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最新7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最新7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2、激励、引导学生去开展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处理垃圾;开展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三、活动准备:1、教师:课件、小图片。
2、学生:收集一些环保资料。
准备一张画纸、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和大家看看两组风景图片,大家要边看边思考:你有怎样的感受?1)师出示第一组。
(问:那么的感觉怎么样呀?好美啊)师说:我们再看看第二组。
(问:太脏了?)为什么呀?2)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在哪个环境生活呀?为什么呀?3)师说:对,环境污染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大家来读一读(展示幻灯片9):(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A:人类80%的疾病都是经水直接或间接传播的。
B:全球四分之一可预防的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
(板书:环境污染危害健康)4)过度:既然环境污染危害那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5)弹出“绿色行动”图片10过渡:这节课老师把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看哪个小组最出色,就奖一些小礼物。
二、讨论学习发散思维(一)、师说: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52-53页的内容。
看看别人怎么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板书:绿色行动)1)学生小组交流。
(说得好的奖给小树)把你们的建议写到课本上。
2)学生汇报(学生说:自己不乱扔。
,对乱扔垃圾的人给予重罚,垃圾分类回收)点子一:(板书:不乱扔垃圾)3)师点拨:怎么样才算不乱扔垃圾呀(在家里,学校,出门在外的时候)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处理垃圾的好点子说到垃圾分类回收。
大家认为该怎样分呢?请举个例子。
点子二:(板书:垃圾分类)(点幻灯片:垃圾分类。
点一下鼠标(1)可回收再利用的。
(玻璃、塑料瓶、废纸)(2)不可回收再利用的。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看看我们的学校 主题⽬标: 1、学⽣初步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
2、学⽣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并且学会利⽤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学习和⽣活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 认识学校,了解⾃⼰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会利⽤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学习和⽣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相机、参观需要的⼿持扩⾳器等 活动课时:2课 第⼆课时活动⽬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法; 3、学习利⽤学校的设施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认识学校,了解⾃⼰所在学校的环境活动难点:会利⽤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学习和⽣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 活动过程: 1、师:⼩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学校的哪些情况呢? 2、师:刚才我们和⾃⼰的学校有了⼀次亲密的接触,⼩朋友们可以把⾃⼰在参观中看到的、听到的,⽤⾃⼰喜欢的⽅式表现出来。
可以⾃⼰设计,也可以合作完成。
3、“我的发现”汇报交流 (1)、学⽣展⽰⾃⼰的成果。
(2)、⾼年级的同学挑战⼩朋友,让⼩朋友回答问题。
4、设计展⽰ (1)、让学⽣⾃⼰将作品贴在“我的展⽰台”上 (2)、学⽣互相观看交流,并评议。
5、活动延伸: (1)、将学⽣各种形式的汇报展⽰出来,办⼀个墙报或编成⼀个册⼦,教师可以和学⽣⼀起设计封⾯、装订等。
(2)、开展以“我⼼中的学校”为主题的画展、作品展等。
(3)、与美⼯课、语⽂课以及其它班级活动结合进⾏。
篇⼆你真棒 【教学⽬标】 1、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
2、学会欣赏、赞美他⼈的优点 3、能学习同学的优点、长处,激励⾃⼰进步。
【重难点】学会赞美他⼈的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诚实守信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诚实守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1. 诚信做人的意义。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促进学生思考。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诚信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主体部分:(1)讲述诚信故事,让学生感受诚信的力量。
(2)分析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考试不作弊、遵守诺言等。
(3)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3. 总结部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景,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诚信案例,让学生明白诚信的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5. 实践环节: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诚信行为。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反思诚信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表现出的诚信行为。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了解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践行。
3. 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024年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四单元“社会与和谐”中的第12课“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齐读并理解。
(2)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践行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3)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实践途径: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列举一个你认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并说明理由。
2. 答案示例:(1)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承担家务劳动;在学校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在社会中,遵守法律法规,关爱他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诚实守信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诚实守信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第一章:诚实与守信的概念解析1.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实守信的思考。
