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力计算
最新锅炉热力计算书

序号
锅炉热力计算书
称 符号 单 位 公 式 及
编 号 共 9 页
RLJS 第 3 页
名
计
算
数
值
一、锅炉基本参数 (一): 锅炉基本参数 1 额定供热量 2 锅炉循环水量 3 给水温度 4 给水压力(绝对压力) 5 出口水温度 6 出口水压力(绝对压力) 7 冷空气温度 8 排污率 Qgr D Tgs Pgs t″ p″ tlk ρ MW t/h ℃ ℃ ℃ % 设计取定 计算公式 设计取定 查表 设计取定 设计取定 0.7 24.005 70 1 95 1 20 2
kcal/kg 查焓温表 先假定,后校核。 《标准》公式7-49 《标准》7.3.4条 《标准》公式7-14 《标准》附表9、线算图1 《标准》附表9、线算图1 《标准》附表9、线算图1 《标准》公式7-36 《标准》公式7-45 《标准》公式7-48 《标准》公式5-19 《标准》公式7-42 《标准》公式7-41 《标准》7.2.1条取定 《标准》公式7-10 Δ Q<Δ 计算有效 《标准》7.6.2条 kcal/kg 《标准》公式7-1 % % m ℃
锅炉厂
序号
热力计算书
称 符号 Ddl ひ' I' ひ″ I″ △t Qrp ひpj Wy ν λ Pr α d s tз Kq α α f ψ K Qcr △Q Δ
kcal/(m2.h.℃) kcal/(m2.h.℃) kcal/(m2.h.℃)
编 号 共 9 页
RLJS 第 6 页
名
单 mm ℃ ℃ ℃ ℃ m/s m2/s
kcal/kg 设计燃料数据
V°H2O m3/kg V°N2 m3/kg VRO2 m3/kg
三、热平衡参数及计算 (一): 热平衡计算 1 冷空气理论热焓 2 排烟温度 Ilk Tpy kcal/kg 《标准》附表8,公式3-35 ℃ 先假定,后校核 29.064 123.577
第9章 锅炉热力计算

(6) 连续排污量; (7) 过热蒸汽及再热蒸汽的调温方式,当用喷水减温时,应 给出减温水的压力和温度;当采用表面式减温器时,应给出 减温水的连接系统;不论哪种减温方式,都应给出减温器在 过热蒸汽系统中的位置; (8) 当采用煤粉燃烧方式时,应给出煤粉制备系统的计算数 据,包括:煤粉空气混合物的总量、一次空气量、为干燥燃 料而抽取的烟气量、煤粉制备系统的漏风量等; (9) 锅炉使用地的气象条件和海拔高度。 在具备了上述数据资料时,方能正确进行锅炉设计传热性 能计算。当进行设计传热性能计算时,锅炉的排烟温度、热 风温度都是指定的,或者按照设计的具体条件,根据经验或 有关推荐选用适当的数值。
校核计算:根据已有各受热面结构参数及传热面积 和热力系统的型式,在锅炉参数,燃料种类或局部 受热面积发生变化时,通过热力计算确定各个受热 面交界处的水温、汽温、烟温及空气温度的值,确 定锅炉热效率和燃料消耗量等。 校核计算的可能情形: ① 锅炉已经存在、已经要安装或已经安装好,需更 换燃料,想知道将达到何值,能否保证过热蒸汽温 度,受热面要不要修改等。 ② 接到定货后,发现燃料与设计的某型锅炉相近 (容量参数相同),需判断能否用这一型式锅炉, 在设计上要不要修改。
第9章 锅炉热力计算
9.1 锅炉热力计算的类型和方法 9.1.1 热力计算的任务和类型
热力计算
已 知 条 件 和 计 算 目 的 不 同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
设计计算:在给定的给水温度和燃料特性的前 提下确定保证达到额定蒸发量、选定的经济指 标及给定的蒸汽参数所必需的各受热面的结构 尺寸,并为选择辅助设备和进行其它计算提供 原始资料。 设计计算是设计新锅炉采用的方法 设计一个好的锅炉,须遵循: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
锅炉热力计算讲解

高温烟气和管壁间的辐射换热
根据传热学基本公式,高温烟气每小时传给辐射受热面的热量可
用下列公式计算:
Qf a 0 ( xi Fi )(Th4y
Tb4 )
a 0 ( xi Fi )Th4y
(1
Tb4 Th4y
), kW
式中:a 为炉膛黑度;Fi 为布置水冷壁的炉墙面积,m2 ,xi为 水
2/3
工质质量流速ρω与 烟气速度Wy的选择
工质质量流速ρ ω 太低,工质的传热能力下降,受热面管壁温度升 高;ρ ω 太高,工质的流动阻力大,电耗大
