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解答

《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解答
《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解答

《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

成果公报

课题批准号:9—20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一般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彭云武,中学高级教师,古丈县断龙中学

主要成员:彭云武向平田宏齐田开富杨菊花彭文文

田海霞向庶向圣华向永红田青王兆生

向琳媛田宏香张翔铭梁世菊田开敏杜小舟

田邦志葛文斌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1.1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是学校义不容辞

的责任”。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可根据

具体情况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目前我们的学校课程比较单一,只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基本上是空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均强调课程的共性,大多为静态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则强调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多为动态的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就可以使我们的学校课程的内容得到充实,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可以说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丰富学校三级课程的需要。

土家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形成了本民

族特有的文化,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土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中土家族打镏子、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织绵技艺均被列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它还有土家族哭嫁歌,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打贡鸡”、“赤膊溜”“地牯牛”等均都是十分优秀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目前有些还在民间流

传,有些接近失传。很多已出现“断代”现象,只是在50岁以上的土家老人中流传,对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已迫在眉捷。目前全国各地有许多地方在传承土

家文化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工作。其中土家族摆手舞的开发工作做得较好,许多土家族地区都在跳摆手舞,重庆酉阳已为摆手舞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土家

文化风情园将跳摆手舞作为民俗表演主打节目,2006古丈县举办了摆手舞比赛,

永顺、龙山也举办过较为大型的土家族摆手舞比赛。而将土家摆手舞引进学校的

也有不少,例如六年前永顺王小一小曾将摆手舞作为课间操,但坚持得不太久就

放弃了,利用土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也有,但至今都未开发出校本课程。我校地处土家族聚居区,学生大多数为土家族,断龙山乡土家文化保存完好,

成立有断龙山乡社巴节土家文化理事会,在田家洞社场坪建有专供每年举办大型

祭祖活动的土家摆手堂。每年由各村轮流组织大型社巴节摆手祭祖活动,并表演大型摆手舞。全乡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还在使用土家语进行日常交流,红白喜事均

按本民族风俗习惯操办,但由于多种原因,断龙山乡的土家文化正在加速消亡,

传承断龙山乡地区的土家文化以刻不容缓,而学校作为当地的教书育人之处,能够并且应该为传承优秀的土家文化做些事情。于是我们决定开发具有断龙特色的

土家文化校本课程,为传承土家优秀文化做出一些事,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多元

性尽一份力。

1.2理论基础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论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现实结构及其未来走向进行探索和研究所得出的新成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显示出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这就是汉族。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是高原、山地和草场,很

大一部分人从事畜牧业。第三,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也有的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言,但他们和汉人接触中大多学会汉语,汉语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第四,导致民族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第五,

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元文化不断融合而来。我们将土家文化引入校本课程就是要在我们的的学校课程中体现中华民族文

化的多元一体性。

2、校本研究理论

校本研究是“以校为本的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研究。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发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国家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得到更好的满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

(1).土家族优秀文化资源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史料。

(2).确定土家优秀文化资源中哪些可以进入我们校本课程范围。

(3).如何将确定进入校本课程的优秀土家文化资源引入我们的课堂。

(4).编写定型教材,如何开设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的推广。

(5)、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6)校本课程与社区文化互动。对学生进行土家族历史、民俗、民风知识

及断龙乡乡情教育。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行动研究法、课堂实验法,基本程序是教材草案→开出课程→修

改教材→开出课程→定型教材→开出课程,同时辅以文献查找法,实地调查等方

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我们开发编写了《断龙中学校本教材》一本,制作了断龙中学校本课程

开发资料光碟两张,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我们校本课程开始的过程和成果。

教材共分四课:第一课《摆手舞》,第二课《打贡鸡》,第三课《高脚马》,

第四课《赛螺陀》。本教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数据翔实,说明具

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初中音乐、体育专业教师根据此教材便能

独立完成教学。同时该教材对土家摆手舞、打贡鸡的由来进行了很好地简介,使学生在学习摆手舞、打贡鸡时对土家文化有潜移默化地传承作用。

2.开出了校本课程,填补了校本课程空白。本研究伊始我们便用教材草案

开出了校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及专项比赛等形式。因

摆手舞动作复杂难学,我们是摆手舞一章每期十四课时,打贡鸡两课时,高脚马、赛螺陀主要是在课外活动和大课间进行。校本课程开出后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

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外时间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在跳摆手舞、打贡鸡、踩高跷、赛螺陀,丰富了学生生活,使我们的学生增强了对课程的适应性

和主动性。

3.将土家文化引入学科教学,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例

如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土家山歌、哭嫁歌,历史课堂引入土家族历史、民俗、传统

教育,地理课堂引入断龙山乡土形地貌,自然资源及发展状况讲座,重点介绍著名风景区红石林等。

4.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整体办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1)学校课程得到了丰富,校本课程从无到有,有了良好的开端。