1.2 讲解诚实与守信的含义:解释诚实是指说话做事真实可靠,不欺骗他人;守信是指遵守承诺,信守诺言。
1.3 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诚实守信的典范人物,让学生从榜样中学习。
第二章: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2.1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教育学生不在考试中作弊,不撒谎,不偷窃等。
2.2 培养学生的守信意识:教育学生遵守时间,履行承诺,不食言。
2.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交场合中实践诚实守信。
2.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诚实守信的场景,增强实践能力。
第三章:诚实守信与友谊3.1 讲解诚实守信对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交友时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3.2 分析诚实守信在友谊中的具体表现:如不背后说朋友的坏话,不泄露朋友的隐私等。
3.3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友谊中处理诚实与隐瞒的关系。
3.4 分享故事:讲述一些关于诚实守信与友谊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四章:诚实守信与责任4.1 讲解诚实守信与责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2 分析诚实守信在不同场合的责任:如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等。
4.3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不同场合中履行诚实守信的职责。
4.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诚实守信的场景,增强责任意识。
第五章:诚实守信的奖励与惩罚5.1 讲解诚实守信的奖励: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个人成长。
5.2 分析诚实守信的惩罚: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诚实守信的后果,如失去信任、受到谴责等。
5.3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诚实守信的奖励与惩罚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5.4 总结: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优秀教案教案概述:课程名称:《团结友爱,共筑美好校园》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思想品德》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意义,认识到团结友爱对于班级和校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意义。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团结友爱的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对团结友爱的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团结友爱的具体表现。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校园里实践团结友爱?”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个团结友爱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课堂实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友爱。
2.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三、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团结友爱融入日常生活?”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
四、故事分享1.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团结友爱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团结友爱的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学生对团结友爱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团结友爱的情况。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团结友爱的意义,谁能告诉我,团结友爱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有什么具体表现呢?学生A:我们在课堂上互相帮助,不会的题目可以一起讨论。
教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实践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体现团结友爱。
二、课堂实践教师:我们来进行一个团队合作的小游戏——“盲人方阵”。
我会给每位同学的眼睛蒙上布,然后在教室里设置一些障碍物,每个小组的同学需要通过合作,帮助‘盲人’安全地通过障碍物。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说谎话害人害己。
2.知道有关诚实的故事。
3.结合事例说明说谎话的害处。
情感:愿意做城市的好孩子。
厌恶说谎。
行为:说实话,不说谎话。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的。
在低年级学生中,大多数孩子有过说谎的现象。
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但并不是每一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的问题。
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办了错事,或做了父母、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因为怕挨批评、受惩罚而不敢和父母、老师说实话;有的孩子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羡慕,家长的称赞,而把自己说得比实际更好,或把别人做的好事、别人的优点安在自己的头上;还有的孩子是怕好朋友受批评,包庇朋友的错误行为而说谎。
但是,无论如何,说谎是不好的,若从小有了说谎的毛病,甚至养成习惯,就很难改正过来,发展下去,很可能造成人格上的偏差,成为不诚实的人。
因此,设置此课非常重要,把做人的美德——诚实的种子,从小播种到学生的心田中。
教法建议:1.本课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带进课堂,提出来大家讨论。
通过对一些真实、具体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说谎话害人、害己的恶果,以及诚实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取得事业成功,启发学生树立“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的信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2.在教育学生不说谎话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良好心理倾向的养成。
教学中对学生说谎现象,必须从正面积极地启发、诱导,不能批评、指责。
如果有学生主动承认自己说过谎话,并有所认识,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应当及时告诉大家:这样做就是具有可贵的诚实的品德。
教学设计示例第八课说谎话害处大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说谎话害人害己。
2.知道有关诚实的故事。
3.结合事例说明说谎话的害处。
情感:愿意做城市的好孩子。
厌恶说谎。
行为:说实话,不说谎话。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说谎话的害处。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6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6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
