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交通系统
昆明市二环快速路智能交通系统方案研究

cm rh ni mjc w ih i es o b ar d ot n ssmoen eet nc tcn l y t ipe n nel etm ngmetf h eod o peesv p et hc s ay t e cre u,ad ue dr lco i eh oo o m l titlgn a ae n o te scn e i r g me i r
市政与 路桥 {l l l
黄 伟 华 ( 州 市政 技 术 开 发 公 司 , 东 广 州 5 0 6 ) 广 广 1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
昆明市二环快速路智能交通系统方案研究
摘 要 : 了昆明 市二环快速路 智能 交通 系统各子 系统的功能及构成 , 出了一个较为全 面的、 论述 提 实施性 强的方案 , 在一个平 台上利用现代电 子技术对二环 快速路的 交通 实行智能化 管理 。 关键词 : 智能交通 ; 数据检测 ; 系统 ; 监控 电子警察 系统; 息发布 ; 信 车牌识别
Ab t a t Th s p p r d s u s s f n t n n c n tu t n o he s c n rn e p e s y TS s s b y tm n s r c : i a e ic s e u ci s a d o sr ci f t e o d i g x r s wa I ' u s se i Ku mi g n o o e a o o n n ,a d pr p s s mo e r
理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示 意图,该系统功能组要 种参数 、 信息 , 形成各种报表 , 并可以图形显示 ; 昆明市地处祖 国西南边 陲, 是国内连接东 分成两大类。一方面是 实现 昆明市二环线道路 e . 产生的控制方案可 自动或经操作员确认 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 空、 航 航运 、 铁路 、 公路交 的交通监控 、 诱导、 交通执法等复合功能的各个 后下发终端设备执行 ; 通相当发达 。 近年来 , 政府虽然投入 了大量资金 子系统 。 主要完成 出入匝道控制与诱导 、 主线交 £ 操作员可在监控 台前进行各种操作 ; g . 一个实用 而有效的信 息平 台 , 建立 能实 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但是现有的城市交通 通监控 、 违章抓拍 、 交通事 故预测和检测 、 口 卡 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急剧增长 的交通需求与有 车牌识别等系统应用功 能。另一方面是系统服 现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联网。 限的交通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化 。如 务器端 或控 制 中心 的系统管理 和维护子 系统 。 232 ..数据检测子系统 数 据检测 子系统是 快速路 监控 中心 用来 何 改善城市道路 交通状况 ,成为昆明市综合交 主要完成系统数据更新 、 软硬件更新 , 安全 数据 通建设 、 发展中最 突出、 最迫切的问题。 与备份 、 用户管理等 ,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和用 户 获取信 息的手段 。对交通信 息、 气象信息 、 环境 根据昆明市城市规划与道路 网络定位 , 二 正常使用。 信息快速 、准确的采集和有效 的处理是实现动 环路作为昆明市主城 的交通枢纽 ,承担着城区 态交通控制 的基础 。 £■t tt■ 交通和过境交 通的两重功能 ,智能交通系统是 用设 置在 出入 口匝道及其 间主线各 路段 实现二环 快速 路运行管理现代化 的主要手段 。 上的环形线 圈检测器或视频检 测器检测采集交 应用屠 系统可 以进一步发挥二环快速路 的交通功 能、 通量 、 车速 、 占有率三种交通数据并加 以处理分 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 、 改善道路环境 、 减少交通事 析。 供实时显示或查询之用。 环形线 圈检测和视 故 、减少交通延误 以及交通污染使快 速干道上 频检测是现在最为常用的二种检测方法 ,跟据 的车流能安全 、 畅通地流动 , 充分发挥投 资昂贵 二环路 的实际情况 ,拟在主线位置采用视频检 业务层 的城市快速干道 的功能 。 测器 ,而在匝道部分采用环形线圈检测器进行 1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撒蠢置 数据采集。 智 能 交 通 系统 ( t ietTa sott n I e gn rnp r i nH ao 2 . 入 口匝道控制子系统 .3 3 Ss m , S ̄用先 进的信 息 、 yt sI ) e T 通信 、 制等高 图 1 二 环 快 速 路 智 能 交 通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功 能 控 人 口匝道控制 系统 由安 装在人 口匝道 上 新技术对传统运输系统进行改造 而形成 的一种 结 构设 计 示意 图 游 的主线位置的视频检测器 以及安装在人 口匝 信息化 、 智能化 、 社会 化的新型交通运输 系统 。 22系统组成 . 道上的检测线圈、发布入 口匝道交通信息的可 尽管我 国在 2 世 纪 7 0 O年代末 、O 2 世纪 8 年 0 二 环快速路 智能交通 系统 由一个监控 中 变情报板、匝道控制机 、匝道信号灯等设 备组 代初就开始在交通运输和管理 中应用 电子信息 和七个子系统组成 , 图 2所示 。 如 成 。