通常要求过热器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过热器出口压力的10%;再热 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再热蒸汽进口压力的10%;省煤器中水的阻力应 不大于汽包压力的10%。推荐值见表12-5
锅炉热力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设计计算 给定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特性 确定炉膛尺寸和各部件的受热面积;燃料消耗量;锅炉效率; 各受热面交界处介质的参数;各受热面吸热量和介质速度等 常用于新锅炉的设计。在额定负荷下进行
1/2
热力计算方法
校核计算 已知锅炉结构和尺寸、锅炉负荷和燃料特性 确定各受热面交界处介质参数、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量等 用于考核锅炉在非设计负荷或燃用非设计燃料时热力特性及 经济指标;由于计算参数多与炉膛结构有关,故设计计算也常 采用校核计算方法 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应在锅炉结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 对锅炉机组作校核计算时,烟气的中间温度和内部介质温度 包括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甚至过热蒸汽温度均是未知数, 故需先假定,然后用逐步逼近法去确定
2/2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选择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为凝渣管或屏式过热器前的烟温 根据锅炉受热面的辐射和对流传热的最佳比值(辐射受热 面和对流受热面的金属耗量及总成本最小), 应为1250℃ 为防止对流受热面的结渣。则一般应取 <(ST-100)℃ 当没有可靠的灰熔点资料时,不应超过1050℃ 当 炉 膛出口 处 布置 着屏 式 受热 面时 , 一般 取 1100 ~ 1200℃ 对于易结渣的燃料, 应保持在1000~1050℃ 的水平
锅炉本体热力计算11

B’—每秒燃料消耗量,kg/s。
5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2 对流传热面传热计算
6.2.1基本方程式
以燃烧1kg燃料为计算基础: KHt kJ / kg 传热方程式: Qcr Bj ' 热平衡方程式: 烟气侧: Qrp (I 'I "I k0 ) kJ / kg 工质侧: Q D' (i"i' ) Q kJ / kg
式中
Fbi、χi —为某一区段的炉壁面积和其相应的有效角系数; Hff —对于覆盖有耐火层的水冷壁其辐射受热面面积; Fl—炉膛周界总面积,m2; R—火床面积,m2。 0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7.1.2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及炉膛黑度
火焰与炉壁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Qf Qhy Qby 0al H f (Th4 Tb4 ) (四次方温差公式)
炉膛系统黑度:室燃炉 层燃炉
al
al
1 1 ab (1 ah 1)
1 (1 ah )(1 ) 1 ab 1 (1 ah )(1 )
火床与炉壁面积之比: R Fbz
式中 Qhy —火焰有效辐射; Qby —炉壁有效辐射; ab —水冷壁的表面黑度,可取0.8; ah —火焰黑度。 Th —火焰的平均温度,K;T b —水冷壁表面温度,K。
3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1.5火焰平均温度及水冷壁管外积灰层表面温度
4 4(1n ) "4 n 火焰平均温度:Th Tll Tl
K K
n——燃烧工况对炉膛内火焰温度场的影响。
锅炉热力计算

