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学员孙超).
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专业论文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会计学院专业班级: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1242专业课程:统计学任课教师:樊冬梅2014 年5月30日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是运用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科学领域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但是从研究内容来说,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课题的提出,内容的界定,对象范围的确定,假设的建立,结论的得出以及分析,却不是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因为这些问题还要依靠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教育专业知识来解决。
统计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不同学科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不同本文试图探讨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中使用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和偏好。
关键词:统计方法;心理学;教育学一、问题提出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内容,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依据统计方法的功进行分类,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别: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
第一种类别是描述统计,它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例如,计算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百分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等。
第二种类别是推断统计,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情形。
这个问题是统计学中较为重要的,也是应用较多的内容。
例如,T检验法、u检验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卡方检验等等。
第三种类别是实验设计,它是统计学中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地、经济地以及更有效地进行实验。
土木工程施工设计毕业论文答辩

建安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2013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合同模式
中标单价即为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高于一切
单价合同
工程量
招标方给定 投标方核算
结算 = 审定工程量 X 中标单价
2013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4、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2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3 机械选型配套
4 布置施工现场平面
5 工期目标与进度计划
6 质量与安全
2013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4.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概况
挖土方: 3660m³ 回填量: 4078m³
砖砌体: 6924m³
就本工程 的工程量 而言:采用 组合钢模板
钢筋混凝 土:601m³
屋面工程: 358.3m²
2013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WY50挖掘机:618/480=1.29(元/m3) WY75挖掘机: 689/558=1.23(元/m3) WY100挖掘机: 915/690=1.33(元/m3) 因此,取单价为1.23(元/m3)的WY75挖掘机 (2)自卸汽车每立方米运土单价: 5t自卸汽车:413/224=1.84(元/m3) 8t自卸汽车: 505/357=1.41(元/m3) 10t自卸汽车: 978/568=1.72(元/m3) 因此,取单价为1.41元/m3的8t自卸汽车 (3)相应的每立方米土方的挖运单价为:1.23+1.41=2.64元/m3 (4)每天安排挖掘机和自卸汽车的自型卸号汽和车数主量要参数表 ①挖掘机的选择: 每天需要WY75挖掘机的台数为:
西京学院工程技术系
土木工程材料开放型实验的研究与探索

教师 演 示 、 后 由学 生 模 仿 实 验 的模 式 , 然 而是 由教
师 提 出我 们需 要 研究 的问题 , 学 生带 着 这些 问题 让 去 主动 地 学 习相 关 的知识 、 学生 通过 自学 和 同学 之
间 的相 互讨 论 来 寻 求 教 师 提 出的 问 题 的解 决 方 法
核心 的地 位, 教师 只是 在大 的方 向上 做 以引导 . 最后 对 学 生 的 自学研 究成 果 做一 总结 , 出学生 值 得肯 指 定 的地方 , 同时也 指 出学 生存 在 的 问题 和应 该 改进 的地 方 . 教师 的这 种 画龙 点 睛式 的 引导 不仅 有 利 于 学 生 发散 思维 的培养 . 且 还能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欲 而
望 和 进一 步研究 的激 情 。 3 始 终坚 持 以教 师 为 主 导 . )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以 实践训练为主线 , 以开 放 性 课题 为主 要 方 式 , 营造
一
为 培养 应用 型 人才 和 职业 技 能教 育 的高 等 院校 , 尤
其注 重 实践 教学 的开 展 。 改变 这种 土木 工程 材料 为 实验 课 的 实验 教学 现状 . 校 老 师结 合 土木 工 程材 我
个 开放型 教学 模式 。 在 整个 教 学过 程 中 , 教师 只 起 到一个 “ 导演 “ 的
料 实 验课 的 特 点 和我 校 教 学 实 际 制 定 出 了 一套 全
新 的教学 模 式—— 开 放型 实验 教学 模式 。 这种 开放 型 的实 验教 学模 式 强调 以人 的发 展 为本 , 调 学生 强 积极 主动 地 参 与课 堂 , 要求 学 生 多 向思 维 , 过 不 通
坚实 的基础 。传统 的土 木工 程材 料实 验课 的教学往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优秀8篇)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优秀8篇)土木工程管理是针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包含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不同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管理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施工管理的定义有多种归纳和解释。
一般来说,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现按期、优质、安全、低耗的项目管理目标。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一规划,四控制,四管理,一协调”。
一规划: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投标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作为投标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和中标施工到保修完成全面的纲领性的规划。
开工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其是对项目管理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进行指导的实施性文件。
四控制: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进行控制(即“四控制”)以实现项目的各项约束条件。