情感:1.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1.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表现出勇敢精神。
2.不逞强,见到逞强的行为能加以劝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有关“要勇敢、不蛮干”的要求编写的。
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一般分不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
他们比较争强好胜,崇拜英雄和勇敢的人,但又不能分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
本课鼓励学生学做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使学生划清勇敢和逞强、蛮干的界限,初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学生进行勇敢的教育,一、二年级已有基础。
本课是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的基础上进行要勇敢,不逞强、蛮干的教育。
根据课程标准这一德目,在下一课还要进行勇敢机智的教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层次。
课文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小故事,通过张勇和陈松的不同表现,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勇敢、蛮干与逞强。
教法建议:1、教学应有趣味性,如观看对比动画;还可适当穿插一些活动,如分角色读张勇和陈松的话等,学生通过看,来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
通过演来体会其中的不同。
使学生在愉悦中悟出道理。
2、寓理于具体事例之中。
注意归纳,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勇敢:做有意义的事时不怕困难和危险;什么是蛮干:做无益的事,不计后果,硬干。
3、在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时,应强调学习英雄为了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怕困难甚至牺牲的精神。
但不鼓励学生同歹徒做面对面的斗争。
4、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多时候应更多强调自我保护。
教育学生勇敢可落在:遇事不慌,镇定,不怕困难上。
5、如果遇到逞强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但不要过分批评,因为作为未来的人才也应有冒险精神,不要让学生变得谨小慎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严重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悦。
行为: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难点:上课守纪律的严重性。
教育过程: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
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严重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
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便当、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2.小结: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课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应该怎样做呢?出示图三。
1.讨论:(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2)如果自己举手老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2.小结: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
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
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现在咱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助他们?三、看一看(使学生知道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危害。
)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1)1.小组交流: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个男同学做得对吗?为什么?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2.小结:听到上课的铃声,应该马上停止一切活动,有秩序地进教室,课间没玩儿够,还继续玩儿,会耽误准备上课用具,上课时心情不能平静下来,也上不好课。
如果迟到了,还会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
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2)1.讨论:这位男同学做得对吗?想想应该怎样帮助他?2.小结:上课是学习时间,不好好学习,在下面玩东西,做小动作,会耽误自己学习,甚至影响别人学习,所以要想办法,克服困难,管住自己,专心听讲。
过渡语: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猜猜看,这些同学会改吗?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3)1.全班交流:说说他们的进步表现在哪儿?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2.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些同学都改正了缺点,做到了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不在课堂上随便说话,玩东西,搞小动作。
由于他们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受到了老师、同学的表扬、喜欢,他们的学习也有了进步,这多好啊!四、做一做(使学生巩固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并进行详尽训练和指导。
)1.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里做。
(1)听到上课的铃声……(2)听老师讲课……(3)想发言……2.请同学们到前边做。
现场采访: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做不到的同学你会怎样帮他?(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五、儿歌总结1.学儿歌。
听到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板书儿歌2.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
3.小结: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很严重,只有上课守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
希望你们都按照课堂要求去做,人人争做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五、上课守纪律听到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探究活动1.开展主题活动“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活动过程:(1)同学小组交流。
上课都应该遵守哪些纪律?为什么要遵守这些纪律?(2)全班交流。
(3)夸夸班中上课守纪律的好同学。
(4)请他们说说是怎么做到上课守纪律的。
(5)全班展开讨论。
(6)写一写:如何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
(7)制定评比要求(每周一评)2、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欢愉风趣。
情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行为: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十分欢愉、风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看一看。