依据《小火电手册》《锅炉房手册》一、理论空气量V0单位五、1贫煤、无烟煤V r<15%12.04Nm3/kg2烟煤V r>15%12.77Nm3/kg3劣质煤Qdwr<12500kj/kg12.13Nm3/kg低位发热量Qdwr50000kJ/kg过剩空气系数à 1.5漏风系数△à二、理论烟气量V0y单位六、清华简化公式1贫煤、无烟煤V r<15%52.77Nm3/kg烟煤2劣质煤Qdwr<12500kj/kg52.54Nm3/kg洛辛和弗林公式1固体燃料46.15Nm3/kg2燃油55.50Nm3/kg七、三、实际烟气量V0(à-1)+V0y=V y58.79Nm3/kg四、锅炉燃料消耗量B=Q r/Q dw r/η1B八、0kg/h锅炉总吸热量Q r=D(i''-i')0kJ/h锅炉效率η187锅炉蒸发量D kg/h蒸汽焓i''kJ/kg给水焓i'kJ/kg送风机计算计算结果风量Vg K*à*B*V0*101/b01当地大气压b101.32风量Hg K*∑⊿h f*(101/b)*(1.293/ρ0k)01风道总阻力∑⊿h f(书中Pg237)空气密度ρ0k引风机计算计算结果风量Vy K*∑V0y*B*(101/b)*((273+t p)/273)02风压Hy K*∑⊿h y*(101/b)*(1.293/ρ0y)*((273+tp)/273+200)02烟道总阻力∑⊿h f(书中Pg237)排烟温度t p150风机电动计算灰渣量计算G=B*(A y+q4*Q dw r/33913)/1000应用基灰分A y23机械未完全燃烧q410损失说明:黄色区域为变量输入区。
m3/h kPaPa Pam3/hPa Pa ℃t/h %%。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计算依据燃煤热值按4500千卡/公斤、醇基燃料热值按6500千卡/公斤、柴油热值按10200千卡/公斤,燃煤价格按750元/吨、醇基燃料按3500元/吨、柴油价格按7500元/吨,煤锅炉的效率按45%、油气锅炉的效率按95%计算:●4吨燃油蒸汽锅炉4吨燃油蒸汽锅炉的热功率为248万大卡/小时,* 使用燃煤蒸汽锅炉,使用成本为:248×104÷4500÷45%=1225公斤/小时×0.75=919元/小时*换装燃醇蒸汽锅炉使用醇基燃料使用成本为:248×104÷6500÷95%=401公斤/小时×3.5=1404元/小时*换装油气蒸汽锅炉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的使用成本为:248×104÷10200÷95%=256公斤/小时×7.5=1920元/小时●300万大卡导热油锅炉*使用燃煤导热油锅炉,使用成本为:300×104÷4500÷45%=1482公斤/小时×0.75=1112元/小时*换装燃醇导热油锅炉使用醇基燃料使用成本为:300×104÷6500÷95%=486公斤/小时×3.5=1700元/小时*换装油气导热油锅炉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的使用成本为:300×104÷10200÷95%=310公斤/小时×7.5=2325元/小时三、综合效益计算1、设备成本●4吨蒸汽锅炉沿用现有的燃煤锅炉使用醇基燃料,每小时使用成本为:248×104÷6500÷95%×3.5=1404元/小时每天按8小时计算,则每天为11232元。
若更换同等功率的燃油燃气蒸汽锅炉约需55万元,每小时使用成本为1920元,每天按8小时计算,则每天为15360元,每天节省燃料费3984元,约130天即可收回设备投入。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和壁温计算

一、锅炉整体热力计算1 计算方法本报告根据原苏联73年颁布的适合于大容量《电站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进行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和中温再热器及低温过热器出口垂直段管壁金属温度计算,计算报告中所选取的有关计算参数和计算式均出自该标准的相应章节。
对所基于的计算方法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锅炉的整体热力计算为一典型的校核热力计算,各个受热面及锅炉整体的热力计算均需经过反复迭代和校核过程,全部热力计算过程通过计算机FORTRAN5.0高级语言编程计算完成。
管壁温度计算分别通过EXCEL 和FORTRAN5.0完成。
1.1锅炉炉膛热力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关联式为:式中,M —考虑燃烧条件的影响,与炉内火焰最高温度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因此,取决于燃烧器的布置形式,运行的方式和燃烧的煤种; T ll —燃煤的理论燃烧温度,K ; Bj —锅炉的计算燃煤量;kg/h 。