设置人 口匝道控制 的基本 目标是保证入 口 技术, IS 但 T 真正进入 中国, 还是 2 世纪 9 年 O 0 匝道交通运行的有序 、 安全 、 控制进入 快速道路 代中期 的事 。 然而 , 智能交通系统 目 尚无公认 前 的交通需求。 如果人 口匝道不加控制 , 匝道的车 二亟 量] —一 控 直 的定义 。一方面因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 同的角 辆与主线的车辆容易 出现抢道 、 拥挤 、阻塞现 亘口= 心 度 考虑 , 1S 对 T 的认识 不同; 另一方面 , S I 本身 T 象, 导致交通事故 的发生 。 综合各 类入 口匝道控制 方式运行 特点 的 正处 于迅速发展时期 , 内涵和外延都处于发 其 展变化之 中。 中国智能交通 系统体系框架研究 《 评价分析 ,考虑到定时限流控制具有不能随交 总报告》 IS 对 T 给出了如下 定义 : 完善的基 在较 图 2 监 控 系统 架构 图 通量而改变其 限流率的缺点 , 感应式控制虽能 础设施 ( 道路 、 口、 包括 港 机场和 通信等) 之上 , 2 功能要求及研究 _ 3 随交通量改变其限流率 , 但还存在有不能使匝 将先进 的信息技术 、 通信技术 、 控制技术 、 传感 231 控 中心 ..监 道车流适 时汇入主线车流的缺点,感应式移动 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 ,并应 用于地 监控 中心的计算 机系统包 括系统 集成工 汇合控制投资太高 , 控制效益不大 。 本控制系统 面运输系统 ,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的 作站 、 备份 服务器 、 交通应用 系统工 作站 、 多媒 建议采用能随交通条件变化 而 自动选取最适用 实时 、 准确 、 高效 的运输 系统 。 体图形 工作站 、 光传输系统管理工作 站、 网络 打 控制方式 的“ 口匝道 自 人 适应选取控制方式的” 2昆明市主城二环快速路 I 系统 S T 印机等。主要负责 : 人 口匝道控制系统一 感应式汇人限流控制 。 21系统 总体功能 . a . 从各个闭路电视摄像点得 到各关键路段 234出口匝道控制子 系统 .. 实时进行交通流监控 ; 出 口匝道拥 堵信息 系统 由出 1匝道 布置 3 该系统 通过多种 交通数 据采集 、数据传 的交通情况 , 输 、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及应用等技术 手段应 b为道路管理和交 通突发事件 、 . 发布交通 的检测器 、 出口匝道上游的可变情报板 、 匝道控 用 ,建立 以交通流监视 、控制 和诱导为核心功 诱导信息 、 发布相关决策提供基本信息 ; 制器 、 匝道信号灯组 成。 口匝道控制系统通常 出 能; 以先进的信息传输方式和多样化 的显示 、 控 c . 监控中心须能监控整个监控系统 的工作 以诱导为主 , 不加信号灯控制 。 由于 昆明市地面 制手段 , 时 、 实 准确 、 有效 的实现交 通控制和诱 过程 , 根据事故 自动检测和判 断算法 , 自动检测 路 网还不完善 ,经常 出现某个片区交通拥堵 的 导策略 ; 以监控 、 检测和传输等硬件设备 的合理 系统故 障并报警 ,须具备在故障状态下 尚能正 现象 , 故考虑对出 口 进行信号灯控制 , 在有需要 的情况可以关 闭某个 出 口匝道 。 集成 ,实现最佳多个子系统之 间的功能效益组
浅谈现阶段昆明城市建设中交通和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现阶段昆明城市建设中交通和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之后,昆明城乡规划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
在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现象。
现根据本学期《城市规划》课程中学习的关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相关理论,就目前昆明城市建设中的交通和排水系统两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部分现阶段昆明城市建设中的交通问题和对策昆明市交通拥堵状况及主要原因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的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交通的发展,既是昆明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又是昆明城市交通问题逐渐累积的过程。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小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私人汽车大量出现。
在一些主要路段和路口,交通拥堵加剧,空气污染严重,交通出行困难,甚至公交车、出租车运行速度在部分路段下降到与步行同步的地步,交通问题成为昆明城市管理和决策者的头号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车多路少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年来昆明市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纵四横两环”的城市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大部分街道不断得到拓宽,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但道路面积还是严重不足。
