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计算题解题方法
欧姆定律计算题类型及解法(共七类)

欧姆定律--电学计算典型题类型及解法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求解电学问题常用的重要规律,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及相关电学知识解题,对于中考前的复习和提高对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现就其类型及其解法分述如下:一、“欧姆定律”简单计算说明:这类问题属于最基本的欧姆定律应用计算题,关键在于挖掘题目中的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弄清楚所求物理量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 )或其变形公式(R = U/ I ,U = I R )选用合适的公式直接代入计算。
注意:在运用欧姆定律I=U/R 解题时,公式中的U,I,R 必须是同一段导体(或同一用电器)的电压,电流,电阻。
即“同体(一)性”。
公式中的U,I,R 还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导体的电压,电流,电阻。
即 “同时性”。
例:如图,已知电源电压是5V ,甲灯电阻是15Ω,s 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2A, 求:乙灯的电阻和乙灯两端的电压。
已知:电源电压U =5V R 甲=15Ω I=0.2A求:R 乙 U 乙解:在串联电路中, R 总= U / I = 5 V / 0.2A = 25Ω∴R 乙= R 总-R 甲=25Ω-15Ω=10ΩU 乙= I R 乙=0.2A ×10Ω=2 V答:乙灯的电阻是10Ω,,乙灯两端的电压2 V 。
二. 求分压电阻问题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解题步骤: ①先求分压U 2; ②从R 1求电路中的电流; ③用欧姆定律求分压电阻R 2。
例:一个电阻为20Ω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12V ,如果要使用电器在18V 的电源上仍能正常工作,则: (1)在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电阻?画出电路图; (2)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已知:R 1=20Ω U 1=12V 电源电压U =18V求:R 2解:(1)应串联一个电阻R 2分压,其电路如图所示;(2)电路中的电流为: I I U R V A ====111122006Ω. R 2分得的电压为U 2=U -U 1=18V -12V=6V应串联的电阻为:R U I U I V A222260610====.Ω S甲 A答:应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
初中物理电学同步专题点拨与强化专题21欧姆定律的动态电路计算含解析

专题21 欧姆定律的动态电路计算➢ 计算题解题思路关键是分别抓住电路变化前后所处状态,分析电路中的变化量和不变量,运用有关电学规律和电路特点建立状态方程,联立求解.总之,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常见电路的计算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解题思路如下结构图:命题点一 滑动变阻器滑片引起的相关计算 1.在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在滑片P 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5VB .R 0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WC .定值电阻R 0为8ΩD .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为0.4A 【答案】B【解析】AC .由图乙可知,当电流为0.2A 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04V 02A U .R =+⨯①当电流为0.6A 时,电压表示数为0V,则电源电压为006A U .R =⨯②联立①②可得010ΩR =,6V U故A 错误,C 错误; B .由2P I R =可知,当电流中电流最小时,R 0消耗的功率最小,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2A,所以R 0消耗的最小功率()22min min 002A 10Ω04W P I R ..==⨯=故B 正确;D .滑动变阻器最值最大时,电流最小,由欧姆定理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max min 4V20Ω02AU R I .=== 滑片P 在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max06V03A20Ω+10Ω22U I .R R ===+ 故D 错误. 故选B.2.如图甲所示电路,分别把定值电阻R 1、R 2(R 1>R 2)接入A 、B 之间后进行实验,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画出A 、B 之间电阻的P ﹣U 图象,如图乙所示.如果把R 1和R 2并联后接入A 、B 之间进行实验,同理,可以在图乙中画出它的P ﹣U 图象③.则图象①所对应的电阻和图象③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 .R 1和ⅠB .R 1和ⅢC .R 2和ⅠD .R 2和Ⅲ【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AB 间电阻的功率为:P =2U R,因为R 1>R 2,所以当电压相等时: P 1<P 2,所以图像①对应的电阻是R 2;当R 1和R 2并联后接入A 、B 之间进行实验时,R 并<R 2 <R 1,所以当电压相等时:P 1<P 2 <P 并,,所以图像③所在的区域为Ⅰ,故C 正确.3.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1是定值电阻,R 2是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则电压表V 2的示数______,电压表V 1示数的减少量∆U 1与电流表A 示数的增加量∆I 1的比值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不变 不变【解析】[1][2]由图得,R 1与R 2串联,电压表V 2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 1测R 2的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则电压表V 2的示数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串联特点得,电压表V 1示数的减小量∆U 1为R 1电压的增大量,电流表A 示数的增加量∆I 1等于R 1电流的增大量.所以电压表V 1示数的减少量∆U 1与电流表A 示数的增加量∆I 1的比值为R 1的阻值,比值不变.4.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Ω.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根据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利用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描绘出甲图线,利用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描绘出乙图线.求:(1)定值电阻R2的阻值;(2)电源电压U.【答案】(1)2Ω;(2)1.5V【解析】(1)由图b可知,乙图线表示电阻R2的I-U图像,根据欧姆定律U IR=可得,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221.0V=2Ω0.5AURI==(2)由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得电源电压为U=U1+IR1将图b乙图像的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U=1.3V+0.2A×1Ω或U=1.0V+0.5A×1Ω解得U=1.5V.