1.2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的基本方程为传热方程与热平衡方程除炉膛以外的其它受热面的热力校核计算均基于传热方程和工质及烟气侧的热量平衡方程。
计算对流受热面的传热量Q c 的传热方程式为:式中,CV B T F M T cpjj a ︒--+ψ⨯=2731)1067.5(6.031111111"11ϕϑKgKJ Bjt KH Q c /∆=H —受热面面积;⊿t —冷、热流体间的温压, 热平衡方程为:既:烟气放出的热量等于蒸汽、水或空气吸收的热量。
烟气侧放热量为:工质吸热量按下列各式分别计算。
a .屏式过热器及对流过热器,扣除来自炉膛的辐射吸热量Q fb .布置在尾部烟道中的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及直流锅炉的过渡区,按下式计算:2 计算煤种与工况2.1 计算煤质表1 设计煤质数据表(应用基)2.2 计算工况本报告根据委托合同书的计算要求,分别计算了两种不同的工况。
计算工况一 —— 设计工况计算(100%负荷)根据表1中的设计煤质数据,各设计和运行参数均按《标准》推荐的数据选取。
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qf
Bj 'Qf Hf
kW / m2
qV
B' Qne t,a r Vl
kW
/ m3 ;qR
B' Qne t,ar R
kW / m2 B’—每秒燃料消耗量,kg/s。
5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2 对流传热面传热计算
6.2.1基本方程式
以燃烧1kg燃料为计算基础:
传热方程式: Qcr 热平衡方程式: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7.1 锅炉传热过程及计算
7.1.1炉膛几何特性
炉膛容积Vl:由炉子火床表面至炉膛出口烟窗之间的容积。
炉膛周界面积Fl:包围炉膛容积的所有周界封闭面积的总和,包 含火床面积R、全部水冷壁面积、未有水冷壁的炉墙面积和出口 烟窗第一排水管中心线面积。
有效辐射受热面Hf : 有效角系数x:火焰投射到管壁受热面的总热量与投射到炉壁
KHt Bj'
kJ / kg
烟气侧: Qrp (I'I"Ik0)
工质侧:
Qrp
D' (i"i' ) Bj' Qf
kJ / kg
kJ / kg
炉膛出口烟窗后的对流受热面,受到的炉膛辐射热:
Qf
'
ch
q f Fch Bj '
xgs
kJ / kg
6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1.6炉膛换热计算
炉膛换热无因次方程式: Bo( 1 )= 4h "l4n
al m 1 l " 1 l "
波尔茨曼准则—Bo=
B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
炉膛黑度与火焰黑度
炉膛黑度 a (P325)对应火焰有效辐射的假想黑度 室燃炉 a 与火焰黑度ahy 及热有效系数ψ有关,即 a hy a (14 14) a hy (1 a hy ) 火焰黑度ahy (P326) 表示炉内高温介质的辐射能力
a hy 1 e kps (14 17)
着火性能好和水分低的燃料,可以采用较低trk;着火性能差或水 分较多的燃料,一般要求采用较高值。此外, trk值还与制粉系统的 干燥剂种类、锅炉的排渣方式等有关。推荐值见表12-4
2/3
工质质量流速ρω与 烟气速度Wy的选择
工质质量流速ρ ω 太低,工质的传热能力下降,受热面管壁温度升 高;ρ ω 太高,工质的流动阻力大,电耗大 通常要求过热器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过热器出口压力的10%;再热 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再热蒸汽进口压力的10%;省煤器中水的阻力应 不大于汽包压力的10%。推荐值见表12-5
燃用无烟煤、贫煤时A=0.56;B=0.5
11/12
辐射受热面平均热负荷
qf B j (Q I ) H , kW / m 2 (14 57)
式中 H 为炉膛水冷壁的辐射受热面, Fi x i ,m2 H