一方面,人均道路面积6.4平方米的水平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仅仅接近国内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昆明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
再次,城市人口主要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此外,市内占用道路和人行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城市新增的道路面积,往往很快就被各种摊商、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相继侵占,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
二、交叉路口通行的能力弱城市交通拥堵一般都是由于道路的交叉路口不畅通造成的。
昆明如此,全国各大城市也如此。
交通阻塞就是实际的流量超出了网络的边或结点的最大可通行的允许量的实际表现。
昆明地铁运营时间查询

昆明地铁运营时间查询昆明地铁是云南省昆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共有3条线路,分别是1号线、2号线和6号线,总长度约为73.4公里。
地铁运营时间是指地铁正常运营的时间范围,通常包括早上的首班车和晚上的末班车时间。
下面是对昆明地铁运营时间的详细说明:1. 1号线运营时间:1号线是昆明地铁的第一条线路,全长22.9公里,共设有24个车站。
根据昆明地铁官方公布的资料,1号线的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如下:- 首班车:早上6:00- 末班车:晚上22:302. 2号线运营时间:2号线是昆明地铁的第二条线路,全长20.8公里,共设有20个车站。
根据昆明地铁官方公布的资料,2号线的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如下:- 首班车:早上6:10- 末班车:晚上22:203. 6号线运营时间:6号线是昆明地铁的第三条线路,全长29.7公里,共设有28个车站。
根据昆明地铁官方公布的资料,6号线的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如下:- 首班车:早上6:20- 末班车:晚上22:1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运营时间为地铁系统的整体运营时间,首班车和末班车的具体时间可能因为站点位置而有所差别。
在考虑到乘客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昆明地铁可能会调整运营时间,特别是在节假日或特殊情况下。
此外,昆明地铁的运营时间还与地铁的运营日期有关。
根据目前的情况,昆明地铁一般会在每年的周一至周日都正常运营,不过在农历新年等特殊日期可能会有部分调整。
乘客可以通过官方地铁APP、官方网站或是地铁站内的公告栏等渠道查询最新的运营时间信息。
昆明地铁的运营时间非常便利,无论是早上出行还是晚上返程,乘客都可以根据地铁的运营时间安排自己的行程。
地铁的正常运营时间也能够有效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
随着昆明地铁的不断扩建和优化,相信地铁的运营时间也会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总结起来,昆明地铁的运营时间分别为1号线早上6:00至晚上22:30,2号线早上6:10至晚上22:20,6号线早上6:20至晚上22:10。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
20、《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 21、《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2030)》 22、《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3、《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5条 规划区范围 1、市 域 市域面积 21011 平方公里。含昆明市的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 东川区、呈贡县(区)、嵩明县、宜良县、晋宁县、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 石林县、安宁市。 2、城市规划区 包括以滇池流域为核心的昆明市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和呈贡区全 部行政辖区范围以及滇池流域所涉及到的晋宁县六个乡镇(昆阳镇、晋城镇、 宝峰镇、新街乡、上蒜乡、六街乡)嵩明县两个乡镇(滇源镇、阿子营乡)的 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 4060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 含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西山区的主城二 环路以内地区和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个街道办事处;呈贡区的乌龙、洛 羊、龙城、斗南、吴家营、雨花、大渔、马金铺八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 1722 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域 10.7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构成,其中:五华区、盘龙区、 官渡区、西山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滇池旅游度假区的城市 连片建设区为主城区范围;呈贡区的乌龙、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雨花、 大渔七个街道办事处为呈贡新区范围;昆明国际机场所在地的大板桥镇为空港 经济区范围。 第6条 规划期限为 2011 年-2020 年 规划近期至 2015 年,远期至 2020 年,远景展望到 2050 年。