四管理:生产要素、合同、信息和施工现场管理。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为项目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一协调:组织协调对施工过程中内部单位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协调,减少施工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发生,为施工创造宽松的内外环境。
第二,在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序上也要下足功夫。
在工地中,施工环境非常重要,首先工程地质,水文,天气等都会影响到施工环境;另外一个,劳动环境中,工作面、作业场所的周围施工环境也想当的重要,在施工环境管理方面,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对象,提出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尽量要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的畅通,钢管模板等材料堆放也要整齐划一,为工人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
比如说每个区段混凝土强度足够好的时候,拆除完模板或者脚手架时,要及时的安排工人把拆下的材料运到下一个区段,这样既能保证现场的工作环境的畅通,也能使材料合理的利用起来。
开题报告-甘超(再修改定稿)

河南工程学院2014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名程郑州•西子苑施工组织设计课题来源自选课题类型AY指导教师魏利敏学生姓名甘超学号201011002141 专业土木工程1.调研情况本工程拟建于郑州市中原路与大学路了交叉口东南角。
建筑结构形式为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砖混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上6.5层,总高度19.722m,室内外高差300mm。
建设场地在基层受力范围主要由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土组成,地下水影响水位埋深1.5米,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局部轻微液化。
相对湿度:冬季平均46%,夏季平均56%。
基本风压:0.3kN/m²。
风力、风向:冬季平均风速:2.4m/s,冬季最大风速:18 m/s。
夏季平均风速:2.0m/s,夏季最大风速:17 m/s。
主导风向:冬季:东北,北。
夏季:西南。
最大冻结深度:60cm。
抗震设防烈度:7度。
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一月份-2.9℃。
累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七月份26.5℃。
极端最低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2.8℃。
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一月份-2.9℃。
累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七月份26.5℃。
极端最低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2.8℃。
2.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1)设计目的。
1)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2)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3)培养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2)设计要求。
严格按照施工中的合同、有关部门的文件、规范要求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且考虑工期要求及资金、劳动力的情况进行安排组织,施工现场所用水、电源均已接入,具备使用条件。
劳动力和材料供应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
预制构件厂距离施工现场25公里。
(3)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按照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思路,介绍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方案选择、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及保证各项工作的施工措施1)介绍工程概况。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YWZ630/121制动器设计及螺旋弹簧有限元分析学生姓名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摘要制动器是用于机构或机器减速或使其停止的制动装置。
有时也用作调节或限制机构或机器运动速度。
它是保证机构或机器安全工作的重要部件。
本次毕业设计选择的型号是外抱式制动器里的YWZ630/121型制动器。
它主要用于起重、运输、冶金、矿山、港口建设等机械驱动装置和减速停车制动。
它具有制动平稳、无噪音、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等优点。
制动衬垫为卡装饰整体型结构,更换方便、快捷。
制动器工作过程:当推动器的电机通电时,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轮旋转,在油路中产生压力,此压力将油由活塞上部吸到活塞的下部,活塞上下的液压油产生一个压力差。
此压力差迫使活塞和固定在其上的活塞推杆迅速上升,当活塞开到顶端位置时,活塞下部保持恒定的压力,此过程通过杠杆作用,压缩主弹簧产生力矩,把制动瓦打开(松闸);当断电时,叶轮停止转动。
活塞在制动弹簧回复力及本身质量作用下,迅速下降,迫使油通过油导向器,重新流入活塞上部。
这时仍通过杠杆作用,把制动瓦合拢(抱闸),便达到制动的目的。
螺旋弹簧的校核运用了有限元法,这样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也有利于查找变形的截面。
关键词制动器制动臂杠杆拉杆有限元分析AbstractThe brake is used in mechanism or machine deceleration or braking device to stop. It is also sometimes used as a regulating or restricting mechanism or machine movement speed. It is to ensure that the body or machine safety work important component.This graduation design choice of models is the YWZ external-contacting brake type brake. It is mainly used for lifting, transportation, metallurgy, mining, por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drive and deceleration parking brake. It has a smooth braking, no noise, long service life,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repair.Brake pad for card decoration overall structure, convenient replacement, fast. Brake work process: when the drive motor is energized, the motor to drive the rotating shaft of impeller rotation, in the oil pressure, the pressure oil from the piston top suction to the lower portions of the piston, the piston of hydraulic oil to produce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This pressure difference forces the piston and fixed on the piston rod rises quickly, when the piston is at the top position,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piston to maintain a