊的可焊性检验——镀锡工件试样垂直浸渍试验DIN 50902 金属材料防腐涂层——术语、工艺方法、表面预处理DIN EN 1403 金属材料防腐涂层—电镀层—一般性要求规定的工艺方法DIN EN ISO 2064金属镀层和其他无机涂层—有关涂层厚度测量的定义和规定(ISO 2064:1996)DIN EN ISO 4042 紧固件——电镀层(ISO 4042:1999)引用文件:Technische Regeln für gefährliche Arbeitsstoffe und GefahrstoffeMAK-Liste: Maximale Arbeitsplatzkonzentrationen und biologische Arbeitsstofftoleranzwerte (List of thresholdvalues for dangerous substances at workplaces and compatibility values), 1989 TRK-Liste (List of guideline values for concentrations of hazardous substance at workplaces)Verordnung zum Schutz vor gefährlichen Stoffen, as of 15 November 1999, BGB l. (German Federal Law Gazette) I,No. 52, p. 2233 ff.3术语及定义3.1电镀层电解液中通过阴极沉积产生的金属覆盖层(镀层)(参照DIN 50902)3.2主要表面(有效面积)除非有其他协议,主要表面是指可以接触放入直径20mm球的产品区域译者备注:在DIN EN ISO 2064 中“主要表面”定义为“工件上某些已涂覆或待涂覆镀层的表面,在该表面上镀层对其使用性能和(或)外观至关重要”。
DIN 50960-1-1990 电镀层.技术文件的标识

德国标准 1998年10月电镀层技术文件的标识DIN 50960-1ICS 25.220.40 DIN EN 1403:1998-10作为1986-02版本的替代件描述:电镀层,技术文件,标识,颜色,铬酸钝化前言该标准是由材料检测标准委员会(NMP)的工作委员会NMP176“电镀层”制定。
因为在联邦德国普遍使用了在欧洲标准中由于其意义受到限制的电镀层方面的标识,并且以后还会继续使用这些标识,所以要求制定一个关于电镀层标识的欧洲标准。
该标准DIN50960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第1部分:技术文件的标识-第2部分:图纸说明更改相对于标准DIN 50960-1:1986-02来说,该标准做了如下更改:-依据DIN EN1403对标识进行了更改-标准DIN50939和DIN50942中关于转换层的标识说明和无外电流分离出的镍层的内容被取消。
依据欧洲标准起草并且包括所要求内容的提纲在准备过程中。
-测量层和带加工余量(余量层)的涂层的定义被取消,现在在DIN50960-2中做了规定。
以前使用的版本DIN50960:1955-01, 1963-06DIN50960-1:1986-02接下来2至3页1.使用范围该标准必须和DIN EN1403联合使用。
DIN EN1403对电镀层做了一般性的要求。
与此相对的是,在该标准中关于电镀层的规定,没有包括在独立的标准中,或者在非金属母材上分离出来。
另外,该标准规定了电镀锌层和镉层中要染色的铬酸钝化层的颜色标识。
DIN EN ISO4042适用于机械连接元件。
关于螺纹,需要商讨。
DIN EN ISO1029适用于热镀锌层。
该标准不适用于半成品1)。
2.标准参阅该标准包括了标明日期和未标明日期的出自其它出版物的参阅说明。
标准参阅说明引用在文段中,而其出版物就注明在旁边。
标明日期的参阅说明中,标准会随着对该出版物进行的更改或者修订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于未标明日期的参阅说明来说,以出版物的最新版本为准。
DIN-50965

b)可渗透性的检验方法表2中对于基本面所推荐的最小厚度并不能保证成品的耐腐蚀性。
在规定基本面时,应考虑与镀锡的构件形状有关的镀层厚度分布。
7.表面性能
7.1母材
在本标准中,母材的成分、结构和表面性能将不予考虑。
该标准首先适用于轧钢制品,建议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对镀层厚度及其测定达成专门的协议,因为它将影响到表面质量,并影响到它的微观几何表面形状。
电镀层DIN 50965–Fe //Sn20
对于按照DIN50965的规定, 具有4μm厚锌锡层(Sn)的铜结构件(Cu)在离析和焊接后的锌锡层表示式:
电镀层DIN 50 965–Cu/Sn4/f
5.订货说明
DINEN1403中第四部分中的规定适用于该订货说明。
此外在有必要时还应提供如下信息:
a)可软钎性的检验方法
4.表示式
关于表示式的结构和在其中使用的缩写符号在DIN EN 1403中有所规定。
4.1.镀锡层的焊接
薄的镀锡层在离析后应进行焊接,因此表示式后应附以小写字母“f”,并用斜线符号(/)直接与基本面数据隔开(参见DIN EN 1403:1988,5.3a)。
例如
对于按照DIN50965的规定, 具有20μm厚锌锡层(Sn) 的钢结构件(Fe)的锌锡层表示式:
