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技能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概述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支持、孤独感和自尊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三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面临困难时,从他人或社会环境中获得的精神或物质帮助。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若能得到家庭、朋友和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主观幸福感。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无助和失落。

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孤独感。

过度的孤独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主观幸福感。

了解大学生孤独感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孤独感,提高其幸福感。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价值、能力和成就的评价。

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往往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时,可能会出现自尊心受损的情况。

研究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尊观,提高主观幸福感。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压力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支持、孤独感和自尊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s h o we d e o H e g e s t u d e n t s o f S h a n g l u o Un i v e r s i t y i n s o c i l s a u p p o  ̄ a n d s e l f - e s t e e m a re o f n o r ma l
独 感体 验 , 但 程度 并不 严 重 ; 在孤独感、 自尊 和社 会 支持 三 个 维度 上 的得 分 存 在 性 别 、 生源、
学科 性 质 、 年级 、 是 否是 独 生子 女 等 变量上 的差异 , 但 差异 的表现 是 复 杂 多样与孤 独 感 均存 在 显著 的 负相 关 ; 各个 社会 支持 维度 和社 会 支持 之 间均存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c o l l e g e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s e n s e o f l o n e l i n e s s ,s e l f - e s t e e m a n d s o c i a l s u p p o  ̄ o f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 d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 UC L A l o n e l i n e s s s c a l e I t I ! s o c i a l s u p p o  ̄ r a t i n g
Vo 1 . 2 8 No . 2
AD r .2 0 1 4
大学生 自尊 、 社会支持 与孤独 感的关 系
黄光圣 , 李
( 商洛学院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现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其中包括生活、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

这样的困境和挑战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社会支持成为缓解年轻人困境的关键。

社会支持是由社会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帮助,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行动支持和估价支持等方面。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对压力,还可以增强个人的抗压性和适应能力。

因此,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减少大学生的孤独感。

当大学生感到孤独或失落时,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并提供情感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还可以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得他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应对困难,降低出现负面情绪的风险。

此外,社会支持也可以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资源,如提供信息支持、行动支持等,帮助大学生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增加发展机会和平台。

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导致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尤其是在面临挑战和困境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有能够提供支持的人,从而导致情感上的孤立和沮丧。

此外,现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没有适当的社会支持来缓解压力,他们更容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提供和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团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得学生建立起更多的人际关系,拓展社交圈,从而提高社会支持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压力,提高应对能力和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社会支持是现代大学生走向成功和幸福的重要资源和保障,它在缓解孤独感和提高自信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建设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大学生群体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面临着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其心理发展和生活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感和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界定社会支持、孤独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并阐述它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推导,本文将分析社会支持、孤独感和自尊如何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个理论模型,以揭示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

本文还将采用量化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探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及其作用路径。

本文还将关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减轻孤独感、增强自尊,从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本文还将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价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或组织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支持不仅来自于家庭、朋友等社会网络,还来自于学校、老师、同学等校园环境。

这些支持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自尊需求,还能够缓解他们的孤独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

大学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之一就是孤独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支持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及其作用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困境中获得的来自社会的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它包括情感支持、实质支持和信息支持等多种形式。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压力。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减轻这些压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社会支持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通过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助于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孤独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交关系上的欠缺或不足,导致心理上的孤独和无助感。

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离开家乡,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可能会面临着与之前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在应对这些压力时,大学生可能感到孤立无助,从而加重了孤独感。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虚拟化也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陷入孤独感。

虽然有了很多社交平台,但很多时候这种社交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建立起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孤独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大学生的孤独感。

当大学生在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会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不再觉得孤独。

而得到他人帮助和支持的经历也会给予大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探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加,许多人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孤独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和人际关系。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研究者都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和帮助,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实质性支持等多个方面。

而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交关系中缺乏满意和愉悦感,出现一种由于人际关系的不足或缺乏而导致的不快感。

通常情况下,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孤独感,而孤独感则会影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和获得。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引发孤独感。

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会进一步加重。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减轻其孤独感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视和建设。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场所,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社团活动等。