答:(1)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Ω;(2)电源电压U为1.5V.5.如图所示,一个滑动变阻器R(阻值0~20Ω)与一个5Ω的固定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U恒为3V的电源上.(1)调节R的大小,计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2)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3A时,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少?【答案】(1) 0.6A;0.12A;(2) 5Ω【解析】(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滑片位于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3V==0.6A5ΩUIR=大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3V==0.12A20Ω+5ΩUIR R=+小(2)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V==10Ω0.3AURI=总此时变阻器的阻值为1010Ω-5Ω=5ΩR R R==总﹣答:(1)调节R的大小,计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0.6A,最小电流为0.12A;(2)当电流表的读值为0.3A时,变阻器的阻值为5Ω.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1A”.在A、B 间接入规格为“12V 12W”的灯泡L,闭合开关,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灯泡正常发光.求:(1)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2)电源电压(3)取下灯泡L,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0,要求R0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能使电流表示数达到0.4A,求R0的取值范围.(提示:太大或太小会导致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电流均不能达到0.4A).【答案】(1) 12Ω;(2) 18V;(3) 15Ω~45Ω【解析】(1)由P=UI=2UR可得,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R L=2LLUP=2(12V)12W=12Ω;(2)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灯泡正常发光,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UR=12V12Ω=1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 L+IR=12V+1A×6Ω=18V;(3)取下灯泡L,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0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能使电流表示数达到0.4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UI'=18V0.4A=45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R0的阻值最大,此时其阻值R0=R总=45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R0的阻值最小,此时其阻值R0=R总-R大=45Ω-30Ω=15Ω,则R0的取值范围为15Ω~45Ω.答:(1)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为12Ω;(2)电源电压为18V;(3)R0的取值范围为15Ω~45Ω.命题点二开关的通断引起的相关计算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先将开关S接到a,然后将开关S接到b.前后两次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VB.灯L1两端的电压为8 VC.通过灯L1、L2的电流之比为4:1D.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4:1【答案】ABD【解析】A. 由电路图知,将开关S接到a时,两灯泡L1与L2串联,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开关S接到b时,两灯泡L1与L2仍然串联,电压表V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大于灯泡L2两端的电压,即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较大;由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开关S接到a 时电压表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为10V,即电源电压U=10V;故A正确;开关S接到b 时,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2V,即L2两端的电压U2=2V;B. 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U2=10V−2V=8V;故B正确;C.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可知,灯L1、L2的电流之比I1:I2=1:1;故C错误;D. 由I=U R可得两灯的电阻之比为:1111222212814211UR I U I VUR U I VI⨯⨯====故D正确.故选ABD.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100Ω 1A”.(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电流表示数为0.4A,求电源电压;(2)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R3的阻值;(3)闭合开关S1、S2和S3,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图.【答案】(1)8V(2)50Ω(3)40Ω~100Ω【解析】(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电路为只有R1的简单电路,此时I=0.4A,则电源电压:U=IR1=0.4A⨯20Ω=8V;(2) 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S2,R2和R3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即U滑=4V,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位置时,R3=100Ω3=5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3UR滑=4V50Ω=0.08A, R3两端电压为U3=U-U滑=8V-4V=4V,则R3的阻值为:R3=3UI'=4V0.08A=50Ω;(3)闭合开关S1、S2和S3,R1和R3并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因此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由(1)知,通过R1的电流为0.4A,则通过R2的电流为I2=I max-I1=0.6A-0.4A=0.2A,则滑动变阻器R2的最小取值为:R min=2UI=8V0.2A=40Ω, 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值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安全的,因此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图为40Ω~100Ω.9.