constant pressure, this process through the lever action, the main compression spring to generate torque, the brake open ( loosen ); When the power is off, the impeller stops rotating. The piston in the brake spring restoring force and quality function, decreased rapidly, forcing the oil through the oil guide, back i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iston. This is still the leverage, the brake shoe closure ( brake ), then achieve the brake.Spiral spring check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can shorten the design cycle, but also conducive to find the deformation of cross section.Key word:Brake Brake arm Lever Pull r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摘要及关键词 (2)引言 (3)一制动器概述及分类 (4)二制动器的选择与设 (4)三制动器总体设计 (6)四制动器的杠杆比计算 (8)五制动器主弹簧的设计与计算及校核 (10)六受力分析 (14)七制动臂强度计算和校核 (16)八销轴的计算与校核 (20)九推杆的计算及其稳定性校核 (23)十制动器使用条件和使用规范及维修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8)YWZ630/121型制动器设计及螺旋弹簧有限元分析摘要制动器是用于机构或机器减速或使其停止的制动装置。
河南工程学院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言 (3)1.1 水性聚氨酯的概况 (3)1.1.1 水性聚氨酯的概念及其分类 (3)1.1.2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史 (3)1.2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4)1.2.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料 (4)1.2.2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5)1.2.3 封端反应 (6)1.3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7)1.3.1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性能 (7)1.3.2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8)1.5 研究方法及意义 (10)2 实验部分 (11)2.1 实验用到的原料、仪器及试剂 (11)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1)2.1.2 催化剂的配制 (12)2.2 PPG羟值的标定 (12)2.2.1 KOH标液的配置及标定 (12)2.2.2 酰胺化剂的配置 (13)2.2.3 PPG羟值的标定 (13)2.3 水性封端聚氨酯的合成 (13)2.3.1 预聚合阶段 (13)2.3.2 封端阶段 (14)2.3.3 中和反应 (15)2.3.4 红外测试 (16)2.4 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 (16)2.4.1 织物整理工艺 (16)2.4.2 整理后织物的性能测试 (17)3 结果与分析 (19)3.1 PPG羟值的标定 (19)3.2 红外测试结果与分析 (19)3.3.1 制备的水性封端聚氨酯红外测试及分析 (20)3.3.2 解封端温度的测定 (22)3.4 织物整理及性能测试 (24)3.4.1 整理液 (24)3.4.2R值对整理后织物质量的影响 (24)3.4.2 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27)3.4.3 织物透气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29)3.4.4 织物白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32)3.4.5 断裂强力的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32)4 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TDI型水性聚氨酯对织物的整理研究摘要聚氨酯因其无毒无害、性能优良,在织物整理剂,水性涂料,粘合剂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类非线性粘弹性方程解的整体存在性毕业论文 精品推荐

学校代码:11517学号:200911002104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论文题目一类非线性粘弹性方程解的整体存在性学生姓名樊辰光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0941班学号 200911002104系(部)理学院指导教师(职称) 李文清(讲师)完成时间 2013年 5月20日河南工程学院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一类非线性粘弹性方程解的整体存在性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号 200911002104 姓名 樊辰光 主要内容:Cavalcanti M M,Domingos Cavalcanti V N ,Ferrira J 已经研究过方程⎰=∆-∆-+∆-∆-tt tt tt t u d u t g u u u u 00)()(γτττρ,,0x t ∈Ω≥ (1.1) 具有初边值01(,0)(),(,0)(),,t u x u x u x u x x ==∈Ω(,)0u x t =,,0x t ∈∂Ω≥.他们得出松弛函数以指数形式衰减时,得到了能量的一致衰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孙超学号指导老师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 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 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 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
尤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 那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 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 HPC 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性目录引言 .......................................................................................................................................... 1一、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现状 . (1)(一背景 (1)(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 . (2)(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2)(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2)(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 ........................................................ 3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3)(一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3)(二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 (4)1. 设计思路有很大区别 (4)2. 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所占比例 (4)3. 含气量的要求 (4)4. 