这些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更广泛、更健康的社交关系,提高社会支持的水平,从而减轻孤独感。

社会也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青年交流组织、志愿者服务机构等方式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社会网络。

大学生自身也应该主动寻找并接受社会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加入志愿者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社会支持的来源。

他们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来寻求和获取社会支持,积极参与社交,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性支持。

家庭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父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情感支持来源,他们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 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 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李亚栋
【期刊名称】《校园心理》
【年(卷),期】2022(20)4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某大学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否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

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5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河北省某大学大学生孤独感程度偏高,自尊与孤独感之间呈正相关
(r=0.563,P<0.01);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则呈负相关(r=-0.456,P<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中,主观支持(r=-0.421,P<0.01)、客观支持(r=-0.144,P<0.05)以及支持利用度(r=-0.419,P<0.01)与孤独感之间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t=-8.079,P<0.01)。

结论大学生孤独感处于较高水平;且与大学生自尊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生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

【总页数】4页(P307-310)
【作者】李亚栋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2.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3.社会支持、自尊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
4.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5.孤独感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自尊与社会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和孤独感的关系.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和孤独感的关系.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和孤独感的关系1 引言孤独是指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而无法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1]。

孤独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十分流行,据调查有75%的大学生说他们自从开学就一直遭受孤独[2]。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共同证明,孤独感的影响渗透到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健康,个体的社会化等方方面面,是构成人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3]。

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具有相互依存性,可靠的纽带性,协调性等特点,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安全的性质,并且具有引导的功能[4]。

社会支持对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个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

社交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交往状况的评价与情绪[6]。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多与社交自尊有关[7] [8]。

本文旨在研究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对孤独感的影响,为从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方面对孤独进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2 对象与方法2.1 对象本研究对象为南昌大学在校大学生,采用目标样本方便抽样。

共发放问卷份360 份。

回收问卷306 份,有效率为85%,其中男生160 人,女生146 人;文史类104 人,理工类98人、艺术类104 人;一年级81 人,二年级80 人,三年级76 人,四年级69 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 岁。

2.2 工具2.2.1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cale, psss)该量表是由 Blumenthal[9]介绍的由Zimet 等编制的。

该量表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共12 个项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每个维度4 个项目。

三个分量表均采用7 级计分,总分范围是12—84,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Cronbacha α系数为0.903,分半信度为0.838。

2.2.2 《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TSBI)该量表是由Helmreich 及Stapp[10]编制并修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各分量表的得分之和得 出 S S I 的总分【 8 1 。 研究表
明该量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适用 于大学生群体 ,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 ] 。
3 . 2大学生孤独感与 自尊、 社会技能的相关
表 2 孤独 感与 自尊 、 社会技能之间的相关
注: } P < O . 0 5 , 料P < 0 . 0 1 , 料 P < 0 . 0 0 1 , 以 F 同。
2 . 3统 计方 法
运用 S P S S 1 6 . 0 进行 t 检验 、 相关和多元 回归 分析。 .
S S I 是一份 由 9 0 道题 目构成的 自陈量表。包 括六个分量表 : 情感表达性 、 情感感受性 、 情感控 制性 、 社会表达性 、 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控制性。每