对于机械连接元件应按照标准DINEN ISO4042。对于构件上的螺纹如何镀锡应按合同规定。本标准对半成品1)不适用。
VDE插座标准DIN_VDE_0620-1_2005(中文)

注 5:允许插座带监视灯,但监视灯需满足有关的标准。
— 电线组件;
注 6:电线组件适用 DIN EN 60799(VDE 0626)标准。
— 电缆卷盘;
注 7:电缆卷盘适用 DIN EN 61242(VDE 0620-300)标准。
— 2.5A 250V 两极不可拆线扁插头;
DIN 49437:1987-05
2.5A 250V 双插座转换器
DIN 49440(系列)
直流 10A 250V/交流 16A 250A 带接地插套的二极插座
DIN 49441(系列)
直流 10A 250V/交流 16A 250A 带接地插套的二极插头
DIN 49442:1969-03
交流 10A 250V/直流 10A 250V/交流 16A 250V 带接地插套的水压
以前各版本
VDE 0620:1941-07 VDE 0620e:1953-09 VDE 0620f:1955-07 VDE 0620g:1955-07 VDE 0620h:19591-03 VDE 0620i:1959-07 VDE 0620k:1961-10 VDE 0620l:1964-03 VDE 0620m:19X-05 DIN 57625/VDE 0620s:1980-07 DIN 57620/VDE 0620:1984-11 DIN VDE 0620/A1(VDE 0620/A1):1987-06 DIN VDE 0620(VDE 0620):1992-05 DIN VDE 0620(VDE 0620):2002-01 DIN VDE 0620(VDE 0620) 修改 1: 2003-04
注 2:对于下列电器附件正在制定特殊要求:
DI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

DI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介绍DIN-50965是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制定的一项标准,它规定了在钢铁、铜及铜合金上进行锡电镀的技术要求。
这项标准可应用于制造行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中需要在表面上镀层的物品,锡电镀可以增加物品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和视觉效果。
标准简介作为一项德国标准,DIN-50965已经获得欧盟认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国家均采用该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要求和电镀液的配方,涵盖了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电镀层厚度、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金属材料及厚度范围等方面的指导和要求。
技术要求根据DIN-50965标准规定,电镀液的成分包括锡盐、酸、缓冲剂、润湿剂和添加剂。
镀锡工艺流程涵盖了净化、预处理、电镀、暴露时间和后处理等工序。
该标准还规定了电镀工艺的条件,例如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以保证电镀层的质量。
为了确保电镀层厚度和表面光滑度符合标准要求,还需要对工件表面进行预处理,包括去污、去氧化、钝化和活化等。
经济性及环保DIN-50965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和保护性,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外观质量,达到装饰效果。
但是,这种电镀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技术来减少电镀液的使用量和废液排放。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耗能较少和环保的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镀对环境的影响。
适用范围DIN-50965标准适用于钢铁、铜及铜合金上的锡电镀,对于在自行车、汽车和机械等制造行业中需要镀锡的零部件,这个标准非常有用。
此外,在电子设备和金属包装行业中,锡电镀也被广泛应用。
在这些行业,可以使用该标准来指导锡电镀工艺以确保最终产品满足质量和环保要求。
结论DIN-50965电镀层标准在铜和铜合金上进行锡镀层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物品表面的质量,增加其耐腐蚀性能,以及保护性。
但同时,锡电镀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注意采取环保技术来减少环境中的污染。
(整理)DIN50902-金属材料防腐涂层.