(2)其次,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从原来不知课题

是什么,到省级立项课题研究结题。带动了学校教育教研活动,几年来学校教育教研活动开展得到了教育局的肯定,同时学校老师正在积极申请州、县级个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在我校已成燎原之势。

(3)储备了民俗文化教学师资,能开设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5.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可以说是课题

研究造就了一大批学习型教师,一些传承土家文化的专家。

(1)青年教师田宏齐教师已成为了摆手舞、打镏子教学的行家,她负责我

校校本教材《摆手舞》和附录《打镏子》章节的编写,完成了一个普通音乐教师

到教材编写者的跨越。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土家族摆手舞》获州论文一等奖,校

文艺队由她排练的《打镏子》获全县“六一”文艺汇演一等奖,2008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前晋升中学一级教师。

(2)青年体育教师向平负责编写校本教材《打贡鸡》的同时还整理了《打

陀螺》、《踩高跷》和《赤膊溜》等土家民间体育活动简介,他与其它几位教师

走村窜巷进行调查研究,原史材料就准备了几万字,走访了民间艺人、土家文化传承人一百多人,几经修改才完成了有关章节教材的定型。同时负责打贡鸡的教学,在体育课中将打贡鸡作为准备活动的一个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传承了土

家文化,他撰写的论文《土家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课堂》获州一等奖。

(3)还有语文老师杨菊花将土家山歌与古诗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

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传承土家文化,她撰写的论文《让土家文化有效融

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国家一等奖并被公开发表,《发挥土家山歌的优势辅助古

诗文教学》获省一等奖,《巧用土家文化资源妙辟语文教学新路》在《民族教育

与文化》杂志上发表。2009年杨菊花老师被评为古丈县学科带头人。

(4)还有青年教师田开富负责摄影工作,三年来共拍摄了资料照片几千张,刻录了光盘30多张,既为课题积累了影像资料,同时自己也得到锻炼,可以说

已成为了土家摄影家,节假日许多老百姓结婚都叫他去摄像,制作纪念光盘。

(5)还有向圣华老师将土家历史与课文有些章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撰写的

论文获州一等奖。

(6)所有班主任老师都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摆手舞、打贡鸡,增强了班主任

组织学生参与民俗活动的能力。

(7)许多老师纷纷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所教学科融合起来,选准切入点,将

土家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撰写了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先后有一百多人次论文获国家、省、州、县奖励。其中收入《断龙中学校本课程论文集》中的论文就有二十

二篇,现在我校老师谈起校本课程,道起土家文化都能说出个名堂来。三年多来先后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职工一共有20多人。

历年论文获奖情况统计

县级州级省级国家级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

2006年10 2 1 1 2

2007年12 3 1 1 3

2008年20 6 4 2 5

2009年30 10 5 2 8 近三年课题组成员中学习型教师有:杨菊花、田开敏、杜小舟、田宏齐、向

平、田海霞、田宏香、田青、向庶。

县学科带头人有:杨菊花、田海霞。

6.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1)通过三年来开设校本课程,我们的学生

都会跳摆手舞、打贡鸡。本研究开展三年来,累计有1200多学生学会了跳摆手舞、打贡鸡,这些人目前已成为各村开展民俗活动时跳摆手舞、打贡鸡的中间力量。(2)增进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

趣。在开展本课题前95%以上的学生对土家族的知识及土家文化表演方法一无

所知,通过本研究后目前在校学生百分之百初步了解了土家族历史、民俗、民风,了解了断龙山乡的基本情况。(3)通过动态校本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校

园生活,使学生产生了乐趣,间接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其它文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乐学,一定程度上留住了厌学学生降低了辍学率。历年辍学率比较04年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1% 10.5% 8.9% 5.7% 3.5% 2.8%

从辍学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校本课程06年开出后辍学率逐年大幅降低,拆射出校本课程开出后学生喜欢校园生活,乐于学习了。(4)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鼓手、镏子手使他们具有了一技之长,例如原94班学生向杰、99班彭坤初中毕业后加入了本村镏子队,红白喜事常被请去表演打镏子,月收入在千元以上。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

校本课程的经验在本校及周边学校得以推广

除本校按校本教材开出校本课程外。断龙完小、红石林完小、红石林九年制学校也已开出或准备开出土家摆手舞等校本课程。2009年上半年在古丈县教育

教学改革现场会上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经验被大会作为典型经验介绍,得到全县教育同仁的好评。