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①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②现在电路中某位置接入一个电流表,移动滑片P,当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b)所示,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答案】①1.2A;②25Ω;10Ω.【解析】①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则过电阻R1的电流I1为:1112?V1.2?A10?ΩUIR===.②当电流表量程为0-0.6A时,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8A;由于通过R1的电流为1.2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此时电流表应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212?V25?Ω0.48?AURI===.当电流表量程为0-3A时,分度值为0.1A,示数为2.4A;由于通过R1的电流为1.2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此时电流表应与连接在干路中,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2212.4?A 1.2?A 1.2?AI I I=-=-=.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212?V10?Ω1.2?AURI===.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只闭合S3时,电压表示数为2.5V;闭合S1、S2、S3时,流过R3的电流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6V,此时R2=R3;只闭合S1、S3时,将R2滑片滑至左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5A,则:求:(1)只闭合S 3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2)闭合S 1、S 2、S 3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3)闭合S 1、S 3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答案】(1)3.5V ;(2)0.8A ;(3)0.9A,0【解析】(1)由题意,闭合S 1、S 2、S 3时,此时2R 与3R 并联,电流表测此时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6V U只闭合S 3时,此时L 和2R 串联,电流表测此时电路电流,电压表测2R 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2.5V,即2 2.5V U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则只闭合S 3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L 26V-2.5V=3.5V U U U =-=(2)闭合S 1、S 2、S 3时,2R 与3R 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则236V U U U ===流过R 3的电流为0.4A,根据欧姆定律UI R=,则R 3的阻值 336V =15Ω0.4AU R I == 又因为R 2=R 3所以215R =Ω根据欧姆定律UI R=,则此时通过2R 的电流 226V =0.4A 15ΩU I R == 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此时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则闭合S 1、S 2、S 3时,电流表示数为A 230.4A+0.4A=0.8A I I I I ==+=干(3)只闭合S 1、S 3时,将R 2滑片滑至左端,此时L 与3R 并联,电流表测此时干路电流,电压表被短路,此时3R 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3R 阻值不变,则通过3R 的电流仍为0.4A,此时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5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则闭合S 1、S 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3L 0.4A+0.5A=0.9A I I I I ==+=干因为此时电压表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为0.答:(1)只闭合S 3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5V ; (2)闭合S 1、S 2、S 3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3)闭合S 1、S 3时,电流表示数为0.9A,电压表的示数为0.命题点三 滑片移动、开关通断共同引起的相关计算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R 和R 1均为阻值为4.5Ω的定值电阻,R 0为电路保护装置.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标有“1.5V 0.5W”字样的灯泡L 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B .电流表选用0~3A 的量程C .通电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D .调节滑片P 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答案】ABC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 1、灯泡L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一半串联后再与定值电阻R 并联,然后它们与定值电阻R 0串联,电流表测R 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1)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由P =UI 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0.5W 11.5V 3L L L P I I U ====滑,由U I R=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15V 1512A 3U R I ===Ω滑滑滑,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滑=30Ω,故A 正确;(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等于定值电阻R 1、灯泡L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一半串联后的总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大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即U R >U 滑=5V,则通过R 的电流:5V1.1A 4.5R R U I R =≈Ω>,则电流表选用0~3A 的量程,故B 正确; (3)因电源的电压恒定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通电一段时间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故C 错误;(4)调节滑片P 的位置后,并联部分的电阻发生变化,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发生变化,由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发生变化,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 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R 电流发生变化,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故D 错误. 