(整理)DIN50902-⾦属材料防腐涂层.DIN 50902-1994 ⾦属材料防腐涂层(概念、应⽤⽅法和表⾯预处理)1、应⽤范围此标准定义了⾦属材料防腐涂层的相关概念,提供了应⽤此种涂层⽅法综述,描述了表⾯预处理的各种⽅法,列举了相关的标准。
2、概念2.1防腐涂层根据此标准,防腐涂层是指⼀层或多层涂层在⾦属表⾯进⾏使⽤或者成型,以便于提供防腐功能。
多层涂层参考“防腐系统(DIN 50900-1)。
2.1.1有机涂层根据此标准,有机涂层由2.2中定义的涂层材料组成。
2.1.2⽆机涂层根据此标准,⽆机涂层是由⾦属和⾮⾦属通过各种⼯艺成型⽽成.(例如,电化学转化或者扩散)。
说明,⼀些涂层可以被认为既是可转化涂层⼜是扩散涂层。
2.1.2.1转化涂层转化涂层是指⾦属底层和另⼀种介质通过化学和电化学反应形成的涂层。
2.1.2.2扩散涂层扩散涂层指⾦属底层充分暴露在含有涂层材料的⽓体或液体介质中,引起涂层扩散进⼊⾦属基底。
2.1.3⾦属加喷漆系统⾦属加喷漆系统是指⾦属的和有机涂层的结合,⾦属的和有机涂层分别起到不同的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单独的⾦属涂层和有机涂层加起来还要好。
2.1.4内层内层指防腐涂层的内表⾯(例如,容器,集装箱和管⼦)。
2.2涂层材料根据此标准,涂层材料包括液体、浆体、粉末和固体。
这些材料由混合物和其它成分组成,例如涂料、着⾊剂、颜料,溶剂以及其它添加剂组成。
说明:涂层材料的基本粘结特性指定为必须包含⾜够数量的粘结剂(DIN 55928-9)。
2.3表⾯预处理表⾯预处理包括清理表⾯,改变质量(例如,使其硬或光滑)并且活化⾦属表⾯。
说明:表⾯预处理不同于表⾯处理,在后⾯的3.2.6.4和3.2.6.5中会提到表⾯预处理。
3、保护涂层:材料和应⽤4、表⾯预处理⽅法5、保护性系统的选择5.1总则涂层系统提供的保护程度依靠它的特性和腐蚀载荷(DIN 50900-3和DIN 55928-1),有许多种腐蚀,或者通过腐蚀环境进⾏识别(⼤⽓腐蚀,底层腐蚀,⽔线腐蚀或化学腐蚀),或者通过腐蚀⾏为进⾏识别(冲刷腐蚀、应⼒腐蚀、空蚀或腐蚀疲劳)。
DIN_50979_中文版

DIN 50979金属镀层.附加无铬Cr(VI)处理的铁或钢表面锌和锌合金静电镀层国家标准DIN 50979-2008标准标准委员会:材料测试(NMP)的范围依据DIN目录内容页码前言 (3)1.应用领域 (3)2.引用的规范文件 (3)3.标准内容 (4)3.1. 电镀层 (4)3.2. 钝化膜的形成 (4)3.3. 封闭后处理 (4)3.4. 特殊情况(功能性要求表面) (5)3.5. 具体的实例 (5)4.需求数据 (5)5.具体材料 (6)6.涂层方法/涂覆工艺 (6)6.1. 锌或锌合金的预处理和表面电镀 (6)6.2. 后处理 (6)6.2.1. 钝化效果 (6)6.2.2. 封闭 (7)6.3. 滚镀/挂镀(零件处理) (7)6.3.1. 零件滚镀处理 (7)6.3.2. 零件挂镀处理 (7)6.4. 氢脆 (7)6.4.1. 基本原理 (7)6.4.2. 方法 (8)6.4.2.1. 材料强度<1000N/mm² (8)6.4.2.2. 材料强度≥1000N/mm² (8)7.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9)7.1. 涂层厚度 (9)7.2. 涂层吸附性 (9)7.3. 无六价铬要求 (10)7.4. 抗腐蚀盐务测试 (10)7.4.1. 基本要求 (10)7.4.2. 锌或锌合金钝化涂层最小抗腐蚀能力 (10)8. 实验报告 (12)8.1. 一般资料 (12)8.2. 抗拉伸强度≥1000 N/mm²的材料表面涂层的特殊要求 (12)8.3. 检验结果 (12)参考资料 (13)前言本文件被DIN NA 062-01-76 AA“电镀层”的标准委员会制定,主要用于盐务测试(NMP-Normenausschuss Materialprüfung)标准。
1.应用领域本标准适用于在铁的材料表面电镀和无六价铬的锌电镀以及锌合金涂层,其中锌合金的涂层包含镍或铁(锌/镍,锌/铁)以及其他合金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ink-Werkstoffe gilt DIN EN 12540.