炉内热负荷沿炉膛的宽度、深度和高度是变化的。为确定炉膛某区 域受热面实际热负荷,引入沿炉膛高度、宽度或深度热负荷不均匀系 数和沿各侧炉壁热负荷不均匀系数 炉膛高度某个区段上辐射受热面的热负荷为
给定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特性
确定炉膛尺寸和各部件的受热面积;燃料消耗量;锅炉效率; 各受热面交界处介质的参数;各受热面吸热量和介质速度等
常用于新锅炉的设计。在额定负荷下进行
1/2
热力计算方法
校核计算
已知锅炉结构和尺寸、锅炉负荷和燃料特性
确定各受热面交界处介质参数、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量等 用于考核锅炉在非设计负荷或燃用非设计燃料时热力特性及 经济指标;由于计算参数多与炉膛结构有关,故设计计算也常 采用校核计算方法 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应在锅炉结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 对锅炉机组作校核计算时,烟气的中间温度和内部介质温度 包括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甚至过热蒸汽温度均是未知数, 故需先假定,然后用逐步逼近法去确定
根据相似理论将上述方程变换为无因次相似准则方程可得到炉膛出 口烟气温度计算式 Ta T , K 14 43) ( 0.6 a F T 3 M 0 a 1 B j VC pj 对应1kg燃料的炉膛辐射传热量为
Q f (Q I ), kJ / kg
k为总辐射减弱系数,固体燃料火焰的主要辐射成分是三原子气体、 灰粒和焦碳粒子, 故有
a hy 1 e
7/12
( k q r k h h 10 x1x 2 )ps
三原子气体的辐射减弱系数kq
三原子气体辐射减弱系数kq 按下式计算(或由有关标准中的线算 图查出)
k q 10.2( 0.78 1.6rH 2O 10.2prs T 0.1)(1 0.37 ),1 /(m.Mpa ) (14 22) 1000
由经验公式计算确定:M = A – B(xr +Δ x )
x r h r / h 为燃烧器相对高度,hr 、hl 分别为燃烧器和炉
膛的高度,即从冷灰斗中心或炉底到燃烧器轴线和到炉膛出口
中心的高度 Δ x 为火焰最高温度变化的修正值,对于四角切圆燃烧器,
Δ x = 0,A、B为经验系数,与燃料种类和炉子的结构有关,
VC pj
Q I , kJ /(kg.k ) Ta T
炉内有效放热量 Q 包括燃料及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送入的热量,即
Q Qr 100 q 3 q 4 q 6 Q k , kJ / kg 100 q 4
其中 Qk 为空气带入炉内的热量
0 Q k ( zf )I rk ( zf )I 0 , kJ / kg lk
q fi g q f , kW / m 2 (14 58)
系数η g可从图14-9中查得 当炉膛出口烟窗布置屏式受热面时,考虑屏间烟气对炉膛的反辐 射,炉膛出口截面的热负荷还应乘以图14-4所示的β ,即
q fp q fi (14 60)
12/12
烟气对流放热量Qdf
0 I I 0 ( 1)I k , kJ / kg y
式中: rk 、0 分别为理论热空气、冷空气的焓,KJ/Kg。 I 0 I lk
5/12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及 辐射传热量计算式
高温烟气和管壁间辐射换热量应等于炉内烟气的放热量,由此可得 炉内辐射传热基本方程式
4 ) a 0 pj F Thy B j VC pj (Ta T
Q df (I I I 0f ),kJ / kg 15 4) (
0 I I 0 ( 1)I k , kJ / k yFra bibliotek
对于空气预热器以外的各 对流受热面,漏风焓值 I 0f 取冷空气温度(20~30℃) 计算 对管式空气预热器,I 0f 按该段空气预热器进、出口 空气温度的平均值计算
式中 F = F1 + F2 +...,为炉膛总炉墙面积, m2。 将式(14-35)代入上式,即可得到炉内高温烟气(火焰)和水 冷壁之间的辐射热交换公式
4 Q a 0 F Thy , kW(14 10)
3/12
炉内烟气放热量