故选AB .12.如图所示,L 为标有“6V、3W”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2欧,R 0为定值电阻.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当S1、S2都断开,滑片P滑到变阻器R的中点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的电压. (3)当S1、S2都闭合,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安,求R0阻值.【答案】(1)12Ω;(2)9V;(3)36Ω.【解析】(1)∵U L=6V,P L=3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 L=22LL(6V)=3WUP=12Ω.(2)当S1、S2都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如图1所示).∵此时灯L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电路中的电流为:I串=I L=LL3W=6VPU=0.5A,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2Ω,则滑动变阻器此时进入电流知道电阻为12Ω22R=6Ω,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I串R滑=0.5A×6Ω=3V,则电源电压为:U=U L+U滑=6V+3V=9V.(3)当S1、S2都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并联(如图2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接入电路R=12Ω,∴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 R=UR=9V12Ω=0.75A,而干路中的总电流I并=1.0A,∴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I0=I并-I R=1.0A-0.75A=0.25A,电阻R0的阻值为:R0=UI=9V0.25A=36Ω.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2Ω;(2)电源的电压为9V;(3)R0阻值约为36Ω.13.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R2=12Ω,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这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1)电源电压U____;(2)电阻R1的阻值____;(3)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答案】6V 20Ω 0.25A【解析】(1)当S1、S2都闭合时,R1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U=U L=6V;(2)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 L==0.5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I1=I−I L=0.8A−0.5A=0.3A,由I=可得,电阻R1的阻值:R1==20Ω;(3)根据P=可得,灯泡的电阻:R L==12Ω;当S1、S2都断开时,L与R2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25A.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恒定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20Ω,求:(1)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大?(2)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多大?(3)S闭合、S1断开时,电路最小电流是多大?【答案】(1)小灯泡的电阻为12Ω;(2)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0V;(3)S闭合、S1断开时,电路最小电流是0.1875A【解析】(1)由P=可得,灯泡的电阻:R L===12Ω;(2)当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其两端的电压为0V;(3)S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最小电流:I 最小===0.1875A.答:(1)小灯泡的电阻为12Ω;(2)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0V;(3)S闭合、S1断开时,电路最小电流是0.1875A.命题点四实际应用类动态电路计算15.某体育运动中心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在蹦床上接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在电路如图甲.已知某运动员质量为50kg,某次从距离蹦床一定高度处跳下的过程中,研究得到电路中两个电压表读数与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所受压力之间关系如图丙.试计算:(1)定值电阻1R的阻值.(2)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2R的阻值.(3)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多少N?【答案】(1)1Ω;(2)12V;1Ω;(3)300N【解析】(1)根据电路图可知,压力传感器、R1、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压力传感器和R1两端总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因此图象a为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象,图象b为电压表V2示数变化图象;因为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所以据图象a可得:U1=4V,I1=4A;定值电阻R1的阻值R1114V=1Ω4AUI==;(2)因为电压表V2测量压力传感器和R1两端总电压,所以由图象b可知,当U2=10V时,I2=1A;U2′=4V,I2′=4A;根据欧姆定律和图象b可得:U=10V+1A×R2 ①U=4V+4A×R2 ②联立①②可得:电源电压U=12V,定值电阻的阻值:R2=2Ω;(3)分析可知,当传感器电阻变为0时,此时两个电压表示数相等,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由图象可得:I max=4A,由图丙可得弹簧对运动员的弹力:F弹为800N,所受合力:F=F弹-G=F弹-mg=800N-50kg×10N/kg=300N.