Frühere Ausgaben DIN 50963: 1955-01, 1963-03 DIN 50964: 1955-01, 1963-03 DIN 50967: 1972-06, 1991-01 DIN 50968: 1976-04, 1991-01
1 Anwendungsbereich
Diese Norm gilt für galvanisch abgeschiedene Nickel- und Nickel-Chrom-Überzüge auf Aluminiumwerkstoffen. Die Überzüge bzw. Überzugssysteme dienen als Korrosionsschutz und/oder für dekorative Zwecke. Diese Norm gilt nicht für Verbindungselemente mit Gewinden. Für Gewinde an anderen Bauteilen sind besondere Vereinbarungen zu treffen.
1
Anwendungsbereich ........................................................................................................................ 3
2
Normative Verweisungen................................................................................................................. 4
A&I-Normenabonnement - Robert Bosch GmbH - Kd.-Nr.140250 - Abo-Nr.00703187/002/001 - 2005-10-26 08:45:20
2
DIN 50967:2005-11
Vorwort
Diese Norm wurde vom Arbeitsausschuss NMP 176 „Galvanische Überzüge“ des Normenausschusses Materialprüfung ausgearbeitet. WARNVERMERK — Bei der Anwendung dieses Dokuments sind die gesetzlichen Sicherheitsbestimmungen, z. B. die Gefahrstoffverordnung, die MAK-Wertliste, die TRK-Liste und andere technische Regelwerke zu beachten.
Metallic coatings –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and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Revêtements métalliques – Dépôts électrolytiques de nickel et de nickel plus chrome sur aluminium et alliages d’aluminium
7.1 Allgemeines....................................................................................................................................... 5
Alleinverkauf der Normen durch Beuth Verlag GmbH, 10772 Berlin
Preisgruppe 6
www.din.de www.beuth.de
G 9651525
DIN 50967:2005-11
Inhalt
Seite
Vorwort ........................................................................................................................................................... 3
A&I-Normenabonnement - Robert Bosch GmbH - Kd.-Nr.140250 - Abo-Nr.00703187/002/001 - 2005-10-26 08:45:20
Gesamtumfang 7 Seiten
Normenausschuss Materialprüfung (NMP) im DIN
ICS 25.220.40
DEUTSCHE NORM
DIN 50967
November 2005
X
Ersatzvermerk siehe unten
Galvanische Überzüge – Nickel- und Nickel-Chrom-Überzüge auf Aluminiumwerkstoffen
© D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e.V. • Jede Art der Vervielfältigung, auch auszugsweise, nur mit Genehmigung des D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e. V., Berlin, gestattet.
4
Bestellangaben ................................................................................................................................. 4
5
Bezeichnung...................................................................................................................................... 4
7.2 Korrosionsbeständigkeit ................................................................................................................. 5
Anhang A (normativ) Beziehungen zwischen der Beanspruchungsstufe und dem Merkmaleblock des genormten Überzugsystems ......................................................................... 6
Anhang B (informativ) Korrosionsbeständigkeit von Nickelüberzügen................................................... 7
Tabellen
Tabelle 1 — Korrosionsprüfung an Nickel-Chromüberzügen................................................................... 5 Tabelle A.1 — Überzüge auf Aluminiumwerkstoffen ................................................................................. 6 Tabelle B.1 — Korrosionsprüfung von Nickelüberzügen .......................................................................... 7
6
Grundwerkstoff ................................................................................................................................. 5
7
Anforderungen und Prüfungen ....................................................................................................... 5
Einleitun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