(使学生知道校园里同学多,大家在一起很喜悦。
)1.想一想:每天清晨当你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什么心情?会怎样做?2.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1)说一说:清晨,在校园里,同学们脸上都是什么表情?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2)小结: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大家在一起可喜悦了。
二、说一说。
(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十分欢愉风趣。
)出示图一1.小组交流: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有什么好处?2.小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时,当你有了不会的问题,同学会帮助你;当你忘带学习用具时,同学会替你出主意、想办法。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会使大家共同进步。
出示图二1.即兴表演:几个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学连忙上前扶起他,并安慰他。
2.现场采访:当别人扶起你时,你心里怎么想?你为什么要去扶这位同学?(给表演好的同学鼓励)小结:和同学在一起游戏时,不仅可以玩得高兴,而且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还会帮助你、照顾你。
看!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多喜悦呀!3.全班交流:现在你们说说是一个人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说说理由。
三、想一想。
(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应该怎样做。
)出示课件一(小动物学校的故事)1.小组讨论:小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你想对小兔说什么?小兔听了小羊的话会怎样做呢?2.小结:同学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课上一同学习,课下一同游戏,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才会喜悦、有意思。
四、唱一唱。
(激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放音频1.师生同唱《找朋友》2.表演唱《找朋友》。
五、练一练。
(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出示课件二(“练一练“中的图)1.小组交流:图中的同学是怎样交朋友的?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什么?2.即兴表演。
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
(2)说出同学的名字。
(3)互相握手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叫多组同学到前边表演。
3.小组比赛比比谁认识的同学多。
请认识同学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和同学交朋友的。
(对表演好的同学进行鼓励)4.小结:主动地介绍自己、认识同学是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第一步。
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因为同学都是好朋友。
六、读儿歌,总结全课。
1.学儿歌。
《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板书儿歌2.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
3.总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是非常喜悦、风趣的。
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关系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成为好朋友。
板书设计:三、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好朋友,多亲切,在一起,多欢喜。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小学思想品德教案:《老师您好》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老师爱学生,为教育学生成长而辛勤工作。
2.知道学生应当爱老师,尊敬老师。
情感:1.对老师的关心、爱护产生感激之情。
2.产生敬爱老师的情感。
行为:1.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
2.对老师有礼貌,做到进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意,放学向老师说再见等。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成长辛勤工作着,激发学生心爱老师之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爱老师。
教育过程:一、认一认。
(启发学生认识老师。
)1.师: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大家争着看花,在花坛前照相,你们一定也很喜欢这些花。
(1)想想: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是谁培育出来的吗?(2)小结:培育花的叔叔、阿姨们天天要给这些花浇水、施肥、除虫,经过他们的培育,花儿才这样美丽。
大家把这些辛勤培育花的人成为园丁。
想想:同学们好比是祖国的花朵,培育你们的人就好比是辛勤的园丁,他们是谁呢?(对,是老师。
)板书:老师是园丁,我是花过渡语:让我们来认一认这些心爱的老师吧!2.出示投影片。
(“认一认“中的4幅图)(1)提问:你知道这些老师在上什么课吗?给我们班上这些课的是哪位老师呀?你还认识哪位老师?(2)小结:学校里有很多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教同学们知识,同学们可高兴了。
过渡语: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辛勤培育我们的呀?二、讲一讲。
(引导学生了解老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1)老师在上什么课?上课时同学们坐着,老师是什么姿势?(2)老师一天要站着上好几节课,工作辛劳不辛劳呀?(3)从开学到现在,你们还上过什么课?在这些课上你们学会了什么?2.出示写有汉语拼音,数学题,图形卡片,并引导学生说老师怎样教自己学汉语拼音、学数学。
3.小结:老师教你们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教你们学习很多知识。
虽然他们每天要站着上课,十分辛劳,但是看到你们进步了,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心里十分高兴,因为老师爱你们啊!过渡语:下课了,同学们该休息了,老师休息了吗?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1)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课间活动时,老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老师在照顾你时,你心里怎么想?(3)老师上完课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学生活动,这说明了什么?2.小结:老师对学生关心、照顾得很周到,说明他们爱学生不怕辛劳。
过渡语:老师白天辛劳了一天,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晚上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三。
1.全班交流:(1)这是什么时候?你怎么知道的?(2)每天这时你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3)老师在灯下批改了一本又一本作业,都已经批改了这么一大摞了,老师辛劳不辛劳呀?(4)老师脸上是什么表情?老师工作这么辛劳,为什么还笑呀?2.小结:老师爱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再辛劳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