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
广东籍贯民国高级将领

许崇智(1886—1965),字汝为,广州人。
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李福林(1874~1952),广州市海珠区大塘乡(原番禺县)徐景唐(1895—1967),原名协和,字庚陶、赓陶,广东东莞附城鳌峙塘村人。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韶关,客家人,始兴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男,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邓演达(1895年3月1日-1931年11月29日),字择生,1895年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原籍广东梅县丙村镇(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李扬敬(1894-1988)字钦甫,广东东莞城区县后坊人,李章达族弟,陆军中将。
广州市市长余汉谋(1896—1981),字幄奇,汉族,广东高要人。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号剑灵,陆军一级上将,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
朱晖日,字步云,1893年出生。
广东台山人。
早年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蔡廷锴(1892—1968),字贤初,汉族,广东罗定广府人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
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
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广东东莞虎门人。
祖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村黄珍吾(1901-1969)中将,军长。
字静山,原名宝循,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缪培南,字经成,号育群,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人。
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号梧生。
广东大埔县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琪翔(1898年9月2日-1970年12月10日),字御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
姚雨平:广东平远人。
1912年1月15日临时大总统令任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衔。
何瀚澜(1892-1944),广东南海人。
1910年冬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十二届驾驶班毕业,后入海军南京军官学校深造邓仲元(1886—1922),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
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

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佟麟阁(1892-1937)佟麟阁将军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负责军事指挥,他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发出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持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撤。
”同时在南苑召开全军将校会议中激励将士:“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中,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 1937年7月28日他亲临火线指挥战斗,遭日寇四面包围,突围时被敌人机枪射中腿部,又遇敌机轰炸,头部再受重创而壮烈殉国,时年45岁,将军以死报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位为国牺牲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
国民政府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恤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毛泽东称之为“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
1979年8月,民政部发出通知,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赵登禹(1898~1937)赵登禹,字舜诚、舜臣,山东菏泽人。
1933年率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零九旅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在潘家口战斗中毙伤日军5000余人。
特别是赵登禹扬长避短,组织大刀队夜袭日军,给敌重创,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也砍出一曲英雄战歌《大刀进行曲》。
赵登禹因战功升任第132师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北平南苑前线总指挥。
7月28日晨,日军主力在数十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战斗中,赵登禹右臂中弹,后率部队向城南大红门转移时被日军包围,混战中胸部受伤,壮烈殉国。
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
1946年3月,北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赵登禹等举行隆重的入祠仪式,并将西城区从崇元观往南至太平桥的一段马路更名为赵登禹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赵登禹将军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国民党军队将官授衔时间查阅总汇

国民党军队将官授衔时间查阅总汇北洋政府时期以及国民政府前期,军衔制很混乱,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有北京北洋政府授与的军衔,有孙中山的广州大元帅府授与的军衔,更有各地方军阀自行授与的军衔,因此,在1935年以前国家和军队还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各地各军的军衔出现不可比性,以至将官包括上将也数不清。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
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
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1935年4月起,国民政府陆续对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将领授衔,使之规范化.基本原则是,旅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等授少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集团军司令等授中将;各地军阀首领和资格老权力重的军人,以及一些为革命为国家捐躯的军人,则授上将.由此可见,上将并不可多得,在解放战争被俘的数百名国民党将领中,只有王陵基挂上将军衔,而杜聿明、廖耀湘、王维等,统率十数万兵马,也只是中将。
少将与中将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坎,少将提升中将也不易,类似现在大学里副教授到教授这一级差。
国民党军队和军事机关中的军官军阶,又分为任官和任职两种。
如任职是中将集团军总司令,任官有许多只是少将.如戴笠,中将只是他的头衔,任官还是少将.任职不限年资,可升可降;任官根据一定的年资,一般只升不降。
由于军衔制度的复杂多样,个人的军衔又会有晋升甚至随意晋升,所以,本书在给将领“定衔"时,就很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起码是任职和任官的军衔不能准确区分,敬请读者原谅.(贤庆说明)1935年4月1日,蒋中正任陆海空军特级上将。
1935年4月2日,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任陆军一级上将.1935年4月3日,陈调元、何成浚、朱绍良、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万福麟、何键、白崇禧、刘镇华、顾祝同、商震、傅作义、徐永昌、于学忠、杨虎城、蒋鼎文、龙云、徐源泉、任陆军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时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战争时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导语: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以身殉国,年仅49岁,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
其夫人李敏慧悲痛绝食七日而死。
抗日第一将领首推张自忠将军,他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张自忠殉国后,日本军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当日,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夜间突袭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
日军为免伤到张自忠遗体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
蒋介石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蒋介石抚棺大恸,十余万百姓流泪。
1943年,周恩来评价张将军:“迨主津政,忍辱待时,张上将殆又为人之所不能为。
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国一役。
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亲致前线将领及冯治安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抗战军人之魂”。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安徽舒城人,陆军上将军衔,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仁安羌之战以一团兵力击败日军4000余人,以少胜多为其赢得国际声誉。
胡康河谷战役击毙日军3200余人。
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6800余人。
第二次缅战生活常识分享。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