五、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

(1)本研究推动了社区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促进了土家文化传播及民俗歌

舞表演。2006年断龙山乡成立了“断龙山乡土家社巴节理事会”我校是理事成员

单位之一,课题组织人被聘为理事会顾问。每年社巴节均要在我校运动场举行大

型土家歌舞表演,除学校师生表演的全校摆手舞外,还有社区各村的摆手舞,咱粑舞,八宝铜铃舞,打镏子,梅山舞,茅古斯等节目,省、州、县电视台等多家

媒体都会做现场报道。

(2)2009年县民间文化保护协会将我校作为传承土家文化联系学校,决定在我校设立土家文化传承班。

(3)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为推广土家文化作贡献,几年来我校分别参与了以

下活动获得了各种奖励。①2006年古丈县土家族摆手舞大赛,断龙山乡代表队

获第一名。②2006年10月断龙山乡土家茅古斯在上海国际少数民族艺术节上获

金奖。③2008年断龙山乡土家茅古斯在成都国际少数民族艺术节上获金奖,④

近年来断龙山乡土家文化表演队经常在坐龙峡、红石林景区进行土家民俗文化表

演获得游客称赞。④2009年12月县活动中心从我校学生中选了18名学生由我校田宏齐齐老师排练少儿节目《土家摆手舞》制成了光盘,由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统一举荐给中央电视台作为200 9年春节联欢晚会少儿类频道备选节目。

(4)课题《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和校本教材《断龙中

学校本教材》2008年12月双双被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列入“五百工程”,并

批准立项。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土家文化丰富多彩,可供我们做校本课程式开发的还很多。要保护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最根本的东西应是民族语言的传承,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目前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融洽,50岁以下的断龙人已很少有人会讲土家语,

土家语只在年老的一辈中使用,如果不再采取措施,土家语不久将在断龙山乡失传,土家语教学和传承是每个土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迫在眉睫的亟待解决的工

作。好在吉首大学人类与历史学研究会已准备在我校建立土家语教学班,土家语传承将会得到一定的保证,土家语教学将成为我校今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同时土家哭嫁、土家山歌等都可作为今后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东西,让我们为弘扬土家文化丰富校本课程而努力。

应用回归分析第2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定? 答:1. 解释变量 1x , ,2x ,p x 是非随机变量,观测值,1i x ,,2 i x ip x 是常数。 2. 等方差及不相关的假定条件为 ? ? ? ? ? ? ??????≠=====j i n j i j i n i E j i i ,0),,2,1,(,),cov(,,2,1, 0)(2 σεεε 这个条件称为高斯-马尔柯夫(Gauss-Markov)条件,简称G-M 条件。在此条件下,便可以得到关于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误差项方差2σ估计的一些重要性质,如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是回归系数的最小方差线性无偏估计等。 3. 正态分布的假定条件为 ???=相互独立 n i n i N εεεσε,,,,,2,1),,0(~212 在此条件下便可得到关于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2σ估计的进一步结果,如它们分别是回归系数的最及2σ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等,并且可以作回归的显著性检验及区间估计。 4. 通常为了便于数学上的处理,还要求,p n >及样本容量的个数要多于解释变量的个数。 在整个回归分析中,线性回归的统计模型最为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线性回归的应用最广泛;另一方面是只有在回归模型为线性的假设下,才能的到比较深入和一般的结果;再就是有许多非线性的回归模型可以通过适当的转化变为线性回归问题进行处理。因此,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1. 如何根据样本),,2,1)(;,,,(21n i y x x x i ip i i =求出p ββββ,,,,210 及方差2σ的估计; 2. 对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的种种假设进行检验; 3. 如何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以及如何进行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 2.2 考虑过原点的线性回归模型 n i x y i i i ,,2,1,1 =+=εβ误差n εεε,,,21 仍满足基本假定。求1β的最小二 乘估计。 答:∑∑==-=-=n i n i i i i x y y E y Q 1 1 2112 1)())(()(ββ

材料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二章参考答案 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2.为什么可将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答: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金属键即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其离域电子为所有原子共有,自由流动,因此整个金属单质可看成是同种元素金属正离子周期性排列而成,这些正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都是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电子分布基本上是球形对称,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都相等,因此可看成是等径圆球。又因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为使体系能量最低,金属原子在组成晶体时总是趋向形成密堆积结构,其特点是堆积密度大,配位数高,因此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3.计算体心立方结构和六方密堆结构的堆积系数。

(1) 体心立方 a :晶格单位长度 R :原子半径 a3 4R= 3 4R a=,n=2, ∴68 .0 )3 / 4( )3/ 4(2 )3/ 4(2 3 3 3 3 = = = R R a R bcc π π ζ (2)六方密堆 n=6 4.试确定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中原子半径和点阵参数之间的关系。 解: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均属立方晶系,点阵参数或晶格参数关系为 ο 90 ,= = = = =γ β α c b a,因此只求出a值即可。 对于(1)fcc(面心立方)有a R2 4=, 2 4R a=,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2) bcc体心立方有:a3 4R= 3 4R a=;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3) 简单立方有:R a2 =,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74 .0 ) 3 ( 3 8 12 )3/ 4(6 ) 2 3 2 1 ( 6 )3/ 4(63 3 hcp= ? = ?R R R R a a c Rπ π ξ= R a a c 2 3 8 = =