假设1Kg计算燃料在炉内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效热量Q 全部用于加 热燃烧产物而不与炉壁发生热交换时,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最高温 度称为绝热燃烧温度或理论燃烧温度,用Ta 表示,Ia= Q 燃料燃烧过程中,将热量传给水冷壁,离开炉膛时烟气冷却到 T , 对应的烟气焓为 I ,若以 T 作为定性温度,则烟气在炉内的放热 量可用下式计算
kh 55900
3
2 T2 d h
(14 27)
dh为 烟气中灰粒子直径,μ m,取决于磨煤机型式,对钢球磨, 取dh=13 μ h为灰分浓度,Kg/Kg,用下式计算
h A ar a fh 100Vy 0 y
9/12
火焰黑度计算式中其它物理量
x1、x2 分别为考虑焦碳颗粒浓度影响的无因次量
烟气流速Wy 过低,受热面面积增加,积灰加重,同时影响传热; Wy 过高,飞灰磨损加重
当≤7000C时,飞灰颗粒变硬,磨损问题相对突出,这时,应按磨损 条件确定横向冲刷受热面的极限烟速 对于一般的煤为9~10 m/ s;对于灰多和灰分磨蚀性较强的燃料为 7~8 m/ s;对于灰少和磨蚀性较弱的煤为10~12 m/s
1/3
排烟温度与热空气温度的选择
最佳排烟温度 py 为燃料费用和尾部受热面金属费用总和最少时 所对应的排烟温度,同时还与锅炉的给水温度、燃料的性质等因素 有关。推荐值见表12-3
py 低,排烟热损失小,锅炉热效率高,节约燃料;但由于尾部受 热面的传热温压降低,金属耗量增多
热空气温度trk 主要取决于燃料的性质
3/3
炉内传热计算模型
炉内传热计算目的 确定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炉膛的辐射传热量, 以便进行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及锅炉热平衡校核。 为应用传热学基本原理分析炉内辐射传热,简化计算,需作以下假设 把传热过程和燃烧过程分开,在必须计及燃烧工况影响时,引入经 验系数予以考虑 炉内传热只考虑辐射换热,略去约占总换热量5%的对流换热 炉内的各物理量(温度、黑度和热负荷等)认为是均匀的 与水冷壁相切的平面是火焰的辐射面,也是水冷壁接受火焰辐射的 面积,称为水冷壁面积 这样,炉内火焰与四周炉壁之间的辐射换热可简化为两个互相平行 的无限大平面间的辐射换热来考虑
Q f B j (Q I ) B j VC pj (Ta T), kW(14 6)
式中: 为保热系数,考虑炉膛向外部环境散热的系数
1 q5 (14 4) g q 5
4/12
炉内烟气放热量
VC pj 为温度Ta 至 T 之间燃烧产物的平均热容量
2/12
高温烟气和管壁间的辐射换热
上式可改写为:
4 Q f a 0 ( i x i Fi )Thy , kW
令 i i x i,称之为炉墙的热有效系数(14-30) 锅炉各部分水冷壁的角系数x不同,水冷壁污染情况ζ 也不 同,故对整个炉墙,应采用平均热有效系数,即
i Fi F (14 35)
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热力计算方法与应用
热力计算方法
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
炉膛传热计算 对流受热面计算 锅炉校核热力计算程序 F220/100-W锅炉校核热力计算说明
1/1
热力计算方法
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从燃料的燃烧和热平衡计算开始,然后 按烟气流向对锅炉机组的各个受热面(炉膛、屏式过热器、对 流过热器及尾部受热面等)进行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设计计算
1/22
工质对流吸热量Qdx
过热器和省煤器:
Q dx D (i i ), kJ / kg (15 7) Bj
屏式过热器及吸收炉内辐射热的
对流过热器:
Q dx D (i i ) Q f , kJ / kg (15 6) Bj
r r 为三原子气体总的容积份额,r =rH 2O rR 2O ,其中H 2O 、
rR 2O 分别为水蒸汽和三原子气体的容积份额,用下式计算
rH 2 O VH 2 O Vy
rR 2 O
VRO 2 Vy
8/12
灰分颗粒的辐射减弱系数kh
灰分颗粒的辐射减弱系数kh按下式计算(或由有关标准中的线算 图查出)
1/12
高温烟气和管壁间的辐射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