电通量指标 ..............................................................................................................4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4)四、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5)(一高耐久性能 (5)(二高工作性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其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6)(一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 . (6)(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 (6)(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6)六、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7)七、结论 .................................................................................................................................. 7参考文献 ....................................................................................................................................8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引言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是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 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现状(一背景当代大跨、高层、海洋、军事工程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 处在恶劣环境下既有建筑不断劣化、退化导致过早失效、退役甚至出现恶性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 原材料生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砂石料枯竭、资源短缺严重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严酷现实。
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不能不考虑它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来自天然资源。
每用 1t 水泥,大概需要 0.6t 以上的洁净水, 2t 砂、 3t 以上的石子;每生产 1t 硅酸盐水泥约需 1.5t 石灰石和大量燃煤与电能,并排放 1tCO 2, 而大气中 CO 2浓度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尽管与钢材、铝材、塑料等其它建筑材料相比,生产混凝土所消耗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小或小得多,混凝土本身也是一种洁净材料,但由于它的用量庞大,过度开采矿石和砂、石骨料已在不少地方造成资源破坏并严重影响环境和天然景观。
有些大城市现已难以获得质量合格的砂石。
另一方面, 由于混凝土过早劣化,如何处置费旧工程拆除后的混凝土垃圾也给环境带来威胁。
因此,未来的混凝土必须从根本上减少水泥用量,必须更多地利用各种工业废渣作为其原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未来的混凝土必须是高性能的,尤其是耐久的。
耐久和高强都意味着节约资源。
“高性能混凝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针对混凝土的过早劣化,发达国家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个以改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为主要目标的“高性能混凝土”开发研究的高潮,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各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逐渐突出了耐久设计的考虑,从只重视强度设计向强度与耐久性并重。
进入 20世纪 90后代以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重点。
针对不同环境类别的侵蚀作用,提出材料性能劣化的理论或经验模式, 并据此估算结构的使用寿命, 成为发展和研究耐久性设计方法的主流。
目前,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向:(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 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 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
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2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 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 300MPa ,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
(3智能混凝土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能。
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是近 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1. 耐久性。
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 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 工作性。
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 HPC 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
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 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3. 力学性能。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 , 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 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4. 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方面,我国水泥质量不稳定,离散性大;在骨料方面,粗骨料质量低劣,含泥量大,级配较差,细骨料细度模数不合要求;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不及普通混凝土,而且脆性大,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方面,现在的研究以实验室研究为主,但是实验室的情况与实际工况相差较大,这不利于今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一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1. 细集料。
细集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中、粗河砂 , 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的规定。
砂的粗细程度对混凝土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 , 砂子越粗 ,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配制 C50~C8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2.3的中砂 , 对于 C80~C10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 2.6的中砂或粗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