高中数学解答题通用答题套路

高中数学解答题通用答题套路 1、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①解题路线图 不同角化同角。 降幂扩角。 化f(x)=Asin(ωx+φ)+h。 结合性质求解。 ②构建答题模板 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2、解三角函数问题 ①解题路线图 化简变形;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变形证明。 用余弦定理表示角;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②构建答题模板 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求结果。 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3、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

①解题路线图 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求通项公式。 求数列和通式。 ②构建答题模板 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求通项:根据数列递推公式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或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定方法:根据数列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如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法等)。 写步骤:规范写出求和步骤。 再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4、利用空间向量求角问题 ①解题路线图 建立坐标系,并用坐标来表示向量。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用向量工具求空间的角和距离。 ②构建答题模板 找垂直:找出(或作出)具有公共交点的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 写坐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特征点坐标。 求向量:求直线的方向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 求夹角:计算向量的夹角。 得结论:得到所求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或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5、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 ①解题路线图

第二章习题答案与解答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1. 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分散性分布; (2)共享性与开放性; (3)数字化存储; (4)网络化传输。 2. 试比较全文搜索引擎、分类检索、元搜索引擎三种搜索引擎的不同之处。 全文搜索引擎是目前主流的搜索引擎,有计算机索引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检索网站网页,建立起数据库,收录网页较多,用户按搜索词进行检索,返回排序的结果。以谷歌、百度、必应等为代表。 分类检索,将人工搜集或用户提交的网站网页内容,将其网址分配到相关分类主题目录,形成分类树形结构索引。用户不需用关键词检索,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典型代表有Yahoo、新浪分类目录搜索、淘宝网的类目等。分类检索用于目标模糊、主题较宽泛、某专业网站或网页的查找,要求查准时选用; 元搜索引擎不是一种独立的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计算机索引程序和索引数据库,是架构在许多其他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在接受用户查询请求时,可以同时在其他多个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并将其他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经过处理后返回给用户。 3. 简述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如下三个过程:首先,抓取,在互联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第二,建立索引,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建立索引库;第三,搜索词处理和排序,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字,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的相关度评价,对将要输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4.简述常用的关键词高级检索功能。 常用的关键词高级检索功能应用包括:使用检索表达式搜索、使用高级搜索页、元词搜索。 使用检索表达式搜索分别有空格、双引号、使用加号、通配符、使用布尔检索等。 有时我们为了限制搜索范围、搜索时间、过滤关键字等,需要用到高级搜索页。 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支持“元词”(metawords)功能。依据这类功能,用户把元词放在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2-2 图示等截面混凝土的吊柱和立柱,已知横截面面积A 和长度a 、材料的重度ρg ,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 = 10 ρg Aa 。试按两种情况作轴力图,并求不考虑柱的自重和考虑柱的自重两种情况下各段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 不考虑柱的自重情况:根据吊柱或立柱的受力情况分别作它们的轴力图如下图所示, 则在此情况下,吊柱或立柱各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 (a ) N,10AB AB F ga A σρ= =、N,0BC BC F A σ= =, (a ) (b ) (c ) (a ) (b ) (c ) F 轴力图 ○ + 2F 轴力图 ○ + ○ - F 轴力图 3F 6F ○ -

(b ) N,20AB AB F ga A σρ= =-、N,20BC BC F ga A σρ= =, (c ) N,10AB AB F ga A σρ==-、N,30BC BC F ga A σρ==-、N,60CD CD F ga A σρ= =-; 2. 考虑柱的自重情况:根据吊柱或立柱的受力情况分别作它们的轴力图如下图所示, 因此,在此情况下,吊柱或立柱各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以自由端作为起点): (a) [)N,0,CB CB F gx x a A σρ= =∈、,其中:N,0C C F A σ= =、N,10B B F ga A σρ- -= =, ()(]N,110,2BA BA F a x g x a A σρ= =+∈、,其中:N,11B B F ga A σρ+ += =、N,13A A F ga A σρ= =; (b) ()[)N,200,2CB CB F a x gx x a A σρ= =+∈、,其中:N,20C C F ga A σρ= =、N,22B B F ga A σρ- -= =, ()(]N,180,2BA BA F a x g x a A σρ= =-+∈、,其中:N,18B B F ga A σρ+ +==-、 N,16A A F ga A σρ==-; (c) ()[)N,100,AB AB F a x g x a A σρ= =-+∈、,其中: N,10A A F ga A σρ==-、N,11B B F ga A σρ- -= =-, ()()N,310,BC BC F a x g x a A σρ= =-+∈、,其中:N,31B B F ga A σρ+ +==-、N,32C C F ga A σρ- -= =-, ()(]N,620,CD CD F a x g x a A σρ==-+∈、,其中:N,62C C F ga A σρ+ += =-、 N,63D D F ga A σρ==-。 (a ) (b ) (c ) 轴力图 gAa ρ○ + ○ - gAa ρ22gAa ρ ρgAa ρ gAa ρgAa ρ