答:(1)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Ω;(2)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Ω;(3)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300N.1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利用如图1 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海水的深度,其中R1=2Ω 是一个定值电阻, R2是一个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所受液体压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将此压敏电阻用绝缘薄膜包好后放在一个硬质凹形绝缘盒中,放入海水中保持受力面水平,且只有一个面积为 0.02m2的面承受海水压力.(设海水的密度ρ 海水=1.0×10 3kg/m3,g 取 10N/kg)(1) 当电流表示数为 0.2A 时,求压敏电阻 R 2 的阻值;(2) 如图 2 所示,当压敏电阻 R 2 的阻值为 20Ω 时,求此时压敏电阻 R 2 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3) 若电流的最大测量值为 0.6A,则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答案】(1)28Ω;(2)2×106Pa ;(3)500m . 【解析】(1)由U I R =可得,当电流表示数为0.2A 时电路的总电阻:6V30Ω0.2AU R I 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压敏电阻R 2的阻值:R 2=R 总-R 2=30Ω-2Ω=28Ω;(2)当压敏电阻R 2的阻值为20Ω时,由图2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 =4×104N,此时压敏电阻R 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46a 2410N 210p 0.02mF p S ⨯===⨯; (3)当电流表的示数I′=0.6A 时,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深度最大,此时电路的总电阻:‘6V10Ω0.6AU R I ==='总,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 2′=R 总′-R 2=10Ω-2Ω=8Ω,由图2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10×104N,此时压敏电阻R 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46a 2110N510p 0.02mF p S ⨯==⨯''=,由p gh ρ=可得,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6a 33510p 500m 110kg /m 10N /kgp h g 水ρ⨯===⨯'⨯. 17.温州地区常受台风侵袭,为测量风速,小明设计了一台简易风速仪,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装有挡风板和滑片P 的轻质滑块与轻质弹簧套在滑杆MN 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滑块相连.挡风板的挡风面积为0.2m 2,均匀电阻丝AB 长为20cm,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U 0恒为6V,保护电阻R 0为14Ω,电压表量程0~3V .弹簧弹力F 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无风时,滑片P 在A 处,有风时,滑块移动,稳定后读出电压表示数,计算并查阅下表数据可知风速及风级. 风级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风速v (m/s ) 0.3~1.5 1.6~3.3 3.4~5.4 5.5~7.9 8.0~10.7 10.8~13.8 风压p (pa )0.055~1.41.6~6.87.2~1818.9~3940~7272.9~119直吹在挡风板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1)在滑片P 左移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电压表示数U 为2V 时,风速仪所测的风为几级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小明想在风速仪的电压表上直接标出风速,查阅资料后获知该挡风板所受的风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经计算,他画出了风速v 与电压表示数U 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后因保护电阻R 0损坏,他将其换成了阻值为5Ω的电阻,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更换电阻后的风速v 与电压表示数U 的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所能测量的最大风速的对应点Q .【答案】不变 五级【解析】(1)因电压表接在滑片上且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电流要流经全部电阻丝,在滑片P 左移的过程中,始终是全部电阻丝与电阻R 0串联,所以电路的总电阻不变; (2)由图知,电压表测滑片以右电阻丝的电压,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06V=0.25A 10Ω+14ΩU I R R ==+当电压表示数U 为2V 时,由欧姆定律可得,AP 段电阻丝的阻值:2V =8Ω0.25AAP U R I == 因均匀电阻丝AB 长为20cm,阻值为10Ω, 故AP 段电阻丝的长度:8Ω20cm=16cm 10ΩAP L =⨯, 由图乙知,此时弹簧的弹力F =14N, 此时风对挡风板的压强(风压)为:214N =70Pa 0.2mF p S ==; 由表知,此时风力为五级;(3)由图丙可知,风速最大时,原来电压表最大示数为2.5V, 由欧姆定律可得,AP 段电阻丝的最大电阻为:2.5V=10Ω0.25AAP U R P I ''==, 因均匀电阻丝AB 长为20cm,阻值为10Ω,故弹簧的压缩长度为20cm, 由图乙知,此时弹力7N14N+=17.5N 2F '=; 若换成了阻值为5Ω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006V=0.4A 5Ω+10ΩU I R R ''==+ 因电压表量程为0-3V,故电压表最大示数为3V,由欧姆定律可得,AP 的最大电阻为:3V=7.5Ω0.4AV AP U R I '''== 此时AP 段电阻丝的长度:7.5Ω20cm=15cm 10ΩAP L '=⨯, 弹簧弹力F 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 的关系为过原点的直线,由图乙可知F 与x 的关系为7N/cm 8F x =⨯, 则当L′AP =15cm,弹簧的弹力7N/cm 15cm=13.12N 8F '=⨯; 因该挡风板所受的风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故有2217.5N 13.12N v v=大,解得此时的最大风速:v =0.86v 大,即:U =3V 时,v =0.86v 大,可在图象中描出Q 点,此时风速v 与电压表示数U 的大致关系曲线,如下面过Q 点的曲线所示:。
欧姆定律最简单计算