调查研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9 卷 总第 1 5 4 期 2 0 1 4 年第 1 期 总第 0 5 2 页
大学 生孤独感及其与 自尊、 社会技能 的关 系
陈海龙 彭3 2 1 0 0 4 )
摘 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及其与 自 尊、 社会技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 UC L A孤独量表 、 自
・ 调查研究 ・
采用 R o s e n b e r g 编制的 自尊量表 ,共 1 0 个项 目, 采用 4级计分 , 各项 目之和作为 自尊分数。得 分越高表明 自 尊水平越高。研究表 明该量表具有 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7 1 。
2 . 2 . 3社 会技 能 量表 ( S S I )
用。结论 社会技能、 自 尊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
关键词 : 孤独感 自尊 社会技能 大学生
察 大学 生孤 独 感 的基本 状 况 及 其与 社 会 技 能 、 自
1 . 引言
孤独感 ( L o n e l i n e s s ) 是一种情感和人际交往障
碍。 它是人 际技 能 、 认 知或 交 流能 力等 均发 生 广泛
表 3 社会技能的社 会敏 感性维度与 自尊之 间的回归分析
尊量表和社会技 能量表对 3 5 0 名 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 大 学生孤独感与 自 尊呈显著 负相关 ; 社会技 能的社会敏感性与孤独感及 自尊间存在显著相关 ; 社 会技能的社会敏感性对大学生孤独感具有显著预测效应, 在控制社会技能的预测作用后 , 自尊
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 ,但 自尊在社会技能的社会敏感性与孤独感之间并不起 中介作
显著影 响孤 独感 水平 。 目前有 关社会 技 能 与孤独 应性及身心健康显著相关 ,具有 良好 的信度和效
感关系的研究还较少 , 深入考察 自尊 、 社会技能与 度。
孤独感 内部作用机制的研究则更少。本研究拟考
5 2
2 . 2 . 2自尊量 表 ( S E S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9 卷 总第 1 5 4 期 2 0 1 4 年第 1 期 总第 0 5 3 页
尊的关系 ,以期为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提供
理论 依据 。
2 . 研 究 方 法
2 . 1研究对 象
性迟缓的现象。1 9 7 3 年, We i s s 第一次完整的提出 了孤独感的概念 , 认 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 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 选取浙江某高校本科
3 。 结 果
3 . 1大学 生孤 独感 的性 别差 异
个分量表各 1 5 题, 该量表采用 L i k e n五点式评
对 孤 独 感 的性 别 差 异 进 行 独 立 样 本 t 检验 ,
分, 每一个分量表的分值范 围在 1 5 — 7 5 分之间 , 根 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f = 1 .
性呈显著正相关 ;社会技能 的社会敏感性与 自尊 感性 维度为 预测变 量建立 回归方 程 ,结 果发现 , 社
呈显 著 负 相关 ( 仁一 0 . 1 4 7 , P < 0 . 0 1 ) 。这 表 明社 会 技 会敏感性可以显著预测 自 尊( J B = 0 . 1 4 7 , P < 0 . 0 1 ) 。
相关分析发现 ,大学生孤独感与 自尊呈显著 能的社会敏感性与孤独感 、 自尊的关 系更为密切。
负相关 ;大学生孤独感与总社会技能及社会技能
各个 维 度 虽 呈 负相 关 ( 除社 会 敏 感 性 外 ) , 但相 关 程度 较 弱 ;大学 生孤 独感 与 社会 技 能 的社会 敏 感 3 . 3自尊 、 社会技能对 大学生孤独感 的预测作用 首先 以 自尊 为结果变 量 , 以社会技 能 的社会 敏
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 生及研究生 3 5 0人作 为被试 。共 获取有效被 试 验【 l J 。R u s e s e l 研究发现 , 孤独感与 自尊相关显著 , 3 3 4人 ( 男1 5 5 , 女 1 7 9 ) , 年 龄为 1 9 ~ 2 8岁 。 由于 自尊低的人缺乏 自 信 ,在社会交往 中会给人 传递一种无价值感 ,致使 自身的人际交往范 围缩
小, 从 而孤 独感 增强 【 2 】 。
2 . 2研 究工 具
2 . 2 . 1 U C L A孤独量表 ( 第3 版) :该量表 由
社会技能 ( s o c i a l s k i l l s ) 是个体在人际关 系层 R u s s e l l 等人编制 ,用于评价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 面上同他人相互作用 的能力【 3 1 。有研究发现 , 大学 实 际水平 的差 距 而产 生 的孤 独 ,孤独 感在 此 为一 生社交能力水平 与孤独感之 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维 的【 5 】 。 量表 为 4级 评分 , 共2 0个 条 目1 6 1 。 该量 表 与 社交能力水平 中的情感支持和 自我表露因子可以 其 他孤独感量表显著相关 ,与个体的人际关系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