第一章至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至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期刊是于何年创刊? (1)1982 (2)1987 (3)1992 2.【2】下列何者不是引导健康心理学发展的因素? (1)医疗接受度渐增 (2)生医工程的发展 (3)疾病型态的改变 ⒊【2】下列何者与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无关? (1)疾病 (2)生理历程 (3)行为 ⒋【2】下列何者不是影响健康心理学发展趋势的关键? (1)关注终生的健康与疾病 (2)健康保险的规划 (3)面对疾病型态的改变 ⒌【2】健康心理学最普遍的发展取向是何模式? (1)生物医学模式 (2)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心身医学模式 (4)以上皆非 ⒍【4】以下叙述何者不属于健康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所能发挥的功能? (1)发现冠状动脉病与抽烟、缺乏运动、压力有关 (2)了解疾病的心理影响以协助减轻疼痛、焦虑的症状 (3)预测与改变个人的健康行为 (4)发现禽流感的病毒与生物传染途径 ⒎【1】心理因素包括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以下选项何者不属于心理历程? (1)吸烟 (2)情绪 (3)压力 (4)信念 ⒏【2】脑部的哪一个部分在情绪与动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1)大脑(2)下视丘(3)脑干(4)小脑 ⒐【3】个人因应紧急事件做反应时,会透过神经与内分泌轴线的程序来反应,请问轴线内容为?(P.33) A.肾上腺 B.下视丘 C.脑垂体 D.大脑 E.甲状腺 (1) D-C-A (2) D-B-E (3) B-C-A (4) B-C-E ⒑【1】以下哪些荷尔蒙与因应紧急状况及压力有重要关系? (1)皮质醇(2)胰岛素(3)泌乳激素(4)睪丸酮 ⒒【3】以下消化系统疾病,何者与承受高度压力的情境最有关系? (1)A 型肝炎(2)B 型肝炎(3)消化性溃疡(4)胆结石 ⒓【4】身体免于疾病的防卫作用涉及一连串的防御防线,请问第三道防线是 (1)B 细胞(2)吞噬细胞(3)皮肤(4)杀手T 细胞

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技巧 大题是高考数学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分占得很重的一部分,考生需要掌握解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数学大题的最佳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三角函数题 三角函数题是高考数学试卷的第一道解答题,试题难度一般不大,但其战略意义重大,所以稳拿该题12分对学生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类: 1.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倍、半等公式进行化简求值类。 2.运用三角函数性质解题,通常考查正弦、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值、对称轴及对称中心。 3.解三角形问题,判断三角形形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注意辅助角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辅助角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构造新数列思想,如“累加、累乘、错位相减、倒序相加、裂项求和”等方法的应用与创新。 3、数列自身内部问题的综合考查,如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问题、递推数列问题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求数列的通项与求数列的和是最常见的题目,数列求和与极限等综合性探索性问题也考查较多。 全国卷的数列大题上手容易,但这不意味着容易拿满分,因为考的很广,像复习时没放在心上的冷门求和方法也会考查。因此全国卷考生复习时不能偷懒耍滑,老师讲解的各种数列解题方法都要掌握,深入复习好累加累乘法、待定系数法、错位相减法等方法。例如总能得到命题人青睐的错位相减法,因难度较大抱着侥幸心理的学生就会放低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三、立体几何题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 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0.03×(50/0.05)(1.4152/2)=30.03 Pa/ρ+W=Pa/ρ+Z g+Σhf 1 - 2 W=Z2g+Σhf 1 - 2 =10×9.81+30.03=128.13 [J.kg] H需要=W/g=128.13/9.81=13.06[m] 而H泵=18.92-0.82(10)=13.746[m] H泵>H需故泵可用 ⑵N=H泵Q泵ρg/η ρg/η=常数 ∴N∝H泵Q泵N前∝13.746×10 H泵后=18.92-0.82(8)0 . 8 =14.59 N后∝14.59×8 N后/N前=14.59×8/(13.746×10)=0.849

高一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指定位置上.) 1. 若角αβ、满足9090αβ-<< B .cos2cos αα< C .tan 2tan αα> D .cot 2cot αα< 7. ABC ?中,若cot cot 1A B >,则ABC ?一定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8. 发电厂发出的电是三相交流电,它的三根导线上的电流分别是关于时间t 的函数: 2sin sin()sin()3 A B C I I t I I t I I t πωωω?==+ =+且 0,02A B C I I I ?π++=≤<, 则? =( ) A .3π B .23π C .43π D .2 π 9. 当(0,)x π∈时,函数21cos 23sin ()sin x x f x x ++=的最小值为( )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 2、画前驱图 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答: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分别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换去了封闭性,这样,某程序在执行时,必然会受到其它程序的影响。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 16. 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试举例说明之。 答:同步: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A进程向B进程传递数据,B进程接收数据后继续下面的处理;互斥: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进程共享打印机。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P82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图(a)