3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
5、强化城市交通规划,构建现代交通系统。建立高效通畅的城市对外交通 枢纽,优化城市内部路网结构,形成发达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昆明快速公交系统(BRT)适应性及现状发展问题分析

昆明快速公交系统(BRT)适应性及现状发展问题分析作者:杨晓张银兴杨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24期摘要:我国城市交通存在拥堵、运行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
昆明是最早建设公交专用道的城市,取得成绩的同时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文探讨了昆明发展快速公交的适应性问题,并对昆明BRT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快速公交系统;BRT;适用性;昆明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加速增长,居民出行需求增加,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我国采取“公交优先”这一交通发展模式。
国内各个城市也都在探索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式,单一普通公交方式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而轨道交通纵然运量大,但建设周期长、成本高;快速公交系统(BRT)综合了普通公交与轨道交通的优点,近年来国内城市出现了建设BRT的热潮,但BRT在发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分析BRT交通系统在大城市中的适应性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探讨适合城市本身的公共交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快速公交系统(BRT)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利用现代化大容量专用公共交通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快速运行的公共交通方式[1]。
BRT系统一般包括5个组成部分:(1)专用路权;(2)大容量、高性能、环保车辆;(3)先进的封闭式车站;(4)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5)信息化、智能化公交运营管理系统。
BRT系统具有经济、灵活、便利等特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能够满足中长距离、大中运量出行的快速准确;然而建设BRT投资只有轨道交通1/5~1/20,运营成本只有轻轨的25%;且建设周期比轨道交通短,运营见效快,其运输速度高于普通公交,能达到与轻轨相当的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
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
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
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
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
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在线路结构上,也采用了降噪声技术措施。
在速度要求较高的线路上,采用专用车道,与繁忙道路交叉处,进入半地下或高架交叉,互不影响。
中国拥有地铁的城市

中国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
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
吉林省:长春
辽宁省:沈阳、大连、抚顺
江西省:南昌
江苏省:苏州、无锡、南京、镇江、常州、徐州
山东省:济南、青岛
安徽省:合肥
河南省:郑州
湖北省:武汉
湖南省:长沙、岳阳
陕西省:西安
四川省:成都
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
贵州省:贵阳
浙江省:杭州、宁波、台州、温州
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
台湾省:台北、基隆、桃园、高雄、新竹、嘉义、台南、苗栗(台湾几乎所有城市都涵盖捷运系统)
甘肃省:兰州
云南省:昆明
澳门
香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昆明:精细型城市交通模型

近于 现 实 的路 径 选择 。这些 细 节上 的精 细 化 ,大 大提 升 了 昆明交 通模 型 的可信 度 ,使 交 通状 况 的模 拟 更精 确 ,对 未来 趋 势 的预 测 精 度也 更 高 ,初 步达 到宏观 交通 模型 的预 期 目标。