已知图中的三个物理量求解另外的三个物理量(1)R1=10Ω,R2=20Ω,U=15V (2)R1=10Ω,I2=0.3A,U=6V (3)I1=1A,R2=20Ω,R1=10Ω(4)R1=3Ω,I2=2A,U=10V (5)U1=10V,R1=20Ω,U2=20V(6)R1:R2=2:5,U=10V求U1U2(1)R1=10Ω,R2=20Ω,U=10V(2)R1=10Ω,I2=0.2A,U=6V (3)R1=10Ω,R2=20Ω,I=3A(4)R=10Ω,I2=0.3A,U=6V(5)R=10Ω,I=1A,I1=0.5A(6)R1:R2=2:5,I=1A求I1I2一.试分析右图滑片移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二.如图,电源电压为6V , 最大阻值为20Ω1.滑片由a 滑到b,2.0.6A 的示数为多少?3.?4.如 的量程为0~0.6A, 的量程为0~3V ,为电表的安全使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范围应为多少?三. 如图,电源电压为6V ,灯泡电阻为8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的量程为0~0.6A, 0~3V , 为电表的安全使用,变阻器?A欧姆定律习题课二 电表示数变化(并联)一.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变化I 1 R 1 如右图,滑片向左移动,R 2 , R 总当滑片移至b端时的总电阻为.注意:虽然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于跟电压与电流无关,但总电阻的含义是指该电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等效于多大的一个电阻,这一个电阻就叫做这段电路的总电阻.练习:ab 间的总电阻为 ab 间的总电阻为 二.并联电路电表示数的变化1. R 12.闭合S, 的示数 S 示数 , 示数 3.(1).P 向下滑动R 1P (2) P(3)如R2为求:○1R 1 ○2如 的量程为0~0.6A, 的量程为0~3A,为使电表不损坏,变阻器连入的阻值范围应为多少?4.如图,电源电压为6V ,R 2=30Ω,R 1为0~120Ω的变阻器,求S 闭合后,P 从中点向右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欧姆定律习题课三 分状态解题1.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把一个阻值为5Ω0.4 A,求R 值.分析:○1计算题解法. 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总电压相等的方程○2选择填空题解法:根据欧姆定律,U 不变,如I 总为原来几倍,则R 总为原来的 直接对电阻关系列式2.如图,AB 间接40Ω电阻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AB 间接一不为0的R ′,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则R 可能为多少? ○1 ○2 3.已知R 1=3R 2,R 1R 2串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 1的电流为I 1;11的电流为I 2,则I 1:I 2= (列电压相等的方程;列电流比的表达式;乘积法求比值)4.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为原来的4倍,应给R 联 的电阻。
欧姆定律计算题(典型--带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典型--带答案)一、串联电路1.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的式子:0.3 = (电源电压 - 12) / R10.5 = (电源电压 - 12 - R2) / R1解得电源电压为 18V,电阻R2的阻值为 6欧姆。
2.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式子:0.24 = (20 - R1) * I7.2 = (20 - R1) * 0.24 + R1 * I解得电阻R1为 30欧姆,电源电压为 12V。
当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0A,电压表的读数为 4.8V。
3.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的式子:0.2 = (6 - 10) / R1解得电阻R1为 20欧姆。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无法计算。
二、并联电路1.根据题意,可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式子:12 / (10 + R2) = I112 / (L1 + R2) = I2I1 + I2 = 12 / 7.5解得灯泡L2的电阻为 5欧姆,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为 0.8A,干路电流为 1.6A。
2.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的式子:6 / R1 = 14.5 / (R1 + R2) = 1.5解得灯泡L1的电阻为6欧姆,灯泡L2的电阻为3欧姆。
三、取值范围1.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式子:0.5 = 36 / (R1 + 24)R1 = 48欧姆电流表最大读数为 0.6A,故 R2 最小为 6欧姆。
当 R2 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9V。
2.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式子:0.6 = (4.5 - R1) / R23 = 4.5 - R1 - 3R2解得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围为 0~3.5欧姆,当R2为8欧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电压表的示数为 2.4V。
四、电路变化题题目中未给出具体的电路图和问题,无法进行改写和解答。
欧姆定律计算题解题思路

欧姆定律计算题解题思路一、欧姆定律定义: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二、定义公式:欧姆定律定义式三、关于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方法1. 知二求一I=U/R(已知电压电阻,计算电流);公式变形:①U=IR(已知电流电阻,计算电压);②R=U/I(已知电压电流,计算电阻)。
例1.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例1简化电路图根据公式I=U/R得,I=U/R=36V/30Ω=1.2A∴车床照明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2A。
例2.已知电路中电流为15A,电阻为30Ω,试求电路中电压是多少伏?解:根据公式U=IR,得:U=IR=15A×30Ω=450V∴电压为450伏。
例3.已知电路电压是220V,电流为4A,求电路中电阻是多少Ω?解:根据公式R=U/I,得:R=U/I=220V/4A=55Ω∴电阻为55Ω。
2. U-I图像(I-U图像与之相对应,注意区分)U-I图像图像解读:①图像上每一点对应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②定值电阻的U-I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③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电阻的大小,越靠近U轴,电阻越大;④可变电阻的U-I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曲线;⑤若图像中出现直线未经过原点的情况,需要考虑电源内阻(初中阶段不做重点要求,了解即可)3. I-R曲线图像I-R曲线图像①图像上每一点对应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解题时需根据该电路中用电器上通过的电流大小,对应图像中找出此时的电阻(或根据此时用电器的电阻,对应找出电路电流大小),然后根据其他已知条件求出电源电压或者其他不变的物理量即可】。
欧姆定律计算题分类例析

欧姆定律计算题分类例析题型一:简单串并联问题分步解析解题方法: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解决。
1.把10Ω的电阻R1跟20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