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 parbegin begin S1;V(a1);V(a2);end; begin P(a1);S2;V(a3);V(a4);end; begin P(a2);S3;V(a5);end; begin P(a3);S4;V(a6);end; begin P(a4);S5;V(a7);end; begin P(a5);S6;V(a8);end; begin P(a6);P(a7);P(a8);S7;end; parend 图(b) 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a9=0;a10=0;parbegin begin S1;V(a1);V(a2);end; begin P(a1);S2;V(a3);V(a4);end; begin P(a2);S3;V(a5);V(a6);end; begin P(a3);S4;V(a7);end; begin P(a4);S5;V(a8);end; begin P(a5);S6;V(a9);end; begin P(a6);S7;V(a10);end; begin P(a7);P(a8);P(a9);P(a10);S8;end; parend 28、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者共享单缓冲的同步算法。 答: int mutex=1;/*互斥信号量*/ int empty=n;/*空位同步信号量*/ int full=0;/*数据同步信号量*/ int in=0;/*写指针*/ int out=0;/*读指针*/ main( ) { cobegin /*以下两进程并发执行*/ send( ); obtain( ); coend } send( ) { while(1) { . .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解答题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解答题 1.b a ,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满足2 2 3 3 b a b a -=-,求所有可能的整数 c ,使得ab c 9=. 2.已知不等式 24 131...312111a n n n n > ++++++++对一切正整数a 均成立,求正整数a 的最大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n a 为14a =的单调递增数列,且满足22 111168()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求{n a } 的通项公式。 4.(1)设,0,0>>y x 求证: ;4 32y x y x x -≥+ (2)设,0,0,0>>>z y x 求证: .2 333zx yz xy x z z z y y y x x ++≥+++++ 5. 设数列ΛΛΛ,1 ,,12, 1,,13,22,31,12,21,11k k k -, 问:(1)这个数列第2010项的值是多少; (2)在这个数列中,第2010个值为1的项的序号是多少. 6. 设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现将它们全部放入甲、乙两个袋子中,要求每个袋子里三种颜色球都有,且甲乙两个袋子中三种颜色球数之积相等。问共有多少种放法。 7.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a =(0,1a a ≠≠且),前n 项和为n S ,且(1)1n n a S a a = --, 记lg ||n n n b a a =(n *∈N ),当a =时,问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对于任意正整数n ,都有m n b b ≥?如果存在,求出m 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8. 在ABC ?中,已9,sin cos sin AB AC B A C ==u u u r u u u r g ,又ABC ?的面积等于6. (Ⅰ)求ABC ?的三边之长; (Ⅱ)设P 是ABC ?(含边界)内一点,P 到三边AB 、BC 、AB 的距离为1d 、2d 和3d , 求123d d d ++的取值范围. 9.在数列{}n a 中,1a ,2a 是给定的非零整数,21n n n a a a ++=-. (1)若152a =,161a =-,求2008a ; (2)证明:从{}n a 中一定可以选取无穷多项组成两个不同的常数数列.

第2章习题答案

习题2 1. 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移码(用8位二进制表示),其中MSB是最高位(符号位),LSB是最低位。如果是小数,则小数点在MSB之后;如果是整数,则小数点在LSB之后。 (1)-59/64 (2)27/128 (3)-127/128 (4)用小数表示-1 (5)用整数表示-1 (6)-127 (7)35 (8)-128 2. 设[x]补=x0.x1x2x3x4,其中x i取0或1,若要使x>-0.5,则x0、x1、x2、x3、x4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3. 若32位定点小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用补码表示,则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若32位定点整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用原码表示,则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4. 若机器字长为32位,在浮点数据表示时阶符占1位,阶码值占7位,数符占1位,尾数值占23位,阶码用移码表示,尾数用原码表示,则该浮点数格式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5. 某机浮点数字长为18位,格式如图2.35所示,已知阶码(含阶符)用补码表示,尾数(含数符)用原码表示。 (1)将(-1027)10表示成规格化浮点数; (2)浮点数(0EF43)16是否是规格化浮点数?它所表示的真值是多少? 图2.35 浮点数的表示格式 6. 有一个字长为32位的浮点数,格式如图2.36所示,已知数符占1位;阶码占8位,用移码表示;尾数值占23位,尾数用补码表示。 图2.36 浮点数的表示格式 请写出:

(1)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 (2)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 (3)规格化数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 7. 若浮点数x的IEEE754标准的32位存储格式为(8FEFC000)16,求其浮点数的十进制数值。 8. 将数(-7.28125)10转换成IEEE754标准的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 9. 已知x=-0.x1x2…x n,求证:[x]补=+0.00…01。 10. 已知[x]补=1.x1x2x3x4x5x6,求证:[x]原=+0.000001。 11.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1)x=0.11011 y=-0.10101 (2)x=-10110 y=-00011 12.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1)x=0.10111 y=0.11011 (2)x=11011 y=-10011 13. 已知[x]补=1.1011000,[y]补=1.0100110,用变形补码计算2[x]补+1/2[y]补=?,同时指出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14. 已知x和y,用原码运算规则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1)x=0.1011,y=-0.1110 (2)x=-1101,y=-1010 15. 已知x和y,用原码运算规则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1)x=0.1101,y=0.0001 (2)x=0011,y=1110 16. 已知x和y,用移码运算方法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1)x=-1001,y=1101 (2)x=1101,y=1011