昆明 :精细型城市交通模型
柴聪 林 卫
“ 型标定 ”三个 动 态反馈 循环 模块 构成 。其最 大特 色在 于能 动态 模 反 映交 通 设施 供给 与 交通 需 求之 间的互 动 关 系 ,并 在环 境 和经 济 目标下寻 求二者之 间 的平衡 。
( 昆明 市城 市交通研 究 所, 昆明 6 0 1) 5 0 1
设施体 系 的功能 结构 和 运行 特征 明晰化 ,交通 方式 之 间 的衔接 处 理 ,区 间 出行分 布按 出行 目的细致 模拟 ,多车 种平 衡 分 配 中的更
达 到结 果 可 靠 、适 用 性强 、应 用 方便 、运行 效 率 高 的标 准 。模 型体 系未来 发展 方 向包括 :
力的数据 支持 。
其 基 本 思 想 是 “ 虑 经 济 和 环 境 因素 的 交 通 需 求与 交 通 供 给 平 考
衡” ,该 模 型 在 欧 洲城 市 中有 较 广泛 的应 用 ,其 模 型 结 构及 原 理
见 图2 。
P YDR M 交通模 型软 件 由 “ OL O 交通 需 求 ” “ 通 供给 ”和 、 交
运 用瑞 士 交通 模 型软 件P Y OM建 立 了 昆 明市 城 市 交通 模 型 , OL DR 测试 了与 用地 互 动 的多种 交 通方 案 ,为 “ 交优 先 ”的 交通 战略 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城市公共交通现状
昆明市的交通发展蓝图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分阶段完成,如何在近期内有效地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状况,应该从改善道路微循环系统着手,科学组织路口资源和信号配时,城区主干道实施禁止左转措施,减少主干道上行车延误的情况,同时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
由于目前昆明市公共交通承担的居民出行比例只占,市规划局提出,实施公交优先,应当分阶段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大众快捷运输系统,当前应该以北京路、人民路、金碧路、西昌路公交专用道为基础,建成现代快速公交系统,尽可能地分流居民出行,降低城市路网的负荷。
昆明公交专用道的技术特点是
第一、采用内侧式公交专用道模式,在城市道路中为公共交通提供最快捷的通道;
第二、公交站点设置在干道交叉口最大程度提高乘客到离公交系统和换乘的效率;
第三、采用类似轨道交通的宽大站台,以保证专用道良好的服务水平和系统的大容量。
(昆明道路图)
出现交通拥挤、阻塞的原因
1.交管部门管理不善是昆明交通现状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2.车多,路少.这是造成交通堵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规划不够好。
4.机动车增长过快,车辆不按规定行驶.
5.公交不够强大
解决昆明公交问题的措施(将来规划)
、法定公交优先政策
全面贯彻《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精神,从立法层面确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作为今后指导昆明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基本原则。
全面研究和落实公交优先的各种措施及政策,为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公共交通上。
加强现代交通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使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公交优先政策。
、全面提升设施水平
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增强专用道的封闭性、采用列车化运行、使用大容量公交车、公交信号优先等,将昆明容量提升到接近轻轨交通的水平,使昆明系统达到满足现代生活要求的高水平,成为对小汽车交通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城市主流客运方式。
、拓展网络规模
在对既有公交专用道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以放射线为重点,新建高标准快速,使昆明网络总长增长。
建立良好的换乘体系,使系统本身成为高效的整体系统,而且要通过各种换乘枢纽的建立,将与其它交通方式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优化公交线网
改变现有复杂、混乱、低效的公交线网布局,形成分级配置、高效衔接的体系,对于提高公交系统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公交运行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线网的优化整合,形成分级接驳体系。
在公交专用道布设类似轨道交通的一级骨干线网,具有标识性强、大运力、快速度、服务水平高等技术特征;二级线网是对骨干线网的补充或作为地区性的公交干线;三级线网发挥客流收集和疏散功能,并使公共交通服务获得理想的覆盖率,是干线网的辅助支撑系统。
、建立现代公交票制
公交票制的费率水平和结构,直接影响市民使用公交的数量和乘行方式。
有换乘障碍的票制,使公共交通不能作为一个网络有效提供服务。
成功的公共交通一定是一个高效的网络,昆明改革票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建议近期通过实施非接触式公交卡系统,在计费机制上实现一次连续出行的免付换乘。
中远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