求R1、R2的电压各是多少?2.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欧,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在4.5伏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盏灯正常发光?3.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2.5V”字样,闭合开关S后,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14A和6V.试求(1)电阻R的阻值是多少?(2)灯泡L的电阻值是多少?4.把R1和R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为0.2安,加在R2两端的电压是4伏.试求:(1)R1和R2的电阻各是多少?(2)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通过干路的电流是多少?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已知R1=12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
求:(1)电源电压;(2)灯L的电阻;7.小建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灯泡上标有“6V 0.5A”的字样。
当他闭合开关S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请你计算:(1)灯泡中的电流;(2)电阻R的阻值;(3)电源的电压。
8. 如图所示,电阻R2=20Ω。
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1、2的示数分别为12V和4V,求电阻R1的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9.如图所示的是灯泡L1与L2在不同电压下与所通过的电流关系的曲线。
求:(1)当L2中通过的电流为0.3A 时,L2的电阻。
(2)若L1、L2串联接在电源上,通过L2的电流为0.5A,此时L1的电阻为多大?电源电压为多少?10.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阻为R1,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1。
欧姆定律计算题

6、R1=10Ω、R2=30Ω串联接入电路, 电压表示数1V,求电源电压。 7、R1、R2串联接入电路, R1=10Ω、 电源电压为4V,,电压表示数为2V, 求R2 8、R1=10Ω、R2=8Ω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为4V,求电压表示数
6、R1=10Ω、R2=30Ω串联接入电路, 电压表示数1V,求电源电压。 7、R1、R2串联接入电路, R1=10Ω、 电源电压为4V,,电压表示数为2V, 求R2 8、R1=10Ω、R2=8Ω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为4V,求电压表示数
10Ω
解得:UR
1
3V
5Ω
③R 2
U2 I2
2V 0.2A
10Ω
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 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 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 示.求;①电源电压;②定值电阻 阻值;③变阻器的最大值。
5、解:①U 6V(R1的最高点对应的电压)
5、解:①U U1 U 2 2V 4V 6V
②R1
U1 I1
2V 0.2 A
10Ω(利用R1图线求)
③R2
U2 I2
4V 0.2 A
20Ω(利用R2图线求)
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 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 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 如图2所示,求:① R1的阻值;②电源 电压; ③ R2的最大阻值。
5Ω
③R 2
U2 I2
2V 0.2A
10Ω(利用R 2图线求)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 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 如图乙所示.求;①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最大时,1min消耗 的电能;②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阻值;③若电压表量程为015V,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R0的功率范围。
“欧姆定律”计算题解题方法

知识拓展
如右图示电源电压为9V,R1=3Ω,滑动变阻 器R2的变化范围为0~20Ω,如果电流表采用 0~0.6A量程,电压表采用0~3V量程,为了不使 电流表、电压表损坏,求滑动变阻器R2的取值 范围。
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 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 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Ω,R2=1Ω, R3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12V(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所用的安培表量程是0~3A,伏特表 的量程为0~6V,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电流表 、电压表都不会损坏,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中的电阻至少多大?
4.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 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图a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Ig=3 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 Ω,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 为3 A的电流表(如图b),问: (1)当通过小量程电流表的 电流为满偏电流时,它两端 的电压为多少;
变化电路的复杂问题
由于开关闭合或断开引起的电路变 化问题
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的电 路变化问题(取值)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使用0~0.6 A的量程,电压 表使用0~3 V的量程,定值电阻R1=5 Ω,灯泡电阻R2=8 Ω,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值R3=20 Ω。
(1)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25 A,电压表示数为2.5 V, 求电源的电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2)将开关S1闭合,S2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为了保证电流表 和电压表不超过其量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只能在什么范 围内变化?
一、欧姆定律使用中的同体性和同时性 二、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 三、变化电路的复杂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R1
R2 S1
A
S2 R3
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3=5 Ω,
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压表
示数是6V,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A,求R1、
R2的阻值?