第二章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作业参考解答 1.6 设总体X 服从正态()2N μσ,,1X ,2X ,…,n X 为其子样,X 与2S 分别为子样均值及方差。又设1n X +与1X ,2X ,…,n X 独立同分布,试求统计量Y 解:由于1n X +和X 是独立的正态变量, ∴2~X N n σμ?? ??? ,,()21~n X N μσ+,,且它们相互独立. ()()()110n n E X X E X E X μμ++-=-=-=. ()()()2111n n n D X X D X D X n σ+++-=+= . 则211~0n n X X N n σ++??- ?? ?, . ()01N ,. 而()222~1nS n χσ-,且22nS σ与1n X X +-相互独立, 则()1T t n -. 1.7 设()~T t n ,求证()2~1T F n ,. 证明:又t 分布的定义可知,若()~01U N , ,()2~V n χ,且U 与V 相互独立,则 ()T t n ,这时,2 2U T V n =,其中,()22~1U χ. 由F 分布的定义可知,()22 ~1U T F n V n =,. 1.9 设1X ,2X ,…,1n X 和1Y ,2Y ,…,2 n Y 分别来自总体()21N μσ,和()22N μσ,,且相互独立,α和β是 (X Y αμβμ-+-()1221111n i i S X X n ==-∑,()2222121n i i S Y Y n ==-∑。 解:211~X N n σμ?? ??? ,,222~Y N n σμ?? ?? ?,,1X μ-与2Y μ-相互独立, 211~0X N n σμ??- ??? ,,222~0Y N n σμ??- ???,, ()( )22221212~0X Y N n n ασβσαμβμ??∴-+-+ ??? ,,((()~01X Y N αμβμ-+-,. ()221112~1n S n χσ- ,()222222~1n S n χσ-,且21S 与22S 相互独立, ()2 2211 22 1222~2n S n S n n χσσ∴++-. (()12 12~2X Y t n n αμβμ-+- +-, (()122X Y t n n αμβμ-+-+-

建筑环境学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1. 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座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高度角。南方地区太阳高度角一年四季都较高,而北方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具有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因此,坐北朝南的格局有利于在夏季减少日射得热,冬季增加日射得热,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北方地区采用坐北朝南的第二个原因是避北风。 2. 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的改变。太阳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超过90%)。而空气对于这部分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所以太阳穿过空气时导致空气的升温很小。 地面和空气的对流热交换是空气温度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地面在接受大量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与地表直接接触的空气层,由于对流换热作用而被加热,被加热的空气层又通过自然对流作用将热量转移到更高层的空气,从而导致了空气的升温。气温降低的过程也大体类似。 注意:地面因接收太阳辐射而升温所导致的长波辐射对空气的加热作用是一种次要因素。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 dp=6℃-19℃,有效天空温度t sky=7℃-14℃。在

某些极端条件下,t sky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 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晴朗天气下有效天空温度低,树叶朝上的表面与天空辐射换热强烈,同时凌晨也是空气气温最低的时候,如果此时树叶表面的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就会有结露的现象发生,如果低于0℃则会结霜。 5. 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的微气候?为什么? 能起到一定改善作用。高反射率地面(吸收率和发射率低)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较少,温升较低,从而对近地面空气的加热作用较小,对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缓解作用(马赛克建筑)。但微气候涉及建筑物周围特定地点的气温、湿度、风速、阳光等多种参数,高反射率地面铺装可能会带来光污染。 6. 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 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水体和植被下垫面本身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砖石混凝土下垫面就少,同时,由于水体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通过潜热的形式带走大量热量,使得自身温度较低,对近地表空气具有降温作用,从而能够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一定缓解作用。此外,蒸发和蒸腾作用,将大量水气带入空气,增加了空气湿度,使人感觉更舒适。

高考数学解答题答题模板

典例1 (12分)已知m =(cos ωx ,3cos(ωx +π)),n =(sin ωx ,cos ωx ),其中ω>0,f (x )=m·n ,且f (x )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π2. (1)若f (α2)=-34,α∈(0,π 2 ),求cos α的值; (2)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然后向左平移π 6个 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求函数y =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审题路线图 (1)f (x )=m·n ――――→数量积运算 辅助角公式得f (x ) ――→对称性 周期性求出ω()2f α????和差公式 cos α (2)y =f (x )―――→图象变换 y =g (x )―――→整体思想g (x )的递增区间