向凤武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军长
邱行湘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
郑庭笈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九军军长
廖耀湘中将 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官
黄正诚中将 国民党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杜建时中将 国民党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
宋瑞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
马励武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
杨天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
姚北辰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
郭惠苍少将 国民党第92军21师师长
刘英少将 国民党第3军32师师长
路可贞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3师副师长
李英才少将 国民党第5兵团参谋长
谢代蒸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5军195师师长
留光天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5军43师师长
郭吉谦少将 国民党第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司元恺少将 国民党第115军军长
于一凡少将 国民党第12军副军长兼112师师长
刘顺佳少将 国民党第115军副军长
龚时英少将 国民党第70军32师师长
李宝善少将 国民党第77军37师师长
吴家钰少将 国民党第64军156师师长
陈芝芳少将 国民党第115军180师师长
张岚峰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司令
孙殿英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中将 国民党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路军总司令
孙渡中将 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张绩武中将 国民党津浦路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王景宋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
莫得洪中将 国民党湘桂黔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段霖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
钟彬中将 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安徽籍国民党将领

倪映典:追赠陆军上将。1910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 ,他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合肥长丰
范鸿仙:追赠二级上将 铁血军总司令 合肥
吴光新:追赠二级上将。北洋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曾任湖南督军。长江上游总司令。合肥
于豪章上将 陆军总司令 凤阳
许历农上将 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黄埔军校第十二任校长 贵池
朱致远上将 黄埔军校第十三任校长 阜阳
丁之发上将 国防部督察部主任 联勤总司令 合肥
张国英上将 国防部代理部长 阜阳
郭汝霖上将 总统府参军长 太和
郭寄峤上将 国防部长 合肥
郑为元上将 国防部长 合肥
刘和谦上将(一级) 参谋总长 合肥
罗本立上将(一级)参谋总长 合肥
陈镇湘上将“陆军总司令”国防大学校长 芜湖
程邦治上将 三军大学校长。 巢湖
---------------------------------
贾德耀:追赠上将政府”总司令。怀宁。
安徽籍国民党上将:
冯玉祥上将(一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巢湖
卫立煌上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合肥
张治中上将:“和平将军” 巢湖
孙立人上将 陆军总司令 总统府参军长 舒城
方振武上将:第九方面军总司令,第四军团总指挥,同盟军总司令。寿县。
刘和鼎上将:驻闽绥靖司令官 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合肥。
国民党抗日将领王耀武简介

国民党抗日将领王耀武简介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
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民党抗日将领王耀武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国民党将领中很少有那种精明能干而且头脑清晰的人,有些人要么是有私心,偏袒部下;有些庸碌无为吃皇粮;有些是私生活混乱风流成性;还有一些就是贪污腐败之人,很好有人能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而有一个人就是例外,他既不贪污腐败,也没有私心,私生活更是严谨,在抗战时期更是为抗日事业做了不朽的贡献,这个人就是王耀武。
让我们看一下王耀武简介。
王耀武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生于1904年,是山东人。
王耀武二十岁的时候考进了黄埔军校。
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担任第五十一师师长,打了胜仗后被提拔为第七十四军的军长,1945年又升任为司令官,可谓说是战功显赫,平步青云。
1946年,王耀武担任绥靖区司令官,后来又兼任指挥部主任,到了这年的十月,王耀武又兼任山东省主席、保安司令等职务。
王耀武善于带兵,又很强的指挥才能,他赏罚分明,恩威并用,所以他带的兵都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王耀武的个性很强,他自信而倔强,好胜而直爽,而且私生活也很严谨,不沾花惹草。
济南战役时,王耀武因为突围失败,被共产党部队抓捕,成为了共产党的俘虏。
在改造期间,王耀武的思想有很大顾虑,因为他在国民党时期曾经率兵围剿过共产党的部队,所以有思想包袱,但是毛泽东告诉他,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的抗日功劳,让他放心改造。
后来王耀武被特赦释放,担任全国的文史专员,1964年,他被邀担任政协委员。
1968年,王耀武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在了八宝山烈士公墓。
从王耀武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耀武这个人能带兵,能打仗,也会做人,而且他为人清廉,作风严谨,是难得的军事将领。
王耀武的老婆王耀武生于1904年,是山东人。
王耀武精明能干,头脑也很清晰,而且不沾花惹草,年轻时也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然而,他因为兵败被俘之后,他的老婆和副官却带着他所有的钱财逃到了海外,不顾他的生死,也算是一种悲哀。
国军将领 - 台湾地区军事

宋希濂(1907-1997),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重要将领,陆军中将。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被俘,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他在195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作者:佚名发表于:2004-09-02 查阅全文... 盛世才(1892~1970)
盛世才(1892-1970),字晋庸,原名振甲,字德三。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他从不甘屈就国民党军参谋部作战科长转而进入新疆图谋升迁,经几年施展权谋,摄取了新疆最高统治权,独裁专断,称霸新疆达十二年之久。......
作者:佚名发表于:2004-09-02 查阅全文... 汤恩伯(1900~1954)
汤恩伯 1900.9.20~1954.6.29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名克勤,字恩伯。浙江武义人。1920年入援闽浙军讲武堂,毕业后任浙军第1师排长。1925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8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事教官,继任学生总队大队长,在校期间著《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蒋介石赏识。1931年起,任第2师师长、第13军军长等职。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第20军团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
作者:佚名发表于:2004-09-02 查阅全文... 苏炳文(1892~1975)
苏炳文(1892-1975),字翰章。原东北军将领,曾任上将军事参议官。"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的海(拉尔)满(洲里)地区率部抗日,一度誉满全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锦州之际,与国民党军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策动部队起义。解放后出任黑龙江省体委主任、省民革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