V
R1
A
R2
S1
S2 R3
v
A
R1 R3=5Ω
v
R1
A
R2
S1、S2都断开时
S1、S2都闭合时
例3 、
•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都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6V;只闭合S1时,电压表 的示数为2V,则两个电阻的阻值之比
R1:R2=__1__:_2_____。
V
U1=2V
R1
S2
U2=4V
R2
S1 U=6V
分析: 开关S1、S2都闭合时,只有
R1,而R2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 电源电压。
解:当S1,S2断开时,R1,R3串联
v
变 化
R1
U1 I串
6V 0.6 A
10
R1
前 R串 R1 R3 10 5 15
后 的
U I串R串 0.6A15 9V
不 当S1,S2闭合时,R1,R2并联
变 量
I1
U R1
9V 10
0.9 A
v
R1
I2 I并 I1 1A 0.9 A 0.1A
时 (甲c、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甲:I乙分别是
甲
A. 3:2 , 1:1
B. 2:3 , 3:2
R1
S
R2
乙
C. 2:3 , 2:3
D. 3:2 , 2:3
三、变化电路的复杂问题
由于开关闭合或断开引起的电路变 化问题 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的电 路变化问题(取值)
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
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3=5 Ω,当开关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0.6A,电压表示 数是6V,S1、S2都闭 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1A,求R1、R2的阻值?
P最右时:R1的电压为__0__V___
练习7、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 为0~15V,电阻R0=30Ω,电路两端电压U不变, 且U=24V,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 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范围。
只闭合S1时,R1,R2串联,
根据串联分压公式,求R1:R2 即为求U1:U2。
练习3、在“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时, 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为0.4A,现将 阻值为5Ω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10 Ω的电阻接入 电路,为保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移动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__变__大___才能满足要求。(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S
A
R
P
V
2、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比值)。
I1
R1
根据欧姆定律:U1=I1R1 U2=I2R2
R2
I
I2
根据并联电流特点:U1=U2
得: U 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
I1 R2
I2
R1
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
若R1 > R2, 若R1 = R2, 若R1 < R2,
R2
R2
U I2
9V 0.1A
90
答:R1的阻值为10Ω,R2的阻值为90 Ω。
A
R3=5Ω
A
练习6、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8Ω, R2= 12Ω。求:(1)开关S1,S2都断开, 电流表示数为0.6A,那么电源电压多
大?(2)开关S1,S2都闭合,电流表 示数为2.5A,那么R3的阻值多大?
练习1、如图,电源是由2节新干电池
串联而成,灯泡L的电阻约为10Ω,定
值电阻R1的阻值为5 Ω,求:小灯泡的 电流和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L
R1
解:
R串 RL R1 10 5 15
U1
I U 3V 0.2A R串 15
L
R1
U
U1 I R1 0.2A 5 1.0V
答: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 A,R1两端
欧姆定律:I1=U1 / R1 I2= U2 / R2
R1
R2 I 根据串联电流特点:I1=I2
得: U 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
U1
R1
U2
R2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若R1 > R2, 若R1 = R2, 若R1 < R2,
则U1 > U2 则U1 = U2 则U1 < U2
二、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比值)
则I1 < I2 则I1 = I2 则I1 > I2
例4:
• 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0.8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 了0.5A,则R1,R2的阻值之比为__5_:_3___
分析:
R1 I1=0.3A
R2
S
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公式,R1:
R2=I 2:I1
A
I2=0.5A
R1
R2
A R3
S1
S2
例6: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移动滑
片P,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应(0~2 V)
V
P
R1 U
分析:
1、电路是R1接入电路电阻与 R2=20Ω R2串联
2、电压表测的是R1接入电路 电阻的电压
3、分别求出滑片P移到最左和最右时,电压表
的示数P最左时:R1的电压为__2__V___
的电压为1.0V
一、欧姆定律使用中的同时性
例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 开关,此时电路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上的电压值为 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50Ω.通过 计算能否得到小灯泡的阻值?
注意2.
A
V
公式中的U,I,R还必 须是同一时刻的导体的
I=0.8A
练习4、 R1、R2两只电阻并联,已知R1:R2 = 4 : 3, 那么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 : U2 = _1_:__1_,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 : I2 = _3_:__4__。
练习5:
•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2:3。则S闭合 时,甲、乙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与S断开
一、欧姆定律使用中的同体性和同时性 二、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 三、变化电路的复杂问题
一、欧姆定律使用中的同体性即同一性
例1:如图,其中甲灯电阻是15Ω,s闭合后,电流
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甲灯两端的电压?
A
甲
S
乙
注意1. 在运用I=U/R解题
时,公式中的U,I,R必 须是同一段导体的电 压,电流,电阻的值。 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 “同体(一)性”。
电压,电流,电阻值。
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
“同时性”
练习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 开关,此时电路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调 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上的电压值为3V,滑 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50Ω.
请任意添加一个条件,大致计算出小灯泡 灯丝的电阻?
A V
1、串联分压
U1
U2