评分细则 1.化简f (x )的过程中,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的使用各给1分;如果只有最后结果没有过程,则给1分;最后结果正确,但缺少上面的某一步过程,不扣分; 2.计算cos α时,算对cos(α-π3)给1分;由cos(α-π3)计算sin(α-π 3)时没有考虑范围扣1分; 3.第(2)问直接写出x 的不等式没有过程扣1分;最后结果不用区间表示不给分;区间表示式中不标出k ∈Z 不扣分;没有2k π的不给分. 跟踪演练1 已知函数f (x )=3sin ωx cos ωx +cos 2ωx -12(ω>0),其最小正周期为π 2. (1)求f (x )的表达式; (2)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 8个单位长度,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 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若关于x 的方程g (x )+k =0在区间[0,π 2]上有且只有一 个实数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 (1)f (x )=3sin ωx cos ωx +cos 2ωx -1 2 = 32sin 2ωx +cos 2ωx +12-12=sin(2ωx +π 6 ), 由题意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π2,T =2π2ω=πω=π2, 所以ω=2,所以f (x )=sin(4x +π 6 ). (2)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8个单位长度后,得到y =sin(4x -π 3)的图象;再将所得图象上所有点 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y =sin(2x -π3)的图象,所以g (x )=sin(2x -π 3), 因为0≤x ≤π2,所以-π3≤2x -π3≤2π 3, 所以g (x )∈[- 3 2 ,1]. 又g (x )+k =0在区间[0,π2]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即函数y =g (x )与y =-k 在区间[0,π 2]上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可知-32≤-k <3 2 或-k =1, 解得- 32

第二章作业参考解答

第二章作业参考解答 2.3给定串联谐振回路的0 1.5MHz f =,0100pF C =,谐振时电阻5R =Ω,试求0Q 和0L 。又若信号源电压振幅1mV ms U =,求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0I 以及回路上的电感电压振幅Lom U 和电容电压振幅Com U 。 解:(1)串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 0612 0011 2122 1.510100105 Q C R ωπ-==≈????? 根据0f = 有: 402122212 0011 1.125810(H)113μH (2)100104 1.510 L C f ππ--= =≈?=???? (2)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为 01 0.2(mA)5 ms U I R === 回路上的电感电压振幅为 02121212(mV)Lom ms U Q U ==?= 回路上的电容电压振幅为 02121212(mV)Com ms U Q U =-=-?=- 2.5并联谐振回路与负载间采用部分接入方式,如图2.28所示,已知14μH L =,24μH L =(1L 、2L 间互感可以忽略),500pF C =,空载品质因数0100Q =,负载电阻1k ΩL R =,负载电容10pF L C =。计算谐振频率0f 及通频带B 。 图 2.28 C L 解:设回路的谐振电阻为P R ,图2.28可等效为下图。 图1.7 2 L R p 图中的接入系数为21241 442 L p L L = ==++;回路两端总电感12448(μH)L L L =+=+=;回路两端总电容 21 50010502.5(pF)4 L C C p C ∑=+=+?=。 (1)谐振频率为

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两个均为40得电容串联后总电容为80 ,它们并联后得总电容为20 。 2、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得量就是它得最大值;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得量就是角频率ω;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得量称为它得初相。三者称为正弦量得三要素。 3、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得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u = iR ;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得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得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 电阻元件为即时元件; 电感与电容元件为动态元件。 4、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得阻抗为50Ω,该电路为容性电路。电路中吸收得有功功率为750W ,吸收得无功功率又为1000var 。 二、选择题 1、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V; B、V; C、V。 2、一个电热器,接在10V得直流电源上,产生得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得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得最大值为( D ) A、7、07V; B、5V; C、14V; D、10V。 3、提高供电电路得功率因数,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D ) A、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用得无功功率; B、减少了用电设备得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得容量; C、可以节省电能; D、可提高电源设备得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得功率损耗。 4、已知A,)A,则( C )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5、电容元件得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 B ) A、28V; B、20V; C、2V。 7、RLC串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B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8、正弦交流电路得视在功率就是表征该电路得( A ) A、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乘积; B、平均功率; C、瞬时功率最大值。 9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得期为10 ms,有效值为220 V,在t = 0时正处于由正值过渡为负值得零值,则其表达式可写作( B )。 (a) u = 380sin(100 t+180?) V (b) u =-311sin200πt V (c) u = 220sin(628 t+180?) V 10某正弦电流得有效值为7、07 A,频率f =100 Hz,初相角? = -60?,则该电流得瞬时表达式为( C )。 (a) i = 5sin( 100 πt-60? ) A (b) i = 7、07sin( 100 πt+30? ) A (c) i = 10sin( 200 πt-60? ) A 11与电流相量对应正弦电流可写作i = ( B )。 (a) 5 sin(ωt+53、1?) A (b) sin(ωt+36、9?)A (c) sin(ωt+53、1?)A 12用幅值(最大值) 相量表示正弦电压u = 537sin(ωt-90? ) V 时,可写作(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